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賈誼《治安策》原文及賞析

校園5.06K

◇原文

賈誼《治安策》原文及賞析

夫樹國固,必相疑之勢,下數被其殃,上數爽其憂,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①。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向而擊,今吳又見告矣②。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如是,況莫大諸侯,權力且十此者乎③?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④。數年之後,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氣方剛,漢之傅、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為邪?此時而欲為治安,雖堯、舜不治。黃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⑤”今令此道順而全安甚易⑥。不肯早為,已乃墮骨肉之屬而抗剄之,豈有異秦之季世乎⑦?

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時,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亂為治⑧。假設陛下居齊桓之處,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設天下如曩時,淮陰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樑,韓信王韓,張敖王趙,貫高為相,盧綰王燕,陳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無恙,當是時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殽亂,高皇帝與諸公並起,非有仄室之勢以豫席之也⑨。諸公幸者乃為中涓,其次厪得舍人,材之不逮至遠也⑩。高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諸公,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德至渥也。然其後七年間,反者九起。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歲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諉者曰疏。臣請試言其親者。假令悼惠王王齊,元王王楚,中子王趙,幽王王淮陽,共王王樑,靈王王燕,厲王王淮南,六七貴人皆無恙,當是時陛下即位,能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諸王,雖名為臣,實皆有布衣昆弟之心,慮亡不帝制而天子自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黃屋,漢法令非行也。雖行不軌如厲王者,令之不肯聽,召之安可致乎?幸而來至,法安可得加?動一親戚,天下圜視而起,陛下之臣雖有悍如馮敬者,適啟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雖賢,誰與領此?故疏者必危,親者必亂,已然之效也。其異姓負強而動者,漢已幸勝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襲是跡而動,既有徵矣,其勢盡又復然。殃禍之變,未知所移,明帝處之,尚不能以安,後世將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夫仁義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臣以為不缺則折。胡不用之淮南、濟北?勢不可也。

臣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淮陰王楚最強,則最先反;韓信倚胡,則又反;貫高因趙資,則又反;陳豨兵精,則又反;彭越用樑,則又反;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最弱,最後反。長沙乃在二萬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曩令樊、酈、絳、灌據數十城而王,今雖已殘亡可也。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

然則天下之大計可知已。欲諸王之皆忠附,則莫若令如長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則莫若令如樊、酈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並進,而歸命天子。雖在細民,且知其安,故天下鹹知陛下之明。割地定製,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樑他國皆然。其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建以為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君之。諸侯之地其削頗入漢者,為徙其侯國及封其子孫也,所以數償之。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已。故天下鹹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孫,莫慮不王,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故天下鹹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貫高、利幾之謀不生,柴奇、開章之計不萌,細民鄉善,大臣致順,故天下鹹知陛下之義。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遺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亂。當時大治,後世誦聖。一動而五業附,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

天下之勢,方病大瘇。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無聊。失今不治,必為錮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跖盭。元王之子,帝之從弟也,今之王者,從弟之子也。惠王之子,親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親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權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跖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註釋

①樹國:分封諸侯國。固:強大。數(shuò):屢次。被:受。殃:禍害。上:指皇帝。

②親弟謀為東帝:指漢文帝弟淮南王劉長,於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勾結匈奴謀反。因其封地淮南在長安東面,所以説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向而擊:指漢文帝兄悼惠王劉肥的兒子濟北王劉興居,於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乘文帝去太原抗擊匈奴,企圖襲取滎陽。今吳又見告:指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吳王劉濞,在封國境內鑄錢、煮鹽,招納天下亡人,擴張其勢力,被人告發。

③春秋鼎盛:年富力強。莫大:強大。

④傅、相:即太傅和相國,是漢中央王朝派往諸侯王國輔佐的最高行政長官。

⑤熭(wèi):曝曬。意為要抓緊時機。

⑥道:指機不可失的道理。全安:保全諸侯,安定朝廷。

⑦已乃:以後就。墮:同“隳”,毀壞。抗剄:指殺頭。季世:末世。

⑧憚:擔心、顧慮。

⑨殽亂:混亂。仄室:古代卿大夫嫡長子之外的兒子為側室。仄,同“側”。仄室之勢:指很小的權勢。豫:同“預”,預先。席:依靠、憑藉。

⑩中涓:皇帝貼身的侍從官。指身邊的大臣。廑:同“僅”,才。舍人:供奉宮中的近侍之臣。

渥:深厚。

反者九起:指漢高祖五年至十一年發生的黥布、彭越、韓王信、盧綰、陳豨、韓信、貫高、臧荼、利幾的反叛,共為九起。

角材:較量才能的高低。

諉:推託。疏:疏遠。

布衣:平民,這裏是“一般”的意思。這句意為:其實都把與天子的關係看做像普通百姓家的兄弟關係。亡不:即無不。帝制:皇帝的禮儀制度。這句意為他們沒有一個不想採用皇帝的儀制,把自己看成天子一樣的人。

擅爵人:擅自授爵位封賜給人。黃屋:古時皇帝車上絲織的'黃色車蓋,用以指帝王的車。非行:不能推行。

圜視:眼睛圓瞪着看,即怒目而視。圜:同“圓”。悍:勇猛。馮敬:漢文帝時任御史大夫,曾揭發淮南王劉長的謀反陰謀,遭刺客所殺。

效:證明、驗證。

同姓襲是跡而動:同姓諸侯王沿襲異姓王的足跡進行反叛。復然:指恢復過去這樣的叛亂局面。

屠牛坦:相傳為春秋時善於宰牛的人,名坦。一朝:一天。解:剖割。芒刃:鋒利的刀刃。頓:同“鈍”。排:切除。理:指肌肉紋理。

髖(kuān):胯骨。髀(bì):大腿骨。斤:砍刀。

嬰:對付。

竊跡:私下迫尋推究。

完:全。

樊:指樊噲,漢初封舞陽侯,後任左丞相。酈:指酈商,漢初封曲周侯,後任右丞相。絳:指絳侯周勃,漢文帝時為右丞相。灌:指穎陰侯灌嬰,曾任太尉、丞相。雖已殘:即使已經衰敗滅亡了。亡可:不可。

菹醢(zū_hǎi):剁成肉醬。

制從:順從。

畢以次:全都按長幼的次序。分(fèn)地:分內的土地,指諸侯王的封地。

須:等待。舉使君之:意為全部交給他們的子孫去統治。

削:剝奪。頗:很多、大量。徙:搬動,這裏是“調整”的意思。所以數償之:意為把剝奪了的土地如數全部償還給他們的子孫。

倍:背。畔:同“叛”。

利幾:原為項羽部將,後降漢封為潁川侯,於公元前202年叛亂被殺。柴奇、開章:均是淮南王劉長的謀士,曾參與謀反。萌:發生。

赤子:剛生的嬰兒。這裏指年幼的皇帝。植遺腹:立遺腹子。朝委裘:朝拜先帝的遺衣。

一動:指“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這一措施。五業:指上文所述的明、廉、仁、義、聖等五項功業。

瘇(zhǒng):腳腫病。

脛:小腿。要:同“腰”。平居不可屈信:平時不能彎曲和伸直。信,同“伸”。搐(chù):抽搐。身慮無聊:全身感到難受。無聊,無所依靠。

錮疾:不治之症。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時名醫。

跖盭(lì):腳掌扭折。

親者:指同姓諸侯王中漢文帝的近親。疏者:指同姓諸侯王中漢文帝的遠親,如劉戊、劉則等。逼:威脅。

◇鑑賞

本文又名《陳政事疏》,是從原文節錄的其中一部分。賈誼針對文帝時同姓諸侯王勢力逐漸強大甚至威脅到中央政權的情況,提出的削弱諸侯國力量、為漢王朝鞏固中央集權、保持長治久安而獻的一篇著名策論。可惜文帝沒有采納其意見,以至到景帝時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

本篇主旨在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不僅從反面論述瞭如果不這樣就難以長治久安,而且從正面論述了只有這樣才容易實現長治久安,強調了削弱諸侯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全文洋洋灑灑六千言,述“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歎息者六”,為西漢第一長文,為後世萬言書之祖。

這篇策疏有三個鮮明的特色:一是能着眼於全局,即從安定和鞏固當時漢王朝的政權出發,這最能打動當時統治者的心,促使其對當時形勢有一個清醒深刻的認識,引起重視。二是能抓住要害,即當時同姓諸侯王的地方割據勢力是對漢王朝中央集權的最大的潛在威脅,是漢王朝政權能否鞏固的要害問題,且漢文帝親身遭遇的事件就是有力的例證,具有無可置辯的説服力。三是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即“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這一策略執行時阻力小,能消除漢王朝的隱患於無形之中,具有切實的可行性。而其推行,無疑會對推動國家統一、鞏固中央集權制起到有益作用。凡此種種,皆充分顯示了具有改革抱負的青年政治家賈誼的遠見卓識。

文章運用大量歷史的、現實的事例和比喻以及經典名言,正反論證,以古證今,痛切陳辭,用典精到,比喻貼切,辭鋒凌歷,感情充沛,氣勢逼人,確實是一篇波瀾壯闊、如海如潮的政論華章,歸震川評此文為“千古書疏之冠”,對後世有着深遠影響。

◇妙評 此文凡七節,而起結變化,節節不同。

——明·唐順之《文編》卷五

是篇正對當時諸侯王僭擬地過古制**,主意在“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句。此句以前,言不若此而治安之難。此句以後,言能若此而治安之易。起結總是勉以及時速為之意。雖只重少同姓之力,卻將異姓層層較量,尤妙於賓主之法。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六

賈策斷推西京文第一。有家令之峻刻,而術非名法;有廣川之醇茂,而氣更英多;急勢緩勢相衡,夾喻夾正入化,闢盡眉山匠巧。

——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