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王安石的《登飛來峯》原文賞析

校園4.98K

登飛來峯

王安石的《登飛來峯》原文賞析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字詞解釋:

飛來峯: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唐宋時其上有應天塔,俗稱塔山。古代傳説此山自琅琊郡東武縣飛來,故名。

千尋:極言塔高。古以八尺為一尋,形容高聳。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

浮雲:暗喻奸佞的小人。漢陸賈《新語》;“邪臣蔽賢,猶浮雲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緣 :因為。

最高層:最高處。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決策層。

作品翻譯:

飛來峯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説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峯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作品背景:

《登飛來峯》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峯抒發胸臆,寄託壯懷,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

作品賞析:

本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峯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

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前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在寫作手法上,起句寫飛來峯的.地勢。峯在杭州西湖靈隱寺前,而峯上更有千尋之塔,足見其高。此句極寫登臨之高險。承句寫目極之遼遠。承句用典,《玄中記》雲:“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以此驗之,則“聞説雞鳴見日升”七字,不僅言其目極萬里,亦且言其聲聞遐邇,頗具氣勢。雖是鋪墊之筆,亦不可等閒視之,實景語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高瞻遠矚的氣概。轉、結二句,絕妙情語,亦千古名句;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説,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説果,後説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説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後追諡號“文”。小字獾郎,晚年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 北宋臨川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説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並稱“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