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三同心得體會(精選20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同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同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三同心得體會 篇1

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我來到酉陽縣清泉鄉清溪村6組,開展了為期一週的“三進三同”(即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與農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活動。通過深入基層,親身體驗羣眾生活,感受羣眾所思所想所盼,對於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發揮先鋒作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親身體驗基層羣眾的冷暖期盼

“三進三同”的時間裏,親眼看到了孤獨的老人蜷縮在房子一角,無人居住的木製老屋搖搖欲墜,有荒草叢生的水田無人問津……所見所聞,使我的心靈受到強烈衝擊,看到了農村荒涼的景象,急需發展的面貌。

雖然現在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這個村的具體情況與我們想像中的民情、村情、社情確實還有差距。

二、重温魚水深情錘鍊作風黨性

魚和水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幹部和羣眾的關係就是魚和水的關係,開展這樣的活動有利於密切幹羣關係,拉近幹部和羣眾的距離,向農民兄弟學習,學習他們克服困難頑強生活的堅定意志;向農村幹部學習,學習他們甘於清貧為民辦實事的精神。幹部羣眾普遍反映,這項活動拓展了黨性鍛鍊的新渠道,架起了黨羣幹羣的連心橋。

三、對照自己的`不足紮實整改

通過這次集中開展的三進三同活動,經過實地走訪,相互交流,向羣眾學、向其他同志學,取長補短互通有無,我認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決心邊學邊改,立查立糾。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深化學習,提高自己。學習是人生永恆的主題。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獲得新知,適應新的形勢。要發揚“釘子”精神,努力擠時間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本職業務,不斷用新知識、新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增長自己的才幹,提高駕馭工作的能力。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開動腦筋進行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活化思維,提升境界。

2、創優服務,改進作風。發揚“認真負責、紮實苦幹、幹就幹好”的優良作風,埋頭實幹,樹好形象,為學校形象添彩。

3、大膽創新,鋭意進取。善於總結工作的得與失,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提出改進工作的新辦法、新思路,努力推進工作再上新台階。

4、嚴於律己,拼搏奉獻。“成才不自在,自在不成才”。始終把自己的職位看作是對自己的一種“約束”,看作是一種責任,看作是一種奉獻,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發揚拼搏奉獻精神,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以實際行動,教好書育好人,為當地教育繼續作貢獻。

三同心得體會 篇2

人才培養好了,那就要留住人才,如何留,怎麼留?人才只有流動才能留住。各級黨委及其組織人事應把基層作為"集聚人才、造就人才、輸送人才"的源頭和基地。對於在基層一線努力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幹部,長期在基層...

市委、市政府號召黨員幹部"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與農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進三同"活動開展以來,作為一名在基層生活了近兩年的村官,深悉"三進三同"活動促進了農民與幹部之間的交流,一方面使幹部更能瞭解百姓疾苦,為民辦事;另一方面為黨和國家培養人才。

21世紀什麼最缺,人才,但人才從哪裏來?現在的基層黨政幹部人才又從哪裏來?學校,各高等院校,這些都是出人才的地方,然而這也並不是基層所需的真正人才。當前,黨政幹部隊伍中的許多幹部是從學校門直接進機關門,從農村、企業等基層中成長起來的較少。這就造成了其對基層工作的不熟悉,不瞭解,長此以往,將會造成幹部隊伍結構的根本性缺陷。

如何把這些人培養成人才——煅練,到基層中去煅練。基層處於改革發展穩定的最前沿,是錘鍊幹部的"熔爐"、培養幹部的學校。把選人用人的目光更多投向基層,有利於提升基層崗位的吸引力,激發廣大幹部到基層去學習、歷練、提高的熱情,形成更多人才、更多幹部主動到基層去、到艱苦地方去的生動局面,促使廣大幹部在基層實踐中得到全面鍛鍊。組織部門利用選調考試、村官招錄、城鄉幹部定期交流等機制選派優秀青年幹部到到基層去,把他們放到艱苦的環境中,有意識地讓他們承擔一些急、難、險、重的工作,在基層工作的第一線鍛鍊幹部、在基層工作的最前沿磨練幹部、在矛盾焦點的`積聚處錘鍊幹部,使他們儘快適應環境進入角色,熟悉基層工作,瞭解基層疾苦,幫助他們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矛盾和基層實踐的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長才幹。幫助他們成為真正的人才。

人才只有經過基層的錘鍊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幹部只有經過基層的洗禮才能成為人民的幹部 。

人才培養好了,那就要留住人才,如何留,怎麼留?人才只有流動才能留住。各級黨委及其組織人事應把基層作為"集聚人才、造就人才、輸送人才"的源頭和基地。對於在基層一線努力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幹部,長期在基層默默無聞工作、羣眾公認的幹部,善於應對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幹部,在經濟建設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幹部納入選拔視野。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建設,採取有力措施改善基層工作的硬件條件和軟件環境,讓廣大基層一線的幹部安心基層工作、服務基層羣眾。及時幫助下派幹部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積極為幹部下基層創造條件、提供保障,讓幹部看到在基層工作大有所為、大有作為,激發機關幹部到基層接受鍛鍊的原動力,使到基層接受鍛鍊成為追逐的方向。

三同心得體會 篇3

按照管理局團委在油田團幹部中開展“三走三同三學習”活動的要求,我於9月下旬到純樑採油廠樊東管理區進行實踐鍛鍊。在此鍛鍊期間,我按照局團委的要求,直接參加跟班勞動,虛心學習崗位業務知識,瞭解掌握生產技能,同時積極與普通職工面對面地交流、心貼心地溝通,傾聽基層青工的心聲,掌握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

在這次“三同”活動中,我主要通過和管理區的領導,團支部書記,技術員、資料員等青工進行座談交流,以及在站上和職工勞動之餘的聊天中,瞭解了青工個人思想狀況、團支部工作、學習與培訓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團員的思想狀況:在業餘休閒方式上,多數的團員選擇上網來度過業餘時間,其次為散步逛街、看電視電影、參加體育鍛煉,僅有少部分青年以讀書來作為休閒方式。對計算機知識和英語等知識的熱愛,對網絡、運動等休閒方式的多元化選擇,説明了團員青年業餘文化生活的充實和健康,反映了青年對溝通、思想彙報專題交往的強烈需求程度。

對於共青團工作方面,絕大部分團員對團支部的工作、對團幹部的素質是持肯定態度的`,是很願意參與到團的各項活動中來,並希望在裏面展示自己的特長和才華,達到自己參與活動的目的。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團乾的自身素質、組織協調能力與從事共青團工作的時間不能嚴格保證等因素的制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團支部工作的成效、團員對團支部工作的滿意度和團員參與活動的積極。加大對團幹部的培訓力度,做好團內“領頭羊”的工作,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則是團支部工作做好、做深的前提條件。

在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方面,團員感興趣的方面集中在計算機、駕駛、與本崗位相關的知識等方面。並顯現出推動學習的動力集中在增進自身素質,其次原因為工作需要、興趣愛好,及消磨時間;在對今後培訓班的內容建議方面,近半數的團員希望學習攝影攝像的內容,其次為學習型組織的相關知識,青年文明號及青年安全示範崗的經驗交流,計算機技術,應用文寫作等。

幾點感受:

從以上了解情況來看,團員青年作為企業中最活躍的因素,他們朝氣蓬勃、思維活躍、敢於挑戰,渴望在企業裏一展身手,因此我們要在深入瞭解青年需求,把握青年思想脈博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充分共青團組織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橋樑和紐帶作用,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帶領青年在企業建設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企業發展建功立業。

1、針對青年的學習需求,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關鍵是要找準切入點,有計劃、有步驟的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習,要積極為青年提供必要的培訓機會,尤其要創新和開發網絡思想教育及培訓陣地,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和方法,激發青年學習的熱情,拓展學習領域,增加學習興趣。如開展青年興趣小組等形式,通過團體活動來增強青年們學習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生活、工作觀,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的實現青年的成長成才。

2、針對青年的實際需求,開展切實有效的活動

各基層團支部應及時捕捉青年的思想動態,多開展一些小型化、多樣化、易參與化的活動來調動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爭取在團的活動中做好三個結合:與團員青年的需求、個人成長成才及單位的中心工作相結合。在團的活動中要有所側重,儘可能的滿足多數團員的需要,並且活動組織要在黨組織的支持下,在青年成長成才方面多花心思,多找點子

三同心得體會 篇4

一、主要體會

1、“三進”拉近了與羣眾的距離。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深入到農村一線、深入到農民羣眾中中,融洽感情,虛心聽取村民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和推薦,與羣眾交心談心,幫忙羣眾幹農活,密切了幹羣關係。透過在羣眾家中體驗基層生活,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實際行動上、生活體會上與羣眾緊密貼近,幹羣情誼進一步加深了。

2、“三同”使自己受到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與農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黨員幹部向羣眾繳納生活費,在羣眾家中共同勞動,促膝談心,瞭解民憂民困,體察羣眾艱辛。在與羣眾相處的日子裏,感知農村羣眾那種純樸、善良、熱情、樂觀的優秀品格,透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感受,理解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深刻教育。

3、受感於羣眾的樸實無華。在與羣眾共同勞動中,雖然我因很少參加農村勞動而顯得笨拙,但從羣眾真誠的話語和滿意的笑容中,我的內心深深受到了衝擊。老百姓其實並不看重我們是否能做得來農活,也並不期望幹部能為他們做多少事,他們真心期望幹部能時常在身邊,能與他們應對面的溝通。他們用自己餵養的雞、老臘肉、自己種的小菜招待你,還會給你介紹,這些都是地道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這是一種勞動收穫後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對客人最好的招待,我為這種淳厚的民情和樸素的民風所感動,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

二、主要收穫

1、工作作風得到了轉變。深入基層,甘當“學生”不當“先生”,自覺求智於民、問計於民;當好“主人”不當“客人”,仔細瞭解羣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難,幫民困,助民富,努力成為人民羣眾的“貼心人”。

2、為羣眾服務的信心得到增強。物質上的幫忙,精神上的安慰,思想上的理解,觀念上的認同,每一次聽到羣眾感謝的話語,都讓我深深地感歎。一樁樁看似小事,事實上都是事關羣眾切實利益的大事,羣眾覺得這些都是為他們解決了天大的事。當前農民羣眾在生產生活中仍存在付出多,收入少,生活條件、醫療保障有待改善等問題,但他們並沒有埋怨情緒,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説此刻黨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明白了這些,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更沒有理由不去為羣眾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3、工作任務和目標更明確了。一是要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人格品質,不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將失去起碼的條件。為此,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規,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始終堅持為人民羣眾辦好事、辦實事。二是要精心做事。要樹立起“羣眾所需無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點小事,都要以高度的職責心認真對待。因此,要立足本職,改善工作作風,認認真真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三是要當好羣眾公僕。做任何事情,都務必把羣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羣眾的利益當作第一思考,紮紮實實為羣眾辦好事、解難事。

三同心得體會 篇5

按照上級開展“三進三同”黨性作風實踐鍛鍊活動的要求及我校安排,從21到27日,我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開展“三進三同結窮親”黨性作風實踐鍛鍊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錘鍊了為人民服務的意志,礪煉了品格,收穫很大,特別是在思想上產生極大的震撼。

這次活動,我走村入户,和村民交情談心,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問題,例如,為了幫助窮親脱貧致富,我給他家送去農技及現金,同時幫助陳桂芝老人寫申請、寫證明等。通過這次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內心境界得到昇華。

我到村後,住在農户家,同他們一起參加田間地裏的勞動,同時還和村組幹部和農户一起商議如何抓好本地發展和家庭經濟增收問題。我感到:同在藍天下,人民羣眾與共產黨人血肉相連,農村的脱貧與發展致富太需要黨員幹部的幫助了。

二是深入基層,甘當“學生”不當“先生”。

自覺求智於民、問計於民;當好“主人”不當“客人”,仔細瞭解羣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難、幫民困、助民富;發揚以民為本的風氣,努力成為人民羣眾的“貼心人”。

三是為民服務的信心得到增強。

當前農民羣眾在生產生活中仍存在交通不暢、信息不靈等生存障礙,但他們並沒有埋怨情緒,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説現在黨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黨員幹部沒有理由不感到自足,沒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更沒有理由不去為羣眾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可以這樣説,這次“三進三同”黨風煅煉活動是一面鏡子,照出我與一名合格黨員的差距。讓我對我羣眾有了更深的瞭解,對如何搞好當前工作有了科學的認識,讓我儘快彌補貼近羣眾的重要一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對黨忠心,對人民誠心。時刻保持一種高昂的工作勁頭,堅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與民為友,瞭解羣眾生產生活情況,傾聽羣眾呼聲,盡力為羣眾做好事。對於羣眾來訪,熱情接待,傾聽其訴求,解決其困難。始終堅持“努力創新、勇爭一流”的工作狀態,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全力為基層服好務。

三同心得體會 篇6

“三進三同三個一”活動,是重慶在新時期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的一個創舉,對於密切黨員幹部和羣眾的關係,磨鍊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豐富工作經驗,以及體察民情、瞭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進三同三個一”活動開展以來,我十分珍視此次學習鍛鍊的機會,先後深入北大橋村鍾雲木、劉久全、聶興芝、周玉華等村民家中,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體會

很深,收穫很大,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宗旨意識得到強化,增進了與農村羣眾的感情

對於我來説,帶着感情下鄉首先是從適應新的生活習慣做起。從入住北大橋村鍾雲木家庭開始,我就把農家當成自家,堅持用農家筷、吃農家飯、蓋農家被,尊重農户的生活習慣,不在生活條件上提特殊要求。由於我心理準備充分,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一下子拉近了我與農民兄弟之間的距離,使我贏得了認同。我要求自己決不能高高在上,做出一副領導或城裏人的樣子,而是時時處處平易近人,與他們拉家常,聊農事,談發展,他們也就隨之自然而然敞開心扉、打開話匣把我當成自己人。活動期間,我還在78歲的聶雲芝老人家中,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她的家庭經濟狀況非常困難。結對辦事處和村委會兩級組織和幹部對這個困難家庭給予了深切、温情的關注,在為其積極爭取低保户等政策支持的同時,還儘可能在生活、勞動等多個方面提供幫助,我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聶雲芝滿含熱淚説到“感謝黨和政府關心我們這個困難家庭”時所流露的真情深深地感動了我。由此,我深刻認識到,我們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與弱勢人羣有所疏遠,我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為此感到愧疚。我感到,為人民羣眾服務的真諦,就是要切切實實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羣眾、感情上貼近羣眾、行動上深入羣眾,真正把人民羣眾的願望和呼聲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羣眾路線的根本,就是要保持與羣眾血脈相通、心氣相連,密切聯繫羣眾,多渠道與羣眾溝通,為羣眾想問題辦事情。只有這樣,黨羣關係才能避免“油”、“水”分離,實現“魚”、“水”情深,黨的.事業和我們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羣眾的長久支持和擁護。

二、工作作風得到磨鍊,提高了為民服務的能力

我入駐的北大橋村屬於永川的城市規劃區範圍,近年來,是永川實施徵地拆遷最多的地方。基層的同志最樸實,也最辛苦,所謂“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既要承擔計劃生育、合作醫療、調解糾紛等經常性工作,還要負責配合徵地拆遷工作等階段性重點任務。他們與我們的拆遷幹部一起,早出晚歸,挨家挨户宣傳徵地拆遷政策,體力上的勞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況、態度不好的羣眾埋怨怪罪,心裏頭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嚥。在與村支部的幹部一起上門動員農户徵地拆遷的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了農村工作的艱苦,親身感受到基層幹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作風。反躬自省,優越的物質條件不經意間反而養成我們時不時坐在車裏“察”民情,隔着車窗“看”基層,會議室裏“搞”調研,賓館裏面“聽”彙報的不實作風。感受勝於説教,農村羣眾和基層幹部身上的優良傳統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艱苦奮鬥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也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求真務實是黨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只有真心貼近羣眾,掌握羣眾的思想動態和生活語言,才能不斷提高羣眾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認真傾聽羣眾聲音,保持與羣眾進行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才能找準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的方法途徑,做到真正取信於民。

三、工作經驗得到豐富,深化了對基層羣眾的認識

無論在與農民羣眾擺談中,還是在與鎮村幹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他們改變落後狀況,謀求快速發展的強烈願望。但我也實實在在地體察到科學發展的觀念要農村落到實處亦非易事。與發展經濟的迫切要求不相匹配。北大橋村未實施拆遷的不少農户通過外出務工或者發展農副產業增加收入之後,紛紛蓋起了新房。儘管外牆貼上了瓷磚,屋裏配備了各式家電,但室外的環境則天壤有別。兩三米之內遍設雞窩、豬圈,生活污水隨意排放,連通各家水泥院落的共用小道泥濘難行,類似這樣的問題不勝枚舉。雖然這些情況在偏遠農村司空見慣,大家也變得熟視無睹,但卻促使我認真思考。北大橋村的農户過度分散居住狀況,不僅限制了土地集約利用,造成有效土地資源浪費,而且大大增加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甚至給農村文化、計生、綜治工作帶來難度,使得空巢老人無人養、留守兒童無人管、公益事業無力做、農村文化很空虛的情況更加嚴峻。這樣的體驗讓我堅定地認為,強調科學發展對於目前的農村來説並非超前消費,輕視統籌規劃反而會削減農民應當享有的生活舒適度和幸福指數,甚至可能制約農村的長遠發展。這樣的經驗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至關重要。要作一名真正為羣眾辦事情、謀福利、求發展的黨員幹部,不僅要有服務羣眾的真實情感,而且應當具備開展工作的較強能力,不僅要有奉獻羣眾的滿腔熱情,而且應當掌握指導工作的理論武器。

“三進三同”活動,不僅為我提供了不忘根本,緊密聯繫廣大羣眾,深刻進行自我反思的好機會,而且也為我創造了以人民羣眾為師為友,增強切身感受,接受基層實踐鍛鍊的好平台。我將此次活動為新的動力,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堅持求真務實作風,不斷提高能力,真抓實幹,為更好地踐行科學發展觀,推進永川大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同心得體會 篇7

今年1月,我參加了“三進三同”。通過這次活動,加深了自己對“三農”問題的感性認識,收穫頗多。

寒假開始,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入住了當地農村一户叫劉明的家中,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同吃同住同勞動活動,其中經歷了公路修整,殺豬慶年,到山中砍柴,到河邊挑水等勞動。此外,還到訪了當地一些留守兒童的家中,從多個角度瞭解了農村農民的生活情況,鍛鍊了我吃苦耐勞的品質。

修路到家

我到達劉叔叔家的那日,他們村子正在修路。這條公路是政府出資,村民們自行修整的公路。我跟着大家一起,幫着提水,活泥沙,蓋幹稻草······經過大家的努力,原來一到下雨天便泥濘不堪的泥沙路變成了平整的柏油馬路,望着這條直通到家的公路,想到日後村民們能更方便的'出行,我不禁感歎,時代進步的鐘聲終於在新農村敲響,我們的基層人民生活越來越好了。

山中砍柴

儘管今日許多的農户家中已近有了天然氣等新型能源,但是節省了一輩子的劉叔叔還是經常到山裏砍柴,那些成捆的柴火,能燒水洗澡,煲粥,燻烤香腸臘肉,能節省不少錢。在這活動的第二日,我與劉叔一家進山砍柴,看到了大山裏的美景,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也更懂得了節約這一美德。

河邊挑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由於村子裏只能定時供應自來水,大多數村民選擇自行到河邊挑水,以供生活之需。我們這一代人,養尊處優,完全不知道挑水這一活兒的辛苦。起初我根本無法起挑,在劉叔的指導下,我能夠順利起挑了,但並不能邊走邊保持平衡,一路搖搖晃晃,到家時,桶裏的水已經所剩無幾了,肩膀亦是疼痛起來。我們生活在城裏,有方便的自來水,自是要好好珍惜每一滴來自不易的水。

殺豬慶年

臨近年關,許多農户家便開始宰殺豬羊慶祝新年到來。我從沒見過殺豬,只見豬被四蹄吊起,懸在半空,殺豬師傅一刀致命,沒掙扎幾下,豬就暈死過去了。將豬開膛破肚後,村民們往往將豬的各個部分做成各種食品,有臘腸,臘肉,臘排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節的菜式也格外豐富。劉叔説,家裏來客人了,總是要好酒好菜相待,現在有條件了,也不差那點錢。我看到了每個人的喜悦。

期盼團圓

這次活動的最後,我還去看望了一些留守兒童,他們大多跟着爺爺奶奶居住,父母大多進城務工。我問他們想念父母嗎?他們都很懂事地回答説:想,爸爸媽媽過年能回來!這是一種怎樣的期待,也許一年才有一次的團圓在這些孩子身上變成了極難實現的夢想。我們呢,是不是該好好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

這次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我卻收穫了能受用一生的美德,節約,珍惜資源。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基層人民正過着越來越好的日子,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三同心得體會 篇8

綿綿細雨,洋洋灑灑已近數日,驟降的氣温,寒流來襲。相比夏日驕陽的燥熱,時至今日已憑添了些許蕭條的景象。灰暗的天空,讓周圍的景色都黯然失色。工作和生活中的瑣屑,自己雜亂無章的處理方式,讓本已昏暗的季節的心緒也增添了絲絲神傷之感。

回想近兩日的下村生活,真的是讓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回,做官難的感覺。作為村支部副書記這個職務,直到近日我才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個職務的工作實質。

“走家串户”的開展工作,是羣眾真正需要的,坐在乾淨明亮的辦公室裏,我們只能“紙上談兵”,唯有實踐,才是我們基層工作最需要的。脱下漂亮的高跟鞋,穿上雨靴,冒着小雨,和村幹部徒步進村入户,往返於村路,田間,山路,小徑之間,踏踏實實的感受村幹部的職責和工作方式。一路的經歷,一路的聽聞,讓我真正瞭解了部分羣眾的生活條件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由於此次進村工作,主要圍繞低保問題開展,而我們工作中也發現,低保分配平均是很難的,太多的羣眾的條件幾乎相當。羣眾中太多的人,對於此項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質疑,如“部分幹部私心”、“情況調查不準確”、“漏報”等等,羣眾也確實需要我們聽聽他們的心聲。一路走過,農户的熱情和積極參與的態度,讓我們看到了此次進村的良好效果,對於我們的進村調查工作,羣眾表示滿意並歡迎,對於他們而言,在某些工作開展中,就需要我們這樣的走訪方式。從羣眾那裏,我們瞭解了他們的所需,所急,所盼,這些生活總的問題,確實讓我們覺得作為村幹部,我們肩上的擔子很沉重,我們做的確實太少了。工作一年以來,下村的經歷很少,而且下村也多是因為計劃生育問題,所以在一些接觸過的人的眼中,我是一名計生專幹。而此次我是以村支部副書記的名義走訪,下村的第一天,聽到羣眾熱情的喊我為“支書”時,心裏的感覺很踏實。確實感覺到了羣眾的.那份淳樸的感情,很温暖。

而在兩天的進村工作中,對於我最切實的感受:

1、過去比富,如今比窮。我們經常用淳樸形容辛勤耕作的農民,但由於近些年,農村現狀的改變,讓一些農村淳樸的風氣,受到了不良的影響。以往的農村生活,羣眾間喜歡比勤快、比哪個家裏先致富,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一些優撫政策出台,本意是想扶助一些發展較緩慢的地區以及生活條件落後的羣眾。由於私心作祟,在現今的農村中出現了一種“比窮”的態勢,一些農户家中樓房寬敞明亮,家庭用品現代化,衣着光鮮,但調查問及“那家比較窮困”時,他首先就説自己,問及“比他還窮困的有沒有”時,他會毫不羞澀的説:沒有。聽了這樣的言語不得不令人汗顏!人有私心不為過,人可以自私,但怎麼能這麼自私!還存在一部分人,他會協助調查説出一些他了解的貧困農户,但是三句話不理本體,總要把自己放在裏面,頭痛、感冒、發燒,也能堂而皇之的説成自己是長期服藥。這樣的情況,不得不讓人很無奈。

2、老黨員需要關愛。對於黨齡幾十年的老黨員,在當時他們都是很優秀的。並且大部分都擔任過村裏的幹部,而今他們已年邁體弱,對於他們以前的貢獻,是永遠都不可能否定的,所以作為後來人的我們,需要給予這些老黨員關愛,讓他們體會到黨組織沒有忘記他們。走訪中,村幹部帶我去了一位老支部書記家中,觀其生活狀況,簡陋的木房,房內漆黑,角落裏老支書孤獨的坐着,而今他已是九旬老人,家中唯有老伴相伴,兒女為了家庭生計外出務工。老支書如今已雙目失明,雙腿高位截肢。當我們與其攀談時,他一直在表示對黨組織的感謝,並表示他對於擔任幾十年的村幹部無怨無悔。從他微弱顫抖的聲音中,我讀懂了他那顆為羣眾服務的心。當我們表明我們此行,也因為低保問題,考慮到他的家境,經黨員會決定為其家庭的兩位老人解決低保,而當老支書聽到時,他卻極力推辭,他説他的兒女都在外面務工,家庭生活可以正常維持,他建議我們把這樣的名額分配更需要的人。面對這樣一個老人、老黨員、老支部書記,對於我們在場的人員,聽了不得不為之感動。與那些年紀尚輕,自私自利的人,老支書顯得那麼的高尚。對於這樣的一位老黨員,他不是一個特例,而是老黨員精神的體現者。而他們年邁,如今已經算是一個弱勢羣體,所以需要我們給予一定的關愛,讓他們在這樣的年紀也能體會到黨組織對他們的關愛。

這些就是近日進出入户中的點滴體驗,走訪工作暫時結束。到這裏,我也可以暫時的放下手中冰冷的鍵盤,偷個懶,給自己的心情放個短暫的假期,不能曬一曬發黴的心情,總還可以讓風吹一吹,吹去浮躁和煩亂。為自己準備一份雜誌,一杯散出微微熱氣的水,讓自己的心態像杯中的睡一樣純淨,散盡心緒中的傷,牢固心中的責任。再去體會書中鏗鏘的詞語、柔美的詩句、唯美的篇章,體會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故事情節。

三同心得體會 篇9

在我們的周圍,生活着這樣的一羣人,他們淳樸、勤勞,他們不畏艱辛,為了生活而每天忙碌奔波,也許他們生活的方式不為人所知,但他們仍然努力地用強而有力的雙手創造生活。他們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有崇高心靈的農村人。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的暑假,經團市委及校團委的批准,我光榮地加入了“三進三同”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隊伍。這個團體充斥着老師對我們的信任,本着“進基層、進農村、進農户,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原則進行此次社會實踐活動。7月1日下午,懷揣着忐忑而又激動的心情我們整個團隊在校車的乘載下緩緩駛入小坎村,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南方的農村,對這裏的一切都很未知。

地面上是無盡的灰塵,村委會辦公室貌似仍在建設中,沒有想象中的空調,甚至沒有風扇,我們整個團隊32個人以及老師、村領導擠在一間很小的佈滿灰塵的會議室中開會。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感覺很糟糕,很想回去,無法想象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人們是怎樣的一種苦,怎樣的一種艱辛。但是心中也有一絲小小的期待,期待接下來的為時一週的生活。

在“家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自己的“家”,見到了自己的臨時“父母”。他們的皮膚很黑,穿着很簡樸,操着一口濃重的重慶口音顯然很激動的接待着我們。他們很淳樸,與我們聊着家常,問我們的大學生活,好似在與自己的兒女交談,毫無做作。小孩子們光着腳丫,奔跑在各家之間,他們開心的笑,沒有心機的大聲玩耍,他們一個個髒的要命,卻一點也不在意。走在鄉間路上,道路兩旁是不知名字的.樹木,各種草類,仍有各種蔬菜,到處都是綠色的。夕陽西下,這裏的天空沒有“多餘的修飾”,沒有汽車尾氣散到空中的污塵。天空是藍的,太陽是火紅的,襯得周圍的雲也似被火燒過般明亮,景色很美,讓人忍不住多瞧幾眼。

太陽落山了,農村吃飯真晚啊,這裏的米飯好硬,但是卻很有味道。吃着自家種的菜,感覺像是在自己家裏一樣,很美味。大家有説有笑的交談,時間很快的就過去了。幫着“父母”洗碗,很開心。這裏的廚房很不一樣,有着很大的鍋,用各種梗燒火做飯,沒有抽油煙機,會有很大的煙充斥在房屋各處,薰得眼睛硬生生的疼,會流出很多眼淚。這就是農村吧!洗澡水是用鍋燒出來的,這裏沒有太陽能,沒有熱水器,是用桶子裝滿水用毛巾往身上淋,會有蚊子在你身旁飛舞,這裏的蚊子咬人真疼啊!

夜幕降臨,屋外靜悄悄的,走在外面很涼爽,會有微風吹過,很舒服。沒有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卻有農田泥土氣息的芬芳,安靜的能聽到各種蚱蜢鳴叫的聲音。在這裏真的可以忘記各種不悦,感受微風拂過,在這裏,我們只能和各種爬行的小動物一起睡覺,會有各種奇怪的小蟲子在你身邊飛動爬行。

這裏的人很勤奮,清晨,會很早的起牀,去自家的菜地摘菜,做農活,感受晨間的涼爽,她們的米是自制的,每年會在大大的院子裏曬穀子,作為明年的糧食。

這就是我在這裏生活一週的感受,這裏有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勇敢,他們努力地過生活,不畏艱辛。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更應當發揚這種精神,把勞動人民的努力埋在心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發掘自己內心的那種渴望與追求!

三同心得體會 篇10

“三進三同三個一”活動,是重慶在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方面的一個創舉,身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十分珍惜學習鍛鍊的機會。對於我來説,帶着感情下鄉首先是從適應新的生活習慣開始的。從報到任職開始,我常常留出時間,走進田間地頭,百姓家中,與他們近距離交流,瞭解本村民情,密切與羣眾的聯繫,由於我心理準備充分,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生活。

通過這個活動,我更快地瞭解了本村的一些基本情況,通過參加“三進三同”活動,我深刻的體會到,在鐵樹村的絕大多數農户並無多大收益的農作物和畜禽種養殖,農村羣眾卻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學技術,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鋤一鋤的.辛勤耕耘着。當我和村民圍座在餐桌上旁,他們用自己餵養的雞、老臘肉、自己種的小菜招待我,還會給我介紹,這些都是地道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這是一種勞動收穫後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對他們的村官最好的招待,每逢此,我真會為這種淳厚的民情和樸素的民風所感動,也會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這些平凡舉動中體現了踏踏實實、永不放棄的可貴精神,這正是我們工作、學習所必須的精神。我認為,用這種精神指導我們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困難,用這種精神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歷程和天地裏,即便是成功失敗,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總會體會到播種和收穫的喜悦。如果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都心繫羣眾,心裏時刻裝着羣眾的疾苦,把羣眾的冷暖掛在心上,滿腔熱情地為羣眾排憂解難,老百姓就會真心地擁護我們,愛戴我們,我們黨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上面一根針,下面千條線。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複雜,在短暫的時間裏,我深刻感受到基層黨組織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深刻感受到基層黨員幹部的樸實無華和聰明才智。要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必須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配齊配強基層黨組織班子,發揮大學生村官的積極作用,使黨的基層組織真正發揮覆蓋面廣、活力強大、凝聚力強的戰鬥堡壘作用。

“三進三同”活動,不僅為我提供了密切聯繫羣眾,進行深刻思考的機會,而且也為我創造了以人民羣眾為師為友,接受基層實踐鍛鍊的的良好平台。今後,我會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堅持不斷提高能力,在農村的廣闊天地學習深造,為更好地踐行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同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7月26日我們根據局裏安排,開展了與轄區企業“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活動, 20xx年8月1日由紀檢組長帶我們一行4人到xx縣xx鄉紅巖經濟林牧示範園與他們一起勞動。從縣城出發繞過泥濘的山路,大約2個半小時後,成行連片的板栗映入了眼底,如果沒有腳下的這條公路,我們一定會以認為是進入了陶淵明的桃花源。

xx縣xx鄉紅巖經濟林牧示範園位於xx鄉的東南方,距離x街子7公里,屬xx鄉打瓦村範疇,平均海拔1700米,常年平均氣温20。c,屬温涼山區氣候,適宜種植泡核桃、板栗等多種經濟林果,寬闊的山地適宜豬、牛、羊等牲畜的放養。

為期七天我和其他同志們一起在xx縣xx鄉紅巖經濟林牧示範園與廣大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足跡走遍了園區的每一個角落,我深深的認識到該示範園正在走一條綠色生態農業的道路。園區具有巨大的潛力。

1、充分開發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

古語説的好“靠山吃山”,業主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根據該地區的氣候特點,大力發展種植業,現已種植核桃450畝、板栗450畝、日本黃花梨150畝、美國布朗李100畝、花椒50畝,在此基礎上業主努力挖掘土地的潛力在上述土地上套種了五除一(藥材)10000餘株、日本甜柿200餘株、玉米、蕎、豌豆等多種經濟作用,充分發揮各種經濟林果互補的作用,合理開發了每一寸土地資源。在佈局上,業主合理規劃,連片種植,統一管理,初步形成了產業化種植、規範化管理,逐步向科學化、規範化的現代農業邁進。

2、以林養畜,發揮產業的互補作用,大力發展養殖業。

在搞好種植業的基礎上,還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揮產業間的互補作用,在園區開展豬、牛、羊、魚、鴿子的養殖業的開發,目前已建成4個牛場,面積達3000m2,養牛33頭,建成羊場1個,面積達300 m2,養羊75頭,豬場3個,面積達400 m2,養豬70頭,開挖魚塘10個,面積達500 m2,飼養有鯉魚、草魚共計XX餘公斤,鴿子250餘隻。通過養殖業的開發,讓昔日的無用的野草變成了今天上等的飼料,同時養殖業產出的大量畜肥又為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提供了肥料保證,通過這樣一個動物和植物間的生態循環,將兩個產業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產業間互補,並相互依存的一個良好格局,為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利用區位優勢,發展木材加工業。

由於該示範園位於我縣xx鄉,距離我縣最大的林場xx縣西桂國社合作林場僅8公里路程,業主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在園區興建木材加工廠房10格,約300m2,目前產出的成品有:板材、實木地板條、集成材拼板等三個品種,為了合理的使用木材資源,幾年來通過不斷實踐、探索,改進生產工藝,提高加工水平,現已逐步增加了原木的使用率,使原木出材率達到了85%。每年業主在此產業後的淨收益約為6萬餘元。

4、充分利用當地勞動力富餘的優勢,大力發展園區產業

園區位於打瓦村紅巖,周圍分佈有金竹林、田尾、新寨等村民小組,農忙結束,該地區擁有大量社會閒散勞動力。該園區常年對勞動力的需求為14000餘個,園區的建立為當地富餘勞動力提供了良好的就業的場所,使廣大農户在農閒時,有了一個創收的地方,通過兩年來不斷的發展,示範園現已形成了一個幅射周圍村寨且富有活力的勞動力市場,為周圍廣大農户增加了新的經濟來源,同時廣大農村勞動力的加入也成為了示範園生存並發展的重要支持及保證。

5、立足現實,着眼未

園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給發展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優勢和潛力,但同時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制約着經濟的發展。比如説:從田尾橋頭到示範園約有7公里的公路,但由於雨水、拖拉機使用防滑鏈等種種原因,至使交通不十分便利,特別是雨天,有時車輛很難進入,這對生產型企業來講是個致命的弱點。又比如説,園區的土地全部為山地,這對以後採取機械化管理也是個難題,大面積的作物如果全部採取現行的人工管理的話,將極大抑制園區經濟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業主積極行動,化壓力為動力,每年拿出XX餘元對田尾至園區公路進行修繕,隨着各種經濟林果的豐產期的到來,此筆費用將逐年增長,確保園區和外界這條“大動脈”的暢通。為保證以後機械化管理的實施,業主現已在園區修建一條長約1公里左右的環型公路,以便以後將各種農業機械及所需物資直接運至種植作物的土地上,保證了林果種植地和辦公地間的暢通,這也為林果豐產期的採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業主的上述行動對目前的生產雖説還起不到什麼明顯的作用,但着眼未來,這對該園區的進一步發展有着深遠的意義。

6、存在問題

雖然該經濟林牧示範園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較好的社會效益,但就目前來説還存有一些制約該示範園發展的因素:

(1)、道路條件不太理想,雖然業主每年都對園區通往外界的公路進行修繕,但微弱的力量僅能保證這條公路不斷,雨天能勉強過車,還不能充分發揮公路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和拉動作用;

(2)、園區開發前期投入大,資金缺口較為明顯,園區開發至今的所有投資均為業主自有,開發初期為業主的積儲,而現在只能靠木材加工、畜牧業及目前業已掛果的部分林果的收益來維持園區的運作,對一些收益好但投入大的產業,沒有能力投產,這就嚴重製約了該示範園的`發展,使其不能掙脱家庭作坊式自給自足的落後農業束縛。但可喜的是業主現已充分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現正在和有關銀行協商,準備貸款,擴大再生產,使園區早日向新型綠色生態農業邁進。

7、美好前景

園區現有三大產業:種植、養殖、木材加工,但就目前來講還不能創造多少經濟效益,但其間藴藏有巨大的效益,就拿種植業來講,核桃五年後開始逐步豐產,年產量可達10餘噸,收入約為12萬元左右,栗子三年後豐產,產量約30噸,收入約12萬元左右;藥材五除一,三年後豐產,產量約1噸,收入約2萬元,日本黃花梨二年後豐產,產量約6噸,收入1萬元左右,美國布朗李三年後豐產,產量約20噸,收入約6萬元左右,到豐產期時目前的種植業的產值就可達32餘萬元,並且這些產物的產量將逐年增加,效益也會不斷增長。就養殖業來説,隨着種植業的逐步成熟,業主介紹他將堅定不移的走生態農業的道路,充分發揮產業互補的作用,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牛200頭,羊200頭,豬100頭,並增加雞、鵝等品種,為城鎮提供大量的綠色生態食品,到那時他將為園區出產的生態食品申請商標,樹立品牌,並利用品牌效應,進一步拉動園區產業的發展。經過幾年的努力在業主葉國龍的帶領下xx縣xx鄉紅巖經濟林牧示範園成功的走出了一條“以林養畜,以畜促林,種養結合,共同發展”的生態農業的道路。為我縣生態農業的發展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三同心得體會 篇12

回農村參加“三進三同”活動實踐鍛鍊,是我二十年前離開農村後,在農村呆得最久也是最值得記憶的一次。它如一副信念的強化劑、修養的興奮劑、心靈的清洗劑,使我感受頗多,感悟頗深。

艱苦奮鬥始終是我們的傳家之寶。自己若要出點成績,務必持續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變。

農村自然條件的難言之苦可想而知,生產生活的艱辛程度不言而喻。應對這種環境,農民百姓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沐浴着黨的富民惠民政策,用勤勞的雙手,艱苦耕作,扒山修路,外出務工,一點一滴改變着落後的面貌。艱苦奮鬥是我們民族和黨的傳家寶,中國是靠這個發展起來的,黨是靠這個壯大起來的,農民朋友也要靠這個逐步擺脱貧困。我在農村長大,感受過農村的傷痛與苦難。我將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根弦繃緊,努力戰勝自己和困難,繼續努力學習和工作。這次活動,我收穫最大的是:“農民羣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重慶的農民正是透過互幫互學、信息互動、團結一心,才找準脱貧致富門路的。我出身在農村,也是農民給了我健壯的'身體、健康的智慧。認識農民,也是認識國情;認識農村,也是認識黨情。自己有時也在反思:為什麼我們的辦公條件越來越好了,羣眾反映辦事卻越來越難了?通訊手段越來越多了,和羣眾聯繫卻越來越少了?自己也透過書

報在學習,卻越來越不瞭解基層羣眾實際了?透過這次活動,最後悟得一個道理:如果始終想着羣眾並向羣眾學習就會“心明眼亮”;如果一心只看自己並夜郎自大,就會轉成“迷途羔羊”。我從農民中來,我將持續農民的本色不變,懷着對農村、對父老鄉親的敬畏之心與感恩之情,時刻向他們學習,並將所學之得儘可能地報答他們。

今後,我將盡綿薄之力,積極參加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與此同時,還將盡可能地幫忙我周邊的農民朋友們,一齊去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

三同心得體會 篇13

20xx年11月3日,我區的大學生村官隊伍也拉開了“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與農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進三同”活動序幕。此次活動圍繞“走進農家知民情,磨練意志靚青春”的主題而展開,以豐富的“四個一”活動為內涵:讓我們對白市驛鎮高田坎村的村民進行一次便訪;為他們建立一個信息涵蓋全面的民情信息庫;為一個農户或者一個社、乃至一個村制定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脱貧致富計劃;撰寫一篇真摯情感的心得體會。

活動伊始,我們便對高田坎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一個摸底,所有的村官2人為一個小組,對一個社進行逐户走訪,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除去未在家的人户外,每家每户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絕大多數的羣眾對我們的活動都非常支持,儘管他們並不知道我們此行目的何在。在各社社長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完成對高田坎村村民情況的摸底調查。同志們在白天辛苦走訪過後,晚上還得加班把這些信息錄入電腦,但沒有一個同志喊苦、叫累。因為大家都覺得很值!

活動進行到一半,我們便在村裏領導和社領導的支持下進行了一次集體勞動——挖紅薯。儘管大多數同志對農活並不熟悉,但都學着社長老師的樣子,有模有樣的挖起來。由於我們在種地方面都是外行,所以可憐了社長家的紅薯地,被大家挖得有點凌亂不堪。可是大家卻在最樸實的勞動中,拉近了與羣眾的距離。

活動到結束階段,沒有一個泄氣的;在組長的`帶領下,各小組將任務完成得有聲有色。看着一份份寫得滿滿的《民情信息表》,一個個脱貧致富計劃,我們不得不感歎同志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此次活動不僅更進一將科學發展帶到基層,更是將“三項制度”在我們農村落地生根;不僅拉近了我們與羣眾的距離,更增進了羣眾和我們之間的感情;不僅讓我們聽到了基層羣眾的呼聲,更在磨練意志的同時增強了我們的黨性。

三同心得體會 篇14

今年寒假,我回到我的家鄉,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為期一週的大學生“三進三同”活動,這也是我大學的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隨行的還有西華師範大學的幾名同學。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也切身體會到了何為“三進三同”。

雖然這次活動的時間很短,但是卻使我感悟許多。首先,讓自己得到了進一步的鍛鍊。在“三進三同”期間,住在農户家裏,和他們同住一個屋檐下,同吃一鍋飯,吃着農村家庭自家種的青菜、芋頭、土豆、花椒、自制的臘肉等農家菜,儘管生活條件較為艱苦,但是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鍊,鍛鍊了我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次期間,我們還一起慰問了當地的孤寡老人,他們是需要大家關心和幫助。但還有那些在背後默默工作的人更值得我們敬佩。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學會奉獻。短短七天,卻可以影響我的一生。其次,我也瞭解到現在新農村建設發展之迅速。在黨近來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下,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的鼓勵支持下,現在的新農村與以前我們大多數印象中的農村不一樣了。現在的新農村有了很大的改觀,很多農民住的是洋房,家裏用的是自來水,也有必要的生活電器,村裏的公路路面硬化程度也很高,各個村的公路相通,農民們的出入方便了很多,也能享受低保、醫保等惠民政策。

隨行的村裏幹部也給我們講述了許多,通過和他們的交談,我認識到,“三進三同”已經成為新時期黨羣幹羣關係的“推進劑”、“潤滑劑”。通過深入農村與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與羣眾“零距離”的交流溝通,去深刻感受羣眾的淳樸與善良,深切體會到羣眾對黨員幹部的.信任與厚望,就能進一步推動幹部羣眾心與心的交流和融合,喚醒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強化了黨性修養。通過開展“三進三同”活動,在與農民羣眾的朝夕相處中,增強幹部們與他們的感情,瞭解了他們的期望,體察了民心民情,進一步增強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實踐證明,“三進三同”不但是歷練黨員幹部的良好平台,更是黨員幹部落實科學發展、推動農村文明進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的有效載體。通過與羣眾之間親切攀談,羣眾自然而然敞開心扉、打開話匣把幹部當成自己人,讓幹部們深刻感受到為人民羣眾服務的真諦,就是要切切實實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羣眾、感情上貼近羣眾、行動上深入羣眾,真正把人民羣眾的願望和呼聲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羣眾路線的根本,就是要保持與羣眾血脈相通、心氣相連,密切聯繫羣眾,多渠道與羣眾溝通,為羣眾想問題、辦事情。只有這樣,黨羣幹羣關係才能避免“油”、“水”分離,實現“魚”、“水”情深,黨的事業和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羣眾的長久支持和擁護。

再者,三進三同”活動是黨員不斷改進工作作風的“傳家寶”。通過開展“三進三同”活動,使黨員對基層村社幹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我們與村支部書記的交談中,我深切體會到了農村工作的艱苦,親身感受到基層幹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艱苦奮鬥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財富,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也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只有真心貼近羣眾,掌握羣眾的思想動態和生活語言,才能不斷提高與羣眾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認真傾聽羣眾聲音,保持與羣眾進行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才能找準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的方法途徑,做到真正取信於民。

在“三進三同”的這一個星期的時間裏,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得到了不少啟發,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將讓我受用終生。“三進三同”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它留給我們的影響卻沒有結束。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一定常懷着一顆真誠、感恩的心,努力深造自己,將來為國家服務。

三同心得體會 篇15

按照××委辦公室關於組織機關幹部集中開展“三進三同”活動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3日與局裏其他同志一道,到××萬民村與基層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多次的深入走訪活動中,我們瞭解了當地羣眾生產、生活情況,真實地感受羣眾生活,達到聽真話、辦真事、促和諧的目的。

通過此次活動,有了一些深刻的認識:其一,突出一個勤字,不伸不要,我住在張支書(村支書記)家,在向張支書瞭解了萬民村的大致情況(包括生產、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該村的幅源狀況)後,經過幾天翻山越嶺的走訪,深刻的體會到羣眾處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險的艱苦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的艱辛。如,我們在走訪該村一農户時看到,房屋較窄,破爛不堪,四面透風,屋內除了一張牀和日常用具外,別無一件像樣的東西。該農户一家兩口,母親60多歲,其兒子50多歲至今還未婚,丈夫過世得早,但該農户兩母子憑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響應政府號召,發展養殖,間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點微薄收入,儘管生活處在貧困線上,但從不向國家伸手,從不叫窮,憑自己的勤勞,維持一家的生計,得到當地幹部、羣眾的稱讚。在他的身上就充分體現了一個勤字。

其二,心中有個懶字,導致一個窮字。在我們所住的村的交通相對不便,山高路險,耕地偏少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該社儘管條件如此,但也不是沒有一點發展希望,如,該社多數農户房前屋後空地較多,草叢較多,且不適宜耕種,作為發展養殖業是有較好條件的,但該社部分社員坐地等花開的思想憂為嚴重,近幾年,相關單位為扶貧,為其該鄉村、社送去部分雛雞,為支援生產送去化肥,而部分農户不去領來餵養,即是領來餵養,也任其自由生長,不對其防病治病,精心餵養,導致80%左右的雛雞死亡。對支援的化肥領了後,當場買掉,以得現錢為樂。我認為,在這一部分農户中,就體現了一個懶字。

其三,按該村張支書的説法“你們不是扶貧專業户,要致富,還要靠我們自己”,他一句樸實的語言,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的確對我們而言,對他們的落後、對他們今後的發展,我們的確愛慕能助。我們帶去的一點救助金和一點點日用品,對他們的整個貧窮、落後而言,當然是杯水車薪。我們聽到張支書的一席話後,深受感動,相信他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相應的時間內,基本改變落後、貧窮的面貌。

其四,我們經過一週的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刻的體會到,在萬民村的絕大多數農户並無多大收益的農作物和畜禽種養殖,農村羣眾卻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學技術,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鋤一鋤的`不斷耕耘着,依然圍着並不成規模畜禽一勺一勺地餵養着,為了什麼?當你圍座在農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們用自己餵養的雞、老臘肉、自己種的小菜招待你,還會給你介紹,這些都是地道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這是一種勞動收穫後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對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會為這種淳厚的民情和樸素的民風所感動,也會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其實,這一鋤鋤、一勺一勺的平凡舉動中不正體現了踏踏實實、永不放棄的可貴精神嗎?不正是我們工作、學習所必須的精神嗎?我認為,用這種精神指導我們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困難,用這種精神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歷程和天地裏,即便是成功失敗,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總會體會到播種和收穫的喜悦。

三同心得體會 篇16

人才培養好了,那就要留住人才,如何留,怎麼留?人才只有流動才能留住。各級黨委及其組織人事應把基層作為"集聚人才、造就人才、輸送人才"的源頭和基地。對於在基層一線努力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幹部,長期在基層...

市委、市政府號召黨員幹部"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與農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進三同"活動開展以來,作為一名在基層生活了近兩年的村官,深悉"三進三同"活動促進了農民與幹部之間的交流,一方面使幹部更能瞭解百姓疾苦,為民辦事;另一方面為黨和國家培養人才。

21世紀什麼最缺,人才,但人才從哪裏來?現在的基層黨政幹部人才又從哪裏來?學校,各高等院校,這些都是出人才的地方,然而這也並不是基層所需的真正人才。當前,黨政幹部隊伍中的許多幹部是從學校門直接進機關門,從農村、企業等基層中成長起來的較少。這就造成了其對基層工作的不熟悉,不瞭解,長此以往,將會造成幹部隊伍結構的根本性缺陷。

如何把這些人培養成人才——煅練,到基層中去煅練。基層處於改革發展穩定的最前沿,是錘鍊幹部的"熔爐"、培養幹部的學校。把選人用人的目光更多投向基層,有利於提升基層崗位的吸引力,激發廣大幹部到基層去學習、歷練、提高的熱情,形成更多人才、更多幹部主動到基層去、到艱苦地方去的生動局面,促使廣大幹部在基層實踐中得到全面鍛鍊。組織部門利用選調考試、村官招錄、城鄉幹部定期交流等機制選派優秀青年幹部到到基層去,把他們放到艱苦的環境中,有意識地讓他們承擔一些急、難、險、重的工作,在基層工作的第一線鍛鍊幹部、在基層工作的最前沿磨練幹部、在矛盾焦點的積聚處錘鍊幹部,使他們儘快適應環境進入角色,熟悉基層工作,瞭解基層疾苦,幫助他們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矛盾和基層實踐的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長才幹。幫助他們成為真正的人才。

人才只有經過基層的錘鍊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幹部只有經過基層的`洗禮才能成為人民的幹部 。

人才培養好了,那就要留住人才,如何留,怎麼留?人才只有流動才能留住。各級黨委及其組織人事應把基層作為"集聚人才、造就人才、輸送人才"的源頭和基地。對於在基層一線努力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幹部,長期在基層默默無聞工作、羣眾公認的幹部,善於應對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幹部,在經濟建設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幹部納入選拔視野。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建設,採取有力措施改善基層工作的硬件條件和軟件環境,讓廣大基層一線的幹部安心基層工作、服務基層羣眾。及時幫助下派幹部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積極為幹部下基層創造條件、提供保障,讓幹部看到在基層工作大有所為、大有作為,激發機關幹部到基層接受鍛鍊的原動力,使到基層接受鍛鍊成為追逐的方向。

三同心得體會 篇17

按照縣局開展“三進三同”黨性作風實踐鍛鍊活動的要求, 5月24日——5月30日我與所裏其他同事在所長帶領下,來到光明村與基層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多次深入走訪、自覺融入農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深刻地瞭解到農民生產、生活情況,真實地感受了農民生活。給我的觸動很大,有了一些膚淺的想法:

第一,勤字當頭,勤勞致富。

我們住在光明村村長家,在向村長了解了光明村的大致情況(包括生產、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該村的幅源狀況)後,經過一週翻山越嶺的走訪,感覺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已經遠去,絕大多數農民都是勤勞的,在黨的富民政策引領下,通過勤勞的雙手,一家人日子過得還很實在。該村村民杜正龍幾年前還住在鄰近一個偏遠的山凹裏,家裏十分貧寒,經常為生計而愁。如今的杜正龍舉家搬遷出深山,不等不靠,來到交通和取水較為方便的光明村,辦起了一個仔豬養殖場,年純收入達到20多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户。難能可貴的是杜正龍的豬場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可持續性發展,用豬糞生產沼氣,沼氣池沼渣種蔬菜,蔬菜除向市場銷售外,部分粗菜葉用於養豬,實行了良性的循環生產。現在杜正龍已蓋起了一座小別墅,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談到今後的發展時,杜正龍侃侃而談:還準備向農民租更多的土地,發展大棚蔬菜;還要走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路子擬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合作社、農作物運輸合作社,帶動周邊的農户一起發展共同致富……

杜正龍為何能夠在短短四五年時間內,實現由窮到富的轉變,成為農村小康路上的致富帶頭人?最為主要的是杜正龍意志堅強,憑自己的勤勞,用好黨的富民政策,不怕窮,不怕累,不怕髒,白天跑市場,轉豬場,晚上自已專研養豬技術。很快從一名養豬“門外漢”成為了“行家裏手”。

第二,以窮吃窮,只會更窮。

公允地講光明村的交通相對不便,山高路險,耕地偏少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我們注意到該村多數農户房前屋後空地較多,草叢較闊,且不適宜耕種,作為發展養殖業是有較好條件的。但該村極少數村民坐地等花開的思想比較嚴重,近幾年,相關單位為扶貧,送來部分雛雞,為支援生產送來化肥,而部分農户不去領來餵養,即是領來餵養,也任其自由生長,導致80%左右的雛雞死亡。對支援的化肥領了後,當場買掉,以得現錢為樂。這樣的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以窮吃窮,只會更窮。

第三,大實話的我們不是“扶貧專業户”

按該村村長的説法“你們不是扶貧專業户,要致富,還要靠我們自己”,他一句樸實的語言,深深震撼了我們的心,的確對我們而言,對他們的落後、對他們經後的發展,我們的確愛慕能助。我們帶去的'一點救助金和一點點日用品,對他們的整個貧窮、落後而言,當然是杯水車薪。相信他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一段時間內,能夠基本改變落後、貧窮的面貌。

第四,不容忽視的貧富差距問題。

貧富差距問題依然存在,在村裏我們還走訪了一些農户,但總體感覺是貧富差距比較大。富裕的一些農户有的住別墅,開小車,資產可上百萬。但一些貧困的農户還存在吃飯、住房、看病、上學、飲水、交通等一系列的困難。

光明村的貧富差距也許只是我們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罷了。作為一名不怎麼懂農村工作的國税新進人員,確實也無力解決這個重大問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今後的國税工作中,我會更認真履行職責,竭誠為納税人服務,宣傳好税法,用好税收的優惠政策,同時認真搞好税收徵管,做到應收盡收,為國家聚集更多的財力,使國家能有更充足的財力投入到農村養老、醫療保險、救濟等民生工程保障中,為實現共同富裕、縮小社會貧富差距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同心得體會 篇18

“三進三同”活動是重慶市委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黨羣眾幹羣關係的重要舉措。為了響應重慶市委的號召,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也於2012年1月7日參與了本次活動,我也有幸成為本次參加活動的志願者中的一員。

近年來,關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話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所以本次活動便是圍繞着這一主題開展。我們數十名志願者分成三個小組,分別走訪了三名留守兒童的家。我與其他兩名志願者來到了吳雲的家中,吳雲家是在陳家橋鎮雙佛村的一個院落裏,順着低矮的屋檐和彎彎曲曲的田間小道,我們走了好一會兒才來到他的家中。是普通的稍顯破舊的兩層小樓,吳雲家是租住的二樓的兩間小屋,沒有什麼多餘的傢俱,只是普通的一張木牀,一個木櫃。看着我們到來,吳雲的媽媽搬來凳子,甚至都湊不齊三張一樣的凳子,而吳雲根本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桌,蹲在牀邊寫着作業。我們和吳雲一起坐下來,對他的功課進行了輔導。吃飯時,大家圍在一張房間外的桌子旁,站着吃飯,期間,我們瞭解到,吳雲的.父母都是雲南過來的外來務工人員,爸爸暫時還沒有工作,而生活的重擔就單靠媽媽在紡織廠工作,日子過得十分艱鉅。在吳雲家為吳雲輔導功課之後。我們又來到了沙坪壩區第二福利院,去看望那裏的空巢老人們。福利院正準備着吃團年飯,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忙着打掃,我們也加入進去掃地擦桌子,隨後又來到老人的房間裏,和老人聊天談心。從交談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老人的孤單,他們雖然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但是非常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的小孫子,我們這次的前往,讓他們感受到了一份温暖,老人樂得合不攏嘴。我們臨走時,老人還將我們送到了門口,看着我們離開的身影揮手告別。

在這個社會中,就是有那麼一個羣體,他們承受着我們不曾體會得到孤獨,他們或許得到過些微的關注,但是他們最想得到的還是家人的關心和問候。我們不僅要呼籲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他們這個羣體,也要呼籲這個羣體的家人們,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

三同心得體會 篇19

為期一週的三進三同活動結束了,這一週的時間讓我體會到了許多坐在辦公室裏永遠無法體會到的東西。

這一週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吃住在農户家、走訪困難羣眾、看望窮親戚。提到農村,也許不少人會馬上想到無污染、空氣清新、綠色蔬菜、土雞土鴨土雞蛋等好處,時下更有不少在城市裏生活、居住的人利用週末假期等閒瑕時光到農家樂度假。然而,在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卻常年背井離鄉拼命湧進擁擠而陌生的城市,留下的多是老人、兒童、婦女。是他們不懂得像城裏人那樣享受生活?還是農村遠不如城裏人想象的那般好?4月16日,是我們下村的第一天,對於在辦公室裏坐得太久的我來説能夠坐坐車、下下村也是一件開心的事啊。那天陽光明媚,洋槐樹被牛奶般白的槐花掛得滿滿的,淡淡的清香灑滿了整條小道,這種久違的清香一點也沒變,我彷彿又回到了孩提時候:摘下槐花,吮吸根部的甜味心情真的很好,原來下村這麼幸福。

到達的第一站是我們小組其中一個人的三進三同户。這家是兩層樓的磚房,外牆是磚紅色,裏牆是泥灰色,地面也是泥灰色。樓房旁邊有一間灰白與泥黃相間的用作廚房的土瓦房。堂屋裏擺了張沒有刷漆的木製飯桌,幾張條凳,一張舊的老式涼沙發,沙發對面是一副遮得好好的棺材。村領導把我們的目的介紹清楚後,那家人很痛快地答應了(因為其中一個人這一週晚上都要住在他家裏),然後又是泡茶又是拿自家種的橘子,還硬要我們留下吃飯。這户一共有四口人:男户主、妻子、女兒、老母親。44歲的妻子有腰椎病不能勞動還要買藥吃,70多歲的老母親還能幫忙做點簡單的家務,女兒在一中讀書今年參加大學聯考,全家的收入來源全靠男主人承包的三畝魚塘。

傍晚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北組最偏遠的一户人家,也是當天訪問的最後一站。

遠遠的就看到了一座土牆房子,屋頂炊煙裊裊。我們剛走到房子前面的田埂,一條白色土狗就叫着跑到我們面前搖起了尾巴。有人還在開玩笑似地説:“這狗還真是賢惠哦!”(暫叫它小白吧)小白太瘦了,再加上搖尾巴的時候用力太大,整個身子都隨着尾巴一晃一晃的。

剛進壩子,一位70來歲的婆婆就出來了。社裏的人跟她講了我們的來意。婆婆很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裏坐。屋裏冷冷清清,橘黃色的燈光下,一個10來歲的小男孩正在寫做業,臉跟花貓似的。婆婆説:她今年72歲了,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和兒子生活在一起。女兒嫁到合江去了,兒子兒媳在福建打工。留下她和老伴在家裏帶孫子。兒子兒媳每個月寄幾百塊錢的生活費回來,老兩口自己還種點糧食。我們快走的時候,老大爺才挑着糞桶回來。

走出來的時候,我又回頭看了幾眼這家人。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父母長期在外面打工,所以留守兒童的心情我懂:哪個孩子不希望父母在自己身邊,哪個孩子不希望被媽媽打扮得乾乾淨淨的,哪個孩子不希望在被別的`孩子欺負後可以向爸爸媽媽“告狀”,哪個孩子不希望家長會父母不再缺席。看着老兩口這麼大歲數了還這麼辛苦,心裏酸酸的。

接下來的訪問情況大同小異,貧困程度不盡相同,原因卻類似:疾病、上學、五零六零人員找不到工作而莊稼又賣不起錢、年邁無勞動力子女或無力贍養或不願贍養的老人。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有些户住得比較偏散,但又是走訪的重點對象,所以我們只好踏着泥濘小路硬着走過去。路上雜草叢生,不知道是路窄了,還是草把路摭擋了,走的時候得盯着,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個大跟頭。這樣的路況,他們要出來辦點事該不容易吧。

最後一天上午,在走訪的時候社裏的樑主任聽説上壩發生了一起糾紛,要社裏出面去調解。經過一翻顛簸和步行後,我們終於到了上壩。這一灣只有三座陳舊的土牆瓦房,其中兩户都關着門,這個時候大概在幹農活吧。最左邊那家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我們剛到路口的時候有個60多歲的婆婆情緒激動地走向我們嘴裏吧嘰吧嘰反覆地念着:她不該打他,要打把他打死算了屋旁一個年紀稍輕一點的婆婆打着光腳挑着糞正準備出門,見我們來了,她放下桶,進屋給我們端凳子。屋裏斷斷續續傳來一陣哭聲。

勸了很久,裏面那個哭聲才出來。原來是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我們都穿得單薄,他卻穿了一件秋衣兩件外套。

樑主任讓老大爺跟我們説説情況,老大爺像聽不見似的仍然傷心地哭着;讓挑糞那個婆婆説的時候,另外他和情緒激動那個婆婆卻開始説了;老大爺終於開口説話了,但説的盡是陳穀子爛芝麻的事。

最後,我們終於瞭解了情況:挑糞那位婆婆種的玉米秧不見了,她懷疑是那位大爺給拔了,於是就罵誰偷了她的玉米秧。而老大爺以為她在罵自己也開始罵起來,不但罵了那婆婆,連她女兒也一併罵了。婆婆氣不過,端起手裏的糞給大爺潑過去,大爺也不甘示弱,扭扯起來。最後大爺跑到她家水缸上坐着,把她的衣服收來穿起,一直坐到我們過來。

情緒激動那個婆婆和爺爺曾經是夫妻,已離婚多年,她説他自私,誰也吃不到他的東西,他們就分開過了。她一邊讓她(挑糞婆婆)打死他算了,一邊罵他不要哭,一邊又去幫他擦眼淚、穿衣服。看得出來,她還是關心大爺的。有一點小小的感動。

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面,再加上我們不熟悉村裏的情況,顯得有點束手無策。樑主任卻很淡然,一邊記錄一邊有條不紊地調解着。出來的時候,他們的鄰居説老大爺是五保户,跟情緒激動那個婆婆都不是省油的燈,兩個人配合起簡直是天下無雙。遇到這樣的事,又好氣又好笑。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村幹部真是讓人敬佩啊,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啊。

農村的清新空氣、生態食物固然值得羨慕,可農村的落後、貧窮、艱辛又有多少人瞭解。通過這次走訪,我有一個體會:這十年來,城鎮發展快速,很難再想到十年前城鎮是什麼模樣,而農村的發展卻不明顯。十年前我生活的農村和現在的農村看起來並無多少差異。

我能為羣眾做的事真的很少,但從現在起我一定會盡全力去做,儘量讓他們少跑幾趟路。

三同心得體會 篇20

20XX年8月10到16日,照學校開展“三進三同”黨性作風實踐磨鍊勾當的要求,我在巫溪縣尖山鎮尖山村集中開展了“三進三同”實踐鍛鍊活動。我的活動目標即:片訪一次羣眾,建立一個民情信息庫,為貧困羣眾制定一個脱貧計劃。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調查瞭解農户家中勞動力數量、主要經濟來源、參加養老保險、計生政策等基本情況,並將這些基本情況錄入電腦,系統形成白鶴村民情信息庫。同時,我們還收集羣眾的反映意見,把羣眾平時想對黨和政府説的知心話都收集起來。

8月10日,我來到尖山村去進行一項勞動—挖紅薯。雖説看過別人幹過一點農活,但真正到了自己要揮動鋤頭的時候,還真有些無從下手。不過好在社長手把手的教我們,下力的點,鋤頭應該落在什麼位置。之後我再去挖紅薯的時候,就是得心應手了。看着滿滿一大籮筐的紅薯,自己的辛勤勞動,無比的欣慰。雖然雙腳沾滿了泥漿,雙手磨出了水泡,但切實體會了農村生活,也拉近了我們與農民的感情。

在七天的時間裏,通過與農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零距離地感受到了農村的巨大變化、農民朋友的真情實感,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農民朋友對惠農政策真心擁護。與駐點村民“擺龍門陣”,他們總是滿懷欣喜地談起新“農合”、新“五保”等農村社會保障措施給農村生活帶來的變化;“家電下鄉”、“汽摩下鄉”等新政策為他們帶來的不少好處。因此,黨的惠農政策符合農村的實際情況,農民羣眾從心眼裏是贊成和擁護的。

二是城鄉差距仍然很大,對農業農村的關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貫之,不能搞形式主義和“一陣風”。在與村民“同吃”、“同住”的過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舊的生產生活設施、走着鄉間崎嶇不平的“馬路”,盯着閃爍不定的電視屏幕,我感到農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與城市相比的確有不小的.差距。農業、農村為支持城市的發展做了幾十年的貢獻,現在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全面提升農村生活質量,也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必須堅持長期扶持。同時,這種扶持不能搞“一陣風”式的活動,不能是講究光鮮漂亮的形式,而必須是能夠長期保持、長期執行的政策導向和實際行動。

三是羣眾的感情樸實無華、真誠動人。每當農民朋友用自己餵養的雞、自已做的臘肉、自己種的小菜招待我們,還一再勸大家多吃的時候,我認為那種發自他們內心的笑容是最真誠感人的,那是一種勞動收穫後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當我們走訪了困難羣眾,告別時,他們總是握着手久久不願放下;沒有更多華麗的詞言,幾句“感謝黨、感謝政府”卻在他們的口中不停重複;當我們走過山凹,回過頭去,他仍在那邊山頭上揮手“再見”……此情此景,總是令我感動不已。我們的農民羣眾是善良和淳厚的,作為機關幹部,必須首先在感情上親近羣眾、尊重羣眾,才能在工作中為民着想、替民分憂。

“一切從羣眾中來,一切到羣眾中去”,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對幹部的基本要求。一名機關幹部如果沒有羣眾觀點,不僅會滋生主觀主義、個人主義、官僚主義的作風,還會成為破壞黨風、政風和民風的害羣之馬。市委三屆六次全會強調“為人民服務是黨的生命線”,警醒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脱離羣眾”。在工作中,我們也能看到幹部脱離羣眾的一些現象:一是看不起羣眾,認為羣眾無知、野蠻、不講理,私下把羣眾稱為“刁民”;二是不願接觸羣眾,認為我是幹部,只管端坐“衙門”,但求相安無事;三是不善於聽取意見,認為羣眾關注的問題都是個別問題,都是打自己的“小九九”,對工作沒有指導性,因此不必重視;四是對羣眾的疾苦漠不關心,做的是官樣文章,講的是大話、空話、套話,甚至是主觀主義的假話,對於是否能辦成實事毫不在意。種種脱離羣眾的傾向,如果不加以扭轉,必將使羣眾對幹部失去信心,幹羣關係失去和諧。

因此,要做一名真正為羣眾辦事情的大學生,不僅要掌握指導工作的理論武器,奉獻羣眾的滿腔熱情,而且要有服務羣眾的真實情感,具備紮實做羣眾工作的實際能力。我們也要以“三進三同”活動為契機,並將其作為一種常態機制,才能不斷提升解決突出信訪問題的能力,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大學生”只能代表我的現在,只有將以往在學校的榮譽與光環放下,才能真正走進農村、貼近農民、幹好農村工作。是實踐將我們與農村聯繫到了一起,我們只有倍加珍惜組織給予我們的機遇,才不辱當代大學生村官這個稱呼。通過此次“三進三同”活動的開展,我們深入到農家,把黨和政府的希望灑向農村,與農民為友,以農村為樂。在廣袤的農村這片土地上,我灑下青春的汗水,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