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小松原文賞析4篇【推薦】

校園2.81W

小松原文賞析1

歸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難排。人言酒是消憂物,奈病餘孤負金罍。蕭瑟搗衣時候,淒涼鼓缶情懷。

小松原文賞析4篇【推薦】

遠林搖落晚風哀,野店猶開。多情惟是燈前影,伴此翁同去同來。逆旅主人相問,今回老似前回。

翻譯

歸程何忍太匆匆,還想勒馬暫徘徊。豈是秋色看不足?倒黴情緒難排解。人説飲酒可忘憂,奈何我病後體弱不敢挨。回想賢內搗衣時,何等孤獨難忍耐;今日獨自苦奔波,痛悼亡妻情滿懷。

遠樹凋落晚風哀,鄉村小店門尚開。多情只有燈前影,伴我同去又同來。旅店主人來問候,説比前回又見衰。

註釋

歸鞍:回家。鞍,指馬。

徘徊:來回地行走。

逆境:不順利的境遇,此處指處於逆境中的惡劣情緒。

孤負金罍:辜負了金樽美酒。意思是病後體弱,不能開懷暢飲。“孤負”同“辜負”。 金罍,金質的酒器。

搗衣:古時候,新制作的衣服需要放在砧上捶打以使其纖維柔軟,增增保暖效果,叫作“搗衣”。

鼓缶:據《莊子·至樂》:作者藉此典表明哀悼妻子的情懷。缶,瓦盆。

搖落:凋落。

此翁:作者自指。

逆旅主人:旅店老闆。

創作背景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劉克莊娶妻林氏,婚後二人感情甚篤,但林氏不幸因病去世,時年39歲。此詞是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劉克莊從建陽罷官途經福清時為悼念亡妻林氏而作。

賞析

詞的上片開頭即寫詞人騎馬歸來、徬徨歧路的痛苦。曰“歸鞍”,曰“徘徊”,曰“逆境難排”,初非出於悼亡,其中暗含政治上失意的悲憤。“逆境難排”一句正説明詞人因削職歸來,仕途上陷於逆境。這裏詞人把對亡妻的悼念之情與政治上的'失落感糅合在一起,自然渾成,不着痕跡。“人言”二句,用事而能渾化。有病,一可悲也;病而有憂,二可悲也;有憂而不能飲酒,三可悲也。語曲而婉,情深且摯。“孤負”二字,顯得感慨沉鬱,而又婉曲深摯。如果説以上純系抒情,那麼至歇拍二句,則將情與景融而為一,逐漸點出悼亡的主題,併為下片作鋪墊。“蕭瑟搗衣時候”,是運典寫景,兼點時令。抓住富有特徵的細節,勾起對昔日生活的回憶,抒發深沉的掉念。“淒涼鼓缶情懷”,是蟬聯前句,用典抒情。從歸鞍徘徊寫到此處,詞旨漸趨顯豁。這種手法有如剝繭抽絲,將讀者漸漸引入詞的意境。

詞的下片緊承上片繼續寫景。“野店猶開”四字,使詞情稍稍揚起,將前詞所表現的悲哀稍稍沖淡了一些。但是就在一揚一抑之中,感情愈轉愈深。“多情惟是燈前影,伴此翁同去同來。”二句通過孤館寒燈,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從語言上看,也似帶有幾分欣喜,然而骨子裏卻是更深沉的悲哀。詞人身處孤館,唯有一盞寒燈作為伴侶,一種孤寂之感,悼念之情,悽然流於言外。不直接寫人亡,而以客觀景物作為烘托,這是一種婉曲的手法。結尾二句直率樸實,如出逆旅主人之口。“今回老似前回”,重在一個“老”字。這一形貌上的變化,都是通過逆旅主人的眼光反映出來的。

詞人借景抒情,全詞中處處洋溢着詞人對妻子的深情厚意和綿綿不絕的思念,讓讀者讀來自然真切,悽美悲痛。

小松原文賞析2

五粒小松歌

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

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

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

古詩簡介

《五粒小松歌》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借寫小松樹的備受壓抑來抒發詩人痛惡庸俗習氣的感情。前半首詠小松,形容小松的姿態;後半首寫小松不得其所,被當作點綴品,在孤獨淒涼的環境裏,感傷自己的遭遇。全詩運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意含象中,寄託遙深,思致婉曲,別具情趣,思想和藝術綰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翻譯/譯文

前些時候謝秀才與杜雲卿叫我寫《五粒小松歌》,我因為選編書集事情較多,沒有時間寫詩,經過十天,勉強寫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小松樹像一條小蛇,滿身蛇鱗,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當食物採摘。

那松葉濃綠有光,像在水中浸過,一束束龍鬚般的針葉,整齊得像用剪刀剪成。

小松樹的主人壁上高掛着州邑地圖,主人堂前進進出出的多是俗儒。

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樹似在流着淚滴:“山石和溪雲,你們是否還肯寫信來對我眷顧?”

註釋

⑴五粒小松:華山鬆每枝鬆穗為五股,稱“五鬣鬆”,“鬣”與“粒”音近,故云。

⑵選書:按一定標準,選輯某人的作品,編集成書。

⑶曲辭:這裏指詩歌。

⑷蛇子蛇孫:比喻小松枝幹。

⑸洪崖:傳説中的仙人。

⑹龍髯:龍鬚,比喻松樹的針葉。

⑺州圖:州縣的地圖。

⑻溪雲:山澗的雲靄。書:書信。

創作背景

據詩序可知,此詩為友人所作,當作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以後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之職時期。

賞析/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前半首詠小松樹,形容小松的姿態。五粒小松,即華山鬆,生長在深山中,石筍相伴,溪雲迴護,迎風挺立,經霜常綠,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機。但是,五粒小松一旦進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細絲捆束,鉸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長的'可能。詩人在小松樹的姿態描寫中,已經將自己備受壓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託遙深。

後半首寫小松樹不得其所,它被擺在主人堂前當點綴品,主人壁上掛着粗俗的州縣地圖,主人交遊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樹在孤獨、淒涼的環境裏,只能對月墜淚,感傷自己的遭遇,遙想深山裏曾經相依相伴的石筍和溪雲,不知它們還憶念它否。詩人借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將不滿現實的束縛壓抑,渴望自由的心緒,藴含於姿態奇特的小松樹形象中,思致婉曲,別具情趣,思想和藝術綰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詩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名家點評

清代姚文燮《昌谷集註》:“鱗蜿蜿”,狀鬆幹也。“洪厓飯”,喻松子也。“滿濃光”,色之深也。“束龍髯”,葉之齊也。主人壁上所鋪之州圖,即豫州華山也。五粒鬆產華山,此當贊圖畫之鬆耳。賀言此山舊多仙隱,如漢衞叔唧、張公超、五代鄭遨輩羣修道於此。乃今堂前則皆世俗之儒,誰能有續仙侶者乎?月夜霜重,石罅如淚、石筍溪雲,惟寄書以招隱耳。

清代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鬆在深山,原與石筍相依而生,溪雲往來,朝夕相護。一入主人庭中,永與相別,不知能相憶而寄書否?夫鬆與雲石皆無情,所謂淚與書,皆假人事言之,以明小松託根不得其所耳。

清代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註》:“細束龍髯鉸刀剪”,詠鬆止此。以下不復照應,亦一格。

小松原文賞析3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譯文

長滿松針的小松樹長在深草叢中看不出來,現在才發現已經長的比蓬蒿高出了許多。

世上的人不認識這是將來可以高入雲霄的樹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經高入雲霄了,才承認它的偉岸。

註釋

刺頭:指長滿松針的小松樹。

蓬蒿(pénghāo):即蓬草、蒿草。

直待:直等到。

凌雲:高聳入雲。

始道:才説。

賞析

《小松》借鬆寫人,託物諷喻,寓意深長。

鬆,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鬆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裏”描寫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沒在“深草裏”。

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往上衝刺,鋭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的精神,形象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着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變大。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生長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預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裏”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説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

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生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小詩的後兩句是説,那些人當時不識這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霄,人們才説它高。後兩句,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歎。這裏連説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大鬆。大鬆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説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果能識別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見識,所以詩人感歎説: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作棟樑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裏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裏的“小松”,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由於詩人觀察敏鋭,體驗深切,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詩情與哲理,幽默和嚴肅,在這首詩裏得到有機的統一,字裏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蹟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鑑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小松原文賞析4

原文:

五粒小松歌

[唐代]李賀

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

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

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前些時候謝秀才與杜雲卿叫我寫《五粒小松歌》,我因為選編的集事情較多,沒有時間寫詩,經過十天,勉強寫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小松樹像一條小蛇,滿身蛇鱗,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當食物採摘。

那松葉濃綠有光,像在水中浸過,一束束龍鬚般的針葉,整齊得像用剪刀剪成。

小松樹的主人壁上高掛着州邑地圖,主人堂前進進出出的多是俗儒。

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樹似在流着淚滴:“山石和溪雲,你們是否還肯寫信來對我眷顧?”

註釋

五粒小松:華山鬆每枝鬆穗為五股,稱“五鬣鬆”,“鬣”與“粒”音近,故云。

選的:按一定標準,選輯某人的作品,編集成的。

曲辭:這裏指詩歌。

蛇子蛇孫:比喻小松枝幹。

洪崖:傳説中的仙人。

龍髯:龍鬚,比喻松樹的針葉。

州圖:州縣的地圖。

溪雲:山澗的雲靄。的:的信。

賞析:

此詩前半首詠小松樹,形容小松的姿態。五粒小松,即華山鬆,生長在深山中,石筍相伴,溪雲迴護,迎風挺立,經霜常綠,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機。但是,五粒小松一旦進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細絲捆束,鉸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長的可能。詩人在小松樹的姿態描寫中,已經將自己備受壓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託遙深。

後半首寫小松樹不得其所,它被擺在主人堂前當點綴品,主人壁上掛着粗俗的州縣地圖,主人交遊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樹在孤獨、淒涼的環境裏,只能對月墜淚,感傷自己的遭遇,遙想深山裏曾經相依相伴的'石筍和溪雲,不知它們還憶念它否。詩人借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將不滿現實的束縛壓抑,渴望自由的心緒,藴含於姿態奇特的小松樹形象中,思致婉曲,別具情趣,思想和藝術綰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詩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標籤:賞析 小松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