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後會無期觀後感4篇

校園2.48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後會無期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後會無期觀後感4篇

後會無期觀後感1

昨天剛剛看完後會無期,因為吃了太多的爆米花,飯飽思淫慾,於是就早早的睡啦。

坦誠的講這應該不是一部讓人一眼驚豔深刻的電影,他的故事零散,結構鬆散,就連劇情好像也很不知所以然。但是在我回的路上想着每一個相遇分離每一個人物,你靜靜的回味,每一個人的個性愈加鮮明。就好像晨起的潮汐,一次比一次猛烈,最終吞沒了整片淺灘,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部回味的電影。

好似所有的電影一樣開頭總是要充滿喜感的,浩漢燒掉自己的家沒想到到時把週末和胡生的家炸掉了。確實“驚豔”了一把,浩漢為什麼會把自己的家燒掉呢?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落葉歸根”,沒有和根也許就像浮萍一樣了,我覺得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浩漢內心的孤獨和獨孤一注的決心,不要給自己留下想念。(也許你會説這是灑脱,但我不覺得,浩漢是一個多情的人,只是習慣讓自己很瀟灑)。接着他們一行三人找了周沫。周沫的形象也是整部電影裏面最容易淡忘的人,但是他確實我們大多數人的狀態。孤身一人來到大城市奮鬥拼搏,懷揣的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樂觀堅強,但是另一面他們理解現實,知道這個社會的潛規則,同時還要忍受着孤獨。我覺得自己就是這麼的一類人,所以我看到他們的時候也深刻的問自己,沒有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因為什麼,無非是自己的決心還不夠。

接下來應該就是電影裏印象最深的故事了,女神蘇米。我不得不給王珞丹點32個贊,每一個表情都是那麼深刻扣人心絃。明明害怕卻又要裝作無所謂,明明想要勇敢卻害怕有一次傷害,掩飾不住還是要掩飾,這是一個多麼缺乏安全感的人,家人、社會、現實還是陌生人,好像每個遇見的人都想給她將一段忠告大道理,是啊好像對於社會主流來説她真的應該被教育的。但是她回眸的一眼,現在還是難易忘懷,“如果有機會我可以把我的故事講給你,可惜沒有了.......”“我從小就是優,你讓我怎麼從良”,這些好似都是她對外界的反抗,可是好像沒有人懂。

告別蘇米之後,好笑的一段就是江河決定忘記蘇米,衝了蘇米的電話卡一直未果,後來就決定珍藏放在心裏,沒想到......車窗被偷了。好像就是這樣,那一刻江河的心情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有,決定在決定的事情,最後好像就是天意一樣,讓你措手不及。雖然結果可能可你原先的初衷一樣,但是可能已經不是你想要的了。這種失落和不甘,每個人都各有不同吧。

接下來他們滿懷鬥志的來找劉鶯鶯,我覺得劉鶯鶯他深沉了,剋制這個詞用在她身上最合適不過來。其實我不懂她。

然後就是“小馬達”馬達加斯加拉,萌翻我了,裝死碰瓷是在是在逗了~~~凌卿和我説“小馬達”太忘恩負義了,浩漢抱了他一路,它居然和江河走了。其實,這個只有導演知道了~~~~

還有就是阿呂,阿呂怎麼定義呢,我覺得就像江河説的一樣,局部相信,他確實是一個愛騎摩托旅行的騙子。阿呂是一個在現實中夾縫生存的夢想家,這是我想定義的,他想用他的方式,讓全世界看到,後來他放棄了,不是因為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方式,而是放棄了他別人眼中生活。我覺得在我們中國式的教育裏面的這種“個例”多少是讓人欽佩的。我一直覺得我們是一個詩意的民族,就算不是想古代人一樣對酒當歌,但也是有浪漫情懷的,生活不能把本質磨沒有了。

最後,我想了想為我還是不知道電影在講什麼,只是歌曲很好聽,演員很到位~~~~

一直以為,後會無期只是青年作家不甘寂寞想在電影圈撈一筆熱錢的產物,看過之後才明白,這其實是韓寒意圖正式轉型為導演的野心之作,一部披着鬆散外衣的縝密作品。

後會無期觀後感2

兩年前看《後會無期》時,我沒有太多感觸,只記得那兩天微信朋友圈等各種社交網站上被一句“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卻是剋制!”刷屏,那時的我並沒有真正懂得這句話的含義,甚至也沒有在意這句話,我也不知道當時有多少人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前不久一個朋友因為和她對象的感情糾葛問題來跟我哭訴,看到她那張梨花帶雨的臉,我突然間就想到了那句: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卻是剋制。為了真正明白這句話,我又重新看了這部電影,中間我的腦海中浮現了一些往事和一個故人……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用力喜歡過一個男孩,他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表白過的男孩,我用盡我所有的勇氣給他告白,被拒絕後仍然不死心,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三年,直到他説出那句在一起,但後來我們的結局依然是不歡而散!

躺在牀上,回想着那段不成熟的愛情,我笑了。那場我自以為很喜歡的愛情卻也不過只是自己肆意的情感宣泄。

那時的我很努力地去付出,卻並沒有在意過他是否真的需要這些付出。我甚至不知道這樣的付出最終變成了他心中的一種負擔,甚至是內心揹負的無辜情債。

但年少的我不管不顧,只知道倔強地説:“我就是喜歡你,你可以不用喜歡我,我做什麼都是我自己的事兒,你不用管,也不用內疚!”這樣的舉動換來了對方那句心疼外加無奈的:你怎麼那麼傻……

而到最後,他似乎也亂了分寸,説出那句我一直想要聽到的在一起!但這句在一起他或許也都不明白為何會説出口。他説是因為也喜歡我,不想錯過!但現在想來那或許也是一種錯覺,一種被我放肆的喜歡攪亂的錯覺!

因為放肆,我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時候,選擇離去。因為我貪婪,想要從他那裏得到迴應用以證明我卑微的愛情,但是他沒有或者説是他的方式沒能讓我找到那種感覺,所以我最後以一個受傷者的身份哭着離開有他的世界,好像一切的悲劇都是因為他不仁不義,所以我才會選擇離開。現在想想,他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沒有滿足我內心對愛情的幻想而已!

在最初離開的那段日子裏,我是怨他的,我甚至認為這場為期三年的喜歡不值得,好像一直以來都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沒有得到任何迴應。

直到後來和一個姐姐提起這段過往,她對我説:“親愛的,你不覺得你的喜歡太自私了嗎?你想過沒有他那時候剛經歷一段失敗的戀愛,全身心投入卻那個女孩被一句“人都會變的”否認,那時的他是傷痕累累的。而你的出現卻讓他漸漸擁有了再次相信愛情的勇氣,但是他需要慢慢來,一點點打開自己的心扉,不可能一開始像他第一次戀愛那樣義無反顧了。所以你要做的是有耐心地陪在他身邊,等待他慢慢地向你靠攏,而不是作為一個任性,撒嬌,渴望被疼愛的女生。”

這是第一次有人説我自私,説出了我在這段感情中最致命的問題。是的,我只是考慮到個人的喜怒哀樂,完全不曾考慮到他心中的苦楚。

但反過來説,談戀愛就不應該讓你的現任替你揹負前任留下的傷痛,而是應該給予她同等的愛和關懷。

這樣説一切彷彿又矛盾了起來,但其實並不矛盾,我那時需要做的是陪伴,讓他真正走出上一段的陰影,重新相信愛情。而到他真正想明白的那天,他就會看到一直默默陪伴的他身邊的我,他會給我我想要的一切!可惜我當時沒能真正的理解什麼是愛情,沒有熬過最重要而又最艱難的時刻,所以我沒有得到愛情!

《聖經》裏説:愛是是恆久忍耐,又是恩慈。我想便是説的這個道理!而我只是放肆的喜歡,沒能真正做到如何去愛一個人。

現在的我懂了,只是我錯過了那個我最肆意喜歡的男孩!如果可以重新選擇,那天晚上在操場上我會拒絕他的告白,繼續以好朋友的身份默默守在他身邊,直到他真正放下過去,可以敞開心扉。我想,那時才是我們真正開始的時候!

後會無期觀後感3

《後會無期》是我第一部一個人去看的電影,看過簡介後曾以為這僅僅是一部講述分別的文藝片,想一個人體會一下,結果看完之後才發現遠不止這些。大家對這部電影議論紛紛,或褒或貶,而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對於像我們這種涉世未深的'學生而言顯然是有教育意義的。

犀利的語言,出人意外的情節……構成了這部影片的亮點。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出生在東極島的三個人。其中“大哥”馬浩漢在外闖蕩多年,認為自己可以應付所有的問題。江河,從未出過島的中學教師,但卻被分配到幾千公里外的大西北支教。而“我”名叫胡漢,十分崇拜浩漢哥,以他唯命是從。兩人為了送江河到西北,開着浩漢攢錢買的汽車離開了東極島,開始了一段艱苦卓絕的旅程。在浩漢看來,路上的一切問題都不是阻礙,畢竟自己已經闖蕩了多年。但最後卻被一句“汽油車不能加柴油”而打碎理想,不僅如此,看到自己多年的筆友竟然是自己的“妹妹”,而且與“妹妹”相比之下,自己卻顯得如此幼稚……這種種的遭遇,讓自以為成熟的浩漢逐漸失去了信心。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呢?認為自己知識淵博,得過獎,有許多的成就……殊不知在他人眼裏卻是一個幼稚的孩子。許多人離開學校步入社會時,便難以適應這個社會,覺得與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發覺這個社會是如此的殘酷,自己是如此的渺小。面對社會上的人情世故,自己無力抵抗,最終也只能隨波逐流……但是,在西行的一路上,江河表現出來的卻是另一番樣子。表面上看,他處處維護“騙子”,為了蘇米,差點把三叔的手夾斷。為了阿呂,與好兄弟浩漢大打出手……在常人看來這似乎是有點傻,但也正是這點傻氣,也感動了蘇米,感動了觀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確需要這種帶有傻氣的人。越是爾虞我詐,人們越是隻能隨波逐流,也許只有像江河一樣的這種“傻子”才能正自己的本心生存下去。也許故事的最後,江河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結局但是他所做的事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的。此外,作為一個教師,他的這種精神一定還會流傳給許許多多的人。

這部電影除了每個人有每個人各自鮮明的特點之外,犀利的語言也是另一大亮點。也許只是短短的幾個字,卻道出了人生的許許多多無奈,這或許也是這部電影獲得好評的一大原因。“告別一定要用力一點,因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為最後一眼,多説一句,都可能是最後一句。”這句話道出多少人的心聲。人生若只如初見,何須感傷離別。正因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才會害怕別離。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唯有在離別時多看一眼,才會在心底有些許安慰。除此之外,“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的確,從小到大,我們聽過了無數的道理,卻依舊為了生活而忙碌,而奔走……但是在我看來,並不是聽過這些道理便會過好生活,要是這樣,人人只需讀讀些許道理,便可衣食無憂,這顯然是不大現實的。但是這些道理並不是不無用處。有的可以教會我們待人處事,有的會引導我們怎麼去正心誠意……或許道理不能直接對自己產生多大的利益,但是相信在整個人生中一定會佔據一個重要作用。整部電影的經典台詞還有許許多多,每一句都能發人深省,因為這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這便是這部電影成功的一大原因。

也許在人們的預想中,故事會是一個好的結局,但是韓寒卻並沒有這麼做,他沒有真正地公佈結局,而是以一種想象為結尾,把真正的結局留給觀眾,讓觀眾自己去想象,體會一場後會無期應該是怎麼樣的。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你不知道,他們為何離去,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一句。畢竟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場後會無期。

後會無期觀後感4

看了韓寒的《後會無期》,很喜歡汽車走在路上的感覺,尤其是飛機的航拍圖:車行在路上,路架在海上,給人一種永遠在路上的感覺。

電影是由幾個小故事組成的,故事的開始是幾個人按捺不住躁動的心,毀掉一切、故作瀟灑頭也不回走上旅途的故事。喜歡電影裏的東極島:被四面的海和濃霧圍住,遠離塵世、渺小遙遠。

韓寒依然有着他獨特的冷幽默,與其説是雞湯,不如説是致鬱系語錄。它們隨機的散落在電影的各個節點上,和故事情節呼應對照,像小孩兒在沙灘上尋找鵝卵石,一個、兩個……不斷給人驚喜。

整個電影里人物的着裝都給人廉價和陳舊感,江河蓬亂的長髮和他的眼鏡,再加上未刮的鬍鬚,讓整個人物顯得古板、落魄,會想到電影開頭厚重的霧、粗糙的舞台、佈滿灰塵的房間……整個電影像灰色水泥的質感:堅硬真實。

看過電視劇《三重門》,董潔演的,雖然沒有看過韓寒的原著,但總覺得它將人們的情愫和愛戀柔化了很多。也看過韓寒的雜文,在我的印象裏:他是一個狂妄有才、骨子裏奔流熱血的人,喜歡賽車,迷戀風馳電掣和速度激情,又想到很早以前,韓寒在快樂大本營上,笨手笨腳的給自己女兒穿雨鞋,那個時候,看着他的樣子,我覺得反叛的韓寒温柔了很多:少了反抗,大概他學會了和這個世界和解。

這點結合電影主線和韓寒自己作詞的歌曲《平凡之路》可以看出來,我們可以俗套的把電影理解為:一羣不合格的年輕人,懷着滿腔幻想和熱血,想要和世界大幹一仗,最後灰頭土臉,認定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很多人説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是心靈雞湯語錄,我卻更覺得它反雞湯和致鬱,“千里知馬力不足,日久見人心不古。”這樣的句子在電影裏隨處可見且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這個普遍沉悶焦慮的時代,人們需要治癒,也需要致鬱。後者讓你被生活抽過一個個耳光後,對下一個耳光的到來不那麼沮喪,甚至認定:這個操蛋的世界原本就是這樣。而前者,是讓你被捶在地上爬不起來時自我催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看似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和態度,卻殊途同歸的支撐着現實中每一個人往前走。就像電影裏的浩漢和江河,他們世界觀不同:江河的世界觀帶着温情,浩漢在撕裂幻想和認清現實時更加粗暴和露骨,從電影的結尾來看,江河的世界觀在導演那裏取得了勝利。

韓寒早期的書裏寫道:“地表上的光鮮,地底下的不堪,正是我們周圍很多東西的縮影。”讀時眼前映入旖旎的城市燈光和下水道的樣子,而這部電影,可以更貼切的形容為:豪言壯語的光鮮、幻滅現實的骨感。

每個人都在大城市裏浮沉掙扎,只是相信:大城市比小城市要公平一些,他們把支撐他們往前走的信條説與別人聽,同時自己心裏也在疑惑。

每個人都在不斷以過客的姿態去經歷和錯過,成年人的世界裏沒有是非,只有利弊和選擇,我們只能旁觀,甚至沒有評判的資格,説教會戳人痛處、顯得虛偽做作,這是一個習慣慾望和謊言的時代,旁觀是另一種尊重。

江河坐在牀上,一邊往麪包上抹辣椒醬,一邊念着《que sera sera》的中文詞,時光靜止,沒有多餘的情緒渲染,只有心裏不可聞的一聲輕歎。這種狀態很像現實生活中的放空,你忽然看見一樣事物、聽見一段旋律,腦袋自動卡殼留白,過往的片段或情愫忽然湧入、又忽然抽空,之後是耳邊長久的寂靜,就是這樣的感覺:不濃重、也談不上悲傷。

總之,相比《小時代》的空洞乾癟,我更喜歡《後會無期》裏的混蛋味兒,它用一種不着調的調子刻畫着荒原上行走的平凡小人物,他們有壯志有豪情卻心有餘力不足,他們渴望衝出天際卻被地球引力束縛,他們明明已經在鋼筋水泥裏浮沉了很久,卻還是與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是微不足道的憤怒和孤獨,也是浩瀚宇宙裏你我他的卑微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