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

校園2.75W

高中政治複習期間,和理科相比,文綜科目有更大的成績提升空間,尤其是政治科目,只要將知識點鞏固好,成績就會提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有關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是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應該是對佔全國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

2.我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廣泛性。(×)(應該是真實性)

3.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是我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基石。(×)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應該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4.政治自由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誌。(×) (應該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5.我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礎和準則的。(√)

6.等額選舉在選舉人之間形成了相應的競爭,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餘地。(×)

(應該是差額選舉,等額選舉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7.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8.公民可以通過社情民意制度、專家諮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監督。(×) (應該是民主決策,實行民主監督的途徑是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繫羣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

9.村民委員會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國家機關(基層政府)。(×)

(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不是國家機關,是基層羣眾自治性組織。)

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10.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羣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

11.中國共產黨(人大、人民政協)可以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職能。(×)

(執政黨、人大、人民政協都不能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職能)

12.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行政監督體系中可以對政府進行(外部)監督的國家機關有人大、人民政協、中國共產黨、。(×)

(行政監督體系中可以對政府進行監督的國家機關有人大、司法機關、上級政府、監察、法制、審計部門。)

(外部監督:人大、司法機關、社會和公眾、人民政協、中國共產黨。內部監督:上級政府、監察、法制、審計部門。劃線部分是國家機關。)

13.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代表人民行使)

人民代表大會享有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全國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可以行使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人大代表優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權、審議權、表決權、質詢權。)

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監督權,可以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

(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最重要特點是實行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

14.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榮辱與共、肝膽相照。尤其強調參政黨監督執政黨。(√)

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是遵守憲法和法律。(√)

15.中國共產黨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中國共產黨是依法執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執政。(√) 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這是黨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2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唯物史觀根本觀點)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性質、變化方面),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科學的和革命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起着重大的阻礙作用。(堅持科學發展觀,反對封建迷信、邪教)

2.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實踐的主體

(不要寫社會的主體。本考點是歷次大學聯考、模擬考試和一般考試的必考內容)

人民羣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生產實踐)

人民羣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人民羣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有些情況人民羣眾還直接創造精神財富如聶耳、瞎子阿丙等)

人民羣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相信羣眾、依靠羣眾、羣眾的利益高於一切。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服務型”政府、關注民生問題的哲學依據)

3.生產實踐與社會實踐的作用(2008年河北大學聯考設計糧食生產問題)

生產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對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起者決定性作用。

社會實踐推動歷史的變遷與進步。社會關係的調整和變革,能夠反作用社會生產活動,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實踐能夠促進社會與人的全面進步;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4.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人生觀、價值觀都可以使用)

個人與社會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個人的活動對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具有能動作用,個人的活動也受社會的存在、發展制約。

5.價值觀導向作用(必考知識點)

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不同的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有着不同的導向作用。(客觀事物評價、認識和改造世界活動、人生道路和人生選擇方面)

要求我們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

6.在社會主義國家,集體主義價值觀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係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正確價值觀含義角度理解)

正確解決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係;(二者互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力量源泉。

注意1:價值是指人的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一種特定關係,即物對人的積極意義。

注意2:判斷價值觀的根本標準:凡是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符合人類根本利益的價值觀都是正確的。

中國共產黨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最高價值定位。

7.人生價值觀原理(材料中出現模範、英雄時使用)

(1)內容: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貢獻(社會價值)與索取(自我價值),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2)人生價值的實現條件

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生產力水平、社會制度、科教文衞發展水平等;

人生價值的實現更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幹發揮聰明才智、要百折不撓艱苦奮鬥、反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注1:人生價值包括貢獻與索取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的。貢獻是索取的前提和條件,索取是貢獻的保證。如果把貢獻放在第一位,則是人生真正價值;反之把索取放在第一位,則是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注2: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不是萬惡的,它沒有好壞之分。在經濟生活裏,金錢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在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合法的金錢又是我們人生幸福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

注意3:人的屬性包括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其中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

8.崇高理想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和社會有着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是社會進步的貯推器,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鬥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9.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理想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特別需要艱苦奮鬥)。

10.關於“創新”哲學觀點

一切事物都是變化運動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學會創造性思維,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在實踐的基礎上,人的認識不斷的深拓展和推移。要求我們進行創造性思維。

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求我們要抓住機遇,不失時機,促成事物實現質的飛躍。

11.關於“以人為本”的哲學依據

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實踐的主體。要求我們要相信羣眾、依靠羣眾、為人民羣眾的利益而奮鬥。

凡是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符合人類根本利益的價值觀都是正確的。

社會存在(人民羣眾的實踐活動)決定社會意識。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3

1、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的關係?怎樣把握好二者的關係?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要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我們就能夠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2、我們應該怎樣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1)尊重文化的多樣性,自覺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2)雙面交流。

(3)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3、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1)社會制度的更替

(2)科學技術的進步

(3)思想運動

(4)教育

4、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麼?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隨着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5、為什麼要進行文化創新?(必要性重要性)

(1)〔必要性〕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2)〔重要性〕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②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4

一、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居於重要地位,它們代表着我國先進的生產力,在國民經濟的關鍵和重要部門中處於支配地位,對整個國民經濟起決定作用,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和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係着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可見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

二、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發展的客觀要求;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國企活力的重大舉措。結合分析我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三、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1)依靠科技進步,採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經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結合分析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四、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在國有企業中廠長(經理)處於中心地位;黨組織起政治核心作用;職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企業的經營者要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企業與職工的關係。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企業的經營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企業的經營者要注意維護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反對和抵制不正當競爭。結合分析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體系。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5

認識論

(一)發揮主觀能動性

1、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時代和現代化建設實踐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第二,人們要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有所建樹,就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們才能運用抽象思維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們才能通過實在的活動,改造世界,創造美好的生活;人們在困難、挫折和暫時的失敗面前,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十足的幹勁,需要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

2、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客觀因素制約

受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制約。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始終制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此外,還受一系列主觀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利益的立足點的制約。

怎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第一,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一方面要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另一方面,又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利用有利條件,改變不利條件,創造新的有利條件,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前進。

第二,必須不斷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我們要在社會生活中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積累,包括端正立場、樹立正確的觀念、增強能力、學會科學的方法、積累知識、身心健康等。同時,發揮主觀能動性,還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使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國家和集體。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6

一、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二、什麼是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為什麼要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怎麼樣樹立?

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在社會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評價和認同。 原因:(1)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所特有的,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滲透在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並隨企業的發展不斷延續和更新,最終通過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形成本企業的競爭優勢。(2)公司是否誠信經營,關係到企業成敗。 如何:開展正當競爭,主要依靠提高質量、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創立名牌等取得競爭的勝利;反對和抵制假冒偽劣、商業欺詐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誠信在經濟生活和個人生活中的作用?

(1)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市場經濟的“生命線”。倡導誠實、信用原則,有利於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2)誠信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誠實守信,就會得到銀行的支持,就會得到實惠、受到尊重。相反,失去信用,就會損害自己的形象,給自己帶來諸多的不便。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7

一、企業的兼併與破產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意義

企業兼併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併相對劣勢的企業。①企業兼併能夠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②企業兼併能夠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

企業破產長期虧損、資不抵債和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①企業破產能夠增強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其提高企業競爭力。②企業破產能夠及時淘汰落後企業,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③企業破產能夠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二、勞動的意義

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

勞動是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勞動是個人取得收入,獲得生存的謀生手段。

三、為什麼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

(1)必然性:①勞動重要。②形勢嚴峻: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2)重要性:①對社會生產:是民生之本,生產出社會所需的財富,有效的就業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②對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同時,有利於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從社會角度看: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8

一、貨幣

1.瞭解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①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注:商品交換實質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勞動交換。

②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有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商品生產者只有生產出較高的使用價值都有順利的銷售,實現商品的價值。 注:商品生產者從商品判斷標準的中得到的啟示

(1)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只有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才能順利實現商品價值。

(2)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質量上乘的商品,其價值容易實現。同時,產品質量越好,信譽越高,使商品供不應求,商品生產者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貨幣的含義、本質和基本職能

(1)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是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3)貨幣的職能是它是貨幣本質的體現。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

①價值尺度(生活中表示為價格標籤)——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要求: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必須用現實的貨幣。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9

1、民主黨派的性質:作為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它們都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

2、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政黨制度的內容

通力合作的友黨關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各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4、多黨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5、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長期共存”是中國共產黨存在多久,民主黨派就存在多久,多黨合作制度要長期存在下去。

“互相監督”實質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要在平等的基礎上互相監督,尤其強調參政黨監督執政黨。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表明參政黨要和執政黨一道經受考驗,共同承擔國家和民族盛衰興亡的責任。

6、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7、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8人民政協

①性質: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發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9、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適合國情優勢顯著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顯著特徵: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

2、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①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②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

③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④有利於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10 、闡述中國共產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這三者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民主形式。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具體形式管理國家社會事務權利的組織形式,是國家的權力機關,人民政協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11 、 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在我國政治格局中分別處於什麼地位?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人大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政府是我國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0

1、價值、人的價值的內涵與評價

價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人的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人的價值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即社會價值),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自我價值)。

對一個人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貢獻了什麼,主要看他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價值觀是指人們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原理內容】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以及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自覺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羣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4、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階級性。人們的社會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羣眾的利益發生衝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羣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

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衝突時,要善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

當個人利益與他人、社會沒有衝突時,要把個人、他人、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

5、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價值的實現方式

人生價值實現的基本標誌是為他人、為社會多作貢獻、多盡責任。

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人只有在勞動和奉獻社會中才能創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價值。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擁有幸福的根本途徑。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社會提供客觀條件:社會所提供的生存條件、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和工作條件等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個人的主觀條件: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第一: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第二:人的價值包括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的自我價值。二者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是社會價值的必要基礎和前提。社會價值決定自我價值。人的自我價值需要通過社會價值得以實現和表現。

第三:對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今天,人的貢獻主要是對工人階級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羣眾的貢獻。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麼。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的學習,知識是財富。同學們進入高中以後,會逐漸感覺到學習的壓力。要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一定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認真聽課做筆記,課後學好總結和歸納。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1

1、當代世界市場的新特點:國際貿易方式多樣化;商品結構複雜化;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化。

2、國際貿易中的不等價交換:

(1)產生原因:主要是由於交易的一方憑藉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地位,人為地使國際市場上商品的價格背離商品的國際價值。

(2)主要方式:壓低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初級產品的世界市場價格,提高發達國家生產的工業製成品的世界市場價格,不斷擴大二者價格的剪刀差。

(3)本質:是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剝削的主要手段。

3、最重要的世界性貿易與金融組織:

(1)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於1995年1月1日。性質:被稱為"經濟聯合國",是專門協調國際貿易關係的國際經濟組織。最重要的原則是非歧視原則。我國於2001年12月11日加入該組織。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為協調國際貨幣關係而建立的國際金融組織。

(3)世界銀行:是主要協調對發展中國家貸款和投資的國際金融組織。中國是後兩個組織的創始國之一,1988年5月5日恢復其合法席位。

4、外匯、匯價、匯率: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兑換比率。100單位外幣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叫人民幣的外匯匯率;100單位人民幣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幣,叫人民幣的本幣匯率。

5、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

(1)本國貨幣匯率下跌(即外匯匯率上漲),本幣貶值,通常會引起出口擴大和進口的減少,吸引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國內物價上漲,國際儲備增加,就業增加和國民收入增長。

(2)本國貨幣匯率上漲(即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通常會引起出口下降和進口增加,減少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國內物價穩定,國際儲備減少,就業和國民收入下降。

6、匯率與幣值變化的關係

發展對外貿易與保護民族工業是相輔相成,不能對立。我國要對進口嚴格控制,或採取反傾銷措施,運用法律武器,保護民族工業;我國的民族工業也應積極走進世界市場,參與國際分工,在國際競爭中發展壯大。

7、穩定的匯率有什麼好處:

(1)從一國看,它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和實現外貿收支平衡,穩定物價、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增加國際儲備。

(2)從世界看,它有利於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和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促使國際資本正常流動等。

8、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外匯儲備是衡量一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經濟指標之一。我國的外匯儲備,包括擁有的外國貨幣、外國政府公債和外國公司債券、股票等;

9、我國為什麼要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

(1)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

(2)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開放性和競爭性的要求)

(3)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10、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的`國際化;市場的國際化;資金的國際化;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信息傳播國際化。

11、經濟全球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説,有機遇有挑戰,有利有弊:

利:有利於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機遇;使各國的發展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有利於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弊:增大了發展中國家經濟運行的風險;各國的發展差異有可能進一步拉大;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容易受到衝擊和削弱。

12、我國應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1)關鍵是審時度勢,積極應對,趨利避害;

(2)實行對外開放,實施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和走出去戰略,積極參加國家競爭與合作;

(3)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4)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對金融市場和經濟運行的監督管理,防範經濟風險,維護經濟安全;

(5)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國際競爭力;

(6)加強合作與對話,努力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13、為什麼要實施走出去戰略?

必要性: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的客觀要求;是市場經濟開放性和競爭性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重要性:有利於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擴大國際競爭與合作;有利於促進企業發展,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14、我國企業應怎樣實施走出去戰略?

(1)採用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國際競爭力。

(2)促進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

(3)根據企業實際,發揮比較優勢,正確選擇產業、產品和市場方向。

15、對外貿易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兩部分構成。其主要方式:對等貿易(是最普遍的方式)、展賣、加工貿易、補償貿易。

16、出口與進口的關係: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發展對外貿易,首先要努力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出口是對外貿易的基礎,是外匯的來源,是進口的保證。進口是對外貿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在擴大對外貿易的同時,要適當增加進口,更多地利用國外資源和引進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進口往往能帶動出口。

17、順差、逆差、貿易平衡:在對外貿易中,出口總額大於進口總額稱為順差(出超);進口總額大於出口總額稱為逆差(入超)。進出口總額相等,稱為貿易平衡。

18、我國對外貿易的作用:

(1)可以互通有無,調劑餘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2)可以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可以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強本國的經濟實力。

(4)可以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19、關税及其作用:

關税是指由國家海關當局依法對準許進出關境的貨物、物品徵收的一種税。關税的作用:是一種增加財政收入的措施,對一國進出口貿易起調節作用。

20、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原則:

(1)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為什麼要堅持該原則:只有堅持該原則,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國的經濟命脈,實現社會主義的經濟獨立,進而保障政治獨立;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在發展對外經濟關係中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保護國家的經濟安全。自力更生與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關係:總的來説相互聯繫、相互促進。一方面自力更生是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發展對外經濟關係是增強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徑。

(2)平等互利原則:為什麼要堅持該原則:對外經貿關係都是主權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

體現:

A、貿易雙方的地位平等和權利相同,貿易協定中不能有損害一方主權的要求。

B、貿易協定和合同要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來簽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要符合對等原則,不允許不等價交換的發生。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2

一、世界是永恆發展的(發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着的物質世界。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方法論: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注意】

①事物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變化,推動事物的發展

②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但並非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

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原理)

(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它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並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③在社會歷史領域,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因此,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

①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

②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

③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戰勝舊事物必然經歷一個漫長和曲折的過程。

總之,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迴的。

(3)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

2、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

(1)區別: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指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2)聯繫:

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

②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3)方法論要求:

①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客觀事物質變創造條件。

②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③堅持適度原則。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3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

(1)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的哲學範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注意】聯繫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屬性:鬥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

①含義:

A.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B.鬥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着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②關係:

A.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鬥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

B.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併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

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3)方法論:堅持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時時有矛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2)方法論:

①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②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反對片面看問題。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它主要有三種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論要求: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含義: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並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2)重要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4

1、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文化的作用?

(1)原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表現: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3)性質 雙重性: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

又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4、為什麼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越來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2)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經濟發展上面臨嚴峻挑戰,在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挑戰。

5、我們應如何增強文化競爭力?

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6、 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1)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2)文化對人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7、優秀文化對人的塑造作用是什麼?

(1)優秀文化能豐富精神世界(2)優秀文化能增強精神力量(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8、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係?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那,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9、文化多樣性的主要表現是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

10、為什麼説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2)各民族間的經濟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又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着差異。沒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爭妍鬥豔、五彩繽紛的景象。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11、為什麼要尊重文化多樣性?

(1)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③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樣性對於維持生態平衡那樣必不可少。

12、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態度和原則)

正確的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原則是各國文化一律平等。

13、文化傳播的形式? 商業貿易 ,人口遷移,教育,文化娛樂活動等。

14、大眾傳媒對文化傳播有何作用?

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侷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15、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大意義?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5

1、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提醒: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2、世界文化全球化趨勢的出現,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提醒:沒有民族的文化就無所謂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

3、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長期相互借鑑而日趨同一。(提醒: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長期相互借鑑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4、認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提醒: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5、文化的多樣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提醒: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從文化的表現形式來説的,主要是指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則主要是從文化的來源和性質來説的。我們倡導文化的多樣性,反對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的多樣性的一種表現,但不是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方向。)

6、世界各地的文化幾乎沒有共同性。(提醒: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既有個性,又有普遍的規律。)

7、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手段。(提醒: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商貿、人口遷徙、教育,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眾傳媒。)

8、在世界文化出現全球化趨勢的今天,對那些失傳的古老民族文化,沒有必要進行搶救和保護,應當順其自然地讓它們被歷史淘汰。(提醒:獨特文化傳統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礎,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見證,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9、大眾傳媒的發展將會促使舊的傳媒的消失。(提醒: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新的傳媒的出現,並不意味着舊的傳媒的消失。)

10、保護文化遺產根本上在於發掘其經濟價值。(提醒:保護文化遺產實質在於保護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血脈。)

11、民俗節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提醒:道德水平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12、必須尊重和認同傳統文化。(提醒:傳統文化中有糟粕,不能一味認同。)

13、繁榮我國文化的關鍵是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提醒:文化發展的關鍵是立足於社會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

14、傳統思想,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提醒: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基本形式之一;傳統思想對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

15、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是一成不變的。(提醒: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的相對穩定性,它在世代相傳中保留基本特徵,但具體內涵又能因時而變。)

文化對人的影響

1、來源: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影響: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

(1)潛移默化的影響: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些文化影響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又是人們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薰陶的結果。因此,要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2)深遠持久的影響: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4、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

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5、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隨着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係: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

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高中政治必背的知識點總結16

1、當代文化生活的特點及原因

(1)特點:

①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斑斕色彩;

②人們在文化生活中面對着多種選擇。

(2)原因:

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2、瞭解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對人們文化生活的影響:

(1)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給文化生活帶來許多可喜的變化。(表現)滿足文化需求,充實精神生活;靈活表現方式,傳播文化知識;接受正確觀念,提高道德素質;引導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發展。

(2)文化市場的自發性與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也引發了令人的憂慮現象。

(表現)低俗趣味、新聞炒作、緋聞逸事;(態度)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3、當代人民大眾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出什麼特點及原因?這對文化建設提出什麼要求?

(1)當前我國文化需求的基本特點:多層次、多樣化。

(2)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經歷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

(3)措施和要求:為了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應該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但無論什麼類型、風格的文化產品或文化活動,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都是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應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

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作用: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發揮着強有力的導向和示範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眾文化生活中佔據着主導作用。

5、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我們應該怎麼樣做?

(1)(國家角度)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這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2)(公民角度)作為中學生,在文化中選擇,需要提高辨別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強抵禦落後、腐朽文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