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政治心有他人天地寬教學設計

校園2.61W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八年級政治心有他人天地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寬容的內涵以及為什麼要寬容;在生活、學習中能夠以自己的行動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體驗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

教學重點:為什麼需要寬容?

教學難點:寬容與縱容的區別。

導入新課:教師講“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故事導入新課。

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板書)

1、金無足赤人各有別(板書)

教師講述清朝大學士張英的故事,提問:

(1)、張英的家人和鄰居為什麼會轉變態度?

(2)、什麼是寬容?並結合故事説一説寬容的作用有哪些?。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寬容是指寬厚和容忍,原諒和不計較別人。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可以化解矛盾,寬容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寬容可以贏得更多友誼。我們生活在需要寬容,我們需要學會寬以待人。

活動:兩個性格不同的人(材料見101頁)

目的:使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有着性格的差異,需要相互寬容,尊重彼此的個性,;理解“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要求:學生閲讀材料並討論:

(1)小娛和小樂的性格有何不同?

(2)小娛和小樂能夠成為朋友的原因?

(3)小娛和小樂的友誼給我們什麼啟示?

教師小結:一位哲學家説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其實,人世間也找不出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這就需要我們彼此尊重,相互寬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要寬容和原諒別人的錯誤,尊重和理解別人的意見,“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2、寬容他人悦納自己(板書)

活動:小培的故事

目的:使學生明白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寬容的人一定能獲得真誠的友誼。

要求:○1仔細閲讀課文內容。

○2分析小培的行為有何不妥?

○3分析小亮的行為值得稱讚之處。

○4討論小亮處理問題的方式給我們的啟示。

學生髮言後,教師歸納:寬容是一種美德,我們為人寬容就能解人之難,補人之過,揚人之長,諒人之短;我們為人寬容,就能贏得友誼,獲得更多的朋友。寬容也是一種境界,一個真誠的寬容他人的人,他的境界就提升了一個層次,一個人學會了寬容,他就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方法。我們要學會寬容他人,不懂得寬容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不便和麻煩。讓我們來看看公共汽車上發生的事情:(可以上學生表演書中的故事,完成書中的提問,教師小結,略。)

出示故事:是寬容還是縱容?

小強吃飯很挑食,當菜不合胃口時,就把筷子一摔,碗一推,脾氣大發:“這麼難吃,不吃了!”當媽媽要批評他時,奶奶總是説,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不會了!這是寬容嗎?這樣做有什麼害處?

通過辯論明確寬容是有原則的。

課堂小結:集體朗誦P102頁的詩,結束本課。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領會“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理;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人生態度。瞭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教學重點: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賞他人。

難點:在實踐中如何做到換位思考;學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賞他人。

導入新課:我們都注意到: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總是不喜歡呆在商場裏.這常常讓大人們感到不能理解。為什麼商場裏琳琅滿目的商品和豐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專家都無法解釋。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家卻輕而易舉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你蹲下來,處在和小孩子同樣的高度環視四周的景象,結果看到的都是大人們的腿。以上這個看似簡單的事例實際上藴藏着並不簡單的道理:換位思考。

二、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板書)

活動:外號

目的:使學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要求:閲讀材料,結合學校和班級情況,説説“起外號”的現象。討論

○1自己不喜歡的事可以強加於人嗎?為什麼?

○2自己喜歡的事就可以強加於人嗎?為什麼?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實質是什麼?

教師小結: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我們在與人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平等待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實質所在。

閲讀P105頁“相關連接”中的故事:討論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試着用一句比較合適的話(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

學生髮言,教師小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在謀求自己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發展。我們不能只顧自己,不能忽視別人的存在,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也就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三、理解之上善待他人(板書)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重要的是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大到國家、單位,小到家庭、個人,都應該努力做到這樣。下面介紹一個個人之間交往的典型案例。

“管鮑之交”故事:

閲讀後思考一個問題:你希望擁有像鮑叔牙這樣的朋友?為什麼?(因為人總難免犯錯誤,這是總希望得到朋友的諒解。)

引導學生對照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不體諒他人的地方?造成怎樣的結果?讓部分學生談談體會,全班交流。

情境體驗:懂得體諒!

放學路上,小蓉拾到一個裝滿現金和不少證件的錢包。探討:站在失主的立場上,你認為最體諒和理解失主的做法是什麼?

教師小結: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對方聯繫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是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它的實質是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懷,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它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P108頁的填空。

課堂小結:只有理解他人,才能與人為善。如果我們不懂得欣賞他人,就難以接納和理解他人,更談不上奉獻愛心。請同學們增加了解,增進理解,少點誤解,多點諒解,多一點友善。多一份愛心。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平等尊重你我他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把握平等的內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麼是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着對他人的尊重。教育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樹立平等意識學會尊重。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平等和尊重的關係尊重的外延。

導入新課:在我國曆代的農民起義中提出了“均貧富,等貴賤”的口號;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也提出了民主、平等、天賦人權的思想。其實,在我們當今社會裏,人人都是平等的,都經該彼此尊重。今天我們學習第三框題平等尊重你我他。

一、人生而平等(板書)

活動:周總理的故事

目的':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應該彼此尊重。

要求:閲讀周總理與普通工人的故事,分組討論:

1、周總理與普通工人的故事説明什麼?

2、如何克服盲目的“優越感”與“自卑感”?

3、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樹立平等意識?

學生髮言,教師小結: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儘管每個人的境遇和社會地位不同,但是人人都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應該得到充分尊重。我們要向周總理學習,平等待人,尊重他人,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提問:我們能否以貌取人?你與人交往看重什麼?為什麼?

教師小結:同學們講得很正確。我們的相貌是父母給的,我們不能選擇,但是我們的言行是可以選擇的,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是由我們自己做主的。我們不要因為自己有某些優勢而自傲,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某些劣勢而自卑,一個人美不美、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不在於相貌,而在於他的行為。

平等是人類進步的表現。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我們絕不能忽視社會上的弱勢羣體,殘疾人就是其中之一。

活動:平等對待殘疾人

目的:認識弱勢羣體,平等對待那些處境不利的人。

要求:閲讀材料,分析討論:

1、你怎樣看待個別同學的行為?他們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傷害?

2、社會上哪些人的平等權益最容易受到侵害?

3、在我們周圍還有那些弱勢羣體?

4、要幫助的人,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二、尊重從我做起(板書)

如何學會尊重?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第一、尊重他人(板書)

活動:一支鉛筆的故事

目的:使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富有尊嚴的個體,受到別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權利。

要求:閲讀材料。思考企業家對小商販表示尊重的內在原因。討論對待不同類型的人,如何表達自己的尊重。

教師小結:人們需要相互尊重的,受到別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權利。尊重他人要求我們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誠信等人、友善等人,充分理解他人。

第二、尊重社會(板書)

教師出示一些在公共場所不文明的行為,提問:這些人的行為正確嗎?為什麼?我們如何做到尊重社會?

學生回答,略。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尊重社會就是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做到尊重道德,遵守法律。遵守規則時尊重社會的底線,也是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

第三、尊重自然(板書)

提問:

1、如果你每天進教室,教室裏紙屑遍地,桌凳橫倒豎歪,你是什麼心情?

2、如果你處在優美、安靜的環境中又是什麼樣的心情?

3、我們應該如何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什麼?

教師小結:人類是離不開自然的,我們不能做自然的奴隸,也不能做自然的主人,要做自然的朋友,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

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使我們清楚的知道了對人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生命、人格、隱私、選擇;平等是人類進步的表現;瞭解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的重要性。我希望在今後的生活當中,我們每一位同學能夠把這些正確的做法落實到行動中去,只有我們人人這樣去做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