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論語》心得體會1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心得體會15篇

《論語》心得體會1

我第一次知道《論語》是在國中課本上,我們學習的是簡單但很有哲理的論語十則。當時我剛開始學習古文,還不是很能理解難懂的古句,但論語讓我對文言文開始感興趣。它讓我感受到了古人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我被他們的才華所吸引。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它的內容很廣泛,記載了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各方面的言論。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創建的儒家思想不僅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思想和文化傳統有着深刻的影響,對世界也有很大的影響。《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的用處之大了。 我最欣賞論語的是它的許多句子語句雖然簡單,但哲理深藴,發人深省。不僅在做人方面,在學習上、教育上、治國上都有很深刻的道理,總能讓我有很多收穫。

這學期學習了老師的《人際關係》這門課,更加發覺論語的偉大,它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知識。首先在做人方面,就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論語》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視仁德,重視個人修養和人的的全面發展。在人格塑造方面,第一:孔子提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像器物一樣只具備某一方面的用途,君子應以道義作為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他,用忠誠來完成它;第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第三:孔子認為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第四: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見的差別還在於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其實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們如何和自己周圍的人相處,除了有正確的交際觀點,我們在為人處世上還要自我做起。在與別人交談或評價他人時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資格去評價他人。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該時時刻刻要遵循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在學習中努力做到少説多做,做事要積極,説話要謹慎。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説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用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心態要約束自己要求自己。

《論語》是古人智慧的體現,其中有太多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借鑑,我還需要去更深入地讀懂它,讀透它,《論語》的智慧值得我一生去學習。

《論語》心得體會2

《論語》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大,宋朝開國宰相趙普説半部《論語》治天下。于丹教授對現代人説半部《論語》可以修身。于丹《論語》心得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了兩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子對人們説過的最簡單的道理。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解開我們現代人的心結嗎?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士,這麼多學生,也是家家都有難心的事。那麼他們又是怎樣看待人生呢?

孔夫子的學生司馬牛有一天憂傷地説:別人有兄弟,偏我沒有!他的同學子夏就勸他説: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就要學會承認。但有些事情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比如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虛有禮。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要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這就是《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現代人對待人生的態度。

一種遺憾,在現在生活中你也可以放得很大很大,也可以放得很小很小,這就取決於你的心態和素養。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下半瓶了!樂觀主義則説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在今天這麼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論語》給我們現代人的,永遠是最簡單、最普通、最生動的道理。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解讀,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論語》,認識它的價值。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值得一讀。

《論語》心得體會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清脆悦耳的讀書聲還在耳邊迴響,一轉眼,我參加論語讀書會已經兩個學期了。

坦白説,在我第一次聽老師講《論語》的時候,我以為只要會讀,知曉其意即可,但在一次次的接觸中,我發現不僅要把它學會,學好,還可以從中體會到做人的“禮”,體會到孔子的教學理念,體會到那一言一行中孔子對學生的期盼。

每次讀書會何老師會讓我們輪流主講,令我記憶最深的是我主講那一次,講的是“雍也篇第六”。做主講,要先做好功課,——查字音、理解句意。在準備的時候,遇到了歷史故事,我就會去查它的背景和相應的資料,在一次次奮筆疾書中,我理解了那些難懂的文字。到了主講的那一天,在朗朗的書聲裏,我自信地把準備好的故事有滋有味地講給大家聽,我把人物的資料、生平……生動有趣地講出來,使得論語的文字更易懂。在講給大家聽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着、改變着,同時也學會了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講解。

讀書會結尾,何老師都會讓我們講講本週的收穫,以及下週的目標。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我們的言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讓我明白了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讓別人去做。這個星期我們的實踐是日行一善,我感覺自己的心靜了一些,因為能更多地關注身邊的人,關注自己能為別人做什麼。

《論語》是一本藴含着生活道理的書,它是千百年來思想的薈萃。感謝老師,感謝同學,能讓我在《論語》讀書會上遇見中華文化的至寶!

《論語》心得體會4

讀完《論語》後,我感覺真是受益匪淺,同樣給我以心靈上的震撼!我的理解就是教導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點就是要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與人為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有同事問我《論語》2500多年前的經典語錄,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我很斬釘截鐵回覆他!能“絕對能”他從如今人們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論語》,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我看到他舉的例子,打的比方,他的經典妙句,真叫人折服。解讀之精妙,文學功底之深厚,無不叫人連連稱絕。我決定去買一本養心、交友、處世、有利於工作的好書來苦心修讀希望我們都有啟迪和收穫人的一生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磨難甚至有權財的誘惑,如何來面對生活給自己帶來的不幸又怎麼樣拒絕誘惑,黃部長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思想,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他説:“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一次再一次怨天尤人,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歡要的東西,也不要強壓給別人。在孔子老人家這句話的基礎上我想在現代人,將其意思改為日:“已所欲,施於人”,就是把自己想要的東西,讓與他人,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與他人,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傳授給他人!因為在現代社會中,可以肯定的説沒有!沒有多少人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讓給別人呢?現在的我們都有這等心胸嗎?人人有了,集體多和諧,社會多美妙!我們現代的得修煉。“人與人之間,事情與事情之間的比較,沒有單純的技巧高下之分,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麼這種境界的標準就取自於“大道合乎自然”。又有誰會真正想到和做到(吾日:“已所欲,施於人”)應該放下時且放下,你要寬容別人,“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對於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要忘卻,不要抑鬱於胸,要學會自己勸自己,想開些,何必計較那麼多呢?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説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説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而在我年輕氣盛的時候,是一個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現在的我是一個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我想以後還應該看看藍色的天空。

讀完後我在想:《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循循善誘思想的老師,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一面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在現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涼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我要常讀更深入的讀,以理論指導我的行動。

《論語》心得體會5

根據總部統一學習“《論語》心得”的要求,我分社按照已上報的學習安排計劃再次對“《論語》心得”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大家仔細聽、用心記;在討論過程中,大家積極發言,場面熱烈。起到了再次學習“《論語》心得”成效,同時個人收益頗豐。現將個人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查找、總結和剖析如下:

一、個人優點方面

對工作認真、負責、熱情: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繼續查找個人此優點中仍存在的不足,對工作認真、負責、熱情是否每一項工作都作到了,還有待完善,以後繼續發揚此優點。

二、個人缺點方面

1、性格急、脾氣暴:作為一個年青的城信人,有一點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固然是好,但是如不能克服和改正的話,對個人以後的工作和生活都不能起到積極和有利的作用。通過此次學習,對此缺點進行剖析,認知到此缺點的危害,就像“《論語》心得”中所講的“釘釘子和拔釘子”的故事,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主動的克服。

2、説話不講方式:同樣是一句話,有可能使人笑,也有可能使人煩,特別是我們所從事的行業,在服務至關重要的今天,更要注重自己的説話方式。此方面要多像老同志學習,多像比自己優秀的同志學習,力爭使每一次溝通和交流都能形成和諧的氛圍。

3、個人業務不全面,加強自身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夠。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城信社上班,由於個人認識不到位,只對所從事的業務進行了學習,對其他相關的金融知識學習不夠。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強全面學習,跟上業務發展的需要。要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重點加強對薄弱環節的學習,對管理知識的學習。

通過本次學習和對優缺點的深層次剖析,充分認知到目前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同時通過與他人的比較,認知到自身仍要繼續加強的地方。最後,希望自己能夠以此學習為契機,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用自身仍存在的缺點時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鞭策自己。

《論語》心得體會6

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時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來明辨是非。那麼,何為君子?何為小人?我們如何來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釋論語中對君子與小人的界定?請收看《于丹<論語>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裏面做人最經常出現的一個標準就是兩個字“君子”,其實這是我們在今天也經常説到的一個標準,説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麼是君子?我們今天就説説《論語》中的君子之道。

畫外音: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的兩萬多字的論語,其中“君子”兩個字就出現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們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將為我們講授《于丹<論語>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其實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個標準,君子都是那些內心完滿富足,先自我修繕了修養,而後才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説,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和內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風格永遠都是相關的,當我們説一個人在風格上表現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有那麼一副與世無爭與人恭敬的氣度,這種風格的力量一定來自於人格。

孔子有一個學生司馬牛曾經問老師:

畫外音:

“老師,什麼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沒有擔憂,沒有恐懼。”

“哦,沒有擔憂沒有恐懼就是君子了,這也太簡單了!”

于丹:

學生很不以為然,一下子沒聽明白,覺得這麼簡單,就又追問了一句説:“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這就能叫君子啦?老師還是淡淡地跟他説:“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也就是説,我們老百姓的語言系統説,半夜敲門心不驚。一個人夜裏面睡得踏實,這就叫內省不疚。一個人內心反省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在社會上所作的一切的時候沒有愧疚,這就可以做到不擔憂不恐懼。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就是一個君子的標準。那麼這個標準呢,説低也低,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到,説高,這也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談過這個問題。孔子一上來先很謙虛,他説“我們今天來説説君子”。説“君子道者三”,做一個君子有三點是要做到的,然後他很客氣的先謙虛了一下説“我無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點呢?叫做“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也就是説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每天行於世間百態之中,真正要做到內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種仁義的大胸懷,讓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憂傷、憂思、憂恐、擔憂,全都沒有,這一切來自於什麼呢,來自於你內心的仁厚。由於你寬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細節不計較,由於你心懷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糾纏於這個世界給你小的得失。

第二點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

其實我們看漢字的構成很有意思。這個“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個“或者”的“或”,下面一個心字底,對吧?其實“或者”,數學上叫或然率。什麼意思啊?就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此為“或者”。那麼當世界面臨眾多的抉擇,你可以這樣走,也可以那樣走的時候,就要看你這個心字底託得是不是足夠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斷,有定力,你明確,你就不至於被世界上諸多的選擇壓垮。

對於我們當下的人來講,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在過去有人説區區半個世紀之前,每一個人從職業上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從婚姻上一生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居住上一生就是一個大雜院的鄰居,但是在今天選擇太多,視野廣闊,這是一個繁榮時代給我們帶來的迷惑。怎麼辦呢?我們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們能夠讓自己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這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智者。

那麼第三點就是“勇者不懼”。

當這個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懼、恐懼、懼怕,這一切壓來的時候,我們記得老百姓的一個説法,叫做“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説,當你自己的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自己知道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那麼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説,我認為一個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內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憂、惑、懼。他説就這麼個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學生子貢就笑了,説“夫子自道爾。”您説的這三個標準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這樣的人,真正身體力行了,所以可以把這樣的感受説出來。其實這就是他所説的君子。

其實孔子給我們做人的標準是什麼呢?他沒有説你要追緬古聖先賢,你要流芳後世,他所説的就在現世,就在此際,就從自我修養做起,做一個真君子。所以什麼人是君子?君子不去過多的苛責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這就是孔子所謂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

我們今天老説做人要厚道,什麼是厚道,厚道不是窩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能夠自內心厚道而去薄責於人。少苛責於人這就是君子。一個真君子,他那種坦蕩情懷,是一種由內而外洋溢出來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從來不抱怨,不哭天搶地,這就是孔子所説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説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沒有人瞭解我。人能做到這樣嗎?不容易啊。

話外音:

其實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有人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于丹教授認為,《論語》中對於學習的論述很有意思,它認為學習者有兩個目的,一種是為君子學,一種是為小人學,難道在學習的問題上也有君子與小人之分嗎?

于丹:

孔子説“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其實這個觀點後來在儒家的一個大師荀子《勸學篇》中又得到了發揮和解讀。

什麼叫“古之學問為己”呢?説真正尊崇學問的人,遠古的遺風是學術為了人心靈的建樹。真正人去做學問是為什麼?就像今天的讀書,從小讀到大,無非是學會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學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有內心忠誠的公民,再讓自己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就是為了完成這麼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那麼那種為人之學又是什麼呢,就是學了一點知識以後把它當工具,比如説去寫文章、評職稱,作為一種技能謀一份職業,用這樣的知識和學問來取悦他人,在社會上為自己謀得一份福利,這就是被孔子所説的那種為人之學。

所以孔子曾經直接了當跟他的學生説:“汝為君子學,不為小人學。”何謂君子學,就是讓我們更超乎功利一點,讓我們所學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實用,而要想着修養。因為一個人,只有你內心修養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瞭解自己在這個座標系上的位置以後,你才不能夠有那樣一種起起伏伏的歡喜或者沮喪。應該説這是孔子對於標準一個明確的界定。

什麼是君子?君子永遠着眼於當下,君子永遠要做自己內心一個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標從來不好高騖遠。我們看到了,孔子從來不説君子就要象誰誰誰那樣,孔子這裏提出的君子永遠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座標系,從眼前做起,從今天開始學習,讓自己成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其實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説在一條小街上開了三家裁縫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圖把自己説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説“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把這個大牌子掛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所以做了一個更大的牌子,説“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第三家想了想説,“我難道還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擺在那兒,結果那條街上的所有客人都來了第三家,前兩家變得冷冷清清。這第三家牌子寫得是什麼呢?他寫得是“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也就是説,他把這個視線放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

畫外音: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於“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呢?于丹教授認為光做一個善良的人是遠遠不夠的,君子還要有第二個標準,這是一個什麼標準呢?.

于丹:

也就是説第一個標準他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第二個標準他是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須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闊的,那麼這種宏闊之志可以要求一個人不是太顧及眼前的生活。

孔子曾經説“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麼樣,自己過的日子怎麼樣,那麼這個人她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君子應該是胸懷天下的。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這樣的一份擔當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傳統文化中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其實我們想一想,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立的,甚至是針鋒相對的兩個流派,它其實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這就是我們經常的一種表述,叫做“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一個人在發達的時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個人在窮途末路困窘於一個不堪境地的時候還要不放棄個人修養,這就是君子了。一個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斷的完善,磨礪自己,然後他走到真正發達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去幫助別人。

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代,在孔子之後,經過唐宋,我們能看到諸多名士,他們都是在自己極其窮困潦倒的時候還能做到胸懷天下,這點其實你想來是不可思議的。比如説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説自己的家裏面,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樣一片窮困潦倒的時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讓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説范仲淹,范仲淹説一個人他即使是處江湖之遠的時候,他不可能居廟堂之高的時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麼這樣一些情懷都是什麼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實一個人有如此的一個志向,有如此一種宏闊的眼界,這在《論語》中是一直得到鼓勵的。孔子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牽掛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繕的怎麼樣了;而小人懷土呢,每天就惦記自己家的房子,他不會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説我怎麼樣能夠多買一套房啊,我怎麼樣能夠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還可以再多得一點啊,每天就在算計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質生活這些人。這被孔子或者説被整個儒家學派稱為是小人的心思,當然這也沒有太大的過錯,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這麼一點點利益上,而沒有道德的話他就很危險了。它會導致什麼結果呢,這就是下一句,所謂“君子懷刑”,而“小人懷惠”。

君子從來是尊重法制的,這個“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説一個國家的規矩、尺度,所以君子懷刑就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這個社會的制度,就像我們每一個人走路過過街天橋、走人行橫道、等待紅燈,這些看起來都會給我們生活多多少少帶來一點限制,但是這點限制讓你在一種尊重製約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種社會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就是君子懷刑。

但是小人是幹嗎呢?懷惠。這個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説,鑽小空子、佔小便宜,一次兩次,這裏面潛藏的危機肯定要吃大虧。一看説紅燈跟綠燈中間閃着黃燈,可以跑過去,就趕緊跑過去吧,一看説車趕緊剎車了,等着我過去了,覺得這件事情佔了個小便宜,久而久之,這裏面有多大的隱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麼是小人呢,就是沒有大眼界,搶佔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麼説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個君子不妨從倡導的恆心開始。恆心二字不容易啊,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由於有了多元選擇,所以我們是興奮的,我們是歡喜的,我們是激情的,我們是在眾多選擇中跳來跳去尋找眾多價值的。在今天我們都是一個聰明人,但是我們缺少的是什麼呢?是在浮華選擇中真正的恆心,而恆心是成為君子的前提。讓我們多一點恆心與定力,這就讓我們接近了君子的標準。

其實每一個人,當他走向這個社會的時候都會懷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圖偉業,希望能夠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但是很快這個幻影會象肥皂泡一樣一一破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恆心的那個光環沒有足以支撐我們做下去。所以做一個君子我們不見得都能夠做到無恆產有恆心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那麼離君子已經不遠了,這是第二個標準。

孔子還有第三個標準。

畫外音:

于丹教授認為,《論語》中所説的君子並不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的,君子其實永遠是我們的鄰居,我們的朋友。而君子第三個標準恰恰能使我們在同事之中、在朋友圈裏辨別出君子與小人的不同,這第三個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于丹:

一個真君子的第三個標準就是好處事,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這個人最終在團隊的合作中有所作為。所以孔子曾經説君子跟小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君子“羣而不爭,矜而不黨”。

君子是合羣的,他在一大羣人裏面他從來是不爭的,不跟別人有太多的糾紛爭執,他一個人內心可以是驕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決不結黨營私。什麼是黨,我們今天有一個詞叫做黨同而伐異,就是結黨營私,君子從來不結黨營私,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是什麼標準呢,和而不同,這麼多人在一起,我們的觀點肯定不一樣,當我們説出自己觀點的時候,一個真君子會認真的傾聽他人,然後他能夠理解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標準,這叫和而不同。

孔子有一個表述,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篇第二)什麼概念呢?周就是這麼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個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象空氣裏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但是他不張揚自己,他讓所有的人都受到照應;但是小人是什麼,是比,我們看比這個像形字是兩個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説,小人聚小圈子,他不會照顧大家的情緒。比如説開一個PARTY,一個君子會讓這裏面遠近親疏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但是道德標準稍微低點的人呢,他就會來了以後找他最意氣相投的人,然後到一個角落去嘀嘀咕咕,他會覺得説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但是不顧他人的感受。所以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這種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為什麼會出現那種比啊,會出現結黨營私啊,就是因為他自己心裏嘀嘀咕咕,他老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屑與此,坦蕩蕩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歡欣的快樂的,這就是一個坦然的人。

其實中國一直所倡導的古典美是一種和諧為美,而和諧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溶注。其實這就是一個君子之道,君子從來都是好處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經有這樣一段很生動的描述,他説:“君子易事而難説也,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論語.子路》)

一個君子他容易處事,但是你難以取悦他。大家能夠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這中間他喜怒不形於色,不會説輕易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後門。“説之不與道,不説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給他一點賄賂,你給他一點個人私利,他是不會高興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這個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把你量身訂做安排在一個位子上。我們知道每個人能力都術有專攻,一個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定有他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從不勉強別人,而是審時度勢,根據這個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個功能,這就叫器之,把你自己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不刁難你。這種人就是很容易處事,但是你很難取悦他的人,這就叫君子。

好,再看相反的例子。論語的這種敍事方式特別容易懂,就是因為它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換一個相反的角度你就知道什麼叫小人了。

“小人難事而易説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別容易高興,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難處事的人。我們想想,就“難事而易説”這五個字勾勒出來的多生動,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吧。比如説你給他施一個小恩小惠,你幫他一個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請他喝一頓酒,或者説請他去桑拿,去按摩,這個人很快他就高興了,一個真正這麼容易被收買的人就能夠好合作嗎,這個人是不容易共事的,為什麼呢,因為你取悦他的這種方式是不合乎道的。這就是孔子所説的,“説之雖不以道,説也。”你取悦他的雖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興。那麼你取得了一時的歡心,你以為他以後就會非常忠誠的一路給你開綠燈嗎,等到真用人的時候,“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備是完備的備,什麼意思呢,就是求全而責備,你這個時候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打通了關節,接上了關係,終於有一天他來為你辦事了,你覺得他會為你鋪開一條坦途了吧?這個時候他該求全責備了,他開始覺得你這兒不夠格了,那兒不達標了,你為什麼不怎麼怎麼樣,你還可以更好一點嗎,當提出所有這些要求的時候,會被對方覺得很尷尬,很為難,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畫外音:

論語中為我們描述的君子必須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于丹教授認為君子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那就是一個人的言行,也就是説話和做事的標準,一個君子的言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于丹:

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一個君子不要把自己的話先説出來。是你想説什麼嗎,先去做,這叫先行其言,把事都做完了而後從之,淡淡地再説出來,我無非是想做一件什麼事,現在就做完了。對孔子來講,那些誇誇其談,能夠描述得天花亂墜的人被他説成“巧言令色鮮以仁”。一個人説得如此光鮮,那麼他內心真正仁義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

什麼人是仁義的,什麼人是君子的,孔子説:“剛毅木訥近仁。”一個人內心是堅定的,剛毅的,而表面上可能是木訥的,他可能沒有那麼多的言談,這就是所謂的君子要“敏於行而訥於言”,就是一個君子行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語言上寧可慎重。

大家知道,在西方,在《聖經》裏面有一個説法,説這個世界上最追不回來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説出的話和失去的機會。其實説出去的這些話有的時候就像覆水難收,你是收不回來的,所以一個真君子寧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所以這就是孔子的標準,“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這留在今天是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説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話是君子之恥。

所以做一個君子,一定是與他人和諧的、好處事的、保持着對這個世界和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讓自己的事情從容不迫的做完。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但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其實在融會貫通之後還有一個很高的標準,就是君子從來不是作為一個固定的職業,一個小角色被擺在那裏的,他們是變通的,他是與時俱進的,是在這個社會整個的大變革裏面隨時調整。由於他不斷進步而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地位,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四個字,叫做“君子不器”。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器皿存在的,君子不是個容器。其實,容器是什麼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矩地擺在那兒做一份職業而已。也就是説,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境界是理想主義。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為,而在於他的所為背後的動機。

人很奇怪,我們是思維決定行動的動物,也就是説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每天所作的事情大體相同,但為什麼做這樣的事情解釋各有不同。我曾經看到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學家他寫的一本書,在這裏面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他説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兒汗流浹背地在那兒搬磚。他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他去了以後就問第一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呢,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回答他,説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苦役搬磚呢;他想了想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就去問第二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這個人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裏的磚先給碼齊,看了看跟他説,我砌這堵牆;後來他又去問了第三個人,他説你在幹什麼呢,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裏的磚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驕傲的跟這個人説,他説你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

其實大家可以看一看,這三個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讀是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我把他稱為悲觀主義者,也就是説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認為這是生活給你的一份苦役,對吧,我們總要付出嗎,你當然可以看到當下的辛苦他是確實存在的;第二種人的態度,我把他成為職業主義的態度,你知道砌一堵牆,他是一個局部的成品,這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個職務和職稱,你知道你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所以呢你不低於職業化的底線,但是你沒有更高的追求。這個境界是什麼,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器的境界,作為一個容器存在你合格了;而第三個層次,我把他成為理想主義者的境界。也就是説,你眼前的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聖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終會有一個夢想。你是為了夢想在走着從腳下到達夢想的歷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價值的,你的這種付出一定會有最終的成全。走在這樣一條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絕不僅僅作為一個器皿。

其實,“君子不器”這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這四個字深刻的內涵就在於我們融注前面幾個層次的君子要求之後,當我們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時候,不要滿足於眼前所作的當下的事情,而要看到這個事情背後的詮釋,他相關於我們的生命,相關於我們的夢想,相關於我自己在整個這個社會座標中,能不能夠建築起來一座教堂。可能由於一個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這個教堂,而也因為有一個教堂夢想的籠罩而成全了一個個體。

大家都知道,曾子所謂日三省乎己之説,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什麼呢,有這麼幾件事:

第一是為人謀而不忠乎。也就是説作為一個社會的角色,他去做事,他是不是真正忠於職守,做到了他的崗位了;第二一個是與朋友交不信乎。就是他作為一個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間的相處,他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誠的,守然諾的;曾子的第三個標準很可愛,叫做傳不習乎。你所學的這些個知識,你又温習了嗎。這是一個學習的標準,就是一個人你是不是又在今天進步了一層,你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個新的心靈境界,你能不能又有所提升了,這其實就是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種標準。

由此可見,“君子”這在《論語》中是出現的最多的一個字眼,那麼在這個字眼的背後,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諧的,他不存在兩千多年前的古聖先賢的典籍裏面,他其實就存在當下,我們眼前的選擇中,也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所。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個真君子。

畫外結束語: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那麼,我們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朋友對我們的生活和事業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論語》心得體會7

有一本書,如山澗清澈的泉水,淨化人們的心靈;有一本書,如林間徐徐的清風,撫平人們的貪婪;有一本書,如藍天上朵朵白雲,如浪花裏顆顆水滴,質樸無華。

沒錯,這部舉世無雙的經典就是——《論語》

讓我們怎樣為人的是它,教會我們處事的也是它;在我們遇到瓶頸時,給予我們方向和幫助的,或許也是它。

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可見《論語》的作用及影響對中國乃至世界是多麼的大。

可我們大家真正的瞭解過它嗎?

是的,在科技日趨發達的這個時代,許多人越來越繁忙,崇洋媚外的人也日益增長,當好不容易有休閒娛樂之時,大多數人便也成為了“低頭族”。他們的世界彷彿只有那部手機,他們的目光所停留的原因,彷彿只為那那塊冰冷的屏幕。他們殊不知書中的美妙,可是甚多啊!

傳統文化的流失,固然是一種沉痛的悲哀!

當然,既然科技已經越來越發達,《論語》中知識的傳播,不只看書這一種方法。收看影視劇也是一個極好的途徑。

影視劇的播出不僅能夠讓更多人感受到歷史的魅力,也能讓更多人瞭解中國的傳統,瞭解《論語》。

但影視劇難邊有摻假的現象。比如:為了收視率,不惜篡改歷史情節或人物形象等等。這些變動肯定會造成大眾對《論語》的看法有較大偏差。

可也不能一口咬定這種傳播方式是不行的,中華的文化淵遠流長,幾千年的“顆顆寶石”亦不能全部為我們發光發亮,總有那麼一些沉澱着。所以説,影視劇難以把握到實質,這也再正常不過了。

在這個傳播傳統文化的熱潮,現在的人們“看山是山,見水是水”。可待傳統文化及《論語》的普及,通過我們的齊心協力,共同改正,修訂,共同為這個美麗的祖國貢獻。通過我們為這個偉大“工作”的共同努力,將沉澱着寶石都挖掘出,並變得晶瑩剔透之時,大家對論語的看法,也將被我們刷新。

影視劇的質量在於大家,收視率也在於大家,《論語》此經典的正確普及也在於大家。我們每個人就要像《論語》中所説的那樣,廉潔正直,才能使中國越來越美麗,

《論語》的存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象徵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它需要流傳,不論影視劇的利與弊,最好的方法應是我們主動閲讀《論語》,讓經典永世不竭!讓中華民族的文化越來越燦爛!

《論語》心得體會8

《論語·學而》另一種理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澤厚説:"學"者,學為人也,論語讀書心得。學為人而悦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悦也。友朋來而樂,可以本體乃羣居而作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則雖羣卻不失個體之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説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其意義才能清晰地浮現出來。《論語》,這本子夏留給後世的學習筆記,記錄卻是如此簡單!(子夏在孔子的門徒也確算不得是最好的學生)以這則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體的語言背景:在什麼情況下,對誰,就什麼問題而言,等等,這些都不清楚。從文字表面看並不深奧奇僻,似乎確實是談"悦"、"樂"二字,如李澤厚所言:"…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特徵或精神是樂感文化。"倘以知人論世的方式以理解這則語錄,就一定作如是解麼?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孔子的這段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話語意重點並不在"學"字上,而在"習"字上。習,實踐。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學習如果能經常實踐它,那不也是很快樂的麼?"學"固然是快樂的,但實踐所學更能讓人快樂。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為心",是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廢墟上,這位生於"野合"的父母,起於貧賤的處境的殷宋公孫嫡系,成了"儒"的復興者。他説:"吾其為東周乎?""吾從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他想建立一個東方的"周帝國",他以幾百年來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禮》作為支柱來建構一個理想的家園。所以他認自己是這種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然而初不見用於魯,十四年周遊列國,棲棲惶惶一如喪家之犬,喟然長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雙鬢疇昔之夜,夢裏在空寂神殿的兩楹之間,撫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學何為?習也!學而無所用,才是一種真正的痛苦。學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樂而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九萬里的風等待揚起東海的波濤,託舉鵬翼扶搖碧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門曰朋,來當然是切磋修養,研討學問的;又自遠方,山高水長,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難得一見,這實在是可以快樂的事。"何時共把盞,重與細論文",這多少古人所臨風懷想的美景。

然而細細想來,我們可以有另一種理解:難道朋友都在遠方?近處無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不也是孔子所欣賞、所向往的麼?只是"微斯人,吾誰與歸?"現實生活的周圍卻往往沒有這樣志同道合者!

聖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卻照不亮附近凡人們的雙眸!凡人們會告訴你:太陽再鮮豔,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臉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臟病,娶不得!所以聖人是孤獨的。所以他期待遠方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他的光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寂的柴門,等待遠來的尋芳者扣響,打開一個塵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偉大的人,他的痛苦在於,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超越了他的時代;還在於他有更遠大的抱負。而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奈何這世上,謂我何求的人遠比謂我心憂的人多!更有甚者,人們總是習慣用石塊、雞蛋來迎接啟蒙者、先知者。

膽怯一點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於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點的人,譭譽無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即使是舉身赴清流,也不肖於同流合污。

孔子説:我不生氣!因為我是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怎麼好和小人計較?也罷,也只好如此了!否則,還有什麼能讓我寬慰自己呢?

可是當一個君子,真的好難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聲無奈的歎息,裊裊了千古!

《論語》心得體會9

從孔子談起,自他成名後,人們都尊稱他為萬世師表,殊不知他在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他還因此常常受到族人的歧視。在那個時代,既沒有造紙術,也沒有印刷術,流傳的著作全靠傳抄,倘若自己想保留別人的作品,就必須一字一字地刻在竹片上。而孔子對書籍的熱愛不淺,當時的《易經》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經常翻閲,以至於結實的牛皮繩都斷了好幾次。倘若沒有遠大志向,不熱愛自己的事業,孔子怎會以如此堅強的毅力支撐自己前行?

“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范仲淹幼年不幸,他出身貧寒,年少時只能跑到寺院中的一間僧房中讀書。每天晚上,他都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到第二天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兩塊,晚上兩塊。生活如此艱苦,他卻毫無怨言,專於研讀,終有所成,還為後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深受讚譽。

現在看來,至少名人少年多立志這句話並沒有錯。然而經歷了挫敗後,對“弘毅”的覺悟或許更加深刻。

《論語》心得體會10

《論語》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本書,它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我們喜愛。《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藴涵的道理卻很深遠,細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北師大教授于丹用她理性的頭腦和獨到的思考,將一般人很難讀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繫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從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論語心得》包括“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書中運用很多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

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首先:能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自己的苦痛。

其次:儘可能的用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

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温暖,而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他們的生活真的相差那麼遠嗎?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酒,悲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説,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源於心態不同。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孔子説,“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 ――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祥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閒。

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踩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我想,這正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心態的真實寫照,和別人攀比,比到最後常常悶悶不樂,鬱鬱寡歡。這是沒有什麼必要的,人要學會知足常樂。

現代社會中,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關聯。

讀了這樣的一本書,彷彿給自己的心靈澆了一次水,沖走了一些煩瑣世俗的念頭想法,滋養了自我的內心世界,讓我更積極地去面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論語》心得體會11

《論語》對於我來説並不陌生,在國中、師範的課本里讀過,在參加自學考試時,大學語文我也自認為對有關《論語》的內容有所瞭解。最近看了于丹教授《論語》,才發現自己所理解的淺薄。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把孔子的《論語》詮釋給世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麼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于丹教授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翻譯《論語》,並在其中穿插了很多能夠吸引人也能震撼人心靈的小故事,去註解去闡明去領會《論語》,《論語》不再高深莫測,不再那麼令人難以領會。

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論語》告訴我們,為人不僅要拿的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説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

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藉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憑藉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與他內心的世界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在人生之道中,于丹教授説:“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銘。”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短暫的一生活得有價值,那就是要多學習,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國小到老,其實就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孔子所言的從十五到七十的人生歷程,每個階段都是可以參照的一面鏡子,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壓力的增大,怎麼樣才能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那需要的是一種修煉,需要的是學會捨棄,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論語》裏面所教給我們的這種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這一點非常像禪宗裏面所説的一個境界,禪宗説這個人間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是這樣七個字。也就是説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總之,在當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真的能給人以心靈淨化,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給人以啟迪。

《論語》心得體會12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聖經》。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建國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藴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藴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人生,

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一、要勤學善悟,學以致用

讀完《論語》之後,腦子裏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於學習方面的論述。孔子很重視學習態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於“不善者”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裏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像我們工作時間短的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學習首先要勤奮,其次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有個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奮努力+正確方法+講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奮看成是首要因素,説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勤奮精神。勤奮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方法,就是要勤學、勤記、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幹,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兩者不可廢,要養成經常思考問題和總結自己的習慣。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形成自己有理有據的判斷,那就是要勤奮學習,勇於實踐,善於總結,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不斷温故舊學、收穫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

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新問題有新的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説,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

二 、愛人猶如愛己 ,敬人猶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現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麼自己付出了什麼,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有的人出口就髒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於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讚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 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對待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對所提出的問題要一一解答,為市民提供快捷服務、便利服務、微笑服務。

三、以正確的心態面對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承認現實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人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於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份內的事,那麼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四、生活中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論語》一書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具有極大繼承價值,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真可謂是“學而不厭悔人不倦”。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細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過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同一山體的花崗巖石砌成的,台階不服氣的對佛像提

出了抗議: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心中常常自覺不自覺的與他人凡事做比較時,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較方法是否有科學和理性。通過比較應該是發現差距而產生壓力和動力,因有了鑑別而便於定位和確定目標,其目標應是催人向上,奮發有為,這樣比起來我想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孔子説:“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將眼光放長遠些,你才會收穫更多。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徵,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説,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論語》心得體會13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説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應是守成期,順X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藴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藴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X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論語》心得體會14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和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首先在做人方面,就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論語》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視仁德,重視個人修養和人的的全面發展。在人格塑造方面,第一:孔子提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像器物一樣只具備某一方面的用途,君子應以道義作為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他,用忠誠來完成它;第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第三:孔子認為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第四: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見的差別還在於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在學習方面,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這對於我國如今的教育改革有很重要的意義。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次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還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在學習目的上,孔子明確指出要學以致用,為國家和人民做實事。

在教育上,孔子的教育指導思想是:有教無類,即受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主張:因材施教;在教育的目的上,孔子看來,進行教育的目的淨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為,為當時的社會服務。

對於治國之道,孔子的治國的根本在於人倫綱常屬於封建社會的產物,對於當今社會發展無多大借鑑意義。孔子還指出治國的前提在於君子要嚴於律己,端正自己本身,以此來帶動下級,使之產生上行下效的效果。孔子認為處理國家大事要處處從大局着眼,重視選拔優秀人才,同時要重視富國富民,教育人民,注重立法規範人們的行為物。

《論語》是古人智慧的體現,其中有不少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借鑑,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糟粕,批判的繼承和發展。

《論語》心得體會15

第一、四,五、六則是關於學習態度(包括個人修養)的。歸納起來,有三個要點:第一,一個人要掌握知識,必須不斷地進行學習,要好學,勤學,不知疲倦地學,並能把按時進行復習當做一件樂事。第二,要想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虛心拜周圍的人為老師,乃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第三,學習者要堅持自我修養,對自己,學而不厭,不怕別人不瞭解;對同志,以能相互切磋學問為樂;對弟子,教導要特別耐心。第二、三則是關於學習方法的,孔子着重強調了兩點:其一是,對所學的東西,應該按時複習。複習的目的在於記住它,加深理解,擴大新知。其二是,“學”和“思”要結合起來。學習時不動腦子,不想問題,就不可能學到真正的知識,也不可能獲得舉一反三的能力。從“温故”到“知新”中間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即在頭腦裏對獲得的知識和材料進行分析、概括和推導,缺少這個過程就不可能達到“知新”。但是思考又必須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才能有所得。

《論語》六則,篇幅簡短,立意深刻,三言兩語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富有哲理性。嚴肅而深刻的道理用談話、答問的形式講出來,給人以平易親切之感。反問句、感歎句的運用,使語言更具紆徐含藴的色彩。“温故知新”“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已成為學習中的格言,富有極大的生命力。

標籤:心得體會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