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歷史選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

校園1.03W

我們在高中歷史課本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選修課本的知識。其實想全面掌握好高中的歷史知識,就應該將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結合起來學習。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選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

  高中歷史選修一知識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北魏崛起後統一黃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強

(2)各種制度弊端暴露,社會矛盾激化(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層統治實行宗主督護制。地主豪強把宗族、佃客組織起來,修築塢堡.割據一方。宗主控制人口.逃避賦役。北魏統一北方後,民族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由於鮮卑貴族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更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3)馮太后和孝文帝對漢文化的推崇

措施及作用

前期(馮太后改制)

(1)實行俸祿制度,整頓史治吏治有所好轉

(2)推行均田制農民獲得土地,抑制了土地兼併,推動北方經濟恢復與發展

(3)設立三長制健全基層政權,完善行政體制,有利中央集權的鞏固

(4)推行租調製改變了賦税徵收混亂的現象,增加財政收入

後期孝文帝漢化

(1)遷都洛陽。保證了改革的深入

(2)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促進了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爭取到漢族地主對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動了政權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的轉化。

(3)採納漢族的典章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

性質

是馮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變北魏社會面貌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影響

(1)經濟:北方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2)政治: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進程;

(3)民族:緩和民族矛盾,鞏固封建統治,促進民族融合,隋唐時期國家重新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

侷限性:改革不加選擇,全盤漢化,沒有繼承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高中必修一歷史知識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從禪讓到王位世襲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國開始有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禹死後,其子啟即位,原始社會的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2.王權具有神祕色彩

統治者把自己的行為説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通過占卜方式來決定。

3.初步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設相、卿士等,地方設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目的:

拱衞周王室,進行有效統治,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2)內容:

①分封對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於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衞王室。

②被封諸侯的義務——要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③被封諸侯的權利——職位世襲、對卿大夫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

(3)作用:

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

②開發邊遠地區,擴大了統治區域;

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⑤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趨向嚴密。

(4)侷限:

受封諸侯在各自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為王權衰落和諸侯割據埋下隱患。

(5)瓦解:

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根本原因在於封建經濟生產方式的產生,這一生產方式使諸侯勢力日益壯大)。

戰國時諸侯國變法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瓦解。

2.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1)定義:

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政治制度。(用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內的地位,以保證王權的穩定。)

(2)目的:

加強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內容:

繼承製;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家國政治

(4)影響:

①形成了等級森嚴的政治制度,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宗法關係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與“家”密切的結合在一起。

(5)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係: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裏;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3.禮樂制度

(1)含義:

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規則和儀式,並配有特定的音樂

(2)目的:

更好地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禮成為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為的工具,有利於統治秩序的穩定。

  高中歷史常考知識

西歐列強的殖民擴張

瞭解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場的史實

荷蘭:17世紀時,荷蘭已經成為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在荷蘭政府支持下,一些資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等壟斷性的貿易公司,積極參與殖民爭奪,很快建立了遍佈世界的商業殖民帝國。

A在非洲:從葡萄牙手裏奪取好望角殖民地。

B在亞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據點,奪得了馬六甲和錫蘭,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一帶,並一度佔領了中國領土台灣。

C在北美: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殖民地。

英國:17世紀初,英國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等壟斷性的貿易公司,積極進行殖民擴張。到18世紀中期,英國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在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詡為“日不落”的殖民帝國。

A 殖民擴張: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據點。

B 殖民爭霸戰爭

①與西班牙爭霸: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權的地位。

②與荷蘭爭霸:17世紀中期,英荷雙方爆發了三次戰爭,結果荷蘭戰敗。英國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為紐約。

③與法國爭霸: 18世紀中期,英國最終打敗法國,不僅從法國手裏獲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新法蘭西,還在印度迅速擴大了殖民勢力,侵佔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

殖民擴張是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

(1)形成:新航路開闢的同時,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搶佔殖民地,進行殖民掠奪。此後,荷蘭、英、法等西歐國家紛紛加入殖民爭奪的行列。它們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並與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貿易聯繫。搶掠、欺詐等成為這一時期西歐殖民者常用的卑鄙手段。在西歐殖民列強獲得血腥財富的同時,世界市場進一步得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