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王安石《梅花》古詩賞析

校園1.65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梅花》古詩賞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安石《梅花》古詩賞析

原文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賞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諡號“文”。神宗熙寧三年(1070)和八年(1075)兩任宰相,曾積極進行政治經濟改革。但由於受保守勢力的反對,終於失敗並被罷相。晚年退居在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鐘山,悲憤死去。他工於絕句,且內容充實,語言精練,風格雄健。晚年作品藝術造詣極高。作品有《臨川文集》。

作者王安石當時正處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仍然積極力主改革,因此,非擔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卻遭到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在這種情況下,其孤獨的心態和艱難的處境,與梅花共同之處自是可知的。這首小詩看似平白淺顯,實則意味深遠,它告訴人們堅強高潔的人格才最具偉大魅力。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其意大致為,在牆旮旯的地方,有幾枝梅花正在那兒冒着嚴寒默默地開着。“牆角”,説明“梅”生長的環境極為偏僻,換言之,就是告訴人們,這幾枝“梅”所處的環境不佳,地位卑微,無人賞識和眷顧,但依然凌寒開放。正如陸游《詠梅》之“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一樣,梅花不擇地勢,不擇土壤,方寸之地足矣,儘管並無人眷顧與賞識。第二句是第一句意思的進一步加深。“凌寒”,即迎着嚴寒,冒着風雪。“獨自開”,即孤獨地默默地開放,意在告訴人們,那梅花不僅不擇地勢和環境,更可貴的是它還不畏嚴寒,不畏孤獨和寂寞,不向嚴寒低頭,不向風雪彎腰,堅韌,倔強,剛強,高潔。

讀到這裏,我們應該不難體會詩人的用意了,從字面上看,詩人是在描寫梅花,讚美梅花可貴的品性,而實則在字裏行間滲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詩人是在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像詩人自己一樣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那些人,為國家強盛不畏排擠和打擊的那些人。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兩句詩的大概意思是説,那牆角處掛滿枝頭的花朵遠遠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經一陣一陣地飄過來了。“遙知”,即遠遠地就知道。這一句説的是一個結果,與下句的“為有暗香來”構成了一個倒裝的因果關係的句式。“暗香”,即梅花淡淡的隱隱約約的幽香時斷時續地飄散開來。“暗香”一詞在前人的詠梅之作中時有出現,在王安石之前同一朝代的詩人林逋在他的《山園小梅》中就曾有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佳句,但由於表現的是其出世的自命清高的思想情懷,這與王安石是截然不同的。王安石雖然借用了其詩句之“暗香”一詞,但其目的在於讚美梅在“香”這方面勝雪一籌的特點和梅花不畏嚴寒、不屈服於惡劣環境的高貴品格。

【簡析】:

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讚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別的精神象徵的意象。

古人借用這些意象往往有這樣一種模式:竹,多以畫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許文字,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所謂景中寫意。鬆,以畫,畫姿則聯想盡在鬆姿中;以詩寫神,則鬆姿盡在想象中,以畫以詩,展姿現神,皆謂借物言志。蘭,以植,植之盆庭院,飛香於書齋,蘭香清,書香雅,謂之淡泊,謂之文雅。而梅,亦如鬆,可詩可畫,不同的是鬆以畫傳神,梅以詩傳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徵:如竹般清瘦,如鬆般多姿,亦如蘭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尤為豐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幾句詩句略出了幾枝梅,恰把這幾個特徵都寫出來了。在意象中,鬆往往唱獨角戲,環境只是作為一種陪襯,主要還是看鬆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與環境結合,當然在墨畫中環境可以是空白,然而這就是一種環境,只不過比較朦朧。

《梅花》中以“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展開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牆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凌寒”兩字更是渲染了一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象中的視線,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一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一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一對“黃金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一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麼?“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一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着一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也像飄來一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展開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遣唐使制度指的是日本在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向唐朝派遣使團學習唐朝先進文化的制度。接下來我們具體來看看日本的遣唐使制度。公元630年,當時是唐朝貞觀四年,日本舒明天x向唐朝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使團成員包括正使﹑副使﹑判官﹑錄事等,還有大批的師﹑水手以及翻譯,畫師、樂師、各行工匠等等。自此之後遣唐使成了日本的一項重要制度,在之後的兩百六十多年中一直被沿用。遣唐使來到唐朝首都長安,主要學習唐朝的文化,以及各種先進的技術,還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當時的唐帝國朝廷面對這些外來的學習者也是非常歡迎的,由皇帝親自接見,宴飲賞賜之後就可以在長安學習了。

日本遣唐使制度的目的就在於學習唐帝國的先進文化和制度,然後回國之後自己運用,以此來帶動日本國內的改革。在遣唐使制度實行的兩百多年裏,日本獲益良多,學習了唐朝的先進文化和制度,完成了自己國內的變革。到了公元895年的時候,由於唐朝國內政局動盪不安,加之日本基本完成了改革,所以遣唐使臣上奏天x廢止了遣唐使制度。遣唐使制度對於日本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推進了日本國內經濟文化的大發展,也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在這期間,遣唐使的人數也是不斷增加的,由最初的兩百多人,發展到後來的五百多人,當然他們學習的東西也是不斷完善的。唐朝政府對待遣唐使的態度也是非常友好的,來的時候歡迎,走的視時候歡送,遣唐使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遣唐使制度不是向唐朝朝貢稱臣的制度,這和附屬國的朝貢是不一樣的。以上就是遣唐使制度的一些簡單概況了。

遣唐使制度成為了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日本社會因為遣唐使學習回去的文化和制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當然遣唐使對於中國也是有很大好處的,那就是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傳播,使得絲綢之路延伸到了日本。那麼遣唐使的貢獻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我們歸納一下遣唐使的貢獻。遣唐使對於日本的貢獻,首先是引進了唐帝國的法律條款,推動了日本社會制度的改革。遣唐使團每次到長安之後都是如飢似渴的學習,他們博覽羣書,還實地考察,回國後參加政事的處理,模仿唐帝國的法律條文,使得自己國家的法律條文得到完善和規範。此外,遣唐使還建議日本政府仿效唐朝的教育制度,在各地開設了學校,學習唐朝文化,培養人才。遣唐使的第二大貢獻是汲取了唐朝文化,提高了自己的文化藝術水平。遣唐使每次都是帶着大量的漢文書籍和佛經回國,日本朝廷上下對唐詩文化都讚歎不已。遣唐使還搶唐朝的書法,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帶回了日本,加速了日本民族文化的融合。最後,遣唐使的貢獻還在於將唐朝的很多技藝帶回了日本,圍棋、相撲、馬球都是學習唐朝的。

當然遣唐使的貢獻不單單是對日本社會的,對中國也是有一定貢獻的。遣唐使促進了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播,增加了唐帝國的威信,同時也使得絲綢之路向東得到延伸。總之,遣唐使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推動了整個日本社會的發展進程,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

註釋

1.凌寒:冒着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道

翻譯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着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着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脱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着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説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背景

此詩的寫作背景是:年過半百、對政治早已心灰意懶的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已經歷了兩次辭相兩次再任,非常鬱悶。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撫州(今江西撫州市東鄉縣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家”。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創作背景

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兩次再任,放棄了改革。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後退居鐘山後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