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

校園2.12W

近日拜讀了梁漱溟先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要義》兩部著作,自覺小有收穫,對老師課堂所講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遂筆記於此。 因兩部書中後者成書較晚,作者在其中對舊著的觀點作了修正,而本文脈絡亦以其體系展開,雖不守篇章之序,卻以其體系為本,僅於個別處以《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填補,故撰此陋文題目為“《中國文化要義》讀書筆記”。因兩部書中後者成書較晚,作者在其中對舊着的觀點作了修正,而本文脈絡亦以其體系展開,雖不守篇章之序,卻以其體系為本,僅於個別處以《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填補,故撰此陋文題目為“《中國文化要義》讀書筆記”。

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

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樑公思路是:首先將中國文化常被人指説的特異之處一一羅列,而後歸併為十四特徵,繼而拈取其中某一特點為研究入手,解釋其來由,“前後左右推闡印證,愈引愈深;更進而解釋及於其他特點。(中略)總之,最後我們若能發現這許多特點,實不外打從一處而來;許多特徵貫穿起來,原都本於惟一之總特徵;那就是尋到了家。中國文化便通體洞然明白,而其要義可以在握。” 篇首所繪圖示,乃根據書中所陳各特徵之關係整理而成,反印證於各章節以求暢達。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樑公思路是:首先將中國文化常被人指説的特異之處一一羅列,而後歸併為十四特徵,繼而拈取其中某一特點為研究入手,解釋其來由,“前後左右推闡印證,愈引愈深;更進而解釋及於其他特點。(中略)總之,最後我們若能發現這許多特點,實不外打從一處而來;許多特徵貫穿起來,原都本於惟一之總特徵;那就是尋到了家。中國文化便通體洞然明白,而其要義可以在握。”篇首所繪圖示,乃根據書中所陳各特徵之關係整理而成,反印證於各章節以求暢達。

一、理性早啟一、理性早啟

於樑公看來,中國問題一切根源盡在篇首所謂第四特徵者,只不過一開始僅説第四特徵乃一神祕力量,直到篇末方將其闡發為“理性早啟” 。於樑公看來,中國問題一切根源盡在篇首所謂第四特徵者,只不過一開始僅説第四特徵乃一神祕力量,直到篇末方將其闡發為“理性早啟” 。 既言“理性早啟”,則必先明確“本能”、“理性”與“理智”之別。既言“理性早啟”,則必先明確“本能”、“理性”與“理智”之別。 所謂本能,即動物生而所能,而止於其所能,是有限的。所謂本能,即動物生而所能,而止於其所能,是有限的。 而如脊椎動物之先天本能安排不足,要靠後天學習方能生存的,乃是心思作用中的理智。而如脊椎動物之先天本能安排不足,要靠後天學習方能生存的,乃是心思作用中的理智。 其擺脱本能愈多,則其理智作用愈強,沿理智之途走得最遠者,便是人類。其擺脱本能愈多,則其理智作用愈強,沿理智之途走得最遠者,便是人類。 當理智造乎最終“無所為”的冷靜地步,而後得盡其用,就不期產生了無所私的感情——這便是理性。當理智造乎最終“無所為”的冷靜地步,而後得盡其用,就不期產生了無所私的感情——這便是理性。 理性與理智原為心思作用之兩面,“理智之用無窮,而獨不作主張;作主張的是理性。” 理智乃靜態的、客觀的知識與方法,而理性更有向上一念,求生活之更合理也。理性與理智原為心思作用之兩面,“理智之用無窮,而獨不作主張;作主張的是理性。”理智乃靜態的、客觀的知識與方法,而理性更有向上一念,求生活之更合理也。 在行為上,節足動物以本能指導行為,脊椎動物以理智漸取代之,而人正依靠心思作用擺脱本能控制最甚,以理智鬆開本能的機械束縛,不僅代之以理智,更產生了獨有的理性。在行為上,節足動物以本能指導行為,脊椎動物以理智漸取代之,而人正依靠心思作用擺脱本能控制最甚,以理智鬆開本能的機械束縛,不僅代之以理智,更產生了獨有的理性。 以上種種,都在以下圖示中體現。以上種種,都在以下圖示中體現。

既已闡明理性、理智之別,迴歸論述中國的“理性早啟”。既已闡明理性、理智之別,迴歸論述中國的“理性早啟”。 根據上段解釋,樑公認為理性是一要求生活向上合理之追求,自有對進於無對,凡事向內尋求,這與老師課上所講東方文化“合”對自然本根和諧的終極關懷應屬一義。根據上段解釋,樑公認為理性是一要求生活向上合理之追求,自有對進於無對,凡事向內尋求,這與老師課上所講東方文化“合”對自然本根和諧的終極關懷應屬一義。 理性理智雖同為心思作用兩面,原本密不可分,但理性要求位元階更高,認識了“人之所以為人”問題。理性理智雖同為心思作用兩面,原本密不可分,但理性要求位元階更高,認識了“人之所以為人”問題。 所謂理性早啟,乃指中西文化早期形態——即中國出現周孔教化前的形態——雖無甚大區別。所謂理性早啟,乃指中西文化早期形態——即中國出現周孔教化前的形態——雖無甚大區別。 但中國早早便轉向追求理性,乃至演繹出道德與宗教的分野,中西文化自此分途。但中國早早便轉向追求理性,乃至演繹出道德與宗教的分野,中西文化自此分途。 至於周孔教化之興盛果由何道,樑公沒有在書中討論,惜其對此並無態度。至於周孔教化之興盛果由何道,樑公沒有在書中討論,惜其對此並無態度。

居文化中心而為主的,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其所有價值判斷,而非為人生而有的工具手段、方法制度之類。居文化中心而為主的,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其所有價值判斷,而非為人生而有的工具手段、方法制度之類。 人類文化必以宗教為開端,以其迷信、獨斷,取其凝聚、馴服之功用,在道德、禮俗、法律尚不存在之時建立秩序。人類文化必以宗教為開端,以其迷信、獨斷,取其凝聚、馴服之功用,在道德、禮俗、法律尚不存在之時建立秩序。 而後中西文化漸次分途,故其人生態度、所有價值判斷乃因對宗教的不同態度見差異。而後中西文化漸次分途,故其人生態度、所有價值判斷乃因對宗教的不同態度見差異。 西洋強於理智而弱於理性,則須以宗教作工具使人心智向上,故宗教林立,高下不等。西洋強於理智而弱於理性,則須以宗教作工具使人心智向上,故宗教林立,高下不等。 最終以基-督宗教一派至為浩蕩,自創世至末世無所不包而遠開出人類知識範圍處立足,給予人心智莫大安慰,終成大統。最終以基-督宗教一派至為浩蕩,自創世至末世無所不包而遠開出人類知識範圍處立足,給予人心智莫大安慰,終成大統。

而我中國文化經周孔教化提前進於理性之境,便無須也容不得退回反繞宗教的圈子,道德自覺完善為一再自然不過之要求。而我中國文化經周孔教化提前進於理性之境,便無須也容不得退回反繞宗教的圈子,道德自覺完善為一再自然不過之要求。 周孔教化原是一種學術而非宗教。周孔教化原是一種學術而非宗教。 宗教喜談生死鬼神之事,正因它恰合於產生宗教的知識與情志要求,可使人對外在的神的`理性充分信仰,而貶低人的理性價值;但子恰恰相反,不談“怪力亂神”而充分相信人都有理性,完全信賴人類自己,要求人向內發力,此其一。宗教喜談生死鬼神之事,正因它恰合於產生宗教的知識與情志要求,可使人對外在的神的理性充分信仰,而貶低人的理性價值;但子恰恰相反,不談“怪力亂神”而充分相信人都有理性,完全信賴人類自己,要求人向內發力,此其一。 宗教視儀式為其神聖威信所繫,故特別重視儀式規制、祭壇佈置之事;而當子貢欲告朔之餼羊,子只説“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分毫沒有指責對錯之義,只把兩種觀點對比討論,此乃宗教所萬不能容之事,此其二。宗教視儀式為其神聖威信所繫,故特別重視儀式規制、祭壇佈置之事;而當子貢欲告朔之餼羊,子只説“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分毫沒有指責對錯之義,只把兩種觀點對比討論,此乃宗教所萬不能容之事,此其二。 故經過周孔教化改造,中國文化中雖仍保有原始宗教的部分元素,如祭天、敬祖、崇德報功,但其核心已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而這些原始元素已轉化為周孔教化中的禮。故經過周孔教化改造,中國文化中雖仍保有原始宗教的部分元素,如祭天、敬祖、崇德報功,但其核心已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而這些原始元素已轉化為周孔教化中的禮。 儒家在學術上所作的惟一功夫,便是教人反省自求而已。儒家在學術上所作的惟一功夫,便是教人反省自求而已。 除了信賴自己的理性,別無它求。除了信賴自己的理性,別無它求。 這實在是道德,遠非宗教。這實在是道德,遠非宗教。 道德為理性之事,存在於個人之自覺自律;宗教為理智之事,寄於教徒之恪守教誡。道德為理性之事,存在於個人之自覺自律;宗教為理智之事,寄於教徒之恪守教誡。 中國自孔子以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中國自孔子以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 道德宗教二者,同是教人向善。道德宗教二者,同是教人向善。 然而宗教速效、力大、不易失墜,道德則難度驟增。然而宗教速效、力大、不易失墜,道德則難度驟增。 這就為宗教本是個工具方法,而道德則否。這就為宗教本是個工具方法,而道德則否。 宗教向外借力求善,但這外力實在就是自己,而道德不繞這個彎,徑向內部發力發掘自己的善。宗教向外借力求善,但這外力實在就是自己,而道德不繞這個彎,徑向內部發力發掘自己的善。 如此看來道德本應是一迅速跨入理性的通衢,但其矛盾也在於斯。如此看來道德本應是一迅速跨入理性的通衢,但其矛盾也在於斯。 須知人類歷史上,道德遠比宗教為後出者,正是因為人類理性較之理智總是發育不足,因而道德廣泛實現是一至難之事,理性的通衢反成為文化早熟的歧路。須知人類歷史上,道德遠比宗教為後出者,正是因為人類理性較之理智總是發育不足,因而道德廣泛實現是一至難之事,理性的通衢反成為文化早熟的歧路。 故“道德氣氛特重”與“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兩特徵實為一件事之兩種表達,毫無二致。故“道德氣氛特重”與“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兩特徵實為一件事之兩種表達,毫無二致。 至此,中國文化早熟理性早啟之事已然在胸,進而可以此貫穿全書。至此,中國文化早熟理性早啟之事已然在胸,進而可以此貫穿全書。

以理性早啟為起點,中國社會呈現出職業分途和倫理本位狀態,以下分論之。以理性早啟為起點,中國社會呈現出職業分途和倫理本位狀態,以下分論之。

二、倫理本位二、倫理本位

樑公謂中國社會為一倫理本位社會,是針對近三千年即周孔教化下的中國社會而言。樑公謂中國社會為一倫理本位社會,是針對近三千年即周孔教化下的中國社會而言。 至於三前年前的中國社會,他並不對其作過多研究,因為那段歷史雖在時間上佔有不少分量,但價值也僅止於此,遠不及後三千年文化功夫重要。至於三前年前的中國社會,他並不對其作過多研究,因為那段歷史雖在時間上佔有不少分量,但價值也僅止於此,遠不及後三千年文化功夫重要。 因此他對前三千年中國社會形態觀點也較含糊,只大致稱為宗法社會、封建社會,而沒有將此封建社會、宗法社會與西洋進行比較研究,只説應該大致相同。因此他對前三千年中國社會形態觀點也較含糊,只大致稱為宗法社會、封建社會,而沒有將此封建社會、宗法社會與西洋進行比較研究,只説應該大致相同。

周孔以降的社會方是樑公發力之處。周孔以降的社會方是樑公發力之處。 他言孔子以一部《春秋》在舊秩序中勾勒出新秩序來:一面啟導人類理性,是一切舊習俗舊觀念都失其不容懷疑、不容商量的獨斷性,而憑著理性作權衡;一面諄諄於孝弟,敦篤家人父子間的恩情,令其成為人倫至情,而後由近及遠善推其所為,俾社會關係建築於情誼之上。他言孔子以一部《春秋》在舊秩序中勾勒出新秩序來:一面啟導人類理性,是一切舊習俗舊觀念都失其不容懷疑、不容商量的獨斷性,而憑着理性作權衡;一面諄諄於孝弟,敦篤家人父子間的恩情,令其成為人倫至情,而後由近及遠善推其所為,俾社會關係建築於情誼之上。 後西漢世倫理終令封建解體並取而代之,原本在此。後西漢世倫理終令封建解體並取而代之,原本在此。 此種由內而外的關係模式,使得社會富於平等氣息和親切意味,在他滋養下,維繫中國文化兩千餘年的禮俗不知不覺間誕生。此種由內而外的關係模式,使得社會富於平等氣息和親切意味,在他滋養下,維繫中國文化兩千餘年的禮俗不知不覺間誕生。 其誕生後千年不易,正如其根本所植的自然法,故能與其同壽於天地間。其誕生後千年不易,正如其根本所植的自然法,故能與其同壽於天地間。 孔子之學與其説在社會秩序與組織,毋寧説在完善個人,説白了就是“做人”。孔子之學與其説在社會秩序與組織,毋寧説在完善個人,説白了就是“做人”。 一個完美的中國人格,是在一系列倫理關係中產生的,以孝子為始,進於慈父等事。一個完美的中國人格,是在一系列倫理關係中產生的,以孝子為始,進於慈父等事。 他終其一生始終處於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及人與自然的普遍倫理關係中,決不允許也不可能有分毫脱離。他終其一生始終處於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及人與自然的普遍倫理關係中,決不允許也不可能有分毫脱離。 這就大不同於西洋社會的人生狀態,樑公將西洋對應於中國人家族生活的狀態稱為集團生活,若單從字面上理解,彷彿西洋人生活狀態更為合理,更有“合”的意味在其中。這就大不同於西洋社會的人生狀態,樑公將西洋對應於中國人家族生活的狀態稱為集團生活,若單從字面上理解,彷彿西洋人生活狀態更為合理,更有“合”的意味在其中。 細查起來實則正相反,須知西洋人是在普遍、深入地將人域與自然、此羣與彼羣、自家與人家、自我與他人、靈魂與肉體甚至靈魂內部割裂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某種利益,而極其局部地、謹慎地、不情願地、小心提防地妥協結合成為集團,並在集團間角力。細查起來實則正相反,須知西洋人是在普遍、深入地將人域與自然、此羣與彼羣、自家與人家、自我與他人、靈魂與肉體甚至靈魂內部割裂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某種利益,而極其局部地、謹慎地、不情願地、小心提防地妥協結合成為集團,並在集團間角力。 故此集團決不含有“合”的意味,反倒是為了更好地“分”下去。故此集團決不含有“合”的意味,反倒是為了更好地“分”下去。

接下繼續談倫理本位社會對中國人人生狀態的影響。接下繼續談倫理本位社會對中國人人生狀態的影響。 沿著孔子作大道儒學所談“做人”問題思路走出去,相對於一個人,整個世界都處在以他為核心的倫理圈中,距離圓心愈近,他對其所負的責任愈重。沿着孔子作大道儒學所談“做人”問題思路走出去,相對於一個人,整個世界都處在以他為核心的倫理圈中,距離圓心愈近,他對其所負的責任愈重。 例如離他最近的是他的親族,親族中又以本房最近,本房中以父母最近,故中國文化奉家族與孝道於至高地位。例如離他最近的是他的親族,親族中又以本房最近,本房中以父母最近,故中國文化奉家族與孝道於至高地位。 以此組織社會,雖然某乙可能相對於某甲為不甚親從之人,但某乙又自有其至親至愛。以此組織社會,雖然某乙可能相對於某甲為不甚親從之人,但某乙又自有其至親至愛。 説得形象些,此圈在一處薄了,自有另一圈將此處墊厚,整個世界便處在廣泛地倫理聯繫中,絕沒有一處失缺漏空。説得形象些,此圈在一處薄了,自有另一圈將此處墊厚,整個世界便處在廣泛地倫理聯繫中,絕沒有一處失缺漏空。 人便總可相互救濟關懷,不致陷於絕境,世界温潤和諧的氣氛自然渾厚敦實,倫理社會實在居功至偉。人便總可相互救濟關懷,不致陷於絕境,世界温潤和諧的氣氛自然渾厚敦實,倫理社會實在居功至偉。

三、職業分途三、職業分途

中國社會由於理性早期所呈現出社會狀態的另一面,便是職業分途,這又不同於西洋階級對立。中國社會由於理性早期所呈現出社會狀態的另一面,便是職業分途,這又不同於西洋階級對立。 先要講清楚什麼是階級。先要講清楚什麼是階級。 若從寬泛説,人間萬般高下不齊,未嘗不可都叫做階級。若從寬泛説,人間萬般高下不齊,未嘗不可都叫做階級。 但這種歸納之下的階級並非對文化過程都具有重要意義,故拮取其重要者,樑公將階級解釋為“經濟政治之對立爭衡的形勢”。但這種歸納之下的階級並非對文化過程都具有重要意義,故拮取其重要者,樑公將階級解釋為“經濟政治之對立爭衡的形勢”。 此種階級構成在經濟關係上,而依託於政治制度。此種階級構成在經濟關係上,而依託於政治制度。 蓋在經濟上存在剝削,而政治上則土地等資源均各被人佔領之時。蓋在經濟上存在剝削,而政治上則土地等資源均各被人佔領之時。 階級不是理性產物,甚至是反理性的:一面以強力施於人,一面以美利私乎己。階級不是理性產物,甚至是反理性的:一面以強力施於人,一面以美利私乎己。 但人類理性總須漸次開發,當人類時間全被體力勞動所佔據,便無須臾工夫開發理性。但人類理性總須漸次開發,當人類時間全被體力勞動所佔據,便無須臾工夫開發理性。 只有當階級產生令一部分人悠閒了之後,人類進於理性始得提速。只有當階級產生令一部分人悠閒了之後,人類進於理性始得提速。 隨著經濟與文化進步,更多人乃至全人類都有充足悠閒時間,理性方能得到極大跨越,階級終歸消亡。隨着經濟與文化進步,更多人乃至全人類都有充足悠閒時間,理性方能得到極大跨越,階級終歸消亡。

那麼中國秦漢以來的社會嘗有階級嗎?那麼中國秦漢以來的社會嘗有階級嗎? 經濟上應説是不可能的。經濟上應説是不可能的。 我國史上土地可自由買賣的時間佔絕大多數;且基於倫理本位觀念,土地不似西洋及日本之長子繼承,而是在各房間均攤,故長期穩定集中土地實數不易。我國史上土地可自由買賣的時間佔絕大多數;且基於倫理本位觀念,土地不似西洋及日本之長子繼承,而是在各房間均攤,故長期穩定集中土地實數不易。 根據樑公所獲資料,全國範圍內土地集中壟斷情形不著,一般估計,有地者頗佔多數,且此多數遠不止於五十一對四十九之比。根據樑公所獲資料,全國範圍內土地集中壟斷情形不着,一般估計,有地者頗佔多數,且此多數遠不止於五十一對四十九之比。 而在競爭上更為激烈的商業和工業終不能淩駕於農業之上:古代商業興旺均依賴國際大宗貿易,而中國商業從未真正主動向國外推銷,反倒是數千年海禁,摧抑有加;而工業本身限制於理性早啟,人們心思聰明全在於斯卻不用於此,故工業與商業兩衰,其對土地集中助力甚微。而在競爭上更為激烈的商業和工業終不能凌駕於農業之上:古代商業興旺均依賴國際大宗貿易,而中國商業從未真正主動向國外推銷,反倒是數千年海禁,摧抑有加;而工業本身限制於理性早啟,人們心思聰明全在於斯卻不用於此,故工業與商業兩衰,其對土地集中助力甚微。 所可慮者,仍在政治勢力之影響。所可慮者,仍在政治勢力之影響。 但政治勢力促使土地集中,乃是對解放於封建的中國社會之莫大逆轉,必不可久,史上不斷迴圈於此而不得久固。但政治勢力促使土地集中,乃是對解放於封建的中國社會之莫大逆轉,必不可久,史上不斷迴圈於此而不得久固。 因此中國社會在經濟上雖有剝削者,但因其分散流動,故並不存在一剝削階級。因此中國社會在經濟上雖有剝削者,但因其分散流動,故並不存在一剝削階級。

下面考查政治上是否有統治階級,與上段互相印證。下面考查政治上是否有統治階級,與上段互相印證。 在中國實行統治的人,從大處可説是讀書人,從中細辨別,可以有皇帝家族、官吏、儒生三種,以下一一説明。在中國實行統治的人,從大處可説是讀書人,從中細辨別,可以有皇帝家族、官吏、儒生三種,以下一一説明。 三種人中所佔比例最大的儒生其實是個再鬆散不過的羣體。三種人中所佔比例最大的儒生其實是個再鬆散不過的羣體。 首先入門很容易,古人讀書科考只有限的幾本,不收學費的義塾亦隨處可見,讀過幾年後就可一面訓蒙一面科考,更有耕讀傳家、半耕半讀之類方法補貼生活。首先入門很容易,古人讀書科考只有限的幾本,不收學費的義塾亦隨處可見,讀過幾年後就可一面訓蒙一面科考,更有耕讀傳家、半耕半讀之類方法補貼生活。 只要有心仕途,接受教育總不是個難事。只要有心仕途,接受教育總不是個難事。 而且儒生與農、工、商皆沒有明確的界限,一個人可能這一代經商務工,下一代讀書,也可能此一時讀書,彼一時從商,更有前面所提到半耕半讀的口語。而且儒生與農、工、商皆沒有明確的界限,一個人可能這一代經商務工,下一代讀書,也可能此一時讀書,彼一時從商,更有前面所提到半耕半讀的口語。 因而儒生雖然在學問上是一共同體,但在生活中絕大多數都是不穩定於仕途和學術的。因而儒生雖然在學問上是一共同體,但在生活中絕大多數都是不穩定於仕途和學術的。 即便有豪門世家世代官宦,也佔不了儒生多大比例。即便有豪門世家世代官宦,也佔不了儒生多大比例。 再言官吏。再言官吏。 我們知道中國早早地便從貴族治國轉入官吏治國,此事大約發生在春秋戰國之時,名士鵲起各國仕官。我們知道中國早早地便從貴族治國轉入官吏治國,此事大約發生在春秋戰國之時,名士鵲起各國仕官。 官吏之所大不同於貴族者,即他不過是為他人行統治。官吏之所大不同於貴族者,即他不過是為他人行統治。 他在步入仕途之前不過是平頭百姓,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告老還鄉之後又迴歸於百姓。他在步入仕途之前不過是平頭百姓,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告老還鄉之後又迴歸於百姓。 任官只是一時之事,何必與生於斯、長於斯、老死於斯的百姓為水火不容之對立?任官只是一時之事,何必與生於斯、長於斯、老死於斯的百姓為水火不容之對立? 因此只有皇帝家族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除皇帝而外多數親族不能實際掌握政權,官吏不但不願與百姓對立,反倒常站在百姓一邊,以“愛民如子”、“民貴君輕”等倫理要求皇帝。因此只有皇帝家族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除皇帝而外多數親族不能實際掌握政權,官吏不但不願與百姓對立,反倒常站在百姓一邊,以“愛民如子”、“民貴君輕”等倫理要求皇帝。 皇帝雖然一人在上萬人在下,但每有大舉動往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官吏百姓們卻也離不開皇帝,皇帝一倒台則天下大亂荼毒眾生。皇帝雖然一人在上萬人在下,但每有大舉動往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官吏百姓們卻也離不開皇帝,皇帝一倒台則天下大亂荼毒眾生。 千年來往往是一種消極相安之局,少有積極統治之實,而君臣百姓自然融為一大社會,都以對方為重,蓋莫能逸出,更不能有階級對立爭衡之勢。千年來往往是一種消極相安之局,少有積極統治之實,而君臣百姓自然融為一大社會,都以對方為重,蓋莫能逸出,更不能有階級對立爭衡之勢。

中國雖本有卿、大夫、士之階級,但此階級逐漸消失,變成官吏而職業化了,他們和農工商各司其職。中國雖本有卿、大夫、士之階級,但此階級逐漸消失,變成官吏而職業化了,他們和農工商各司其職。 孟子嘗言:“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往往被誤讀為人生而有貴賤,但結合同篇“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其真意應在於社會各有分工而無高下。孟子嘗言:“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往往被誤讀為人生而有貴賤,但結合同篇“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其真意應在於社會各有分工而無高下。 前文已述有分工有剝削方能有進步有文化。前文已述有分工有剝削方能有進步有文化。 中國社會並非沒有剝削沒有統治,只是其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時常易位,從不固定,故難形成階級,我們稱此狀態為職業分途以區別於階級對立。中國社會並非沒有剝削沒有統治,只是其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時常易位,從不固定,故難形成階級,我們稱此狀態為職業分途以區別於階級對立。 西洋以強力加於人走階級之道行剝削之事,而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從理性中獲得剝削的合理性,徑向理性中開出路去,取進步所必須之分工,舍剝削所流毒之階級,更從一側面證明中國理性之早啟。西洋以強力加於人走階級之道行剝削之事,而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從理性中獲得剝削的合理性,徑向理性中開出路去,取進步所必須之分工,舍剝削所流毒之階級,更從一側面證明中國理性之早啟。

標籤:讀後感 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