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君主論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作文

校園2.51W
  君主論讀後感篇1

正如馬基雅維利寫的那樣“凡是想要獲得君主恩寵的人們,向來都是把自己認為最寶貴的東西或者自以為君主最喜愛的東西作為獻禮”,馬基雅維利確實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對偉大人物事蹟的知識在《君主論》一書中都奉獻了出來。

君主論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作文

這本書從很多方面探討了君主該如何保住自己的權利,如何治理國家,這麼多方面中,我對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該成為一個怎樣的君主,應該具備哪些品質很感興趣,所以我想着重談一下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君主應該成為一個慷慨的人還是吝嗇的人?

要我以前回答這個問題,那答案太簡單了,當然是慷慨的,僅就詞性而言答案就不言而喻。但是看了馬基雅維利的分析,我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一個慷慨的君主慷的其實都是他人之慨,他自己又不會種田賺錢,用的都是人民上繳的東西,他憑什麼慷慨?而且慷慨如果拿捏不當的話就變成了奢侈,而到最後君主為了保持住自己慷慨的名聲勢必不得不橫徵暴斂,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這樣就會使人民怨恨這個君主,那麼君主之位自然就坐不安穩了。隋煬帝“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因為他太慷慨了,人民實在受不了了,紛紛造反,慷慨的君主沒逃過慘死的命運。馬基雅維利説:“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話,對於吝嗇之名就不應該有所介意”。如果説慷慨不能使我坐穩江山的話,那麼吝嗇之名又何妨?

君主應該成為一個殘酷的人還是仁慈的人?

一個想流芳百世的君主肯定希望自己留下一個仁慈的美名,可是在馬基雅維利心中,殘酷從某種角度來説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於過分仁慈,坐視發生混亂,兇殺,劫掠隨之而起的人説來,是仁慈得多了,因為後者總是使整個社會受到順還,而君主執行刑罰不過損害個別人罷了”。對於馬基雅維利的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我覺得他説對於有罪的人要嚴厲殘酷的打擊,這點本身沒有錯,姑息養奸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可是如果君主本身是昏庸的,他認為有罪的人恰是無罪的,那麼作為一個殘酷的君主肯定就會濫殺無辜,人民也會人心惶惶,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怎麼可能會穩定呢?所以説殘酷的君主未必如馬基雅維利認為的那樣能給人們帶去更大程度上的穩定。

君主是受人愛戴好呢還是被人敬畏好呢?

如果説兩者只能擇其一的話,我和馬基雅維利的選擇是不一樣的,他認為被人敬畏好。為什麼呢?我想他是這樣想的,如果有人威脅讓我去打我的老師,不去的話就會對我拳打腳踢,那我肯定會按他的威脅做,因為冒犯一個我愛戴的人比忤逆一個我敬畏的人簡單多了。那麼依次類推,人民反抗一個他們愛戴的君主比反抗一個他們敬畏的君主要簡單多了,道理是對的,可是如果人民愛戴一個君主的話,人們為什麼還要反抗他呢?如果人民非常敬畏一個君主,敬畏到怕有他的統治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保證的話,人民事很可能造反的。就像人們愛戴李世民,所以根本就沒想過要反他,君主之位自然就坐得穩了;人們雖敬畏秦二世,可最終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反,秦始皇期望的千秋萬世就可憐的終結於二了。

有人把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提到的一些觀點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之後馬基雅維利主義就成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強權至上主義的代名詞。我雖然對馬基雅維利提出的很多想法並不是很不贊同,但我還是認為做君主畢竟不是做一般的人,還是需要一些像馬基雅維利説的吝嗇,狠毒的品質去管理國家和人民的。

以上就是是我對《君主論》這本書一些淺薄的想法。

  君主論讀後感篇2

《君主論》是一部闡述帝王之術的著作,其作者馬基雅維利是西方政治學史上最富爭議的人物之一,以主張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著稱於世。他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動家和歷史學家,希望通過這部書得到君主的賞識從而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

據説,《君主論》的第一個中文節譯本譯名叫作《霸術》。作者通過對君主國·軍隊·君主及其統治等問題的探討來宣揚強權與鐵腕的治世之術。他主張政治非道德化,認為君主應兼具獅子的兇殘和狐狸的狡猾,為了奪取政權、維護統治,可以行欺詐之術,不顧信義、不避惡行。也就是説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就是人們常説的“馬基雅維利主義”思想的中心。馬基雅維裏主義也因之成為權術和謀略的代名詞。

《君主論》的內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前面十一章)探討了君主國的種類·獲得方法以及如何統治保有的問題,針對不同特點的君主國提出了相應的統治方法。

第二部分(第十二章——第十四章)作者探討了軍隊的問題。通過對軍隊種類·特點的詳細分析,告誡君主:必須建設和依靠自己能夠直接掌握的強大的軍事力量,只有“臣民、市民或屬民”組成的本國軍隊才是最值得信賴的。君主“永遠不要讓自己的思考離開軍事訓練的問題”。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是對君主治世之術的建議。最終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理想的君主:他應該是“狐狸”和“獅子”的統一體,表面偽善,內心狡詐兇殘,”每一句話都要表現出高貴的品格,但是做事不必如此。“,君主要認識到:手段是獨立於道德規範之外,是可以獨立研究的技術性問題。它與目的並不構成任何道義上的聯繫。這一部分內容歷來飽受爭議,卻恰恰體現出了帝王之術的精髓:為了國家和政權的長遠利益不必在意一時的得失和譭譽。

最後(第二十六章),通過對意大利君主失敗原因的分析和總結,提出解救意大利的願望和設想。

《君主論》中的很多觀點是基於“人性惡“的基礎上提出的,作者片面的把人性歸結為虛偽貪婪·自私自利·忘恩負義、損人利己,“人們容易忘記父親之死而不易忘記遺產的喪失。”他認為即使最優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墮落,因為作惡事更有利於自己,講假話更能取悦於別人。人民有屈從權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殘酷,而不是愛。人應當在野獸中選擇獅子和狐狸,象獅子那樣殘忍,象狐狸那樣狡詐。君主不妨對行惡習以為常,不要因為殘酷的行為受人指責而煩惱;“慈悲心是危險的,人類愛足以滅國”。 馬基雅維裏還指出:君主必須像狐狸一樣能識別陷阱,又必須像獅子一樣能驚駭豺狼。受人敬愛不如被人懼怕,“一個君主被人懼怕比起被人愛更為安全些”。“君主對人們要麼愛撫他們,要麼除掉他們。君主必須做一個偉大的偽裝者和假好人。”“一位英明的統治者,絕不能夠,也不應當遵守信義”。”馬基雅維裏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正確”,只要目的能實現,任何手段都是正當的,保證事業成功才是君主的頭等大事。誠實、慷慨、守信、仁慈是值得讚揚的,但人類的條件不允許這樣。“一個君主如果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須知道怎樣做不良好的事情,並且必須知道視情況的需要使用或不使用這一手,也不必要因為對這些惡性的責備而感到不安。”因為“一些事情看來是惡行,但是照辦了卻會給他帶來安全和福祉。

憑心而論,馬基雅維利不過是這些主張的收集整理和提煉研究和總結者,這些主張的原創和踐行者是歷朝歷代的君主和統治者們,政治活動中的爾虞我詐和殘酷無情與之相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歷史上那些即使是最偉大·最受人民擁戴的統治者也有其極端冷酷無情的一面,他們所作出的一切親民愛民的舉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維護其統治而採取的手段而已。每一位君主心中都有一套帝王之術,那是他們深藏心底祕而不宣的利器。有些東西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馬基雅維利是泄露天機者,他將一些見不得光的東西不加掩飾的曝於陽光之下,儘管他是集大成者,也註定了他不容於世的悲劇性結局。然而,馬基雅維利的歷史功績是不可否認的,他使“政治的理論”擺脱了道德,而把權力“作為法的基礎”,由此揭開了政治思想上新的一頁,他實現了政治學和倫理學、神學的徹底分裂,自此政治學研究開始以政治的典型形象——權力為研究對象和研究的出發點及最終目的。用馬克思對其的`評價來説,他對政治理論的研究和觀察已經脱離了道德的束縛,開始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而不是像前人一樣只從神學中得出國家的自然規律。”正因為如此,馬基雅維利與古代、中世紀的政治觀念劃清了界限,成為近代政治學的奠基人。

  君主論讀後感篇3

《君王論》是馬基雅維裏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作者以其平實的語言、驚世駭俗的觀點,論述了為君之道。淺讀《君主論》一書,我以為其中的閃光點有二:一為政治理論部分,一為軍事理論部分。

在政治理論部分,馬基雅維裏毫不掩飾他對道德的唾棄。他以人性惡的觀點為基礎,指導為君者為達到目的不必顧及道德。此觀點歷來所受非議頗多,也正是如此,馬基雅維裏被稱作把政治學與倫理學分離的第一人。 馬基雅維裏在其多年的個人政治生活經驗以及對古代歷史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為了政治目的,道德的善惡是沒有必要去過問的。但正如羅素所説的,"不過有時候,當他肯讓自己説出他所希求的目標時,這些目標卻是我們大家都能贊成的。附麗在他這個名字上面的習見的醜詆,大多乃是由於為善者的憤怒--這些人是最恨將壞事坦白認做壞事的。"

在這一點上,羅素對馬基雅維裏的《君王論》顯然是抱着贊成的態度。羅素説的或許有理,的確有很多偽善者最恨將壞事坦白認做是壞事的,但維繫人們基本生活的倫理道德絕不是如此簡單的就可以被一句話概括成道德就是偽善的。 關於這一點,我以為,馬基雅維裏以人性惡為基礎,進而揭示了政治的規律,的確應該説他發現了真理,這是他的貢獻。但是同時,他卻又向君主宣揚了這一真理。宣揚真理就是好的嗎?我們知道真與善是兩個不同學科的不同概念,真的東西絕不一定是善的,恰恰相反,很多真的事物卻是醜陋的。馬基雅維裏向君主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並非是宣揚善良之道,而是在宣揚邪惡之術,儘管這是真理,但絕沒有人會認為宣揚邪惡之術是正確的,只是被它的真理表面所掩蓋了。馬基雅維裏發現了政治學的真理,這是他的偉大;但他沒有努力向善的方面努力,卻反過來宣揚這樣的真理,我以為,不能不算是其人格的缺陷。

儘管如此,馬基雅維裏的最後目的似乎是好的、是善的:無疑,這是典型的功利主義思想。為了終極目標的功利主義是不是可行我們暫且不論,就眼前目標而言的功利主義絕對是行不通的。馬基雅維裏寫《君王論》不過是為君王牢固其統治而寫,再進一層亦不過是為佛羅倫薩、為意大利而寫,就算馬基雅維裏的目標實現了,他考慮過他的這一套理論的負面效應嗎?如果這一套思想不僅為君主們所用,而且流毒於全人類,一切人眼中將只有"利慾"二字,這個世界將成為什麼樣子啊!物質文明之崩潰尚可"復興",但是精神呢?

事實上《君王論》確有其負面效應。在馬基雅維裏死後400年,意大利在法西斯統治下,曾經隆重重印《君王論》獻給墨索里尼。這難道還不算是負面效應嗎?如果這也符合馬基雅維裏的本意的話,那我無話可説了。 馬基雅維裏的政治理論部分雖受非議頗多,也的確值得去商榷,但他的軍事理論部分還是説得十分在理的。在軍事上,馬基雅維裏強調君主要重視軍事,並且要以自己的軍隊為後盾。正如馬基雅維裏自己所説的那樣:"君主除了戰爭、軍事制度和訓練以外,不應該有其他的目標、其他的思想,也不應該把其他的事情作為自己的專業。"

標籤:讀後感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