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政治常考知識歸納總結

校園7.41K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規律,高中政治課程也不例外。高中的政治知識量比較大,所以學習任務也比較重,我們平時要善歸納總結學過的內容。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常考知識歸納總結

  高中政治知識

1、怎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要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既要反對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5)從辯證法角度看:承認聯繫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把握變化的客觀實際;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一分為二地對待客觀實際。

2、如何運用唯物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要求我們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規律具有客觀性,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條件,要求我們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3、如何運用聯繫的觀點分析問題?

(1)聯繫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繫之中。要求我們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2)聯繫具有客觀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繫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繫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善於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4)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繫、密不可分,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5)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係,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着眼於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4、如何運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1)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3)事物發展的途徑——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4)事物發展的狀態——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5)事物發展的原因——內因與外因的統一。

(6)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

5、如何運用矛盾分析法解決問題?

(1)矛盾即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敢於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找出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主次矛盾與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必修二政治知識

一、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1、處理民族關係,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2、

民族平等

首要原則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團結的物質保障。

民族團結

重要原則

民族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照耀標誌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民族共同繁榮

根本原則

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3、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使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付諸行動。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我國民族自治地區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

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國家機關治權的同時,享有和行使自治權。

3、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自治機關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國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利。實際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

自治權包括: 立法自治權、變通執行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其他自治權。

4、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佈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係,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

5、民族區域自治是以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的,是國家集中領導與民族區域自治的有機結合,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人民把熱愛本民族和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結合起來,更加自覺地擔負起捍衞祖國統一、保衞邊疆的光榮職責。

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①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②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③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④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7、如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①必須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②要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國家要在投資項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

③少數民族地區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積極性;

④發達地區在人力、技術等方面對西部地區給與支援,先富幫後富,達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高中政治知識重點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發展大眾文化的要求

(1)提供多類型、多風格的文化產品

(2)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是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3)只有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才是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

2.區分落後文化與腐朽文化

兩者共同點:都是頹廢的文化形式,都與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相背離。

(1)落後文化:

含義: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

危害:落後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環境,危害社會

政策: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剔除。

(2)腐朽文化:

含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FA LUN GONG”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

危害: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

政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3.中華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

(1)中華文化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近代中國歷史證實了一個結論:奉行“全盤西化”論或“文化復古主義”,都無法使中國文化走上覆興之路。

(2)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 走向重振 的重要轉折點。

(3)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4)實現文化強國夢的必由之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面向現代化的、面向世界的、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4.發展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和要求

最根本的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的原則 ;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

5.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決定的;

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

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羣眾根本意願決定的;

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

6.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是指人們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以及對文化的地位、作用、發展規律和建設使命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

文化自信則是人們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礎建立起來的對自身文化發展的堅定信心。

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覺才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覺的表現

7.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根本任務: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 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的需要.這也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

標籤:高中政治 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