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三數學第一學期的教學計劃

校園1.34W

高三數學第一輪複習以抓基礎,練基本功(主要是解題基本功)為主,注重對知識的梳理,數學方法的養成,使學生對整個高中數學知識、方法和思想有個完整的認識,形成網絡。在本輪複習中應對高中數學的所有考點,涉及的解題方法進行全面的複習,使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掌握到位,對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公式定理的適用範圍有着本質、透徹的理解,使學生切實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對基本的解題方法(解題方法的培養、訓練要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能運用自如,做到穩紮穩打,基礎過關,牢固。

高三數學第一學期的教學計劃

高三數學第二輪複習以專題複習、專題訓練為主,注重學生數學能力與思維水平的養成,使學生在解題方法,解題技能上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本輪複習中對高中數學重點內容要加深加難,重點培養學生解活題、較難題、難題的能力。專題複習既要按章節進行,又要按題型進行,按章節進行內容如下:函數與導數、數列(特別是遞推數列)與極限、三角函數與平面向量、不等式、直線與圓錐曲線(注意圓錐曲線與向量的結合)、立體幾何、概率與統計。按題型進行內容如下:選擇題解法訓練,填空題解法訓練,解答題解法訓練,特別要注重解答題訓練的質量。

本輪複習應多在知識網絡的交匯處選題,強調學科內的小綜合,加強對知識交匯點問題的訓練,達到培養學生整合知識,能綜合地運用整個高中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的能力之目的。

高三數學第三輪複習以強化訓練、查漏補缺為主。在本輪複習中,讓學生多做模擬題,強化做題的速度與質量。同時針對第一輪、第二輪的不足進行查漏補缺,特別是在第一輪、第二輪大多數學生做不出來的題目在本輪複習中可集中讓學生重做,解決學生在前面複習中暴露的問題。

具體措施建議如下:

一、處理好課本與資料的關係

對資料精講,用好用巧,但不被資料束縛手腳,牽着鼻子走,不僅老師認真鑽研資料,更要引導學生在複習課本的基礎上認真鑽研資料,用活用巧。

二、分層教學

由於數學分為文理科,且文理各有不同的層次,所以分層教學非常必要,計劃對高三數學分為四層:理科A層、文科A層、理科B、C層、文科B、C層,各層實施不同的教學進度。其中理A、文A在重點抓好基礎的同時適當加深難度與深度,其他層主要抓基礎。

三、抓好周練

每週分層出一次周練,要求周練圍繞上一週所授內容命題,題量適中,難易適當,針對性強,注重基礎知識與方法的反饋訓練。命題的主導思想是“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在周練的基礎上,每章節複習過程中印發2005年大學聯考試題分章選解給學生課後完成。

四、集體備課

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得一個諸葛亮。在複習中充分發揮備課組集體力量,羣策羣力,科學備課。每週搞好一次備課組活動,討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落實、改進情況。

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數學科而言,主要是對解題方法的點撥,解題思路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學會抓住題目已知條件的關鍵點,尋找解題的突破口。避免課堂教學“一言堂”現象,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精講多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六、培尖工作

在強調名牌效應的今天,加強培尖尤其顯得重要。特別是四個奧賽班,更要緊盯尖子生的學習狀態。在複習過程中要選準苗子,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培養他們較強的自學能力和應試能力,以及穩定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態。對尖子生每次考試的試卷作好分析與針對性講評。

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授課。

多製作課件,用課件上課,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讓課件的動感感染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感知數學的美感。

第一輪教學進度安排表

時間

教學內容

層次

20xx、7、6—20xx、7、25

集合、函數

文科A層

函數連續性、導數、複數

理科A層

20xx、9—20xx、10

數列、三角函數、平面向量

文科A層

集合、函數、數列

理科A層

20xx、10—20xx、11

不等式、直線與圓

文科A層

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不等式

理科A層

20xx、11—20xx、12

圓錐曲線、立體幾何

文科A層

直線與圓、圓錐曲線

理科A層

20xx、12—20xx、1

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概率

文科A層

立體幾何、排列、組合

理科A層

20xx、1—20xx、3月初

統計與導數

文科A層

二項式定理、概率與統計、極限、導數

理科A層

時間

教學內容

層次

20xx、7、6—20xx、7、25

正態分佈、極限、函數的和差積商的導數

理科B、C層

導數及導數應用、集合

文科B、C層

20xx、9—20xx、10

導數的應用、集合、函數

理科B、C層

函數、數列、三角函數

文科B、C層

20xx、10—20xx、11

函數、數列、三角函數

理科B、C層

平面向量、不等式、直線與圓

文科B、C層

20xx、11—20xx、12

平面向量、不等式、直線與圓

理科B、C層

直線與圓、圓錐曲線

文科B、C層

20xx、12—20xx、1

直線與圓、圓錐曲線

理科B、C層

立體幾何、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

文科B、C層

20xx、1—20xx、3月初

立體幾何、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

理科B、C層

概率、統計與導數

文科B、C層

20xx、3月初—20xx、3月末

概率與統計、極限、導數

理科B、C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