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呼蘭河傳》讀後感14篇

校園1.33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讀後感14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讀罷《我和祖父的園子》,不禁被那個天真、可愛、頑皮、淘氣的小姑娘逗樂了,那自由、率性的園中“勞動”與滿園“活”了的黃瓜、玉米、花、鳥都是那麼自由。

驚訝於一個成人居然能寫出這樣靈動的文字,於是買來《呼蘭河傳》,看蕭紅其他的文字是否也如此靈氣十足。

看了相關的原文,發現修改後的課文更加凝練,主題更加突出,看來編寫教材的專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對作文的修改也有啟示:要捨得砍去無關的枝節。

看到了我們曾學過的一片課文《火燒雲》,也出自於《呼蘭河傳》。蕭紅的景色描寫也是很美的。

書中交代了童年的蕭紅為什麼老跟着祖父:父親因為她是個女孩子對她十分冷淡,母親因為她的調皮對她惡言惡語,祖母不喜歡她戳自己的窗户紙用針戳她,只有祖父疼愛她,寬容而耐心地對待她。

書中另一個重點是小團圓媳婦的經歷,她被殘忍、狠毒的婆婆折磨致死,暴露了封建思想毒害下人們的愚昧、迷信、自私。與魯迅筆下的國民性一脈相承。

整個呼蘭河城裏只有祖父是小蕭紅可依靠的,所以其中表達出了對祖父的懷念與童年自由生活的眷戀。

《呼蘭河傳》讀後感2

他不屈服於生活,他説別人在呼蘭河能紮下根能活得好好的,他也一定可以。他雖然也常常因為生活的辛酸而滿含淚水,但他看到大兒子已經會拉着小驢到井邊飲水了,小兒子也會笑了,會拍手了,他還是很欣慰的。

他當然是欣慰的。他戰勝了自己。這讓人不得不為他豎起大拇指。他是個內心強大的人,沒有因為周圍人施加給他的巨大聲音和壓力而屈服。他只做着他自己的事。他也沒有因為生活的苦難而絕望,反而牢牢地扼住命運的咽喉,微笑着執行着他的使命。

馮歪嘴子顯然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多少人能真正承受得住外界給他的不和諧的聲音而依然心平氣和。我們總是説“人言可畏”,“輿論可以殺死人”,事實上那是因為我們內心並不夠強大。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不會輕易受外界輿論影響的,他總是篤定的堅持着自己的信仰,做着正確的事,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再回頭來審視我自己:我是否也是獨立的人?我的內心是否也是強大的呢?

薄薄的一本《呼蘭河傳》的確可以引發許多思考……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呼蘭河傳》的作者蕭紅,寫了自己童年所看到的,內心所感受到的一些事。

我讀書,有時有這樣一個習慣,大致地翻看一下本書內容,然後先讀自己喜歡看的,讀《呼蘭河傳》,我就是先讀的團圓媳婦這一章節。讀完後的感受,用兩個字形容:痛心!對封建社會人們的麻木不仁感到可恨!可悲呀!一個活生生的正處於花季中的少女(在現在,可能還在媽媽跟前撒嬌),卻被封建迷信、被無知的人,被愚昧的人,被她的親婆婆活活虐待死了!把她扔進缸裏,往她身上澆熱水,卻説是驅趕病魔,然後醒後再潑。

我讀到了一個愛她的祖父,也感受到了她在祖父園子裏的快活,從她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祖母對她的不喜歡,作者在這本書裏隻字未提到她的母親和父親,通篇每次都提到祖父帶他去什麼什麼,多寫到關於她和祖父的對話。我為蕭紅能擁有這樣一位愛她的祖父而感到幸福和欣慰,如果沒有祖父對她的愛,她的童年該是多麼的孤獨和冷清。好偉大的祖父!好值得尊敬的祖父!

上帝是公平的,他把一個人送到人間,並不是把所有的苦難都強壓在這一個人身上,蕭紅是苦難的,但她擁有了這樣一位慈愛、可親可敬的祖父,這説明上帝又是善待她的。這使我想起了羅曼羅蘭的一句話:只要有一雙忠實的眼睛與我一同哭泣,就值得我為生命而受苦。蕭紅的人生,苦難多於快樂,想起祖父,我想,她在屬於自己的沉靜時刻,也會認為,這一生喜大於悲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4

《呼蘭河傳》這本書,我似乎也走進了這個被身逢國難、顛沛流離的年代;想到了一直生活在極度艱難的歲月裏的作者——蕭紅;也想到她曾經説過的話: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第四五章讓我情有獨鍾。一個就是作者與自己祖爺那個園子,而另一個就非常淒涼、離作者家不遠的團圓夫婦一家。

我們先來看看作者與祖父的園子,在這一章節的文章中跟我們語文書中第十八課《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樣,也都講的是作者小時候那天真活潑的樣子;那無憂無慮的童年。與作者一樣,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最美好的童年,但在書中看到作者的童年,似乎就像我們越過了時空的界線,回到呼蘭河那座小鎮,看着這些,我也有時會暗暗發笑,這一切真是太有趣了,就比如説作者第一回見到大雨的時候,就用裝東西的大罈子頂在頭上,一路猛衝,衝回了家,但門坎太高了,衝不過去,猛一跳,過是過去了,但就像剎不住的汽車直向祖父衝了過去,後果不堪設想。這樣有趣的事情數不勝數,可見她的童年是多麼的有趣!

《呼蘭河傳》讀後感5

當我打開這本書,我便深深地被它所迷住了,鄉下的淳樸風情、農村人質樸的風俗,都讓我覺得這一切是那麼美好。《呼蘭河傳》主要描述了呼蘭河城濃郁的鄉土人情、風俗習慣。

當呼蘭河城裏那大泥坑把人陷住時,旁觀的人都哈哈大笑,但到最後,還是會幫助他。當呼蘭河城裏某一户人家跳大神時,差不多每户人家都要跑過來觀看,大家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看到這兒,我深感鄉下人那種淳樸。《呼蘭河傳》,反映了當時舊社會人民艱難的生活和辛苦的勞動,但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保持着樂觀向上的精神,而不是頹喪的心情。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不免有些挫折,在你的心情降到低谷時,不要頹喪,應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用笑容去迎接一切,再大的困難也會土崩瓦解。《呼蘭河傳》中的蕭紅,小時候的童年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全然不知外面世界多麼殘酷,依舊自己玩自己的,為什麼她對待每一天的生活都那麼熱情?因為她説“小孩子健忘,每天都會快快樂樂。”是這樣嗎?不是的。因為她每天都用自己那顆充滿熱情、激情的心與正確對待每天的態度,才讓她童年生活的無憂無慮、健健康康。

呼蘭河城,你美麗的景色和人們樂觀向上、永不屈服的精神,孩子們充滿熱情與激情的心使我深深陶醉其中,流連忘返,情不自禁。

《呼蘭河傳》讀後感6

近日,我讀了蕭紅的`長篇小説《呼蘭河傳》。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三章。

文中主要講了“我”和祖父在花園裏的快樂生活。“我”在園子裏每天跟着祖父,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面把那下了種的土窩溜平,其實,哪裏會溜得準,只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的瞎鬧。有時不但沒有把菜種蓋上反而把它踢飛了。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所以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拿着鋤頭的“頭”來鏟。“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着。

讀着讀着,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和奶奶在院子裏種菜的情景:記得在我8歲那年,那天是個星期天,我在奶奶家裏看電視,奶奶怕我把眼睛看壞了,就説讓我和她一起去種菜。我和奶奶來到院子裏,奶奶拿出菜種和工具,和我説:“奶奶給你一個任務,就是把奶奶下了種的土窩,你給溜平,好嗎?”我高興地答應了,奶奶下種,我給溜土,配合的非常默契,種完種後,奶奶又讓我給地澆水,而我卻拿着水管到處亂晃,邊晃邊喊:下雨囉!下雨囉!簡直開心極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不僅領悟到了作者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許多童年趣事,更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我以後也一定要少接觸電子產品,多走出家門,去體驗生活之美。

《呼蘭河傳》讀後感7

近日,我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她寫了天真、可愛、善良的自己。這本書的內容十分感人,蕭紅原名張乃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河一個小城中的地主家裏,3歲母親去世,5歲時,父親又娶了繼母。整個家時在,只有祖父對她最好。蕭紅在文章最後也寫過“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我讀了這本書,感覺十分淒涼,正如著名作家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他父親的冷淡和繼母的兇狠,祖母更是對她不好,她的童年美好生活是在後花園裏與祖父度過的。

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她十二歲就送到呼蘭河這座城裏的老胡家。可誰知這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來,天天遭到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花園裏長大,和祖父在起玩,一起學習,一起幹活,時時刻刻和祖父在一起,她的童年生活充滿的快樂、幸福。

《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已經讀完,可我還停留在那灰色的世界中。

《呼蘭河傳》讀後感8

在寒假中,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她把我帶到了20世紀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然而作者卻寫得如此趣味、獨特。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車伕和馬經常翻進坑裏去,翻進去了之後,車伕爬了出來,而馬就算連滾帶爬也出不來。泥坑還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那裏面。他們想到了許多方法,如:拆牆、種樹,卻沒有一個人想到過把坑填平,沒有一個人。真是些愚蠢的人們啊!

在作者童年的後花園裏,她與她的祖父一齊玩耍,一齊幹活,生活充滿了樂趣。有一次祖父和作者在後花園裏剷草,她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做野草一齊割掉,把狗尾草當做穀穗留着。作者小時候真是幼小而又無知。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寫了人們的無知、愚蠢。蕭紅經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那時候的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害的舊思想。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還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當中。

《呼蘭河傳》讀後感9

今天,我閲讀了《呼蘭河傳》中的《朦朧的期待》這一章。

文章講述了一位叫做李媽的人。她原本十分快活,這一天她卻變得有些憂鬱。以往的那響亮的廚房,現在卻變得死氣沉沉,而這一切都與一個叫金立之的人有關。不久,金立之回來了,李媽是憂鬱的情緒也大為好轉。趁着金立之與太太説話的功夫,她跑出了廚房,打算給金立之買幾包煙。可等她回來時,金立之已經走了。她停下了腳步,熱度離開了她,跳躍和翻騰的情緒也離開了她。

為什麼金立之一來,李媽就心花怒放,而金立之一走,李媽就憂鬱不絕呢?聯繫上下文才知道,金立之是李媽的未婚夫。金立之對李媽説:只要他抗戰勝利了,他就會回來娶她,到時候一切就好了。李媽盼着抗戰勝利,盼着金立之回來,她幾年前在家鄉時也曾送過一個年輕的紅軍走,走時紅軍説等她當完了紅軍就回來娶她,還送了她一匹印花布。可是那個紅軍永遠回不來了。所以,李媽一看到印花布就想哭。現在金立之也説抗戰勝利就回來,所以李媽就熱切得盼望着抗戰的勝利,她的未婚夫趕快回家。晚上,李媽做了一個夢,夢見金立之從前線回來了。他説;“我們一定得勝利的,我們為什麼不勝利呢,沒道理!”李媽在夢中温順的笑了。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回憶式”的長篇小説——《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女作家——蕭紅。

著名作家茅盾稱《呼蘭河傳》是“一篇敍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還真不假,瞧——文中的“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着了。”把一個淘氣小姑娘的樣貌活靈活現地展此刻了我的眼前。而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這兒淹死過小豬,悶死過狗,悶死過貓,也常常有雞鴨死在這大泥坑裏。按我們此刻的觀點,應當把大泥坑填平,而那時候的人民卻認為應當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意的。真令我為他們的愚昧而悲哀!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既歡樂,又寂寞。説她歡樂是因為她有一個那麼疼愛她的祖父。她的祖父教她背詩背詞,教她識別莊稼,陪她嬉戲玩耍,和她聊天對話。説她寂寞是因為她活動的地方就僅有那個大花園,一般情景下和她玩耍的人就僅有她的祖父。

她的祖父博學多才,和藹可親。像她的祖父那麼好的祖父我也有。記得我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不太好,經常考個九十多分。有一次,我被一道題目難住了,爺爺見了十分耐心地教我做題。我一開始還並不明白,但爺爺沒有着急,仍然耐心地教我做題。在我和爺爺的努力下,我最終會了。

《呼蘭河傳》讀完了很久很久,我的心境依舊沉浸在那一片灰暗的畫面中。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這個暑假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它讓我瞭解到了作者小時候的快樂和小鎮上的人與景的美。

這本書的第一章節寫的內容,讓我感覺到呼蘭河的冷。從地裂了,水缸被凍破了,讓我有一種涼絲絲的寒意滲入我的骨髓。天冷的時候是灰色的,鎮上的人們幾乎是不會出門的,馬兒也都待在家裏防寒。它還讓我瞭解到呼蘭河鎮上的淒涼景象,它只有兩條大道,一條是從南到北,另一條是由東到西,只有在十字路口處,才能看到最繁華的景象,也集中了全城的精華。

第二章主要講解了小鎮上的一些節目,例如: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些節目讓我對其充滿了好奇,想去親自感受一下那裏的風俗人情與熱鬧的氣息。

第三章作者説了他最喜歡的兩個地方:家裏的花園和儲藏室。花園是他夏天最愛去的地方,儲藏室是他冬天最愛去的地方。我知道了作者的童年是非常快樂的 ,一年四季都有玩的地方。

第六章介紹了古怪的二伯,你要是買了花生桃之類的東西不給他吃,他會罵你,你如果給他吃,他卻不吃讓給我們。二伯還不允許別人喊他的乳名,只有祖父可以。

《呼蘭河傳》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童年時的快樂,小鎮上人們的歡樂,鄰居之間的快樂與憂傷。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我讀了一本書,叫《呼蘭河傳》。書的作者是一位現代著名的女作家蕭紅寫的。

“呼蘭河”就是蕭紅的家鄉——呼蘭縣。這個小縣城裏發生了不少事情:“大泥坑”淹死了不少牲畜和人;“我”非常喜愛祖父那自由、充滿生機的園子;七月十五盂蘭會上的河燈令人矚目;小團圓媳婦兒即被病魔纏身,又被迷信的婆婆折磨,最終離開人世;還有我那奇怪的有二伯……

通過查閲資料,我知道蕭紅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中。蕭紅的父親對蕭紅漠不關心,但他有個和藹可親的祖父。蕭紅就在祖父的園子中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童年。可祖父去世後,蕭紅的父親給蕭紅定了一樁令蕭紅不滿婚事,於是,她離家出走,四處求學……

終於,蕭紅憑着自己的記憶寫出了自己真實的童年。這本書寫出了蕭紅童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幸福回憶、辛酸往事,還有她永遠也忘不了的祖父和家鄉舊景。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要珍惜童年,珍惜童年中每一件有意義的事,因為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最美好的事情。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的腦海裏呈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個駝了背的老爺爺嘴裏銜着一個煙斗,攙着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一蹦一跳的,還哼着歌,手裏拿着一串冰糖葫蘆。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風一吹,大榆樹冒煙了……”在這座荒涼的小城裏,她度過了一個寂寞的童年。

19歲的蕭紅逃出了她視為監獄的家,獨自一人去闖蕩未知的世界。在書裏最快樂的時光是她與祖父在園子裏的生活:成熟的黃瓜啃了一口便扔下去抓蜻蜓,想睡覺便躺在花叢中,享受着清風的洗禮,要玩便與蝴蝶蜜蜂賽跑,想要幹嘛就幹嘛……

讓我記憶猶深的還是那黑烏烏的地下室。數不清的蜘蛛網,老鼠把這裏當作流動的市場,灰塵早已鋪成了一塊地毯。可是這樣一個髒亂不堪的地方,卻成了主人公玩得不意樂乎的新天地。她鑽進東倒西歪的紙箱中,找出一件件“珍寶”——用了半瓶的墨水,生了鏽的刀片……可惜沒有紙和筆。她只能跪在“地毯”上,邊回想着大人寫字時的模樣,邊在牆上一筆一畫的刻着只有她自己才能看懂的文字。或許哪一天,她倚着箱子睡着時,會在夢裏裏,老鼠看懂了她的文字,正與她激烈的討論着……

園子裏的動物也許年年依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她的童年化作一串淒涼的歌謠略過了她耳畔。嚐盡人生百味的她,在寫書時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他對人生的絕望,在平凡中的我們不是幸運的嗎?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在暑假時候,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最開始時,並沒有感覺它有多好看。等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越來越覺得它的精彩。

作者蕭紅細膩地表寫了舊時代的呼蘭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裏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裏的村民,活着的目的僅僅因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麼。

隨着小主人的視角——一個生活在呼蘭河小鎮裏性格鮮明的小姑娘蕭紅,我慢慢體會到呼蘭河的生活。小姑娘蕭紅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她的童年裏,只有:祖父,“我”和後院。在後院裏,蕭紅與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勞動……“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好羨慕他們的後院,好想跟蕭紅一起,也讓她的爺爺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陽帽,總放在同一個地方逗着我們玩……

讀着讀着,我不僅會想起自己童年的樂事,一個人呆呆的笑着。

標籤:讀後感 呼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