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精選

校園2.68W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之徐悲鴻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精選

【—之徐悲鴻】,徐悲鴻,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自幼習畫 艱難求索

[8] 江蘇省宜興縣內有條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橋名屺亭橋。徐悲鴻於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謀取薄利以補家用。母親魯氏是位淳樸的勞動婦女。

徐悲鴻9歲起正式從父習畫,每日午飯後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10歲時,已能幫父親在畫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還能為鄉里人寫

“時和世泰,人壽年豐”等春聯。13歲隨父輾轉於鄉村鎮裏,賣畫為生,接濟家用。背井離鄉的日子雖然艱苦,卻豐富了徐悲鴻的閲歷,開拓了其藝術視野。17歲時,徐悲鴻獨自到當時商業最發達的上海賣畫謀生,並想借機學習西方繪畫,但數月後卻因父親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遠的徐悲鴻在20歲時再度來到上海,開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震旦大學,為日後的赴法留學打下了一定的法語基礎。其間認識了著名的油畫家周湘、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峯、高劍父,在畫作上得到了他們的讚許和指點,增強了繪畫創作的信心。他還結識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其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藝術觀念影響下,他對只重筆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貶薄,認為只有唐代吳道子、閻立本、李思訓,五代黃筌,北宋李成、范寬等人的寫實繪畫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為的支持下,他觀摩各種名碑古拓,潛心臨摹《經石峪》、《爨龍顏碑》、《張猛龍碑》、《石門銘》等,深得北碑真髓,書法得以長進。後獲得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的資助,在日本,徐悲鴻飽覽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畫家能夠會心於造物,在創作上寫實求真,但在創作上缺少中國文人畫的筆情墨韻,無藴藉朴茂之風。

徐悲鴻從日本歸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在京期間,相繼結識了蔡元培、陳師曾、梅蘭芳及魯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樹立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旅歐深造 孜孜不倦

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24歲的徐悲鴻到法國學習繪畫。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深深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 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並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響。

總結: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國中數學,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國中語文基礎知識之口技句式

【—之口技句式】,本文記敍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一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這一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

詞類活用

1.不能名其一處也(名:名詞活用為動詞,説出。句意:不能説清其中一個地方。)

2.會賓客大宴(宴:名詞活用為動詞,舉行宴會。句意:正趕上一家擺酒席大請賓客。)

3.遙聞深巷中犬吠(遙:形容詞活用為狀語,遠遠地。)

4.婦撫兒乳(乳:名詞活用為動詞,餵奶。)

5.婦手拍兒聲(手:名詞活用為狀語,用手,國中學習方法。)

6.眾妙畢備(妙: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妙處)

特殊句式

1.倒裝句:會賓客大宴。(應為“會大宴賓客”,賓語前置。)

翻譯:正碰上有一家人大擺宴席請客。

2.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翻譯: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

3.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翻譯:在這時候,賓客沒有一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兩條腿哆哆嗦嗦,幾乎都想搶先逃跑了。

總結:點染表演即將開始時全場肅穆緊張的氣氛。這部分除一個“善”字外,對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讚詞,卻處處為其高超技藝張本,造成很強的懸念,使讀者料想必有一場精彩的表演。

九年級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實例

【—九年級語文與反思實例】請各位同學們準備好筆紙了,接下來為大家整合了九年級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實例。

本次九年級期中語文試題基本符合會考題型模式,強調基礎,更注重能力,是一份較有質量的試卷。就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如下:

一、學生的基礎、基本語言運用能力還需花大力氣、有針對性地夯實、提高。

基礎部分的字詞題學生的得分率並不高,主要原因在於學生對“次第”這個詞較陌生,“簌簌&rdquo 國中學習方法;字形較難,以後應該以專題練習的方式加強重點詞注音、字形的複習鞏固。默寫題應該説出的很常規,都是能夠預料到的重點句默寫,但學生的答題習慣不好,對這類題型的高要求認識不足,基本會背,但默寫準確度不高。對於此類題型,在鞏固背誦的前提下,狠抓默寫準確度,特別是同音異形字和形近字、難寫字的強調。以專題練習的形式不斷強調、鞏固,以保證送分的題目不丟分。

語言運用題失分率較高的是語段病句修改題和材料探究題。學生普遍不能正確理解解題方法,答案隨意性較大,抓不住得分要點。這與題型特點和平時的同類型題訓練較少有很大關係。今後將重點訓練常見的幾種語言運用題型,講清解題的思路與方法,提高得分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6小題材料探究題屬於新題型,重在引導學生自主質疑、得出探究結果。

二、學生的綜合閲讀能力仍非常欠缺,亟待加強方法指導和系統訓練。

首先,古文閲讀的得分率不高,只有50%幾,主要是因為學生詞解、翻譯遺忘較厲害,內容又把握不準。對古文的複習,還是要突出強調重點,劃出重點詞解、重點句翻譯,列出問題進行落實。另外還需特別強調古文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

其次,古詩文閲讀是最近列入會考考試範圍的新題型,應該加強詩詞教學的系統性。引起重視,通過專題練習、複習,提高學生的詩詞理解鑑賞能力。

再次,現代文閲讀部分學生的審題、析題、到文中去找答案、組織答案的習慣、方法、能力十分欠缺。比如第14、15題,答案非常淺顯,只要會到文中去找答案,肯定能得分。再比如第17題,很多學生理解不了題意,其實題目也很簡單。很多學生的答案要麼答非所問,要麼答案空泛,缺乏組織,沒有條理,抓不住要點。鑑於此,十分有必要多做題,多考試,通過練習強調方法、習慣,提高解題得分的能力。

三、 作文書寫整體依然較差,卷面不夠整潔,內容缺乏深刻性,語言空泛、貧乏,隨意性較大。

這反映出學生的書寫態度不端正,不懂得要立意深刻,語言積累少,不善於聯想、想象。究其原因:一是態度隨意,二是不善於積累語言,三是作文訓練少而不得法。今後將重點強調書寫、卷面,加強作文的專題指導,加大主題訓練量,並持之以恆、常抓不懈。

總體來看,這次考試暴露出了九年級語文在教與學等方面的諸多問題,關鍵是抓落實,在九年級集體備課時,將加強討論研究,分工合作,以專題形式逐一加以改正、提升。本學期重點落實字詞、默寫和文言文閲讀,夯實基礎。閲讀能力突出審題、析題能力培養,作文重點強調書寫,其他方面兼顧。期會考試語文試卷分析及教學反思

上面的內容是九年級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實例,相信同學們都已經熟記於心了吧。

文言文翻譯技巧

句子翻譯是文言文考查的重點,翻譯時要落實到字詞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譯有兩種形式:一是直譯,即用現代漢語對原文進行機械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一是意譯,即不採取實詞虛詞字字都落實的辦法,僅是根據文章的意思翻譯,做到儘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無論是採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真領會原文,把詞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義。比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絕境”就不能望文生義解為現代漢語的“沒有出路的境地”。因為從全文看,那裏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無着落的問題,因此,“絕境”應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二)翻譯時要落實好關鍵詞語。如翻譯《狼》中的“其一犬坐於前”,關鍵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像狗一樣”,才能正確翻譯出這個句子。關鍵詞語落實了,句子翻譯就比較順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較多,翻譯時應注意補充。如&ldquo,會考;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譯為“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泄盡了。”這裏的“再”“三”後應補譯上“鼓”(擊鼓)。

(四)一般用直譯,如直譯不便表達意思時,則用意譯。如“明察秋毫”,直譯為“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這樣翻譯無法表意,應意譯為“能看清楚很細小的問題”。

(五)有些詞可以略去不譯。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詞只起表達語氣的作用,有時可以不譯;有的助詞只是表示停頓,也無需譯;有的字在句中沒有意義,只是為湊足音節,可略去不譯;有的字只是起某種連接作用,也可不譯。如“夫戰,勇氣也”,此處的“夫”是發語詞,翻譯時應刪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處的“之”是音節助詞,用在表示時間的詞之後湊足音節,無需譯。

(六)凡屬地名、人名、官名、年號、帝號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都可照抄不譯。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費?”“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義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譯。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應調整語序,使之與現代漢語的表達順序相同。如介賓短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定語後置句等。如“屠懼,投以骨”(《狼》),應譯為“屠户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啃)”。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譯文要保持原文的語氣,是陳述的應譯成陳述語氣,是感歎的應譯成感歎語氣,是疑問的應譯成疑問語氣。

七年級語文:《三峽》同步訓練

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字注音。

闕( ) 嶂( ) 曦( ) 襄( )

御( ) 湍( ) 漱( ) 嘯( )

2.解釋下列通假字的含義。

闕:

轉:

3.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下列句子所寫景物的特點。

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②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③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④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略無闕處略無:闕:

②自非亭午夜分自:亭午:

③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襄:沿:溯:

④雖乘奔御風雖:奔:

⑤素湍綠潭素:湍:⑥猿鳴三聲淚沾裳三聲:

5、按要求默寫並譯述句子。

①寫三峽兩岸的山長又多的句子。

默寫:

譯文:

②寫三峽夏水暴漲的句子。

默寫:

譯文:

③寫與“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詩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話。

默寫:

譯文:

6、文學常識填空。

課文《三峽》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我國_____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給《水經》作注寫成了《________》。

7、下面語段空白處應填入的恰當句子是()

我曾經乘船路過三峽,也遊過三峽,相當程度來講,是奔着唐詩的意境而去的。唐詩意境的精華在哪兒?________________想想看,那時候沒有機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纖繩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縴夫號子,時而間幾聲猿啼,有如閃電劃破山谷,驚心動魄,餘音繚繞,那才是峽谷中強勁的音符!李白歌:“兩岸猿聲啼不住”,杜甫吟:“風急天高猿嘯哀”,高適唱:“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在他們的詩裏,三峽景物中,猿啼是最難忘的。

A.詩人筆下的“猿啼、淚盡、腸斷”令人心傷。

B.唐詩中使人嚮往的猿啼之聲。

C.我以為就是那可見可聞的猿影、啼聲。

D.請領略唐代詩人孤寂傷感的情懷。

8、修改下面一段話中畫線的語句,使其語意連貫,沒有語病。

光陰是一把神奇而又無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間創造着種種奇蹟。它能把堅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樹。當然,它也能把園林變成荒漠,a把廢墟變成城市。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圍長出綠陰,結出沉甸甸的果實;你漠視它,它就化成輕煙,b消失得銷聲匿跡。

改正:

a:

b:

9、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題。

①在一片反對旅遊景區門票漲價聲中,門票率先漲價的景區遭遇了人們預想中的尷尬:遊客“用腳投票”“到此不遊”,結果是門票漲價,收益減少。

②相反,貴州等明確表示不“跟風”漲價的省區,遊客大增 國中化學。據貴州省統計,“五一黃金週”期間全省共計接待海內外遊客30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近40%。僅前四天,貴陽火車站每天就至少迎來80個旅遊團,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形成了貴州旅遊的“井噴”現象。

①用簡明的話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個字。

②解釋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用腳投票:

二、閲讀理解

(一)閲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三峽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

10、三峽是指、和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縣與湖北省市之間。

11、填補原文空白。

12、選文第①段與第②③④段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13、選文②③④段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各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

14、請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三峽四個季節的特點。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15、為什麼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而是從夏、春、冬寫到秋?

16、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7、“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是();“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是()。提示:從視角的角度。

18、根據文中內容,解釋“峽”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最後一句詩寫出了漁者怎樣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描寫了三峽美麗的風光,請你利用文中的詞句,組成一副對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填寫有關語句:

⑴側面襯托山勢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⑵表現水流急速的兩個四字短語是_________________

⑶表現山之秀麗的兩個四字短語是_________________

⑷表現秋境的悽清,令讀者恍若身在在其境的兩個四字短語是_____________

22、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A、“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是從側面描寫三峽的險惡;“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是從正面寫出三峽的險惡。( )

B、“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是寫俯視所見;“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是寫仰視所見。( )

C、選段中對三峽景色的描寫有靜有動,例如“湍”和“潭”、“迴流”和“倒影”、“絕”和“飛瀑”即是。( )

23、本文佈局巧妙而妥貼,它的特點是先大後_____________,先_____________後_____________,即先用粗線條勾畫山川的形勢,再用工筆描繪林巒的景色。每一段開頭,都是先點出_____________或季節,中間是_____________描寫,結尾以“我”的感覺來_____________之。

三、拓展:

(一)閲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7~10題。(山西省)

【甲】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窺谷忘反()

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9.下列解説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酈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吳均。

B.由【甲】文中“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聯想到李白《望天門山》中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C.【甲】文寫猿鳴突出了環境的悲涼悽清;【乙】文寫猿鳴則與其他事物共同表現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機。

D.【甲】文的“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與【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寫水勢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10.酈道元筆下那雄奇險峻的三峽,業已成為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壩工程全線建成。聽到這振奮人心的消息,你想對三峽工程的建設者們説些什麼?(字數在50個以內)(2分)

(二)閲讀文言文回答(黃岡市)

三峽(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嗽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良多趣味(2)林寒澗肅

(3)屬引悽異(4)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0.翻譯下面文言語句。(2分)

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譯文:

11.填空:文中用“”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寫盡了深秋的悽婉幽美。(2分)

12.昔日酈道元筆下美麗的三峽,如今因三峽工程更聞名於世,並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一段導遊詞,向前來觀光的遊客介紹三峽的風景特點和時代變化。(3分)

【相關鏈接】新華網三峽工地5月20日專電(記者江時強、劉詩平)

2006年5月20日14時,三峽壩頂上激動的建設者們見證了大壩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的性時刻。至此,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終於在中國長江西陵峽全線建成。

三峽大壩建成後,大壩本身就是一道壯麗的景觀。北京三峽遊的線路一直在追蹤三峽大壩的建設進程。

導遊詞:

【三峽參考答案】1.略2.略3.(1)連綿(2)高大(3)兇險(4)淒涼4、①完全沒有同“缺②如果正午③上順流而下逆流而上④即使奔馳的馬⑤白色急流的水⑥幾聲(這裏的“三”不是確數)5、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之中,兩岸羣山連綿,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②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兩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斷了。③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時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騎着奔馳的駿馬,駕着長風也不如船行得快啊。6、水經注、酈道元、北魏、學、散文、《水經注》7、B8、a.“把廢墟變成城市”改為“把城市變成廢墟”b。刪去“消失得”(或把“銷聲匿跡”換成“無影無蹤”)2.示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頑強不屈精神的讚美祥子質樸勤勞、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精神(答案應該能夠正確理解作品內容和人物形象。)9、①門票不漲價,遊客大增(或:不漲價的景點,收益增長)②用實際行動(或:用去或不去旅遊景區)來表示自己的態度10、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宜昌11、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2、總分。13、並列。夏、春秋、冬。14、①夏季:水勢迅疾兇猛。②春冬:景色秀麗奇絕。③秋季:淒涼異常。15、主要是根據三峽江水的特點來選擇寫作順序的。16、表達了對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寄予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17、俯視仰視18、峽是兩山夾水的地方。19、表現了三峽漁民船伕的悲慘生活。20、不設同一答案21、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⑵朝發白帝,暮到江陵⑶素湍綠潭,迴清倒影⑷高猿長嘯,屬引妻異22、A、×B、√C、√23、小;總;分;地點;景物;烘托

會考拓展:7、(1)這裏指飛奔的馬(2)同“返″,返回8、(1)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2)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裏(的水路上),盡是奇山異水,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9、B10、例:三峽工程的建設者們:你們譜寫了築壩史上的記錄,創造了建築史上的奇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9.(1)真(或實在)(2)寂靜(3)連續(4)快10.在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峯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2分,如關鍵詞漏譯或錯譯,酌情扣分)1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2分,每處1分)12.示例:各位旅客,歡迎你們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迴旋,怪柏凌峯,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湧;秋景淒寒,猿鳴哀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嚐金黃蜜桔;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各位常遊此地。(3分,三峽風光介紹2分,時代變化1分。如語言不簡潔連貫,不生動優美,酌情扣分)

八年級語文:五柳先生傳練習題及答案

五柳先生傳練習題及答案

一、基礎

1.選出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 ( )

A. 宅(zái)邊 閒靜(xián) 好(hào)讀書 B. 欣然(xīn) 嗜酒(shī) 造飲輒盡(zhé)

C.蕭然(xiāo) 短褐(hè) 簞瓢(dān) D.自娛(yù) 黔婁(qián) 銜觴(shāng)

2.説出下列加點字古今詞義的區別。

(1)造飲 古義: 今義:

(2)贊曰 古義; 今義:

3.解釋下列一詞多義的現象。

(1) 因以為號焉( ) 葛天氏之民歟( )

以 之

以此自終( ) 或置酒而招之( )

4.你怎樣理解“不求甚解”一詞?

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樣的性格?

二、課內閲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日: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筋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 本文選自《 》,作者_____,_____(朝代)人,諡號_____。 ,

2.用原文語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麼?分別表現出一個怎樣的五柳先生?

3.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 的看法。

4.&ldquo 國中學習方法;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繫?

5. 學完本文後,請你站在作者生活的時代和今天的時代來談談對陶淵明(五柳先生) 的性格、生活、志趣的看法。

參考答案:

一、1.C

2.(1)古:往、到;今:製造 (2)古: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今:讚揚

3.略

4.注意與陶淵明的“不慕榮利”相聯繫,其讀書自娛,是一種求知的滿足,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功利的追求。

5.率真放達。

二、1.《陶淵明集》 陶淵明 東晉 靖節先生

2.(1)“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一個在讀書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 (3)“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3.言之有理即可。 4.仿史家筆法加以評論,與前文“不慕榮利”照應,突出五柳先生的性格與志趣,從而達到傳贊一體,使人物個性鮮明。 5.略

《五柳先生傳》課外自測

一、基礎知識(共30分)

1,找出文中的肯定句(5分) ( )

A.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B. 不慕榮利;不求甚解。

C.家貧不能常得。 D.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2.下列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5分) ( )

A. 因以為號焉(語氣助詞) B. 造飲輒盡(就)

C.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大約) D.曾不吝情去留(竟不)

3.判斷下列説法的正誤。(5分)

(1)點出五柳先生隱者心境的句子是“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 )

(2)本文是作者託言為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 ( )

(3)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 )

(4)“環堵蕭然” “晏如也” 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 )

4.與“不慕榮利”照應的是哪句話?(7分)

5.你知道陶淵明還有哪些作品?(至少寫兩個)(8分)

二、課外閲讀(共30分)

歸奉來兮辭(節選)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悦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注)歸去來:回去的意思。來,語氣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無實義。

1.給下列字詞注音。(6分)

疇( ) 棹( ) 崎嶇( )( ) 窈窕( )( )

2.文中哪些語句描寫了作者悠閒、恬淡的田園生活?(5分)

3.文中哪句話是作者由萬物而發出的感慨?(5分)

4. 文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5.你對陶淵明的辭官歸隱怎樣看,談一談。(8分)

參考答案:

一、1.D 2.C 3.(1)X (2) √ (3) √ (4)√

4.不汲汲於富貴

5.《飲酒》 《桃花源記》

二、1.略

2.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3.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4.抒發了作者對官場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之情,表達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強烈願望。

5.略

國中語文知識點總結:古詩詞閲讀

點總結

考點闡釋:文言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提華兒女文化素養的極好資源。因此,文言詩詞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查內容。

課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説明的要求:理解詞義和句意。劃分朗讀節奏;欣賞詞語和句子;理解詩詞的基本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體會詩詞的語言和寫法。

考點概述:

古詩閲讀與賞析的考點主要有:

①瞭解詩歌的一般常識;

②正確劃分詩歌的朗讀節奏;

③理解概括詩歌描繪的內容;

④理解詩歌表現景物的特點,體會詩歌寫景的妙處;

⑤把握詩人抒發的情感或表達的理趣;

⑥對詩歌的煉字用詞進行一定的評價賞析,感受古詩的語言美;

⑦對詩歌中的飽含情感或富有哲理或寫景精妙的名句能作一定的評析,並有自己的體悟;

⑧弄清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包括修辭);

⑨運用和聯想讀詩,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理解詩歌的意旨。

前五點主要是閲讀,後四點是針對詩歌賞析。

常見考法

1.詩意理解。詩意理解就是憑藉自己的文言積累和提供的註釋,讀懂每一句每一層每一節,就連標題、小序也不要放過。對詩詞中所寫的景、物、情、理,句與句之間的關係,詩句的含義,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詩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過對寄託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畫面等形象的描寫,體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意境把握可以通過找景(描寫了哪些景物)、繪景(描繪詩詞中展現出來的情景畫面)、品景(説説畫面美在哪裏,有何感受)來完成。描述時要力求忠實於原詩,語言力求生動形象,有詩意。

3.內容概括。從詩句中提取內容要點,對景物的特點、人物的感情態度、作者的觀點、全詩的主旨等,能用簡練的語言表述清楚。

4.寫法品析。詩詞中字詞的用法,各種修辭的運用,句法的.作用,景與情、事與理的關係,全詩的結構特色,作品的藝術風格,等等,這些方面有些什麼特點,為表現詩詞的主旨起到怎樣的作用。

5.情感體味。情感是詩詞的靈魂。詩詞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纏綿,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鬱,有的張揚,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詩詞的情感與其主旨有着直接關係,把握住詩詞的情感走向,有利於準確讀懂其含義。

誤區提醒

例 閲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兩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豐樂亭遊春三首(其一)

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盪漾落花飛。

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1)這兩首詩都寫春天景物,但時段不同,白居易寫的是 時的景物,歐陽修寫的是 時的景物。

(2)歐陽修詩的三、四兩句,除用擬人手法外,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兩種手法各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1)早春(或“初春”) 暮春(或“晚春”“季春”)(2)修辭手法:誇張 表達效果:詩人用擬人手法寫鳥語花飛,生動表現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機;用誇張手法説“酒醒春已歸”,感歎春天的短暫,暗含着詩人濃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詩人對春光的留戀”)。

分析助讀:

解答這道題時,由於審題不細心,考生很容易疏忽題幹中的提示語,抓不住詩句中一些關鍵詞語,把兩首詩的不同時段答成“春天”“夏天”或“開花時”“落花時”,把修辭手法答成“襯托”“對偶”,把表達效果答成“突出了人物喝醉了”“忘記留住春天”等。

詩歌描寫的時令季節都是有特徵的,春花秋月,鶯歌雁飛,是大自然的語言,也是詩歌的意象。如果説,從靜態的景物不容易看出時令季節,那麼可以從景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推知答案。春天湖水初漲,剛剛平了湖岸,雲氣壓在水面上,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初春時早來的黃鶯活躍在向陽的枝頭,燕子也迴歸了江南水鄉,這都顯示了時間特徵。各種顏色的野花零零星星地開着,春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這些都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

《豐樂亭遊春》寫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將過去,豐樂亭邊落花滿地。在這鳥兒啁啾、雜花亂飛之時,太守卻醉了,次日酒醒,春無蹤跡。表現了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的短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春光的留戀與憐惜,所以説這個時段是暮春。

對歐陽修詩三、四兩句的修辭手法與表達效果,考生大多隻看到“鳥歌花舞”的擬人手法,沒發現誇張的手法。春天的消逝,絕不是酒醒時刻就過去了,客觀上説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這裏作者卻把它寫成“酒醒春已歸”,似乎在一場酒醉之後,一覺醒來春天就颼然消逝。誇張手法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這裏不是擴大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説得大、多、高、強、深,也不是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説得小、少、低、弱、淺;而是超前誇張,在時間上把後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例如:“農民們都説:‘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麪包子的香味來。’”當然,對於作為生的同學們來説,能夠説出這是誇張的手法就夠了。

用誇張手法説“酒醒春已歸”,感歎春天的短暫,暗含着詩人濃厚的惜春之意。

【典型例題透視】

例 閲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①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②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注】①耐可:哪可,怎麼能夠。②賒:賒欠 國中地理。

(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問句反映出李白什麼性格和藝術風格?

(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無盡,相信你也享受過。作者曾説“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但是本詩中第三句,詩人卻用了一個”賒”字,運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答案:(1)性格:天真超脱;藝術風格:想象奇特。(意近即可)(2)擬人手法;視月色為無價之寶,格外珍惜自然美景,尊重自然,與自然作心靈交流。

透視助讀:這兩道題是從詩意理解、情感感受、品析寫法的角度命制的。

要準確把握詩意、體會詩人情感,首先要知道其寫作背景。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刑部侍郎李曄貶官嶺南,行經嶽州(今湖南嶽陽),與李白(其時遇赦,重獲自由)、賈至(與李白同時的作家,以散文著名;其時貶官為嶽州司馬)同遊洞庭湖,李白寫下了一組(五首)七言絕句。組詩原題為《陪族叔邢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以上選其第二首。

詩人為我們描繪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無煙,水月相映,清輝怡人。詩人與友人(此處,我們不妨把其族叔也當作友人)泛舟湖上,與清風朗月為伴,不由生出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終不可得,詩人也只好收起這份不羈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首句寫景,同時點出秋遊洞庭事。“南湖秋水夜無煙”,初讀平淡無奇,似是全不費力,脱口而出,實則極具表現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煙波浩渺、水汽蒸騰之氣象。波瀾不驚,澄澈如畫。無煙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於水,悠悠湖光悠月明。這種景象,這種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寫意簡筆不可得。詩人雖然沒有精工細繪,但讀者心中自會湧現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圖景。

明月的召喚,讓詩人陡生“上天”之心:“耐可乘流直上天?”這天真異想,似突兀而來,沒有緣由。但是,月色不就是最好的緣由嗎?因此,這一突發奇思,反作用於月色的描繪,使得月色愈發迷人。詩人奇特的想象與天真超脱的性格,不是正由此可見一斑嗎?想象奇特,正是詩仙浪漫風格的體現。回答性格抓住“天真超脱”,回答藝術風格點出“想象奇特”“浪漫”等即可。

三四句直抒胸臆。月色很美,但詩人只為洞庭醉。上天既不可得,不如留下來,向洞庭賒點月色,醉遊湖上。“賒”字頗堪玩味:洞庭的清風、朗月、湖光,美不勝收,儼然一位富有的主人。詩人着一“賒”字,似與自然對話,表達了對自然的珍愛與尊重,擬人手法在這裏運用得可謂巧妙純熟。“賒”,自然是不花錢了,那麼李白《襄陽歌》中“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自然也就成了“賒月色”的最佳註腳。“賒”字極見詩人性情:痴戀月色,陶醉於自然美景中,灑脱不羈,豪放而不失浪漫。

本題的考查點落在作者的性格、詩歌的藝術風格、用語的辭格方面,更側重於詩歌的內容把握、手法品析,這正是抓住了最為關鍵的部位。

標籤:國中語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