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蘭亭集序語文課本教案

校園2.53W

1、教學重點

蘭亭集序語文課本教案

理清課文線索,瞭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瞭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

2、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聯繫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度。

3、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新課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在這裏種過蘭花。儘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很難尋覓。不過由於有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蘭渚之亭則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蘭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紹

學生讀註釋(1)。教師補充:魏晉,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書聖的美稱。他不僅長書法,也長詩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風格瀟灑放脱。書法作品《蘭》最為有名,它被後世評論者譽為行書第一,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樣的面貌呢請看插圖。古人評價:飄如遊雲,矯如驚龍。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只可惜,我們看到的只是臨摹本,其真跡已經失傳。據説被李世民帶到地下了。王羲之的詩文以《蘭》最出色。從註釋我們已經知道,它是詩歌集子的序。《蘭亭集》的內容又是什麼呢請看93頁的補白。集子中的詩文藝術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卻膾炙人口,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它吧。

三、朗讀課文

配樂朗讀(教師範讀)。讀後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然後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奏、字音。最後學生齊讀。

四、疏通字詞

1、重要詞語;2、練習三,並補充:所以(所以遊目騁懷,所以興懷)、一(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其情一也);3、成語及常用語

五、再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1、反覆朗讀課文,力求背誦;2、練習一;3、如何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檢查複習

  二、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瞭解序的體裁特點

明確:

序是一種文體,有兩種。一是贈序,一是書序。後者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內容多是介紹書的內容和特色、成書經過,寫書目的等。有的近似論説文,有的近似記敍文,有的則如説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蘭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

2、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

明確:

由樂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終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3、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

明確並板書:第一部分:點敍宴集盛況(樂)

  第二部分:抒發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賞析課文

1、第一段:

(1)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為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明確:時間: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地點:會稽山陰之蘭亭

風景: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氣氣清

惠風和暢

人物: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盛況:列坐其次

一觴一詠

暢敍幽情

感受:信可樂也

寫法:寫景抒情

敍議結合

作者用簡潔雅緻、妙趣天成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溪流,清澈明朗;激湍,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明幽雅,而又生機盎然。於是詩興大發,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絃之興,然而可以暢敍幽情,各抒懷抱。我們彷彿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的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後成為千古美談。作者發出由衷的感歎,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於蘭亭集會的暢快。

(2)學生嘗試背誦第一段。

理清背誦思路:記敍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境及場面的鋪敍,最後由是日地領起描寫遊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

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狀物寫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請學生摘錄寫景句。

2、學習第二段,瞭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

明確:作者寫出宴會之樂,實際是為下文的議論服務,作鋪墊。

一開頭就出現了一個闊大的境界: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接着列舉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極劇動盪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中有的人是靜者,談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是動者,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儘管性格不同,好惡各異,但是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都會陶醉於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不僅如此,而且及其所之既倦矣,向之所欣,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這就説明,年將老、興將倦,歡樂有期,這是共同的。

接着筆鋒一轉,由生説到死。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無論壽命的長短,其結果是殊途同歸,終期於盡,人總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個體的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於是作者自然發出豈不痛哉的感慨。

嘗試背誦第二段。

3、朗讀並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誦思路:首先,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從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説明古人也有感於死生;然後,聯繫當前,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再接着,把目光轉向未來,逼出後之視今,亦由今視昔兩句,併發出悲乎的慨歎。巧妙地把話題引到詩集的編著及其意義上來,以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總結全文。

作者的悲,與他的人生觀有着密切的關係。佛教、道教徒總是把生死看得很虛無、很超脱,他們一死生,齊彭殤,可我們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軀,要珍惜生命,士大夫當兼濟天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這種生活觀在我(王羲之)看來是何等的虛偽可笑。正因為我對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覽昔者興感之由,我悲古人,因為我對生命的體驗和古人對生命的體驗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後人,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後人讀我的文章,猶如我讀古人的文章一樣。這裏的悲不同於上一段的痛,而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邁進了多少年,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今非昔比,但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體驗卻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這種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動了我們。

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

4、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

五、小結

我認為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歎並不等於悲觀,歷史上悲歎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着,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歎。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着其裏,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着的努力。

相關資料

1.《蘭亭集序》真偽大辯論

《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齡編撰的《晉書》,而此前收錄晉文最完備的《文選》竟未見此文,這與《蘭》文的歷史地位很不相稱。同時劉義慶《世説新語》中樑代劉孝標註引的王羲之《臨河序》與《蘭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於是就此引發了一場《蘭亭集序》真偽大辯論。

(1)文章作者之真偽

觀點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這一觀點,並闡述了幾點理由。郭沫若也贊同此説,並就夫人之相與之增段補充論據,然後進一步考證説,《蘭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孫、陳代永興寺僧人智永所為。

觀點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適引用證據反駁郭沫若的觀點,章士釗也引用資料來證明《蘭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書法作者之真偽

觀點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質疑,李文田則從書體上否定定武本《蘭亭》為王羲之筆跡,郭沫若更是斬釘截鐵地斷定是假的,並進一步推斷,這個墨跡本應該就是智永所寫的稿本。

觀點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適等人著文反駁,認為郭沫若以兩塊剛出土的石碑而斷定東晉只有隸書一種字體,是孤證不立,偏難概全。

詳情請看《語文學習》2000年第8期陸精康先生的《〈蘭亭序〉疑案錄》。

2.《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曠之子,王敦、王導之侄,東晉初太興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歲,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國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遺書,勸使應命,乃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羲之素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度浙江,便有終老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裏,謝安未仕時也住那裏。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漢魏六朝散文選》,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餘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歎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延伸閲讀

將王素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比閲讀,《蘭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詩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對應的,這些自然之景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之物嗎?

《蘭亭詩》其一

仰視碧天際,俯瞰原水濱。

寂闊無涯觀,寓目理自陳。

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

羣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詩中的仰視碧天際對應《序》中仰現宇宙之大天朗氣清。詩中俯瞰泳水濱對應《序》中俯察品類之盛清流激湍。詩中無涯觀萬殊羣籟對應《序》中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風暖日這些景物並非客觀存在之景,而是貫注了詩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從詩中最後一句來看,宇宙萬物雖有差別,但它們給作者的感受都是嶄新的、可愛的。

設計二

這裏設計兩種自讀方案,供選用。

方案一:

反覆誦讀逐層領悟當堂背誦。本設計以誦讀為中心,通過誦讀帶動其他。時間為一節課。具體如下。

第一次,試讀,正音。邊讀邊正音,讀準所有字音。已經認識的字詞不但要讀準聲調,還要讀清平舌與翹舌、前鼻音與後鼻音,以讀出漢語的美感來。如歲在癸丑中的歲是平舌音,不讀翹舌音;暢敍幽情中的情是後鼻音,不是前鼻音。陌生的字詞則邊讀邊看註釋或查閲詞典。陌生字詞如:癸丑、會稽(古音異讀)、禊、急湍、流觴、騁懷、晤言、趣舍、曾不知、嗟悼、彭殤。

第二次,粗讀,正義。邊讀邊看註釋,以粗知句義;同時邊讀邊揣摩句內停頓,如: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此地/有/崇山峻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第三次,連讀,整體把握文意。連讀時要流暢,語音準確,停頓正確,並且讀出感情。通過流暢的誦讀可感知全文大意為:敍蘭亭之會,抒人生感慨。

第四次,細讀,把握全文思路。通過細讀可知,文章開頭敍蘭亭遊宴之事,以樂字作結,併為下面的抒情議論張本;第二段由樂而生悲歎,感慨死生之大;然後繼續擴展,論一死生、齊彭殤之虛妄,由哀轉興,並回到眼前的詩集上來。全文首尾圓合,一氣呵成,無雕琢做作之嫌,有清新自然之趣。

第五次,品味,涵詠。本文語言洗練,清新有致,需細細品味,對特別優美的景語、情語、敍事之語,更要用心品味。對景語、敍事之語,要邊品味邊展開想象和聯想: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些語言能在腦海中幻化成美景;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這些敍事之語能幻化成眾多文人墨客雅集遊宴的歡樂情景。對情語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等則能深入領悟,打破時空與年齡的界限,與作者產生共同的情感體驗。

第六次,熟讀,背誦。背誦時能將以上理解兼收幷蓄,背出意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獲得心靈的愉悦和精神的滿足。

方案二:翻譯誦讀背誦。該設計以翻譯為中心,通過翻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加快對課文的熟悉速度,最後達到當堂成誦。具體如下。

先根據課文的註釋,把全文連起來翻譯一遍。連譯時要順暢,因此翻譯過程中要考慮詞語間組合的協調,並且有時要另加一些字詞上去。比如原句是: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譯句可譯為: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晚春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河邊做消災求福的)修禊之事。再比如原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可翻譯為:抬頭仰望,天空(是這樣)的廣闊無邊,低頭細看,地上萬物(是如此)的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窮盡視和聽的樂趣,實在快樂啊!

然後進行對照閲讀。先讀一句原文,再説一句譯文;一遍結束後又倒過來,先説一句譯文,再讀一句原文。以此加深對原文的印象,也藉以訓練文言文與現代文兩者的語感。

然後略去譯文,只讀原文。要讀得連貫流暢,有韻味。

最後試着背誦,直至當堂背熟。

 附:擴展閲讀

 1.前人

張玉谷讀了上面的《蘭亭詩》(其三)後這樣與《蘭亭集序》作比較閲讀:即序中仰觀宇宙數句意。寓目理陳,貼視説,羣籟、適我貼聽説。只淥水濱,略帶蘭亭,絕不粘滯,詩境清越。

對照課文,請你把他的意思具體闡述一下。然後,如果你有自己新的理解,不妨繼續説説。

 [參考解説]

本詩的詩意就是《蘭亭集序》中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具體點説,仰望碧天際,俯磐淥水濱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相應,寓目理陳、羣籟、適我,分別是極視聽之娛的視與聽。

另外,三春啟羣品,寄暢在所因與《蘭亭集序》中的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羣賢畢至,少長鹹集引以為曲水流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等句分別照應。全篇詩意清新,簡潔有味。(個人的新理解因人而異,比如,從情感流露來説,此詩通篇洋溢着歡樂和喜悦,而《蘭亭集序》除了喜悦,還有感慨和悲歎,交織着多種情感。再比如,本詩雖寥寥數語,卻藴含着對人生的感悟。雖無法像散文《蘭亭集序》那樣具體闡述,卻也能讓人回味出來。)

2.下面是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請與課文作比較閲讀,並回答文後問題。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①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②。況陽春召我以煙景③,大塊④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羣季⑤俊秀,皆為惠連⑥;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⑦。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⑧。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注]①旅舍。②古人(白天還玩不夠),夜間持着燭燈遊玩,是很有原由的。③煙景,水氣朦朧的春景。④大塊,大地。⑤季:弟。⑥惠連,人名,謝靈運的族弟,很有才華。作者借用謝惠連讚譽其諸弟的才華。⑦康樂即謝靈運。此句言外之意是自己才華比不上諸弟。⑧在花叢中間擺開華貴的筵宴,飛快地傳遞着雀鳥狀的酒杯,醉於月下。

 [閲讀提示]

(1)從標題看,本文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都屬於什麼文體?

(2)本文所敍之事及一些細節與《蘭亭集序》頗有相似之處,請一一羅列出來(引用兩文中的原句)。

(3)兩文在語言表達和思想內容上各有何異同?請用自己的話作簡要分析。

[參考解説]

1.序文,且都是詩序。2.《蘭》文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本文則會桃花之芳園;《蘭》文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本文則羣季俊秀,皆為惠連;《蘭》文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本文則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3.兩文語言都運用了較整齊的句子,都運用了鋪陳誇張等手法;表達方式上都運用了描寫、敍述、抒情、議論。但《蘭》文的描寫更細膩,抒情也更具體,所佔比例更大。《蘭》文筆調清新和媚,本文用筆恣肆獷達。思想內容上,兩文同樣寫到了志趣相投者在一起傳杯喝酒吟詩的快樂;都抒發了人生短暫的感慨。但本文的感情基調基本上以一樂字貫之,強調及時行樂。而《蘭》文的感情則曲折多變,先由樂而歎,後由歎而悲,最後從悲中漸出,積極面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