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小團圓》讀後感

校園1.91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團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團圓》讀後感

《小團圓》讀後感1

若是從未,亦或是很少讀張愛玲文章的人,乍讀《小團圓》,難免會覺得混亂,不知所云;若是張愛玲的資深讀者,會覺得《小團圓》所講述的一個個故事,所使用的一段段語言,甚至書中的修辭,都是曾經在她的其他文章中出現過的,正如她自己所説的,是在“炒冷飯”,再好的語言,氾濫之後也味同嚼蠟了。

所以很多人並不看好《小團圓》的文學價值。此書,對於不少的人,只是瞭解——或者説窺探——張愛玲這位奇女子的傳奇人生的一個途徑。

《同學少年都不賤》之前的,張女士的小説及散文,我都看了不下二三十遍了,若説為了欣賞學習張女士的文章,其實不差這本。所以在20xx年初制定的全年計劃中,根本沒有把《小團圓》算在其中。買《小團圓》,只因為春節脱離了寶博的監督,購書癖發作了。然後抱着既買之則讀之的態度,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開始了第一次閲讀

書名為何是《小團圓》?指的是誰與誰的團圓?有人認為,書中的九莉與邵之雍的短暫愛情是九莉孤獨生命中難得的團圓,故名《小團圓》。我不以為然。全書283頁,邵之雍在142頁才出場,260頁之後基本上消失。況142頁至260頁之間,還有很多其他的重要事情穿插其中,九莉與邵之雍關係的描寫,可能只佔全書的1/3,如何撐得起一部大約十八萬字的小説?

當然,考慮到張愛玲或許原計劃將《小團圓》寫成中篇小説(張女士頗擅長寫中篇),最初,全文有可能都是圍繞九莉與邵之雍的愛情展開的。但是隨着增刪,隨着字數越來越多,《小團圓》已經偏離了張愛玲起先計劃的道路而講述了九莉三十年的人生,在這其中,邵之雍只是一個很重要的過客而非主角。所以,“小團圓”指的並不是九莉與邵之雍的團圓,至少,無法達到這樣的目的。

團圓的,並不是九莉與邵之雍,而是張愛玲的人生中出現的人、事,張愛玲以前的文章中出現過的人、事、表現手法,在這本書中實現了團圓。換言之,《小團圓》是張愛玲對自己的人生及自己的舊作的總結、思考和揭露。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那樣幾塊地方,就像是舊傷口,不敢碰不能碰,卻又終生難忘。偏寫文章的人都有過這樣的衝動,要把人生中最見不得光的最不為所知的東西寫出來,要把結痂的傷口再次撕開。因為壓抑的感覺往往更痛。只是寫出來,卻無法讓人看,因為那像是自己最卑劣的隱私,決不能讓人抓在手裏,再傷害自己一次。怎麼辦?只有一次又一次修改,改到面目全非,甚至語句不通。如果《小團圓》讓你覺得生澀,原因便基於此。

所以整本書看來,《小團圓》的文學價值並沒有張女士早期幾部作品那麼高。但是,若是逐字讀去,恍惚間就好像自己變成了九莉,舊傷口一條條崩裂。等待着,心情慘淡,就像大考的早晨……

《小團圓》讀後感2

在《小團圓》這部自傳體小説中,裏面的愛情故事是以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戀情為藍本。雖然男主人公邵之雍用情不專,到處留情。但比起現實中的胡蘭成,張愛玲所描寫的邵之雍的形象顯然要美好得多,雖然也有負面的細節描寫,但畢竟仍保留了很多戀情時期的浪漫華麗。文中有這樣的描述“微風中棕櫚葉的手指。沙灘上的潮水,一道蜿蜒的白線往上爬,又往後退,幾乎是靜止的。她要它永遠繼續下去,讓她在這金色的永生裏再沉浸一會”,“她覺得過了童年就沒有這樣平安過。時間變得悠長,無窮無盡,是個金色的沙漠,……永生大概只能是這樣”。三十年前的這段初戀,雖然最終以破裂告終,但那曾經的浪漫感覺卻一直在張愛玲心中迴響。

在《張愛玲私語錄》中,張愛玲有很多美化戀人的言論,“所愛之人每顯得比實際有深度,看對方如水面添陽光閃閃,增加了深度”,在《小團圓》中當九莉和燕山在一起,“他把頭枕在她腿上,她撫摸着他的臉,不知道怎麼悲從中來,覺得‘掬水月在手’,已經在指縫間流掉了”,接着九莉想到“他的眼睛有無限的深邃……也許愛一個人的時候,總覺得他神祕有深度”。九莉愛燕山,對他是一種初戀的心情,雖然她一向對漂亮的男人持懷疑的態度,最後燕山和一個小女伶雪豔秋結婚了,但九莉對這段戀情只覺得“悽迷留戀,恨不得永遠逗留在這階段”。(注:桑弧為燕山的原型,是一位導演,曾和張愛玲合作過多部電影。傳説兩人曾有過一段戀情。)

張愛玲將昔日的戀人,無論是胡蘭成還是桑弧,都被刻畫成較為深情的形象,正如她的另一情愛語錄:戀愛使戀人體現崇高的人性品質,“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永遠銘刻在心的是戀人留下的美好感覺。之雍的背叛令她痛不欲生,張愛玲在文中這樣描述,那種好像燙傷的痛楚感覺沒來由地突然襲來,像海潮般一浪接一浪,雖然並沒想起之雍,但那種痛徹心肺的感覺卻是她所熟悉的。張愛玲回想往日的戀情,無論經歷過怎樣的痛苦,在她心中愛情仍然是美好的、永不磨滅的。

那美好的初戀感覺讓已屆暮年的張愛玲無法忘懷。在小説結尾,她“夢見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徑》的背景,……青山上紅棕色的小木屋,……,陽光下滿地樹影搖晃着,有好幾個小孩在松林中出沒,都是她的。之雍出現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裏拉。……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來快樂了很久很久。”這段愛情留給張愛玲無盡傷痛,但在她心裏始終難以忘卻的,還是兩人共度的美好時光,和曾經的夢想——和之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生許多可愛的孩子。

有人説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張愛玲並不認同,“這是一個熱情的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以後還有點什麼東西在。”也許還是萬轉千回的熱情和等待,以及美好的懷念之情。《小團圓》呈現出一個作家可能提供的最大真誠,張愛玲對胡蘭成的一段情,還是始終不悔、不出惡聲的。

《小團圓》讀後感3

我發現,讀後感一定要趁熱寫,不能拖,震撼的印象總會隨時間變淡,想不出滋味。上個月讀完《小團圓》,當時寫下感受肯定和現在不一樣,如果等明年去寫,也僅記得大體故事梗概了。

作家的筆無論多尖刻,寫自己家人都是手軟的,讚美居多,尤其是寫自己母親。例如三毛、席慕容、劉墉,讀者只會覺得書中的母親就該是那樣,比凡人聰明可愛,如果是寫清苦的母親,就該如季羨林所寫那樣,艱辛之處都比別人偉大,贏得讀者的熱淚。難得張愛玲沒有讚美,平靜地記錄點滴,不誇張、不升華、不歌頌,她的筆太理性,沒有熱情,全是真實人性的影子。

而且張愛玲的記憶好得驚人,兒時一件小小事都不忘,一句話、一個動作、一點心思,寫得就像正坐在歷史的回程車上一樣,透過門縫在窺探家人的對話,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幸虧先讀過張的很多小説,才把一些細節串了起來,《茉莉香片》原型出自她的弟弟和父親、繼母;《琉璃瓦》和《花凋》是寫她舅舅家的女兒;《鬱金香》應該源於她繼母的弟弟;《創世紀》是寫她的姨奶奶;《傾城之戀》是她在香港讀大學時,遇到的一對情侶改編的故事;《沉香屑第二爐香》是在香港聽同學説的;《赤地之戀》和《秧歌》是解放後她的見聞;《小艾》是她出國前迎合當時社會創作的一篇小説。這樣把小説和自傳對應着看,非常有意思,創作還是得源於生活啊,架空的文學是寫不好的。

小時候老師總讓寫讀後感,可是憋來憋去也擠不出字,無感可發,最後只能湊字,先把書名和作者介紹一番,再把故事梗概敍述一番,再談一些自己的感性,比如要好好學習,學習書中某個人物,為國家做貢獻等等。然後長舒一口氣,算是終於完成作業。想想,是因為那會讀的.東西實在是無感可寫,小孩子理解能力又淺,只在乎故事本身是否吸引人。《格林童話》、《天方夜譚》,的確是寫給小孩子的,故事吸引人,讀完卻想不出什麼,也只有覺得開心或者瞠目結舌罷了,合上書本滿足地玩去了。不像張愛玲的書,發人深省。

是什麼樣的一種勇氣,讓張愛玲把家庭的記憶碎片都拼湊起來,説人老了就愛回憶,而且回憶十分清晰,她後來久居美國,是不是一直在思念着家鄉,懷念着這些往事呢。《小團圓》這樣的回憶錄並沒有像其它的回憶錄一樣打下美好、温馨等烙印,然而讀起來卻覺得是美好而真實的,不是瓊瑤阿姨那樣,反覆把"生活多美好"、"像公主一樣的女人"這樣的詞語硬刻在書上。也只有經歷過什麼樣的生活,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文章,《創世紀》描寫祖母出嫁前的場景,只有出身於那樣的家庭才能把繁華富貴寫得如家常便飯吧,她最擅長寫顯赫家族沒落衰敗。

張愛玲的一本"新書"《少帥》在台灣出版了,不知她還有多少未寫完的稿,未刊登的小説。我是不折不扣的的張迷,自豪且幸福着。

《小團圓》讀後感4

《小團圓》,作家張愛玲(1920—1995)遺作,創作於20世紀70年代,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九莉與有婦之夫邵之雍的一段愛情故事,可看作是張愛玲的自述性小説。

名人也是人。或在某一方面有才氣,在其他方面仍然是個凡夫俗子。張愛玲拋卻作家身份,顯然就是一個修煉不夠的凡夫俗子,敏感、偏執,喜歡幻想。在精神的折磨下,晚年的時候她甚至經常幻想自己每天都會有無數的蟲子咬她,搬了180次家,想躲避折磨,甚至想搬去沙漠。最後在租房裏逝世,享年75歲,租房裏因為遺體腐爛異味在一個星期之後才被人發現。大乘佛教強調普渡眾生、慈悲天下,而小乘佛教追求眾生自渡、自我解脱。張愛玲的《小團圓》絕對是一部自我解脱的小説。人活到一定年齡,往往就會拋棄世俗觀念,不再在乎別人的評論,只求內心的寧靜和歡喜。張愛玲別説普度眾生的想法,就是拋開一切的勇氣也是缺乏的,所以像這樣一本非常隱晦的小説在去世前也沒肯公開發表。

文中主要寫了盛九莉與邵之雍的愛恨情仇。九莉骨子裏是喜歡之雍的渣,渣男總會有讓痴女着迷的地方,比如之雍很有才,經常靠一個人撐起一本雜誌;之雍也很真誠,對每一個朋友都深信不疑、也不會放棄;之雍有着成熟男人的魅力……。與之雍分手後,九莉也與幾個男人相愛過,但念念不忘的始終是之雍。經常做的一個夢“青山上紅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藍的天,陽光下滿地樹影搖晃著,有好幾個小孩在松林中出沒,都是她的。之雍出現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裏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澀起來,兩人的手臂拉成一條直線,就在這時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來快樂了很久很久。”九莉果然還是記着邵之雍的,對於燕山她沒後悔過,可是對於邵之雍她是有過最初的愛的期待的,可惜現實總是催人落淚,可是九莉就是這麼倔強的人。

文章有點亂,文字也很平淡,讀起來有點難懂,但就像一個怨婦,反反覆覆嘮嘮叨叨,看完了你總能明白她的意思。另外佔很大篇幅寫的是九莉和她二嬸也就是她生母之間的愛恨糾葛。大家族中這種過繼應該是比較多的,而這麼多年來,九莉想要母愛而不得直至最後母親終於與她化解隔閡,九莉的親情瞬間圓滿了,這也和小團圓的名字有莫大聯繫。

一個過繼給大伯家的丫頭,親生父母又早早離異,家族又威名赫赫,時代又處於新舊交替,作者又天生聰慧,如此成就一個張愛玲,屬於造化鍾神秀,也就自然而然了。 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也都有民國時期的原型,讀了《小團圓》,讓我百度了一遍書中原型,張家、黃家、盛家、邵家,胡蘭成、邵洵美、周瘦鵑、柯靈……,在書中寫來,和百度資料自然大是不同。

《小團圓》讀後感5

在《自己的文章》中,張對自己的文藝觀做了詳盡的剖白。“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劇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角,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是大於啟發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葱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張強調作品的啟示性,也指出之所以喜歡參差的對照寫法,是因為它更接近於事實。啟示,蒼涼,真實,是張文藝觀的關鍵詞-----用參差對照的手法,張意圖描寫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下來的記憶。她承認筆下小説中人物有種種不明不白、難堪、委瑣、失面子的屈服,但又並不完全加以否定或肯定,只是提出有這樣一個人一些人就是,對負面人物,也儘量寫出人之常情,不予過分譴責(參見《太太萬歲》題記)。在《小團圓》裏,這些人包括九莉自己、母親、姑姑、之雍等等,而以九莉的回憶為主線,是她生活過的經歷的再度呈現,其間回憶與現實之間時時發生尷尬的不和諧-----文中人物給人的印象不是善與惡的截然二分,而是多層面的人性複雜的刻畫。以楚娣這一形象為例,在參差的對照的手法下,既寫出許多細節,揭示她的自私小氣,使九莉時有強烈的寄人籬下之感,也寫出她為了九莉捱打不乏真情。與此同時,寫了九莉對楚娣的冷漠淡然,也寫了她的感動落淚等等。在張愛玲筆下,《小團圓》裏的人物是立體的豐盈的。?

在《惘然記》序裏,張愛玲對小説做出瞭如下的評價:“在文字的溝通上,小説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就連最親切的身邊散文,是對熟朋友的態度,也總還要保持一點距離。只有小説可以不尊重隱私權,但是並不是窺視別人,而是暫時或多或少的認同。像演員沉浸在一個角色裏,也成為自身的一個經驗”。張愛玲之所以沒有選擇寫散文體自傳,而以小説,以自己以往的經歷為原形來寫這樣一部小説,可以説,不是為了遮蔽和虛構,而是更多的接近真實,在虛構的外衣掩蓋下更逼向本質的真實。?

張愛玲説過,最好的寫作材料是自己熟悉的材料,是帶着真實感情的材料。她可能為自己一生所經歷的華麗的滄桑所蠱惑,所以心甘情願地像描紅一樣一筆一筆的對自己的生命進行了臨摹,粗淺的輪廓之後是又一次又一次的着色,在臨摹的過程裏,逝去的生命點點滴滴返回到身邊,青春得以再現,而傷痛亦不可避免。《小團圓》是張愛玲自編自演的戲,因為是演自己,那體驗便愈加深切,而在找尋逝去的似水流年的一幕幕時,那甜蜜那創痛無不帶上悠悠年月造成的惘然,書裏的人物,她亦如寫與自己不相干的人一樣,努力給予充分的諒解,但因九莉與她血脈相連,這番與筆下人物的靈魂相遇便顯得複雜而糾結。

《小團圓》讀後感6

愛,或許曾經熾熱,曾經刻骨銘心,亦或曾經痛苦糾結,但,當它似花開般不再有輪迴,當它像霧像雨又像風,當它隨時間的流駛碾成往事塵埃,再回眸,或許,已變了模樣。

“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這是張愛玲的《小團圓》,是她一個人的故事.她隔着光陰的屏障,穿過曾經的繁華,於淡然與淡忘間將過往定格。故事裏的九莉是她的原形,而邵之雍便是胡蘭成。從童年到求學時代,再到與胡的相遇,雖然只是煩瑣小事的串聯,但,都是她人生足跡的映射,都是她心靈深處的真實寫照。無須字字珠璣,但足以勾勒出她的人生輪廓。《小團圓》似一扇窗,走進了它,你方能窺清真實的張愛玲,真正走進她的世界;你方能理解,她的清高,她的不屑與不爭,是有原因的;你也方能體會,她為何能同時享受極度的喧囂與死寂。

親情,於張愛玲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畸形的。她以一顆堅忍的心來接受孤獨的成長,以冷漠的雙眼感知人情冷暖。“生命似一襲華麗的袍,爬滿了蚤子”,她的文字,帶着犀利,帶着嘲笑,但懂得她的人,定會心生憐愛,替她悲傷。如果,她與邵之雍的邂逅能像納蘭容若説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那麼,愛玲的心裏或許會少一層痂,少一道疤。她第一次見他,便歡喜得心裏開出花來,便自覺自己低到塵埃裏去。她愛他,是用心的,不然怎會在他處於政治的風尖浪口時依然站在他身邊?怎會在他避難時一路顛簸只為見他一眼?然而,在胡蘭成的世界裏,愛玲卻不是唯一的。或許,愛玲於他只不過是生命裏的匆匆過客,是他避難療傷時的一個驛站罷了。“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在這場際遇裏,愛玲飛蛾撲火般義無返顧,即使知道“他的世界裏沒有我,寂寞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裏曬着太陽,已經是古代的太陽了。我要一直跑進去,大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呀!”。無論是什麼,留給她的,總是支離破碎的結局。張小嫻説:“愛是很卑微的,很卑微的。尤其是那個人不愛你的時候,愛就是含笑飲毒酒。”説的,是愛玲吧。

愛玲用一根冰冷的針,繡出了她曾經熾熱的青春。當歲月撫平了所有的稜角,當心裏不再有等待與波瀾,當愛玲在美國過着似乎與世隔絕的生活,或許,她已超然,她已放下,她已原諒。於菩提樹下覓一方青石,靜待,看滄海如何變成了桑田。將所有愛的昨天沉澱成歷史,明天寫個故事,名字叫做《小團圓》。

並非所有的事都要親身經歷方有體會,總有一些東西,有些故事,在不經意間,便能叩開心扉,似一縷陽光,温暖地照進心間。回憶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場宿醉。隔着山水,坐望於光陰的兩岸,若愛已成往事,終將無法以一葦杭之。

當愛,已成往事,不如拈花一笑,似佛般瞭然......

《小團圓》讀後感7

在書友的建議下,我們重讀了張愛玲的《小團圓》。

作為一名70後,對張愛玲的作品是相當熟悉的。我有許多朋友都是張迷,我也曾帶着《張愛玲作品集》去“有書”共讀會作交流,還是20多年前一位朋友送給我的,扉頁上貼滿了剪報,都是關於張愛玲的介紹。

但是,我不喜歡張愛玲,感覺她太孤傲、清高,那種冰冷的感覺甚至滲透到她的作品裏。

她的文字總是充滿了嘲弄、譏諷,總是放大人的缺點、弱點,甚至連愛情都寫得慘慘淡淡。《傾城之戀》中白流蘇最終與範柳原走到了一起,但看似圓滿的結局卻透着悲涼。

所以,雖然《小團圓》一書列入“有書”共讀書單,但也沒有引起我讀這本書的興趣。

當然,既然要參加共讀會,我還是會把這本書讀完的,因為這是對同城共讀會最起碼的尊重。

沒想到,《小團圓》一書我看得比較輕鬆,可能是因為之前在“有書”平台聽了拆書包,加之對張愛玲的故事多少是有些耳聞的,所以小説裏的人物、事件比較容易對上號。

雖然很多人説要把《小團圓》當小説看,不要當成張愛玲的自傳,可它分明就是自傳嘛,我最想了解的部分,還是她與胡蘭成相愛的細節。

初讀的時候,感覺張愛玲還是那個冷若冰霜的張愛玲,還是那樣旁若無人的,想到哪寫到哪,任意切換時空,人物出場毫無鋪墊,完全不考慮讀者的感受,可是隨着閲讀的深入,感覺張氏那種尖酸的鋒芒似乎有些收斂,在看似平淡的描寫中,給讀者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後來查閲資料,果然是如此,張愛玲晚期作品風格確實有所改變。當然,我在其中還是沒有找到她與胡蘭成愛得死去活來的部分,感覺她的愛情還是那樣現實與理智。

讀罷《小團圓》,我對張愛玲的孤冷有了些理解。

從小就沒有父母關愛,她的心裏感覺到的、眼裏看到的都是冷冷的事物。

聽到母親指責她“你簡直就是一個害人精”,這是多麼大的傷害,於是這些冷就融入了她的文字之中。

所以在遇到一個關心她、欣賞她的胡蘭成時,瞬間就投入進去了,這應該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產生影響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吧。

對她的理解,不僅是因為知道她經過了缺愛的童年,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也長大了。

其實張愛玲筆下所寫的是真實的人生,只是當時的我不相信,也不願去面對而已。

細細想來,二十幾年前的我對生活充滿幻想、對未來抱着過份的希望,情願沉浸在“王子與公主過上幸福生活”的童話故事裏憧憬愛情,喜歡揣摩《傲慢與偏見》中達西與伊麗莎白被丘比特之箭射中的細節,卻不能理解白流蘇的困境,更不能接受張愛玲“深愛只是為了謀生”這種冷酷的婚戀觀。

張愛玲晚期寫作風格的改變、我閲讀體會的變化,都證明了隨着時間的推移,人的心境、心態將悄然發生變化,漸漸學會寬容、理性,這就是歲月在不知不覺中留下的印記吧。

標籤:讀後感 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