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楊巨源《城東早春》閲讀訓練及賞析翻譯

校園3.6K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楊巨源《城東早春》閲讀訓練及賞析翻譯

若待上林①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註釋】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

①上林:上林苑,指長安城。

城:指唐代京城長安。

詩家:詩人。

清景:美景。

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俱:全,都。

【翻譯】:

柳樹剛冒出綠芽,也許沒有似錦的鮮花美麗,可是詩人看到這幅景象卻非常欣喜,因為他發現春天來到了。如果等到滿園春色,大家都出門看花,那不是太遲了嗎

【賞析】:

詩的上聯可結合詩題來理解。美麗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新春”就是早春。“詩家”是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一個“清”字很值得玩味。這裏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緊接首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寫。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稱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籠統地寫柳葉初生,雖也是寫“早春”,但總覺淡而無味。詩人抓住了“半未勻”這種境界,使人彷彿見到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那麼清新悦人。這不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寫得十分逼真。生動的筆觸藴含了作者歡悦和讚美之情早春時節,天氣寒冷,百花尚未綻開,唯柳枝新葉,衝寒而出,最富有生機,最早為人們帶來春天的消息。寫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徵。

上聯已將早春之神寫出,如再做具體描繪,必成累贅。下聯用“若待”兩字一轉,改從對面着筆,用芳春的濃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建於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為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京城長安。繁花似錦,寫景色的豔麗已極;遊人如雲,寫環境的喧嚷若市。然而這種景色人人盡知,已無新鮮之感。此與上聯,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反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

此詩既寫清麗之景,又寫濃麗之景,對比鮮明,格調十分輕快。第三句寫出芳春的繁花似錦,用景色的濃豔來反襯早春的“情景”。詩篇特從“詩家”的眼光來寫,又寓有理趣,可以看成是一種創作見解:即詩人必須感覺鋭敏,努力發現新的東西,寫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複那些已經熟濫的舊套。

“詩家清景在新春”,詩人在京城東郊遊玩時,看到初春的景色,不禁由衷地讚歎。但他並未實寫春色,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讚歎道:新春時節真是詩人描寫美景的最佳時刻啊。這樣的“起”法令人意外,也讓人產生好奇:為什麼要這樣説呢 “綠柳才黃半未勻”,第二句“承”第一句,開始具體描寫早春景色,也是對上一句的回答。早春景色何其多哉,彷彿從哪裏説都是可以,但從哪裏説又無法總括全部。詩人別具匠心,只單從新發的柳芽入手,抓住其“半未黃”的特點。試想清爽的春風拂動下,柳條微曳,新芽初綻,星星點點的嫩黃點綴在柳枝間,柳樹整體的顏色還未勻稱淨盡。這樣的景色充滿希望,盈溢生機,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由柳芽之姿而現早春之景,可謂獨闢蹊徑,令人稱絕。

“若待上林花似錦”,這一句筆鋒一“轉”,不再談早春景色,卻提及上林苑繁花似錦的時候。既説繁花似錦,自然是早春過後的仲春時節,這似乎和詩的“早春”不符,但這樣“顧左右而言它”卻是詩人的巧妙安排。等到御花園羣花盛放的時節,那又怎樣呢

“出門俱是看花人”,末一句對上一句進行了解釋,也是對全詩的結語。當御花園裏百花爭豔時,大家當然都會要去賞花觀景,大發評論。錯過這樣的活動,似乎就錯過了感受春天的機會。詩人在這裏明寫上林觀花的現象,卻是對這種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做法不以為然。試想摩肩接踵,七嘴八舌的賞花活動中,恐怕會令欣賞春天景色的心情與興致大打折扣。於是回來再想詩人所説的“詩家清景在新春”的説話,就會由衷的表示贊同了:只有在新春時節,自己或是與友人一起自由地,心無旁騖地欣賞景色,才能愜意與自在地抒發自己的情懷,詩情與豪興才會油然而生,不期而致。於是,詩的末尾便呼應了開頭,也更突出了早春的特色。

閲讀訓練】:

一:

1.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人筆下的早春景象。

2.詩人想象了花盛人鬧的景象,突出表現了自己怎樣的情趣

3、本詩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請簡要分析它的妙處。(3分)

4、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3分)

二:

(1)用一句話概括這首詩的主題

(2)“詩家”與“看花人”的欣賞趣味有什麼不同詩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詩的前兩句中哪些詞表現早春

(4)詩人以“詩家”的眼光賞景,“詩家”欣賞的是怎樣的景色?(2分)

(5)詩中“看花人”與“詩家”的欣賞趣味有什麼不同?詩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6分)

三:

(1)

表現了早春的景色,早春的勃勃生機被詩人們所鍾愛。楊巨源的《城東早春》中寫早春美景的句子是:

(2)句每用來形容賞花季節,一路上要去賞花的人多。

(3)詩題《城東早春》,在詩中作者是如何扣題描寫的?

(4)“清景”一詞很值得玩味,其“清”字的.含義是什麼?

5、這是一首藴含着豐富而高雅理趣的寫景詩。你覺得這首詩藴涵怎樣的哲理

參考答案

一:

1.早春的城東,景色清新,柳枝還未泛青,枝條上只是長出了幾顆嫩黃的葉芽。(寫出早春柳樹的特點即可)

2.突出表現了詩人對早春清新景色的喜愛和清高脱俗的情趣。

3、突出了“新春”或“早春”的特點,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寫得生動形象。(或“細膩地描繪出柳葉新萌、顏色嫩黃的初春之景”。)

4、反襯。用芳春(或晚春)的穠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鬧”來反襯“清景”),表達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之情。

對比(對照)。“看花人”對“上林花似錦”的追求與“詩家”對“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欣賞形成強烈對比(對照),突出強調二者不同的審美情趣。

虛實結合(以虛寫實、以虛襯實)。前兩句是實寫,描繪出美麗的初春之景。後兩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穠豔至極;遊人如雲,喧嚷若市。後兩句的虛寫突顯(反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之情。

二:

1:這首詩運用對比手法表達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

2:“詩家”喜歡的是早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明麗清新,“看花人”喜歡的是仲春“花似錦”的繁華喧鬧。對比突出了“詩家”對早春的喜愛之情。

3::新春、才、半

4:答:明麗清新的早春之景。

5:答:“看花人”欣賞繁華似錦的景象,“詩家”欣賞綠柳才黃的景象。(2分)以“看花人”對“上林花似錦”的追求與“詩家”對“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欣賞的強烈對比,表明二者的不同審美情趣,以“清新”與“喧鬧”襯出作者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之情。(4分)

三: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2:出門俱是看花人”,

3:【答】 作者用“才”、“半”暗點“早”字,“半未勻”的柳衝寒而出,最富生機,最能顯示早春的特徵。

4:【答】“清”不僅寫出早春之景本身清新可喜,也指新景剛剛顯露出來,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5:答::①感覺要力求敏鋭,要努力發現新的東西。

②不要一味從眾,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③要善於在別人不在意的地方發現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