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七年級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校園2.06W

七年級的時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學習生物這個科目,大多數人對生物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那麼有哪些知識內容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生物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七年級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生物必背知識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1.天竺葵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 (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

脱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目的:脱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於觀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澱粉遇碘變藍,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不是澱粉)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2.光合作用概念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捕獲太陽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3.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自生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

3.呼吸作用實質: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量散發出去。

4.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將產生的氧氣排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1.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①植被覆蓋率低;②對森林資源利用不夠合理,伐優留劣,亂砍濫伐;③過度放牧使草場退化、沙化。

3.1984年、1985年相繼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3年1月20日執行《退耕還林條例》。我國植樹節:每年3月12日

4.森林可以看成是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

  七年級生物常考知識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光學顯微鏡,其結構及各部件功能: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鏡筒、轉換器(安放和調換物鏡)、載物台、壓片夾、通光孔(光線通過)、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調節光線強弱)、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調焦距,順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後者升降幅度小)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係: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兩面,調節光線亮度)、鏡臂、鏡柱、鏡座。

2、顯微鏡使用步驟:①取鏡和安放②對光③觀察④收鏡

3、顯微鏡成像時光的的途徑:光線→反光鏡→遮光器→通光孔→標本(薄而透明)→物鏡→鏡筒→目鏡→眼

4、從目鏡內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數為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的細胞數目越少,體積越大,視野較暗。

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和凹面鏡,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和平面鏡。

物像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玻片標本的方向之間的關係: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載玻片上寫着‘上下’,視野裏看到的方法:把寫着‘上下’的紙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標本分類,(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塗片③裝片,非常微小的片(2)按保存時間分:①臨時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裝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注意:1、玻片標本的製作,需要載玻片(託載標本的玻璃片)和蓋玻片(覆蓋標本的玻璃片)

6、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蓋:蓋上蓋玻片,從水滴一邊逐漸放下,防止產生氣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 ⑦吸

洋葱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準備(擦乾淨、滴清水);製作(撕下內表皮、展平;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細胞結構更清楚,但影響活細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細胞死亡;觀察活的'細胞及其生物活性時不應染色。

7、植物細胞結構及功能: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膜:保護並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發育和遺傳。葉綠體:能量裝換器,將光能→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細胞質:緩緩流動,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液泡:含細胞液,其內溶解有多種物質和色素。線粒體:能量裝換器,分解有機物將化學能釋放出來,呼吸作用場所,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細胞最外層是細胞壁,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細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細胞液,存在於液泡中。(3)不是所有綠色植物細胞中都有葉綠體,只有綠色部分的細胞含有葉綠體。(4)給細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細胞核

8、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①擦②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台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鹽水(在這樣的生理鹽水中,動物細胞形態、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涼開水把口漱淨。用消毒牙籤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牙籤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④塗⑤蓋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準備(擦乾淨、滴生理鹽水);製作(刮幾下、塗抹;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結構:①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②不同點:綠色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10、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成兩類 (1)無機物:包含有水、無機鹽、氧(2)有機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燒)包含有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注意:小麥燃燒實驗,燒掉物質是有機物,剩下灰燼是無機鹽。

11、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七年級生物基礎知識

瞭解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1、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佈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可分為兩類: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此外,還有競爭、合作、寄生等等關係。

3、科學探究

①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②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4、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着環境。

二、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塊農田,一個湖泊,一條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個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組成:

①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

②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和水,等等。

3、食物鏈和食物網

①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係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生產者。

②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

③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可能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最終威脅人類自身。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的範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生活着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中)、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