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

校園1.12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

《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説,是路遙先生的成名大作,在1991年獲得了象徵中國最高文學成就的茅盾文學獎,而從此以後《平凡的世界》也影響了千千萬萬的年輕人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的描寫了中國的現代城鄉生活,也描寫了變革前後中國社會的陣痛。通過複雜的人物關係,和以孫少平為主的社會各階層的心理和生活。告訴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生活的尊嚴,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力。通讀全書後,那些痛苦與歡樂,挫折與追求都深深的打動了我們。

小説中的主人公孫少平只是一個很平凡的高中生,可他依然追求着他自己的夢想,沒有不切實際,他不甘心做在農村做一輩子的農民,他不甘心一輩子平庸,在那樣的逆境中磨練他的心智,在自卑中尋找他的堅強,為他的夢想而奮鬥,可以在那樣的一種境地下,仍然不放棄學習的機會,我可以想象得出,當他蜷縮在破舊的被褥裏,當他就着昏暗的蠟燭光亮讀書的時候,心裏肯定有因為讀書而產生的興奮感,可是我卻不敢想象要我處在他的那種環境中,我是否能有他一半的堅強?當他成為一名辛苦的煤礦工人時,我深深被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折服。這就是我們無法達到的境界。

還有少平他哥少安也是個耿直,質樸的農村男子,他善良,他能吃苦,他有責任心,同時又血氣方剛,一心只想保護家人。為了照顧一家老小,在他13歲還是孩童的時候就和父母一起扛起家中負擔,供弟弟妹妹上學,那種無私的奉獻在那個年代來説是很正常的。現實的無奈,因為自卑而退縮,放棄了他的戀人潤葉,讓人覺得遺憾。不過他的婚姻也不錯,娶了一位能與他同甘共苦的好妻子。在妻子的支持與鼓勵下,自己創業,在中途也是有起起落落,可最終他還是成功了,在成功的同時還不忘為鄉親們做點實事-自己掏錢補建鄉村已經破破爛爛的國小。結果與他同甘苦的媳婦卻在他成功了之後不幸得肺癌而去世,留下少安與一雙兒女...讓人傷心又無奈!

人生就是這樣,體會過後就是一聲長歎,奮鬥過的總是過於美好,有過這樣的人生經歷,哪怕有一天會失去,也會感到幸福。雖然最後,少平,少安心愛的女人都沒有和他們在一起,他們所追求一生的'也許也不算真正的成功,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那麼值得我們嚮往。

少平和曉霞,少安和秀蓮,潤葉和向前,潤生和紅梅……最後,生活似乎戲劇性的把他們都串到了一起,是的,這期間這些人,他們有過甜蜜,有過心酸,有過一切一切的好與壞,但最後,他們是真正正的長大了,生活是這樣的,就像前面我説的一樣,不一定給我們的只是痛苦,但我們真正去悟的卻有很多。

愛情、親情、友情,在我們的一生陪伴着我們,我們應做到如何去把握,看了這本書,我似乎感到其實有的主角還是茫然的,不過,它像一面鏡子,讓我看清了生活,也理解了生活,讓我懂得如何去走未來的路。

路上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但我都會好好地把握,好好地珍惜!

在此,我同樣期待,期待那個屬於我的未來!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2

不再認為愛情不過是兩個人之間的遊戲,談戀愛決沒有什麼高尚可談。路遙筆下的愛情是純潔亙長而又熠熠生輝的。少安因為一天比一天更差的光景而拒絕自己深愛而且會一輩子放在心裏的潤葉,這是一種博大的愛;蘭花滿心愛着不中用的王滿銀,這是一種偏執卻深刻的愛;少平兩年後孤身一人來到與曉霞約會的地點守候着她不可能的出現,這是一種追念的愛。

總之,每一段發生在這裏的愛情都讓人有長久的思考。少安與秀蓮的愛是因為兩人共同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少平與曉霞的愛是因為兩人之間有着深刻的理解與信任。路遙告訴我們,愛總是在歲月的流淌中不經意萌發的,像初芽的楊柳一樣令人愉悦。一直很討厭自己丈夫李向前的潤葉在丈夫壓斷了雙腿之後居然奇蹟般的萌發出了對這個不幸的男人的愛;最讓人驚訝而且欣慰的是田潤生於郝紅梅的意外相逢以及之後的墜入愛河,愛情原來是這樣讓人雀躍和充滿活力。

在讀這篇小説的過程中,我也感到了作者對書中每一個角色的熱愛,就像我對他們深深的愛一樣。當他親切的把金秀稱為“我們的秀”時這種感覺最為強烈。最忠於文學的作家通常的深愛着自己書中的每一個角色,《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丁曾説過她非常喜愛書中伊麗莎白的這個角色,並且無法忍受不喜歡她的讀者,讀後感《《平凡世界》讀後感》。路遙在開篇時説:“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

並且就像他在書中提到,一個莊稼人是一輩子都無法割捨對自己土地的熱愛與留戀。“白露剛過,山野的陽坡上現在到處都在播種冬小麥;莊稼人悠揚的回牛聲像唱歌一般飄蕩着。天異常的高遠了,純淨得如同一匹漿洗過的青布。在廟坪那邊,棗子已經紅透,在綠葉黃葉間像瑪瑙似的閃耀着紅豔豔的光亮。”僅從這一段描寫中我們就能看出作者對這片黃土地深沉而悠遠的愛。由愛,由親情和生存的勇氣搭建的世界,就是不平凡的世界。

我坐在書桌前長久的思念我的親人們:我那當了一輩子農民的父親孫玉厚;頗有着“革命精神”的閒不下來的二爸孫玉亭;堅強深沉的大哥少安;同樣強硬卻有幾分書卷氣的二哥少平;孝順操勞的大嫂秀蓮、聰明調皮並且從未離去的二嫂曉霞;滿心愛着二流子姐夫的漂亮大姐蘭花、懂事又有出息的二姐蘭香。還有我的那些朋友們——金波兄妹,潤生姐弟倆,強人金俊武……這時候耳邊突然迴盪起已故瘋瘋癲癲的田二的那句口頭禪:“世事要變了……”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3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渺的世界來説,都多麼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界的變更,對歷史的長河來説,無非是些平凡的小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書的開頭,令我震驚。孫少平是一個連“丙菜”都吃不起的人。我想: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啊!有得吃、有得穿,可我有時候還抱怨這個沒有、那個不好……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再也沒有抱怨過什麼,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啊!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他幾乎維持了整個大家庭的開支,每天不分晝夜地勞動着,任勞任怨,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埋怨過什麼。他看着弟弟、妹妹長大成人,就覺得很欣慰。雖然他上面還有一個姐姐,不過姐姐過得也不好,所以他還幫助姐姐,拿出自己僅有的一點點資金貼補給姐姐。

當然,這本書也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刻。少平的妹妹——孫蘭香考上了大學,這一刻讓我興奮和開心。田曉霞的`犧牲讓我悲痛萬分,她是一名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為救人被洪水捲走,孫少平得知消息時,是那麼悲傷欲絕、痛苦難過。煤礦場的班長——王世才的死也讓孫少平覺得生活是多麼的殘酷啊!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讓我覺得生活是多麼的平凡而精彩!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4

記不清是第幾次看《平凡的世界》了,從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囫圇吞棗閲讀,到現在的電視劇集追看,作者通過一個個畫面,全景展現了土地改革制度轉型期黃土高原社會的方方面面,從貧困農村到繁華都市,從鄉下盲流到省部大員,從窮苦落後到鄉村鉅變等等。這是一部時代鉅著,我無法領略作者對著作的全局規劃,也無法對書中的社會做全面的評價,卻也在閲讀中收穫了良多的感動與激勵:為劇中的親情、愛情、友情所感動;為人性的純潔、善良、高尚而感動;更為主人公的堅強、勇敢、執着而感動、而激勵。

書中的主人公叫孫少平,出生在陝北的一個貧困家庭,他揹負着沉重的家庭負擔來到縣城念高中,他衣衫襤褸,連最差的丙菜也吃不起,經常是在等其他同學都離開食堂後,再去食堂拿他的兩個黑饃饃吃,為此他深深地自卑過。

在高中,因為相似的境遇,他與初戀郝紅梅惺惺相惜,卻也最終因此經歷了"初戀"的失敗。後來他遇到了出生縣城、見多識廣、敢愛敢恨的田曉霞,從此他的`視野逐步開闊。大學聯考失敗後,他先是在村裏的國小授課,隨後由於一些原因不能再教書,他不甘心在村裏度過餘生,感到自己應該繼續追尋理想,便毅然説服父兄,獨自去黃原攬工。

這個階段,在田曉霞的幫助下,孫少平通過大量的閲讀,在精神層面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他和田曉霞的關係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後來少平去桐城煤礦當了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工作雖然辛苦,但收入穩定,更重要的是,這意味着他真正意義上從"農民"轉成了"工人",工作、感情生活不斷地鍛造着他。

然而命運卻沒有給予孫少平足夠多的酬報和寵愛,在他事業上取得進步成為礦工組長的時候,在他和曉霞的愛情即將開花結果的時候,曉霞卻意外因公殉職。曉霞的意外離去給了少平巨大的打擊,而惠英嫂貼心的關懷讓他在自己的感覺和外界的看法上左右為難,故事最後少平又因為礦難而毀容。然而這一系列的打擊並沒有擊垮少平,他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頹廢消沉,他強忍悲痛重新出發,步伐更加堅定走向未來。一路走來,少平"命途多舛"卻始終"自強不息",少平用他豐富的經歷完成了平凡向偉大的蜕變。

或許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也經歷了農村生活的鉅變,我在孫少平身上找到了一點自己曾經的影子,在閲讀的過程中,我的情感被一次次觸動,我的心靈也一次次接受洗禮。回首自己這些年的經歷,發現我這些年其實過的挺不盡人意的,也曾立志在京城奮鬥一生,卻殊不知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過客,在青春開始綻放的時候來到京城,又在韶華開始凋零的時候離去,我輕輕的到來,又輕輕的離開,京城依舊是那個京城,繁華依舊,而我卻不再是原來的我,物是人非。回顧這些年的經歷,開心過也迷茫過,努力過也頹廢過,可不知為什麼,回憶的時候卻總是不自覺地把吃過的苦,受過的傷濾過,只剩下幸福、感恩以及內心深處的某些執着!

感謝路遙,讓我有機會讀到這麼偉大的鉅著;感謝平凡的世界,讓我明白,我的世界並沒有變得陰暗;感謝少平,讓我知道,心靈的堅強才是真正的強大!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5

樑老師解讀《平凡的世界》第一講——“想説愛你不容易”,又一次把我帶回到那個年代平凡的世界。

孫少安,有魄力、有魅力的男子漢,他有青梅竹馬的田潤葉,也有他的貼心、善良、堅強的賀秀蓮;金波,風一般的男子,他嚮往美好的愛情,在軍馬場與美麗的藏族姑娘一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彼此傾慕,在掙脱心的束縛之後,勇敢尋覓真愛。

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是書中最浪漫的。田曉霞是孫少平思想上的'啟蒙者,是開啟孫少平思想的鑰匙。高中時就給孫少平帶來參考消息等內部材料,與孫少平交流自己的思想,孫少平也被這姑娘的思想所震驚。可以説沒有田曉霞思想上的引領,孫少平很難自己有後來如此廣闊深邃的思想。

生活上他們天壤之別,思想上他們是“知己”,他們的愛情是真正把對方放在心中的。每次田曉霞和孫少平聊天時,總會聊一些孫少平擁有的,來保護孫少平的自尊。田曉霞在孫少平心中永遠是灑脱、大方、勇敢、思想眼界開闊。田曉霞的犧牲結束了他們之間的偉大愛情,孫少平得知田曉霞犧牲消息後在大雨裏狂奔到田曉霞的報社。田曉霞有三本日記寫着有關她對孫少平的感情,孫少平失去精神支柱的痛苦只能在每日勞動裏減輕這痛苦,路遙在給田曉霞結局之後,説了一句話: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卻在不斷地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孫少平詮釋着不凡,勇於走出肉體的圈子,奔向他所向往的精神世界,我想大牙灣煤礦不是終點,是他思考人生意義的起點……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6

暑假裏,我偶然發現書架頂層有一本我沒看過的書,厚厚的書脊上寫着:平凡的世界,路遙著。我想這本書的名字為什麼叫《平凡的世界》呢?我決定看這本書。

我翻開第一頁,就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氣看完它。這本書,一會兒讓我為孫少安磚場的倒閉而潸然淚下,一會兒讓我為孫少平認真好學而感動不已,一會兒讓我為孫蘭香考上大學而喜笑顏開。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上帝是公平的、勞動是幸福的、努力是有回報的。

書中孫少安一家雖然貧窮,但是他們都有一顆火熱的心,用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當孫少安的磚廠面臨倒閉時,他沒有氣餒,而是更積極地和秀蓮一起想着解決的方法,終於讓全村人都覺得沒有希望的磚場又開工了,並且比以前更興旺!勞動給了孫少安一個不平凡的生活。孫少平為了有獨立看書的空間,一個人住在沒窗沒門的空房子裏,躺在破爛的被褥裏堅持讀書。即使在煤礦艱苦的環境下,仍堅持看書的習慣。讀書給了孫少平不一樣的靈魂,帶給他一個不平凡的世界。孫蘭香寒窗苦讀、努力學習,終於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知識改變了她的命運。學習給了孫蘭香不平凡的.未來。

平凡的世界裏平凡的人平凡的故事,讓我深受感觸:只要我們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如果失敗了也不要沮喪,那麼平凡的世界也會變得不平凡。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7

初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被黃土高原的滄桑和幾位男女主人公的悲慘愛情故事深深震撼,但他們的樸素與純真深深地感染了我。本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為背景,對雙水村的炎黃兒女通過複雜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倆為中心,刻畫了當時時期眾多人的形象、勞動、愛情、挫折等。可以看出當時一個普通人人生的悲喜交加,出身之地的感覺。

全書主要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生活的變化,雙水村的變遷,以及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為理想不斷奮鬥的歷程來展開。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這個默默承受時代的苦難卻從不放棄的有志青年。雖貧苦,卻不自卑,雖潦倒,卻從沒停止追逐夢想的步伐。因為他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勵着他到外面闖蕩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漢,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個在平凡的世界裏卻不平凡的形象。

作為平凡的我們,註定會有一個平凡的.世界。可我想,我們要向孫少平學習,學會樂觀勇敢的去接受面對生活的一切不幸,認真對待任何一份工作,熱情對待每一個人。如此的話,同樣會取得優異的成績,受到別人的尊敬。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8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樣平凡而真實的書,只是在那個黃土高原上一個不起眼的雙水村的小寨,沒有驚天動地的撕殺,只是在默默的訴説裏傾訴着融融的親情,沒有蕩氣迴腸的情節,只是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裏娓娓訴説着平凡的世界裏平凡人們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愛的種種用那陝北風情徐徐道來。《平凡的世界》裏全是那些我們所熟悉的情節,雙水村、埡子口,黃源縣,以及那些窖洞,一種温馨瞬間襲來,無形中己温暖了我們的心,所描繪的是濃濃的愛,對土地,對父老鄉親,對親情、對友情、對愛情以及對人生的追求與希望。

它描繪的是一幅愛的篇章,對親情的愛,少安與他的父親:當他在參加全縣升國中的考試中,名列第三被錄取的時候”他的父親在他面前抱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的告別了,他多麼的不情願呀,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不願斷送他的前程…。”或許,我們的印象裏,父親總是高大與堅強的象徵,又有誰能夠明白那笑容背後的艱辛與無奈?可是少安知道,為了那個家他犧牲了太多太多,沒日沒夜的忙碌着,從來沒有自私過。他是一個多麼有情有義的男子漢呵!還有妹妹蘭香與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誼,一個平凡的環境,一個一包亂的`家卻只因那相扶相攜的親情而變的富有…

也正如史鐵生所説的:”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9

《平凡的世界》——一部長篇小説,全景式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講述了在“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書中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作者路遙為我們講述的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書中講述了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些普通的人在歷史轉換中所演繹的平凡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孫家兩兄弟。哥哥孫少安,性情樸實忠厚,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腦袋靈活開花,是改革的前驅者和先鋒者,勇於進取,敢於開拓,歷經重重磨難,克服種種困難,最後終於走向成功;在上學時就受盡苦難的弟弟孫少平,知識豐富,視野開闊,不甘淪落於農村,在艱苦非人的包攬活中煉就了吃苦耐勞的倔強精神,最終在煤炭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性格各有差異,但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出自農村的兄弟倆都有一顆温柔善良的心,雖然出自貧寒的家庭,但正是這貧寒造就了他們的成熟和堅強。人常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不要嫌棄貧窮,應該把它當作一種財富,“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礪,才能取得成就,這將給我們以後人生道路上帶來很大的益處。

在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與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感歎,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用永恆的痛苦,沒有永恆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到遙遠的未來。可是生命對於我們來説又是那麼的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同的最後歸宿。熱情的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説: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我們承認偉人在歷史進程中的貢獻。可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説,是由多數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偉人們常常企圖用紀念碑或紀念堂來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萬古常青的卻是普通人的無名紀念碑——生生不息的人類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樹常青,這就是我們對一個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夠做的祭文。讀了這些哲理性的語言,我們的心胸會豁然開朗,所有對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這找到了答案。過去曾經為自己不公的命運而怨天憂人,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傷痛的人,這些人生哲理會讓你醒悟,給你迷津。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不能因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戰,努力的進取,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

那我們怎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和磨難,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微笑生活,戰勝自己,在快樂中度過每一天,現實中的張海迪和吏鐵生不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嗎?他們身殘而志不殘,勇敢的和病魔做鬥爭,在逆境中抗爭,其堅韌剛毅的性格永遠鼓勵着我們。

這本書,不能用受益匪淺來總結對它的感受,其中的收穫無法用一個恰當的詞語來表達。作者路遙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的著作永遠在人世間流芳千古,《平凡的世界》永遠是矛盾文學獎作品上一顆璀璨的瑰星。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0

《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對於無關風月的我實在沒有大多感悟。直到今晚抓緊時間刷完孫田二人的感情線後,竟發現自己對愛情的認識有了極大轉變:

常説完美的愛情故事都以“畫上圓滿的句號結尾,但路遙的這部作品,皇甫同學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一一畫上一個省略號,我最初並不滿意這個結局,但真正讀到孫少平不甘心田曉霞的犧牲,一如既往地在約定地點“見面時,真有一些感動。某種意義上,第 1 頁 共 9 頁

這未必不是完美結局。若林黛玉葬花之辭:“若未錦囊收豔骨,一抷淨土掩風流。作者也不想這段理想的情感沾凡塵之事。從始至終,兩人的情感就是純粹的.愛情。

其實孫田二人的結局可以説是最有味道的:縱觀全書,所有人的愛情都因現實不圓滿。把孫氏兄弟的感情線相比。簡直是一組鮮明的對照:男女雙方差距相同,但收穫了不同的結果。我的眼中,愛情也有三個層次:付出,負責,改變。少安與潤葉屬於第二層,少平與曉霞卻已達到改變一層,跨越地位,學歷,家境,兩人不斷改變着自己,甚至達到“生者可死,死者可生”的“情之至”可惜,少安若可為潤葉過上圓滿的生活去尋一條可能更艱難的,卻可成全二人的路也好。

愛情其實與萬物無關,其中沒有距離,沒有倫理,沒有生死。可以“恨不相逢未嫁時”,亦可“能以精誠至魂魄”,除去時間,愛情就是亙古不變的。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1

孫少平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個極不平凡的人物。有人將他的形象定義為農民,因為他生長在那片黃土地上,生長在那個小村莊裏,世世代代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父親和哥哥都是特別能幹的莊稼人,他身上也具有農民淳樸與善良的品質。有些人卻認為不僅僅是這樣,因為他對於雙水村、原西縣以外的世界充滿了探求和了解的渴望,他不甘心在雙水村靜悄悄地生活一輩子,他總會感覺遠方有一種東西在向他召喚,他在不間斷地做着遠行的夢!應該説,他是一個“新舊交替時代所孕育出的新人,一個既有傳統因襲,又有現代色彩,既有農民的淳樸品質,又有礦工的獻身精神的時代青年”。

孫少平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在他在縣城上高中的時候,因為潤葉帶他吃了一頓好飯而覺得肚子不舒服,書中寫到,“他那消化高粱面饃的胃口,經不住這種意外的寵愛”,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從這樣的描述中,足以讓我們明白孫少平生活的艱難,求學更是不易。但他依然深愛着這個城市,甚至覺得瀰漫在這個城市上空的炭煙味聞起來都是別具一格的,透過這個城市,他更清楚地看見了他生活了幾十年的村莊:在那個他所熟悉的`古老世界裏,原來許多有意義的東西,現在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了。孫少平就是這樣一個人,有着沸騰和激盪的血液,有着自己的少年意氣,有着自己的青春的夢想和衝動。

關於知識,關於他對知識的態度,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不平凡。然而,在那個時代,知識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相反地,唸書人的吃苦精神總是令人懷疑(似乎現在也是這樣),包工頭都不喜歡上過學的青年,他總要裝得一個字也不識,裝成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一個只會賣力氣的“文盲”。基於這樣的分析,我們看到,孫少平並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也不是為了謀生而讀書,更不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讀書,而是不摻雜任何雜質的發自內心的喜愛。

關於苦難這門必修課。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每天都要發生許多意料之中或者出其不意的變化,社會在變化,人也在變化,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這邊萬里無雲,陽光燦爛;那邊就可能風雲驟起,地崩山裂。沒有一天是平靜的。人活在世上,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各種各樣的變化和不平靜,即使是風雨雷電和寒霜黑雪同時從你頭上傾下,依然需要你的從容和奮鬥。我覺得,這便是路遙先生想通過孫少平表達的。不記得是誰説過,讀文學作品和看電影的最高境界,是無法描述的滄桑感。我覺得,評判一部作品的好壞也可以通過這種無法言説的滄桑感。我決定重讀一遍《平凡的世界》了。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2

讀了這本書一時間思緒萬千,心中有許多感想卻不知從何説起。仔細思索,覺得讓我最受啟發的是孫少平的一個觀點。 孫少平認為:即使自己的父母是百萬富翁,他也不會繼承父母的遺產,要靠自己的勞動去賺錢,去生活。

的確,孫少平一直在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觀點。起初,他寧願在湟源的建築工地上幹活,也不願意回雙水村和哥哥一起經營磚瓦廠,因為他不想在哥哥的`庇護下生活。後來他在別人的幫助下被調到銅城大崖灣煤礦工作。雖然很危險,但是他非常喜歡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1985年的第1天,孫少平為了救人受了傷。住院期間,妹妹的男朋友吳眾平讓他調到省城工作。他沒有同意,出院以後又回到了大崖灣煤礦,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

孫少平的思想和言行讓我一生受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那個觀點。讀完這本書以後我不禁想到:現在我的父母是普通老百姓,我沒有辦法依靠他們的地位衣食無憂的生活;假如我的父母是國家高層的領導,我也不會依靠他們的地位或者接受他們的財產。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生活,這樣就能體現到成就感,可以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人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在相互依存的同時,要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從而體現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3

溝豁縱橫的黃土高原,原始的窯洞生活,黃土鋪成的小路來來往往的人,揹着鋤頭,拉着犁。這便是最樸實的勞動人民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展現的是一個永不畏懼的羣體的奮鬥史。孫少安敢於和現實頑強抗爭但又不時地屈從於命運的安排,為了深愛的田潤葉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他毅然斬斷情絲,和陌生的外鄉人秀蓮結婚;在辦磚窯廠時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難時又不時灰心喪氣。而孫少安的弟弟孫少平勤勞樸實,珍惜親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面對困難更是艱苦奮鬥,堅持不懈。 同時他對生活充滿理想和激情,但又腳踏實地。他放下了讀書人的`架子,為了供妹妹上學而去做社會最底層的工作,他從不放棄自己在知識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學習的上進心……正如書中所説的那樣“人生時刻處於零公里處,那麼要旨還在於我們不斷的奮鬥並且將這種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

另一位就是孫少安的妹妹蘭香,她能夠在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會考入名牌大學。這是她的兩位哥哥給她的力量,讓她無所畏懼,讓她對這個冷酷的社會充滿熱情。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是一個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命中註定的遺憾,但他們曾真誠而激情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竭盡全力的付出過,這就已是偉大的人生了。我們不能因為“不平凡”而平凡,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每一個擁有夢的人兒,勇敢大膽的追求,珍惜光陰,你,註定不平凡。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4

讀過《平凡的世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為曉霞與的少平的愛情,也是為曉霞的離去!世界有許許多多的無奈,就連寫小説也一樣,雖然是虛構…因為人的思想必須趨於現實…相信作者路瑤也是有着同樣的無奈吧…我相信每個讀者愛小説裏的曉霞不比少平愛的熱烈,可對她的離去也能很平靜的去接受…曉霞必須離去,相信路瑤在寫下這一段時一定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吧…

小説是平凡的,現實是平凡的,世界同樣也是平凡的,可就是這樣平凡世界裏產生的兩個平凡的人物卻要創造出一份不平凡的愛情…這是何其的難啊…作者想把她們兩的愛情表現的那麼深刻,可又找不出一種她們兩共同的生活方式加以描述…作者既要表達愛情是沒有現實中的距離的,可又擺脱不了現實中思想的…孫少平是悲哀的,少安是悲哀的,潤葉是悲哀的,同樣曉霞也是悲哀的,同時她們又是那麼的痛苦…

這裏的種種悲哀就構成了這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面前任何人都無法保留,它透射着現實中的大抵相似的幸福,也折射着每個人各自的不幸…我很喜歡少平。因為他的平凡也因為他愛的高尚,在他們愛的最絢爛得時候愛情突然消失,也許只有在這樣心靈壓迫下才能真正感受愛情的難能可貴,他沒有消沉也沒有放蕩不羈,而是去刻意改變這種思想方式,把他深埋心中的愛去奉獻給身邊所有的人,但這絕不是逃避!無論是幸福還是不幸永遠也不會定格,記憶在時間的衝擊下必然會敗給歲月,歲月之美就在於它必然的流逝。小説沒有給出他們以後的生活片段,留給我們的是廣袤的遐想空間,我們只能祝願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永遠幸福快樂!

在廣袤的宇宙中需要我們去遐想的太多,而平凡只是個開始,並不是結束。他們都很悲哀、明明相愛卻有那麼多阻礙、每個人的結局都不完美、也許、這就是平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説,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説,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説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裏生活着一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在這本書裏,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不畏苦難,直面挫折的人,他有錚錚鐵骨。他有着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着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脱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繹着一幕幕平凡的戲劇。但只要我們大家也想孫少平那樣不畏苦難,直面挫折,多讀幾本書,就能從大眾中脱穎而出,獲得成功。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以史詩般的筆觸描述了在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大背景下,黃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作品問世即好評如潮,並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重新回想這部書所概括的時光,依然會發現從1978-1985年以來的歲月是那麼令人神往。生活在那時的人們以劫後餘生的喜悦憧憬未來,用感恩看待剛剛過去的惡夢……簡單、純粹,一切都籠上了理想的光環。沒有咖啡館沒有浪漫的海灘風景,在那小小的西北黃原城裏,在那無名花草盛開的小土坡上,依然能成長出傳奇般的愛情。這愛情曾讓十幾年前的一代人為之動容。然而,在寒假裏,我翻閲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時,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終於,我發現,它的一些感情已在不知不覺中潛入了我的心靈深處。

孫少平,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之前最大的理想也不過是想跳出農村,去尋找一個新的世界,用當時的話來講,便是做個城裏人。關於城鄉這種區別,如今的人看來可能有些可笑,但在那年那月,卻是很難邁過的門檻。儘管不算偉大,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輕視孫少平的理想。凡是能夠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總是叫人尊敬的。更何況,在尋找的過程中,孫小平已不僅僅是對理想簡單追求。確切地講,他尋找的是一個真正的生活,尋找的是一個平凡人心中更高尚的靈魂。原來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達到一種令人仰望的高度。

孫少安,一個也曾經是像他弟弟一樣有很多夢想的人。但在艱難的生活中,他終於選擇了紮根土地。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生活的執着和熱情,並終於也得到了靈魂的滿足。兩兄弟,兩種不同的人生,卻是同一精神。

田小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他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我們的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而她的犧牲,卻把那縷陽光多走了,少平的悲痛與彷徨讓我再次潸然淚下,田小霞是少平的一個夢,破碎但深情、酣暢卻桎跛的夢。她的犧牲,讓我認識到這就是生活,它是殘酷的,天有不測之風雲,就算再好的人,上天也不會100%的保證她的生命會有不測。

那麼少安和潤葉呢?他們服從了命運的安排,最終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跡,與一個自己不曾愛過的人過起了柴米油鹽的日子,他們相互扶持,緊緊依靠直到老去。還有潤葉和李向前、潤生和郝紅梅、孫蘭花和王滿銀,他們都是被生活拉在了一起,也許這種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感情不像現在都有些青春偶像劇中所演的那樣轟轟烈烈,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彼此都從對方那裏感受到了人間的温暖。

縱觀《平凡的世界》全書,字裏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深厚情意,有親情、友情、愛情。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潤生與紅梅的愛情,少平與金秀的愛情,潤葉與福堂的親情,曉霞與福軍的親情,李向前與李雲登的親情,少平與金波的友情,少平與師傅的友情,潤葉與曉霞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語是:親愛的。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弟弟,親愛的朋友,...總之,所有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裏一一的展現。

這部小説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民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的現在和未來。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帶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説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説從某個意義上説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於對中國的現狀,在於對歷史的延續,在於對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5

少平和紅梅之間是標準的“同病相憐,共同愛好”。兩個孩子的家境同樣很勞,自卑與敏感讓他們彼此心意相通;而看書則成為他們顯示與其他同學的差異的唯一選擇。這種相通讓他們彼此感到温暖,這種選擇則讓他們有了些許驕傲與存在。

嚴格地説,少平和紅梅之間不能算作“戀愛”。這段微妙的情愫之於少平,讓他感覺到了一種驕傲與自信,打開了新的生活,人也變得開朗積極,有一種“天總是藍的,雲總是白的,陽光也不會偏偏不照在我的頭上”的由衷喜悦,也是一種標準的理想主義。而紅梅則無疑成熟現實的多,由於一直生活的比較壓抑,從進城讀書的那天起,她就寄希望於擺脱過去,融入高一個層次的社會,找一個體面的男朋友則是現實的'途徑之一。所以她對貧窮的少平是一絲一毫的“愛情”也沒有的,有的只是基於個人感受的“憐憫別人,也讓別人憐憫自己”。所以,同樣是煥發青春,少平是因為與漂亮的紅梅有了某種朦朧,而紅梅則是因為放假吃的好一點,有了相對體面的新衣服。兩個人的根本訴求和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一旦家境與修養都很出眾的養民突然關注到紅梅的時候,紅梅的精神突然就被陽光籠罩住了,這是個她一直夢寐以求可以改變自己一生的機會,相比之下,“同病相憐,共同愛好”的少平一下就黯淡無光了。

而在少平,卻一切矇在鼓裏,在遭受籃球場上的“羞辱”之後,他很困惑的是為什麼前幾天還有“書夾白麪餅”的浪漫,突然之間就“殘忍”結束了。是的,他不知道,紅梅早已“移情別戀”,開始享受新的陽光與温暖,只是給少平造成了“無意的風情萬種”的感覺而已。

“失戀”事件讓少平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坍塌了,“一廂情願的愛情”失去了,在紅梅含情脈脈地去醫院看養民的時候,在紅梅在眾人面前含蓄地表達與養民的“不一般關係的”時候,少平的眼裏卻噙滿了淚水。他暴怒,不解,有了各種幻覺與幻想,甚至默認金波找茬暴打了養民,而在養民的大度之前,他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敗了下來……

謝天謝地,我們的少平沒有沉淪,而是把這次“失戀”事件當做最好的一次人生自我教育的經歷,註定對他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事情到此為止,少平與紅梅之間再無瓜葛。唯一的例外,是紅梅臨畢業的時候,遇到她的“最大危機”的時候,少平挺身而出,做了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情,此是後話。

不管怎樣,儘管角度不同,價值觀不同,他們之間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善意與温暖,只是他們的人生從此分道揚鑣,不再相逢。

標籤:平凡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