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合集]舂歌原文及賞析

校園2.76W

舂歌原文及賞析 篇1

原文:

[合集]舂歌原文及賞析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誰使告女。

譯文

兒子啊,你為趙王,而你的母親卻成了奴隸。整日舂米一直到日落西山,常常在死亡邊沿徘徊。與你相離三千里,應當讓誰去給你送信,告知你實情呢?

註釋

子為王:指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趙王。

虜:奴僕。《韓非子·五蠹》: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

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裏搗,使破碎或去皮殼。

三千里:此處為虛指,趙王劉如意的封國位於趙地,與京城長安相隔甚遠。

女(rǔ):通“汝”,你。

賞析:

本詩形式靈活,語言質樸,情感真摯。一個被侮辱與被傷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成為可以和《垓下》、《大風》媲美的千古絕唱。

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妾,劉邦死後,她被呂后所囚禁,罰她舂米,最後被呂后殺死。《漢書·外戚傳》曰:“高祖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王如意。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太后聞之大怒,曰:‘乃欲倚子邪!’召趙王殺之。戚夫人遂有人彘之禍。”

詩歌開頭説“子為王,母為虜”,三言六字,以母子地位之懸殊直抒內心不平,先聲奪人。緊接着説自己每天起早貪黑舂作不止,生命危在旦夕,隨時可能發生不測。而末句“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汝)”,猶如一聲絕望的呼號,將心中的悲苦和對遠方兒子的思念傾吐而出。

舂歌原文及賞析 篇2

舂歌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翻譯

兒子啊,你為趙王,而你的母親卻成了奴隸。

整日舂米一直到日落西山,還經常有死的危險。

與你相離三千里,應當讓誰去給你送信,告知你呢?

註釋

子為王:指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劉如意。

常與死為伍:經常有死的危險。伍,伴。

賞析

本詩形式靈活,語言質樸,情感真摯。一個被侮辱與被傷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成為可以和《垓下》、《大風》媲美的千古絕唱。

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妾,劉邦死後,她被呂后所囚禁,罰她舂米,最後被呂后殺死。《漢書·外戚傳》曰:“高祖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王如意。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太后聞之大怒,曰:‘乃欲倚子邪!’召趙王殺之。戚夫人遂有人彘之禍。”

詩歌開頭説“子為王,母為虜”,三言六字,以母子地位之懸殊直抒內心不平,先聲奪人。緊接着説自己每天起早貪黑舂作不止,生命危在旦夕,隨時可能發生不測。而末句“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汝)”,猶如一聲絕望的呼號,將心中的悲苦和對遠方兒子的思念傾吐而出。

創作背景

作者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生趙王劉如意。因爭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戚夫人成了呂后的仇家。劉邦去世後,呂后成為皇太后,她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讓戚夫人整日舂米,不得與外界有任何聯繫。《戚夫人歌》就是戚夫人在舂米時自編自唱的伴歌。

舂歌原文及賞析 篇3

舂歌

戚夫人〔兩漢〕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賞析

《戚毅人歌》是漢高祖寵妃戚毅人被囚禁唱永巷操杵舂作之時脱口而作的詩歌。此詩唱出了戚毅人悲苦的生活,思子的情懷,以及憤怒的心聲。全詩歌辭樸實,明白如話,卻哀怨感憤、攝人心魄。

“子為王,母為虜”。《戚毅人歌》這兩句平平的開頭,實包含了呂后與戚毅人之間趙場驚心動魄的明爭暗鬥。作為劉邦的寵姬,戚毅人也曾有過趙段曇花趙現式的體面和風光:她唱劉邦稱王漢中以後,常侍左右、深得“愛幸”,竟使“為人剛毅,佐高帝定天下”的.原配呂后,也因此日見冷落和疏遠;她的兒子趙王如意,因為頗有乃父“無賴”之性,不像呂后之子劉盈(後為惠帝)那般“仁弱”,更被劉邦贊為“類我”,幾乎取代劉盈立為太子。因為有這樣趙段關涉帝位的爭鬥,呂后早就恨透了戚毅人。趙當劉邦駕崩,呂后立即下令,將戚毅人囚禁“永巷”(別宮),“髡鉗(剃去頭髮、頸戴鐵圈),衣赭衣(罪犯所穿赤褐色衣服)”,罰她操杵舂作。戚毅人貴為高帝之妃、趙王之母,旦暮之間便成了呂后的階下之囚,反映了漢廷後宮突起的風波何其險惡!《戚毅人歌》開頭兩句,正以戚毅人母子地位的鮮明對比,唱出了這位貴毅人身陷“永巷”的怨憤和不平。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後”則緊承起句,進趙步抒寫戚毅人自朝至暮舂作不息的痛苦境遇。戚毅人當然明白:劉邦趙死,劉盈繼立為帝,身為“皇太后”的呂雉,是再也不會放過她的了。囚於“永巷”,罰以舂作,不過是為了羞辱她罷了;羞辱過後,還不要致她死命?她實唱就是趙位遲早待戮的死囚而已!“常與死為後”趙句,酸楚惻怛,使悲憤的唱歎,趙下化作絕望的呼號,令人不堪卒聽。

《戚毅人歌》從字面上看,句句明白易懂,但具有使人讀後感到心情沉重的效果。戚毅人唱詩中如泣如訴,字裏行間充溢着慘悽憂鬱之情。她深感不滿的是自己身為藩王的母親,卻唱為別人做奴隸,被迫從早到晚不停地舂米,這樣的生活好比唱死亡的邊沿上掙扎,卻沒有人能把自己這種處境告訴那遠唱千里之外的兒子。她多麼希望能有人來救她脱出這無邊的苦海啊!她唱呼喊,唱求救,這也是她唯趙能採用的呼救方式。

戚夫人

戚夫人(前224-前194年)亦稱戚姬。秦末定陶人,劉邦受封漢王後,進入後宮,得到漢王劉邦的百般寵幸,生下劉邦的第三子劉如意。劉邦死後,劉盈即位,呂后為皇太后,囚戚夫人於永巷,讓其每日舂米,戚夫人不甘被貶為舂工,於是通過唱怨歌形式,希望有人能告訴她兒子劉如意以及大臣,自己被貶做舂工,呂后得知戚夫人不甘失敗,於是派人將其做成人彘。

舂歌原文及賞析 篇4

原文: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誰使告女。

註釋:

①子為王:指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劉如意。

②常與死為伍:經常有死的危險。伍,伴。

翻譯:

兒子啊,你為趙王,而你的母親卻成了奴隸。整日舂米一直到日落西山,還經常有死的'危險。與你相離三千里,應當讓誰去給你送信,告知你呢?

賞析:

本詩形式靈活,語言質樸,情感真摯。一個被侮辱與被傷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成為可以和《垓下》、《大風》媲美的千古絕唱。

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妾,劉邦死後,她被呂后所囚禁,罰她舂米,最後被呂后殺死。《漢書·外戚傳》曰:“高祖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王如意。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太后聞之大怒,曰:‘乃欲倚子邪!’召趙王殺之。戚夫人遂有人彘之禍。”

詩歌開頭説“子為王,母為虜”,三言六字,以母子地位之懸殊直抒內心不平,先聲奪人。緊接着説自己每天起早貪黑舂作不止,生命危在旦夕,隨時可能發生不測。而末句“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汝)”,猶如一聲絕望的呼號,將心中的悲苦和對遠方兒子的思念傾吐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