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皮囊》讀後感(通用23篇)

校園6.57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皮囊》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皮囊》讀後感(通用23篇)

《皮囊》讀後感 篇1

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胸口鬱積着一股氣,怎麼也出不來,説不出的難受。

這本書前半部寫得有點消沉,又很真實,讓人覺得生活不該如此,又似乎就是如此。我們想改變生活,追尋夢想,結果一次次被生活所踐踏。所謂的夢想如幻境一般,一旦打破,在現實的世界裏更加無助。

"我不願意和許多關心我的朋友聯繫,不願意開口説話,或許也在於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如何和自己相處,更不知道要如何和朋友相處了。"

讀到這裏,我彷彿看到了自己。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最近,我將自己封閉了起來,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不是不想參加,是沒有了熱情。我害怕人多的時候,害怕在大家歡聲笑語的時候我一個人獨自發呆,我害怕自己的格格不入;我又害怕在一陣狂歡之後,回來更加落寞。不如不去,乾脆不去好了。我找到了另外打發時間的方式,看書。以前不喜歡讀書,現在反而讀的多了一些。不求黃金屋,不求顏如玉,只求得一份安寧。

我看書慢,這也是之前不愛看書的原因,太耗時間了。然而這現在成了一個好處,那就是看書可以打發更多的時間。看完一章,往往能用一兩個小時。尤其晚上,看完一章基本就到睡覺的點了。

"你根本還不知道怎麼生活,也始終沒有勇氣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李大人在作者因迷惘辭職道別時跟他説的。怎麼生活?我似乎想過這個問題,似乎又一直也沒想明白過,到現在也不知道答案。"我,或許許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況下,往往採用最容易掩飾或者最常用的藉口——理想或者責任。"是的,原以為是為父母的期望放棄了一些東西,選擇了一些東西。曾有過宏大的理想,到頭來卻不在現實面前低頭,不得不過普通人的生活。我們把之解釋為對父母的順從以及兒女的責任。實際上呢,這或許只是一種藉口,一種掩飾自己懦弱無能的託詞。

我忽然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小時候我從農村搬到縣城,之後去省會南京上學工作,再之後去了揚州工作,現在又輾轉到了蘇州。每一個地方都是好地方,無不是風景秀美,人文薈萃之地。處處都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無不熟悉的街道和建築。我知道這是什麼景點那是什麼中心,但是這些都與我無關。朋友説等你買了房子就有了歸屬感。是麼,房子於我只是安放皮囊的所在,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家裏也有這種感覺。

王小波説: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或許是閒的大發了,想法太多。也許,下一刻我會去大上海,曾經覺得無比擁堵嘈雜的魔都,或許那裏的忙碌緊張能稍微填補我的胡思亂想。

看到阿小看到文展,看到他們的童年,我努力回想自己的童年,竟沒有什麼印象。看到厚朴的大學和青春,我努力回憶自己的大學,竟也沒有什麼印象。我有些發慌,我存在的痕跡都沒有了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一向以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為傲,鄙視思想淺薄,鄙視隨波逐流,鄙視世俗市儈,鄙視目光短淺,鄙視素質低下。甚至為此而覺得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因此並不覺得有錢多了不起,當官就能怎麼樣。雖然,暫時做着不好不壞的工作,過着不好不壞的生活。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定會有成功發達的一天。孰不知我的自傲就如文展一樣,只是自卑的另一種表現。

生活就像一場戲,我在等待一個結果,一個想要又不想要的結果。累的時候,很想妥協。哪樣的生活不是生活,也許就賭贏了呢。轉念看到什麼雞湯,又覺得不甘。

想那些有的沒的耗費了自己太多的精力,不如讀點書。很慶幸讀到這本書,對過去的回憶,能讓我們珍惜現在,對失去的回憶,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與其想太多有的沒的,不如珍惜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讀書的意義在於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在於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在於可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獲得心裏的認同,最終獲得片刻心靈的歡愉。

《皮囊》讀後感 篇2

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這本書在豆瓣經過無數書蟲犀利如光、挑剔如電的眼神掃描,仍能在熱銷榜上停留數週,我相信它定有過人之處,最終我購買了電子書。 這本書的序言作者有兩位,都是重量級的人物。一位是少年輟學獨闢蹊徑走出一條成才之路的文壇新秀韓寒,一位是影視歌三棲明星勞模劉德華,真不知道,蔡崇達是有怎樣通天的本事,將原沒有任何交集的兩人扭結在一起,為他的著作寫了序。

一本書,我的習慣是,如果讀了5頁還有將我帶入,便放棄。也因此而捨棄了一大堆入題頗慢、手法細膩、背景交代宂長的各類泰斗級作品。但我並不後悔,我始終堅信,都5頁了,還沒有引人入勝的場景和人物出場,基本上等看完人都快睡着了。

好在《皮囊》在第一頁就以一個倔強的裹腳阿太將我拉入了特有的閩南風情的小鎮裏,這個滿嘴無牙,説話漏風,堅持自己用小腳丈量小鎮街道的高齡老太,卻在不經意中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諦“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才。”那個即使切斷了手指,也異常冷靜的99歲阿太看盡了世間的苦難與變遷,她説的這句話也是《皮囊》這個書名的意義所在,我們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這副皮囊的用處就是來經歷各種風吹雨打,所以我們的靈魂才始終有地方可以安放。阿太的去世,留給作者內心的衝擊是巨大的,也是從第一個故事開始,註定了這本書悲情的感情基調。

從整本書來看,蔡崇達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滿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受現實沉重打擊的厚朴、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美麗少婦張美麗......一個個個性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通過蔡崇達的眼睛,我看到了泛着太陽細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陣陣帶着鹹味的拂面海風,更領閲到了特有的閩贛小鎮風情,那裏的人如同你我身邊熟知的每一個人,發生着你我都熟知的每一個故事。通過蔡崇達,我看到他眼裏的“他人”,也看到了別樣的人生。

蔡崇達在筆下紀念了若干他熟知的人之後,開始審視自己。從腳下的泥土、居住的房子、小時玩耍的海灘、帶着鹹味的空氣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從父親中風癱瘓在牀後,他以奮力讀書贏取獎學金、寒暑假掙錢為途徑,力圖通過努力,用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讓父親去美國治病,而當他一次次在重病監護室煎熬,與父親經歷過生離死別後,他終於明白,有些努力是徒勞的,也真正明白,人活着的意義,因而選擇逃離築夢地北京,回到了小漁村,守着愛的人,“生根發芽”。這也許是許多正在為夢想、為生計、為責任努力拼搏向上的有為青年所不能理解的。但我卻被他的這份勇敢和決絕而打動。人生匆匆幾十年,明白自己要什麼,明白自己活着為什麼,在父母日漸老去,兒女繞膝漸遠,朋友奔波陸離時,能與愛的人在一起享受生活,才是作者活着的真正意義。這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活着是為了什麼?生活是為了什麼?未來該怎樣規劃?

老蔡始終冷眼看待他周邊的一切,即使是父親病逝下葬,抑或是母親對神靈執拗到瘋魔,或者是童年偶像文展的隕落,他都能靜靜的去看待這一切。老蔡筆端所要告訴讀者的是,其實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那麼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麼重要,靈魂的清澈和滿足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以《皮囊》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希望在閒暇時你翻閲手頭的這本書,能有瞬間讓你遠離塵囂和喧鬧,能有片刻撫摸到你的靈魂,打動你的心。

“對那些我正在愛着或者曾經愛過的人,我希望你們明白,我多麼希望付出全部為你們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們刻在我的骨頭裏,即使時光列車拖着我的肉身一路遠行,至少你們的名字和名字牽扯的記憶,被我帶走了,這是我對時間能做的唯一反抗。

《皮囊》讀後感 篇3

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

好吧,你告訴我,還有靈魂。

可是,那脱去了皮囊的靈魂啊。他們在忙什麼?上天堂下地獄還是在荒野上游蕩?那些古書上的孤魂野鬼,它們所渴望的,不過是轉世為人,再得一具皮囊。

温暖的、逸樂的、疼痛的、脆弱的,可恥的皮囊。

蔡榮達寫了一本書,就叫《皮囊》,他以這本書獻給已經離世的父親,阿太,獻給陪伴着他的母親、妻子和女兒。

“阿太是個很狠的人,連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樣用力。有次她在廚房很冷靜地喊:“哎呀。”在廳裏的我大聲問:“阿太怎麼了?”“沒事,就是把手指切斷了。”接下來,慌亂的是我們一家人,她自始自終,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病房裏正在幫阿太張縫合指頭,母親在病房外的長椅上和我講阿太的故事。她曾經把不會游泳還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讓他學會游泳,舅公差點溺死,鄰居看不過去跳到水裏把他救起來。沒過幾天鄰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裏。所有鄰居罵她沒良心,她冷冷地説:“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是啊!皮囊有心,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不管這具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包裹着一顆心。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

“東石”,我生活的這個小鎮,或許有太多像我父親那樣的人。十幾年來,鎮區的發展一直往反方向滋長,整個小鎮都在集體逃離那片帶給他們樂趣和磨難的海洋,然而這片試圖被父母藏住的海,卻因父母的禁止而越發吸引我。

再次去拜訪外祖母的路上,我突然放開步子往甘蔗林那衝,母親氣惱地追我,把我追急了,竟直通往那一跳,海水迅速把我淹沒了,那鹹鹹的海水包裹着我,把我往懷裏摟,我看到,這海水之上那碎銀一樣的陽光,鋪滿我的瞳孔,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醫院的病牀上,海是藏不住的。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自己去尋找和它相處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緻,也翻滾着各自的危險。生活也有,人的慾望也是。以前以為節制或者自我用邏輯框住,甚至掩耳盜鈴地掩藏住,是最好的辦法,然而,無論如何,它終究永遠在那躁動起伏。

我期許自己要活得更真實也更誠實,要更接受甚至喜歡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歡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處理、欣賞各種欲求,各種人性的醜陋與美妙,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

“我在海邊上車,一路被帶向濃郁的山色,窗外的景緻,如同溪流中的光影那般鮮潤地滑走,我看着一座座房子在我眼光中迅速到來,卻倉促被扯走

……我多麼希望能和我珍惜的人一直一路同行,但我也明白,我現在唯一能努力的是,卻使彼此錯身了,我希望,至少我們都是彼此曾經最美的風景——這也是我能想到唯一反抗。”

謝謝時光,謝謝命運,雖然他們那麼殘酷。但終究讓我看到過風景。物都不可避免地有陰暗的一面。想要活得輕鬆便要學會妥協,我不相信成熟能讓我們接受任何東西,成熟只是讓我們更能自欺欺人。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副最初的皮囊,又為什麼要給自己裝上更多不真實的皮囊來偽裝最後又一層一層地撕扯下來呢?我們的靈魂還在,我們仍有夢,就要不忘初心。

《皮囊》是認心,認人的書。

寫這麼一本書,是傷心的,傷痕累累的心。

但傷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淚、流血、結了痂、留下疤痕,然後依然敏感着,讓第一次疼痛和跳動都如同初心,這是最好的。

皮囊可以不相信心,可以把心忘掉,但一顆活着、醒着、亮着的心無法拒絕皮囊,皮囊標誌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過,也許就是因為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喚着人的掙扎、憤怒、鬥爭、意志、慾望和夢想。

皮囊有心。

《皮囊》讀後感 篇4

我們每個人都有着輕盈的靈魂,由於被皮囊負累,所以要不斷地錘鍊,實現生命的超脱。——題記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話成為了很多人的至理名言,而我從《皮囊》一書中所體會到的是:通過那皮囊看到自己的靈魂才是我們不斷經歷的真正目的。 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刻意裝飾什麼,有的像是一個老朋友一樣娓娓道來説着過往。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父親作為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庭的精神命脈,看到了最底層人民面對現實用力強悍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與死人性最初的一面。在這些片段中,我能感受不同人在面對生活的打擊下是如何將精神一步步從脆弱的肉體中狠狠撕扯出來的,血淋淋的是阿太的堅強,千瘡百孔的是母親的堅持,還是“藕斷絲連”扯不斷的父親的無奈。

我越來越覺得,在這個物慾橫飛的時代,不光要追求物質的豐富,也要靜下心來提升我們的精神,讓心靈有所安放、讓精神有所依託、讓思想更加純粹,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才最踏實。從《皮囊》這本書中,讓我感悟和思考最深的就是我們究竟要做什麼樣的人?究竟該追求什麼?究竟該如何去做?

做一個思想純粹的人。思想純粹的人最本真,做一個思想純粹的人就要多讀書、多讀經典,要“讀那些有閃光思想和高尚語言的書,讀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下來的書”,讓書中的精華來洗滌我們心靈上的污垢,激活感性,啟發知性,錘鍊理性,提升境界,昇華人生。我最喜歡經典理論著作,因為他們所藴含着的強大思想力量和豐厚的精神動能,常常能夠起到燭照精神殿堂的奇妙作用。讀那些雖歷經千載仍然熠熠生輝的不朽之作,讓我們瞭解他們的思想、人格與精神,在閲讀與思考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昇華境界,讓我們在學習思考與感悟中鑄就闊達與仁愛之心,在寂寞中壘築靈魂之塔,在困境中做到毅力堅韌,挫折前精神樂觀,讓自己的情感從心泉湧出,樸實、自然、熨貼,如在瓦屋下飲一壺高粱釀造的老酒。

做一個情操高尚的人。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與規範,是社會正面的價值取向,也是我們現在所説的正能量。從品性方面去理解,道德包括仁、義、理、智、信等方面。《大學》説“修身以明德,立德以明志”,孟子説“人人皆可以為堯舜”都説明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非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學會心中有他人,學會以小善積大善,學會吃虧不貪便宜,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自我反省,學會感恩回報,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人類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內心的寧靜和靈魂的安詳,所以保持樂觀的心態,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追求情操的高尚,對自己對他人都很重要。

做一個擔當有為的人。在《皮囊》一書中,我看到了父親作為家庭支柱對家的擔當,看到了母親為了完成父親遺願對子女的擔當,看到了作者立志求學改變家族命運的擔當。這是我們中國底層人民最勤勞、最堅毅、最樸實的原動力,是值得人們敬重的。人不能沒有擔當,扛着它,就是扛起自己生命的信念,只有那些能夠勇於擔當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尊重與尊嚴。承擔責任是對一個人價值的衡量。當一個人能夠對自己負責時,他就具備了獨立的人格和行為能力;當一個人能夠對他人負責時,他就具備了價值。可以看到,書中的人物,他們在事業、家庭、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時,都能擔當起自己所應擔當的那份責任,不悲觀、不麻木、不逃避、不褻瀆親人朋友對他的信任與希望。親人朋友也願與之共患難,親他、敬他、愛他。這種擔當,使人格更為高尚,生活更加精彩,人生過得最為充實豐盈。

《皮囊》一書讓我感悟,其實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那麼重要,靈魂的清澈和滿足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這本書的推薦語裏説的那樣,“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皮囊》讀後感 篇5

飛機總是延誤,在機場一進書店就相中了它。之前一直聽説過這本書,就是沒有真正把它加入書單。幸好有這本書在,讓我對飛機的恐懼減少了很多。書的內容很容易讀懂,就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描寫,對自己所遇的人,所遇事情的感想和記錄。原本以為是那種很難體會的80後的寫作文字,但是卻發現,直擊內心,甚至看完讓我在衞生間哭了許久。

也許是因為爺爺剛過世的原因,當每看到寫家人去世的文字時候總是想要詳細地再看些,想要真正去看看自己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想表達什麼,或者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表達。黑狗達(作者的暱稱)寫了自己的阿太、父親、母親、姐姐、各個好友,以及大學同學等等,然後最喜歡的部分竟然是關於書寫自己的那部分。

在寫黑狗達父親時候,看到的是那種得了病異常的樂觀,為了生活不得不與疾病做最大的鬥爭,還有那種努力過卻沒有改變的絕望,最後被現實深深打敗,開始對世界充滿絕失望,然後合上眼睛,與時間告別。我想曾經和病魔奮戰的爺爺何曾不是這樣。充滿希望,卻又被現實遺棄。也許看到遺體的那個時候,覺得爺爺也努力過了,也是解脱了。還記得我離開家的那天爺爺和我説:“別因為他而相信別人,去找什麼治不好病的藥。要好好讀書。”當時,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只是又不能當面流下來。聽出來爺爺是臨終前交代我些什麼,但是安慰的話就是説不出來,因為覺得是那麼的無力和蒼白,即使説出來,也不會為爺爺與病魔戰鬥的幸酸減少分毫。只是低頭説:“好的,您好好的,有什麼需要記得打電話給我爸”。《皮囊》中,黑狗達父親在於病魔對抗時也許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還有就是書中的理想與現實。有時候覺得和黑狗達一樣,自己也是從小地方出生,卻嚮往城市生活的人。只不過北京更大,杭州小一些。

“在一段時間裏,我覺得這個城市裏的很多人都長得像螞蟻:巨大的腦袋裝着一個個龐大的夢想,用和這個夢想不匹配的瘦小身體扛着,到處奔走在一個個嘗試裏。而我也在不自覺中成為了其中一員。”這是書中的描寫,我也好怕自己會和厚朴一樣,充滿着夢想,卻還是無法找到與現實、夢想的相處方式。最後只能接受現實,然後變得不像自己,被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夢想中。

我自己也完全不清楚孤身一人,把自己放在夢想裏,是否真的值得。

《皮囊》讀後感 篇6

最近在讀《皮囊》,第一次看到一個作家對親情,對友情,對生活,對自身有那麼深刻的剖析。書中故事平凡如左鄰右舍的家長裏短,但每個故事都能透過身體直抵靈魂深處。

大三時的某節課上,我們的導師推薦了這本書,推薦理由如今已記不起了,猶記得當時自己頗為認真的將書名與作者記錄在摘錄本上,然後便遺忘了。前些時間,閒暇之餘去圖書館打發時間,金黃色的無一字的書脊讓我滿心好奇,隨手翻閲,如獲至寶,便借來細細讀之。我不敢妄自給這本書下定義,如果你知道文學評論界的行業翹楚李敬澤為它作序的話;如果你知道劉德華三十年來首次親筆推介它的話;如果你知道它被白巖鬆、劉同、蔣方舟、李承鵬等曾聯名推薦的話……那麼你必定不會看輕它分毫。

童年的回憶,成長的挫折,生活的艱辛,親人的苦痛……無不觸動着我,哭過之後卻是被書中人物強韌的內心所深深震撼。那個倔強的阿太,那個強撐尊嚴的父親,那個信仰堅定的母親,那個默默無聞卻最是成功的黑狗達……生活這條路,誰也沒走過,誰也不知道路的盡頭是什麼,大家都在搏。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一番話,讓我思忖良久。是呀,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我雖沒有蔡先生悲涼的童年,卻也是他文字裏小鎮中的小人物,也是戴着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假使沒有皮囊這個包袱,那麼我們該是輕鬆自在的吧。

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希望的:“我希望自己懂的處理、欣賞人性的各種醜陋與美好,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我希望自己能把一路看到的風景,都用審美的筆觸表達出來。”

讀它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反省的過程,不斷完善豐沛自己的內心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認心又認人”,是李敬澤先生對這它的評價,我想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有這些。蔡崇達先生的文字讓人不斷的審視自己,與自己對話。如當代作家韓寒所説:“慢一些,不爭一些,也許得到的更多,到達的更快。”書中記錄了蔡先生的一首詩叫《世界》:“世界都不大,我可以哪裏都不去,我可以在這裏,只看着你,直到一切老去。”看多了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這一次,請停下來,讀一讀身邊的親人與朋友。雖然上帝給的路不一定是直的,但是我們心裏,要始終有一個直的目標,直的方向。願我也能如己所願,無論在哪裏,去哪裏,多久多遙遠,都有家可回,有人可依,不四下流離,可以呆在一個地方,用清澈的、滿足的靈魂,守着我愛着的人,生根發芽。

《皮囊》讀後感 篇7

蔡崇達的《皮囊》中,對皮囊這兩個字的獨到的解釋和理解讓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書中,作者通過講述自己的阿太,也就是母親的姥姥,來詮釋何為皮囊。“我們的身體就是個皮囊,皮囊是用來使用而不是用來保養的。”這是整本書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幾句話之一。我們在這個世界行走,指引我們身體的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的思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皮囊不過是禁錮我們靈魂的枷鎖。走在人羣中,有化着淡粧、面容精緻的女孩,也有衣着考究、髮型幹練、五官稜角分明的青年,當然也有面露菜色為家庭奔波的中年人和皮膚如枯老樹幹般的老人,我們的目光落到他們身上的同時會折返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譬如為美麗的小姐姐所驚豔,因中年人的油膩而替他惋惜甚至厭惡。可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一層皮囊,枯槁的老人在幾十年前也會有姣好的面容,只是時間沒有為他們的美麗駐足,匆匆走過,這也是時間公平的地方,它不會為特定的人停下,它只是默默地流逝,悄然帶走每個人的青春和記憶,剩下的是一副衰老皮囊和被時光洗禮過的靈魂,由此可見,我們的皮囊不過是靈魂所寄宿的容器,如果能看透外面這層殼,我想每個人的靈魂都是輕盈的,具有不同色彩的,我們的精神和智慧在其中閃閃發亮。在我們離開時沒有人會帶着這副與生俱來的皮囊,我們會留戀這個世界,捨不得親情,可我想不會有誰會在乎那無法讓我們奔跑和思考的已經衰老的皮囊。

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多接受一些歷練,也無妨,得到提升的是我們的思想;多遇到一些挫折,又何妨,不過是讓我們更加堅強;拼命讀書,又怎樣,皮囊生來就是拿來用而不是去保養的,飽滿的是我們的靈魂。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皮囊》中的很多話都值得仔細揣摩和思考,不得不説我從中找到了許多心中問題的答案,也在一些人物的身上為我的一些想法找到了印證,譬如有關夢想與現實,面對與逃避,再比如説孤獨。整本書中,作者如同一個瞭解人體結構、技法嫻熟卻又冷漠冷血的外科醫生,用手術刀剖析着那些“怪異“卻又常見的人們同時解剖着自己。在生活中總存在一些活得很用力的人,他們用力地微笑,用力地打招呼,用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就像第一次約會的少女,用厚厚的、成熟的粧容掩蓋了自己青春的氣息,往往在不知道規則的時候,越用力在外人看起來就越可笑。作者筆下的厚朴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好像是與作者世界觀完全相反的一個人物,厚朴大喊着青春和夢想,彷彿一隻飛蛾,只有在夢想的明燈中被烈焰圍繞才是實現自己的價值,他活得那麼用力,渴望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的規則去突破真實世界的桎梏。他組建了一個名為世界的樂隊,當這個由一羣不懂音樂的人組建的樂隊成立後,厚朴的用青春把世界鬧個天翻地覆的征程看似開始了,他認為實現夢想就應該是轟轟烈烈、激昂奮進、大聲喊着口號、昂首挺胸的過程,但這麼想的人一般都沒有追逐過真正的夢想,或者説他們只是在空想。作者一直沒忍心告訴厚朴一件事,那就是追逐夢想的過程其實是一程困難的,滿腔熱血根本無濟於事,甚至還需要去做連你自己都看不起的自己,謙卑、隱忍、積累,這或許才是現實世界,追夢人的模樣。讀完了厚朴,我感到自己的靈魂也有與厚朴相似的一部分,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厚朴。有人説:“不掛科的大學生活不完整”,“大學不就是非常自由,想逃課就逃課嗎?”相信這些話並去嘗試的人看似是突破了我們對大學生活“正常的認知”,但他們其實又被另一個規矩所要求、所影響。逃課掛科這些行為其實是種拙劣的模仿,他們不理解第一個為自由而逃課掛科的人最後得到什麼,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把“希望大學生活變得完整”作為犯下錯誤的藉口,可能他們才是活在自己最不屑的世界裏的人。

不得不説,偶爾的理想化是一種浪漫,讓我們有勇氣繼續抬頭向前看、繼續走,這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謙卑、不需要學會隱忍和沉積,在追夢的過程中,不偏離自己的本意,肯付出或許才是正路。

《皮囊》讀後感 篇8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

——馬塞爾·普魯斯特

講真,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這次有點趕着看完了這本書,有點後悔沒有細細品味。我還會看第二次,等三次…我相信下次看它我會帶着另外一種心境,去更好的理解這本書。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接受着時間的洗禮慢慢品出活着的意義

在作者努力工作想着贊錢帶父親去美國看病的同時卻忽略了陪伴,與交流,導致最後父親去世時讓自己留下了許多遺憾,與悔恨。

母親是個固執,堅強的人,很有性格,她對父親的那種愛是默默的付出了很多,在某個點上來説很偉大呢。

相信我們周邊都會有香港阿小和孤僻阿小吧,不管是哪個阿小他們都挺無助的,個人感覺他們的內心是空虛的。佩服又驚訝作者能夠當機立斷的做到馬上遠離覺得對自己有不好影響的香港阿小,我覺得有點難,畢竟有交情。對孤僻阿小的阿諛奉承感到悲哀,沒活出自己。

天才文展,對一切都有着規劃,自傲,自負,或許我們都會崇拜那種有着對自己人生規劃的人吧,但是羨慕的同時我更喜歡未知,自己去探索下一步,説白了就是懶呀哈哈

關於厚朴我其實不太理解,我沒有這樣的經歷無法感同身受(我也想瘋狂一次)他在追尋他以為的自由,到頭來卻只是束縛着自己,覺得現在做的那就是自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走不出來最後導致自殺。但是我覺得他一開始能大方的追求夢想值得敬佩,只是後來卻有點變了味。

希望我也能遇上個李大人能在我困惑,看不清楚的時候,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路燈先生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説的不好,望多多指教

《皮囊》讀後感 篇9

翻開這本書看到序言的時候就被序言裏面所描繪的內容和文字吸引了。原來只是想着報着試試看的心情來翻一番這本。沒想到一拿起便放不下。這本書講的是作者親人們的一些故事。是作者的親人、朋友的各種皮囊下的心的、靈魂的故事。開篇皮囊講的其實是作者的阿太的一個故事。阿太是一個非常堅強的、沒有什麼文化的農村婦女。但是他給我們傳達的精神就是無論我們的生命本來多麼輕盈,都是被肉體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的,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這是一個普通卻堅韌的靈魂。在這本書裏,我們讓自己去和書相互填充,把自己擺放進去,也把書擺放進自己的生命裏來。

有時候,這類作品會讓會讓我們在生活的標籤的銅牆鐵壁上打上一個小孔。生活中大量讓我們驚喜和感動的細節會通過孔眼像陽光一樣照射進來。作者就好像我們的一個感受蒐集器一樣記錄、沉澱、篩選和輸出他心裏的那些感動的有趣的場景和細節。透過他的眼睛、他的作品,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複雜的、多維度的閩南社會。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經説過“人是懸掛在自我編制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而這本書裏面的人物,其實也是在自我編織的意義的網上的人。他們都是一靠着自我編制的意義和自我的念想、自我的堅持,自己的韌性性,把生活繼續下去,如作者的母親、張美麗、兩個阿小、天才文展。意義,沒有那麼玄虛,不過是找到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東西“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然後把自己放進去。

《天才文展》文後説到,“我知道,從本質意義上,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永遠無法抵達遠方的人”。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句話,讓我想起了《起風了》這首歌。那種對家鄉的近鄉情怯還是怕看到兒時的夥伴。沒有考究過《皮囊》這本書裏面的故事是否都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曾經上過一節寫作課。裏面説作家有很多形成小説的素材,其實是來源於他們在媒體上、或者聽到身邊的故事。然後把這些故事放到自己經歷過的場景當中,再形成創作。所以我懷疑《皮囊》裏面的故事,也許都是源於媒體上或者是作者聽説過的一些事情。否則如果所有的這些悲歡離合,生死,都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或者身上。實在是有點讓我存疑。

《皮囊》讀後感 篇10

作為一本暢銷書,很早就聽過它的名字,一直沒來得及看,這次也是偶然而為之。這是一本故事集,寫了家人、朋友、“偶像”的一些故事,基本圍繞閩南家鄉某小鎮的背景來展開的。開頭三篇序,分別是韓寒、劉德華,李敬澤寫的,自從看了《隨想錄》,就不看這種暢銷書的序了,一個字:虛!

《皮囊》。同時也是本書的書名,放在第一篇,自然是核心篇章了,但篇幅很短,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這是本書的靈魂所在,換句話説,本書“唯心”色彩濃厚。

《母親的房子》。寫母親歷經千辛萬苦,不顧一切也要把房子建起來的故事,甚至最後即使要拆遷了也不管不顧地去建,作者將這種行為歸結為:人活一口氣,母親為了那説不出口的愛情,堅決的要讓父親不被周圍人瞧不起!是的,我似乎能理解母親的這種做法,她們有着很樸素的世界觀,就是不能讓周圍的人瞧不起,我物質可以比你窮,但我志氣不能比你弱,正所謂,人窮氣不窮!但,現實中我恐怕很難同意這種做法吧,父親重病在身,兒子事業成長需要北京買房,母親全然不顧,僅為了那虛空的“唯心”,真的合適嗎?人需要有所信念,但不能偏執,信念有時是為了得到尊重,可偏執的信念則會違背這種初衷。

《殘疾》、《重症病房裏的聖誕節》。寫了父親的病情,倒也沒有過多描寫父親的本人性格,只單純寫了一個他作為一個“病人”的情況,這兩篇很有感觸,寫的很真實,讓我看到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我不由地想起,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是媽媽常説的一句話。我的神明朋友》。這就是信仰的力量,迷信,它的存在之所以擁有時間跨度,自然在於其有一定的合理性。當你要承受無法承受的東西時,接受這種“神明”,或許會取得不一樣的效果也説不定?

張美麗和阿小的故事,我就感覺畫風有點變了,前面的幾個故事我看到了作者的用心,看完有所觸動,可後面這幾個人,則有點“虛”,張美麗的行為讓人不解,是因為宗族的力量?我不知道。阿小,在作者眼裏似乎是一個略顯悲慘的人生,可我想,也許阿小並沒有那麼“慘”?也許你眼裏的別人是loser,可當事人並不會這樣覺得,正所謂,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評斷別人的生活。後面的《天才文展》《厚朴》都是同樣一個道理,我在這些故事中看到了別人的生活,這是我的收穫,但我並不認同作者的這種態度,每個人都會因為種種好的不好的因素而走一種獨特的人生,這本身並無不妥之處,關鍵之處在於對待生活的心態,我想,這也是本書想要表達的思想吧。

最後幾篇沒多少印象,葉落歸根?好吧,並沒有太大的感觸,可我想,作者作為一個北漂成功人士,對於家鄉的思念是否已經到了很深的地步?矯情or只是想想?有所疑惑……

總的來説,這本書是有着誠意的,前面幾個故事寫的很好,很打動人,包括我。後面相對來説有些次,但仍不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好評,裏面很多描述於我都有共鳴。尤其是,裏面的故事耐看,看到了當代的一些人生,很有意思。我看完後最驚喜的地方是,作者將這本書定位為,“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深表認同,這也是我讀書的意義,“認識”自己,“認識”更多人,“認識”一個個我沒有經歷過的世界!

《皮囊》讀後感 篇11

這本書早已被推薦,看到《皮囊》倆字,我下意識把它當作一本小作家寫的多愁善感的青春文學,扔到“雜書系列書架”,久久未翻。

直到有天看到一篇文章叫《阿太》,覺得寫得很好,能夠讓我想到自己的祖輩們。於是搜這個叫蔡崇達的作家,沒期望百科有這個人,然而搜到了,著有《皮囊》。於是這本書就被撣了撣灰塵,來到了眼前。

文中的人物基本都是作者印象中記憶最為深刻的人,而我也曾不自量力的寫過十幾篇關於自身的文章自娛,這時覺得看到了一個標杆。

讓我驚奇的是這書中竟也有《我的神明朋友》,因為我也曾寫過這樣標題的文章。於是更覺親近。

關於書中的敍述自然不必贅述,看到某一頁有50甚至70條的評論時,我知道這本書毋庸置疑是本好書。

看完之後,深感相見恨晚。

《皮囊》讀後感 篇12

最近讀了《皮囊》一書,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語言去裝飾什麼,就像一個老朋友在娓娓説道過往的事情。

從整本書來看,作者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離開家鄉闖蕩最終一事無成的天才少年文展,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張美麗……

儘管他們離當今社會上所描述的“成功人士”相距甚遠,但是生活裏的失意與痛苦,他們一一嚐盡。他們也許有過意氣風發,也有過拼搏與執着,但無償的命運最後還是把他們一股腦地裹進憂傷的洪流。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世界很小,也很渾濁。為什麼同一個環境差不多的家庭卻孕育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的讓人唏噓,也有的讓人思考。沒來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握當下,充實自己,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更有趣。

《皮囊》讀後感 篇13

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兩篇通過幾位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城市與小鎮之間的差異以及從小鎮跨越到城市後的心理變化。

小地方長大的人總是對大城市的生活自帶一層濾鏡,彷彿只要到了大城市一切都會變得好起來,所有的煩惱會自動遠離。

兩個阿小一個留在小鎮,一個去了香港。兒時總是以為去香港的阿小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直到工作後有次去香港出差,約見了許久不見的香港阿小。他已經成為紮根於城市角落的工蟻,負責供養這座摩天都市。

光鮮亮麗的城市外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輕的血液投身其中,有多少懷着夢想不甘平凡來到城市,又有多少拋頭顱、灑熱血後一身疲憊離開城市。媒體往往寫下大篇的心靈雞湯鼓勵年輕人努力奮鬥,大量類似於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勵志句子通過高音喇叭循環播放。

我不清楚需要多大的努力才能稱得上“努力”這個詞,文展心理成熟較早,從小就開始給自己制定一系列任務計劃,以便自己能夠留在城市之中。可他還是沒能抵擋住城市中心湧出的洪流,被潮水衝到了城市的邊緣地帶。

文展最終還是回到了小鎮,即使心有不甘也被迫離開向往那麼久,也為之努力那麼久的地方。從作者的視角看去,文展是一個有着堅定信念並付諸實踐的人,即使是這樣的一個人也稱不上“努力”嗎?。

回過頭看小鎮阿小,每天過着平凡的小鎮生活,妻子、兒女陪伴在身邊,並不比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我只是覺得城市不是完全凌駕於小鎮之上的,小鎮生活也有它的美好。

希望我們是尊重自己的感受,考慮清楚後去做每件事,而不是在周圍高音喇叭的影響下稀裏糊塗的生活。

《皮囊》讀後感 篇14

能讓劉德華為蔡崇達的《皮囊》寫序,簡直了不起。

一個真實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一代理想膨脹卻又深感現實殘酷,那無處安放的青年人對命運的探索追尋。一個活到九十九歲的阿太,像一塊堅硬的石頭。她嘴裏的“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靈魂”“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讓我們明白阿太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

一副皮囊,不論精緻好看,老話説人不可貌相。不論外表多麼堅實,怎麼偽裝,終究有朽敗老去的模樣,每個人都會有多幅面孔,只要被揭開那層皮囊,你會發現脆弱不堪,但只要內心有所寄託靈魂可以安放,就足夠了。

黑狗達寫房子那篇:父親完成了兩次中風,最終塑造出離世前那半身癱瘓的模樣。房子,空間。房子,母親的希望。房子,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和情感依託,是執着和尊嚴。是靈魂所要追求的執念。所以看見母親的影子也就挑起家庭的大梁,擔起重任成為小小男子漢。

魯迅説: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能夠影響你的並不值得,我來到這個世間是來還債的,不是添堵的,所以明明可以的事情就別墮落,別辜負了所受的苦難,別忘了曾經走過的歲月,別讓自己的野心配不上世間的美好,別。

朋友。靈魂的至高點。越是相似的靈魂更容易令人感動,勾魂攝魄。無微不至的關懷,有份量的噓寒問暖,無條件的付出,盡心竭力諄諄教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時常在追逐我們不曾擁有的東西,可是失去之時又在懷念從前的純樸。人與人之間聯結是需要緣分,相處是需要真誠。好討厭油滑市儈的人,患得患失,被虛榮心和慾望的驅使支配,然後等級劃分,嫌棄鄙夷,阿諛奉承,好像只能靠吹捧所謂的上層人士來提升顯擺自己,滿足那份不一樣的身份帶來的成就感。

執念是慢慢耗盡自我的一個過程。

抑鬱。我聽過這麼一句話,善良的人成熟的都很晚,而且都是被壞人催熟的。某個年齡階段,遇到某個過不去的坎的時候,想不通又沒法療愈就很容易生病。改變不了過去,接受不了現在,決定不了未來,不斷想,不斷憂,事事焦慮,精神崩潰。好笑的是,後來才慢慢明白,原來人們都似乎很喜歡看天才隕落的戲碼,在他落進泥潭裏的時候發出唏噓。

誰都有不可避免的陰暗面。

生活。對於一些無能為力的事情,不得不假裝不在意。活得過分用力,過分正經,也是病態吧。一直很羨慕那些能放下身段,能厚臉皮的人,我就是因為自尊心太強而經常受挫。必要的時候,放下自尊是一件好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值得做並且認為有意義的事,至少在個人角度是正確的。

《皮囊》讀後感 篇15

讀完一本著作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皮囊》讀後感——不死的精神,歡迎大家分享。

母親在父親去世後依然信念堅定的要把房子蓋起來,是對父親生前的願望的延續,也是和父親愛情的一種象徵。後來在父親走後,母親熱衷去拜訪各路神明朋友,可能現在現在這個時代來看是有點自欺欺人的,然而那確實她對丈夫至深的愛和不捨,是説不出口的愛情,她想用另一種形式再看逝去的丈夫一眼,看她在另一個世界是不是過的安心平和,是不是沒有了病痛的纏繞了,也是用這樣一種方式支撐自己的靈魂更堅韌一點。是怎麼一位了不起的母親,沒有任何抱怨,從未放棄,用自己弱小的身軀一直照顧着父親,並且微笑着。

中風偏癱的父親每天堅持運動,他堅持着自己的堅信。在台風來的時候執着的也要出去,雖然他可能在某個時候內心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恢復,然而他想總要不被打敗的靈魂,他想保持着自己殘疾皮囊下傲立的精神。也是那個時候,作者以為他要做的是快速的工作賺錢來維持家裏的生計,所以忙去奔波,疏忽着對父親更多的陪伴,後來,父親去世,他錯過了見他一面的機會。

張美麗被人中傷,排斥,她依然生活的活色生香。後來她被鄉親們討伐,圍剿,她哭着大聲説她只是追求了愛情,其他什麼也沒有做,狠狠的往祠堂牆上撞了去。張美麗的悲哀是小鎮閉塞落後的產物,她的勇敢和直接不被人接受,被小鎮裏的傳統認為是放浪的,應該被打壓的,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是犯過錯的,尤其是一個閉塞過的羣體,不會因為一個人而討伐自己的過去,所以多年過去了張美麗依然被人用各種言語描繪着。

一個是看起來孤僻卻內心寬廣能看穿他內心的阿小,另一個是小鎮過客穿着小少爺的皮鞋白色襯衫的阿小,有些對香港的慾望,也有與小鎮無法融入的驕傲和孤單。兩個阿小在一起,好像是作者自己看見身上的卑微和慾望,慾望贏了卑微,旺盛的慾望躁動起來。後來,香港阿小離開了,去了和他應該屬於自己的地方,開始了他漫長的孤單。老家阿小拼命的模仿者香港阿小的樣子,後來終於歸順命運,在小鎮做了一個漁民。作者一個人踏入北京的求學路,開始所有的故事,懷念老家阿小的安逸和小圈子裏的光彩,開始理解香港阿小拼命想念自己看見的孤單。那是長大以後的誠懇吧,原諒和接受自己曾經的卑微和慾望,認可小鎮的簡單樸實,敢於行走在城市間的底氣吧。

文展,像是一個精神領袖,擁有自己高潔的思想領域,像個英雄一樣清晰的規劃實施着自己的未來,啟發着懵懂未知的作者找到自己的人生。大概,像神一樣的領袖不允許錯的吧,所以後來文展把他在城市裏無法實現自我計劃以及大城市同學的譏諷歸責於自己的家鄉,他沉淪在自己無處施展的計劃裏,成了一個無處安身的人。

厚朴,活的熱血,狂放,無所顧忌,如同他的樂隊名字一樣,希望自己就是世界,嘗試一切可能性,改變世界。也就像他的名字hope,希望而已。骨子裏他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像是派對後最後留下來的人,虛弱後知後覺。厚朴的死,我彷彿看見了作者內心的壓制,為了在大城市裏生活,為了不像文展一樣失敗,他用力,剋制,像沼澤一樣看似平靜卻是不能探索到的深厚。

人生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人總要扒開皮囊看看靈魂吧。停下快速奔跑的腳步,思索真正的人生意義和靈魂裏的需求,可能人只有在敢於停下來的時候才不被皮囊所累,而靈魂深處,我們都是想要回家的,想銘記那些曾經遇見的每一個人,雖然一些人皮囊坍塌死亡,曾經活過的精神卻是可以不朽的。

《皮囊》讀後感 篇16

首先,文字很優美,讀起來很舒服,但有些地方總感覺有些刻意,不夠自然。

其次,故事很感人,尤其是寫親人的幾篇,阿太的人生哲學、父母的愛情故事都足以讓人深思和落淚;寫朋友的那幾篇讀起來感覺有點怪怪的,雖然説是揭示貧窮環境下個人理想的脆弱,但總能讀出作者的優越感(或許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所以不是很喜歡中間幾篇,包括“兩個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結尾的幾篇都比較短,開始哲理性收尾了;最喜歡的一篇是“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特別是裏面那句直擊靈魂的“你根本不知道怎麼生活,也始終沒勇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敢面對現實,所以只好用所謂的“夢想”和“責任”來為自己開脱,不過,每個人最終要跟自己和解,回答怎麼生活的問題,説到底,家才是每個人的歸宿,感覺這也是作者繞了一大圈想表達的東西。

《皮囊》讀後感 篇17

在書店兜轉了大約兩三圈後,終於是被《皮囊》這樣的書名吸引了去,我想我讀書也許是為了尋找些感人肺腑而直擊心底的共鳴,但看到最直面也無需過多解釋的“皮囊”,不禁好奇它會訴説如何的故事。當我從書中的末尾走出來後,回憶起的竟不是過程中耐人尋味的種種言語,而是恍然大悟般令人覺着舒坦——當人們過於想實現自身的靈魂時,又總在不經意間意識到皮囊的重量,它是讓別人發覺精神的首要,又是與自我調解相處的必然。

【一、脱離生命】

也許大多孩童藉着洋溢的青春總認為生命足夠的漫長,死亡於他們而言無非是遙遠而悲傷的。我還小時,爺爺就常跟我説:“我老了,就快走了”,然而那時他的身子卻是分明地硬朗,他能頂着烈陽在滾燙的地面上走好遠的路,汗珠肆無忌憚地攀上他的前額,他揮起毛巾用力就往臉上糊去,再過一會兒便不見那粗曠的呼吸聲。

我那時不明白老一輩談論起生死時為何總是一派悠然的模樣,只好不知所措地安慰道:“不會走的。”再到後來,枴杖被爺爺顫巍巍地扶在手心……輪椅被爺爺笨拙地操控前進……厚實的衣服裹着他萎縮的身軀……腦海裏住着讓他難以入眠的病魔。也許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艱辛才會渴望輕快的魂魄,所以有時也會想要逃離皮囊,也會想要脱離生命。

我想起書中的阿太、書中的父親,“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人的一生總想為自己的理想,或者説是崇高的靈魂交代些成果。碌碌無為不會有成果,而此時的皮囊宛如被麻木着伺候;摸爬滾打不一定會有成果,但至少證明了皮囊是實實在在拿來用的。書中的父親即便是常年的打拼,卻也被一瞬的疾病困擾地束手無策,但他並非失去了動力,因為憤憤不平這身皮囊將家庭拖垮,才在那樣狂妄的暴風雨中奮力模糊這樣的事實。

“颱風就是這樣,來之前一點聲息都沒有,到來的時候就鋪天蓋地。”我問自己,要在如何傷痕累累的皮囊之下才能看到一個人的靈魂?也許就在鋪天蓋地之後吧,在成為卸下防備而徹底痛哭的普通人之後,這個人的靈魂便能從皮囊的傷口中釋然地抽離了出來,直到最後脱離了生命的纏繞,它便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你的眼前,讓你震撼又感動。

【二、不再交集的朋友】

還記得自己曾在高二那個時段深深的厭惡過自己,因為內心油然而生的一種虛榮感,這讓我總是對身邊的同學大放熱情,大約這也是關於我社交態度的一個轉折點。即便是一時的狂熱也避免不了短暫的窘況,時而在過道碰見曾經的同班同學,內心就會有一段掙扎的聲音告訴我究竟要不要上前打聲招呼,然而思緒總是在未下定論前,我們早已擦肩而過了。

後來入了高三便變得有些沉默不語,但起初對於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復讀生同桌倒也熱情。有一回我又在神遊,她便推了下我的手肘提醒我專心些,那時候我告訴她:“將來有機會的話,我想出本書。”她聽後意味深長的向我笑,我知道那不是無奈或者不認可的笑容,而是她希望我能先去奔赴當前的目標,於是只好迴應我這不失禮貌而又無從肯定的微笑。至少,這沒讓我失了信心。

再過幾日,我將自己原創的一首古詩給後桌的女同學看,當她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緩緩道來時,我簡直激動的不行,而後我又羞赧地跟她説:“我以後想要寫一本書。”不過我沒料到的是,這換來的只有她尷尬且敷衍的一句:“呃,好啊,你加油。”她的眼睛彎曲着眯成兩條縫,這次我看不懂她眼神裏的意味。此時我才察覺到原來我是這樣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份肯定,這頓時讓我明白了我們之間的差距在於哪裏。

她名列前茅,而我偶爾墊過底。自那以後,我終於收心好好學習了。也是自那以後,我的所有文章只成了屬於自己的祕密。

迴歸書中,我便想起在文末出現了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一句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倘若要説在《皮囊》這本書裏看到了如何與自己相似的地方,那麼我想我應當就是“厚朴”了,唯一不同的是我寧願悄然地進行自己的熱愛,也不願聲勢浩大的再來一場躁動的宣揚。也許“厚朴”是不甘曾經的認可變成了死寂的平息,而我則是害怕渺小的理想會被微弱的自尊心消磨殆盡。

如果説一生中我們所遇到的那些深刻而又不得錯過的朋友都是一盞明燈的話,那麼這盞明燈應是我那復讀的同桌了。畢業後我們沒再進行絲毫的聯繫,也許我們彼此的心裏都一致的認為,“路往前走,沒必要聯絡這短暫感動的友誼”。我時而會想起她,至少她確實讓我明白了書中那句話——“最離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築素材就是一個個庸常而枯燥的努力”,一時的熱血沸騰反而更輕易沖淡最初執拗的決心。

【三、火車將開往哪裏】

依昔記得乘坐放學時回家的那班公交,是我高三時期最輕鬆的十幾分鍾。有時候就望着窗外的車水馬龍沉思,不再去埋怨這條顛簸的道路怎麼修了又修,不再去煩悶前方的哪個路口堵了又堵,因為無論此刻發生了任何的喧囂,它們都完全地不屬於我。

好似成為一位漂泊在外的旅客,望着窗外呼嘯而過的山巒和建築,時而感歎熾熱火紅的夕陽,時而捕捉寬闊靜謐的海面,“快速的一切都可以成為風景,無論對當事者多麼驚心動魄”。可不就是如此嗎?那時迫於父母對我莫大的期望還有好幾次深夜裏的爭吵,我在被窩裏悶聲哭泣,反覆地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去個好遠的地方。

我想到了我從小生長的深圳,大概正是因為深圳翻新的太快反而讓我越發地想逃離,儘管我回頭看曾經路過的風景,可很快又會被另一番新的景象佔據腦海,我想深圳本身就是一列火車,而我是困在車上的旅客。

我感同身受於書中的一段話:“生長在城市環境裏的人,除了維護秩序或者反抗秩序,似乎也難接受第二層次的思維了。”我意識到自己被牽着鼻子帶往這列火車時,我想的卻不是破門而出,而是盡力用拼搏的.成果換取在另一個站點下車的機會,我無法毫無規劃的隨意下站,我當然明白我沒有這種闖蕩的膽量,更是因為我也明白,當前的社會已然少有這樣的資本再去提供給具有這種勇氣的人了。

我一直認為我是不喜歡深圳的,直到我去了廣州的大學反而更加篤定了這個想法。羊城的氣息會瀰漫在陳年老舊的巷子裏,飯店的嘈雜聲往往是它經年不衰的標誌,還有老人對於食早茶的滿足和悠閒,這裏有着真實而令人不失所望的煙火氣,從每一條巷子、每一句粵語裏都能感受到。

但很快我就意識到,我擁有這樣的喜愛僅僅是因為我是一名旅客,倘若問我是否願意長期在廣州定居,我定然不會爽口答應。再後來有一位朋友收到了去深圳面試的簡歷,他面露難色的躊躇着,我問他:“深圳怎麼了?不也是一線城市麼。”他倒不屑:“深圳有什麼好的。”我的心裏頓時不是滋味,也是自那時起,我才發覺了深圳帶給我的底氣都是來自於——那是我生長的地方,也許廣州能讓我感慨萬千這方水土悠久的歷史,但深圳的發展也是伴着我在成長的途中變得成熟。

火車將開往哪裏?我得不到答案。也許正是因為日子無法回頭,過往的雲煙很快散去,窗外的景物也總是應接不暇的出現,而這些不會重複的新鮮反而構造了我本身。我唯一清楚的是:深圳不是我的家,但我會永遠成為在這片區域常遊的旅客。

正如黑狗達熱愛他的泉州那般,他貪戀那裏無序的車與行人,欣賞那裏粗糙的舊房屋,習慣着那裏低陋的家鄉習俗,因為那是生他的地方。而我遵守着這裏行為的規矩,眼花繚亂於這些相似的高樓大廈,努力適應這裏不停變革的政策,因為這是生我的地方。我寧願用着一絲微薄的愛意去維護着它。

我想,每個人對於生來的地方所能擁有的愛,其實在落地的那刻起就給予了命中註定的份量,不管最終我們是否選擇留下,不管它到底會不會成為歸來時的家。

記憶在很多時候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永恆,它會在歲月的流逝中悄然被帶走一部分,而作者將那些殘餘的碎片在《皮囊》當中盡力拼湊,最終完成了他的挽留亦是告別。我很感動於這本書能帶我在不同的篇章裏“看見”自己、“看見”他人,看見這每一份有血有肉的皮囊之下訴説的又是如何豐富的世界。不可否認我們的本質是那麼的一致,同書中所説:“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而這,又何嘗不是生而為人所享有的某種幸運。

望爾有話説:説起來有些慚愧,因為已經很久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去更新了,所以直接打個預防針吧,以後就隨緣更了(流汗……)會盡量在1號和15號這兩個時間段更,也很感動大家沒取關我,超級筆芯!然後就是我的公眾號開不了留言功能,所以大家有話跟我説的可以直接私聊,留下了難過的淚水。

《皮囊》讀後感 篇18

在《皮囊》中,有這樣一段故事,説的是作者想去看一對新生連體嬰兒,在門口被兩個護士攔住,讓他先消毒後再入內清潔,作者感到自己被歧視了,狠狠地跑了。

也許對於當時的作者來説,自己的父親在重症病房,而自己卻給不了相對好的照顧,心裏本來就有點自卑,而且文章細節描寫原來的保潔人員是一身汗味。自己連一個滿身汗味的保潔人員都比不上,心裏肯定是有一種被嫌棄的感覺。

説來也是,誰對新的生命不感興趣呢?尤其是時日不多之人,對生命是更加的眷戀,對生的渴望,又無法將生命繼續,只能通過看新的生命來緩解內心對死亡的恐懼,所以説這兩個護士好像有點不近人情了。

但,這也是有理由的。在中國的傳統中,時日不多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祥之氣,這對於新生兒來説是不大吉利的。再説了,即使婦產科中有個別母親同意,但大多數還是持反對票的。而且這兩位護士也是要做母親的人,八成也不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時,守病房的人將來自重症病房的人放進來,讓自己的寶寶沾染上疾病的氣息,這會使母親很憤怒也會很傷心的。這麼一想,無論對方是怎樣的人,都肯定是要攔在外,對於“可疑”的人當然是要按規矩消毒入內的,所以這也算不上是對作者的歧視了。

況且作者也是以獵奇的眼光去觀賞那對嬰兒,當然除好奇外肯定還有對那對連體嬰兒以後的生活的擔心。但他沒有思考清楚就貿然行動,所以受阻是在所難免的;對於一所醫院來説,最重要的不是讓每一個人都誇讚醫院裏的服務,而是讓患者痊癒,讓患者放心,所以作者被拒也是情理之中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説那對連體嬰兒是作者的孩子,或作者是守護他們的人,那當他遇到了和他一樣的來自重症病房的病人或是家屬,那他又該如何選擇?他會讓那人去看孩子嗎,他會想他現在想的一樣的去想他/她嗎?又有誰知道呢……

《皮囊》讀後感 篇19

《皮囊》主要講的是“我”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的懷念。

“我”的祖母活到90多歲,一直堅信着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所以,祖母從來不好好照顧自己,就連切菜都像切排骨那樣用力,最終把手指都切斷了。而“我”們一家人特別慌,祖母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祖母還把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讓他學游泳,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啊,不僅舅公游泳沒學好,還被鄰居罵沒良心。但祖母還一直堅信着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祖母對舅公狠心,從表面上是害了舅公,但她只是希望舅公能早一點學會游泳。

這樣的祖母讓人悲憫又敬佩,她曾白髮人送黑髮人,失去女兒。再後來,又摔傷了腿,導致不能行走,一個人靠着輪椅在家中走來走去,就是為了盼望“我”能回家。“我”也經常去看望祖母,和她訴苦,祖母有一個這麼好的孫子,我為她感到自豪。

《皮囊》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是《阿小和阿小》這一篇。最開始,老家阿小是一個非常文靜的男孩子,在一次考試中“我”再次獲得年級第一,老家阿小跑過來説:“你一定要好好讀書,離開這個小鎮。”這一句話,讓“我”非常感動,一個從來不關心“我”的人跑過來鼓勵我,從此以後老家阿小和我的關係開始好了起來。自從香港阿小來了之後,我們仨的關係越來越好。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香港阿小回到香港去了。但他每週給“我”寫信,而“我”也會保存起來,但當老家阿小看到後,他非常生氣,並把信撕了。“我”看到後還和老家阿小打了起來,母親最後不讓“我”和老家阿小玩了。這封信裏寫下了香港阿小的住址。可見“我”和香港阿小的關係是多麼的好。但既然他們的這麼要好的朋友,那“我”怎麼不去香港找阿小呢?可就在一次考試中,“我”考到了香港,而老家阿小被開除了,他儲錢買摩托車從事他的漁民工作。而“我”一邊在香港學習,一邊尋找香港阿小,可是一直沒有找到。

就像劉德華所説:“人生際遇好與壞,關鍵往往在於生命裏碰到什麼人,只要能對你有所啟發,都是明燈。在《皮囊》裏,有的是對他成長中有所啟發的人,從而造就了他步步達成目標的人生。”我們的生活中就有這樣的“明燈”,他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老師。希望他們的光亮能讓我們的人生之路更亮堂一些。

《皮囊》讀後感 篇20

掛在你臉上的,是塊囊,像塊面具,遮掩了皮囊下跳動的心和翻滾其中的詭譎算計。

這是我讀到彼囊為的第一想法。

蔡崇達先生在這本書裏記述了“我””身邊人在生活中的種種經歷,以此來反映不同人對皮囊的看法。就像書中描寫的姥姥,親人的離開沒讓她哭泣。她説:“人活在世上,就是為皮囊爭口氣。”人死了、埋了,什麼都帶不走,但什麼都能丟掉,只有這具皮囊跟着你去了地下。當然,千百年後連皮囊都會風化,你也就真成了一堆枯骨。

書中想要建房的母親,不顧兒子上大學、買房,不顧女兒出嫁,她就憋着一口氣要建個風光的大房子。我初讀時,覺得她自私:為了一座要拆掉的房子大費周章,連兒女都不顧。但是這位母親的執拗是因為丈夫病重,而他們的夢想就是擁有一棟大房子。母親用6年的青春賭這個男人的成功,她輸了;所以她賭自己,她成功了。建成的那天,她花了一萬塊宴請賓客。結束後端着剩飯剩菜,當做明天、下週的晚餐,她的靈魂在不屈地吶喊,她的皮囊在勞累中蒼老。她完成了獨一無二的成功,她爭了一口氣。

這世上像這樣的人有很多,並且以後會有更多。他們為自己的皮囊而活,拼命去掙錢,取得好業績,彷彿他們的人生必須由他人的誇讚組成才算成功。把格式化的微笑、和善掛在臉上,充當內心,千篇一律;真誠熾熱的靈魂成了異類,成了無處可遁的珍奇,人們三緘其口,囚在皮囊下的靈魂小心翼翼地觀察身邊人,爭先恐後地朝他們讚賞的方向奔去。這卻與那位母親到底是相同了。

處處謹慎,刻刻較真。《皮囊》描繪了芸芸眾生無趣的皮囊下喘不過氣的靈魂,浮於表面的自在,深埋心底的執拗。可我們不是在為皮囊而活,任何人都不值得為皮囊而活。不是為了面子上看得過去,而是為了心安。

沒有一個靈魂值得被忽視,你本身就閃着光,皮囊是添彩而不是遮掩。

《皮囊》讀後感 篇21

《皮囊》是蔡崇達寫的一部真實的生存故事的小説,他以故鄉和時光為座標,推延到自己。他想告訴人們的是人生是一場苦修,有些苦,熬過去才算數。

在《皮囊》裏有一個小鎮青年黑狗達,作為超生的第二個孩子,他一出生就讓這個家窮上加窮。父親公職被開除,不得不去寧波當海員,三年後父親帶着一筆錢回家做生意。在黑狗達高二那年,父親腦中風,母親承擔起這個家,她開了一家小加油站,邊照顧父親邊起早貪黑賺錢。日子好了起來,母親想用積蓄蓋房,她不顧親戚反對,把房子加高了四層,用剩下的錢請鄉鄰吃飯。終於為了自己的命運爭了一口氣。

本以為日子一天天變化沒想到生活開始撒了一把鹽,姐姐因為沒有像樣的嫁粧,婚事告吹;母親因為勞累過度得了急性盲腸炎;父親越來越暴躁;黑狗達耽誤了學業。母親因為要給自己給父親掙回面子,於是受到了生活的窩囊氣。生活百轉千回,活得通透的人,都明白麪子是給別人看的,日子才是給自己過的。

《皮囊》裏另一個人物文展,生下來就有兔脣,但他憑藉自己的學霸人設竟然扳回來自己的面子,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組織能力,每週末都有村裏的孩子聚集在文展家,聽他安排,可能是去河邊摸魚,可能是分組下棋,可能是聽他講未來的展望,沒有人因為兔脣排斥他。文展是家裏人的驕傲,父母高看他,哥哥雖有不服也惟命是從。文展考上福州重點中專,後來黑狗達回老家探親才知道他的變故。沒想到出了自己小鎮,外界的人沒有那麼友好,他的缺陷成了別人攻擊他的武器,他開始自暴自棄,輟學在家,父母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哥哥嘲笑他,跟班們疏遠他,黑狗達看到了什麼叫人心叵測,只有身處卑微,才能看到真實的社會,人情的淡薄。人生得意時,圍繞身邊的朋友,多是為你的光環而來;人生落魄時,才能真切看到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別高估感情,也別低估人性,這一輩子,到頭來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皮囊》另一個人物厚朴,黑狗達大學之後認識的一個人,他追求自由和浪漫的叛逆者,他組樂隊,打架鬥毆,和老師對着幹,他是黑狗達的室友,遇見厚朴之後黑狗達看出來厚朴是一個學無所成的空談者,他組樂隊不會樂器,他唱歌寫歌空洞,他逃學門門紅燈。他被學校開除回鄉下教書,由於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兩年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所有的夢想都建立在生活之上,而生活永遠要求我們具備與夢想相匹的能力。只可惜,厚朴始終沒有聽懂。

黑狗達工作三年後攢下來二十萬,他想帶父親去治病,可是父親在一個雨後離開了他,一家人難以接受,一家人都在努力讓中風的父親好起來,但是卻始終治不好。後來母親跟着黑狗達到了北京,母親學會了和命運和解。命運本無常,生死本難測,人的生老病死,從來不會因為任何情感而改變。

生活從來沒有奇蹟,每個人都在一邊受傷,一邊努力奔跑。沒有誰可以輕而易舉地避開生存的考驗,當我們遇到難題時,主動棄權是一條路,奮力抗爭則是另一條。

《皮囊》讀後感 篇22

正如作家韓寒所言,“好的文字往往給人兩種閲讀感受,一口氣讀完或者捨不得讀完。”這本《皮囊》的書,是我回家的火車上看的。

因為火車是卧鋪,人很多,6號車廂裏我的周圍,啊,一羣遠行的男孩兒,十幾個人,都是十三四歲模樣。

開始覺得他們有些吵,後來被作者緊緊攫住,就在對《皮囊》的閲讀裏非常安靜下來,聽不到身邊的聲音了。

看完了還是意猶未盡,這麼好的書?為什麼現在才遇到?

作者蔡崇達是82年人,這本書於2014年第一次出版。書的封皮簡單養眼,白色的底,黑色的兩個大字,拿在手上也很小,由十四個温柔而又殘酷的故事組成。

象小説,也象一本有質感的散文集。

01 親情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不過是一種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

《皮囊》作者沒有寫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他簡單,堅定地走向自己的生活。

他寫活到九十九歲的阿太,外婆的母親,這個很牛的人。阿太的女兒五十多歲去世,阿太白髮人送黑髮人,她不哭;她在廚房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頭切斷,也事不關己的樣子。

阿太最後留給作者的話是:“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寫自己殘疾的父親,希望能夠重新走路的父親父親去世的時候,作者終於明白,來不及為父親做些什麼了。

寫硬氣的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以及她對父親濃濃的愛情。

——生活就是這樣,值得我們回味,思考,咀嚼,然後品嚐出其中真正的更多的複雜而真實的味道。

可能同為離家在外的人,我對作者描繪的小鎮裏的那些人和事有感同身受的觸動。尤其書的前幾個故事《皮囊》、《母親的房子》《殘疾》都是是圍繞着小鎮,和濃濃的親情展開。

親情很濃,作者的筆卻是客觀、細緻、和冷靜的。

02 理想和現實

描述了親情之後,第二大板塊是對故鄉人物的刻畫:張美麗,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

作者在講述他們時,能令人深切地感受到那種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與衝突。

那個時代的青年,胸有熱血,而現實骨感,理想無處安身。

作者剖析自己,剖析他人,筆下很冷靜自省。誠如他所言“每一筆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過我敲打的一個字句,直接、完整地傳達到我的內心”。

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追尋和失落之間,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反覆衝突、糾纏浮沉?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每個人出去尋找和它的相處模式”。

作者嘗試告訴我們如何對待各人的慾望和現實,“每片海,浮沉着不同的景緻,也滾動着各自的危險”“找到和每片海相處的距離,找到欣賞它們的最好方式”。

現實中的我們,被一具皮囊裹挾而行。皮囊下面是什麼?是香港阿小內心的虛榮?還是他後來被邊緣化的日復一日的無奈的生活?是追求自由想突破現實拘縛的厚朴?他青春消逝,生命殆盡,帶給我們無盡傷感的結局。

不管擺在面前的是什麼,我們也學着接受它,直面它,反覆探尋自己的內心,鼓勵自己勇往直前,找到自己的靈魂安身之處。

最終能得以架着自己的皮囊,堅定熱情地做自己靈魂的主人。

03 文字

作者的文字特別給到人一種驚喜。他把內心最深處的苦難和幸福,托出告訴我們,這些文字再回歸他的心。

滿腔深情,卻異常冷靜。

因為作者的阿太也是這樣的,看盡了人間百態,經受了人間苦難後,她手指切斷了,只哎呀了一聲,她説:“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留給我們她異乎常人的冷靜和人生智慧。原來真是“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讀了這本書,也更明白寫作的意義,“寫作不僅是種技能,是表達,而更是讓自己和他人看見更多人、看見世界的更多可能、讓每個人的人生體驗儘可能完整的路徑。”

《皮囊》非常值得一讀。它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教我們在燈下自省,學會出發直面生活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

《皮囊》讀後感 篇23

《皮囊》是蔡崇達寫的一本童年自傳,打開書,迎接我的是紛亂的小鎮上發生的人與事,它們如同一個個炫目的煙花在綻開,尋着作者的童年,我理解了各種生活道理。

我最喜愛的是作者的阿太。阿太很慘,高齡時送走了僅僅50歲的姥姥。阿太很堅強,她沒有哭,她已經看清了塵世,知道並瞭解了什麼是皮囊與靈魂以及它們的作用,她的身上彷彿散發着一種久經世事所帶來的老練。她還鍛鍊年輕的舅公的皮囊,而她自己,哪怕一把年紀依舊鍛鍊自己,走路回村。

我看到阿太想把這思想傳承下去的渴望。作者年輕時還不理解阿太為何如此的冷漠,如此無情,在小時的作者看來,阿太像一塊兒石頭,一塊兒情感古怪的石頭。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逐漸明白了“皮囊是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伺候的”其中的道理,也漸漸瞭解到阿太的用意。隨着作者對阿太的信任與喜愛變得更多,他工作之後,經常去找阿太傾訴,阿太就像是作者的精神支柱。

後來,阿太去世了,整個家庭都蒙着層悲哀,我的心也隨着阿太的死沉下去,彷彿整個人都跌進了悲傷的深淵。但我發現阿太在死前沒有傷感,在她看來,死只是讓她脱離皮囊,使她變得更輕,足以見得她對死看的很開。而在這世上,也有其他的人,他與作者的阿太一樣,不是在用慾望去享受着皮囊,而是讓它鍛鍊起來,為自己所用,不被世上的污濁所動,保持輕盈。

我喜歡這個看透塵世的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