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通用11篇)

校園3.16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通用11篇)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1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

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珍妮,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着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蹟。

“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一點也沒有!”

阿甘看起來總是莽莽撞撞,傻里傻氣,説起話來也是痴痴呆呆的,因而總是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忽視。可是人生並沒有放棄他,賜給了他一雙天生的“飛毛腿”,並且在珍妮的鼓勵下,他勇敢地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今天又再次重温了一遍《阿甘正傳》,不知道是多少回了,他的精神和傻勁兒卻總能吸引到我。雖然阿甘的IQ僅僅是75,但是他卻單純以及簡單,更重要的他從未改變過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執着於自己的生活,並一生都在不斷的奔跑着,跑遍世界每一個角落。阿甘見證了黑人民權運動,上了越戰前線,並且參與了開啟中美外交新紀元的乒乓球比賽,他僅僅是一個代表一個民族的小人物,但是卻生命隨風,執着永恆

在該影片中的母子之情也着實讓我感動,他的母親並沒有因為阿甘的智商低下而拋棄他,但是她卻做出了相反的抉擇,讓阿甘去接受更高檔的教育,她不願別人看不起他。而正是這位偉大的母親,對於阿甘一生的影響是遠大的,默默地支持他並鼓勵他做正確的事情。

影片中的友情也是非常感人的,在越戰期間,隊伍遭到偷襲,大家都各自逃命,但是阿甘一直都想着自己的朋友巴布,但是當他將一個個受傷的士兵都解救出 來的時候,他依舊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摯友巴布。巴布死後,阿甘履行了承諾,到巴布家做起了蝦業,取得了成功並與巴布一同分享財富。對此真的深有感觸,友情 也是需要感恩的,朋友對我所做的努力與對我的照顧和包容都是一種上天賜予的恩德。

當然,阿甘也有非常浪漫的愛情, 同時他的愛人一直都是自己的初戀,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阿甘是個多麼純潔又重情的人。阿甘一生都在奔跑,同時也是在為愛情奔跑。幼年時的他,渾身戴滿支架的 他,被同伴欺負,珍妮的“Run,Forest!Run!”讓他的人生第一次出現了奇蹟,他擺脱了束縛,開始了自己的奔跑人生。到了越戰期間,他依舊聽着 珍妮的話,只要不對就掉頭跑,阿甘便這樣留住了性命,跑遍了全球,得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不管阿甘在做什麼事,不管珍妮在最初有多牴觸他,但是他都是那樣 單純的不去打擾她並默默的保護她,只要珍妮的一個喊叫,都會惹他心疼,並且不顧後果奮不顧身的去解救她。阿甘最終還是感動了珍妮,並在阿甘家的門口舉行了 婚禮,雖然平淡,但是卻依舊感人,真摯。

阿甘就是這麼一個誠實守信,重情輕財的人,雖然他愛的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但他仍然帶着小阿甘堅強地活着,阿甘雖笨,但他的人生是那麼的純潔無瑕,他那顆金子般的心,折射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

那片潔白的羽毛又從阿甘的手中飛走了,但他堅信,不幸的背後一定是一片蔚藍的天空,那片美麗的羽毛將永遠在阿甘心裏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飛翔。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2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雙腿難以行走的男孩,單純的他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然而,他的母親並沒有放棄他,上帝並沒有放棄他。似乎,單純的他,得到 了上帝的眷顧。他擁有了一雙使他箭步如飛的腿……他無時無刻不在奔跑,然後,從足球隊明星,到越戰英雄,到外交乒乓球隊員,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他 用低下的智力與先天缺陷的身體,完成了即使智力與身體健全的人也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他的一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總能嚐出不一樣的味道。

一片羽毛從天而降,緩緩的落在了福雷斯特·甘的腳下,他撿起了那片羽毛,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那既不平凡又感人的故事。

影片中,實在有太多太多的畫面讓人難以忘懷,每一個畫面每一句台詞都讓人不禁感慨。因此,這小小的頁面當然裝不下我那説不盡的感覺。所以我也只好對 某些動人的畫面淺談一番了……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畫面是阿甘在越戰中不懼死亡救人的時候,本為救好友布巴的他,不忍看着隊中的戰友在樹林中等待死亡,一個 又一個都把他們背到安全的地方。最後,當他發現布巴的時候。布巴已經奄奄一息了,單純的阿甘對於友誼的真摯並不是用語言能夠詮釋的,最後他的努力完成了布 巴的遺願,成為了一名出名的富豪捕蝦船長。

片中的阿甘似乎總是事事順利,但是偏偏他與珍妮之間的愛情卻以悲劇收場。或許這正是編劇所想要展現給我們的:在阿甘成功的背後,反襯出的是珍妮的墮 落。想起影片的開頭阿甘與珍妮一同祈禱時她説:“我想成為一隻鳥,這樣我可以飛,遠遠的離開這裏。”在我看來這就是她最終墮落的原因,她渴望自由,渴望幸 福。但是她選擇了錯誤的路。她吸毒、在夜總會唱歌、甚至是出賣自己……其實由始自終,她所渴望的,她所需要的幸福一點也不遠。她的幸福就在她的身邊。到最 後才醒悟的她,已經為時已晚了。影片最後珍妮説不知名的病毒,其實影射的正是當時剛被發現的艾滋病……

而影片中的人物,主角當屬阿甘。不過其實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位,因為片中的每一個人,都經過了編劇的量身定做,為什麼這麼説?因為 片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着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們都代表了社會上都某意中人,而阿甘把這些人聯繫在了一起。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説這部片子很誇張,誇張到離譜,誇 張到讓人覺得這更是一部喜劇。其實不然,誇張的來不會過分,卻很好的用一個人的一生結合了真實的事件,真實的描繪了當時美國的人與社會。像丹中尉,本應戰 死沙場,揚名立萬的他因為阿甘而保住了性命,他曾經埋怨,曾經墮落,但最後他毅然面對了現實,讓人佩服。再看看阿甘的母親。以為普通的婦女,卻用她的信 念,改變了阿甘本該平凡的一生。還有珍妮,她所折射出,正是美國社會毒品氾濫,生活放蕩的人的後果。

其實影片中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這些細節可能不會被人留意,但卻藴含了深刻的含義。如丹中尉在阿甘舉行婚禮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坐着的,只有他一個人 站在了最後面,這或許是因為,對於一個失去了雙腿的人來説,能夠站着是最幸福的事情了。還有當阿甘在珍妮墓前説完那段話後,樹上飛過了一羣小鳥,那大概就 是珍妮化作的小鳥了吧……

一部好的電影,會在劇本,服裝設計,演員的演繹上為人稱頌。它會在一段時間內流行。而一部偉大的電影,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用平凡的人,平凡的事,造就不平凡的成就。它使你從不會厭倦的一次次看它。並且每一次都能從中學習到新的東西。

《阿甘正傳》正是這樣一部電影,他告訴了我許多,而最重要的是:生命本是平凡,沒有人天生是英雄,也沒有人天生是富豪,只有我們有信念、去嘗試,並 在生命中保持奔跑,奇蹟才會變成奇蹟,平凡才會變得不平。阿甘的一生僅僅是把這種奇蹟放大化,見證黑人民權運動、上越戰戰場、參與中美外交 的乒乓球大賽、啟發貓王創造了著名的舞步、見證約翰列農槍殺事件……他不可思議地見證了50年代以來美國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

但人生就是這樣,是平凡還是不平凡,僅僅是一線之差,它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不應該感謝我阿!應該感謝製作這部電影的所有人員跟崔老師阿!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3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為了糾正駝背要戴矯正架。

在上校車後,所有的孩子們都不願意和他坐在一起,只有一個叫做珍妮的女孩子願意。這兩個人的命運截然不同,但是阿甘從小就愛上了珍妮。他們形影不離。

在學校裏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珍妮的話而開始“跑”。他跑着躲避別人的捉弄。

在珍妮這一次叫他跑的時候,他為了躲避孩子們的欺負而開始了人生的奔跑,而那雙累贅的矯正架也被他似乎要飛起來的速度而淘汰。那一個鏡頭是第一個感動我的鏡頭,也是同學們全部鼓掌的鏡頭。阿甘就是這麼一溜煙的甩掉了騎着單車的孩子們。

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併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

接見。在大學畢業後,阿甘又應徵入伍去了越南。在上軍車的時候,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都不願意和他坐,這個情景就和小時候在校車上被拒絕的情景一樣。這次他認識了一個黑人朋友巴布。阿甘雖然是很傻,所以他沒有任何種族歧視。

在那裏,在越南他還認識了中尉——丹。丹中尉的命運既光榮又富有壓力。他的祖祖輩輩都是在美國的戰役中死亡的,於是他要在越戰中陣亡的命運似乎無可推卸。

在森林裏,阿甘那一排受到了越南軍隊的火力攻擊。似乎輪到丹中尉接受他的命運的時候了,他叫阿甘“run!”,阿甘也想起了在離開美國前和珍妮最後的一面,珍妮叫他“不要逞英雄,有麻煩就跑。”於是阿甘又開始跑,一下在跑出了森林到了安全的湖邊。這才想起了最好最好的朋友巴布。於是他又撒腿跑回去,但是每次都救回了其他隊友,包括那個丹中尉,所以丹中尉沒有得到他的命運。最後阿甘找到了巴布,而巴布肚子上的傷已經觸目驚心,巴布用一塊大葉子擋在腹前,對着阿甘説“我沒事”。雖然阿甘愚鈍,但是他也似乎意識到好朋友命在旦夕了。果然,不久後巴布也離開了他。

這時,珍妮已經墮落,過着放蕩的生活。甘一直愛着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在戰爭結束後,甘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甘又遇見了珍妮,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説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結識了許多美國的名人。作為美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到了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的歌曲。最後,甘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為了紀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自己去做一名園丁。甘經歷了世界風雲變幻的各個歷史時期,但無論何時,無論何處無論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純樸而善良。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4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一塊屬於你。

”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的,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蹟。

幼年的阿甘曾經腿有殘疾,於是,阿甘的母親就不得不為她心愛的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以輔助其行走。於是,每當放學後,同伴們就會在路上譏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趕着阿甘扔石頭。

往往這時,那位女同學珍妮便喊道:“阿甘,快跑。”然後,阿甘驚慌,拔腿就跑,跌倒了掙扎着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便不在束縛着他,最後他奔跑如飛了。同伴們追不上他,只能眼睜睜的巴望着而束手無策。這應該説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

憑着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越戰。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

看到這裏,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也許,曾經,有的人常常會感覺到生活的負擔過重,就因為面前的困難重重,而整天垂頭喪氣、鬱鬱寡歡。阿甘呢,信念是這樣的單純,目標又是這樣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窮山惡水,可愛的阿甘也絕對能夠以一顆絕對平常的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從而達到生命之巔、獲得自己最終的輝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巴布,而幹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巴布的一句話)……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

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着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在阿甘開始上學時,因為他的智商比常人低,校長不接受,他媽媽對校長説,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對小阿甘卻説,你和其他人沒什麼不一樣。當阿甘問起媽媽“度假”是什麼意思,媽媽説“度假”就是去別的地方,一去不回。讓阿甘知道他的爸爸是不會再回來了,沒有欺騙,讓阿甘接受事實。

同時教育阿甘如何面對麻煩:你如果遇上麻煩,不要逞強,你就跑,遠遠跑開。當阿甘賺到大筆錢之後,他想起的是媽媽的話:一個人真正需要的財富就那麼一點點,其餘的都是用來炫耀的。所以阿甘能將大部分的錢拿去資助貧困做慈善。當阿甘得知母親重病,心裏很怕,媽媽對他進行死亡教育: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們註定要做的一件事。

阿甘他接受的是最樸實的教育,每當他遇到事時,都是媽媽的話指引着他,他一直都是從心而活。特別是當珍妮回到他身邊生活又離他而去時,他選擇了跑步,他只是想跑步,只是想跑步。當別人問他你是為什麼而跑時,沒有人相信他只是想跑步。

他真的不是為了什麼而跑,只是想跑就跑,跑累了就休息,不想跑了就停下來。而我們這些常人,就是不管做什麼都要問為什麼而做,你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一定是為了什麼而做。阿甘雖然智商低,但是他活得簡單,從心而活,恰恰獲得的是內心的寧靜。

電影裏的珍妮從小許下願望,希望上帝將她變成一隻鳥,她有個夢想,希望以後可以成名,可以彈自己喜歡的歌,台下有一羣聽眾。珍妮一直都在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最後卻越走越遠,越來越找不到自己。最終停下尋夢腳步,在餐館做服務員內心才獲得寧靜。最後,珍妮回到了阿甘身邊,才有了一段短暫的幸福生活。

老師説:珍妮一生的老鼠圈,她一生都在逃避。頭腦層面,她以為自己在追尋,她沒法迴歸到一個家庭裏面。珍妮心在流浪,心沒有歸宿。珍妮一直都在保護阿甘,但內心最珍貴的這部分,她自己一直都不知道。珍妮給到阿甘的一直是一份最純樸的東西。

整部電影導演一直在探討生命的意義,每個人都在追尋,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看完整部電影,我覺得自己在某個層面太像珍妮了,心在流浪,沒有歸宿。

國小時自己很喜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著名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那時自己就像背文章似的,把這句話記了下來。有時候在無聊的時候,自己還用毛筆寫下來,寫在樓頂的柱子上。或許,那時的自己就希望自己的人生不應該是碌碌無為的吧。

現在的自己有時會焦慮,只要自己一閒下來,看的閒雜文多了,或是把時間放在電視劇上,只要沒有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都會覺得把時間浪費了,沒有幹正事。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自己的心一直無法安定,不能迴歸家庭,也是因為這個要尋找人生意義的原因吧。不知道人這一生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

想起了那個放牛娃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在山上看見一個放牛娃,於是他就問那個放牛的小孩:"你那麼辛苦放牛為了是什麼呀?" " 那你掙錢是為了什麼呀?" “為了娶媳婦唄。” “娶完媳婦呢?” “生娃” “然後呢?” “嘻嘻.... 讓娃放牛呀,我爸就是這麼做的。”

這算不算是我們父輩大多數人的命運呢?

國中時我就讀於我們那裏的小鎮,那時自己在班裏,算是一個成績比較好的。那時我就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我的人生,就會是早早的出去打工掙錢,而且,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説,最好的歸宿就是找個人嫁了,結婚生子,撫養孩子。我不想自己的人生和那些女孩子一樣,我不想自己的人生以後就是為了孩子,為了生活而受累。

在自己的認知裏,我可以結婚生子,但前提是,我要很愛那個人,那個人很優秀,自己才會走進婚姻,否則,婚姻就是束縛自己的。所以,當那些大部分的高中同學成家之後,我依然沒有任何的羨慕。

我一直在找生命的意義,活着的意義,人是為什麼而活着呢?我的心一直在流浪,沒有歸宿。我一直在找人生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大學在哲學書裏找,休學後在佛學裏找,現在在一些優秀的人身上找。

內心是空的,總想把自己填滿。做事要做對自己有意義的,看電影要看對自己有啟發的,聽歌要聽能讓自己心靜的,看書要看對自己有幫助的。如果自己在一件事上,花費了時間,但是沒有收穫,自己就會覺得時間被浪費了。

我的老鼠圈是什麼?我在給人生尋找意義,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是家庭和孩子。我不能接受我的人生就是要和大部分人那樣,婚姻,孩子,撫養後代。我不想我的人生就像我爸媽那樣,辛苦一生,只是為了孩子人生好像也什麼幸福可言。所以,自己一直逃離,一直逃離。我覺得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人生不應是這樣苦的,人生不應是這樣平庸的。

我一直困惑於自己為什麼不能進入一段關係,除了自己因為在情感這塊缺失外,更是因為自己的心不能迴歸家庭,不想接受自己的人生就要像父母那樣,所以才要不停的找人生的意義。

是不是女孩最終要歸屬於家庭,心才能安定下來?就像珍妮,在有了阿甘的孩子之後,不再追尋夢之後,心才安定下來,才腳踏實地起來。

或許,人生就如阿甘所説: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簡單的人。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5

縱觀好萊塢的電影史,商業電影的製作一直主導着好萊塢的發展。其主要標誌便是為了尋求利益的最大化,將整個電影產業的工業化。當作為消費藝術品的電影變成流水線上的工藝品時,就無可避免的會增強其作為商品的內在屬性,好萊塢的電影導演和電影編劇們在進行創作時,所遵循的原則不過是投資者和製片人所期望的為了更加快速的消費與再生產。由此,藝術電影在好萊塢被邊緣化,而商業電影則單一的類型化發展。儘管電影的技術手段一日千里的變換,各種電影流派、思潮、表現手法層出不窮,但戲劇或者借鑑戲劇結構的類型電影一直是好萊塢電影生產的主流。在一百多年間,好萊塢電影只有在上世紀50年代受到過歐洲藝術電影的影響。但在60年代末便迅速回潮,本土電影重回主流。究其原因,其一是諸如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法國的左岸派等等歐洲的藝術電影並不適合北美觀眾的觀影習慣,其二則是好萊塢的電影人在藝術電影方面達不到歐洲電影的高度,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藝術電影在商業電影的最重要的陣地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土壤。在70、80年代的壓抑積蓄之後,好萊塢電影終於在90年代強勢迴歸,一大批優秀電影井噴似的出現,如沉默的羔羊、辛德勒的名單、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等等,其中阿甘正傳以不到六千萬美元的製作,狂攬近七億美元的票房,並一舉奪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巨大成功。

影片中的阿甘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媽媽,另一個是他從小的好友珍妮。

阿甘的媽媽只教了他一件事,那就是告訴智商只有75的弱智的阿甘:“你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為了讓阿甘能像正常的小孩一樣接受正常的教育,她不惜以身體為代價,換取學校校長同意阿甘入學。當校長從房間內走出,阿甘模仿牀第之歡的那聲怪叫響起時,雖然導演有意的將這一悲劇色彩的場景處理成了頗具喜感的戲份,但這聲怪叫聲裏潛藏着的那份強烈的悲涼的母愛,卻足以刺痛任何一個稍具良知的人的心。正如她所希望的那樣,阿甘非常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在阿甘小心翼翼的保護自己自尊的同時(阿甘從不承認自己弱智或者笨,他只説自己不聰明),他並沒有因此感到自卑。她並沒有教給阿甘更多的如生存的技能,人生的信仰等等每個母親都會教給孩子的東西,她的一生確實是只用那句話影響着阿甘,正如她臨終前所講的那樣:“……過我不知道,但我註定做你媽媽。我已竭盡所能。”影片所表達的主題不是母愛,但本片裏塑造的這一別樣的母親形象,所傳遞的温暖卻是最多的。

像很多人喜歡將電影賦予更多的象徵意義一樣,珍妮這個人物也被過度的解讀。對於珍妮悲劇命運的成因,有人從心裏學的角度出發,對其成年後的濫交、吸食毒品、反對男權但又在實際生活中屈服男權的矛盾行為的決定性影響,得出了其悲劇命運是由其父親對其的變態經歷而造成的性格決定的結論。這種分析和結論的方法都源自對本片類型的理解側重於史詩性電影,如果將本片看做一部愛情片,那就很容易發現,珍妮這一系列複雜情節不過是眾多電影結構表現技巧中一種對比的方法,導演想要通過外延符號所表達的內涵能指其實是在珍妮與阿甘的關係上:

珍妮與阿甘再次重逢,阿甘向珍妮求婚:

阿甘:嫁給我吧?

珍妮回頭看着阿甘。

阿甘:我會成為一個好丈夫的,珍妮。

珍妮:你會的,福雷斯特(阿甘)。

阿甘:但你不肯嫁給我。

珍妮:你不會想娶我這樣的人。

阿甘:你為什麼不愛我呢?珍妮?我不是個聰明人,可我知道什麼是愛。

珍妮的這一句“你不會想娶我這樣的人。”足以解釋導演賦予珍妮在影片中的所有本文信息。因為父親給她帶來的陰影,讓她覺得沒有資格愛阿甘,也沒有資格接受阿甘的愛,所以她放蕩,遊離在各色男人的懷抱裏,所以她拒絕阿甘一次又一次的愛。珍妮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甚至沒有意識到她對阿甘的愛,直至她再也不堪這樣壓抑的、偽裝的、痛苦的生活,準備從陽台上縱身一躍,結束一切,直面死亡時,內心裏最後一絲不捨才讓她明白,那最柔軟的地方,滿滿當當的裝的全是阿甘。於是她回到了阿甘身邊,短暫的相聚後,她再次的離開,只不過這次離開是為了重生,是想洗盡鉛華後有資格愛和被愛。可惜的是,對珍妮而言,命運註定是悲劇的,她帶着小阿甘靜靜地等着時間讓自己蜕變時,生命並沒有給她太多的時間,一種當時的醫生連名字也叫不出病快速的吞噬着她的`身體,她已經沒有時間再完成蜕變,這一次,她選擇了主動,在那個温暖的午後,她問阿甘説:“你願意娶我嗎?”

珍妮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明白自己對阿甘的感情,阿甘同樣也沒有明白,所以他才問:“你為什麼不愛我呢?珍妮?”但是他並不在乎,不在乎她和多少個男人上牀,不在乎她想離開時就離開,想回來時就回來,不在乎一個沒有生存希望的女人在絕症的時候才把餘生託付給自己,他只知道自己想她,孤獨的時候想,開心的時候想,生死的時刻也想,對他而言,沒有什麼比牽手時真實的存在感更重要。這樣一種接近純粹的、幾乎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在任何時代都能熠熠生輝,彌足珍貴。

阿甘和珍妮之間沒有任何的諸如生死與共、不離不棄的諾言,他們甚至沒有談過戀愛,在他們那裏,愛情如同煙花一般璀璨,也如同煙花一般的短暫,在珍妮的最後一個鏡頭裏,阿甘在靜靜的述説着他一路走來時,路途上那些美麗的風景,珍妮無比遺憾、愧疚的説:“我但願那時和你在一起。”而阿甘回答説:“你確實在的。”是的,對他們而言,生活裏彼此擁有的時間實在太短太短了,但是,對於一份愛情來説,這,已經足夠了。

本片是根據温斯特.格盧姆的同名小説改編,在原着的基礎上有刪減,也有增加,總體上保持了原着的主要內容,採用的是濃縮的編劇手法。雖然編劇埃力克.羅斯憑此奪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但這並不能掩蓋掉改編的缺陷。原着的內容十分繁宂,沒有任何一種編劇技巧能將其完整而高質量的轉化成120分鐘的電影情節,雖然羅斯有刪節,但仍顯得大而全。阿甘所經歷的美國50年代的幾乎所有歷史事件的情節佔據了影片很大一部分篇幅,但這些情節並不是做為主線或副線發展而來的,而僅僅是為了全面展現美國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乒乓外交和小石城事件的處理最為生硬,場景間轉換不流暢,情節發展好像剪輯跳接。然而處理最不如意的還是體現在對整個影片風格的把握上,原着是部政治荒誕諷刺小説,情節誇張,羅斯沒有給予這些誇張情節以嚴肅的加工,處理的稍顯簡單,成為橄欖球明星、越戰中立功、捕蝦成為鉅富、慢跑全美等一系列情節,被描述成了像童話一樣的簡單,缺乏真實的質感。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喜歡並且擅長電影數字特效,因此在他的電影裏,場面調度和鏡頭都顯得很平淡真實,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長鏡頭才有稍許的幾分電影的意境,讓我們看看珍妮墓前的阿甘的一段獨白:

“.....是否我們每個人都有註定的命運......,還是我們的生命中只有偶然,像在風中飄.......但我想,或許兩者都有吧,也許兩者都在同時發生着,可是我想你,珍妮。如果你想要什麼,我就在你身邊。”

漸漸拉遠的鏡頭裏,一羣飛鳥飛過,阿甘回過頭望,在黃昏的大樹下,心愛的珍妮安靜的睡了,就睡在他們兒時玩耍的大樹下,此時的阿甘,是想起珍妮彌留時説的那句也是唯一的一句:“I Love You”,還是他們在青春時節珍妮説的第一句台詞:“run,Forrest,run...!”?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6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會以: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其實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 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蹟。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 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為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後,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着扔石頭。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着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着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這個奇蹟也為以後的其他奇蹟揭開了序幕。憑着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其實他的人生走到這裏已經是很完美了,沒想到他的人生的精彩片段才剛剛結束。他參加了越戰。

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順利地跑出森林,到達安全的地方,但是他又想到了自己的戰友,他又重返戰場,把自己的戰友一個又一個地背了回來。他的動作充滿了滑稽。或許會有人説阿甘傻,不應該冒着生命危險去救那些平日裏帶他不好的人。但是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阿甘後來在軍營了學會了打乒乓球,他的技術令人不可思議,我猜想其中一定是有祕訣的,那就是教他打球的那個老兵講的一句話:始終盯着那個球。知道這個祕訣的人很多,但是沒有人打得出那麼漂亮的球,那就是因為沒有人盯球盯得像阿甘那麼專心。回國後,阿甘因戰功顯赫而受到總統接見。這是導演為我們準備的一幕喜劇,但卻不會為此而覺得誇張,可笑。更多的感覺是,阿甘真的很實在,像中國的“傻根”。阿甘後來成為某個乒乓球拍的代言人,並獲取了一部分錢,他買了只捕蝦船,幹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布巴的一句話),開始畢竟是艱難的,但是長生天總是喜歡偏愛執着的人,送來一場風暴,損壞了其他捕蝦的船隻,這樣他的捕蝦生活就蒸蒸日上了,賺取了一筆錢,讓自己戰友的媽媽不再為別人煮蝦,反而過上了富人的生活。後來他的捕蝦船交給了丹中尉管理。自己在家為鄰居免費修剪花草。本以為他會這樣舒適的過下去,但是他唯一愛的人—珍妮回來了,珍妮開始給他帶來了快樂和欣喜,後來珍妮又悄無聲息的走了。阿甘又開始陷入了混沌,他要開始跑步了。他要橫跨州區,去欣賞暗夜裏的星星,黃昏中的落霞,沙漠中的朝陽、蔚藍的大海。有人説他好像在跑步中思考,但我想,他不會的,因為阿甘是個專心的人,如果他在跑步,那他一定是在跑步,腦海中不會想別的事情。更何況他是一個永遠生活在自己世界裏的人。後來,他跑了很久,並有了很多的追隨者,終於有一天,他不想跑了,而且珍妮重新回到了他的世界,當然還有他們的兒子—小阿甘。他們的結局是完美的。丹中尉的結局也是完美的。阿甘的執着拯救了珍妮和丹中尉,至少拯救了他們的靈魂。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着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鬥,直到目標的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這個被認為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最終成為了橄欖球明星,大學生,全國知名人物,捕蝦船船長,還得到過榮譽勛章,並多次得到總統的接待。

這難道是諷刺嗎?我想善良和單純才是上帝賦予我們的最聰明的財富。在阿甘單純的眼中,最美的事物是暗夜裏的星星,黃昏中的落霞,沙漠中的朝陽、撥開硝煙和仇恨,世界簡單而美好。單純是一種美德,而執着是一種戰無不勝的品質。 是啊,阿甘以他的執着戰勝來了生命中一切艱難險阻,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次又一次地奔跑着。的確,他跑掉了身上的器械,跑進來大學,跑進了白宮,跑遍了整個大洲。阿甘的一生中出現了多奇蹟,但這些奇蹟沒有、也絕不會引導你去羨慕他,你只會欣賞和阿甘一起的那些歲月、生命和歷史,體味箇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什麼是聰明?愚人又是什麼?智商只有75的阿甘卻能代表美國與中國進行乒乓球比賽,結束了冷戰的封鎖,揭開了中美建交的序幕。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這般的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人生就像羽毛一樣,誰也不知道下一刻要飄到哪裏,堅持自己想要的固然是好,但很多人都像珍妮一樣,為了追求而追求,忽略身邊的美好,只把憤憤時刻牢記着,或者像丹中尉讓痛苦成為永遠的痛苦的理由。有人説他運氣好,其實是因為他有堅韌不拔意志與崇尚自由的信念,還有美國各職業崇尚的品質:軍人的服從與勇敢、商家的誠信、漁夫的執著……

影片開頭和最後結尾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場景:一隻潔白的羽毛在空中飛舞.......我一直很不解。現在總算明白了: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落深淵,顯示着:我們的人的生活也猶如一片羽毛,有着跌宕起落,但只要我們奮勇面臨,堅決保持自我的一份真,一份純,當圓滿結束時,我們將問心無愧。總而言之,阿甘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上帝創造人,就像是紙包着的巧克力一樣的不可預測,一切等我們自己去揭曉。所以,我們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的更好,飛得更高。總而言之,阿甘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上帝創造人,就像是紙包着的巧克力一樣的不可預測,一切等我們自己去揭曉。所以,我們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的更好,飛得更高。漫漫人生路,我需要像阿甘一樣豁達,坦蕩的面對生活,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到一點,憑着自己的直覺,不停的在我的人生路上跑。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我們擁有的時間總在每分每秒的流逝,堅持自己的理念,付出努力,保持善心地勇敢前行,也許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幸福。

《阿甘正傳》讓我領略了阿甘表面愚笨渺小,但實際上他用毅力,完成了男人的剛中帶柔的傲岸。電影裏沒有人對阿甘説過謝謝,但是我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會真誠地説一句:謝謝你,阿甘。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7

在藍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隨風飄舞,飄過阿甘所居住的城市,一會隨風飄落了下來,一會又被風吹向了高空。經過在空中的起伏飄蕩,最終飄落在故事主人公的腳下。這是導演運用長鏡頭對羽毛隨風飄舞的描寫,留給觀眾的是對羽毛產生的無盡想象,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鋪墊。隨着羽毛的降落,鏡頭特寫了阿甘的那雙沾滿泥很破舊的球鞋,用特寫鏡頭代替導演抒發了感情,暗示了將把鞋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因素。

影片中有一個大的特點是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來串連起不同的乘客,這些乘客就是阿甘的聽眾,隨着聽眾的變換串連起不同的故事情節。這是關聯性蒙太奇的運用,而每次巴士到站則是重複蒙太奇的體現,因為它是一個巴士的鏡頭反覆出現,強調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某一個特定信息,加強了這部影片的題旨。另外還有一個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同時蒙太奇,影片有兩條線索,一條主線描寫阿甘從智商低能兒艱難求學到上大學並取得許多成功到參軍再到參戰表現出色最後到退伍的一生,同時另一條線索是描寫了珍妮為了求得榮譽和出名忍心離開阿甘而自己去闖蕩漂泊的一生。這兩條線索雖然大多是發生在不同的空間,但是由於導演對鏡頭的不斷切換,使它們在敍事上呈現出互相關聯的敍事段落,交叉剪接在一起,創造出一種聯想的氛圍和想象的無限空間。

描寫兩條線索的時候使用了結構性蒙太奇中的對比蒙太奇,阿甘的一生雖然經歷了許多不幸和艱難,比如:軍隊嚴厲的訓練,經受戰爭時生死的考驗,但他的一生還算順利,似乎有上帝在幫助着他,每次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信念和執著讓他化險為夷,幫他脱離困境,並最終助他取得成功。而反觀珍妮,她的一生並沒有得到老天過多的青睞,比如她想成為著名的歌手,簡單的想法卻承受了一波又一波的打擊。導演通過他們命運的不同來對比,讓觀眾感受一種阿甘一生的神奇色彩,同時可以從側面體會當時美國社會的奇怪現象。影片故事的情節也貫穿了許多細節性的對比蒙太奇,比如當阿甘沒有緣由不知疲倦的跑步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天際合一分不出哪裏是天,哪裏是地。還有阿甘在回憶行軍的時候,原本暴雨滂沱,突然東海龍王下了停雨聖旨,即刻陽光絢爛等等鏡頭。

這部影片鏡頭剪接的律動和節奏能強烈地刺激觀眾的情感。比如情節發展到戰爭的時候,插入了關於丹中尉的故事,他指揮士兵作戰師受重傷被阿甘救起,他的腿被截肢而抱怨阿甘的救助從而對生命失去了活着的意義,他一直認為自己已經是個廢人而毫無用處,他開始頹廢虛度時光。這些關於丹中尉的情節看似對阿甘一生的主題不相關,但卻巧妙的穿插組合在一起,還有就是在阿甘為了完成好朋友巴布的心願,買了一條蝦船,從事捕蝦行業的時候,丹中尉意外的出現在碼頭的時候,這時觀眾原以為丹中尉會一直沉淪頹廢下去,可是當看到丹的身影時卻能感到他的生命也在開始轉變。另外,影片也在某些細節不斷插入寫實的鏡頭,比如林肯總統的遇刺,尼克松總統宣佈戰爭要升級等。這些寫實鏡頭讓電影呈現出現實中原本就內涵多義曖昧的屬性,讓觀眾有主動參與去選擇意義的機會。寫實的鏡頭讓觀眾感覺阿甘的生活隨時可能會在普通百姓身上發生,因此相信阿甘的生活是真實的。

在影片中阿甘是一個智力較低的人,可是故事的每一個情節都體現出他本質上的善良、純樸,可以看出阿甘是一個懂得如何去愛的性情中人,這兩方面表現的落差通過鏡頭的剪接巧妙的傳達給每一位觀眾。同時導演賦予阿甘自我敍述的鏡頭,整部片子就是阿甘對自己大半生的回憶錄,以他自己的敍述為旁白,不僅在他的敍述中,在他和珍妮的交往中,想念珍妮的時候,和丹中尉的交往中,用自己的善良和樸實感化丹中尉的時候,甚至在他無緣無故的跑步中都發現了自己和丹中尉身上的一些教訓和道理。在插入珍妮和丹中尉的鏡頭時,還是在講述他們的坎坷命運時,通過對比,讓觀眾在感情上與角色的處境緊密結合,隨着珍妮的一次次與阿甘的相遇和分離而傷心,隨着丹的頹廢而失落,隨着珍妮的吸食毒品而為她感到悲哀。導演無非在通過阿甘和珍妮的命運的對比,通過丹中尉命運的變化告訴觀眾一個哲理: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奮鬥來創造命運,即便我們有各種缺陷,承受着各種不幸和災難,但是隻要能堅定一種信念,就能創造出奇蹟。相信觀眾隨着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運的起伏能夠體會出其中的哲理!

可以看出,這部影片創作的藝術內涵很深,無論是故事的發展以及其表現手法給人的震撼,還是製片時的鏡頭處理等都相當高明,難怪那麼多人喜歡這部影片,獲得那麼多奧斯卡獎項也是實至名歸!

很多時候我們就象阿甘一樣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都遠不及阿甘,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須盡力將它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你會發現,越往高處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論,他坐路邊的長椅上和不相識的路上講述他的傳奇,他在每一個理論前面加上三個字:媽媽説。

----媽媽説,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嚐到什麼味道。

----媽媽説,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同,沒有。

----媽媽説,我只是告訴自己,當我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要盡力去做好它,比如我這輩子做了你的媽媽,這是我無法選擇的事,上帝把你給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須盡力做好你的母親,我做到了。

阿甘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這些話他都記住了,他説,笨人有笨人的作為。當珍妮叫他快跑的時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跑散了他記憶中第一雙神奇的鞋子,也發掘出了他的第一項潛質:跑。他一直在跑,開始是逃跑,後來他跑進了橄欖球隊,再後來跑進了大學,跑得了學位。在戰場上,他仍是牢記珍妮的話,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榮譽和友情。

你不得不承認,其實很多事情的成功是有其偶然因素的,它並不會因你的處心積慮而更接近終點,卻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給你的努力以一個最恰當的褒賞。他忠誠,所以在戰爭中他獨自脱離了危險的時候,他仍然跑回叢林中去找他的戰友。他守信,他答應了戰友要共買一艘捕蝦船,但戰友死了,他卻在旁人不可思議的眼神中為他實現了遺願,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執着,所以他會在珍妮離開後一跑三年,穿越了整個美國,一直不停,他告訴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東西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後,失去了雙腿的中尉一直對自己不能戰死在戰場上卻仍以殘廢之軀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惱怒,因為中尉是這樣一種人:他視榮譽高於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喚回他對生命的信心,使他發現,即使沒有雙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

阿甘並沒有遠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總是被聰明人嘲笑,他最愛的母親和珍妮先後離開了他......但對他並因為如此而沉沒,愛還在延續,他還有自己的孩子,一個聰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還在繼續,他不聰明,但他永遠知道如何讓生命充滿希望。所以他也就贏得了榮譽,財富和愛,這些常人可能永遠不能兼得的東西。

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深受喜愛?雖然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着,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着,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

當我們年華老去,回首來路,如果你可以對昨天的一切無悔,那麼你已經擁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8

前些日子,重温電影經典《阿甘正傳》,末來得及感動卻早已深刻。

整部電影在轉承銜接方面雖然給我感覺非常的戲劇化(比如電影在阿甘被同學們驅車追趕就追到了正在比賽的橄欖球場),這種戲劇化讓我明瞭,雖然不是真實人物的傳記,僅是一部電影,但導演所賦予的精神含義和道德標準卻是能讓我可以以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和體會的。

1、有自我的特長

阿甘小時候由於雙腿的問題,加之顯得蠢笨,讓他周邊的人都以為他是白痴,但是他在開學的時候交上了他一生執愛的女友珍妮。他的女友在阿甘受到同學們欺辱追打的時候,叫他快跑。這一叫,阿甘就註定了一生不停地“跑”。阿甘在與欺負他的同學作鬥爭的過程中唯一辦法就是跑,並且是以最快的速度去跑,從而一天天超越了原來的速度。就是因為這樣的“逃跑”成就了阿甘,他以跑的方式躲過了同學們的追打,也是以跑的方式進入橄欖球隊並在賽場上贏得了很多比賽,還是以跑的方式他在戰場上救了很多戰友而因此獲得了勛章,他更是以跑的方式擺脱了人生的最大困惑(那是他女友珍妮離開他的時候)並且引領起大眾跑的運動進而重新引起他女友的關注。

我們的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障礙,如果我們越不過去,可能就會存留下許多的陰影或者也將在日後繼續成為我們前行的障礙;如果能像阿甘那般掙脱了困於雙腿的鐵箍一樣擺脱那些障礙,我們離成功就能將更近一步。逾越障礙,鑄就我們的特長,以我們的特長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成就和想要的人生。

2、專注和執著

阿甘一生專注和執著,無論是對待感情還是對待事業。

阿甘在愛情的路上,他一生只愛過一個女人珍妮,無論珍妮陪伴着他不離左右還是一度的離開他或者躲着他甚至跟過別的男人,他都從未放棄過對珍妮的愛。阿甘對待愛情的專一,讓人感動,讓人覺得能用全身心從相遇開始從小至大直至死去都只忠愛一個女人是多麼偉大,那或者也是一種人性的光輝。在現實中,這樣的男人應該説少之又少或者是絕種了,但是導演所給予我的思考是,我們是否值得這樣去做呢?是否愛情就須這樣的忠貞?如此至真至純的愛情,出自內心的最深處的,也應該是我們應該推崇的。其實整部影片很多的地方很多的精神特質,阿甘在現實面前應該都是讓人覺得非常傻非常蠢的,但是阿甘的精神實際也是值得人類去推崇的,雖然我們並不一定就因此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本質,但是至少是能拯救這個世界很多墮落的靈魂。

對於事業,阿甘同樣的專注和執著:在學業上,蠢笨的阿甘堅持到讀完大學並獲得了好成績;對待一顆剛開始只是當作玩耍的小小的乒乓球,他以專注的精神玩得出神入化,從而獲得進入國家隊並參與了中美兩國的友誼比賽;在他從軍隊退伍後,他又以執著的信念完成對一個戰友的承諾——買船捕蝦開蝦仁餃子店,經過風雨之後,他終於成功,並且因此在戰友和好友的幫助下獲得了其他行業的成功,獲得了畢生花不完的金錢。

在人生的追求上,我們缺的往往就是這種專注和執著,因此我們的夢想不是一天天向我們靠近而是一天天離我們越來越遠。努力,專注,執著,向夢想更靠近一點。

3、阿甘的率真

阿甘活得非常率真,他承認自己蠢,但他並不因此不快樂,反而是以自己的實實在在去改變自己發展自己克服自己的缺點。阿甘在面對眾人的時候,他都是以率真的心態對之不去掩飾的,甚至有一次總統表戰功發放勛章的時候,當總統問他的戰傷在哪裏,他就當眾脱下褲子顯示了在他屁股上的傷,毫無忌諱。人總是俱有兩面性,我們的優點有時反而成為了缺點,我們缺點反而又成就我們自身的優點;我們在得到的時候正在失去,我們在失去的時候正在得到。阿甘在小時候第一天上學的車上,因為其他同學對他的厭惡反而讓從上學第一天開始就認識了珍妮;也正是阿甘的“蠢笨”、率真,造就了他的專注、堅定、執著從而成就了他的成功。

在現實,人有時難免不得不有一些毫無傷害的虛偽,能如阿甘的率真,卻是我們渴求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真實的自我吧。

4、阿甘的孤獨和堅強

在影片中,阿甘的內心應該是孤獨的,特別是成年之後的阿甘。小時候的阿甘是弱小的,雖然受到同學們的欺辱受到外界的種種威脅,但是這個時候他擁有女友珍妮,這個時候的阿甘我想他應該是不孤獨的——至少他的內心有着自己深愛的人的陪伴。成年之後的阿甘,珍妮一度離開他,珍妮在世俗的世界裏越走越遠離阿甘直至她明白對阿甘的愛並且迴歸——可是那時的她深感對阿甘的愧疚並且將不久離開人世。成年的阿甘,一直一個人在默默承受着珍妮的一度離開,並一如既往堅守着對珍妮的愛,無論她是否在他身邊或者離開了他。在珍妮和他有過一夜之後再次離開阿甘的時候,阿甘當時陷入了前所末有的迷茫,但是他以三年的個人孤獨的長跑方式來讓自己的心境在跑的過程中逐漸清醒,而他周圍痛苦迷茫的人們在對他的關注中也加入了他的長跑中(導演可能在此預示着一場精神領袖的運動)。正是這樣的長跑方式,正是這樣長時間的默默承受顯示了阿甘的堅強、執著,那是成年之後的阿甘,也是作為男性的阿甘,能承受得住責任和愛戀的折磨,而小孩與成人之間的差別或許也在於此吧。當珍妮離開人世之後,當阿甘站在珍妮的墳前,流着淚對着珍妮傾訴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阿甘已是經歷之後滄桑的阿甘,他的精神世界也更加飽滿、完整。

5、阿甘的弱小和強大

小時候的阿甘是弱小的,隨着阿甘的成長,阿甘也慢慢變得強大。阿甘脱離了糾於雙腿的鐵箍是一次走向強大的開始,在他在商業上獲得成功是另一次強大的開始。阿甘的每一次成功的過程實際就是從弱小到強大的過程,無論是從精神方面還是從物質基礎。

生命有時就如螻蟻一般弱小,有時顯得那樣的脆弱無助、無依無靠,那麼讓我們變得強大吧,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都讓我們變得強大起來,那才是完整的我們也才是成年人的世界。

6、阿甘的兒子

影片在最後注入了一個因素——阿甘的兒子。看到他的兒子的時候,我似是深有感觸。我不知導演為何在這個時刻注入這個元素,或許只有擁有了“後代”的阿甘才是人生的完整,常人眼裏的圓滿吧,而那也是人們所期待影片的美好結果和人生的結局應多一些美好少一些悲傷——阿甘既然已不能再擁有女友珍妮來陪他,那麼就讓他擁有一個兒子來陪他度過遺生。“後代”是美好的期望,是下一代的阿甘,但是下一代的阿甘絕對是四肢健好、聰明伶利的阿甘。如上,我是這樣理解影片的最後的,而假如換一種結局如何呢?假如珍妮在和阿甘有過一夜之後離開,珍妮並沒有懷上阿甘的兒子,但是珍妮也就那樣的死去,影片的最後會不會反而變成一種悲傷變成了一種缺陷美——無論阿甘曾經怎麼專注執著地愛過又無論阿甘怎麼的富有怎麼的成功,那多多少少總是讓人覺得遺憾,如此,有了阿甘的兒子出現,就讓人覺得人生能愛過痛過哭過笑過也擁有了自己下一代的希望,就算自己年老孤單了,人生還是美滿的。或許再在廣義上説,那也是代表了人類的希望吧,人類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繁衍自己的子孫,希望他們能在這個地球上活得更好。

影片《阿甘正傳》值得我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但願有一天能對之有更多的領悟也是對自我人生的一種領悟吧。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9

“生命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顆是什麼滋味”這是《阿甘正傳》裏的一句話,也是阿甘的母親對阿甘説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生活充滿了無數的不可能,此刻的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所以遇到厄運不要沮喪,處在人生巔峯也不要驕傲。阿甘一直牢記並相信着這句話,正因此雖然他的人生有過許多輝煌也有過許多低谷但他從未沮喪從未驕傲,他只是靜靜的看着人生的起落,慢慢地度過他着平凡卻又別緻的一生。阿甘生下來就是個白痴,他的智商將近七十,算是上帝給他的補償吧,他擁有着強壯而高大的身體。他從小被同學們欺負,但這讓他學會了跑,跑着跑着就跑上了美式足球隊也因此上了大學,但又因某些原因退出學校,得了軍功受到了總統的接見。之後又打上了乒乓球,進了國家隊,代表國家到中國和中國人打乒乓球。之後因參與遊行向國會扔勛章而被起訴,進入監獄,被作為實驗品安排進太空艙,因太空船出故障而落入了食人族中。被救出後參加摔跤賽,又為了一個承諾去海養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還參與過議員競選,最後又一次奔跑,跑下餘下的人生。這就是阿甘的一生,平凡而又別緻,他用着自己的真情,淳樸面對着這個社會,用“痴狂”面對生活,這就是他能一次又一次失敗後卻又能成功的原因。

在阿甘的生命中有着許多重要的人,是她們支持並幫助着他。先説説阿甘的母親吧,她是一個令人敬佩的母親,她一個人把阿甘撫養大,面對這又痴又傻的兒子她從來都沒有放棄,一直默默地站在阿甘背後守護者阿甘。看着阿甘一天天長大,度過生活中一次次的困難。是她教會了阿甘許多做人的道理,讓阿甘變成了一個成功的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當阿甘參軍時,她什麼都沒説,只是緊緊地抱了下阿甘,擁抱中藏滿了擔憂與祝願。在這兒我想起了我的母親,當我離開她走向大學生活時,她也沒有嘮叨什麼,只是一句要照顧好自己。或許母愛就是這樣吧,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一句話,一個眼神或一個擁抱就夠了。可以説阿甘的母親代表的是這世界上無數充滿真情的母愛。

再來説説珍妮,這是一個可愛而善良的孩子。小時候同學們都欺負阿甘,只有她沒有,她照顧着阿甘,和阿甘一起玩耍一起吃糖。她是阿甘的信念,每當阿甘遇到困難時阿甘總會想到她,想到珍妮阿甘也就不再害怕,能直面困難。當然每當阿甘丟失一切珍妮總會收留阿甘,並幫助阿甘。珍妮幾次都離阿甘而去但最後珍妮還是回到阿甘的身邊帶着阿甘的孩子,雖然愛情最終還是畫上了句號但珍妮是一直愛着阿甘的,人生若能得一這樣的知己,死而無憾。

最後來説説阿甘吧,在身軀上阿甘是殘缺的,他沒有完美的大腦,但在精神上他是完美的。他帶着真情,淳樸走向這個社會,面對着各種各樣的人,從來沒有怨恨過這個世界。對待愛情他是忠貞的,用“用盡一生去等待,直到海枯石爛”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來。他的一生只有一個愛情,那就是對珍妮的愛。從國小一年級到故事結尾他一直都深愛着珍妮,從未變過心。在這三十年的愛情中,珍妮沒能像他一樣堅持下來,她離開了他許多次,但這又如何呢,只要他愛着珍妮就行了。每當他的事情結束後他就會去找珍妮,珍妮不愛他了他會默默地走開,默默地祝珍妮幸福,珍妮有困難了他必會出現幫助着珍妮。終於珍妮帶着他與珍妮的孩子出現在他的面前。““白痴,”珍妮説,她的嘴脣顫抖。”誰又不是白痴呢?”説完,她走了,她起身,過去牽起小弗雷斯特的手,他倆就這麼走了。”就這樣伴隨着“白痴”二字他與她的愛情就這樣畫上了一個句號。回憶這場愛,總讓人那般珍惜。它沒有海誓山盟、沒有甜言蜜語、更沒有白頭偕老,有的只是阿甘那近似於“白痴”似的忠貞的愛。愛的如此簡單如此平凡,不過愛情就是如此吧,無需愛的驚天泣地,只需要我心裏有你,只需要你能幸福就可以了。這樣的愛值得你、我慢慢去學。

對待友情他是誠懇的,朋友對於阿甘來説是“同甘共苦,生死與共”他與朋友的承若他會用一生去守護。布巴是阿甘的朋友,他教會了阿甘吹口琴,在球隊他一直陪着阿甘陪着他走過那段日子,而他教阿甘的口琴阿甘也一直會吹着。後來他和阿甘上了戰場。那是一個“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先來臨的是明天還是意外”的戰場,於是兩人相互依靠着在下雨的夜晚布巴講着自己想去鋪蝦的理想,而阿甘則靜靜的聽着......後來、後來布巴不幸中彈原本已經脱離危險的阿甘為了救布巴冒着生命的危險再次跑經危險的叢林把布巴救出。“阿甘,出了什麼事了”“你中彈了”“我想回家。”這就是布巴的最後一句話,“我想回家”阿甘忘不了那個眼神忘不了那句話更忘不了我們一起去捕蝦的承諾。阿甘退役後創建了捕蝦公司,那段時間中阿甘將自己全部投入了捕蝦中,我想每當阿甘捕起蝦時一個人就會出現在阿甘面前他説道“我的名字叫本傑明—巴弗—布魯,人們管我叫布巴”這是阿甘的嘴角會微微的上揚而在天堂的布巴也會微微一笑吧!每當捕蝦公司賺了錢阿甘總不會忘記屬於布巴的一份,當阿甘離開公司時他把公司的一部分給了布巴的家人。有樂同享、有難同當。足以這就是朋友。人生在世朋友是少不了的,但真正真心對你的朋友卻很少,我喜歡把這種朋友叫兄弟(姐弟),每人都會有這樣的兄弟(姐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珍惜,我想你懂。

再來看看阿甘的成功吧,有人説阿甘能成功是因為阿甘的學其他東西的天賦還有好的嚇人的運氣。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認為這樣説阿甘的人肯定自己沒能堅持去做一件事。阿甘呢,對於每一件事阿甘都用近乎痴狂的態度去對待在球隊他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學球上,捕蝦時他就把自己都投在捕蝦上。再來看看我們,説要為英語四級做準備每天背一下單詞可是堅持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説我在大學裏一定要拿到學校獎學金可是堅持用心讀書不過一會兒有跑去玩去了。試問這樣的我們怎麼能像阿甘一樣獲得成功呢?堅持這是阿甘在做事上要告訴我們的,要知道阿甘只是一個智商只有七十多的白痴連他都能做到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阿甘説過做蠢事的人才是傻子,看看我們我們似乎一直做着放棄這樣的傻事,,説起來到底才是傻子呢?

“不過,我跟你説,朋友:有時候到了晚上,我仰望星星,看見整個天空就那麼鋪在那兒,可別以為我什麼也不記得。我仍舊跟大家一樣有夢想,偶爾我也會想到換個情況人生是什麼樣兒。然後,眨眼之間,我已經四十、五十、六十歲了,你明白吧?”我明白,阿甘,我知道你想告訴我們什麼,到了晚上我也會仰望星星,我會想着自己的夢想,並帶着夢想一直奔跑,奔跑。我會尋覓着自己的未來,不再帶着藉口,駕一葉扁舟,駛於夢想的彼方。阿甘,我會比你更強!

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滋味。阿甘帶着這句話用着自己的淳樸、真情鑄造了一個成功人的人生。他用他的一生告訴了我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兄弟,什麼是人生。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10

阿甘,一個被認為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最終成為了橄欖球明星,大學生,全國知名人物,捕蝦船船長,還得過榮譽勛章並多次受到總統的接待。智商只有75的阿甘卻能代表美國與中國進行乒乓球比賽,結束了冷戰的封鎖,揭開了中美建交的序幕。這讓我明白善良和單純才是上帝賦予我們最聰明的財富。在阿甘單純的眼光中,最美的事物是暗夜中的星星,黃昏中的落霞,沙漠中的朝陽。撥開硝煙與仇恨,世界依舊簡單而美好。阿甘以他的執着戰勝了生命中一切艱難險阻,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次又一次地奔跑着。他跑掉了腳上的器械,跑進了大學,跑進了白宮,跑遍了整個大洲!

很多時候我們就象阿甘一樣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都遠不及阿甘,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須盡力將它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

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論,他坐路邊的長椅上和不相識的路上講述他的傳奇,他在每一個理論前面加上三個字:媽媽説。媽媽説,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嚐到什麼味道。媽媽説,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同。媽媽説,我只是告訴自己,當我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要盡力去做好它,比如我這輩子做了你的媽媽,這是我無法選擇的事,上帝把你給了我,我就必須盡力做好你的母親,我做到了。阿甘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這些話他都記住了,。當珍妮叫他快跑的時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跑散了他記憶中第一雙神奇的鞋,也發掘出了他的第一項潛質:跑。他一直在跑,開始是逃跑,後來他跑進了橄欖球隊,再後來跑進了大學,跑得了學位。在越戰戰場上,他仍是牢記珍妮的話,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榮譽和友情。

我喜歡這本書,並喜歡阿甘這個人物是因為阿甘的智商雖然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着,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着,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阿甘這樣一個人物是否真實存在,我無意考證,但我向擁有這份精神的人致敬。

當你年華老去,回首來路,如果你可以對昨天的一切説無悔,那你就度過了成功的一生。

《阿甘正傳》講述了主人公福爾斯特·甘在孩童期間,越戰中以及回國之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阿甘由一個普通甚至説是低智商的問題兒童,成長為一個眾人崇敬的百萬富翁,一位了不起的成功人士。一個人們眼中的蠢材到一個人人稱讚的人才,聯繫人才學所講,似乎我們也能從阿甘身上找到一些理由。

在人才學的第五章中,提到了先天素質這一定義,就人才學來説,先天素質與後天習得素質是相對的概念,即是人在出生時,通過遺傳以及由於胎兒發育期間受到各種因素的刺激已經形成的綜合特徵,主要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智力素質。從在這個角度看來,阿甘在先天素質這一塊便落後於常人。在智力素質這塊,阿甘從遺傳那得到的是先天低智商,智商只有75,連規定的正常上學的智商都沒達到,而被學校拒收。此外,生理條件上,阿甘天生腿殘疾,使之不得套上腳撐,套上腳撐的`阿甘成為同伴眼中的笑話,阿甘被排斥、嘲笑、甚至欺辱。不過我們總説老天是公平的,它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阿甘正驗證了這句話。在影片中,阿甘因為同伴的欺負而開發了自己的潛能,他的一雙“飛毛腿”,奔跑如風,這使得他順利的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併成功的獲得學士學位。另外就是他在乒乓球上的天賦,偶然的接觸乒乓球使得阿甘又走上了一條光輝燦爛的路途。不過,這些種種都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上帝賜予了阿甘一個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也許是應為低智商,也許是基因問題。無論如何,就是這樣的簡單而又純潔的大腦,幫助阿甘走上成功的道路。還有就是阿甘的不同的氣質,氣質影響着人的性格和情緒,阿甘就是一個温和、淳樸、樂於助人、毫無心眼的性格,好心有好報,阿甘也因此得到了許多幫助。綜上看來,阿甘在生理與智力的缺陷是一塊巨大的絆腳石,不過同時,這塊絆腳石也成為阿甘成功的墊腳石。

先天素質的缺陷阻礙着阿甘,但是我們能借鑑一些“環境決定論”的內容,來分析阿甘的成功。“環境決定論”與“遺傳決定論”相反,強調人才主要取決於後天環境特別是教育因素的影響。在《阿甘正傳》中,阿甘的媽媽正是典型。阿甘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要讓兒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她常常鼓勵阿甘你和別人是一樣的,要他自強不息,為了應對別人説阿甘是傻瓜的話,她告訴阿甘“做傻事的才是傻瓜”。在影片中,阿甘的媽媽讓阿甘套腳撐,讓阿甘進入學校學習,也確實讓阿甘過着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後來我們經常在影片中聽到阿甘説“媽媽説……”這樣的話,可以看得出,媽媽對阿甘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將阿甘與珍妮進行比較,我們便能瞭解教育有多大影響。在先天上,珍妮四肢健全,漂亮可愛,頭腦聰明,但就是因為生活在變態父親的虐打中,童年的陰影使得珍妮最後走上濫交,吸毒以致於葬送生命。假若珍妮能在正常環境中成長,相信會是不同的結局。母親是阿甘人生中導師,她教會阿甘什麼是自尊,什麼是自愛,教會阿甘不屈不卑。除了母親,珍妮也是阿甘的福星。在同學們都不給阿甘座位的時候,珍妮主動讓阿甘坐在自己旁邊,與阿甘打招呼,和阿甘一起玩耍,在同伴欺負阿甘時,珍妮高呼:阿甘,跑,快跑。讓阿甘在奔跑的道路上馳騁。珍妮給了阿甘友誼和愛情,給了阿甘幸福。除了母親和珍妮,例如小時欺負阿甘的同學,若不是他們的欺辱,阿甘又怎會開發自己奔跑的天賦;例如巴布、丹中尉等等,他們都有意無意的促成了阿甘的成功。個人認為,在阿甘的人生中,外部環境對阿甘起着主要影響。

除了先天素質和環境的影響,阿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不能忽視。阿甘的行為有着自己的善惡標準,他跟珍妮告白,追求自己的幸福;他信守與巴布的承諾,回去做起了捕蝦船的活;他莫名的奔跑,只是因為想跑,想便去做;他不怕危險,救起了許多越戰中的受傷戰士(包括丹中尉)……阿甘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為,去描繪自己的人生的藍圖。所以,阿甘自己的能動性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在各種不同的逆境中,阿甘並沒有抱怨任何人,只是自己默默的努力,最終,危機成為轉機。阿甘的成功是先天素質(即天賦)、後天環境以及自己的主觀努力的綜合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阿甘,我們各自有着或多或少的毛病,但是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以及自己都還沒發現的潛能,只要能夠將天賦合理運用,同時藉助外力,那麼我們也能夠成功,能夠成才!

阿甘正傳觀後感3000字 篇11

對於我,《阿甘正傳》並沒有給我帶來想象中的震撼,取而代之的卻是對電影本身和自我的審視。

首先在人物形象方面,阿甘雖然被介紹為一位智商不健全的人,但在電影中並沒有過多地表現他“傻子”的一面。在絕大多數人心中,所謂智商低一定是講話都講不清楚、不明事理、思維緩慢的人,但影片中這些“特質”都沒有被明顯地表現出來。相反,阿甘十分清楚“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這句話的含義,從這一方面來看,阿甘並不是個傻子。更不可思議的是,阿甘有他特有的長處:從小跑步飛快,青年時很適合當兵,戰後乒乓打得很棒,中年時懂得追求理想與愛等等。正如許多感歎“傻人有傻福”的人所感受的,阿甘似乎不再是個“傻子”,而是一個十足的幸運兒。

這也許和我們心中的設定有所偏差——為什麼?我本是來看一個傻子是如何艱苦地突破社會的重重障礙,通過極為痛苦的“破繭重生”而重新定位自己的呀!為什麼阿甘的成功來得那麼幸福快樂呢?是電影表現出現差錯了?

這是我一開始的想法,其實不然,電影之所以沒有將阿甘的人生苦難化,是因為他想用更樂觀的視角記錄一個“原本不幸者”的人生,用更客觀的鏡頭講述每個人都經歷的坎坷。我相信你不會忽略阿甘在車上沒位子坐時的無措、被惡童追趕的恐懼、心愛的珍妮掉頭而時的無奈……也許你對此不屑一顧——這些都只是阿甘暫時的弱勢而已,後來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那麼,這就是電影告訴我的,在我生活中的許多不幸只是暫時的。也許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某些不幸因素會影響很長的一個階段、甚至是人的一生,我們因此感到無奈、痛苦,並不斷地掙扎在因素限制的人生中,這樣甚至會致使因素存在得更長久。而這部電影就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成功的正面例子:阿甘有一個極為長久的、客觀的不幸因素,即智力低下;以及眾多如上文所述的外界影響因素。但電影逐漸地隨着阿甘的成長將這些因素淡化,用阿甘單純看世界的眼光告訴我們:不要考慮那麼多所謂的影響因素,我們只不過是在享用一盒未知的巧克力,我們只要用心走完人的一生,所謂的痛苦並不需要深思熟慮地考慮怎樣承受,繼續走下,我們擁有愛、擁有自己真正的心靈,這便是幸福的一生。電影給我們的視角,沒有刻意地刻畫阿甘對不幸的抗爭,而是每當阿甘面對那些“不是很甜美的巧克力”時,呆呆的裝作不理解或忽視,甚至是轉身筆直地、卯足了勁地奪命狂奔……也許這就是這部影片帶來的簡單、温暖的正能量。

關於智慧

阿甘的成功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困惑——既然一個智商低下的人可以獲得成功,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拼命學習、追求智慧?做一個認知能力、反應能力、學習能力低下的人不是依然可以擁有幸福嗎?更勝者,“越聰明,活着內心越痛苦”的説法也是一次次地不斷被證實。對此,我與其他人也曾有探討,但他們並沒有能夠給我滿意的答案。我想,大概是因為大家對智慧的定義是曲解的——很多人認為學習知識基本上就是智慧的全部內容,如果憑這一點來看阿甘的成功的話,智慧真的與成功無緣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學習知識,只是通向智慧、可見的、被大多數人使用的一種“捷徑”,是的,沒有一條道路比知識與智慧連接得更為緊密了。即便如此,我們看似擁有許多知識的人,往往卻不能夠將真正的智慧引入生活:眾所周知,我們在學校學習的許多深奧知識在以後的生活中很少會運用到;許多學生讀到了博士學位,淵博卻侷限的知識卻只是可憐地被運用在每學期的論文上。而與此相反,阿甘雖然幾乎沒有知識和所謂的“手段方法”,但他卻在用心生活、用心愛他人、用心愛祖國、用心保衞理想和尊嚴、用心做他自己。我想這就是屬於阿甘的智慧,一種簡單、令人幸福的生活智慧。我想我們找到了答案,智慧,脱離智商知識因素存在於生活之中,是可能的,它將創造一種簡單的幸福感;反觀自身,我們用知識在生活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智慧,是極好的,它將帶來更加多元、更加深刻、並更富有意義的人生。當然有的人覺得,智慧會帶來憂慮,其實這種憂慮會帶來更加深刻、與眾不同的價值

智慧的價值無限而多元,阿甘的智慧讓我們學會簡單生活、幸福地活着。

關於理想

過覺得和一個傻子談理想簡直可笑。但電影卻告訴我,當傻子擁有理想、併為之不顧一切地付出努力和堅持的時候,是多麼讓人動容、多麼勵志。

第一次談到理想時,珍妮問他:“你有夢想嗎?你夢想成為什麼人?”,“我將來不成為我自己嗎?”這是他的回答。一開始以為他似乎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個多麼珍貴、美好的理想!“成為我自己”,這個理想看似簡單易取,但事實上,在社會中的許多人往往迷失了自己,併為此痛苦不已。楊瀾在《成功,沒那麼痛》一文中曾説:成就,從發現自己開始。我想,當我們大談特談自己所謂的理想,想成為各種成功人士或下一個誰誰誰的時候,就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我真的是在做我自己嗎?也許當你收穫了當初夢想的名利時,再反觀內心,一切就來不及了。這裏,珍妮也許是電影中設置的一個對比。

第二次説起理想,是當阿甘遇到了巴布這個一直夢想開捕蝦公司的朋友。不幸的是,巴布卻葬身沙場。或許出於友誼,也或許是因為阿甘心中對生活的熱愛,阿甘將這把理想之炬接到了自己手中,併為之付出行動、堅持,甚至用這個理想拯救了一個毫無理想、苟且偷生的中尉。精彩的創業故事數不勝數,阿甘也許只是其中渺小的一位,他並沒有驚人的創造力和別樣的眼界,他只有對理想最忠誠的追求和上帝給予的幸運。電影在這裏也許只是想表現一下理想的巨大影響力:堅定的理想可以感染他人,使你的精神在他人身上被體現;堅定的理想可以拯救個人,使個人活得更加充實、有意義。

第三次的理想體現在阿甘一次看似沒有任何目的的長跑中。許多人覺得這段場景説的是堅持,但我覺得從阿甘最後一句話“我累了,我現在想回家”來看,這一段並沒有體現所謂的堅持。我想這裏體現是阿甘和整個社會關於理想的矛盾。阿甘只是想跑步而跑步,沒有目的,有的人把這種行為簡單地歸結於自己想幹什麼就做,對此我不置可否。但當我們看到那些更隨阿甘跑步的人——他們有的覺得阿甘是為了爭取某種權益而跑步,他們有的覺得阿甘為大家帶來了希望,他們有的堅信阿甘具有創造天賦……阿甘似乎是一個偶像般的引領,於是他們跟隨着阿甘,想找到心中的“答案”。可當阿甘停下後,他們所有人卻都是一臉茫然。他們以為自己以堅持跟隨可以找到夢想,直到最後才暴露了心底最迷茫的一刻。在當時的美國,這一代人正是那時的“垮掉的一代”。但對於我們來説,我們其實有的也只是表面上“跟隨性”的理想,往往突然發現理想的荒誕和看似無意義,就極可能不知所措、陷入迷茫。所以在這裏,我想阿甘告訴了我:不要為了擁有理想而擁有理想,更不要附着他人的理想,這樣的理想寧缺毋濫。首先還是必須尊重自己的內心。

關於愛

一個充滿愛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阿甘無疑又一次詮釋了這一點,併成為這部電影的主要旋律之一。對於母親,他能夠理解母親的每一句話,並記住;他用心走好一生,並有了作為;當他聽到母親生病時,飛回了母親身邊,用自己的理解送走了不可挽留的母親。這是對關心自己的母親的愛。對於朋友,阿甘能夠竭盡所能地關心他,在生死線上拯救他,為他延續夢想、照顧家人。對於珍妮,雖然我並不認為阿甘真的給予了她想要的愛情(因為阿甘並不理解珍妮),但阿甘卻用愛為她搭建了一個温暖的避風港,這樣,也許是珍妮終其一生掙扎反叛的最好的結果吧。

最後,我們在影片結尾又看到了飄轉的羽毛。我想,這也許是象徵我們命運飄忽不定,起點不定,過程有起也有落,但總要落地。我們的命運也許受許多因素的限制甚至擺佈,但其實我們活着也像那起舞的羽毛一樣,本身就是一種簡單的美、一種令人賞心悦目的存在。正如阿甘母親逝世前所説的:“你要憑着上帝給予的做到最好”,不僅對於阿甘,對於我們每個人,這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