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學生第一》讀後感

校園3.03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第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第一》讀後感

《學生第一》讀後感1

自從踏入教師行業,特別留意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偶然間碰到了《學生第一》這本書,一拿起這本書就放不下了。這真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用書,在書中,作者李希貴(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將自己近年在學校裏的實踐和思考記錄下來,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陽光的校園,一羣了不起的孩子。在這座陽光校園裏的孩子們自信、陽光、勇於擔當,有着寬厚的臂膀;他們睿智機敏,縱橫闢闔,有着智慧的韜略;他們熱情友好,樂於助人,有着仁愛的情懷。

在書後面還有李希貴校長的語錄摘記,其中一句説:“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由此可見,學校教育要立足兒童立場,發現和引領兒童,才能讓學生享受幸福教育。

一、由《學生第一》引發的思考

兒童是“腳”,教育是“鞋”,教育不能“削足適履”,所提供的環境和教育內容應該隨着兒童的需要進行改變和調整。因此,所有的教學、活動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第一”。在《學生第一》這本書裏,我們看到66篇文章、200多幅彩圖,生動展現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當然,無數的創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是真正立足兒童立場的教育。

看了《學生第一》,再回頭看我們的學校,我們是一所國小,國小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屬性,就是為學生持續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即身體基礎、精神基礎和學力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駐足兒童立場,構建兒童意識,樹立兒童觀,從兒童視角出發,才能為學生保留一個美好燦爛的童年,幸福成長。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就是“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在這核心理念的統領下,我們追求“綠色教育”,“綠色教育”所追求的是綠色分數、綠色比賽名次,追求的是關注學生整體素質、追求的是“原生態”的教育。

為了讓“綠色”惠及到每位孩子,我們提出了“創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創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辦學價值觀。適合學生髮展,就是“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有差異的發展”;創適合教師發展的教育,就是“尊重教師差異,以人為本,賦予教師選擇權利,自主發展”。

二、由《學生第一》引發的探索

探索一:創設兒童文化滲透無聲教育

在《學生第一》這本書裏,我們看到了一羣孩子幸福的在校園裏成長。幸福教育就是要追求兒童的精神幸福,不僅要着眼與學生未來的幸福,更應該重視學生當下的幸福。只有行走在充滿兒童文化的校園裏,每個學生才是快樂、富足、美好。在學校裏構築一種屬於學生的文化,就要求我們以兒童視角去規劃和創設,讓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家園,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故事分享:“開放式”書吧Vs誠信教育

學校以“走廊門廳成書海,露天書吧溢書香”為文化宗旨,創設書香校園,讓校園書吧隨處可見,大廳、通道走廊甚至每一個角落。為了豐富書吧的藏書,學校各個班級出謀劃策,最後學生自己提議每一個人捐一本,1444位學生就有了1444本,這就是我們“獻一本看千本”捐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將自己現有的、珍藏於自己的小書架的、或是最喜愛的書籍捐獻出來。當然捐贈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讓學生自由選擇,可以選擇永久捐贈,也可以選擇捐贈一個月或半年。學校對學生捐贈的書籍進行整理、編碼,然後上架,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可以隨處隨時隨手取書閲讀。

開放式書吧,讓學生觸摸書香,盡情享受閲讀的樂趣,享受生命成長的樂趣,同時又是一種誠信德育的無聲滲透。剛開始建立“開放式”書吧時,總會發生丟書的現象,1400多本的書,沒幾天就只剩下一半數量了。管理書籍的班級總會反饋:今天書籍又丟了不少。於是,我們在學校內開展了一次“做誠信人”的主題,將書吧丟書的事件做為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如果你特別喜歡書吧裏的書,你會怎麼做?在一次次的討論中,學生慢慢達成了一種共識,這是屬於同學們的集體財產,如果真的喜歡書籍,可以帶回去閲讀但之後應該要主動送回。自開展主題教育之後,書吧丟書的情況逐漸減少,現在書籍基本不丟,甚至還有同學悄悄的將破損的書籍帶回去,修補好再帶回來的。

探索二:推行評價變革實行自主教育

評價是指揮棒,但不是唯一的標準,它是促進,不是甄選。只有構建靈活的、溝通的、支持的和滿足兒童成長需要的評價體系,才能激勵學生做更好的自己,實行自主教育,享受幸福成長。

李希貴在《學生第一》裏面有這樣一句話: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我們又陷入了思考,怎麼為“每一個孩子”定製一把適合他的尺子,給他們提供更寬廣的評價舞台,激發他們的自主性呢?於是,我們推出了“曬曬我的學習成果”活動。在期末來臨前2周時間,學生可以就音樂美術、勞技、綜合實踐等課程,申請參加“曬成果”,然後由學校組織檢測,對於通過的學生頒發“特長卡”一張。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基於學生的本身出發,讓學生自願選擇,另一個改變了以往的評價手段,讓評價實現多元化,讓學生學會自信對待“學習那事兒”,“你在這點好,我在那點好”。

分享故事:筍芽兒藝術展——自信教育

4月2日清晨,“筍芽兒藝術展”拉開了序幕。學校前操場彩磚區域被心靈手巧的學子們開闢成了書畫展現場。書畫展的作品來自學校開展的“書法和繪畫曬成果”活動。課間,“筍芽兒”們三五成羣地進入書畫展現場。有的孩子熱切地尋找着自己班級的展板,找到了,會向自己的夥伴高高地招手;有的孩子會被其中的一幅畫吸引,駐足良久;有的孩子則會悄悄地在展板中尋找自己的作品,然後靜靜地看,臉上流露喜悦。書畫長廊裏,川流不息的孩子因為自己的作品而來,因為作品的精彩而來,也因為書畫長廊的熱烈氛圍而來。他們邊看邊贊,邊賞邊議,一切自然地發生:在欣賞中學會審美,在比較中學會積極,在讚揚中體會成功。

據悉,我校藝術節以“活動策劃書”來引領,通過“曬成果”活動,引導每一位孩子在愉悦的環境中認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促進每一位孩子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每一位”,因為“每一位”孩子都是一個個體,都存在差異。《學生第一》裏提到:“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當校園裏、課堂裏有着越來越多的具有教育家情懷的老師們傳道授業時,學生的成長生態就會更加理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合上書,我深深感悟到,作為一名教育者,只有駐足兒童立場,倡導教育迴歸兒童本體,才能讓學生生動、豐富、自然的成長,讓他們成為教育中的真實主角,享受到幸福教育,真正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學生第一》讀後感2

寒假期間,我認真拜讀了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的一部作品《學生第一》,這部作品就像一縷清新的陽光映射進我的內心。我深深地被李校長和他的同事們努力探索和踐行的教育理念所折服,李校長能夠如此做到以學生為本,這是一顆對教育懷着怎樣的耐心和虔誠之心的人啊!

於是,我再一次認真地細讀了李校長的著作,李校長有一些做法給我留下特別深的印象。

一、創意無限 激發潛能

有人説:“仰慕山的高度,只要挖掘自己的潛力,儘可以塑造生命的高度。驚歎海的深度,只要挖掘自己的潛力,儘可以開拓靈魂的深度。潛力無極限,你,總會成功。”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豐富情感和內心,都具有獨立的個性,而且他們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和發展潛力,他們的潛能是一座有待開發的金礦。十一學校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個廣闊的舞台,讓他們盡情健康和諧地發展。

在實踐中,學校讓每個教育細節都融進學生的想法,都契合了學生的需求。你看,開學護照、校園公司、名師大講堂、學校紀念日、學科博物館……真是創意不斷、精彩紛呈。於是,整個校園,就真真正正成為學生自主成長和發展的沃土。

李校長還很巧妙地創設了這樣一些展示舞台——師生共編教材、與學生共進午餐、讓學生參與校務會,讓學生在校園裏辦出版社、開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賓。這些在我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發生着,事實也證明了孩子們自負盈虧的小商店可以辦的紅紅火火,學生大使成了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説明學生身上的潛能遠超於我們所能想到的水平,我們需要及時大膽的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舞台,尊重他們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來激發這些驚人的潛能。

無數的創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孩子是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獲得了成長的經驗和經歷,在快樂中享受生活和學習!

學校不僅激發學生的潛能,教師的創造性也同時不斷被激發出來。月度人物、青年才俊、非正式表揚、教師互助中心、教育家書院……在這樣的條件下,當然學生成了最大的受益人。

學校為學生的發展不斷創造機會,提供條件,搭建舞台,就是為讓更多的學生投入校園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與失敗,在實踐體驗中積累經驗與教訓,在經驗積累中發展與提升,這正是新教材改革的初衷。

二、終生髮展 始終如一

我一直認為教育是為學生服務的行業,之所以對學生進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他們能夠在社會上謀生,為社會創造價值。既然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那麼作為教育者的我們當然應該對“最終產品”負責任,而不只是為下一道工序負責。所以,教育工作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應該對學生一生的發展、信仰和幸福負責。

那怎樣保證服務質量,便顯得非常重要。李校長在職業與人生規劃方面的做法讓我眼前一亮,邀請名家大師講解人生經歷,開設社會職業考查課程和學生職業諮詢與輔導,以學生的職業與人生規劃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而明確人生理想,幫助他們更好的找到適合自己個性與才能的領域。我想這種緊跟社會發展步伐的服務教育方式,勢必會培養出志存高遠、目標明確的人才!

 三、學會賞識 愛意無盡

“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仔細琢磨李校長的經典語錄,李校長就是這麼做的,他讓十一學校的孩子和老師都感到特別幸福,也充滿熱情自信,陽光智慧。

美國心理學家盛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老師從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個肯定的頷首,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尊重的'姿勢……都會使學生有一份收穫的快樂。

月度人物,學校百星,青年才俊……為的就是給大家展示的舞台。當學生成功的時候,學校對學生加以賞識。在學生努力的過程中,學校對學生加以認可。每個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哪怕親人、朋友、老師們的一句鼓勵,就足以讓每個人熱血沸騰,演繹出更多的精彩。

把學生放在第一的位置,真正瞭解了學生的需要,剖析了學生的心理,參與了學生的活動,體會了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成長,關注學生的發展,不是公開課上的表演,而是我們教學的基本目標;“學生第一”不是一句空話大話,而是我們教育生涯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曾經看到這麼講一句話:“教育者的技巧就在於能夠機智地、敏鋭地看到孩子那種要求上進的心理,給以信任,加以適當的引導。”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學會賞識,表達無盡的愛意,這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做到的事。

四、善待過失 真愛永恆

“蹲下來和孩子説話”是李希貴生動概括的一句經典。李校長認為思想品德教育應最大限度地順應孩子的天性,最大限度地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活動內容。他常對老師們説,只要你蹲下來,試着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你就會發現孩子眼裏的世界不一樣,你就能學會理解孩子。孩子們犯的錯誤,常常是“美麗的錯誤”,是成長中的必然。

俗話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尤其是國小生。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有關專家指出:“兒童是出現過失最多的時期,與成年人的明知故犯不同,兒童出現過失往往是出於好奇或無知,有時候也與控制不住自己有關”。由於他們的自制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各有差異,部分學生在學習中未免會做出一些令人發笑、幼稚無知的事情,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審視一個孩子的所作所為,加以指責批評,甚至責罵,而應該認真分析(搜尋孩子過失),因勢利導地引導教育他,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其進步。錯誤有時候是美麗的。泰戈爾曾經説過:“如果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時,真理也要被關在外面了。”我們可以辯證地看,錯誤與失敗也並非一無是處,錯誤可以讓我們今後不至於重蹈覆轍,正如常言説,吃一塹長一智,錯誤可以變成我們寶貴的經驗和智慧,在挫折中體驗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説,錯誤是成功的橋樑。

因此我們在教育中,要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正確對待,合理寬容學生的過失行為。這些對我們來説不算難,就像李校長説的“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

靜思我們現在的工作,我們的服務對象,他們雖未成年,但同樣擁有尊嚴和自己的想法,這需要我們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真實狀態與需求,只要我們用心,在愛的力量下一定能夠讓我們的孩子真正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而今天,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學習、享用李希貴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同時,最重要的是繼續嘗試,在嘗試中反思,在反思中昇華,不斷豐富、拓展李希貴的教育理念,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做教育的人,一個真正懂教育的人。

標籤:讀後感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