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精選11篇)

校園1.52W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精選11篇)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1

驅身百里之外,惠州xx的攜愛之行,給我帶來了滿滿的收穫和深深的感悟。

雖然一開始,在結束了鼎湖山陽光下為期三天的爬山與認種的無限循環的植物學實習後,我對“三下鄉”的熱情已消磨大半。但因着對全新地方的一種好奇心理,我對“三下鄉”仍抱有一定的期望。

當載着我們的車駛入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進入xx中學的校內,我對未來的七天之行升起了濃濃的期待!

調研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為調研組的一員,在經過幾天對陽光的“享用”後,皮膚在意料之中的黑了。但幸好,在失去白皮膚的同時,也得到了一些收穫,總不算是“得不償失”。

這幾天裏,每次調研,帶着白色的鴨舌帽,揹着簡易的揹包,行走在大街小巷、田野鄉間,我總有種在旅行的感覺。(雖然是熱了點)這不是孤單的旅行,我有四個同行的隊友;這也不是了無目的的旅行,這是一場探索之旅,探索垃圾“流浪記”最後的結局,探索土壤中“氮大帥”與“磷將軍”的疆土分佈,更是探索自己未開發的潛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猶記得第一次發調查問卷隱隱的緊張和怕被拒絕淡淡的害怕,所幸鄉間村民是如此的熱情淳樸與積極配合,讓我成功地踏出了第一步。從一開始的緊張斷續到後來的輕鬆流利,我們成功地完成了自我的蜕變,走出的每一步,我們都在成長。

猶記得在對農民進行訪談時,因為與年老農民語言交流的問題,總是出現“答不對問”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情況,我們只能淡笑着聽他們敍述完,然後再重複一遍。努力總有收穫,堅持迎來勝利,我們的訪談總算順利地完成。

猶記得最後一次調研,我們拿着幾袋的環保宣傳手冊,橫掃市場,彷彿“蝗蟲過境”,再回首,才發現幾乎所見的每一個攤主都在看宣傳手冊,基本無“漏網之魚”。那情那景,讓人看了無端升起一股“勞動最光榮”的自豪感來。

調研的結束,是在田野之中。在收割完水稻只剩秸稈的田野裏,在還未種上植株的黑土地旁邊,視野內還有兩頭正在啃草的水牛,頭頂是藍藍的天空,我們開心地挖完用於實驗的土壤,為我們的調研探索之旅劃上一個圓滾滾的句號。

一路求索,一路所獲!

教育之嘗——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本來只是作為手工助教的我,在支教方面只是打打醬油罷了。可風雲莫測,主講這個“頂樑柱”於“臨危之際,敗軍於急事之下”,於是我就華麗麗地逆襲,“篡位”成功了。

“臨危受命”,為使自己在“戰場”上保得“全屍”,只能在上講台授課之前,把自己半吊子的助教水平,像吹氣球一樣,快速地吹漲成主講的全能水平。幸好,有幸招攬了一批助教,這數量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質量的微缺。

手工課,課前的準備是不斷與紙做着鬥爭,配合着剪刀和雙面膠,努力學會在自己的手中創造出一個“花花世界”(各式各樣的紙折花)。然後,又糾結於紙折花的選擇、ppt的製作和改良、各種花的授課順序······怎一個“愁”字了得!焦頭爛額的準備完全之後,又因為是臨時上台,從未試講過而惴惴不安。害怕授課時台下的鴉雀無聲,害怕學生的厭惡牴觸,害怕學生的不予配合。

到真正上課的時候,才發現一切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學生們對手工課是歡迎的,課堂是熱鬧的,授課與受課是相處融融的,甚至到最後,學生對手工課是戀戀不捨的···於是,應實所需,兩次上課,我都快樂地拖堂,而他們是快樂地被拖堂。

在沒有被最後宣判之前,永遠不能放棄,一切事與物都有翻盤的機會。相信勇敢的大步向前,天無絕人之路,明天終將完美落幕。

朋友之道——你成長,我成長!

這是一趟青春洋溢的七天之行!

這七天裏,隊友間的團結互助,編奏成一首首合作共贏的勝利之歌;這七天裏,師生間的其樂融融,繪製成一幅幅充斥着笑聲與眼淚的畫面;這七天裏,摒棄各種身份,我們都是朋友。在惠州xx這個平台,我們在一起見證彼此的成長!

總記:

或許這一次的三下鄉,總是在演繹“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出乎意料;或許這一次的支教調研,讓我們感受了“六月天,孩子臉”的風雲莫測:或許這一次的七日之行,使我們懂得了b計劃的珍貴與必需······然而,百里之外的惠州xx一行,這七天所記憶的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孔,所收穫的鮮花與掌聲,所感受的笑聲與眼淚,都將化為我們人生長路上的點點繁星,在未來的孤單無助的黑夜中送來鼓舞與勇氣的星光!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2

在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本着“高新技術助力農業發展,信息服務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活動主題,實踐團先後走訪了大荔縣各地進行農村信息化的調研。本次調研方式靈活多樣,調研覆蓋地域廣,調研對象年齡跨度大。調研的內容涉及太陽能技術的普及情況、自動化控制在當地農業中的應用情況、物聯網在農業生產鏈中的應用情況等具有代表性的農村信息化問題。

一、走村入户,深入農户家庭服務調研;

7月14日上午,調研組走訪了大荔縣城關鎮的鄧營村和東七鄉一組,挨家挨户拜訪當地村民,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城關鎮農業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太陽能、自動化控制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現狀等。據村民們介紹,全村已有近50%的家庭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很高。但對於太陽能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如太陽能發電,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灌溉等還只是個別現象,並未推廣。此外,村民表示對自動化控制和物聯網方面的知識不太瞭解,他們也表達了希望能開闊眼界,不斷學習科技農業技術,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家庭生活水平的想法。

二、走進田間地頭,深入大棚考察調研;

7月14日下午,實踐團來到大荔紅星村國家優質冬棗標準化管理示範點,實地對現代化技術在大棚種植中的需求與應用進行深入調查。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與大棚技術人員進行深入交流。技術人員向大家介紹了自動捲簾機,大棚保温被,雙層膜等相關設備和技術,特別對大棚温濕度調控、合理整形拉枝,病害綜合防治、環剝口處理等大棚冬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給實踐團成員進行了重點説明,希望能更多地瞭解高新技術,特別是自動化設施在冬棗生產、加工中的科學應用問題等。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自動化、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在當地農業發展中的應用並不普及,種植技術仍然屬於粗放型。對於作物的成熟度,種植户們只能根據經驗不斷進行實地觀察,才能進行採摘,且在環割剝皮階段耗費的人力依舊很大。他們期望有更加便捷的高新技術和智能化設備促進更高效的農業生產。

7月17日上午,我們來到大荔現代農業園區科技育苗中心,參觀現代化温室大棚的育苗過程,調研高新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發展。該大棚自動化化程度高,通過動力配電箱整體控制棚內兩側的風機和水簾實現温濕度的智能調節,使用自動施肥機和移動式噴灌車完成水和肥料的自動噴灑。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育苗過程中,水、農藥和化肥等的用量控制往往憑藉經驗進行,不僅人工成本大,還容易造成浪費和影響作物安全。此外,目前播種和噴灑農藥階段依舊依靠人工操作,種植户期待能研發出針對性強,方便實用的播種機,解決人工播種不均勻、人力、物力耗費大等問題。隨後,我們還特別向技術人員詢問了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情況。他表示,他們一直都有引進大陽能電池板的想法,但是考慮到太陽能電池在陰天時的轉換效率低,不能達到温室的供熱需求,所以依舊採用鍋爐加熱的傳統方式給大棚供暖。

三、走訪廠礦企業,與領導職工座談調研;

7月13日下午,實踐團來到陝西天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冬棗製品車間,參觀冬棗的貯存、加工流程。在車間中,分體式微電腦控制器、電熱恆温乾燥箱、一體化智能加工爐等自動化儀器已廣泛應用,這是高新技術助力新農業發展的最真實體現。

7月15日,實踐團赴荔民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及其下屬連鎖店座談、調研。我們瞭解到,荔民公司著名的大荔模式是典型的農業、科技雙向推動的新型模式。大荔模式的農村信息化建設應用了商業流通軟件、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為農民提供了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的農業科技服務。目前,荔民公司正在着手建設智能化大棚,棚內配置温度、濕度、光強度等各類傳感器及攝像頭,採集農作物相關數據,通過無線網絡上傳數據庫,供專家研究分析。

7月16日,實踐團赴大荔縣科技產業園重點企業參觀、學習,深入調研了農村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現狀。我們先後來到陝西寶優電子製造有限公司和陝西長石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參觀了貼片電感器、電路板材製作的整個生產流程。我們瞭解到高新科技公司的引入,提高了勞動就業率,提升農村的科技水平,帶動農村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企業領導均表示非常歡迎和支持高校研究生今後能來到企業多交流、多實踐,期待搭建一個雙方共贏的合作交流平台,能依託企業的資金、資源和生產設備,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效益,同時增加學生實踐、就業的機會。

在對這些廠礦企業的深入調研中,特別要提到的是,幾位企業負責人紛紛向我們表示,他們急需一些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高新技術人才來公司工作,但是很多高校畢業生、特別是像我們西北大學這類重點院校的畢業生大都選擇了去大、中城市發展,而不願來到縣區等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方工作。希望高校能協助企業共同宣傳,引導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到縣區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中,破解企業高學歷人才稀缺的難題。

四、深入縣城廣場街頭,同市民們交談調研

7月17日下午,實踐團來到大荔縣東府廣場等地進行高新技術(太陽能電池、自動化技術、物聯網)應用發展情況的調研。調研組分成三個小分隊,深入廣場街頭髮放調查問卷,展開調研工作。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積極主動與大荔縣的人民進行互動交談,仔細講解調查問卷上的問題。善良勤樸的民眾也給予熱情配合,認真細緻地填寫每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廣場上活動的人羣以中老年、婦女人羣居多,職業多是自由職業或是退休職工,他們對於太陽能電池、自動化技術的認識並不多,僅限於聽説過,但他們樂於學習、接受這樣的高新技術。此外,對於物聯網,大多數人則表示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完全沒有了解。一些學生或公務員羣體則對太陽能電池、自動化技術、物聯網瞭解程度較深,希望這樣的技術能運用到生活中更多的地方。

本次調研採用問卷調查、數據統計、個案訪談、典型挖掘等多種形式,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485份,基本上真實反映了當前農村信息化的發展程度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調研結果顯示,資金技術、專業人才、宣傳推廣這三大主要問題制約了太陽能、自動化控制、物聯網等技術在農村的發展和應用。但值得期待的是,基於政府的支持和補貼,農村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重視,相關科技項目正陸續開展。作為高校研究生,我們希望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科技農業的發展中貢獻綿薄之力。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3

在三下鄉支農行結束後,我們隊急忙來到了高州市根子鎮開展國土資源調研活動。在此次調研中,收穫很多,感觸也很多。在一路上,曬滿了隊員們的汗水,同時留下了爽朗的笑聲。

在實踐服務期間,我們隊按照活動方案在當地舉行了一系列的調研活動。以下我根據本人個人活動進程所寫的總結心得:

一、調研。

此次調研內容有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地質勘查以及地質環境防治等。根子鎮是一個以種植荔枝、龍眼的農業大鎮,自然而然調研的重點在耕地方面。在調研過程中,一路上有村領導帶為伴,以防我們走失,當地村民真的很愛好養狗,以至於每次進入農户家門時我都心驚肉跳。調研發現,老人、婦女、小孩對國土知識基本上是完全不瞭解,基本上户主才能回答我們調研內容。大部分村民甚至表示不知道國土資源知識沒關係,需要時再問村委。由於此種想法的存在,很多村民不知道怎樣去維護自己權益,甚至不知覺中觸犯了法律,所以在當地宣傳耕地保護的法規是相當必要的。為了使村民更瞭解國土資源法規與知識,我們調查人員在.個行程中,逢人就發放高州市耕地保護宣傳卡,以此擴大宣傳力度。

二、參觀信息服務站

第二天我們驅車來到《天下第一荔枝園》,在園入口有一個信息服務站,我們檢查了相關設施狀況,完成了相關工作併合影留戀。工作結束後,園長帶我們來到了龍眼林,長滿果實的龍眼樹下都有一堆垃圾(用作肥料),在園長的盛情邀請下,我們毫無顧忌地圍着一顆樹吃了起來。園長説:“由於雨水、氣候問題,今年.個高州市的龍眼收成很差,如果是往年你們就可以看見.片龍眼海洋。”

三、文藝匯演

我們.個隊在此活動裏玩的最瘋狂了,同時也是付出汗水最多的。我們用了三天時間來準備這個活動,花了大量金錢來搭建舞台,為的就是呈現一台完美的文藝匯演。.個匯演分為四大塊:走秀板塊、歌曲串燒、亞運會板塊、大合唱板塊,在.個匯演中不忘穿插了國土資源知識。團隊的合作精神是匯演成功的關鍵。儘管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小意外(如有個麥壞了),但是就是因為有了這些意外,才讓我們這些工作人員有成就感,為.個團隊的合作性與應激性而驕傲。最後文藝匯演的成功,還需特別感謝當地華農志願者,他們不但幫忙進行了匯演準備工作,更加發揮了語言上的優勢,幫我們和羣眾溝通,掃除了我們與當地人語言上的障礙。

四、 團體活動

團日活動與文藝匯演類似,娛樂性很強,我們需要在娛樂的同時不偏失主題,我們在團日活動場地,粘貼了強化國土意識與國土資源法律知識海報。在活動過程中,四個攤位受歡迎程度超乎我們想象,學生們特別歡迎。我負責的是燈謎攤位,攤位帳篷的三面都掛滿了彩色謎語紙條,當地小朋友真很聰明,活動差不多結束時只剩下了一個燈謎,這時候是燈謎活動的高潮,一大堆朋友為同一個問題發愁,還不時的相互討論,當時的我很興奮,差點就抑制不住自己,因為想公佈謎底。

在.個土地資源調研活動中,責任感與使命感一直圍饒着我,我們是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的志願者,我們應懷着感恩的心實事求是地完成我們的任務,打到預期的目標。在活動中,我看見了全體隊員不屈不饒的精神,有條件我們上,沒條件我們創造條件也要上,在發揮個人優勢的基礎上,齊心協力完成任務。

實踐是一個平台,是一個讓我們展示自己、服務羣眾的平台;在服務羣眾的過程中,實踐增強我們的社會意識、責任意識,使得我們將來更好服務於社會。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4

7月10日,來到長壽的第三天。今天我們去到長壽湖追隨紅色足跡,感受曾經在此地發生的點點滴滴。首先是到長壽湖廣場,在老師的指導和引路下,我們看到了寫有“恩來壽湖,德臨壽湖”字樣的雕塑,雕塑體現了曾經周恩來、朱德不同時期視察長壽湖時在此題詞,在此與鄉親們親如一家的場景,盡顯國家領導人的親民愛民情懷。隨後,我們來到了長壽湖風景區裏的一座涼亭,涼亭裏坐落着一塊寫有恩來同志五八年給水電站的題詞,同時也有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李先念同志的題詞以及獅子灘水電站的有關信息。這個涼亭以及這塊石碑被視為國家級文化遺產。我想正是因為領導人們對水電站的重視,使得長壽湖的水電項目工程發展高效的提高,並且在幾十年的時間裏業績突飛猛進,並造福了當地的人民。

當然,今天除了追隨紅色足跡,我們還親身經歷了“三進三同”的實踐活動。我們一行人風風火火的乘車有徒步經過了漫長的爬坡和過河過程後,來到了鄰封鎮的一位湯老師家裏,湯老師是一為剛畢業幾年的大學生,在工作的同時也回到家鄉進行農業的種植和開發,是是一位典型的新農村建設積極分子。我們在湯老師的地裏幫他鋤地、鬆土、澆糞,親自體驗了一把農民種植糧食時的基本勞動,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種植糧食的辛苦以及作為我們大學生在農業方面所要做的事和所要發展的方向。其次,我們在採訪湯老師的時候,他談到了很多對我們大學生建議,與中國的農業相結合談到了大學生對農業發展的一個態度,説到“農業相當需要年輕人”,就是希望今後有更多得大學生能成為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其實作為這一點,我們作為大學生也是深有感觸的,因為現在國家在飛速的發展,工業化的規模遠遠強於農業,所以,當代大學生一心只想要在城市裏安居樂業,而從不想到回到農村開發和擴大農業規模,這是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共同問題。所以,在我看來,我們在今後就業方面也需要將視線投向農村。農村生活雖然辛苦,但收穫是豐厚的,豐收時心情是激動興奮的,是有成就感的!我想,這才是我們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目的,我們有收穫了,這就是一次有意義得活動,至少我們今後在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可以想到轉向農村,投身農村,開發農村規模,擴大農業經濟!

“三進三同”是今天活動的壓軸,我們在努力踐行“三進三同”的同時自己也有了收穫,雖然累,雖然熱,但是我們依然在行動。加油,實踐團的成員們!!!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5

今年的暑假於我而言是特殊的,以前每年同樣的時間都是草草的回家,然後在家一待就是兩個月,偶爾出去和朋友聚聚、逛逛街。今年,七月九號至十五號,雖然時間很短,卻有意義。這次我們班自行組織了一次“三下鄉”活動,地點是欽州大直鎮,班裏有三十個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曾經向朋友提起這事,他們説“你們班好強啊”,想想也是,能夠以一班之力成功組織這樣的活動,我們班也的確稱得上強悍。時隔一月,再回首那幾天,模糊的清晰的皆珍藏於心。

初到大直鎮中學是九號,大清早的便從學校趕往江南站,到達目的地之時已是飢腸轆轆,休整之後,卻仍舊神采奕奕,因為周圍於我是新奇的。這是我的第一次下鄉,當時只是覺得就這樣和大家夥兒過七天也是不錯的,畢竟這是我從未體驗過的生活。在去之前,大家就已經報好了自己所想去的小組,我選的是支教英語組,也是到這兒才知道,報名的孩子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料,報英語的更是居人數的榜首,大家在權衡之下,將報英語的孩子按年級分為三個班,我和另一成員所要負責的是跨度在九年級到高二的英語一班,只記得聽到這一消息時很是無奈,原因有二:

一、這個班年級跨度過大,上課的話想必不容易;

二、我雖然因大學聯考英語成績較好而分到英語快班,但是自認在教學方面還不足以擔當。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得硬着頭皮去了。

第二天,卻也是苦笑不得,原本人數不多的學生一下鋭減到只有五個人來,所謂的“打擊”也莫過於此了。雖是如此,課卻是必須要上的,只是原本準備的那些國小的內容卻是用不上了,也只能重新編排課程內容。而那幾天的課堂,我也只能用“跌跌撞撞”來形容了!而在這“跌跌撞撞”中,我們也算是圓滿的完成任務了,結果或許是差強人意的,但是我們也卻也是盡力而為了。那七天,除了上課,沒課的時候也會串去廚房幫幫忙,只是這煮飯做菜一事實在不是我所能及的,幫忙燒燒火還行。以前看《楊門女將》的時候,楊排風以燒火棍而聞名,現在看來這燒火也是一門學問。在這種“東串西串”的時候,時間是過得飛快的,很快便到了成果展——“明日之星”PK大賽的時候了,做幕布、彩排、搬桌椅等活兒也在陸續進行中,尤記得那天載歌載舞的孩子們,滿頭大汗的下鄉隊員們,還有那晚的“不醉不歸”。

這次下鄉,整體感覺還是成功的。帶着滿載而歸的心情我從大直回到了南寧,感覺也不枉大學四年,從中體驗到的亦是不言而喻了。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6

闊別一年再次走上那三寸講台,台下依舊是一雙雙單純、清澈的眼睛,眼神中充滿着對求知的渴望。感受着他們的熱情,我情不自禁地留戀這個獨特的舞台了。

今年的xx之旅是我第二次踏上三下鄉的征途,同樣是去xx,同樣是再敍“曦望”。我曾被同學問過:既然去年去過了,為什麼今年還去啊?同樣的問題我也問過我自己,最後得出的結論簡單但於我而言意味深遠。

我喜歡看着學生們純潔無暇的笑容,爾後莞爾一笑;我喜歡看到他們無所畏懼的做事風格,雖然他們經常把這種大無畏精神運用在頑皮搗蛋上;我喜歡看着他們憧憬美好的未來,因為我看到了祖國未來的希望。城市裏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確實不一樣,隨着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文化水平的逐漸提高,起跑線被落在了孩童時代,導致城市裏的孩子從小便要博覽羣書、對唐詩宋詞圓周率倒背如流。而農村的孩子雖然師資力量相較薄弱,教學條件相較落後,但他們不用承受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反倒多了一分對學習的自發的探索與追求。

去三下鄉前,朋友們知道我要再次下鄉支教,都紛紛地好心提醒我做好過“難民生活”的準備。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既定遠方,便做好了風雨兼程的準備,下鄉支教雖然辛苦,但是卻磨練了我的意志,鍛鍊了我的能力。選擇了下鄉的我們,相信日後回想起定都能為今天的我們而感到驕傲,這都將是我們一段難能可貴的痛苦並快樂着的經歷。

在有限的條件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是三下鄉給我提供的最好的磨練個人意志的平台。它讓我們充分施展才幹,積累工作、生活經驗,把我們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讓我們在實踐中瞭解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一個人或許無法改變社會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大家不都常説:態度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三下鄉的有限條件促使我們團結合作起來,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服務社會打穩根基。

三下鄉支教能讓我學會吃苦耐勞,學會苦中作樂,學會在逆境中發揮團隊精神的作用。同時,通過對孩子們的付出,使我們收穫一份純真的美好,通過對希望的播種,由此堅定我們的人生信念,幾天的磨練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在日後加強學習與鍛鍊,並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三下鄉支教所學所收穫的於我都如花開花落般,讓我珍藏回味一輩子,所以,我再次三下鄉。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7

歷時將近一週的“奮鬥青春,逐夢”活動已經結束,此次活動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幾天的經歷,更多的是從未接觸過的收穫。之前沒有三下鄉的經歷,所以對這一次三下鄉活動非常期待。去之前,我們做了很多準備活動,上網蒐集了很多關於當地的資料,也和當地的中醫院以及衞生所聯繫,他們都非常支持我們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讓我們此次的之行順利且愉快的展開了。

此次活動第一項是參觀中醫院,畢業於本校的老學長們為我們帶我們參觀了中醫院咳喘科“冬病夏治治療室”,這是我之前從來沒有聽説過的,而且對於一些慢性病效果很好,還向我們演示了現代化的中藥粉劑的製作過程,作為中醫藥大學的學生,這次的參觀,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習不到的知識,也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淺啊。

之後,我們在當地衞生院的幫助下,在衞生院門口開展了送藥宣講活動,村民們都很積極的參與我們,他們像我們展示了當地老百姓淳樸的民風和對外來客的熱情,雖然當天下來雨,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和耐心講解下,當地村民都是笑着離開衞生院的,這次送藥活動非常成功,我們隊伍表現的非常友好團結。

在我們藥學院陳院長和陶書記的帶領下,我們去了石斛種植基地,中藥一直是我們藥學院的精髓所在,這一次更是讓我對石斛的種植和藥效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我跟隨資源普查隊到了山上,並且親眼見證負責人從懸崖峭壁上採下鐵皮石斛的全過程,這種艱難,和我們在學校里老師們做的科研一樣,但正是這種不畏困難的精神激勵着我們去做的更好。

宣紙一直是的一大特色,更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加以保護。此次三下鄉,我們在宣紙一條街做了很多問卷,發現當地人們都非常熱愛宣紙這一文化,不僅將宣紙視為商品交換,而且很多人認為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可貴的遺產,非常願意一直將宣紙文化傳承下去。我們參觀了宣紙文化園,瞭解了宣紙製作的108道工藝,整個製作過程精良且純粹,我們一羣人看的流連忘返。

這次活動非常辛苦,每天晚上回來都會選照片發新聞到很晚才睡,但這個過程是對我們這一整天活動的總結,總會讓我們回味無窮。這幾天我們一隊成員都過的非常開心,不僅學習了中醫的經典,中藥的珍貴,還了解了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製作過程及文化背景,和資源普查隊一起上山認識了很多植物,看着老師們為了發現中藥上山涉水,爬懸崖峭壁,真的讓我非常感動,老師們對專業的鑽研精神會一直激勵我前進。我很感謝這次三下鄉活動,這份回憶我會一直珍藏。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8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第一次用這種方式來到鄉鎮和鄉民們面對面的聊天;第一次用這種方式走入田埂小巷,感受鄉間的氣息;第一次用這種方式感受鄉間生活,觀察農村發展變化。如此眾多的第一次,讓這次實踐對於我顯的尤為特殊和重要,這次實踐註定會成為我人生之中一篇難忘的章節。

本次實踐最主要的目的是調查夏陽鄉的油茶種植情況,所以出發前,隊員們特意印製了一百份的`調查表,希望通過街頭的隨機調查,瞭解鄉民們對油茶的瞭解程度。我在夏陽街頭開始了實踐調查。手拿調查表,行走在街道上,每每遇到鄉民,便上前詢問填寫表格。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實施起來並非一帆風順。鄉民們的質疑和躲閃為調查的進行增加了不少難度,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只好耐心的解釋,希望能得到理解。如此反覆多次的解釋之後,大概也引起了鄉民們的好奇,許多鄉民聚集過來,懷疑的表情漸漸在大家的臉上消退,調查的進度逐漸快了起來,一百份調查表很快便填寫完成。

經過近一個上午的街頭調查,調查表被悉數填完,不過得到的結果不免讓人有些失望,大多數的鄉民對於油茶並不瞭解,對於油茶的種植前景也是充滿了懷疑。鄉民們普遍認為,目前所種植的竹子、水稻以及煙葉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較高,而且已經種植了多年,改種油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並沒有特別的突出。且種植上存在諸多困難,本地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數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與兒童沒有如此精力去推翻原有的局面來改種油茶。現實存在的困難,讓我有些泄氣,但換個角度想想,雖然推廣種植油茶的目標沒能達成,但調查中我還有個意外的發現,本地對於種植經濟竹林有非常好的條件,無論是環境條件、市場情況、還是鄉民們的個人意願,都對竹子的種植有很好基礎。如此誤打誤撞,反而為本地鄉民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如此一來,也不枉此行。

實踐調查之餘,我和隊友們拿起相機,走上了林間小路,一路上走走拍拍,一面在鄉間的青山綠水中流連,一面又體會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帶來的奇妙感受。在這裏,鄉民似乎找到了在自然之中悠然生活的奧祕,沒有喧鬧的街道,沒有高聳的煙囱,有的只是天邊翱翔的鳥與水中閒適的魚。原來當人和自然能夠做好和諧相處的時候,這一切都會變得美好,沒有了紛擾,只剩下祥和。原來在這個並不起眼的鄉村裏,有着這樣的一個世外桃源。

實踐的日子匆匆過去,還沒來得急細細品味這山水的優美便要離去。雖然離開了這裏,若干年後也許會忘記這裏的面貌,但卻不會忘記夏陽帶來的對鄉村奇妙的感受以及和實踐隊員們並肩戰鬥的畫面。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9

7月17日,下鄉的第一天,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那麼激情,校車沿着彎彎曲曲的機械路,經過了2個小時的顛簸,10:00點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劉仁八鎮。下鄉的日子剛剛開始,聽不懂那裏的話,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激情。明天我們就要上街宣傳了,面對自己的即將開展的工作心中充滿期待,不知到我們設點的時候會不會有很多人來看呢?不知到明天宣傳的效果會不會好呢?不知到!有點憧憬……今天真的是挫敗的一天,真的沒想過原來宣傳是可以遇到這麼多預計以外的困難的!橫幅掛了一個下午,特別是第一條橫幅,陳老師帶領我們三個黃金搭檔隊友在進劉人八鎮的進口處掛第一條橫幅,經過我們四個人的艱辛實踐、反覆調試,歷經一個多小時,當第一條橫幅橫空而越,微風中,橫幅好像在向我們示意:劉仁八歡迎您啊。

其實困難並不是難以預計的,只是我們考慮真的欠缺,我們除了做好了準備外,還應該充分考慮客觀環境可能帶來的困難!可是隻有遇到了挫折才會獲得經驗,挫敗真的沒什麼可怕的,只要我們團結,我們堅持,一切都是可以攻克的!加油,我的夥伴們!

7月18日,下鄉的第二天,今天確實很累。也許是上午在劉仁八鎮政府前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展展板,下午去了紅三軍建軍舊址後我組又去了劉仁八村訪談宣傳以及貼標語,缺少時間休息,身體上真的感覺很累。可是累了,倦怠了,什麼能夠支撐我們走下去呢?那就關鍵是動力了,一杯美味的綠茶,一句暖心的鼓勵,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温暖的微笑,這些都讓我充滿力量,讓我足夠走完這段充滿荊棘的下鄉路。

7月23日下鄉的第七天,生活,原來可以這麼艱難,身處在城市的我們,也許真的不懂生活可以有多艱難。生活真的可以艱難!可以為了去上學,只有八九歲的孩子就要每天步行兩個小時到鎮上的國小,你可以想象那麼每天早上他們多少點起牀嗎,也許是6點,也許是5點;可以為了有個玩具,養一隻小鳥,讓自己每天枯燥的生活有點樂趣,八九歲的孩子就得自己動手做鳥籠,可是我們自己呢?八九歲時的我們應該連很簡單的手工也是爸媽手把手的教我們做的吧!今天去了劉仁八鎮的村,真的讓我有一種很心酸的感覺,除了看到上面所説的景象,最讓我震驚的是,當我行走在那狹窄的盤山公路上時,讓人感歎,這上面會有人住嗎,可是勤勞勇敢的金柯人給了我肯定的答案會。我發現金柯村民真的都很淳樸,可是在兩個八九歲的小朋友的眼中,我看不到該有的童真。反而在他畫的卡通畫上我卻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我要飛,我要飛,我的錢怎麼都飛走”,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真的有種説不出的滋味!一個八九歲的小孩,怎麼會在一張那麼童真的畫上寫上這樣的字,難道貧窮真的已經那麼明顯的壓到了他們的身上了嗎?那我們呢?八九歲,在父母幫我們安排好一切的年齡,應該對金錢還沒有什麼概念吧!在金柯村國小,我和三個國小生聊了很久,他們的條件讓我心酸,讓我無奈,為了鼓勵他們,我給他們畫了一幅畫中國龍,而且在上面寫了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努力才不會後悔”。臨走前,三小孩抱着我不要我走,我給他們每人一樣東西透明膠、雙面膠、圓珠筆並跟他們説一定要好好讀書,幾個小孩拿着禮物,特興奮,大聲回答道“恩”¨¨¨“我還回來的”我含淚答道。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10

20xx年7月7日至12號,在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工商系開始了10年的暑期三下鄉活動。此次我們圍繞着“青春感受和諧,鏡頭聚焦農村”這一主題,在浙江台州仙居的福應街道開始了為期一週的實踐活動。

這次實踐活動不僅僅使我更深一步的深入農村,瞭解並體驗了農村生活,使我收穫更大的是在這個過程我鍛鍊了自己各個方面的實踐能力,還認識了很多很多的朋友,從各個方面提升了我自己的綜合素質。下面我就具體講一下。

7號下午,經過將近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到那後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住宿問題。我們住的是當地國小的教室,我們必須要自己打掃好教室,我們睡的是地板和桌子。我們面臨的不僅僅是烈日和蚊子。我想這對我們這羣過慣了幸福生活的學生們是最大的考驗。其後在接下來的8,9號碼我們深入農村,到當地居民的住處進行社會調查。做調查問卷是考驗一個人的一種有效方式,特別是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同陌生的人進行溝通,我想這當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很多。我調查的是當地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子。他剛從地裏回來。因為之前我們經過這裏時發現當地盛產農作物。所以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裏的新農村建設發展的不錯。想必温飽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是在其後的對話中我瞭解到了該男子有兩個孩子,一個在上國小,另一個在上國中。在與其聊到現如今教育局對農村孩子國小期間教育費用全免這一政策時,這位大叔顯然很開心。但是其後他又告訴我們其另一個孩子在上國中,儘管學費只有330元,但是還讓他負擔很重,僅為了那多餘的30塊零頭錢他找校長談過很多次。他告訴我們不要看到這裏農作物很多。但是他們家種的田還不夠解決自己的温飽問題,哪來的拿去賣賺錢呢。他又指給我們看周圍的房子。告訴我們這裏的房子有一很奇怪的現象,那就只是簡單的搭建起來卻未經粉刷,因為他們已沒足夠的經濟來源。最為感動的是在我採訪完的第二天,這位大叔帶着他的小女兒來到我們住的國小,告訴她説這是來自杭州大城市的大學生們,希望她也能好好讀書。看着這對父女,我想我終於明白了父母的辛酸。也許讀書對於那裏的孩子們而言是擺脱貧困的唯一途徑。

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更是和當地兩位貧困的孩子進行了結隊。在那我們看到了解放前的穿心街,那裏是傳統的四合院房子。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別墅。我們看到很多人因為貧困而出現了種種問題。但是我們更甚是看到了有些人開這轎車。我想在新農村建設中貧富差距還是存在的。當然我們更是發現了很多“新農村建設”中的很多新成果,當地很多人都進行了醫療保險,也建立起相關的醫療保險。當地的第三產業也發展迅速,解決了當地很多人的温飽問題。手工藝品,化工產業的發展給當地注如了新的經濟來源。

當然這次活動使我收穫最大的是使我認識了更多的新朋友,增加了我的團隊意識。在這次活動期間我們在調查問卷這一活動中瞭解彼此,培養了膽量,更是建立了友誼。在每晚舉行的總結會議上我們各自發表這當天的感受。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與老師學會了溝通,讓大家瞭解到我的想法。當中更是加強了我們系各個部門的聯繫。在包餃子活動中我們在娛樂中培養了默契,增加了友誼。這次活動期間,我們都代表着我們學院,是一個團體。在這個前提下,我們的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增強。

這次活動我不僅僅瞭解到新農村建設的現狀,提升了自身的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收穫到了很多很多的友誼。我想這對我們自身的發展,和我們系的建設都有很大的好處。這是一次不錯的實踐活動。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研總結 篇11

伴隨大二生活的結束,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開始了期待已久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之行。為了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團中央關於開展全國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的方針,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大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狀況,並從中有所體會、領悟以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我們組建了一支學生隊伍,一共由20個來自各系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這是我第一次以組隊的形式參加社會實踐。

團隊的名稱是:xx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赴南充慢性腎臟病知識普及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實踐點在南充市李渡鎮、龍門鎮、共興鎮、市區北湖公園。通過深入農村、進入農户家庭去實地瞭解、認識當代農民的真實生活現狀,針對南充市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認知度,調查關於慢性腎臟病的普知情況,為慢性腎臟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並向基層羣眾宣傳有關慢性腎臟病的知識。從身邊做起,傳遞着“醫者仁心”的醫學觀念,發揚我校“敬業博愛 求是創新”的校訓思想,傳遞健康,預防腎病。充分發揮我們醫學院校的專業優勢,在體現我們學生風貌,鍛鍊學生的同時,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我們的科研創新能力。作為一名未來的白衣戰士,我們更應該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牢記我們的使命是“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7月 5日,團隊前往北湖廣場舉行啟動儀式、由隊長帶領我們宣誓,宣示着我們的三下鄉活動正式開始。作為第一站的北湖廣場,大家都是帶着高漲積極的情緒認真投入工作。之前連續幾天的大雨本來讓大家的情緒有些低落,但是當天卻豔陽高照,一掃天氣的陰霾和同學們心中的擔憂。搬桌椅、掛橫幅幕布、張貼宣傳漫畫、搭遮陽帳篷、搬器械、發宣傳單、做問卷……我們分工合作,團結互助,我們頂着驕陽幹勁十足,一羣綠衣軍團在燦爛的陽光下來回奔走着。接下來幾天分別在李渡、龍門、共興鎮除了進行義診、發宣傳單、做問卷調查外,還進行了慰問當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温暖。

在李渡鎮義診時我接待了兩個婦女,讓我印象很深刻,她們的腎臟都有問題。一個是因為尿道結石做手術而導致一個腎臟壞死而被摘除,另外一個年齡稍大一點患有腎衰竭。在為她們做診治聊天對話中能感覺相比其他健康的人她們更加珍視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大部分的人説,如果患上了很嚴重的疾病,他們會不惜費用,只要能把自己給治好。我感歎道,大概只有失去了,人們才會懂得要倍加珍惜。第二天去福利院為老人們送問候。我們為老人做義診,陪他們聊天,幫他們洗衣服,買了肉和菜,跟着院長學包了餃子,大家都很快樂,不管是我們還是老人們都是發自內心的笑。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就是在這種真誠中建立起來的。在那個不太大的院子裏有着兩塊地,長滿了蔬菜,是福利院裏尚且具有勞動力的老人們種的。平時他們很孤獨,陪他們説説話的人都沒有。在幫他們洗衣服時,聽一個90多歲的老人家説,她平時都是自己洗衣服,家裏的人不要她了,要不是福利院收留她,她還在到處討飯睡路邊,聽着心裏面一片心酸,無奈自己也幫不了他們太多。下午回去的時候,院長領着老人們在門口歡送我們,這讓我們很不好意思,同時心裏也是淡淡的傷感,只能默默祝福這不大的地方能為他們支起一個幸福的家,讓他們安度晚年。

七天的行程活動安排得很緊密,除了在義診的小組負責義診以外,我還是生活組的組長。每天都得起很早,為隊員購買早飯,六點半出發,同隊的戰友們可以六點才起牀,而我五點半就得起牀,這對喜歡睡懶覺的我來説真的是個很大的考驗,可是人不逼自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能。雖然每天睡眠不足,但總能精力旺盛。這期間,活動也不是進行得特別順利,有三天都碰見大雨,大家的鞋子在奔走中都濕透了,還是堅持着繼續工作,一直到休息時分才把鞋脱下來,此時腳已經被泡白了。我們的努力也不是能被所有人都理解。在發宣傳單時我們會告訴大家我們設置了義診點可以免費為大家檢查時,常常會遇到一些人對我們愛理不理的,甚至還有人把我們當成搞傳銷的,弄得我們哭笑不得。但大部分的羣眾都還是對我們表達感激之意,這讓我們很欣慰,繼續賣力地工作着,忽略了那些不愉快和摩擦。最後一站共興鎮,以隊友們熱情賣力演出的一場文藝節目拉下了整個“三下鄉”的帷幕。

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在這個充滿雨水和陽光的夏季,我們在南充市盡情地揮灑自己的熱情和汗水,雖然只有短短七天,但這過程中帶給我們的經驗和回憶卻是歷久彌新的在三下鄉的鍛鍊中不斷成長,不斷思考,充實自己,我們收穫快樂,收穫成長,收穫友誼,收穫了許多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帶回了別人的微笑,感受着熱情。我懂得了奉獻,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懂得了今後在成長和前進中要做些什麼.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有心酸,也有快樂,七天的經歷織成人生中一段美麗而豐富的回憶。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同學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為我心底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