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會考語文現代文閲讀複習資料

校園1.35W

會考語文複習階段,我們要把握好每一個重要的語文知識點。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會考語文現代文閲讀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考語文現代文閲讀複習資料

  會考語文現代文閲讀複習資料一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國中三年,我們在課本中學習了大量精美的記敍文。葉聖陶先生説:“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些例子中學到閲讀記敍文的一般方法,然後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閲讀中去。記敍文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最常用到的文體。所以,一定要掌握閲讀和寫作記敍文的方法。

近幾年的會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於學習和應試。

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01年頒佈的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閲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閲讀生活,會使你多方面受益。

具體步驟如下: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中心。

2.看出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繫,大體瞭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

3.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和句義,領會詞句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深層含義。

6.欣賞文章中優美、精闢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7.閲讀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物中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8.閲讀小説,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瞭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現代文主觀性閲讀試題的解題策略:

現代文主觀性閲讀試題由於其在考查學生思維、表達、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因而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在會考語文試題中所佔的分值越來越高。但由於現代文主觀性閲讀試題的題型多樣,出題角度寬泛,涉及的面廣,因而越來越靈活,難度越來越大,很多考生為此失分很多。這一方面是由於主觀性閲讀試題自身的難度確實較大,另一方面也有學生沒有掌握恰當的方法策略的緣故。那麼,怎樣才能解答好現代文主觀性閲讀試題呢?

梅 香

林清玄

①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園裏賞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豔紅的梅花正以最美麗的姿容吐露,富人頗為自己的花園裏能開出這樣美麗的梅花,而感到無比的快慰。

③突然,門外傳來敲門的聲音,富人去開了門,發現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寒風裏凍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這開滿梅花的園外凍了一夜,他説:“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東西吃。”

④富人請乞丐在園門口稍稍等候,轉身進入廚房,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飯菜,他佈施給乞丐的時侯,乞丐忽然説:“先生,您裏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説完了,轉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裏,感到非常震驚,他震驚的是:窮人也會賞梅花嗎?這是自己從來不知道的。另一個震驚的是,花園裏種了幾十年的梅花,為什麼自己從來沒有聞到過梅花的芳香呢?

⑥於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種莊嚴的心情,深怕驚動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終於聞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無比的芬芳,然後他濡濕的眼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為自己第一次聞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賞梅花,乞丐也能聞到梅花的香氣,有的乞丐甚至在極飢餓的情況下,還能聞到梅花清明的氣息。

⑧可見得,好的物質條件不一定能使人成為有品位的人,而壞的物質條件也不會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個人沒有錢是值得同情的,一個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氣一樣值得悲憫。

⑨一個人的品質其實是與梅香相似,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我們如果光是欣賞花的外形,就很難知道梅花有極淡的清香;我們如果不能細心地體會,也難以品味到一個人隱在外表內部的人格香氣。

⑩最可歎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觀自我,品賞自己心靈的梅香,大部分人空過了一生,也沒有體會到隱藏在心靈內部極幽微,但極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聞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現在,讓我們一起以一種莊嚴的心情,走到心靈的花園,放下一切的纏縛,狂心都歇,觀聞從我們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選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簡明的文字概括本文敍述的故事。(3分)

2、富人聽了乞丐的話感到震驚,他震驚的是什麼?請用文中相關的語句回答。4分

3、第⑧段中加點的詞語“可見得”在文章結構上起了怎樣的作用?(3分)

4、品讀第⑾段,聯繫前文,談談為什麼“能聞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5、文章題為“梅香”,請結合第⑧、⑨段談談“梅香”指的是什麼?(3分)

6、在生活中,我們也許並不富有,也許常被人漠視,但我們也有“自己心靈的梅香”。讀了本文,請談談你的感受。(4分)如果你把上面的題目都做完了,請你掩卷反思一下你剛才的做題過程,看能否根據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總結出一些對自己有用的現代文主觀性閲讀試題的解題技巧。

  會考語文現代文閲讀複習資料二

要講究答題思路,儘量使答題有條不紊。

從答題思路上看,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1)細讀閲讀材料,整體瞭解材料大意。邊讀邊瞭解,一段讀完了稍微停頓一下,想一下該段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讀完全文,把所有段落的意思連起來想一想,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主要內容是什麼;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麼;運用了哪些典型的藝術手法;文章的結構怎樣;等等。比如上例,全文十二個自然段,就要停頓十二次,分別想想各個自然段的大意,然後把十二個段的意思連起來想一想,就能概括出全文的大意;甚至感情、藝術手法、結構等。(2)審讀題目要求,帶着問題精讀閲讀材料,尋找解題信息。讀題目一定要細心,分清問題的個數,作答的具體要求;讀文時,一旦發現作答的信息,應做適當的記號,邊讀邊概括答案的要點。比如例題,第1、4、6題需要仔細閲讀全文後才能作答;第2、3、5題只要針對相應的段落就能找到答案。(3)把答案要點與題目要求對照找差距,再帶着差距去研讀材料,邊研讀邊修正、補充答案。例如上面第2題,要理解富人“震驚”的內容,若只找到“窮人也會賞梅花”答案就不全面,再研讀原文第⑤段,發現還有第二個方面的內容,那就是“自己種了幾十年的梅花,卻從來沒聞到過梅花的芳香”。馬上修正,答案就完整全面了。

要突破難點,把握語言和題目的隱含信息。

主觀性閲讀試題,在閲讀材料和題目的某些要求裏面往往設置了許多隱含信息,抓不出語言的隱含信息,往往就答不好主觀性閲讀題,又因為這種隱含信息的形式多種多樣,造成了解答主觀性閲讀試題的難度很大。隱含信息常見的有五種方式:①語言變異處②語言空白處③運用象徵處④引申昇華處⑤着意寫景處。例如上例中的第⑾段,它是獨句成段,看到既然是“乞丐”又是“富有”的人的“矛盾”表述,就知道這裏有許多隱含信息,第4題要求“談談為什麼能聞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就是要求考生髮掘這些隱含信息,只有把這些隱含信息都挖掘出來了,才能順利作答。聯繫前文,尤其是第⑧段,不難回答:因為壞的物質條件沒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即便在物質上很窮,但他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再如第5題,要求指出“梅香”的含義,條件是結合⑧⑨段,僅僅理解成梅花的香味,太淺表化,作者在第⑨段已經明確指出:隱在外表內部的人格香氣。這才是“梅香”的真正含義。要説明的是,有時對題目中的隱含信息,可以根據分值來推測答案給分點數目,以避免要點不全而失去本不應該丟失的分。

要掌握答案表述的技巧,使答案作到準確簡明。

常用的技巧有三種:(1)摘錄。就是用閲讀材料中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詞,原原本本地把它移出來或裁出來,按規定抄寫在題處就行了。雖然有的考題要求“用自己的話回答”,但肯定不能拋開原文尤其是原文中的一些關鍵詞語來作答。事實上,這類題目必須摘錄文中的關鍵詞語並按照題目要求重新組織就能解決。如上例第2題,只要找到第⑤段,摘錄其中的關鍵語句“他震驚的是”、“另一個震驚的是”就能回答:窮人也會賞梅花;富人自己種了幾十年的梅花,卻從來沒聞到過梅花的芳香。因此原則上,如果能用原文相關原句作答的,應儘量用摘錄的方法。試想,如果自己另外概括,失分是令人十分心痛的。因為可能題目並非不會,答案也可能絕非全錯,甚至可以説是對的,僅僅不合“評分標準”而已。(2)改造。就是學生在原文中找出題目答案所在的語句後,由於句子太長不符合書寫要求(字數等)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雜亂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這時要根據題意,選出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重新組合、表述。實際上上例第2題的答案,我們對原句還是作了點改造。(3)概括。有些閲讀題答案在原文語句中找不到,需要整體把握選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語境義的基礎上才能悟出答案,或要求結合自己實際談體會,就要用概括的方法。做這類題目,對語言表達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吃透答案的內容要點,吃準表述的範圍、角度和方式,用規範的語句來表達。如上例第1題,要求概括“敍述的故事”,就需要歸納概括:乞丐聞到梅花的芳香,富人為此感到震驚,也第一次聞到梅花的芳香。再如第6題,談讀了該文的感受,也需要概括回答。

另外,主觀性閲讀試題的答案要點表述,還用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點應在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多一點、明晰一點,在符合題目要求的情況下儘可能多角度、多層次;二是應在字數允許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地陳述自己的答案,不怕多答,就怕少答,一般來説評分標準裏並沒有因考生多答而扣分的規定,而經常是考生要點不全而被扣分;三是對開放性題目,例如第6題,應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和對原文的理解,以答案的個性化和創意取勝。這種題目,如果僅僅結合原文或題目要求作答一般只能得個保底分,想要得高分甚至滿分,則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獨到的見解和個性化的語言表達。當然,書寫工整、清楚,卷面整潔,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則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會考語文現代文閲讀複習資料三

記敍文的閲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徵。

一、記敍文的概念:記敍文是以記敍、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説等,都劃歸到記敍文教學中。

二、記敍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敍文和複雜的記敍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

1.寫人的記敍文;2.敍事的記敍文;3.寫景的記敍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敍文。

三、記敍的要素:記敍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敍的順序:常用的有三種——順敍、倒敍、插敍。

五、記敍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六、記敍的人稱:一般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七、記敍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準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係,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記敍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敍、描寫、説明、議論和抒情。比較複雜的記敍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