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

校園1.06W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1

中國第一部散文詩集是魯迅的《野草》。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説集…………………郁達夫《沉淪》

中國現代第一部新詩集………………………………郭沫若《女神》

中國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體敍事長詩……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中國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夏衍《包身工》

中國第一個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1921年成立

中國第一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

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蔡文姬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中國第一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郭沫若

中國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中國第一個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聖陶

温馨提示: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是老舍。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2

口技起源甚早。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時代,人們為了狩獵,經常必須要模仿鳥獸的叫聲來欺騙並引誘它們,或以恐嚇的吼叫聲驅趕圍獵野獸,以利捕之。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前298年的戰國時期就有《孟嘗君夜闖函谷關》的口技故事。戰國孟嘗君的門客學雞鳴使孟嘗君脱險出函谷關的故事是關於口技的最早歷史記錄,可以説口技起源於戰國,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那時的口技還未用於演出。齊國孟嘗君田文因才能享譽六國,遭嫉妒,秦昭襄王準備殺害他。他讓門客學狗叫,盜得狐面裘,賄賂寵妃,取得“通行證”;又讓門客學雞叫,使守關官吏打開城門,因而逃脱。

口技作為表演藝術不晚於宋代。宋人《雜記》中説在京城的遊藝場裏,有“學鄉談”和“百鳥鳴”,可能都是口技。宋元戲劇中的“犬吠”、“雞叫”之類的舞台效果,大多是表演口技的人在後台處完成的。

到了清代,口技從單純模擬某一種聲音,發展到能同時用各種聲音,串組成一個故事,被列為“百戲”之一,即“口戲”,俗稱“隔壁戲”。它表演“軍旅狩獵”、“羣豬爭食”,無不惟妙惟肖。

古代稱口技為“相聲”,取仿聲之意,是一種仿聲藝術,至今仍流行。但“口戲”已經消亡。一是因為“口戲”需表演者有高超技藝,二是“口戲”的許多條件和作用,已為現代技術設備所代替。運用中國的口技技術可源遠流長,技術精湛。清代屬“百戲”之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後邊,俗稱“隔壁戲”。且其中還有腹語術。運用嘴、舌、喉、鼻、等發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如火車聲、鳥鳴聲等,表演時配合動作,可加強真實感。20xx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由北京市宣武區申報的“口技”入選,列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的用途越來越廣,不僅僅作為雜技節目表演,還用於相聲、小品、評書、四川相書、東北二人轉等曲藝和地方劇種節目中,也被使用在手影戲、皮影戲、音樂廣播劇、影視劇的配音、擬音等藝術形式中、特別是被經常使用於即興表演。好的口技作品,其作用的意義就是能使聽眾產生豐富的聯想和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歡樂中潛移默化的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藝術享受。 20世紀末以來,口技逐漸被廣泛運用於各種文藝表演體裁形式之中,被視為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這種技藝,古代稱相聲,亦作象聲、象生、口戲。由於演員用口來摹仿自然界中的各種音響,故又稱擬聲。

總結:至於那時的“尋聲問路”,就是用不同的吼叫聲在山澗森林裏尋找、區分同伴,它也是人類最早的語言,但那時的“尋聲問路”只是口技的前身,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技。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3

長篇小説,小説的一種樣式。是篇幅長,容量大,情節複雜,人物眾多,結構宏偉的一類小説。

一般認為,長篇小説字數過少算為長篇那確實也不恰當。長篇小説反映的事情很多,內容很豐富,字數過少很難成為長篇(除非少數內容極為豐富的)。而長篇小説字數最為不定,字數差距最大。有十幾萬字的(這算是長篇小説字數的底線了),更有上百萬字甚至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説。

如此長篇小説還可分為小長篇(一般的在十幾萬到三十萬字間),中長篇(一般的是五六十萬字),大長篇(一般要在八十萬字以上),超長篇(一般的要達到一百五十萬字)巨長篇(往往是幾百萬字數的,像二百多萬字,三百多萬字甚至過五百萬字的)。

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複雜關係,則必須使用這麼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鬆的長篇小説,也會有一個內裏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複矛盾或缺漏。

總結:適於表現廣闊的社會生活和人物的成長曆程,並能反映某一時代的重大事件和歷史面貌。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4

國中語文基礎作品人物知識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並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兩人並稱為“孔孟”。

8、蘇軾稱讚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聖”,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説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説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敍,“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要點點撥: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國中閲讀理解技巧之論證

這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論的推理形式。

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 事實論據 記敍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説理) 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比喻論證 比喻 在説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 ① 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説理); ③聯繫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總結:採用枚舉個別事例的論證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舉幾個事例即可。枚舉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時也要考慮到經濟原則,儘可能不要同類重複。

國中語文課外閲讀題之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僧寺夜讀,中國古代文人的勤學故事,出自明代“文臣之首”宋濂的《王冕傳》,講述的是元朝的文學家、書畫家王冕少年時一心讀書求學,終成通儒的故事。

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 國中生物,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2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答:

23.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

答:

參考答案:

22、兒子(讀書)是這樣的痴迷,為什麼不讓他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情?

23、在於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啟發,得到啟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結:王冕的成功,詮釋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內涵,啟迪我們學習要好學不倦,專心致志。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年級語文知識點總結之黃河頌內容

古往今來,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滋養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啊!黃河!

你一瀉萬丈,

浩浩蕩蕩,

向南北兩岸

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

將要在你的哺育下

發揚滋長!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

將要學習你的榜樣,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總結:《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樂作品,光未然作詞,冼星海譜曲。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國中語文知識點總結:記敍文閲讀

記敍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前者泛指敍事、記人、寫景、狀物一類的文章,其中包括小説和散文等文學作品;而後者則專指以敍事、記人為主,且具有比較完整情節的一類寫實性文章。本節內容所講的是後者。

對這類文章的閲讀,課標要求我們“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並瞭解“敍述、描寫、説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為此,近年來各地記敍文閲讀一般主要考查“理清文章的思路、脈絡和層次;感知文章主要內容,概括主題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推敲重要詞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把握文中關鍵語句,並根據表達方式及常用修辭手法等,體會其深層含義及作用;提煉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觀點態度及情感傾向,並進行個性化的評價和鑑賞”等知識點和點。

考查知識點概述:

第一、瞭解記敍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些記敍文還要注意對環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

第二、分析掌握貫穿全文的線索。記敍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以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為線索,以人物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行蹤為線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等等。分析線索有助於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

第三、弄清文章的記敍順序。常見記敍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敍、倒敍、插敍等;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敍述內容。分析記敍的順序,可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敍述方式對錶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瞭解記敍的人稱。包括: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記敍文常見的人稱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少數如書信、為了表達的特殊需要等情況下才使用第二人稱。

第五、掌握記敍的中心和記敍的詳略。與文章中心關係密切的內容是要詳寫的,相反,與文章中心有關係但關係不密切的是要略寫的。

第六、分析描寫的作用。描寫可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的主要有肖像、語言、行動、、細節描寫,還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環境描寫的主要有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閲讀記敍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種描寫,並理解不同方法對不同主題的表達作用。特別要注意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對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作用,進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寫作特色。

第七、注意分析記敍文中的議論和抒情文字。議論和抒情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它們都是記敍文中的關鍵部分,分析它們的作用對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八、注意分析生動、有力的詞語,品味記敍文的語言,特別要注意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常見考法

考查方式,在保留“選擇、填空、簡答、辨析”等傳統題型的基礎上,呈現出“多角度、有創意”的特點。主要有:

補寫題。即通過,或再現情景,或推斷故事發展,或揣摩人物語言等方式來考查閲讀理解。它不僅要求考生能讀懂原文,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再現融合的能力。

理解評析題。這類題目主要考查閲讀感受或評價的能力。它比傳統的閲讀理解題在能力層級上有所提升,不僅要求考生通過閲讀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並在此基礎上發表自己的閲讀見解,作出自己的評價。

體驗感悟題。這類考題主要考查的是閲讀體驗,即人們所説的用“心”讀書,讀出“個性”。這是閲讀的較高要求。一般説來,只有在讀書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生活、情感、想法等融進文本,才能從文本中獲得自己所獨有的啟迪。

自主賞析題。這類考題是傳統“賞析”類的進步,它是新課程理念“是和發展的主體”在考題中的具體體現。它往往在題幹中只規定賞析的範圍,至於具體的賞析對象則由考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這樣有利於張揚同學們的閲讀個性,有利於培養同學們的成就感,進而激發的。

情景設置題。這類考題往往藉助選文中的.某些情景,運用“換位”的方式來設問。它既是對考生選文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也是對考生生活素養的考查。

比較閲讀題。這類考題在閲讀試題中穿插閲讀材料,一般用鏈接的方式,從兩文的某一角度切入,設置一兩個比較點,以考查考生對選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等能力。

讀書方法題。這類考題是為了檢驗“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的落實情況而出現的一種題型,它主要考查考生“自能讀書”的能力。它考查的方式比較靈活,可以從整體閲讀入手設題,如根據相關要求作“讀書筆記”;可以從局部賞析設題,如要求對文中傳神的詞語、精彩的句子“作批註”;也可以就閲讀積累設題,如按照要求製作“讀書卡片”等。

誤區提醒

例 閲讀下面文章,完成其後題目。

龍井問茶

錢漢東

①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嚮往的,它的美妙,不僅在於湖光山色,還在於湖邊、山裏的那些清靜的喝茶處。龍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②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的季節。十餘年前的那個時節,我邀三五知己結伴前去龍井。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紅柳綠,讓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澗,我們準備品茗聊天,小憩片刻。這時來了一位老嫗,説是龍井村人,欲搭我們的車回去。龍井正是我們嚮往的地方,我們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應了。老嫗坐在前面帶路,車子在彎彎曲曲的小道上,緩緩前行。車窗外,高低茶樹,相連成趣;山影斑斕,泉水叮咚。山腰間還有不少村婦在採茶。到底是龍井人,老嫗三句話不離龍井茶,從老嫗的話中,我們知道龍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

③到了龍井,我們跟隨好客的老嫗走進她那黛瓦粉牆的老屋。她的媳婦正在門前用電鍋炒茶。坐在老屋客堂裏的竹椅上,我們目睹那滿滿一鍋碧綠的茶樹葉子慢慢捲起、乾癟,隨之,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四處飄逸。老嫗熱情地為我們沏上剛出鍋的龍井茶,茶水清澈,色澤嫩黃。在我的印象中,綠茶泡出的顏色應該是黃中帶綠的,怎麼這龍井茶是嫩黃色的呢?於是向老嫗請教。老嫗拿出幾種茶葉讓我們識別,她説最好的茶葉綠中顯黃,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勻齊。這種茶葉在二月份後就開始採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為特級茶。清明前龍井茶葉都是嫩芽做的,一葉一芽,泡在杯中,均勻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黃色的了。清明後葉子長大了,綠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點發綠了。説話間,我們輕輕舉杯,喝上一口,細細品味,果然不凡。那茶,香郁若蘭,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無窮。

④我想買點龍井回去,讓父親品嚐,於是與老嫗討價還價。物以稀為貴,最後以600元一斤成交。帶回家後,父親責備太貴了。如今父親離我們遠去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時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我腦中,那麼清晰,那麼美妙。

⑤茶真是神奇之物,初飲略帶幾分苦澀,細品卻甘美無比。人生道理莫不如此:試想

⑥茶水清香嫻雅,它能陶冶性情,明淨心智,讓人樂以忘憂。深厚的茶文化底藴,讓龍井茶表現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讓文人雅士格外偏愛它。

1.細讀全文,將下邊的記敍要素填充完整。

2.從外形上看,龍井特級茶有什麼特點?

3.文段中與題目“龍井問茶”的“問”相照應的一句話是:

4.從茶水顏色看,該怎麼區分清明前和清明後的龍井茶?

5.品讀第⑤段,在橫線上補寫一個恰當的句子,説説飲茶帶給你的人生啟迪。

答案:1.時間:暮春三月;事件:問茶 2.綠中顯黃,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勻齊。 3.怎麼這龍井茶是嫩黃色的呢?於是向老嫗請教。(兩句中任選一句亦可) 4.清明前:茶水是嫩黃色的。清明後:茶水有點發綠。 5.示例:我們如果沒有經歷坎坷艱苦的磨鍊,就不會有生命的絢麗多彩;我們如果沒有經歷風雨雷電的考驗,就不會有人生的無限風光。

分析:這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記敍文。命題者設計了五道題:

第1題主要考查對記敍要素的辨識能力,要求考生在表格中填寫記敍的“時間”和“事件”兩個要素。考生在作答時,對“時間”信息的提取一般不會出錯,容易出錯的是對“事件”要素的概括提取。譬如有考生將事件概括為“作者到杭州西湖旅遊在龍井村喝茶的經過”。顯然,這是由於受次要信息的干擾而不能準確地抓住文章記敍的中心所造成的。因此,同學們要注重培養自己概括文章中心事件併力求借助文中重要詞語進行表述的能力。

第2題主要考查對文章重要信息提取的能力。考生在作答時,往往因忽略了題幹中“從外形上看”的要求而導致答案的偏差。譬如有考生答成“香郁若蘭,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無窮”。因此,建議同學們一定要養成先認真讀題,再審慎答題的習慣。

第3題主要考查對題意及行文呼應的辨識理解能力。這道題的失分率比較低,但也有少數考生不能緊扣“問”來作答。譬如有考生將“在我的印象中,綠茶泡出的顏色應該是黃中帶綠的”也作為答案的一部分而造成答案的不精確。可見,做題時務必要做到“對問作答”。

第4題主要考查對重要信息的篩選提取能力,考生失分的原因及答題的要求與第2題相同。

第5題主要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及閲讀感悟能力。它雖然是一道開放性試題,但它又對答題進行了限制,即必須圍繞“飲茶先苦後甜的過程所寓含的人生哲理”作答,才符合題目的要求,而不少考生就是因為沒有緊扣第⑤段文字及上下文語境作答而造成答案偏題的失誤。

【典型例題透視】

例 閲讀下面文章,完成其後題目。

潰散的黑暗

趙麗宏

1我的眼前閃動着一雙烏黑的眼睛。在這雙眼睛裏,世界是一片無窮無盡的黑暗,然而它們執著地亮着,尋覓着旁人無法體會的光明。

2大約10年前,記者吳斐告訴我,上海盲童學校有一個盲姑娘,叫杜瓊,喜歡文學,喜歡朗誦散文和詩歌,很希望得到我的書。這樣的要求是不能拒絕的。我把剛出版的散文詩集《人生遐思》寄給她時,心裏納悶:一個雙目失明的孩子,怎麼讀書?

3不久,我就收到了杜瓊的信。信很厚,是盲文,用針在厚厚的紙上刺出來,必須用手指來讀,我當然讀不懂。不過,信中附了她父親的譯文。她在信中告訴我:“我朗誦了你書中的很多作品,以後我把錄音帶送給你。”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盲文來信。

4她真的給我送來了錄音帶。那天,她由父親陪着來到我家。如果事先不知道,我真看不出她是個盲人。那一雙烏黑的眼睛,很神氣地睜着,彷彿世上所有的光明都在她的視野裏。她微笑着,用清脆悦耳的聲音大聲説話,客廳裏迴盪着她的笑聲。她告訴我,她準備把這本書翻譯成盲文出版。她這麼説,我報之一笑。我問她,將來畢業了,準備做什麼。她想了想,答道:“我很想到廣播電台做一個播音員。我看不見,但我能説,可以把心裏想的都告訴別人。我想搞盲人,譬如,教盲人學會用,使他們能像明眼人一樣面對生活。”她的這些想法使我驚訝,當時,對大多數明眼人來説還是一個神祕莫測的東西,她竟然已經異想天開了。這是她的美好願望,有願望,總是好事情。對一個盲人來説,最可怕的,大概就是對生活失去信心。而眼前的這個盲姑娘,對一切都充滿了興趣。這些興趣,能不能將她引向理想的光明境地呢?

5我聽了杜瓊朗誦的錄音。她的聲音柔和甜美,熱情洋溢,對散文和詩的意境有獨特的感悟。這聲音裏有一個生的天真爛漫,也有一個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對光明的憧憬,而這,決非一般的孩子所能表達。她的朗誦使我感動。

6過了半年,杜瓊打電話告訴我,《人生遐思》已經由盲文出版社出版。這消息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不久,杜瓊寄來了書。這是一本牛皮紙裝訂成的書,又大又厚,沒有任何色彩,除了封面上幾個黑字,其餘全是用針刺出來的盲文。在我出版的很多書中,這是最厚重的一本,卻也是唯一一本自己無法讀懂的書。書的扉頁上,杜瓊用針刺了這樣一行字:“願您有更多的作品滋潤盲孩子的心田。”我把這本書放在書架上,看到它就想起杜瓊熱情洋溢的聲音,想起她那雙烏黑明亮的眼睛,想起一個盲孩子對我的期望。

7有時候,我很自然地會想象她的那個黑暗世界。在那個只有聲音沒有光亮和色彩的世界裏,一個盲姑娘如何生活,如何思想?有一次,我問一個生性活潑、無憂無慮的小姑娘。她的年齡和杜瓊相仿,和杜瓊一樣,她也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不同的是,她的眼睛能從容地觀賞世間的一切,她的視野裏一片光明。我問她:“假如你的眼睛什麼也看不見了,你會怎麼樣?”她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我寧可死!”我心頭一震。杜瓊就天天生活在我想象的黑暗世界中,而她活得如此充實。生活和命運,把人和人塑得那麼不同。

8杜瓊畢業了。她比同齡的孩子更早面臨選擇職業、選擇謀生手段的難題。在這樣的難題面前,浪漫的幻想只能讓位給嚴峻的現實。她考進了一個醫療推拿班,她要用一雙靈巧的手,驅除病人的傷痛。她常常打電話,告訴我她的學業進展,有時候還忍不住把和病人對她的讚揚告訴我。我為她高興。我想,她不僅能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也能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對一個盲人來説,這並不是一個很低的目標。不過我知道,在杜瓊的心裏,她那理想並未泯滅,它們還會像火星一樣,在她的心裏閃爍,只要有機會,這些火星就會燃燒成燦爛的火花……

9花了三年時間,杜瓊以優異成績從醫療推拿班畢業了。然而她還想追求她日思夜想的文學和廣播。她想報考北京廣播學院,被婉拒,想報考的中文系,也被回絕。她還找了廣播電台,想去當一個專為殘疾人播音的播音員,結果可想而知,依然是失望。她處處碰壁,只因為是一個盲人,只因為她無法瀏覽明眼人一目瞭然的世界。

10電話裏,我想不出用什麼話安慰她,倒是她安慰我:“沒關係的,我可以自學嘛!”輕鬆的語調中,我感覺到的是辛酸和沉重。

11她作了一個使我吃驚的選擇——報名參加前進業餘進修學院。學院開始想拒絕她入學,可她發誓能和其他學生學得一樣好。於是她和一羣明眼的年輕人一起坐進了教室。一本厚厚的教材,500多頁,她一行字也讀不出來。怎麼辦?她花了幾個月時間,請父親幫她讀,她自己動手,用針把所有的內容都刺成了盲文。期中,她考了90分,期末,她考了96分,在班裏名列前茅。當她用一口流利的和她的同學們對話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奇蹟。

12四年前的一天,杜瓊來電話,告訴我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她已順利通過美國一所學校所有的考核,併成為那所學校錄取的第一位來自中國的盲人學生。她選擇的專業是電腦。

13於是,一個盲姑娘,打起揹包,告別了父母,告別了她生活了很多年卻無法看一眼的城市,孤身一人踏上了艱難的異域之路。她在電話裏和我告別時,我嘴裏説着祝福的話,心裏卻在為她捏一把汗。從此以後,誰也幫不了她,一切全得靠她自己了。

14她到美國後的故事,大概可以寫一部激動人心的小説。在陌生的土地上,她睜大着她那雙烏黑的眼睛,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沒有人能阻止她追求理想的腳步。她被人歧視過,被人輕視過,也被人誤解過,但是一次又一次,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她是一個有骨氣有能力有智慧的中國人,儘管她什麼也看不見。她學會了電腦,完成了學業,做成了很多健全的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她贏得了所有和她接觸過的美國人和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們的欽佩和尊敬。每次通電話,我聽到的都是快樂而生機勃勃的聲音。有一次,她甚至告訴我,她正在設法設計一種供中國盲人使用的電腦軟件。“我希望,有一天,國內的盲人也和我一樣,藉助電腦,和明眼人一樣讀書寫作。這一天會有的。”她的語調,和很多年前她朗誦我的詩文時一樣,甜美柔和,洋溢着熱情,只是增添了很多自信。這時,我絲毫也不懷疑,她的設想,遲早會變成現實。

15以常人眼光來看,這位盲姑娘確實是奇蹟的創造者。我常想,她想要證明什麼呢?她只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只想和常人一樣,為這個世界增添光亮。對一個雙目失明的姑娘來説,這是多麼可貴。有些人,生着明亮的眼睛,卻彷彿被黑暗包裹着,在窄小的圈子裏舉步不前。而在這個盲姑娘面前,無邊的黑暗卻無可奈何地潰散了。杜瓊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努力,這個世界上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對健全的人們如此,對殘疾人也一樣。

(文章有刪改)

1.從記敍的順序看,本文采用了 。

2.在盲姑娘一步步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我的情感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盲姑娘準備把書譯成盲文,我“報之一笑”;盲文《人生遐思》出版,我對她 ; ,我“為她捏一把汗”;她設法設計 ,我“ ”。

3.文中多次寫到盲姑娘的聲音,如“清脆悦耳的聲音”。請再舉出兩例。

4.第⑦段寫到了另外一個小姑娘,有什麼作用?

5.賞析:

(1)結合語境,品析第14?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2)説説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妙在哪裏。

6.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引發你怎樣的思考?

7.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文中多次寫到盲姑娘一雙烏黑的眼睛,請你也來寫寫這雙眼睛。(不要照抄原文)

8.請從課內外閲讀積累中舉一個與盲姑娘類似的事例。(不少於20字)

答案:

1.順敍

2.刮目相看 孤身一人異域求學 供中國盲人使用的電腦軟件 絲毫也不懷疑

3.例如:生機勃勃的聲音;熱情洋溢的聲音。(寫句子也可)

4.運用對比的手法,反襯(襯托、突出……)盲姑娘樂觀、堅強的品質。

5.(1)“跌跌撞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盲姑娘在陌生的土地上被人歧視、被人輕視、被人誤解的坎坷歷程。(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盲姑娘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6.示例:有些健全的人,缺少理想、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盲姑娘有理想,有抱負,積極樂觀,執著堅強。她是我們的榜樣。(言之成理即可)

7.示例:這雙烏黑的眼睛,透着光亮,閃着愉快的光芒,彷彿世上一切的光明都在眼中,是那樣神氣,那樣睿智,那樣執著。(內容接近即可)

8.示例: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情況下,奇蹟般地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説的創作。

透視: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敍文。文章主要記敍了盲姑娘杜瓊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為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克服重重困難,努力追求,最終獲得的成長過程,讀來令人欽佩,給人鼓舞。第1、2兩題是從對文本整體感知的角度來命題的。第1題主要考查對文章記敍順序的辨識能力。作答時,首先必須具備對記敍文文體知識的積累,即對順序、倒序、插敍、補敍的特徵有一個清楚的瞭解;其次要認真地通讀全文,並注意捕捉文中表示時間先後或事件發展的詞語;第三要認真讀題,準確理解題意,譬如:題目要求“從記敍的順序看”,而不是從全文的結構看,千萬不要被文章第1段所迷惑,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造成失分。第2題主要考查理清文章思路並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作答時,要在通讀全文把握大意的基礎上,着重弄清楚盲姑娘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努力的過程,及“我”對此所發生的心理變化,並利用關鍵詞語加以概括表述。

第3、4題是從對人物形象描寫的角度來命題的。第3題主要考查對人物外貌特徵的把握能力。就題型而言,它屬於讀書方法題中的摘抄類試題。作答時,只要能認真閲讀全文,並從中找出描寫盲姑娘聲音的文字,然後加以提煉取捨即可。第4題則主要考查對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的辨識理解能力。答題時,要將描寫“另外一個小姑娘”的文字與對盲姑娘的描寫對照起來閲讀,便可得出正確的答案。

第5題是從語言賞析的角度命題的。其中第(1)題主要考查對重要詞語表達作用的理解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詞語所處的語境,並要弄清楚這個詞語的表述對象,然後綜合兩方面因素進行揣摩即可。第(2)題主要考查對精彩語句的賞析能力。作答時同樣要結合句子所處的語境,然後從句式特點或所用的修辭手法等方面加以品味思考。

第6題是從閲讀感悟體驗的角度來命題的。題目具有一定的開放度。雖然其題乾的表述為“引發你怎樣的思考”,其實它主要考查的是對重要語句深刻含義的理解。作答時,既要聯繫句子所處的語境,又要善於抓句子中的關鍵詞語,還要能夠辨識句子的表現手法(譬如本題中句子所用的“對比”手法),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聯想的方式進行思考。

第7、8題都是從閲讀聯想和想象的角度命題的。不過,第7題要求由主人公的外貌特徵生髮聯想,而第8題則要求由主人公的典型事蹟生髮聯想。前者主要考查的是捕捉人物外貌特徵並進行準確描寫的能力,而後者則主要考查閲讀的積累情況及對事件的概括能力。這類題目的開放度較大,答案一般都是不唯一的,只要“內容接近”或“事例類似”即可。

七年級語文《秋頌》同步練習

目標:

1. 理解課文詠物抒情、託物言志的寫作特點。

2. 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理解作者情懷。

3. 能運用創新精神評價文章的觀點、內容及藝術特色。

一、積累整合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來源:學#科#網]

眸子( ) 颯爽( ) 孤傲( )

紅寂寥( ) 攝住( ) 明澈( )

2、按原文填空

秋是___的季節,是___的季節,卻也是___的季節。它飽經了春之___與夏之____,不再以受____,_____為榮。

3、補全詞語

(1)無動___,___ (2)__塵__,___

(3)閒的__,___ (4)無法__,__

二、思考與探究

1. 課文主要寫了秋的哪些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頌”了秋的什麼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寫秋風時,説到“代謝秋是謝。生死就是生死,悲觀就是悲歡”這表達了作者臬的思想感情,你從中悟到了什麼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拓展

空山鳥語

①到山上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聽鳥叫。

②當然,山上有的是嬌豔的花、婆娑的樹,有的是奇崛的巖石、爽颯的風、飄逸的雲朵;在山上,每一片風景,都會使你神迷。但,我説我還是最喜歡聽山裏的鳥叫。到山裏來,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靜靜地躺在鋪着落葉的土地上,這時你的心靈便貼緊了山的心靈,別動也別想,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

③鳥兒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你不懂得鳥的語言嗎?

④你不懂得鳥的語言嗎 國中英語?我想你應該懂的。在山上,誰都喜歡鳥的鳴叫,誰都懂得鳥的語言;誰都懂,清風懂,白雲懂,流泉更懂,連掛在樹枝上曬太陽的小花蛇也懂。鳥的語言永遠敍述着動人的愛情。

⑤在朝來的陽光裏,我喜歡用大半天時間,去諦聽兩隻鳥在我頭頂上鳴叫。他們總是用五個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隻先唱,另一隻接着,纏纏綿綿,重重複復,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裏迸落。我在小時候就很熟悉這種鳥,綠背紅紋有一隻小巧的紅喙。我喜歡它們靈活的體態,更喜歡它們的樣子,依偎着,廝磨着,總是分不開啊!那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現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種鳥呢?想着想着,自己卻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麼用?人們喜歡各種好聽的名字,鳥不一定喜歡,鳥喜歡唱的歌,人不一定能聽懂;其實人愛不愛聽都是一樣,鳥是唱給鳥聽的。

⑥山雀是頑皮的精靈,老是成羣結隊地撒野,老是呼朋喚友,興奮地吵鬧。山雀們短促而嘹亮的鳴聲,讓人來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陣輕快的音樂雨,散亂地爭驟地漫天撒來,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後,雨過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進陽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於奔放的歡樂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鬱裏。不是吧?誰,面對着山雀子這麼奢侈的自由、這麼天真的喜樂能不悵然呢?誰,沒有山雀子一樣的歡樂時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時光,總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誰又能永遠像山雀子那樣的歡樂呢?想想看,人,製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類啊!但山雀們卻不管這些,不管你快樂不快樂,不管你憂傷不憂傷,不管你有多少無聊的思想,山雀們,什麼都不想管;它們飛翔像一陣旋風捲起,它們落下像一片雲彩罩地,噯!為了歡樂,它們是忙碌的。難得的是有這片深山廣林,要不,這些喜歡唱歌的精靈向何處容身?

⑦過午之後,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時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陽,朦朧的光線竟靈空得如同飲醉了的月華: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斂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憑幽谷去製造秋日的奧祕了。山林睡了,鳥兒們靜默了。踏一坡金黃的落葉,踏一地斑駁的樹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眾鳥的默默之中,“咕——咕——”,從哪裏傳來的幾聲鷓鴣呢?忽斷、忽續,忽近、忽遠,那縹緲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鷓鴣嗎?在台灣很少聽到鷓鴣呢!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煙疏雨。石頭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哪!長檐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蒼涼了哪!“咕——咕——”奔馳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馬蹄聲突然隱去了。這是夢境,呵!這是在海角孤島上奇幻的夢境。——是的,我知道這是夢,可是我多麼喜歡重温!

⑧到山上來,且閉起眼睛,不要再瀏覽風景,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鳥兒們用一百種聲調在歡唱,仙樂飄飄,迴盪在峯巒間,流淌在瀾谷間。你不是從這美妙的清音中,已經聽到自然和人世的滄桑了嗎?那麼,除了敞開自己的心靈,還要做些什麼呢?

⑨還要做些什麼呢?

⑩我想做一隻鳥,在山中。

1、給下面詞語中加着重號的字注音。

奇崛( ) 諦聽( )

2、文章第段景物找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一處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結尾一段有什麼深刻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為什麼喜歡空山鳥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中語文閲讀理解技巧輔導之發展性考題

發展性考題一般包括了:仿寫、談感受、續寫等。希望大家能全部掌握了。

(1)仿寫

此考點一般是給一個句子,讓考生仿寫一個或幾個。

答題要點:①要讀懂題旨要求,出題人讓考生做什麼,怎麼做;②例句的關鍵詞語是什麼,要抓住關鍵詞語思考、答題;③在沒有答題思路的情況下,要考慮和例句關鍵詞語相對、相同的詞語,例如:關鍵詞語是天空,你可以考慮大地、高山、海洋等,聯想要豐富,思維開闊。

例句的基本思維模式是:XXX 對象在XXX條件下,XXX怎麼樣。例如:“沒有藍天的開闊,可以有白雲的悠閒”就是這個公式的疊加使用,我們可以考慮:沒有海洋的遼闊,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沒有河流的奔騰洶湧,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沒有高山的險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氣;沒有高樓大廈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談感受

可分為:

①對描寫對象;②對人物情感;③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④對文章某些內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等。此考點靈活多變,把握的關鍵是:a、能準確讀懂原文的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b、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或態度,不能模稜兩可;c、答題時,語言要流暢,不能出病句,語言要有層次性。可以引用詩文或名言回答此題。

(3)續寫

給一段話的前半部分,讓考生續寫後半部分,啟發考生答題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5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zhěn),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ōu)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fān)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qǐ )戟(j ǐ)遙臨;宇文新州之懿(yì)範,襜(chān)帷(wéi)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lǎo)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yǎn)驂騑(cān fēi)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ē);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tīng)鳧(fú )渚(zhǔ),窮島嶼之縈(yíng)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總結:滕王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始建。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6

這首詩從整體構思看,主要意思是説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

①長歌行:漢樂府曲牌名。

②葵:葵作為蔬菜名,指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説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本詩青青園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種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簡稱.葵,用蒲葵葉做成的扇子稱葵扇。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陽春:温暖的春天。 布:佈施,給予。 德澤:恩惠。

⑤秋節:秋季。

⑥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華:同花。 衰:讀cuī,古時候沒有shuaī這個音。

⑦百川:大河流。少:年輕。老:老年。

⑧徒:白白地 。[1]

⑨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⑩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老大:年老。

 總結: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7

語法規則,就是大家説話時必須遵守的習慣,它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語言學家規定的。語言學家只是對其進行歸納、整理,並選擇恰當的方式把它們描寫出來。

語法性質

聯合短語各構成成分的語法性質必須相同或相似聯合短語的構成,既可以是詞與詞的聯合,也可以是短語與短語的聯合,還可以是詞與短語的聯合,不論是何種語法單位的聯合,都必須是語法性質相同或相近的。

例如:

工人農民 (名詞+名詞)

辱罵和恐嚇 (動詞+動詞)

你我他 (代詞+代詞)

酸甜苦辣 (形容詞+形容詞)

三和六 (數詞+數詞)

將軍和我 (名詞+代詞)

可以並且曾經(助動詞+副詞)

做或者不做 (動詞+偏正短語)

科長和新來的祕書 (名詞+偏正短語)

嚴肅而帶責難 (形容詞+動賓短語)

歎息而且表同情 (動詞+動賓短語)

我和著名的戰鬥英雄董存瑞 (代詞+同位短語)

地大物博 (主謂短語+主謂短語)

花香鳥語,草長鶯飛 (聯合短語+聯合短語)

鋪天蓋地 (動賓短語+動賓短語)

連長張祖德和排長周喜來 (同位短語+同位短語)

最高和最低 (偏正短語+偏正短語)

吃飽睡足 (中補短語+中補短語)

飢餓、疲勞甚至受傷的痛苦 (聯合短語+偏正短語)

屋外屋內 (方位短語+方位短語)

高大、年青、面孔英俊 (聯合短語+主謂短語)

在國內、在海外 (介詞短語+介詞短語)

反對上級指示或對上級指示怠工 (動賓短語+偏正短語)

紅的綠的 (的字短語+的字短語)

總結:語法規則包括組合規則和聚合規則構成。組合規則,指語言單位一個接着一個組合起來的規則,它是現實的,存在於話語中。包括語素組合成詞的規則和詞組合成句子的規則,前者叫構詞法,它與詞的變化規則合在一起叫做詞法,後者叫做句法。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8

文章線索就是貫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見的詞、句子或是情況等等;並且在解讀文章時可以依照用來解讀文章含義,瞭解文章主旨的關鍵詞條。

以物為線索

在敍事的過程中,讓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個階段重複出現,並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它的形象。這種物件往往起過渡作用或象徵和點明中心思想。

以人為線索

以人為線索敍事,要注意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人物性格的統一,還要注意人物年齡特徵、外貌、動作、地方和民族特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統一。否則,容易造成混亂。

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這種寫法,思想發展的主線要分明。思想變化的各個階段貫要自然,對照要清楚。

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主要事件記敍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敍述井然有序。這種寫法,事件再複雜,也可繁而不亂。

總結:貫穿全文,使文章渾然一體,使結構完整嚴謹.這是明線,如果有暗線,是與明線共同貫穿全文,也為抒發的感情找到了一個很巧妙的切點,但有時會有雙線索,即兩條線索相輔相成,既處處相關聯,又看似毫無關係,是文章線索的難點!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9

望月懷人,是古詩詞中習見的題材,但象張九齡寫得如此幽清淡遠,深情綿邈,卻不多見。詩是通過主人公望月時思潮起伏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的。

  點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二句,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以樸實而自然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畫面:一輪皓月從東海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詩中人不寫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構思奇巧,含藴有致,生動地反襯出詩中寄託的深遠。句中一生字,極為生動,與張若虛海上明月同潮生詩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異曲之妙。天涯共此時句,是化謝莊《月賦》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來。詩人巧妙地把寫景與抒情融合起來,寫出彼此共對皓月之境 ,又藴含懷遠之情 。首聯擒題,以下諸句均由此生髮開去。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寫多情人惱恨着這漫漫的長夜,對月相思而徹夜不得入眠。這是表現詩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現實,由望月而轉身就寢的矛盾心情。這裏寫出多情人由懷遠而苦思,由苦思而難眠,由難眠而怨長夜的種種動作過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觀感情色彩。這一聲怨長夜 ,包孕着多麼深沉的感情!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按律詩的要求,頷聯應是工整的對偶,此詩卻採用流水對的格式,這固然因為唐代初期律詩尚無嚴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詩的風貌,另一方面,此聯採用流水對的形式,與首聯在內容上就顯得更為

密切,蟬聯而下,自然流動,給人一種氣韻純厚之感。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二句,寫詩中人因遙思遠人,徹夜相思,滅燭之後,更覺月華光滿可愛,於是披衣步出室外,獨自對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濕了衣裳方覺醒過來 。這是一個為相思所苦的形象。

這一聯看似寫賞月,實則寓寫懷遠幽思。月的清輝,最易引人相思,詩人神思飛躍,幻想月光能成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與之相依為伴。滅燭,正是為了追隨月光:披衣,則是為了與月華多停留些時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意。詩既寫出月光的可愛,也寫出詩人寄意的深遠。這聯屬對工整,頓挫有致。句中的憐和覺兩個動詞,使詩中人對遠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達,這是因望月而懷人,又因懷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寫法,它勾勒出一個燭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單思苦,望月懷遠的幽清意境。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二句,表現因思念遠人而不得相見,因此面對月華情不自禁地產生將月贈送遠人的想法。晉人陸機擬古詩《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句,詩中的不堪盈手贈即由此化出。隨之而來就是尋夢之想,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痴念,但藉此更襯托出詩人思念遠人的深摯感情,使詩的懷遠更為具體、更有含藴。詩歌在這失望與希望的交織中戛然收住,讀之尤覺韻味深長。詩題《望月懷遠》,全詩以望、懷着眼,將月和遠作為抒情對象。

總結:因而詩中處處不離明月,句句不離懷遠,將月寫得那麼柔情,把情表現得那麼沉着,詩的情意是那麼纏綿而不見感傷,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這種風格對以後的孟浩然、王維等詩人有着深遠的影響。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10

在實踐當中,駁斥和反駁兩詞是可以互換的,但在教學性辯論中每位辯手的第二次發言被稱為反駁發言。

駁論的方法,最基本的仍然是擺事實、講道理,立論的各種方法都可以在駁論中使用。

駁論的一般方法包括駁論點,駁論據和駁論證。

駁論點是就文章的論點中的根本性錯誤,與相關基本原則衝突的部分進行反駁。

駁論據是對文章的支撐論據進行反駁,既可以直接反駁,也可以通過歸納論據中的謬誤的辦法反駁。

駁論證是對文章的論證方式進行反駁,針對舉例論證可以是找出例子與事實,情理不符的部分,針對排比論證,可以指出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針對道理論證(馬克思主義原理)可以採用哲學知識指出其錯誤的方法進行反駁。

常用的駁論方法有直接反駁、反證法、歸謬法等。 (與立論都屬於論證方式)

(1)直接反駁,就是運用論據或推理,直接證明敵論點是錯誤的方法。

(2)反證法,為了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可以先證明與其相矛盾的另一論點是正確的,這就是所謂反證法。例如: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為了駁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一錯誤論點,就提出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這個正面論點,然後運用古往今來的事實,證明這一論點的正確性,從而駁倒了反面論點。

(3)歸謬法,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對的,然後以它為前提,推導出一個明顯荒謬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論點是錯誤的。例如: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們所述的理論來分析,只會產生這樣一個現實:即凡是走上資本主義私有化道路的國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得快。但可惜的是,這種現實還不存在,這種材料在現實的世界上還沒有。

總結:在教學性辯論中,辯手們只需對對方辯手所提出的個別論據和論點進行駁斥。在應用辯論中,辯手們則有必要對任何有可能對決策者產生影響的證據和論證進行駁斥。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合集11

他那兩個女兒一個選擇了金錢---嫁給了一位銀行家,一個選擇了地位---嫁給了一位男爵,它們所選的路不同,但同時選擇了上流社會,也同時放棄了父親---深愛着她們的父親!

拉斯蒂涅帶着疑惑的心情,到表姊鮑賽昂子爵夫人家求教。剛好子爵夫人被情人--一個葡萄牙貴族阿瞿達侯爵拋棄,心情不好。他突然問拉斯蒂涅説:你能為我殺人麼?拉斯蒂涅説;殺兩個都可以。子爵夫人聽了大學生這句野心勃勃的回答,不禁對他大為關切起來。拉斯蒂涅要表姊給他解釋:為什麼當他説出高老頭的名字時,竟得罪了雷斯多伯爵夫婦?子爵夫人便把高老頭和他的女兒的故事告訴了他。高老頭有兩個女兒,他都喜歡得要命。但現在女兒差不多不承認父親了。高老頭早年喪偶,他照看女兒長大。當女兒到達結婚年齡時,他把全部財產均分給她們作陪嫁,好讓女兒攀上一門好親事。大女兒好虛榮,嫁了貴族雷斯多;二女兒愛錢,嫁給銀行家紐沁根。高老頭滿以為女兒嫁了人,等於有了兩個家。可以受到女兒、女婿的敬重、供養。誰知不到兩年,女婿把他當作是個要不得的下流東西,把他從家裏趕了出去。兩個女兒只是要錢要東西時才去找爸爸,可是現在高老頭已沒錢了聽了表姊的一番介紹,拉斯蒂涅為高老頭流下了同情的淚水。

鮑賽昂子爵夫人告訴拉斯蒂涅,社會又卑鄙又殘忍。要他以牙還牙去對付這個社會。她説:你越沒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同時,她還告訴拉斯蒂涅要想在巴黎社會出人頭地,必須得到一個女子的青睞,要是沒有一個女人關切,他在這兒便一文不值,這女人還得年輕、有錢、漂亮。她提議拉斯蒂涅可以去勾引高老頭的第二個女兒但斐納。她説:那位漂亮的太太可以做你的幌子。一朝她把你另眼相看了,所有的女人就會一窩蜂的來追你。最後,她還告訴拉斯蒂涅要善於作假。倘使你有什麼真情,就得象寶貝一樣藏起。因此,心狠、女人、作假這三樣便是子爵夫人告訴他的在巴黎社會晉升的法寶。

子爵夫人的一席話,給拉斯蒂涅上了人生的第一課。他從子爵家裏出來時,感到在巴黎平步青雲,找到了門路的快樂。同時,也便他看到了社會的本相:法律跟道德,對有錢的人全無效力,財產才是金科玉律。他為了插足上流社會,寫信給母親和兩個妹妹。要她們變賣首飾給他寄一千二右法郎來,因為他要這筆錢來置辦衣物。他在信裏威脅説,如果弄不到錢,他便準備自殺。

總結:最後,他安葬了高老頭,同時也安葬了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他成了一股清泉,雖然他曾經污濁過。

標籤:國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