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通用6篇)

校園3.67K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通用6篇)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物質的溶解性

2.固體的溶解度及温度對它的影響

3.固體的溶解度曲線

4.氣體的溶解度及壓強、温度對它的影響

教學重點:

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

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教學過程:

[複習]

1.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定義;

2.飽和溶液要在哪兩個條件下討論才有確定的意義;

3.如何判斷某溶液是飽和溶液,若該溶液不飽和,怎樣才能使它變成飽和溶液。

[引言]

我們已經知道,在相同條件下,有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裏,而有些物質很難溶解,也就是説各種物質在水裏的溶解能力不同。我們把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裏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討論]

根據生活經驗,溶解性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溶劑的性質和温度等因素有關

[講述]

在很多情況下,僅僅瞭解物質的溶解性是不夠的,人們需要精確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劑裏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質,這就要用到溶解度這個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裏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裏的溶解度。

[分析]

條件:一定温度下;

標準:100克溶劑裏;

狀態:飽和狀態;

本質:溶質的質量;

單位:克。

[舉例]

在20°C時,100克水裏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鈉(這時溶液達到了飽和狀態),我們就説氯化鈉在20°C時在水裏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時,氯酸鉀在水裏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時,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鉀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2

學習目標:

理解溶液的概念,會判斷常見溶液的溶質和溶劑。

侯課:

請同學們把書本準備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準備上課。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並出示目標。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學習溶液的形成(一)。

二、先學:

(一)出示自學指導。{1分鐘}

(投影)自學指導:請同學們認真默讀教材P26-28內容,思考:

1、什麼叫溶液(溶質、溶劑)?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中,溶質和溶劑分別是什麼?

2、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是否相同?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中溶解性是否相同?

3、怎樣確定溶液中溶質和溶劑?

5分鐘後比一比誰能正確背誦上述知識點並解答相應的習題。

(二)檢查自學效果

1、課本P32習題

一、選擇題1-3

二、填空題

2、觀察下列實驗現象,從溶質角度分析可得到什麼結論?

P27實驗9-2

P28實驗9-3

三、後教

(1)先交換課本後更正。

請同學們仔細看這兩名同學的板演,發現錯誤並會更正的請舉手。(指明優生更正)

(2)討論:(先讓優生“兵教兵”,優生講的不對或不全的,教師更正或補充)

評選擇題:

分別説明溶液的特點,溶質和溶劑,引出溶質、溶劑的概念,並歸納溶液的組成和性質。

評填空題:

鞏固學生關於溶劑,溶質的概念,加深對於概念的理解。

評第三題:

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並分析由此得出的結論。(溶質可以是固體、氣體、液體。)

四、當堂訓練,導學案P30-31

必做題1-13

選做題14-15

五、精講、點撥,更正、小結。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3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蒸餾、萃取來對混合物進行分離提純的操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過實際操作,來學會對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操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發現學習和生產、生活中有意義的化學問題,並進行實驗探究

【教學重點】

理解蒸餾、萃取的原理,學會用蒸餾、萃取對混合物進行分離提純

【教學難點】

根據常見物質的性質設計分離和提純物質的方案

預習案

一、使用説明:閲讀課本7頁—9頁,認真分析填下列表格,並獨立完成以下預習內容。

二、蒸餾--實驗室製取蒸餾水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不同,通過加熱到()使沸點低的組分先汽化並隨蒸汽通過()冷凝下來,從而實現與沸點高的組分分離開來。用蒸餾的方法可除去()、()或()的雜質。

(2)主要儀器:

(3)實驗過程及現象:

實驗現象

1、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自來水,滴入幾滴稀硝酸和幾滴AgNO3(硝酸銀)溶液。

2、在燒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入幾粒沸石,按圖1-4連接好裝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卻水。加熱燒瓶,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用錐形瓶收集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3、取少量蒸餾出的液體加入試管中,然後加入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得到的液體中含有Cl-嗎?)

(4)注意事項:

三、萃取:

(1)概念:萃取是利用物質在()溶劑裏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物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分液是將萃取後()液體分離開的操作。

(2)主要儀器:

(3)完成課本第9頁探究實驗4-1: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探究案

1、冷凝管有何作用?

2、你知道該怎樣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Cl-嗎?

3、從碘水中提取碘時,能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劑?為什麼?分液時,上下層液體如何取出?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遞變性。

(2)掌握N2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瞭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義。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位、構、性”三者關係,掌握利用元素週期表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方法。

(2)通過N2結構、性質、用途等的學習,瞭解利用“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等線索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氮氣的化學性質。氮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

教學過程

[引入]

投影(或掛出)元素週期表的輪廓圖,讓學生從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並填寫氮族元素的名稱、元素符號。根據元素週期律讓學生通過論分析氮族元素在結構、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教師引導]

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學生總結]

最外電子層上均有5個電子,由此推測獲得3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所以氮族元素能顯-3價,最高價均為+5價。最高價氧化物的通式為R2O5,對應水化物通式為HRO3或H3RO4。氣態氫化物通式為RH3。

[教師引導]

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學生總結]

+5價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較強的氧化性,但+5價磷的化合物一般不顯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種價態,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種氧化物,但磷主要顯+3、+5兩種價態。

[教師引導]

氮族元素單質的物理性質有哪些遞變規律?

[師生共同總結後投影]

課本中表1-1。

[引入第一節]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5

教學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及有機化學的產生與發展歷史,認識有機化學與生產和生活的密切關係。同時,通過對共價鍵理論及其本質的學習,達到掌握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基本理論的目的。掌握碳原子正四面體概念,掌握共價鍵屬性,瞭解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研究有機化合物的步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章的重點是掌握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組成和性質的特點。難點是利用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對共價鍵的理論解釋。

一、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

1、有機化合物是指碳氫化合物以及從碳氫化合物衍生而得的化合物。

2、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結構特徵.合成方法和理化性質等的化學。

二、有機化合物的特點

1、分子組成複雜

組成元素不多,但數目龐大,結構相當複雜。

2、同分異構現象

例如:乙醇和甲醚分子式為:C2H6O但化學結構不同。

乙醇CH3CH2OH甲醚CH3OCH3

3、容易燃燒

絕大多數有機物都是可燃的。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難溶於水(特殊例外)

很多有機物難溶於水而易溶於有機溶劑,原理依據,相似相溶原理,與水形成氫鍵的能力差。

5、熔、沸點低

許多有機物在室温時呈氣態和液態,常温下呈固態的有機物其熔點一般也很低。

例如:尿素132.7°C葡萄糖146°C。

6、反應速率較慢

經常需要幾小時、幾天才能完成,為了加速反應,往往需加熱、光照或使用催化劑等。

7、反應複雜,副反應多

往往同一反應物在同一條件下會得到許多不同的產物。所以就降低了主要產物產率。

特殊例外:乙醇易溶於水、四氯化碳可滅火等。

三、有機化學的重要性

有機化學是有機化學工業的理論基礎;研究天然有機化合物、發展染料、合成藥物、香料、生產乙炔、石油化工產品的開發利用;生物學、醫學等等都需要有堅實的有機化學知識。

高中開學第一課化學教案6

知識目標:

1、識記:質量守衡定律

2、理解: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標:

1、鍛鍊動手能力、形成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瞭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

情感目標:

1、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分組實驗,認識到合作與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猜想、分組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教學輔助工具

多媒體課件、實驗必備的儀器和藥品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我們已經知道化學反應的特徵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質,例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硫;那麼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質量與反應物硫和氧氣的質量之和之間有無變化呢?

二、猜想與假設

學生討論:分組交流,討論,化學教案《化學教案-質量守衡》。若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有變化,則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生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大於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2: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於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3: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小於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師: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有三種不同的意見,那麼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不妨用實驗來驗證。

三、假設的檢驗及推理

1、制定計劃

師:把學生分成三組:

一組:進行白磷燃燒前後的質量的測定。

二組:進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

三組:進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

2、進行實驗。

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自行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並能積極分工、協作、共同順利的完成實驗。

3、收集證據。

學生;根據現象進行討論、歸納,然後請各小組長代表本組對所做的實驗進行小結,自然的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