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精選5篇)

校園2.14W

國學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國學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國學是天地根是天長地久是天尊地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精選5篇),希望能幫到大家!

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精選5篇)

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 篇1

關於國學的定義,除基本定義外,在具體的定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一般來説“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現“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百家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説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學説是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係,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説在各個時期都發揮着或顯性或隱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教化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説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道家與法家、軍事領域的道家、兵家、醫學領域的道家、醫家、還有其它各領域的各家(名家、墨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説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説為主體。

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 篇2

按四庫分

國學的分類方法其一是“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它把國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

“經”是指古籍經典,如《易經》、《詩經》、《孝經》、《論語》、《孟子》等等,後來又增加一點語言訓詁學方面的著作,如《爾雅》。

“史”指一些史學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馬遷的《史記》、鄭樵的《通志》,斷代史,如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等;專詳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等;以地域為記載中心的方誌等。

“子”是指中國歷史上創立一個學説或學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韓非子》、《商君書》,兵家的《孫子》,道家的《老子》、《莊子》,以及釋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説家皆入“子部”。

“集”是歷史上諸位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的文集。個人的稱為“別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荊公集》等;總集如《昭明文選》、《文苑英華》、《玉台新詠》等。四庫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戲劇作品如《長生殿》、《西廂記》、《牡丹亭》也屬集部。

按屬性分

另一種是按內容屬性分類,開始分為三類:義理之學、考據之學及辭章之學。

義理之學,闡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學;考據之學,從事歷史研究,也就是史學;辭章之學,從事詩詞散文以及章奏、書判等實用文體創作的,就是文學,及今天所説的文史哲等社會科學。後來又有人在此基礎上又加了兩個以補其不足:一是經世之學,即治國馭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二是科技之學,即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知識。

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 篇3

國學、經學≠儒學

近年來,談國學的人漸多,似乎不談國學不能稱為國人。可是,近些年談國學的人,一談國學就説儒家之學(簡稱儒學),以為除了儒學,就沒有國學;或是認為,只有儒學才是真正的國學。

《説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徐灝注箋:“人之柔者曰儒,因以為學人之稱。"儒"本是鄙稱,儒家這一稱號不是孔子自家封號,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一學派的稱呼。”因此古代通常以“儒”稱學者,如《字彙·人部》:“儒,學者之稱。”以“儒”稱謂儒家,只是古代的一種用法,如《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也就是説,儒家學説是古代服務於帝王統治的教化學説,並不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場而為老百姓服務的學説。因此,如果以儒家來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看作古代專制主義或為古代專制主義服務的思想的代名詞。當然,並非全盤否定儒家文化,而是説,如果將中國傳統文化全部或是主要看作是儒家文化,不僅全盤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而且也將儒家文化中積極的因素給否定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本來面目,更不是當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旨所在。

國學,顧名思義,就是國家之學,也是國人之學。古代中國的國家觀念是不斷變化的,但無論怎麼變化,都可以稱之為中國或華夏。也就是説,國學應當是中國或華夏曆朝歷代學術文化之總稱。從歷史來説,國學不能侷限於儒家之學,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儒學只是與道、墨、法等諸家相併列之一家學説。

百家並存

在學理上,國學何謂卻是可以討論的。這無疑有助於我們在進行國學教育時增加幾分自覺性,使得我們對國學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會天真的以為穿着長袍馬褂逛街就是在講國學了。曹聚仁先生當年就指出,如果“根本上沒有明白國學是個什麼,也沒想到要去研究國學的原因,只不過因循的盲從,胡亂提倡些國學,做冒牌的聖人之徒”,那“是很危險的”。而前人比如被譽為最後一位古文經學大師的章太炎對國學的看法無疑具有豐富的借鑑意義。

從章太炎本人思想發展的歷程來看,“國學”作為內容當然是貫穿其一輩子的思想主題。從他入俞樾的詁經學社做學生起,直至臨終那一刻,他堅持的就是“飯可以不吃,學不可以不講”。不過,“國學”作為一個概念卻不是從來就在他的話語體系中獲得合法性的。早先,作為國粹派主將的章太炎是用“國粹”來指稱後來“國學”所代表的內容的。然而,不久他便將概念改換成了“國故”,並作有《國故論衡》。在第三個階段,才有“國學”的概念的提出。晚年,章太炎還會使用“國性”來稱呼國學。顯然,就這四個概念的使用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章太炎對“國學”的看法:“國粹”無疑顯示了對傳統文化的高度崇敬之情。但是,它難以回答“凡是歷史上的就一定是好的嗎?”這樣的疑問。“國故”則似乎略微走向反面,認為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歷史陳跡,似乎給人某種灰塵僕僕的感覺,比不上“國粹”的古色古香。“國性”所指當然也是歷史傳統文化。章太炎認為,中國當時面對強敵外逼,即便亡國了,只要國性存在,依然有復國的那一天。顯然,國性的含義是比較抽象的,不易把握。比較而言,“國學”的提法不僅中立,而且具體。以此為背景,我們似乎也能從“國學”立科而不是“國粹”立科的做法中體會出國家中正的態度。

那麼,國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用章太炎的話來説,就是“國學的派別”究竟有哪些?他主要從三個角度展開論述:經學的派別、哲學的派別、文學的派別,這些派別絕非儒學一家能夠涵蓋的。

章太炎指出,經學包含着“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兩家,每一家又有各個支系。他本人是古文經學家,認為今文經學所講的,雖然不完全是宗教,但總體上傾向於此。對此,他是有些不滿的。他認為,就“六經”本義而言,“無一非史”。《尚書》、《春秋》都是記事的`典籍,是確定無疑的史;《詩經》大部分是為國事而作,只有少量的歌謠,所以也是史;《禮經》記載古代典章制度,是史的一部分;《春秋》臚列事實,中寓褒貶之意,是顯明的史;《易經》藴含着史的精華;《樂經》已經失去,但章太炎揣測它是家在樂譜和制度的,所以也包含着史的特性的。可見,章太炎堅持“六經皆史”説,所以正如湯志鈞先生所指出的那樣,在國學的派別中章氏並不專列史的派別。由於“六經皆史”,章氏反對對六經“推崇過甚”。這個態度當然和他古文經學的立場密切相關,然而,今日我們再來看“經”,它們究竟是不可移易的“常道”,還是需要與時變化的文本,那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否則一不小心,我們就可能抬舉出若干高高在上的教主來,對他們我們只有跪拜的分。

關於哲學,章太炎認為中國古代的儒道法墨名以及佛家可謂哲學的主要派別。他認為,《論語》一半講倫理道德學,一半是哲理。儒家之中,《孟子》、《荀子》也談過哲理;老莊的主張,和哲學密切聯繫;名家大量的涉及“論理學”也即邏輯學;墨子的《經上》《經下》是極好的名學;法家之中韓非的《解老》《喻老》兩篇,將他與哲理聯繫了起來。當然,這是章氏對先秦時期的哲學的刻畫。事實上,他對中國古代哲學史的論述言簡意賅,揭示了國學哲學之部的豐富內容。

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 篇4

如何定義國學?對這一問題,人們的看法差別還比較大。有人認為國學應該是“中國學”的簡稱,國外也有説“漢學”的,因為主要以漢文字為載體。至於什麼是“中國學”,有人認為就是中國的學術。

對於什麼是學術,也有許多定義。學術主要是思想理論形態的文化成果,不應將其泛化,不能什麼都當作學術。例如,有人將民間習俗、風土人情以及其他各種技能都當作學術。民間習俗、風土人情等屬於傳統文化,本身並不是學術,只有把它們作為學問來研究,其研究成果才可以成為學術。換句話説,民間習俗本身不是學術,但是研究民間習俗的民俗學就是學術,應屬於國學範疇。

有人説,中國有許多少數民族,國學不僅有漢族的,還應該有其他民族的。這一觀點應予支持。但是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有國學?有的少數民族還沒有文字,沒有記載下來的學術成果,這樣的民族有沒有國學?這需要從實際出發進行具體分析。比如,藏醫、藏傳佛教可以看作是國學。簡單地説,國學不只是漢文化,還包括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但也不能泛化。

有人説儒家“六經”是國學的源頭,這有一定道理。不過,儒家學説畢竟只是一家之言,雖然後代儒家吸收了其他各家的精華,但仍然不能取代其他各家的學問,不能説儒學就是國學的全部內容。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醫家以及後來的佛教,都是國學的重要內容。文化之間常有相互影響,但不可以歸併合一。

對國學首先要繼承,要了解過去留下了什麼學術成果、有哪些優秀成果,對優秀成果應大力繼承。中國學術能存在幾千年,自然是歷代學者連續選擇、繼承、創新的結果。中國學術可以説傳承數千年沒有中斷,如果從有準確時間記載算起,到現在也有2000多年了。在文本記載上,不但有正史的“二十四史”,還有野史,有地方誌,有關於人物的傳記,有關於制度的通典,有關於事件的記事本末,有關於典籍的藝文志、經籍志等。在內容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法制、藝術、科技等,涵蓋廣泛。其中許多內容多有教育意義,“善可為法,惡可為誡”。當然,繼承國學不是重複,不是復古。繼承是有選擇的,要批判分析,然後才知道應該繼承哪些。

國學的定義是什麼意思 篇5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鼎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一説,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説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説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説:“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一般來説,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説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常識》國學簡介: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經部:儒學經典

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羣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國小類”“石經類”、“彙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註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其中儒學十三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

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彙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戰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彙編類”、“小説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孫子》、《山海經》、《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集部——: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任繼昉: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周禮·春官·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孫詒讓《周禮·正義》:“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國小也。”周代的“國學”只是國家所辦的“貴族子弟學校”。

此後朝代更替,國學逐步由國小演變為高等學府。

到了清末,國學成為國家最高層次的學校。“庚子義和團一役以後,西洋勢力益膨脹於中國,士人之研究西學者日益眾,翻譯西書者亦日益多,而哲學、倫理、政治諸説,皆異於舊有之學術。於是概稱此種書籍曰‘新學’,而稱固有之學術曰‘舊學’矣。另一方面,不屑以舊學之名稱我固有之學術,於是有發行雜誌,名之曰《國粹學報》,以與西來之學術相抗。‘國粹’之名隨之而起。”(王淄塵《國學講話》,世界書局於1935年)1901年,梁啟超在《中國史敍論》中提到“國粹”一詞。1902年秋,梁啟超寫信給黃遵憲提議創辦《國學報》,“以保國粹為主義”,使用了“國學”一名。幾個月後,梁啟超又撰《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多次提及“國學”。章太炎則於1906年9月在東京發起“國學講習會”,不久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學振起社,其“廣告”雲:“本社為振起國學、發揚國光而設,間月發行講義,全年六冊,其內容共分六種:(一)諸子學;(二)文史學;(三)制度學;(四)內典學;(五)宋明理學;(六)中國歷史。”

至此,“國學”一詞在中國也完成了由“國家設立的學校”向“我國固有的文化、學術”意義的轉變。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説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國小、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

吳宓認為:“茲所謂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

胡適則認為:“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胡適由於當年在學術界的地位很高,因此他的觀點影響範圍最廣。現代一般人對“國學”的理解,大多沿革於胡適。

現在,國學又可稱國故,可譯“GuoXue”(音譯)、“Sinology”(意譯,指中國學,漢學,因無別於漢族學而有爭議)。狹義的是指以儒學為主的中華傳統思想文化與學術,包括古代諸子百家。廣義主要是根據胡適:“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説法而拓展外延和內涵,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説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構成了恢弘的經、史、子、集四部。因此,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優秀文化和學術成就,包括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範疇。另外國學還指學府,如太學、國子監。國學也是一門學問,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1920年代始盛。簡而言之,國學,就是中國學,就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明。

目前汕頭大學王富仁教授提出了“新國學”概念,他認為新國學就是適應當代中國學術發展的需要提出來的,“新國學倡導中華文化的整體觀念,説胡適很行,同樣也不否認魯迅的偉大,各種文化的對立不要看得那麼重,每個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它視中國文化為一個結構整體,是包括中國古代學術和中國現當代學術在內的中國學術的總稱。“新國學強調的就是:政治、經濟、文化是一個整體,誰也缺少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