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人教版高中必修2歷史重點知識點

校園1.51W

在高中的學習當中,歷史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在大學聯考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對於必修二的歷史學習,你掌握到什麼程度了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人教版高中必修2歷史重點知識點

  高中必修2歷史知識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興起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目前發現最早的鐵犁具是戰國時期的。漢代已在全國範圍普遍推廣牛耕(二牛抬槓 →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

發展過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瓦解原因: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的發展)

③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戰國時期,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農經濟的含義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一直延續到中國近代。它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農民佔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四、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1、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以小農户個體經營為主,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2、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在沒有天災、戰亂和苛政干擾的情況下,“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可以使農民勉強自給自足。

3、中國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農業經濟發展基礎上取得的。

4、但是,小農經濟狹小的生產規模和簡單的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到近代以後,它已經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因素。

五、官營手工業(“工官”制度)

1. “工官”制度始於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為止,一直佔據着古代手工業主導地位。

2.定義:從漢武帝時期起,釀酒、煮鹽、冶鐵、鑄錢、鍊銅等最有利可圖的行業,都由政府壟斷。由工官負責生產軍用的兵器和裝備,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點:⑴ 官辦手工業代表了當時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頂峯;

⑵ 侷限於為帝王貴族服務,產品不流入市場;

⑶ 行業之間相互隔絕,新技術難以推廣;

⑷ 技術工藝的傳承也是封閉性的,往往導致失傳;

⑸ 匠户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勞動創造性自然也受到嚴重束縛。

  高中歷史基礎知識

一、宗教改革

1、背景:

(政治)天主教的腐敗墮落,剝削人民;德國長期分裂

(思想)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人文主義思想活躍;

(經濟)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勢力;

(直接原因)兜售贖罪券

2、內容: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闡述了因信稱義,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這是宗教改革開始。

加爾文《基督教原理》 先定論;經營致富;節約簡化教儀;反對特權,從神學角度論證世俗生活和個人奮鬥的必要性合理性,為以後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意識形態方面的依據。

3、性質: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教會的`社會、思想改革運動。(不是思想解放)

4、同:

①信仰得救

②挑戰教會權威,主張《聖經》是唯一信仰依據

③體現人文主義精神

異:加爾文更激進

二、啟蒙運動

1、背景:

(經濟)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政治)歐洲處於封建統治下,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階級)資產階級不斷壯大;

(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科學)現代自然科學得到發展;

(社會因素)英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為理性傳播創造前提。

2、時間:17世紀出現,18世紀達到高潮

中心:法國

含義:啟迪和開導人們的反封建意識

3、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三權分立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伏爾泰(啟蒙運動的領袖):自由、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開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盧梭(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社會契約論》:理性至上、天賦人權 、“人民主權”、創立民主共和國。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不是工具,以人為本,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彌德羅《大百科全書》:宣揚理性,發展科學。

4、評價:

①是歐洲歷史上又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②啟蒙思想家闡釋的自由、平等、人權、民主、法制和三權分立等思想,豐富和最終了人文精神的內涵,使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學的鬥爭推進到反對封建政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根據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

③比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更徹底,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

④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而且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5、中國1915年才出現相似的新文化運動

  高中歷史必修二必背知識

1、 古代中國的農業

瞭解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刀耕火種: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即人們先用石刀、石斧把樹木砍倒,曬乾後放火焚燒,然後再用石犁翻土播種。這種耕作方式被稱為“刀耕火種”或“火耕”。

(2)耜耕:隨着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標誌着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由於青銅比較珍貴,在農業生產中很少使用。木製的耒耜和石鋤、石犁,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

(3)鐵犁牛耕: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並將其逐步推廣。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基本含義

(1)形成原因(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逐步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伴隨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以一家一户為單位男耕女織的個體小農經濟逐步形成。

(2)特點: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納賦税。這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3)作用:小農經濟是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的興衰關係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封建政權的安危。

(4)地位和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發展

瞭解古代中國在絲織、冶金和制瓷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絲織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距今四五千年,我國已養蠶並有了絲織品。商朝時已有了織機,能織出多種絲織品。西周時能生產出斜紋提花織物。唐朝絲織技術高,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宋朝絲織品品種繁多,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圖案生動活潑。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設在蘇杭等地的織造局生產的絲織品超過前代,特別是細密精緻的緞,成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絲織工具有花樓機。

(2)冶金技術:

①冶銅技術:原始社會晚期,中國人就掌握了冶銅技術。商周時代,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代表作有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等。

②冶鐵技術: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東漢杜詩發明的水力鼓風冶鐵工具,南北朝的灌鋼法等,使中國在鋼鐵冶煉技術和產量,在16世紀以前一直領先世界。

(3)制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