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精選10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道德活動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精選10篇)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1

我認為:思想道德教育要少“説教”。不防結合學科的內容,在課堂上抓住點滴的德育契機。

比如説在學生説到哪裏的花漂亮,她採了一朵做標本時就該及時指出:花是給大家看的,你摘一朵我摘一朵,那麼後來的人就沒有花看了。也可以使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具有育人的價值。我們班就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如《團結力量大》、《該先愛國還是先愛家》的主題班隊會;同時開展拔河、跳繩、小製作等活動,通過實踐,學生從中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找竅門,體會手腦並用的益處,找到集體合作的最佳方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義務感,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組織學生每人每週至少看一本書,開展讀書沙龍,好書推薦,讀書經驗交流等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展開想象的翅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班級中開展的活動,形式多樣,趣味性強,學生有了顯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參與意識日益加強,自理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處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更是使日常生活成了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習慣的演練場。

而對於不同年齡、年紀、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個性、興趣、學習習慣的學生要區別對待,做到因材施教。比如高年級的學生對説教、批評非常反感,嚴格的有很強烈的牴觸情緒,我總是先和他開開玩笑,放鬆他的心理防範意識,讓他知道老師是來幫助他的,讓他把老師當作朋友,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欠妥。

比如我們班上有名學生李某,他性格孤僻,上進心不強,逆反心理重,學習成績不好,缺少家庭的温暖。我初步分析了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並制定了應該先從心理疏導開始的教育方法,儘量讓他取得小的進步,循序漸進的轉化。具體的教育方法是:先通過班級師生交流,取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學生交心,還通過集體活動,為該生參加集體活動提供便利條件,讓其感到集體的温暖。另外,幫助其與養父建立起和諧的父子關係,改變自我審視角度,淡化自我怨恨意識。最後,幫助他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從而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勇氣。通過以上的工作,學生黃某的行為習慣大有改變,進步比較大,學習上也開始努力,初步收到成效。相信他能轉化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好學生。

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都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都是從小到大,通過點點滴滴的事情和感受,逐漸形成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要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想到這裏,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突然重了許多。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2

本學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我瞭解了很多基礎知識,思想上收穫很多。所以對很多事也要重新定位,畢竟學習讓我們變“深”了。……現在如果有人問你,“思想政治教育”課後,你的思想收穫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在對一般事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的同時,我學會了如何看待一個問題、一件事,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正確的成為社會人。具體感想如下:

1授課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生培訓班,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為學生工作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學生幹部隊伍;在學院組織的學生各項活動中,基礎課教師身先士卒,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指導人、以高尚的心靈感染人、以模範的作用引導人,以他們高尚的師德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起到了示範和指導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課 “這門課很實際,在生活中處處可用,不像有些課程必須在特定的領域,特定的環境下,才能施行。……“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很生動,很吸引人。以前的政治課教師總是沒忘沒了的板書和知識要點,課後死死地背誦,好不痛苦。而現在老師的授課方式很輕鬆,愉悦,她不會把課本翻來覆去的朗讀,她不會強迫我們記憶,更重要的是,她口中的故事總是娓娓動聽,變幻無窮。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呀!

3人之貴,貴在思想;人之美,美在心靈,心靈美也就是行為美,思想美。可以説,“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學習,讓我深受美學的啟發。人無完人,而學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後,讓我自身有了一種對美的渴望。讓自從第一次上此課程開始,我們便從大學開始的做人的基礎上能夠明白了做人不僅是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在以後的課程中,更是針對我們大學生的信念、愛國精神、人生價值、道德修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法律意識上進行全面剖析。大學生不僅要成才,但更重要的是成人。就象我們在學期末舉行的誠信考試,更是對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實踐考查。……明白了做人不僅是“君子以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也是這就是我學學完後最深的感悟。己不斷的去追求美,而且這種美不單侷限於外在美,更是深入到了心靈行為。

學習此課程後,我們一定不忘加速自己的步伐,無論是學習,還是思想上緊跟時代的發展,繼續深入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用科學先進的理論武裝我們的大腦,不説為四化建設出一份更大的力,也許該向家鄉的人們證明點什麼,或者更好為自己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做準備。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3

“博學為師,身正為範”——這是我上師範學院時經常接觸到的一句話。如今我也成為了別人的老師,加入到了教育這一行業領域中來。

時光荏苒,不經意就從指縫中溜走。數數日子,我參加工作已經一個月了,嚐盡了其中的各種滋味。在工作的前幾個星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德育培訓課程。通過這幾次的培訓學習,對於像我這樣的新老師是十分及時的,意義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談談這幾次德育學習的心得體會。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視的。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比較明顯,大多數人認為:德育工作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學生的學習好、成績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學習成果。其實不然,學習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做人,而德育正體現了做人方面。成績只是學習的一方面,只有培養出良好品德的學生,我們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不僅要重智育,還要重德育,只有這樣教育才算完整,人類才算完美。

這次德育培訓給我印象最深就是關心和愛學生。教育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經過一個月的教學生活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德育內容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相當重要。教書是一門藝術,尤其是語文學科,我們更應該以愛學生為基礎,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豪感;以表揚為主、少批評,先肯定、再糾正。

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不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導其行,更重要的是以愛動其心。首先,我們先要從的生活小事中關心學生。教育其實是點點滴滴的積累過程,我們要注重細節才能全面地觀察和了解學生,從而對症下藥。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其實,教師什麼都不用多想,對學生奉獻愛心就足夠了,對學生的關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許他都會銘記於心。其次,教師要給學生多一點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學業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學習好的還是壞的,教師都應該一視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對學習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期望,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使自己更優秀;對學習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不僅要對他們有信心還要使學生自己建立起自信。無論差生還是犯錯誤的學生,教師都應該要給學生足夠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心態,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學生,用一顆博愛的心去愛護每一位學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教師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所以,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德育的培養,腳踏實地地把它做實做細。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滲透其中。讓我們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學生,用自己愛感化每一位學生。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4

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覆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大致可以概括為研討型、辯論型、體驗型等教學模式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其關鍵是能否使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實踐感受和切身體驗,促進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受教育者主體道德法律意識外化的兩大飛躍。在實踐教學中,必須重視情境感受、活動體悟和價值辨析等基本環節。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密切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片面強調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或者片面強調實踐教學忽視理論教學的傾向都是不可取的。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範性和實踐性,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規範向行為實踐的轉化。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範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還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與實驗。

一、實踐教學的功能和教學目標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髮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

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覆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是指外在於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並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定地調節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複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過程。

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於外部環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它實質上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善於運用正確社會評價的輿論引導受教育者主體,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對於順利完成內化和外化的動態運行過程,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具有重要的強化、激勵和促進功能。

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大飛躍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於意識或精神的範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範、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大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大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對穩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大飛躍並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覆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層次和階段是重要階段。認同,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後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於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為主體在認知、情感上,對外在於主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的實施價值、意義的認識趨同,並指導自身自覺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認同階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體將外在於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意識、自身需要的認知和情感體驗,並轉化為其自身內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該階段是確定更深層次內化的基礎,是完成內化和外化運行過程,實現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展兩大飛躍的動力源泉和心理基矗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徵是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道德或法律行為的主觀動機發自其個體的自我需要,並使這種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趨同,它區別於特定情勢下的盲從。主動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的道德法律行為,是在內化和外化機制的作用下主動實施的,它區別於在特定外部壓力下被動的服從。根據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認同層次和階段,“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應重視受教育者主體對道德和法律理論的接受、認知和情感體驗,並在動情上下功夫,做到扣人心絃、激動人心,將學生引向正確的道德和法律行為實踐。信奉,即個體人在認同外在於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行為實踐的情感體驗,建立在道德和法律價值信念基礎上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傾向。道德和法律價值信念是人們在內化和外化運行機制的作用下,對轉化為內心信念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價值及其真理性堅信不移,它是系統化的道德法律認知和相對穩定的情感體驗的結晶,是外在於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的較高層次和階段。信奉階段除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高度自覺性、主動性外,還具有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堅定性和相對穩定性等特徵。信奉的關鍵是“信”,其特點是對道德和法律有關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通過道德和法律的實踐感悟、情感體驗,堅信其認識的正確性、科學性和真理性,並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烈的情感,它是激勵人們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精神力量。道德和法律信念堅定,則認識必然深刻,情感必然強烈,意志也就愈堅定,行為則愈自覺。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對穩定性,是指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後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轉化為其自身意識和自身需要後,不會因為外部條件的影響而動搖,相對穩定並持續地實施某種符合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行為。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進入信奉階段,標誌着兩大飛躍的階段性實現和完成。在信奉階段,受教育者主體不僅能夠依據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對穩定的實施道德和法律行為,而且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

二、實踐教學的課型探討

近年來,我國高等學校的廣大教師在教學改革中,努力探索實踐教學的課型。這些課型內容廣泛,大致可以概括為研討型、辯論型、體驗型等課堂實踐的課型和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課型。

1.研討型實踐教學模式

研討型實踐教學模式是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亮點之一。它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專題為載體,以研究和探討為方式,以交流研討為主要途徑,指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達到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的教學目標。例如,“職業與道德”理論闡述之後,引入“某些大學生就業後被辭退”、“失信的代價”、“用人單位在試用期間增設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測試”等典型案例和專題,引導學生圍繞該案例或專題發表看法,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研討。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每小組指定1名同學參與全班交流,圍繞專題發表看法,最後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性講解。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明確提高以“敬業”和“誠信”為核心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成功開創事業的一張必不可少的入場券。用人單位在試用期間增設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測試的現象告訴我們,在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用人單位非常重視選用人才的職業道德素質,一個人的成功固然需要知識和智慧,然而,如果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沒有極大的熱情和艱苦奮鬥的敬業精神,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從而加深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修養有關理論和知識點的理解。採用這種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確立研討題目,制定研討方案。研討題目的確立應該立足於對該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和教材內容的認真分析,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學生思想實際,做好課前準備。選題要準,質量要高,既要有理論深度,又要有實踐基矗最好是選擇那些學生比較感興趣,能夠積極參與研討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針對性和典型性的專題。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受教育者主體之間可以相互啟發、活躍思想,把教學過程的“一言堂”變為“羣言堂”,營造一個暢想爭鳴的求學氣氛,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其學習熱情,鍛鍊其研究問題的能力。

2.講演辯論型實踐教學模式

講演辯論型實踐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講演或辯論等方法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圍繞某一專題安排學生開展講演或辯論活動。通過講演或辯論活動促進學生加深對有關理論和知識點的理解。例如,“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理論闡述之後,安排“胸懷民族復興,立志奮發成才”的講演活動。其具體做法是:提前1周或2周把講演題目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報名,擬定參與講演人員的名單,做好講演活動的準備。在講演活動中,教師結合該專題涉及的有關理論和知識點做好總結和點評。通過講演活動提高學生收集資料、語言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再如,“大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理論闡述之後,安排“愛崗敬業辯論活動”。正方圍繞要“幹一行,愛一行”的論點進行辯論;反方圍繞要“愛一行,幹一行”的論點進行辯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部分學生分為2個組(正方與反方)展開辯論,用點評方式進行總結。組織“幹一行,愛一行”和“愛一行,幹一行”哪一個更重要的辯論活動,涉及到職業態度和職業道德。如果所從事的職業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一致,並符合自己理想職業的標準,一般情況下往往能夠做到“愛一行,幹一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現實與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往往會發生矛盾。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理想的職業標準選到滿意的職業,無法改變自己的工作崗位,但可以改變其對所從事職業崗位的情感和態度,在崗位工作中逐步培養職業興趣和情感,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品質,從而擁有一份驕傲的人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職業理想與理想職業、國家需要與個人興趣之間的關係。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所要求的職業理想,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原則的職業理想。即使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還不夠理想,也應該熱愛本職工作,“幹一行,愛一行”,兢兢業業地做好本職工作。當國家需要與個人愛好發生矛盾時,應服從國家需要。

3.體驗型實踐教學模式

體驗型實踐教學,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安排學生走向企業、農村、部隊接觸社會、瞭解國情、體驗生活。通過社會實踐的感悟,理論聯繫實際,加深對有關基本理論和知識點的理解,增強社會責任感。例如,“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理論闡述之後,安排學生“結合所學專業調查企業的職業道德規範”,對企業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現狀進行分析,並寫出調查報告。通過對企業職業道德規範的內容,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現狀,企業管理者對企業職業道德狀況的評價等進行分析,明確職業道德的內涵與基本特徵,瞭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正確認識遵守職業道德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從業者事業成功的保證。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積極主動走訪用人單位,調查瞭解該單位的用人標準和對人才職業道德素質的基本要求,並寫出心得體會。通過調查,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社會對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素質非常關注,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聘用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從而提高大學生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的自覺性。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有利於加強大學生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實踐導引,通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促進其良好道德法律行為的養成。

實踐教學模式的關鍵是使大學生通過實踐感受和切身體驗,激勵、促進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受教育者主體道德法律意識的外化兩大飛躍。在實踐教學中,應該重視情境感受、活動體悟和價值辨析等基本環節,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反應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境感受,即以情感體驗為切入點,激發大學生的情感並強化其認知。情境可分為“人為模擬真實生活的情境”和“現實道德法律實踐活動的情境”,通過情境化的實踐教學使大學生加深情感體驗。活動體悟,即通過設計或開展一定的實踐活動,引發學生積極參與並獲得感受體悟。價值辨析,即以現實生活中人們關注的具有道德意義的典型事例為引導,啟發學生進行道德分析、評價、論證,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價值判斷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是個老話題,但仍有許多問題值得認真探討,有待於該課程的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摸索和創新。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5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見解,以他虛懷若谷的氣魄,向世人闡述了怎樣為人處事,怎樣進行科學管理,怎樣修養身心,怎樣求知,怎樣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靜無為,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否則就會招來禍患。

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於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後半部主要論述瞭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恆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慾”。這與他所主張的“清淨無為”異曲同工。“無慾”也就是貫穿《道德經》的主要思想。

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醜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裏,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着危機、爭鬥、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準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準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裏,無苛政之苦,無重税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6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開啟了人類自古以來幾千年探索自然規律的序幕。辯證地看待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指導我們的生活大有裨益。

老子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見,向世人闡釋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進行科學管理,如何修身養性,如何求知,如何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遵循道路(也就是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過去是最好的。”在古代,按照法律辦事的人,“天清地好”,上帝對法律的尊重可以是明確的,地球對法律的尊重可以是和平的,上帝對法律的尊重可以帶來和平,河流對法律的尊重可以充滿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是無窮無盡的,侯軍國王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得到世界。“是它造成的”。“天空晴朗,會裂開;如果土地上沒有和平,人們就會害怕;神沒有靈,要懼怕安息;山谷不盈利就會枯竭;萬物不能生,必滅;王厚不正直,會害怕的。”意思是,天不晴,可能崩裂,地不太平,可能崩塌,神仙不顯靈,可能消失,河流無水乾涸,萬物不能生長,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慾望太多,就會厭倦生活;如果你很安靜,什麼都不做,你會很滿足,很快樂,否則你會帶來災難。

老子的《道德經》提出了他的辯證哲學的治國安民思想。《道德經》前半部分主要討論治國方略,後半部分主要討論如何治國。

第一段“道可説,不可恆,名可名,不可恆。”意思是道作為世界的本源,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但不是永恆的。"可以命名一個名稱,而不是一個常量名稱."它是一個可以被調用的名字,而不是一個常量名。“未知,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説,天地剛呈現的時候沒有名字,萬物逐漸出現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不是永恆的)。“所以,總是沒有看到它的美好的慾望,往往有看到它的尷尬的慾望。”意思是我們常常在沒有慾望的時候去探索它的奧祕,有時候去探索它的倪端。"這兩個名字相同,但名稱不同."也就是説,存在和不存在都來自道,但名稱不同。“同一句話説的神祕”,也可以説是深奧微妙,難以把握。“神祕而神祕,所有美好事物的大門。”意思是説這種神祕的方式就是一切的祕密方式。

老子在開篇就用具體抽象的“道”介紹了“常無慾見其美,常無慾見其悲”,即他寫道,要知其玄妙,最好做到“無慾”。這和他“清廉無為”的想法是一樣的。“無慾”是貫穿《道德經》的主旨。

老子認為人性本善,本純。人類的各種醜惡行為,應該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導致的扭曲人性的變態現象。所以老子堅持存真離偽,保存人性的善與美,順應自然之道,拋棄一切引起人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似乎很難理解。他理想社會裏的人都很發達,頭腦簡單,沒有物質享受的奢侈慾望,也不會被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或知識所困擾。他是一個歷史循環者。在他眼裏,讓人們在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簡單純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質文明發達但充滿危機、鬥爭、謀殺、陰謀的社會制度更符合人性。

他強調“無為”就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有效性顯然比用法律、法規、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本含義。老子的這一社會理想與其“道”論密切相關。

出於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老子把與“道”相適應的運動作為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和道德標準應該遵循的最高標準。他的政治思想所體現的是“無為而治”和“言傳身教”。所謂“無為而治”,並不是指不作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來説,要求統治者給人民一個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環境,不要為了順應自然而強烈干預。人們在這種舒適的生活環境中,沒有遭受暴政的折磨,沒有擔心繁重的税收,自然會感到

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7

對於大學生而言,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就具備了入職的敲門磚。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職業素養的高低。職業素養越高,獲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過多年的學習與實戰工作經驗,總結出幾點良好職業素養的具體表現,旨在為廣大學生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導,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加強自身能力與素質的綜合提升。

1、愛崗、敬業、全力以赴

很多人認為,這點很容易做到,是一個職場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做到最高境界的人並不多。比如同樣的一個工作一個任務,大多人是報着完成的目的和態度,而優秀的職業人是追求完美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比常人更努力、更敬業、更認真、更執着,才收穫了卓越的工作能力,才有了晉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才有奪得第一達到100%的可能;如果你在付出的時候就首先打了折扣,那麼得到的結果也肯定不盡完美。不管你的資質如何?你的能力如何?真正的愛崗、敬業的心態與行動,是職業生涯中想要獲得成功最為首要的品質之一。初入職場就更不能找尋捷徑,更需要的是這種腳踏實地、全力以赴的精神!

2、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我們都説,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很多人從事的並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雖然説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社會現狀,先就業再擇業也成為大多數畢業生的座右銘。那麼既然選擇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愛上它——你現在的工作!其實工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對它是要負責的,因為你的責任感不僅讓它更好地“成長”,同時通過這份責任也讓自己有了更多的資本與經驗,這未嘗不是一種回報。帶着一份感恩的心對待你的工作,因為是它讓你的生活更充實,讓你的人生價值得以最完滿的體現。而大多數的企業在提拔員工的時候,往往選擇的也是那些有所擔當,勇於承擔責任與壓力的員工。因為這是一個成功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品質。

3、團隊協作意識

團隊協作意識也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職業素質之一。社會的生力軍已經被九零後、零零後所替代,這一代的孩子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寵愛,在外又吃不得苦。所以現在有一個時髦的字眼是現在很多人的狀態——“宅”,越來越多的宅男宅女們更加自我,而現實社會中的一切合作關係都需要的是溝通與配合。我曾經參加過多次團隊拓展活動,發現有很多能力較強的人組建的團隊往往最後沒能戰勝那些貌似能力平平的人組建的團隊。後來發現,團隊協作意識才是一個團隊成敗的重點。前者的團隊大家都想更多地表現自我,缺少團隊平衡意識,而後者恰恰相反,他們在團隊出現失誤的時候彼此鼓勵;需要出謀劃策的時候,大家集思廣益,溝通融洽;明確指揮者的地位,能夠按照領導人的要求腳踏實地地去執行去完成命令。“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着進洞裏。”可見前者就是個人主義,遇到問題時互相推諉、不講協作缺少團隊意識造成的後果;而後者讓我們看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盡的!

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者,還需要具備更多更完備的職業素養,那麼就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完善自我。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8

這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學完《思想道德與法律基捶這門課,使我認識到大學是知識的海洋,明白了大學與中學的顯著差別。大學是知識創新、傳播和運用的基礎,既然明白了這些,那麼,我就一定會在大學這個融知識、創新、社交等等於一體的天空中翱翔。

它不僅教會了我以上這些,還讓我懂得了我們當代大學生肩負的歷史新使命。就讓我站在新的起點上起跑,在現實的基礎上勇敢的飛躍,把自己訓練成才,肩負起國家的歷史新使命吧。

鑑於理想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自身的法律知識。正確認識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自己的人生價值,永遠不要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為目的地不擇手段。

學完了這門課程,我更明白了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地位,堅持不懈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來武裝自己及全國人民。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用愛國主義為核心凝聚社會主義力量,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繁榮復興。

作為學生,尤其是中學生,他們心中有許多美好的願望和夢想。但試問有多少人實現了自己年少時的夢想?很少!那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時,往往流於空泛,簡單的讓學生想象或講出自己以後的理想是什麼?那麼至於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卻沒有告訴學生。

不是因為孩子們沒有夢想,而是他們只擁有夢想而沒有目標。有人説:“成功的第一法則就是把夢想變成目標,”

由此可見,夢想與目標有着十分重要的區別。夢想就像寫在沙灘上的字,被海浪一衝就變得無影無蹤,而目標如同刻在巖石上的字,即便歷經風雨依然清晰可見,因此我們想讓學生實現夢想,就要讓學生吧夢想變成目標。

怎樣把夢想變成目標呢?

第一,目標要量化比如應讓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目標,那就讓他們多記單詞,怎麼個多法呢?應該達到多少?這就是量化。

第二,目標要有時間的限制 比如在七年級第一學期的詞彙量要達到500多,那麼再進一步細化,每天記多少個,實現了就達到了目標。其他科目也一樣。

第三,我們要對學生制定科學目標就應該考慮一下幾點,首先為學生描繪出發展前景,有了榜樣就有了希望和動力,學生才肯心甘情願的學習,因此在制定目標時因給出相應的榜樣和發展前景。其次,目標要容易理解和操作。

只有在一個個既明確又易於操作的目標的指引之下,循序漸進,我們的夢想就會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現實。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9

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説,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脱節的現象。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峯、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極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在對我國大量輸出的書刊、影視、電子遊戲、電腦軟件等精神文化產品中,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醜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要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課,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艱苦奮鬥創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它對於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禦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及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使這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於思想道德修養課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要想學好它,掌握它,並用於指導人生,就必須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

“主義譬如一面旗幟。”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的學習。毛澤東説過:科學的理論就像一面引導千軍萬馬朝着正確目標衝鋒陷陣的旗幟。首先要認真學習它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掌握其精神實質,從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認識到我們社會所倡導的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價值觀與人類社會真、善、美相統一的終極價值目標的指向是相吻合的,並能真正理解這種人生價值觀的價值。這是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礎,它對於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理論素質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在比較與鑑別中學習。青年大學生要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繫實際,在比較與鑑別中學習。這對於置身於社會轉型期,面臨着多重價值體系選擇窘境的當代大學生來説,尤為重要。理論聯繫實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聯繫改革開放的社會實際,一方面是聯繫自己的思想實際。在分析與比較中,在評價與鑑別中選擇和確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要注重知行統一,在踐履中學習。知行統一,強調踐履,這是由思想道德修養課的特性所決定的。思想道德修養課利用課堂教學等形式,與大學生共同討論應當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以及怎樣做的道理。因此,知行統一,注重踐履,就成為這門課的重要特點。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要注重知行統一,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邊獲知邊踐履,在踐履中進一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做到知行統一,從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達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大學道德活動心得 篇1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保證,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內核。對共產黨員來説,道德是黨性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氣的後盾、是純潔的保證、是抗腐的良藥、是服務的動力,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障。在新形勢下,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想道德領域的主導地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黨員道德品行,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推動全社會道德建設。

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黨員道德品行的要求具體落實到三方面。

一是嚴於自律。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的自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黨能否忠實代表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社會公正、保持純潔性,關鍵在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能不能嚴於自律,克服各種誘惑,忠實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地管理、使用和分配社會資源,而絕不是利用手中的權力謀私利,做危害羣眾利益的事。

二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據健全道德評價體系。道德要發揮作用就需加強獎善與懲惡的力度,引導黨員向善為善,打造黨員的浩然正氣,為此要在黨內建立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據的黨員道德評價體系,明確目標,確定標準,完善教育懲治制度,切實加大對共產黨員幹部道德監督的力度、廣度和深度。

三是增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實的存在方式和載體,共產黨員必須在實踐中展現和物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記職責使命,為黨為人民努力工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推動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