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秋天的懷念》教案(精選5篇)

校園2.79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天的懷念》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的懷念》教案(精選5篇)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1

一、導入:

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認為秋天是什麼樣的季節?

小結:是啊!秋天碩果累累、大地豐收,是多麼美好的季節。然而在作家史鐵生的心裏,秋天卻瀰漫着無限的傷感,這是為什麼呢?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家史鐵生走進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懷念。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癱瘓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訣別

2、簡介作者:

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説《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務虛筆記》,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出處:《史鐵生作品集》文體:散文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概述課文內容。

2、課文標題是“秋天的懷念”,請問文中懷念的是誰?文中有幾次寫到秋天?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

明確:文中懷念的是“母親”。兩次寫到秋天。之所以是“秋天的懷念”,一是因為母親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敍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二是因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三是因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課文以此為題,是為了更好地抒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3、默讀全文,思考課文裏寫了幾次秋天裏看菊花?

母親“我”。

第一次聽説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麼時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4、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請結合相關語句説明。

明確:“我活着有什麼勁”(絕望)→“要好好兒活”(再生)。

5、是誰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明確:是母親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創設情境,

激發學生

學習興趣。

教師引導,追問,

學生圈點勾畫,思考回答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2

一、檢查複習

1、聽寫字詞,解釋詞語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判斷下列句子採用了哪種人物描寫方法(如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並結合相關詞語説説它們對錶現偉大的母愛的作用。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明確:動作描寫。“悄悄”出去是為了讓“我”盡情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也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説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着“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2)母親撲過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明確:動作、語言描寫。“撲”、“抓”兩個動作,説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忍”寫出了母親儘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母親説“好好兒活”,帶着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搞爭,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推動生活下去的勇氣。

(3)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確:神情描寫。“憔悴”暗示出母親在病魔的折磨下身體已經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脱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4)語言描寫。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4)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説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明確:語言描寫。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5)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明確:心理描寫。母親很怕因為自己的情緒或者措辭而刺激到我,所以盡力地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

2、課文最後一段為什麼詳寫各種顏色的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有什麼深意?

明確:這段話中的一連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寫北海菊花的美麗,實際上是用象徵的手法,賦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濃墨重彩地寫菊花,恰恰是對母親生前那句“好好兒活”的覺悟解讀,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菊花象徵作者對生命的渴望與眷戀。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揭示了主旨。“我”説“要好好兒活”,體現出了心中的堅強與自信,我明白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

三、精段閲讀:(第2段)

1、母親為什麼“擋”在窗前?

明確: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讀體會“我”和母親不同的態度和心情。

我:“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母親:“憔悴的臉上央求般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

我:漫不經心、馬虎應付、無所謂。

母親: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所措。

對比強烈、鮮明,要在讀中反覆體會,在體會中品讀人物,要讀出當時人物的心境、態度、情感。

對學生朗讀進行評價、指導;可分角色朗讀。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確: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拓展延伸(領悟主題,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

明確: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豔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託。

(二)理解主題:

(三)拓展延伸:

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説些什麼?

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讓這唯一一次的活熱烈而輝煌。但願大家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會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

媽媽的愛就像空氣一樣,讓我賴以生存,而我卻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面對挫折和災難,我們不僅要有勇氣去面對,同時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

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才是!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五、課堂小結板書設計

六、作業佈置

1、反覆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抒發的感情。

2、請回憶平日生活中母親為自己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以“媽媽,我想對你説”為題,給母親寫一封信。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3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選自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屬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主題為: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組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一個“情”字貫穿文章的始終。《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癱瘓時幾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為讀者詮釋了偉大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含蓄,情感真摯細膩。七年級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時期,本課的出現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薰陶與感染,感悟人間真情,及時的給學生作一次愛的洗禮。同時七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並不難,關鍵是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在感恩中理解愛,在感動中樹立“好好兒活”的信念。

二、教法與學法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為這種情感濃重的作品應該重在閲讀與感悟。《新課程標準》對作品閲讀的要求是“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我綜合運用了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閲讀方式,咀嚼語言,感悟真情。在整體閲讀中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同時也靈活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教學目標

據以上分析和《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賞析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偉大、無私的母愛。(2)合作交流並聯系生活實際,激發感恩情懷。

(3)積極思考,探尋“好好兒活”的含義。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由此確定本課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細節描寫來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感恩情懷。教學難點為:學習作品中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五、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設計的教學時間是兩個課時,今天我所説課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是中國當代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課文所寫內容屬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在介紹作者的同時也就交待了課文的創作背景。因此我就設計了通過介紹作者來導入新課的方式。

在中國當代的文壇上,有一位“硬漢”作家,他的名字叫史鐵生。他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他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在病榻上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著有長篇小説《務虛筆記》,短篇小説《命若琴絃》,散文《我與地壇》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3年、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史鐵生寫出這麼多震動中國文壇的好作品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史鐵生,從他所寫的這篇文章《秋天的懷念》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全文,整體把握。

1、我從網上下載了本篇課文的配樂朗讀錄音,先讓學生聽朗讀錄音,整體把握作者情感。

2、提出問題,由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後回答。因為本篇課文作者是以“看菊花”為線索

來寫,我在本課時也是以作者三看菊花為線索來分析文章內容和作者感情的,因此我首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由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後進行小組討論並回答。

文中幾次提到了秋天裏去看菊花?簡要敍述。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第一次(第1自然段):。母親是怎麼説的?我什麼態度?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母親: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聽説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我:“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麼勁?”

第二次(第2自然段):

母親:“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我:“什麼時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這一個問題,只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不做過多的分析。通過以上三看菊花的敍述,學生已經從整體上了解了本文主要內容情節和作者的感情變化,下面就很自然地進入了第三個教學環節,也是本節課教學的主要環節。

(三)、三看菊花見真情

三看菊花是本文的敍事線索也是感情線索,但在具體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研讀賞析時是各有側重的,以避免授課方式重複給學生帶來的疲勞感。對第一次看菊花,側重於從母親與我的言行描寫的對比中,發現母親關愛兒子的深情,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1、一看菊花,對比之處見真情。

問題:第一次看菊花時,“我”是什麼樣的表現?有怎樣的情緒和心態?母親是什麼樣的表現呢?她為什麼想讓我去看菊花呢?

我:情緒上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四周的牆壁。

心態上悲觀絕望:“不,我不去!”?我可活什麼勁!

母親: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眼邊紅紅的;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好好兒活;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覺。

母親不願看到兒子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她想讓兒子走出去,走出這個壓抑的空間,走出心理上陰影。

總結:母親生病,默默承受——兒子生病,脾氣暴躁

母親生病,兒子毫不知情——兒子生病,母親默默鼓勵

通過這樣一個直觀的對比,讓學生明白:母親在自己身患身病的情況下,對兒子的.暴怒無常依然能夠理解並寬容,並堅強地鼓勵兒子要好好兒活。她對病痛的艱難忍受,對兒子的寬容理解、堅強鼓勵都源於她對兒子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2、二看菊花,細微之處見真情。

第二次看菊花,我側重於從細節描寫方面來引導學生感悟,讓學生明白母親的愛不僅是偉大的、無私的,也是最細膩的。

問題:從本段中找一找,你能從哪些地方發現母親的細心,母愛的細膩?

學生在瀏覽、討論後,會指出以下細節描寫的地方,然後師生共同明確:

(1)“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為什麼要擋在窗前?

怕兒子看到窗外蕭瑟的秋天景色而觸景傷情。

(2)“她忽然不説了?比我還敏感”。

由於兒子癱瘓,怕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勾起兒子傷心。

總結:這是一位心細如髮的母親,疼愛而又理解兒子,她在乎兒子的感受勝過她自己,這樣的母愛是細膩的。

(3)這樣的一位細心的母親,怎麼會讓“她侍弄的花兒都死了”呢?

討論後明確:這樣一位細心的母親,愛花的母親,她怎麼會漠視花的死去呢?她定然是有心無力。母親病得那樣厲害,還要為兒子日夜操勞,她柔弱的肩膀實在無力承受這麼多啊!可她還是將自己的病痛隱瞞,唯恐自己的病情會給兒子的心理再加上了一丁點的負擔,這一切,只因她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兒子啊!

3、三看菊花,“重生”之後悟真情。第三次看菊花,側重於從文章最後一段的景物描寫中,體會作者生活態度的變化,對應教學目標設計中“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1)第三次看菊花時,母親已經去世,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仔細閲讀最後一段,與第一段相比較,説説作者的生活態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是什麼促使了這種變化?

第一次時,作者情緒上暴怒無常,心態上悲觀絕望,可以從動作與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來。例如:“望着望着天上?四周的牆壁。”“我狠命捶打?我可活什麼勁!”

第三次時,“黃色的花淡雅?好好兒活”,對花的描寫,暗示我走出了心理低谷,重新撿拾起了生活的信心,決定和妹妹一起“好好兒活”。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揭示了主旨,“我”説要好好兒活,體現了心中的堅強與自信。

是母愛促使了這一轉變。

4、感悟作者的愧疚之情

找出文中寫母親病痛的句子或表現我愧疚的句子,大家討論一下:

示例:A.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睡不了覺。

B.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已經病成那樣。

“我”在生病時只顧着自己的感受,完全忽略了母親的身體狀況;而母親卻忍受着病痛和心痛鼓勵兒子,這怎能不讓“我”感到愧疚和自責呢?正是這種愧疚與自責,帶給“我”心靈的震顫與反省,讓我徹底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看到了自己以前的任性與懦弱,也獲得了重新生活的動力和信心。

四、總結

本文用樸實無華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位偉大無私的、堅強的母親對兒子理解、寬容和關愛,也深情地表達了兒子對母親的愧疚與懷念。

五、作業

推薦閲讀史鐵生的作品《我與地壇》《有關廟的回憶》,體會史鐵生對母親的無盡懷念。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一看菊花二看菊花三看菊花

我:“不,我不去”“什麼時候”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母親:聽説北海?去走走北海的?去看看吧

母愛:偉大、無私、細膩

我:懷念愧疚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引入

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為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然後,讓學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投影打出,讀準即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可簡單説)教師板書:“關心我”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3、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説,儘量説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板書:堅強、無私、偉大。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

同學們剛才體會得不錯,你能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後指名讀,互評後再讀。

四、討論交流

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學生讀書,聯繫上下文後説出:母親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親對我們的希望,一定不讓母親失望。

五、進行口語訓練

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説些什麼呢?教師根據學生説的內容,概括出詞語板書:愧疚、熱愛、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5

教材解讀: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寫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多文章裏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代價鋪就的。《秋天的懷念》便是懷念母親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的小事的細緻描寫,來表達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學情分析

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還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內疚、自責······這樣負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培養學生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深切地領悟文章藴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教學重難點:

在品讀重點語句中,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讚美母親的古詩導入。

師:“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永遠牽掛着兒女的安危,永遠包容着兒女的過失,永遠理解兒女的一切。因為有了母親,我們才倍感幸福。就像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裏唱的那樣: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這樣一位作家,在最青春年華的年紀21歲因病雙腿癱瘓,就在這一年,他最親愛的媽媽罹患肝癌永遠的離開了他,他就是(幻燈片:史鐵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史鐵生的文章《秋天的懷念》(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我能通過母親的語言、表情、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深切地領悟文章藴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三檢查預習生字詞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我們能猜到文章的大體的內容。大家看題目:秋天的懷念,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生:為什麼懷念秋天?秋天懷念的是誰?

師:通過預習,誰能回答這些問題?

生:因為母親在秋天去世,懷念母親。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的脾氣是怎樣的?

生讀課文,標句子,説體會,指導朗讀

五、品詞嚼句

一個21歲的年輕人突然雙腿癱瘓,可想而知,他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誰來讀一讀,體會體會他的脾氣怎麼暴怒無常。生讀第一自然段。(生讀到“我活着有什麼勁!”言外之意,我想不想活?)

如果你是他的弟弟、妹妹、朋友、同學,你會怎麼勸他?生説。師讀“我活着有什麼勁!”那麼最瞭解他的母親又是怎麼做的,才能讓兒子從心裏改變。生讀“咱們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1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區分:母親走過來,拉住我的手,止住哭聲説:“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原文更能體現母親的焦急、擔心。母親“撲”住的是兒子想死的念頭,“抓”住的是兒子的命)

2親“忍”住的僅僅是她的哭聲嗎?再讀第一自然段,小組交流(預設:兒子的壞脾氣、自己的病痛、兒子的打擊……)再讀這一句。

母親還忍住了“我”的壞脾氣。再讀課文,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母親忍住了“我”的壞脾氣?生讀。

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圈出其中的疊詞)

文中還有一處“悄悄地”:……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品味“悄悄地”,體會母親的這份“忍”:小心、耐心、關心、心疼。)“悄悄地、躲、偷偷地”看出了母愛是寬容、母愛是理解。請帶着母親的小心、理解再讀這三句話。

母親自己活着苦,兒子的病讓她苦上加苦,她對兒子卻是用心良苦。她希望自己的做一個堅強的母親,教會兒子也成為一個堅強的讓你。

她忍着兒子的壞脾氣、忍着自己的病痛,還勸兒子“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3母親還忍住了什麼(病痛)

“母親病重”你從哪看出來的?讀一讀。(簡單介紹肝癌。抓住“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理解母親的堅強與無私。)師讀“母親常常肝疼……睡不了覺。”送這位母親一個字“忍”!

面對“我”的暴怒無常,面對自己的病痛,(對比)她有沒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她有沒有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她有沒有捶打自己雙腿大聲呼喊我活着有什麼勁?

師:這是一位堅強的母親,自己活着苦,兒子的病讓她苦上加苦,他對兒子卻是用心良苦,他希望自己做一個堅強的母親,同時教會兒子也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好好兒活

再讀課文。母親想讓兒子怎麼“好好兒活”?

2、母親為了讓我“好好兒活”,她總是想方設法讓兒子去看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