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木中黃金小葉紫檀特性與歷史淵源

校園1.12W

一、小葉紫檀的特性

木中黃金小葉紫檀特性與歷史淵源

首先要説明,屬於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

小葉檀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簡稱“紫檀”(以下所述“紫檀”為小葉檀)。紫檀密度較大,棕眼較小,多產於熱帶、亞熱帶的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優。主要在邁索爾邦,其餘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二、小葉紫檀的歷史淵源

明朝,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海上交通的發展和鄭和下西洋,溝通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這對中國寵大的統治集團來説,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於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採辦。隨後,私商販運也應運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質木材也基本採伐殆盡。尤其是紫檀木,幾乎全被捆載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彙集於中國。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採,有史料記載,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採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沽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歐美等西方人士較中國更重視紫檀木,因為他們從未見過紫檀大料,認為只可作小巧器物。據傳拿破崙墓前有五寸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以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許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盡在中國。於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現在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由於運輸困難,他們一般不收買整件器物,僅收買櫃門、箱面等有花紋者。運回之後裝安木框用以陳飾。

清朝中期,由於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紫檀木的記載。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後,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淨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後已所剩無幾;至袁世凱時,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

三、小葉紫檀種類

小葉紫檀有很多品種。比較稀有的是犀角紫檀和雞血紫檀,其次是沉潭的老料和金星紫檀。金星紫檀在清代時被認為是最差的紫檀因為金星越多,質地越疏鬆。在當今雖然金星紫檀因為相對美麗好看但是還是被諸多藏家認為是低檔紫檀,因為金星是維管束樹脂凝結而成,所以遇到天氣變化膨脹係數不同很容易開裂。

小葉紫檀擺件要如何養護?

小葉紫檀擺件在日常養護上是不同於小葉紫檀的串珠的。我們都知道對小葉紫檀串珠最好的保養,就是平日裏要常盤捻,這點對於小型的小葉紫檀擺件還是可行的,但如果遇到大型的擺件,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很多人不喜歡對木質類產品上蠟,追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宗教用佛珠是不上蠟的,久而久之,就認為上蠟的木質其質地不好。其實這是個誤區,經常把玩的玩件沒有上蠟的必要,就大型的小葉紫檀的擺件來説,經常用手盤玩是不現實的,上蠟還是起到了保護作用。再好的小葉紫檀材料,因木質的本性,在一定惡劣的環境下,也是會發生開裂現象的。因此,定期為小葉紫檀擺件上蠟,是最簡單直接的養護。

如果有小葉紫檀的擺件發生剮蹭,使得表面有劃痕等不是很嚴重的情況,大家也可以自己動手修復。方法是:

根據情況用粗砂紙和細砂紙打磨刮痕處。在打磨的時候要邊打磨邊用布擦,保證清潔,不要合着木粉一起打磨。在打磨的時候可以考慮戴着手套,打磨幾次後再擦乾淨,這樣循環着進行。而打磨用的砂紙從80目逐步打磨到3000目,特別是在用低目數的砂紙打磨時,一定注意要仔細,不要留下磨痕、劃痕。另外,在打磨到2000目的時候,可以用微濕的抹布擦拭一下,然後再繼續打磨,一直打磨到3000目後,就直接用棉布或者絲襪等柔軟的布多磨擦,最後就會出現琉璃般的晶瑩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