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通用14篇)

在平日的生活或工作學習中,總有一些事或人讓我們感觸頗深,這時就可以通過寫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悟都記錄下來。不過,要怎麼樣才能寫好感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通用14篇)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1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見解,以他虛懷若谷的氣魄,向世人闡述了怎樣為人處事,怎樣進行科學管理,怎樣修養身心,怎樣求知,怎樣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靜無為,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否則就會招來禍患。

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於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後半部主要論述瞭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恆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慾”。這與他所主張的“清淨無為”異曲同工。“無慾”也就是貫穿《道德經》的主要思想。

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醜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裏,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着危機、爭鬥、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準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準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裏,無苛政之苦,無重税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2

在假期中,我讀了《老子》一書,談不上什麼理解,只能説是一些感想、體悟。《老子》雖然並不是專門論述教育的文章,但是裏面仍然有很多關於教育的思想。它意藴深遠,讓人思考,常讀常新。

將老子的思想轉換到教育中來,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這與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異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應該順其自然,而不過過分強調主觀意願。教師的權威應該不被兒童感知到,這才是最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雙方都要處於謙虛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尊重自然之道。這些思想,在我們這個年代應該進行批判性繼承。

在我們的教學上,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走神,當然可以直接批評:“某某,注意聽講!”老實膽小的可能嚇一跳,趕快坐好,但過一陣可能又故態復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會臉色不善,甚至嘴裏咕嚕咕嚕地嘟囔,雖然老師是好意,但傳遞到學生心裏卻成了惡念,課堂的氣氛就有了火藥味。有時課堂上學生竟然和老師頂嘴,僵持起來大家都下不了台。學生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老師“曲則全”,表揚旁邊的同學來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請走神者回答一個問題,旁敲側擊地暗示一下,同樣是批評提醒,轉一個彎,大家心平氣和,彼此相安無事,這樣豈不是更好?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應該抱着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化為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對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態,不要過分關注榮辱得失。這樣的話,才能做到通過無為達到有為,通過不爭而沒有人與之爭。

低頭靜想,學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揮棒去質疑解難。他們還會體會到求知的快樂嗎?

教育,是要遵循規律的,就像道德經裏所講:“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萬事萬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靜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順應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盡力而為,順其自然。

成長是個緩慢的過程,教育也是個緩慢的過程,就像老子所説:“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在書中,有許多地方都是從自然現象引到社會道理。在論述君主要居於百姓之下就是因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逐漸丟失了這種敏感。我們缺少了從細微處看道理的能力。這是一種洞察力,也是一種理解力,更是一種闡釋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鍛鍊。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3

“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迴盪在校園裏。自從學校開展“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裏每天都飄蕩着整齊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捧着《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就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地學習它。

可是當老師第一次用清脆的聲音帶領我們讀《道德經》時,我感覺到枯燥無味,一點兒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忘每天讀一讀,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它。於是每天清晨,伴着鳥兒的歌聲,迎着初升的朝陽,我坐在陽台上,一邊享受着清鮮的空氣,一邊開始了晨讀。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讀《道德經》後,我漸漸發現,原來做事馬虎的我竟安靜耐心地思考問題了,原來作業中潦草的字跡變得端正了許多。從誦讀經典書籍中,也讓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更應該有勇氣戰勝自己。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4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看完後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蹟,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道德經》全書原本分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説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説“是以聖人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不言的教導;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的萬物又不據為自己所有;為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為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為,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定。如今社會物慾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慾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為,那麼我們也將活得更輕鬆、更快樂。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5

讀道德經已經仔細讀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誦過,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記了每一段具體的文字,僅有一點心得留下,我也沒法用準確的文字來描述它。可是有幾點在結合我的經歷進行反思的時候經常出現,記錄如下:

1、守弱。我以往小的時候説某某人真厲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麼大年紀的時候反而只是認為他是平常人。每當認為自我無所不能的時候,總是自我面臨最終的苦果。我有點明白了,道德經裏説的弱是一件好事,因為我一個人真的不能做到像上帝一樣無所不能,我的認識、思考、本事都是有必須限度的。正是因為我明白了原先自我真的是有限度的認識、思考、本事,所以對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認真去對待,因為這麼有限的我必須要盡全力才能夠把人和事處理好。在每一次的處理中,我看到了人和事的閃光點,我沒有遇到過的。

2、謙虛與好奇。正是因為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度存在的確定性,所以明白自我是弱的。世界的萬物是經過我們人的觀察,記錄,整理構成了文字記載的書籍、數據等。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記錄的資料也會是片面的,隨後構成的結論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當我看到一個記錄的時候,我就開始透過文字的表面嘗試去還原事實,當我回不到記錄的場景的時候,我會有疑問的,這個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透過書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學習,可是因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東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視了一些東西,結論也不必須正確。當我無所欲求,心思寧靜的時候,得到正確結論的概率越高;當我心境起伏,被貪嗔痴等雜念環繞的時候,必須會得到一個偏離結論,這個偏離的結論將我引向困境。每一個經過我的結論,我總是審視多遍,唯恐得到一個偏離的結論。這個大概就是我認為的謙虛吧。

3、守中。中是陰陽中和的線,是陰陽河蟹的,是不走極端的,可是我覺得應當是保證自我處於最多的可能性。因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臨問題的時候我能有最多的幫忙,最多的解決辦法,最好的處理環境,最終我能獲得最好的效果。走極端就是不斷的減少自我獲得各種可能性,最極端僅有一條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4、以無事取天下。我覺得它十分有意思,於是我在想以無事求學,以無事求發展。在那裏有所得,可是無以言語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想要少出現問題,那麼平時就要力求多出問題。想要更多的財,平時就要不以求財為目標。想要大的功績,那麼就要平時就要將功績舍於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絲一毫的功績。這是從水近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為中國西化嚴重,變得越來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平,偏頗走極端。中國的追求是不敗,是不停的修正自我處的環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須贏,是不斷拔高自我處的環境中最高的上限。這個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靜。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動的越多,消耗越大。動的越頻繁,受到反彈的壓力越大。在追求強權制霸的過程中,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6

漫漫長夜漫漫長路。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快踏入職場一年了。

在過去的一年裏,為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不足,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元學習財經類課程、情感管理類課程、創業學徒類課程;年內,休息時間賣各種水果堅果;我做過項目合夥人,現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闆,鍛鍊自己做項目的能力。這一切都歸結為希望你用勤奮和時間改變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歲的年紀,很慶幸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彌補過去體制的漏洞。天氣好,地方好,人多,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理清腦子裏的概念,也會讓我思考。“強弱”“好壞”變化如流水;經典説:“故強者亡,弱者生,兵強則木破,強者亡,弱者亡。”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專注於讓我快速成長的方面。他教我,剛畢業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如果我能穩步佈局,勤勤懇懇地走下去,時間最終會回報我很多。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想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今天我才明白,“無為而治”不是無為而治,而是順應天道,與天、道、法、人的整個體系相結合,這才是真正與體系相合。他教會我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所支配。比如我剛畢業,是職場菜鳥。在23歲的節點,我不太可能有所作為。所以我努力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化自己是王者,而不是

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所從事的企業是一家經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企,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選擇985/211的大學生,因此自己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遜一籌的,在這個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這對生性要強和心性驕傲的我來説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養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鬥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這本經書,也會讓我抽離生活,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讓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還挺好的。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7

夫中華之才,博大淵源,唯老莊、孔孟為尊,老莊予人智慧,孔孟教人仁德。且智且仁者國之所需,民之所敬,可用之材也。是以有志之士當奮發向上,智仁兼修,從道儒兩家汲取養分,提升自我。

近日以來再讀《道德經》,感觸頗多。也許是年齡的增長,亦或是閲歷的增多,較之十多年前中學時代的我讀《道德經》,更加多了一份深刻的悟道。沒有往日青春年少的戾氣,更多的是祥和穩重的心境去體會《道德經》中“道”的智慧。道家之學智慧無窮,每句話都有很深刻的哲理,不是我們聊聊數語可以盡數表達清楚。我也只能是管中窺豹,就其一斑而妄談自己的感悟了。

《道德經》的思想核心在於一個“道”字,被認為是萬物的根源,事理的本相。“水”的特徵是最能用來比喻“道”的東西,所以為人處事最高的能耐應該就像水一樣——上善若水。水有“七善”的大智慧可以引領着我們找到處世的好方法。所謂“七善”乃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乃是水能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水總是往下流,從來不違背這樣的原則,並能擅長選擇到好的去處來堅持這樣的原則。做人也是應當像水一樣堅持原則不動搖,但是又不是一味的硬扛來堅持原則,而是擅長巧妙的選擇方法來達到堅持原則的目的,懂得剛柔並用,巧妙的達到目的。

“心善淵”是指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水的表面可以風平浪靜,裏面卻可以深不可測。人的心境也應當像水的這一特性一樣,心若止水,不表露自己的意向和情感,不要把不良情緒和錯誤想法唐突的傳遞給別人。正是人們常説的喜怒哀樂不行於色。喜怒形於色的人容易被人看到更多缺點,被別人疏遠,不利於團結他人,所以人們應該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穩重處事。

“與善仁”講究的是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為人當如同水潤澤萬物,懂得愛護他人,恩澤他人,於人謙和相處。這樣的人才有親和力、向心力。行大道者需懂得利天下。

“言善信”意指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為人當隨和温潤如水,在圓的地方能旋轉,在方形的地方能轉折,這樣才能容易與人相處,容易被別人接納。稜角分明,不懂變通只會和周圍格格不入,不會得到別人的歡喜親信,也就會增加自己處理辦事的難度了。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善治”是指能夠洗滌羣穢,平準高下,善治也。水自己本身是很清澈的事物,也能洗滌各種污穢的東西。做人不能僅僅是自己品行端正就可以了,還要可以為他人去處污穢,作為他人的看清事物高低好壞的準則。懂得用自己的清澈去容納污穢,再消除污穢,這才是大本事,才能把自己管理的範圍治理得很好。而自命清高,與污穢格格不入者只能是自己小範圍清高了,但是不能改變周圍的狀況。為人領導者更加要明白正善治的道理才是。

“事善能”要求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任何東西在水面上都能顯出形狀,水不會特意要求什麼樣的形象。水不去選擇只是因為其適應能力很強,怎麼變化都可以。為人也應該是適應能力很強才對,不能總是要求外部事物來符合自己要求。這樣的人處理事物的能力才能很強,能處理各種各樣的困難,處處適用,受人歡迎。

“動善時”為冬凝春冰,涸溢不失節,善時也。水到冬天就凝固,春天就融化,該乾涸的時候乾涸,該洪水發泄的時候就洪水,懂得審時度勢。做人處事何處不需要能夠把握時機,善於等待合適時候呢。同樣的事情不同時候做,結果就是不一樣的。善用形勢着乃是真正懂得事物規律的人。

水的七善也就是無往而不利的境界。“夫唯不爭,故無尤”只有與萬物不相爭,才不會引來責怪和他人的敵對。與其説不爭,不如説”以不爭為爭”,表面上不與人爭,但是最後整個大勢依然往你意願的方向發展,同時不會忤逆周圍的人和事。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寶庫,我們作為年青的一代應當積極去獲得祖先留下的智慧,把自己打造成有遠見,明大勢,懂人文素養的高端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為社會、為企業貢獻更多、更有力的能量,才能行大道,為他人謀大福利。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8

讀了兩天《道德經》和一些後人的註釋理解。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體會到很多以前從沒有過的感受。思維激烈碰撞,感覺有一股清淨之氣遊走在身體的四肢百脈,奇妙之處無法為外人道(我確定我不是開玩笑的,也從來從來沒有讀過修真小説)。

後來洗碗的時候看見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淨,而且能淨他。更重要的是,水不但無形無狀,能夠隨着容器的形狀隨意轉變,而且,它連自身根本的狀態也能改變。遇熱蒸發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還能凝結成冰。世間萬物,沒有能夠拘束得了它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果然是:幾於道!

中午吃麪的時候從客廳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覺得天地廣騖,宇宙之間的奧祕,深不見底。

而我們一介凡民,即使竭盡全力,終不可窺其一角。世間之“道”,浩浩然然,於巨於細充斥於萬事萬物,無一能逃脱。

觀念改變最多的是對於“禮”的理解。老子説道:“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也。”。我想了想,確實很有道理。世人喜歡説:無規矩不成方圓。而這“規矩”,應是先失了“規矩”,而後才要尋“規矩”。本來生之為人,閒散愜意,只要遵從天地間的自然規律,自然能獲得安定祥和的生活。但人類偏偏要給自己戴上許多欲望的枷鎖,因為對私慾的奢求而壞了世間的規矩,所以又不得不製造出許多道德上的,行為上的準則,一道又一道,越纏越多,無異於作繭自縛。其實怎麼樣生活最好呢?一切順應自然,足矣。

寫到這裏,想到聖經裏也有類似的話:“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增加一刻呢?何必為衣裳憂慮呢?“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其實對幾個大的主流宗教了解得越多,越發覺得它們是殊途同歸,甚至有可能同宗同源。有的時候差異和分歧並不屬於宗教本身,而來自於人類對這真理的誤讀。摻入了太多個人的臆測和猜度,於是自然走上不同的道路。就像基督教説,人生而有罪,人活着是為了贖罪的,因此要把自己放到最低最低,為什麼?因為我們十惡不赦。而道家裏強調:“無我”,“無私”。強調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是不是很像?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無為”。想起中學時的歷史課本,裏面説老子這種“無為”是消極的世界觀。現在想起來,簡直是最大的謬誤!這裏的“無為”並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種“無為”,而是一種對一切都不用刻意改變刻意追求的態度。就像上面説的,“為”,就已經代表着“不能不為”了。“以無為為,以無私私”,這種境界,才是最高的。當然,這個我現在還不能完全理解。不過相信把這個道理記於心間,以後生活中遇見合適的契機,自然能悟得。畢竟道理不是來自於書本來自於他人,而是來自於自己的心。

老子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又説:“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還有一句我不記得原文了,大意是説:“想太多,反而什麼都不知道了。” 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道”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文字描述就像指向日月的手。我們可以順着手的指點,看到日月的所在,但手不是日月,故而文字也不是真理。我總覺得真正懂得的人,不會説出來,他甚至無法説出來。可能他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是“道”,以及怎麼去追尋“道”。他只是心中明亮清澈,看事看物看人,自有一番道理,心中安寧無所求,故無所擾。“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所以我現在在這裏寫,只不過還是“無知”的表現罷了。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在我的博客上,再也寫不出一個字。所有的事,瞭然於胸,又何須為外人道!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9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此刻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好處。

道家強調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務必要追求愚、笨、傻、呆,務必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明白終極的總道理就能夠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能夠,其他的東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説,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此刻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説,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10

《道德經》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户曉,兩千多年來一向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就應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但同樣也不能放下對傳世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我以前粗略的讀過老子的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後隨着生活閲歷的豐富,慢慢的體會多了一些。

在我看來,《道德經》是一部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哲學著作,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對現代社會同樣也具有很好的指導好處。其實,我們很多常説的典故和詞語就來源於《道德經》,如無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無形等等。當然,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讀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天我主要想講一下我讀後的一點心得:柔弱勝剛強。

萬事皆有“道”,如為官之道、從商之道,還有此刻流行的養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國家、管理企業、小到為人處世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勢成之”的道理――就是説事物產生之後,要用道德去培養它,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它,並且依照形勢去發展它。老子在《道德經》中賦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無窮無盡,就是因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柔弱勝剛強。

柔弱與剛強是一對矛盾體,那麼柔弱是如何戰勝剛強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剋制,需要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需要年復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東西,但是它卻藴含了無窮的力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正是因為柔弱,它才藴含着無窮的潛力,才能夠永遠充滿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風暴雨中隨風飄搖,卻永遠不會折斷,而高大強壯的樹木,卻很容易被大風摧折。

歷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説明了這個道理。劉邦因為有柔弱的性格,處處留意謹慎,每次大難臨頭都化險為夷,項羽雖然驍勇善戰,可惜他狂妄自大,到頭來卻身敗名裂,烏江自刎。還有勾踐“卧薪嚐膽”、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説明了這個道理。弓滿易折,人強易亡,柔弱勝剛強。試想,假若當年越王勾踐不忍辱負重,意氣用事,何來日後東山再起,報仇稱霸同樣,要是韓信不受跨下之辱,衝動之下拔劍殺人,之後的結果恐怕是以身償命,默然消失,就沒有以後叱吒風雲,擊敗霸王項羽流芳百世的將軍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頑強的。在抗日戰爭中,當時弱小的中國忍辱負重,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軍。在此刻和平時代,我們國家一向堅持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實際上就是不逞強,以低調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而美國憑藉他的霸主地位,到處惹是生非,國際聲譽每況愈下。

柔弱,並不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它在現代社會表現出來是一種謙虛謹慎、低調務實的態度,是一種虛懷若谷的胸懷。對於為人處世而言,柔弱是一種自我修養,它教我們要學會不自滿、不逞強,要學會韜光養晦、寧靜致遠,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就消極懈怠、喪失信心。對於為官從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調謹慎,要善於守拙,不能鋒芒畢露,否則弓滿易折。“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適當的示弱,才能夠以退為進,成為最後的贏家。

柔弱勝剛強,這是古人教給我們的哲理,仔細品讀《道德經》,你能夠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時空,直達我們的心靈。收起你的鋒芒,保存你的實力,卧薪嚐膽,以柔克剛,在適宜的時候主動作為,必將成就一份偉大的事業。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11

早時,尋找一種書味,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句子能帶給我這種味道,企盼着??

一種機緣巧合,我接觸了瑜伽,於是又為其尋找理論指導,無意間看到這樣一句話: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瑰寶《道德經》。有一種一睹為快的衝動,於是終於從網上初步接觸《道德經》,至今看過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相傳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經》就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

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像一個包羅萬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寶藏,不同的人讀道德經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僅對不同的人,同樣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穫。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釋疏題明道德義》雲:“《道德真經》,包含眾義,指歸意趣,隨有君宗。”也就是説,《老子》一書,思想內容極其廣博玄奧,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可以根據相應的時代條件和時代需要,對它作出各種主旨不同的解釋。在《老子》註釋史上,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老子”,每一個註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們各自所理解的“老子”,這是老學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特點啟發我們,研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老子》注,不僅可能發現作注者對《老子》原意的領會與掌握情況,還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進而考察一定歷史時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內涵及其衍變規律。老學,是中國古代整個思想文化發展的一面鏡子。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12

學習了老子的《道德經》,自己受益匪淺。該書不僅是道教的寶典,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經世之作。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認識。揭示了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真的是博大精深,義理淵明,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由此可見,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從小了説,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具有指導意義;從大了説,對自然、對社會、對國家的整體建設,具有非常久遠的指導性。現在全球環境災難的普遍,就是人們不注重自然規律的發展,人為地破壞環境所造成的。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別人是善是惡,都能一視同仁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氣!老子的眼光不僅在於教善人和聖人如何不與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聖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惡從善,最後達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以前,我與別人交往時,總是以自己的原則判斷別人,然後決定是否與之交往。現在學了《道德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作法,我開始以新的態度來交朋友。現在,我周圍有了更

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對人生的認識有個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對每個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會的產物,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和理解,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人生經歷。所謂“慈”,就是要有一個博愛之心,愛自己這是第一,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無從談及愛社會、愛他人,反過來講,過分的愛自己,就是自私。在這裏,老子給我們指明瞭一條通天大道,只是他沒用語言説明,愛,不但愛好人,也要愛壞人,世人都愛,這是“慈”的基本內涵。有了一顆無限愛心的人,接下來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認識世界上的種種事物。用一顆純正無邪的心去感悟世間的萬物,從諸事物的表現去發掘其根本的內涵,這就是“儉”的功夫。“不敢為天下先”,並不是不能領先的認識事物,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總得有個先後,在認識上不能人人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那樣社會不會有發展,老子的教誨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認識事物,不能標新立異的只是一味的教條,只有參考了不同的認識論,將眾人的思想融會到自己的思維中,才不至於片面和教條。

對《道德經》一書的理解還很膚淺,但是認真學習,能讓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會影響到各個方面,要不斷地揣摩,慢慢地體會。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13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開啟了人類自古以來幾千年探索自然規律的序幕。辯證地看待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指導我們的生活大有裨益。

老子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見,向世人闡釋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進行科學管理,如何修身養性,如何求知,如何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遵循道路(也就是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過去是最好的。”在古代,按照法律辦事的人,“天清地好”,上帝對法律的尊重可以是明確的,地球對法律的尊重可以是和平的,上帝對法律的尊重可以帶來和平,河流對法律的尊重可以充滿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是無窮無盡的,侯軍國王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得到世界。“是它造成的”。“天空晴朗,會裂開;如果土地上沒有和平,人們就會害怕;神沒有靈,要懼怕安息;山谷不盈利就會枯竭;萬物不能生,必滅;王厚不正直,會害怕的。”意思是,天不晴,可能崩裂,地不太平,可能崩塌,神仙不顯靈,可能消失,河流無水乾涸,萬物不能生長,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慾望太多,就會厭倦生活;如果你很安靜,什麼都不做,你會很滿足,很快樂,否則你會帶來災難。

老子的《道德經》提出了他的辯證哲學的治國安民思想。《道德經》前半部分主要討論治國方略,後半部分主要討論如何治國。

第一段“道可説,不可恆,名可名,不可恆。”意思是道作為世界的本源,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但不是永恆的。"可以命名一個名稱,而不是一個常量名稱."它是一個可以被調用的名字,而不是一個常量名。“未知,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説,天地剛呈現的時候沒有名字,萬物逐漸出現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不是永恆的)。“所以,總是沒有看到它的美好的慾望,往往有看到它的尷尬的慾望。”意思是我們常常在沒有慾望的時候去探索它的奧祕,有時候去探索它的倪端。"這兩個名字相同,但名稱不同."也就是説,存在和不存在都來自道,但名稱不同。“同一句話説的神祕”,也可以説是深奧微妙,難以把握。“神祕而神祕,所有美好事物的大門。”意思是説這種神祕的方式就是一切的祕密方式。

老子在開篇就用具體抽象的“道”介紹了“常無慾見其美,常無慾見其悲”,即他寫道,要知其玄妙,最好做到“無慾”。這和他“清廉無為”的想法是一樣的。“無慾”是貫穿《道德經》的主旨。

老子認為人性本善,本純。人類的各種醜惡行為,應該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導致的扭曲人性的變態現象。所以老子堅持存真離偽,保存人性的善與美,順應自然之道,拋棄一切引起人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似乎很難理解。他理想社會裏的人都很發達,頭腦簡單,沒有物質享受的奢侈慾望,也不會被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或知識所困擾。他是一個歷史循環者。在他眼裏,讓人們在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簡單純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質文明發達但充滿危機、鬥爭、謀殺、陰謀的社會制度更符合人性。

他強調“無為”就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有效性顯然比用法律、法規、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本含義。老子的這一社會理想與其“道”論密切相關。

出於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老子把與“道”相適應的運動作為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和道德標準應該遵循的最高標準。他的政治思想所體現的是“無為而治”和“言傳身教”。所謂“無為而治”,並不是指不作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來説,要求統治者給人民一個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環境,不要為了順應自然而強烈干預。人們在這種舒適的生活環境中,沒有遭受暴政的折磨,沒有擔心繁重的税收,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道德經七十章感悟心得體會 篇14

“道可説,非常道……”一陣讀書聲在校園裏迴盪。自從學校開展了“與聖賢交朋友,與經典同行”的讀書活動後,校園裏每天都飄着一種工整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舉辦《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時,我暗暗決定認真學習。

但是當老師第一次帶領我們用清脆的聲音讀《道德經》的時候,我覺得很枯燥,沒有表現出任何學習的興趣。即便如此,我還是每天都不忘看,漸漸的發現自己喜歡上了。所以每天早上,伴隨着鳥兒的歌唱,面對着初升的太陽,我坐在陽台上,享受着新鮮的空氣,開始晨讀。它為我打開心靈的大門,引導我從小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看完《道德經》,漸漸發現自己粗心了,安靜耐心的思考,作業裏潦草的字跡也變得正確了很多。從閲讀經典書籍中,我也體會到了做人的一些道理。比如文中“知人者智,知人者明;它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還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永遠永遠。天地那麼長,因為不是自生,所以可以長生不老。是聖人先他身後身;身外而活。不是因為它無私的邪惡?因此,它可以成為私有的。”意思是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是為自己而活,自然存在,所以能長久。所以,聖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卻是德高望重,把自己放在一邊,卻是自救。這難道不是因為聖人不自私嗎?所以他才能形成自己。

在應對競爭時,要敢於迎接挑戰,在應對失敗和不平等時,要用平常心去報道,用恰當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是一味地爭魚死。這樣有助於自救,獲得最終的成功,只有積累才會蓬勃發展。同樣,“無為”是用來寬容待人的。“海納百川,氣度大,牆立千里,物慾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