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中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1

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作為這場變革中的我們在不斷地學習新課程,嘗試着正確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應用於教學實踐,進而為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儘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蔘加了區進修舉辦的幹訓學習,對基礎課程改革研究進行了專門的培訓。現把自己的一些體會、認識、收穫總結如下。

首先,新課程標準出台後,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體系打亂了,熟悉的內容不見了,造成許多的不適應,教師因此對課程改革產生了牴觸情緒,在這次培訓中我聽到一句話“你們是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深受啟發,對啊,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為教師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

其次,新課標下的老師更多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課,或者説成功的一次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有效的、和諧的交流與溝通。新課標下的老師成功的轉換了自身的角色,教師更多的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他們學會了蹲下身來欣賞學生,他們尊重學生內在的需要,瞭解學生的心理,順應學生的天性,,保護學生的自尊,相信學生的能力,滿足學生的自我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不管對錯不以給出批評,更多的是讚揚和默許,錯誤的觀念讓學生在探究和學習中加以改正。新課程下的老師,充分的認識到,教材只是一個載體,需要每一個教師去挖掘,去創造。教學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是對課程的不斷髮展、不斷豐富的過程,教師不再只是簡單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根據學生髮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調試和重組。

沃德曾説過“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在每一次聽課過程中我都深深的體會到了新課程下的老師們都在努力的讓學生去學習知識,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位學生更好的發展,他們的追求是走向全人教育,這也正是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和發展的終極追求。培訓中的老師的講座值得我再次深深的品位。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2

最近閲讀了《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了暢快,教育確實需要點“自由”了。細細地品讀了李希貴老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參加工作時間不算長,經常會思考一些關於教育的問題,韓愈説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現在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他曾經實踐過、經歷過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書中,李希貴老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人為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裏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表揚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多麼樸實的語言,將教育這個讓人覺得漫無邊際的概念,用寥寥數言解釋的淋漓盡致,我不由的為李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反思幾年來的教育歷程,重新審視教育,我感覺教育應該像農民種莊稼一樣,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缺少水份為它澆水,長滿雜草為它除草,遭遇病蟲害為它灑藥,缺少營養為它施肥,讓它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一天一天長大,直到秋天收穫果實,這期間我們不能拔苗助長。

而我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總是希望學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長,更希望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熟,不斷地把自己的養分無私地輸送給他們,希望他們全部吸收並強壯起來。但是肥胖並不等於強壯,孩子們不一定會你給什麼就吸收什麼,他們總是挑自己喜愛的零食去吃,他們才不管有沒有營養,營養均衡,協調搭配的問題,只要口感好就行。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自覺開啟的時候。一個孩子對一門課程的喜愛,有時並不是基於課程本身的什麼價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細節,當孩子從細微之處感受到了老師真誠的愛,當孩子同樣愛上了自己的老師,也就是孩子熱愛這門學科,熱愛學習的開始。

放開孩子的手腳吧,讓他們自己走路,也許他們能夠更快地奔跑起來!讓我們走出為了教育而教育的誤區。其實教育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3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日本教育家宮澤賢治的這句話讓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光裏,感受到了前行的幸福和“在路上”的快樂。一起相處的時光,酸甜苦辣皆有,怎麼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我的感覺是從和孩子做真摯的朋友開始。

其實十三、四歲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剛剛步入青春期,正處於心裏鉅變期,自制力、判斷力和辨別力都相對較弱,感性和理性、個性和服從、叛逆和乖順等因素都在這一時期交匯碰撞。作為孩子的家長,更要關注他們的心裏特點和行為變化,更要學會和他們平等溝通,學會認可和讚美他們。對他們的一些嗜好,家長要因勢利導,不要強行阻止,否則孩子就會產生牴觸情緒,只會適得其反。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心裏特點,採取不同的措施。

沒有錯誤的孩子,只有錯誤的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要從“自我教育”做起。要學會和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不要居高臨下和獨斷專行。

在我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感覺最重要的是要互相尊重,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平等的朋友去對待,有些事情多和孩子商量,讓孩子出主義。在交談中,不要擺出家長的樣子,要知道孩子們的內心現在對家長這個概念其實有時候是“不屑一顧”的,在他們的內心沒有感動的時候,他們感覺你做的這一切都是應該的,甚至,他們認為家長是很不合格的。在你喋喋不休的嘮叨中,他也許在內心早就對你產生了厭煩。

尊重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慢慢地,他就會感覺到原來自己的一些行為會對這個家庭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那麼在做事中也就學會了思考,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在和孩子的交談中,學着和孩子做朋友的過程中,不要變成家長單方面的説教,而且不要老是和孩子談論學習,在學習成了説教的中心的情況下,孩子從內心來説是很反感的。

和一些家長交談,很多人都説,孩子大了,和孩子之間的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大人交流了,我就問他們都和孩子説些什麼,他們的回答都是就問學習方面的事情啊。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已經把學習變成了孩子學習的全部。可是,學習確實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在學校已經學習了一天了,晚上回到家,依然是學習學習學習,孩子肯定產生了極大的厭煩,以前我也經常和孩子談論學習,她經常是默不作聲,後來,我找別的話題和她交談,她就“喋喋不休”的和我説個沒完沒了。

我們做家長的,要把孩子的生活變得多元化,比如新聞、體育、娛樂等等,要時常關注孩子們喜歡的東西。七年級的時候,女兒很喜歡聽唱英文歌曲,孩子害怕我反對,就悄悄的聽唱,有一天晚上我發現她在寫作業的時候哼唱,就説你唱的是什麼,讓媽媽也聽聽,她説我們小孩子喜歡的歌曲你又不喜歡,我説,那也不一定啊,你放出來讓我聽聽,她用手機放出來艾薇兒的英文歌曲,我聽了一遍就被優美的旋律吸引了。我告訴孩子,以後你喜歡的東西都讓媽媽參與一下,媽媽也很喜歡的,聽完我的話,孩子驚奇的看着我。

和孩子構建良好的溝通,當然要符合孩子的興趣和心理,談論他們喜歡談論的話題。良好的溝通構建好了以後,孩子也自然會感覺到家長對他們的理解、寬容和關愛,他們才會真正打開自己的心扉,和父母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在這個世界中,在人的一生中,學習也只是一個方面,不是全部。如果經過一個家長和孩子的努力,這個孩子如果真的在學習方面沒有興趣,而對別的,例如街舞、籃球、手工等方面有興趣,就不要去逼迫孩子學習,而是讓孩子在快樂中尋求另一種生活和學習方式。

95%的家長都在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我們給他們説的話,他們從來都聽不進去,只能越來越走下坡路。其實,在我們抱怨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檢查過自己的'言行,是否去探索過孩子那顆幼小的心靈在想什麼。

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做過了錯事,走過彎路,留下了許多遺憾和希冀。不知不覺中,我們把自己無法實現或者感到無法挽回的的事情強加給孩子,希望孩子不要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和孩子的對話經常使用了許多的“必須”、“不要”、“不準”等詞語命令孩子該做什麼,就孫瑞雪老師説的,我們在把自己的權威施加給孩子,在這樣的權威下,孩子有的只能是畏懼、恐慌和害怕。

因為我們經歷過,而他們沒有。什麼挫折都沒有經歷過的孩子,他們哪裏有吃一塹長一智的靈氣?什麼事情都沒有經歷過,他們去哪裏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五彩繽紛?沒有任何教訓,如何去感受漫漫人生的矛盾和變數?我們能為孩子洗幾年衣服,做幾年飯,甚至挑幾年魚刺,但是,我們能為他們洗一輩子衣服嗎,挑一輩子魚刺嗎?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各種鍛鍊的機會,滿足孩子的各種好奇心,讓他們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以後,才能真切的體會到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該怎麼做,後果是什麼,該負怎麼樣的責任。

現在的中國的教育可以説是到了一種“窮途末路”的地步,孩子的壓力一天大似一天,説是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試問中國的那些教育官員們,給孩子提供全面發展的沃土和舞台了嗎,孩子在短缺的優質資源中“殘酷”的競爭着,每天的時間恨不得掰成八份,一個國中孩子的每天的有效睡眠時間只有6小時,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求他們閲讀大量的文學作品,要求他們綜合素質、要求他們體育水平都要是好的……我們也許只能為我們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感覺悲哀,但是,我們平凡的普通老百姓是改變不了什麼的,我們能改變的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的思想、看問題的角度和做事的方法,以此來適應這個社會。

家長有時候也很委屈,感覺自己為孩子做了那麼多,每天自己辛苦的在外邊打拼,為了這個家不辭辛苦的工作、應酬、做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孩子還那麼不爭氣、不聽話,給自己添亂。很多家長的這些想法我也曾經感同身受,但是,在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是否想過,我們給的是否是孩子想要的東西?我們畢竟是三、四十歲的成年人,經歷了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我們更應該成熟地去面對一切,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當我們和孩子成為朋友的時候,也就是我們享受孩子給予我們的愛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也會把他的愛、他的寬容和理解給予付出的父母……也許,我們在當今中國社會,能給孩子的,僅此而已。

在和孩子做朋友的過程中,每天留出一點時間傾聽孩子對今天發生的一件事情的和認知和想法,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怎麼和老師、同學、朋友相處,把一種健康、寬容、美好、善良、關愛的情懷傳達到孩子的思維裏,只有能較好的和人相處的孩子,才能在以後的獨立生活中收穫快樂。

要善於“抓大放小”,把握好孩子大的學習方向和人生目標,學會寬容和賞識他們“小”的失敗和不足,學會讚美孩子,不要盯住孩子的缺點,更不要把缺點放大。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裏健康的成長,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比學習更重要。

建議天下所有的家長,不要單純性的呵斥和打罵犯了錯誤的孩子,要學會賞識他們,並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做知心朋友。與孩子交流是一門學問,深諳其中,日積月累,總會有很多收益的。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告誡自己——要學會與孩子交流,請相信:隨着時光的流逝,當這一切順理成章、怡然自得的時刻,那也是幸福的真諦。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4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數學培訓,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真聽取了三位專家的精彩講演,自己無論在思想認識及教育觀念、教育理論和方法、教師業務素質及業務修養、新課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於改進我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總結如下: (1)認識到教師的任務不僅只是教學,教育科研更不僅是專家們的“專利”。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實踐,我們不能總是把別人的或原有的理論和經驗用於自己的教學。

(2)重視問題解決與研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努力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使教育教學過程得到及時的調整,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3)在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新情況,要能在變遷與複雜的教育教學情景中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並通過自己的研究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學行動策略和方案。

(4)善於與同行交流,學習借鑑他人經驗。不斷學習新知識,加深對數學的理解,並把成果應用到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不斷吸收、篩選符合學生需要的觀念和方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靈活的數學應用能力

(5)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對使用數學工具的重要意義,利用對數學中各種概念之間相互關係的深刻理解和廣知識,幫助學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礎上,建立一套他們自己的數學方法。

總之,通過本次骨幹教師的培訓,自己收穫頗多,感受頗深,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如何把本次培訓所學到的理論始終如一的貫徹下去,使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5

數學是中學教學中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也是歷年升學考試中的重頭戲。數學的學習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數學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類科學都要用到的基礎性學科,幾乎找不到一門科學是完全脱離數學而存在的。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峯,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增強學生的數學觀念。我在長期的國中數學教學中構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並且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那裏,我就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國中階段的數學和國小完全不同,在國中階段,學生們將開始由“算數”向真正的“數學”過渡,但是不少學生的思維難以由“數字”向“字母”和“方程”轉變,難以理解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

因此,他們就會覺得數學“很難學”、“不知所云”,進而發展成為厭惡數學、害怕數學,這樣,數學成績便一落千丈。

單純的數學理論未免過於抽象和枯燥。但是,“數學源於生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便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展示知識的構成過程,“化簡”書本知識,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數學和生活緊緊聯繫在一齊,讓學生們覺得數學並不是那麼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學生就會產生學習好數學的興趣。

二、精心備課,抓住重點教學是也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本條件。要給自己制定詳細的教學進度計劃,什麼時候要上到什麼地方,這些都要了然於胸,根據自己制定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這樣,自己上課的時候心裏就有底,不會有有些知識點的講解過於宂長,導致有些知識點講解過於匆忙,學生不能掌握的狀況發生。

在備課的時候,要把握自己上課時候的思路,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給學生上好課,相關的知識點就應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易於掌握,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簡單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等等。

另外,要區分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次要的,在上課時突出重點。

一堂課下來,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點資料,全部一齊帶過,學生往往沒有頭緒,不明白這節課老師講了什麼,自己學到了什麼。因此在上課時要主次有序,要突出重點,讓學生明白這節課老師主要是要講哪個知識點,而不能本末倒置。在講重點知識點的時候,我一般會着重強調,並且以富有激情的語音和肢體語言相配合,進行詳細地講解。數學是一環扣一環的,一旦中間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直接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時間,務必讓學生把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點弄懂、吃透。

三、引導學生培養自學潛力自學潛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潛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閲讀開始,尤其是七年級學生閲讀潛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閲讀習慣,教師務必從示範做起,對課文資料逐詞逐句地範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反覆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學生有必須潛力之後,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閲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閲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啟發,促進學生再次閲讀尋找答案。

平時,在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時,採取提前佈置作業的形式,然後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後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並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要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透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構成必須的自學潛力和數學思維。

四、加強學生反思潛力的培養在完成一段時期的學習,我總強調要學生抽些時間回顧近段時間學了那學資料資料,知識點之間有哪些規律和聯繫,自己在回顧的時候是否有新的啟示等等。

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另外,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能夠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一、課堂上老師的主導地位不能丟

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但其實,新教材的內容更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難點,能很好地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自己看書探究,尤其是我們農村國中學生,他們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更要講得精,更要善於引導,放手之前要先看學生的水平如何。比如現在我教的有兩個ab班的學生,a班的同學很活躍,設置問題就不能太放手否則課堂就會成為菜市場,毫無章法;而b班的學生比較安靜,我們得讓他們有話講,適當地設置幽默環節否則課堂就會成為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比較理想的教法是老師一定要擔好引導者的職責,引導思維活躍的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式,而對於沉悶的課堂,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我經常採用各種提問方式去激發學生表現慾望。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成為一名教師,光有愛心還遠遠不夠,愛心只是是作好稱職老師教好書的前提。所謂身正為範,學高為師,要作一個好老師,不僅要能得學生心,還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無論是工作還是學識上都應該讓學生佩服,這樣學生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才會甘心聽從你的教導,才會喜歡上你的課。老師對學生的承諾一定要做到,比如學生那裏收繳到的一些小物品,一定要在承諾的時間內歸還,否則在學生心中的信任度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對老師沒有信任感後,無論你實施的什麼制度和提出的建議,學生會容易產生抵抗情緒,管理和教學工作就很難開展。

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堂管理

備課既注重知識的落實,也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上課前儘可能地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這樣在時間的支配和知識上的引導,我們都能盡在掌握。上課過程中重視啟發學生思維,我經常讓學生做到三動既多動腦、動口,動筆,拿着筆上課,改掉部分學生把手放在口袋裏上課的不良習慣,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了違紀,應親自參與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給班主任,否則威信只會建立在班主任那裏,次數多了,學生只會厭煩你。

四、學生的作業檢查要落實

除了每天上交的作業紙作業以外,對於練習冊和一些輔導作業,檢查任務就交給小組長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數學興趣小組,確定小組長,由小組長來檢查,小組長的作業由科代表來檢查。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6

3月12日我有幸與曹校長等教幹前去我縣有名的蔬菜種植大鎮辛集中學學習,收穫頗豐,同時也感到肩上的壓力很大,很有一種危機感,一種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的危機感。

這次學習的內容是學校管理與前勤教學方面的。我們受到孫校長的接見,隨後聽取了孫校長所做的學校管理方面的經驗介紹,他先後從該校的考勤,教職工的思想動向,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大環境與小環境方面談經驗、談心得、談體會,聽後感受很深。接着存波副校長介紹了前勤教學管理與教學常規等方面的經驗介紹,給老師壓擔子(備課數量、集背內容、二次備課、作業同步的批閲等常規方面進行介紹)、規範教師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養成習慣的教育等方面進行了經驗介紹,獲益很深。

總的.來説,我想通過這次的學習,希望自己不管在教學上,還是在年級管理上,能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點一滴的借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面對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明天,不斷的創新、超越自我。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7

學校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教育,培養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是實現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百年大計。因此,學校定期開展這個活動是必要的。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要愛護和保護好我們自己的身體。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各式各樣的誘惑在誘導着我們走上犯罪的道路,讓我們無視法律,無視親情,更無視自己的生命!這是非常可怕的。生命是沒有彩排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愛護它!

安全第一!這是我們最常見的標語!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留意,身邊,生活中都有很多血多的例子。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抓住”安全意識“這條弦。校園安全事故往往具有不可預見性、突發性、羣體性,你不知道它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出現,而且,一旦發生,就會產生傷害性的後果,給師生安全、給校園穩定與教育和諧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學校開展法制安全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學校的樹林比較多,普及法律知識更是必不可少了。校園裏有很多的標語,例如:誰放火,誰坐牢!這個就是在提醒我們在具備法律意識的情況下也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學校還開展了疏散演戲活動,讓我們有防範之心,還有很多很多的類似的.。

我們這個時代,有太多的新品種,誘惑着我們去嘗試,結果讓我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很多犯了罪的人在懺悔自己年少的無知,法律意識淡薄,最終遺憾終生!所以,我們應該開展這個活動,讓我們瞭解,避免走上不該走的路!

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遵紀守法,平安大家!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8

提到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説,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俗話説“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你瞭解你的孩子嗎?只要你針對他的特點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的成長不僅靠老師、學校,還要靠父母、靠家庭,但現在很多家長對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瞭解。有些家長(比如柏儀的奶奶)總用老一套方法,對孩子的過失,不是打就是罵,不但沒起到教育效果,還適得其反。而有的家長總愛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對比,或者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應該怎樣怎樣”,嚴重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説到我的心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並不那麼好,並不那麼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從而自願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我們家柏儀脾氣大,自己有自己的主見,而且不管對錯都會固執的堅持自己的那一套,記得有一次晚飯前,孩子忽然想起還有些零食好麗友巧克力派,非要吃派不吃飯,我和奶奶、媽媽都很生氣,奶奶怎麼哄都沒有效果,一旁的媽媽實在是不耐煩了,就對柏儀吼道:“吃,吃,吃死你算了,要這小孩幹嘛,這麼不聽話,乾脆把柏儀扔到瘋人院吧!把那些巧克力派都扔到樓下的垃圾站去”一下子柏儀開始大聲哭起來,孩子嗓門子又大,一哭就會沒完沒了,還會吵到四鄰八舍!但是我也挺不耐煩了,於是決定先讓孩子把委屈哭出來再講道理!我就問孩子到底是吃飯還是吃派!柏儀哭着説吃派,於是我也忍痛擰了屁股兩下,可能擰的重了些,孩子哭的更傷心了!不聽話的小孩子很招人煩,就應該給她些苦頭吃,於是我命令誰都不許管孩子讓她哭個夠!等哭得差不多了,我便抱起孩子到小屋單獨和她談談!我要先讓她停止哭鬧,於是拿來一個好麗友派,對她説想不想吃,想吃就立即停止哭鬧,不想吃就繼續哭!孩子立刻好轉了説想吃,我接着説那我給你講些道理好不好,孩子説好,我問:“到底是孩子要聽大人的話,還是大人要聽小孩子的話!”柏儀答道:“大人説得對小孩子就要聽,大人説的不對就要聽小孩子的!”一下子把我氣樂了,我説:“爸爸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你想想那些動畫片中的鏡頭,父母為了救孩子會不顧一切,甚至犧牲自己,所以大人對小孩子説的都是對的,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聽爸爸媽媽和奶奶的話,你告訴我今天你是不是做錯了事情”孩子説:“是的我今天不聽話,惹得奶奶和爸爸媽媽都生氣了,爸爸我錯了!”我立即誇到:“潤潤你真棒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小孩子好嗎?”孩子説好,我接着問:“那麼現在這個時候是應該吃飯還是吃派呀?”孩子答道:“先吃飯,等吃完飯餓了的時候再去吃派!”我立即誇她真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並告訴她還記不記得巧虎中那個小白兔就是該吃飯時不吃飯該睡覺時不睡覺才上火變成了紅眼病的,趕緊去吃飯好不好!孩子立即把派還給我主動去吃飯,並對媽媽説:“媽媽對不起我錯了,你不要把我扔給瘋人院好嗎,我也不吃派了,我們一起吃飯呢好嗎?”媽媽立即抱起孩子説怎們變得這麼乖呀,真是個好孩子,媽媽怎麼捨得不要你呀!所以要針對孩子的脾氣性格耐心的給她講故事或者講道理引導她自己去認知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要讓她主動去改正錯誤!

第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分工,有唱白臉的就要有唱紅臉的,就像上面提到的奶奶和媽媽是唱白臉批評的,我這爸爸就只能扮演紅臉的給她耐心講道理!並且要耍些手段來跟孩子溝通!例如下面這件事:

記得前幾天萬聖節活動那天回來後,奶奶告訴我説孩子從一放學就情緒不對,很不高興,奶奶問她今天怎麼了,孩子立即眼含淚花説:“我再也不去幼兒園了,我再也不喜歡 馮老師了!”奶奶趕緊問怎麼回事,孩子説老師沒給她的南瓜燈裏放糖果,還把我帶去的糖果扔到了垃圾桶裏不讓我吃!奶奶立刻就急了要找馮老師理論去,但是又怕孩子是瞎説的,於是給我打電話問早上我怎麼把糖交給馮老師的!我立即勸我媽説肯定又是李柏儀在添油加醋的報告情況呢,馮老師怎麼可能把孩子的糖果扔進垃圾桶呢,我早上送孩子時馮老師、賈老師都在樓底下教孩子們做早操呢,我看二樓教室的桌子上有人放了裝有衣服道具和南瓜燈的袋子,我也就把袋子放桌上了,這怨我應該把糖果拿出一些放孩子的南瓜燈內的,肯定是李柏儀眼尖做完操上樓發現了自己的袋子要吃糖,要吃飯的時間馮老師肯定不讓吃,老師説她她又不聽話,於是馮老師生氣沒收了她的糖果,把糖袋子扔進了垃圾桶,她就以為把她的糖果都扔了!教育孩子並不都是給孩子所有好的東西,也要讓他們經歷困難與挫折痛苦與委屈,才能帶給孩子五光十色的生活!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奶奶又問我都裝了什麼糖果,我説家裏沒多少了,我把剩的一點不二家的圓片棒棒糖和1塊軟糖、2塊奶糖好像還有一個巧克力糖等放在一個不二家的小糖袋子裏了!於是奶奶問孩子:“老師扔的是你的糖嗎,你看錯了吧,裏面都有什麼糖果呀?”柏儀回答:“就是我的糖被馮老師扔到了垃圾桶,裏面有片片的棒棒糖”奶奶也笑了,孩子並沒有全看到裏面有什麼糖,同意了我的觀點應該是馮老師把裝糖的袋子給她扔了!於是對孩子説裏面還有奶糖、軟糖和巧克力呢?”沒想到孩子答道:“那真是太可惜了,我的可憐的寶貝兒糖們呀!都讓破垃圾桶吃了!”我們又被孩子的童言給逗樂了!奶奶對孩子説:“馮老師並沒有扔掉你的糖,是給你保管着呢,明天就會還給你的!馮老師那麼喜歡你怎麼會扔掉你的糖呢”第二天奶奶又特意讓我找了1塊棒棒糖、1塊巧克力糖、1塊奶糖,等接孩子時給柏儀裝在了外套裏,並告訴她馮老師已經把糖還給奶奶讓奶奶給潤潤保管了,孩子接到對呀馮老師可喜歡我了,放學時還給了我2塊糖呢,都沒給匡樺!我可喜歡馮老師了!我們家的孩子比男孩子還淘氣,又固執不聽話的要命,還真要勞煩馮老師、賈老師、周老師多費心的給教育一下,配合家長管好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第三,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兩極分化”。要麼愛得死去活來,要麼嚴得不近人情。過份愛孩子的家長常常替孩子包辦一切,使孩子從小不能學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為別人的幫助理所當然。有的父母則以“愛”為理由,對孩子過份嚴厲,經常罵孩子,甚至打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聽話,但漸漸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於向上、百折不撓的勁頭,失去敢於説真話的願望。理想的家教應該“愛有方,嚴有度”,父母要對孩子多説一些鼓勵的話,多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多給孩子發展的空間,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第四,錯誤與成功同樣重要。

大多數家長總認為“孩子犯錯不好”,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説,錯誤和成功一樣不可避免,一樣有意義。孩子犯錯誤的過程,就是孩子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不斷成長的過程。孩子因為害怕犯錯,什麼也不敢嘗試,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地成長,那才是最大的失敗。錯誤也是一種美麗,也是一種成功。孩子有了錯,家長一定要平靜對待,當它是一件好事,當它是孩子進步、成長的機會,切勿大驚小怪、橫加指責,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錯,而不給孩子嘗試與實踐的機會。 另外孩子對世界還有許多未解的困惑還不能分辨好壞善惡美醜,所以有時孩子會撒謊,會對幼兒園發生的事情謊報軍情,但是孩子撒謊也證明了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所有這時儘量不當面揭穿孩子的謊言,而是以後慢慢的講給她道理聽!

第五,學會誇獎孩子。

大家現在都知道賞識教育,但誇孩子也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只有運用得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誇獎要公正合理,實事求是,不要誇大,也不要縮小。如果誇得不準,孩子就會產生疑問,起不到激勵作用。如果誇錯了,孩子就會把錯的當成對的,產生壞作用。其次,誇獎要真實,只有真心、真情地誇,孩子才能積極迴應。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會感到是在騙他。三要誇獎及時,否則事過境遷,沒有了當時的氛圍,誇獎作用也會降低。誇獎的形式很多:除真誠的語言外,還有讚賞的目光和微笑,親切的`擁抱,輕輕的撫摸,等等。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和舉止,經常誇他的優點和進步,讓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勵。“加油”!“別灰心,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我為你感到高興!”……我經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

第六,教育孩子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當我們看到植物“開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結果”。其實,從開花到結果是需要很多步驟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長缺少耐心,不明白“過程”的必要和重要,對待孩子學習、犯錯誤等問題,表現得急躁,沒耐心。忽視過程的教育,是一種虛榮和功利的表現,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回避這種心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責任心比虛榮心更重要!誠實和勤奮是最終成功的基石。 前幾天孩子晚上不睡覺,一會跟奶奶睡,一會又去小屋和媽媽睡,來回折騰,經常鬧到十一點以後才睡着,我及時給馮老師打電話説明情況,讓老師在學校、我們在家裏共同給孩子講按時睡覺的道理,收效很好,隨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長,我發現其實孩子每天都在改變,現在已經比以前聽話多了,懂事多了,也相信孩子會變得更好!

最後,送家長几句話,以此共勉:

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刻;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

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疚;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

稱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欣賞;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

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贊同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大於其他人。父母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時刻保持一顆童心,那麼,隨着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在孩子慢慢讀懂這個世界的同時,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這本書,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這時,你距離成功的父母也就越來越近了。先行一步讓您的孩子領先一生!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9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面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巧創激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情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

(2)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中,在以教師為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着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嚐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才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3)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徵,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10

根據自己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學反饋情況以及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經過將近十年的教學實踐,我對英語教學有了幾點體會。

一、中國的國情決定了英語教學為英語外語教學

現在英語教材雖然改變了,但是我國的國情不變。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是正規的課堂教學,它必須通過正規的課程、正規的大綱、合格的教師,還有相當的一些課時來完成,是有教材、有測試這樣一個正規的教學。在中國進行英語教學沒有語言環境,中國人的第一語言是漢語,是中文。學習外語時,我們的母語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就成為一種外語教學。在中國我們的社會、家庭、工作語言和生活語言,學校其他課程教學的語言都不是英語,英語也不是官方語言,也不是我們的第二語言。

我們的母語可能對外國語的學習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些理由和因素就決定了我們中國的英語教學是英語外語教學。 新教材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現代社會的生活,富有時代的氣息,文化信息量大,活動多,強調綜合運用語言的培養。我們有不少教師見到這樣的教材就迷惑了:是不是讓學生進行任務型的活動,就能使學生無意識地學習英語了。其實不然,活動只是一種途徑,能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交流,從而提高用英語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中國,我們是大班上課,學生人數又多,那麼學生在課堂上語言參與的機會也會相應的'減少,同樣程度就會差一點兒。除了在英語課上之外,其他的時間很少用英語來交流,往往環境就決定了學習方式的不同,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實踐,就必須通過記憶,通過學習規則,通過知識的掌握以及知識的使用,才能獲得語言能力。

二、英語應以語法為基礎

語言知識是外語教學的立足點。從以上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國情來看,我國學生學習外語在很大程度上必須靠自學拼讀能力,詞彙知識是學習的手段,也是檢查輸入與產生語言的正確和錯誤的工具,特別是語法知識,現在有很多公開課,都避開了對語法的講解,那麼那些語法知識學生又能否在閲讀當中學會呢?我深表懷疑。綜合語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法、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質整體發展的基礎上的。課堂注重語言運用能力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根據我國學習英語的國情,應該理直氣壯地進行語法知識的傳授。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應該儘量給學生營造環境,創設情景來教學,這樣能讓學生身臨其境,並增加學習英語的氣氛。可我們必竟是在中國,不像學習語文那樣,有一個很好的母語環境,能讓學生很容易的來練習,牢固的語法基礎對我們中國人學習英語顯然很重要。

沒有牢固的語法基礎往往無法很好的去進行閲讀,更別説進行寫作了。當然語法基礎和閲讀能力並不能完全成為正比,但是語法知識的欠缺會使我們誤解,甚至無法理解句子的意思。如:He learns that he should hav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如果不懂虛擬語氣,可能會誤認為:H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但句子本意為:He didn’t care more about his friends. 在講解語法知識時我適當的用中文來解釋。如果全部用英語講解,講完後,學生直搖頭,表示不理解。在新教材中閲讀部分在前,中間是語法部分,最後是綜合技能。這樣的順序安排的不錯,閲讀應該作為教學當中的第一目標,講課時如果一節課無法完成所有的目標,我們就可以把閲讀當中的一些語法項目留到下一節的語法專項中一起進行,這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定語從句是高一一年級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語法項目,第五單元的閲讀部分中出現了一些定語從句,可以讓學生先把這些定語從句找出來,等到下一節課再引導學生用歸納法把why ,where ,when這幾個關係副詞的用法總結出來。把綜合技能部分放到後面,寫作時就可以運用本單元所學的語法、詞彙。

三、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相互之間存在着各方面的差異,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複習和做作業的習慣,高聲朗讀及背誦的習慣等等。在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學法指導,有意識地去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並且要不斷的調整學習策略的能力。教是為了不教,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學習的方向,採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併為學習奠定牢固的基礎。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並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新標準把對學生的非智利因素的培養,鮮明地提了出來,充分認識到非智利因素在學生個性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們要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放在首要地位。興趣是一種探求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趨向,它能使人們去探索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有了濃厚的興趣,就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對老師所教的內容有沒有興趣,興趣多少跟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有着直接的聯繫。老師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好的教法是激發興趣的重要因素。教無趣,必不樂學。 探索的路很長,實踐中的困惑又會成為我們繼續研究的課題。我堅信。一路走來,我會充實更多的能量,會堅實前進的腳步,會看到多彩的果實 我還會進一步深入,紮實地探索,為英語的改革盡一份力。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11

晚自習時間,各班都正在會考百日宣誓。因為受到了班主任老師的邀請,也因為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想和孩子們一起度過,於是,走進了各班教室,熱情洋溢的表述一番,既有對孩子們的現實要求,也有對他們未來的期盼。自以為説出了心裏話,喜洋洋,推着“坐騎”步出了校門。

不對呀,有我班的一學生在校園外玩耍?按這個時間點,他應該在家寫作業呢。

“你怎麼在這兒?小剛。”興致正濃的孩子一聽是我的聲音,立即停止,“作業做完了嗎?”

“老師好,我在等姐姐,作業做完了。”孩子聲音很小很怯。

“等到姐姐後,就立即回家休息吧。”我囑咐道。

“老師,再見。”孩子的聲音依然很小。

騎行在回家的路上,腦海中顯現的是小剛同學剛才的神情。他是這學期從外地返鄉就讀的學生,填報信息顯示,是和姐姐一道轉學的,為什麼這麼晚還要在學校等姐姐呢?爸爸媽媽呢,工作那麼忙?

回到家中,越想越感覺有問題,有必要打個電話給家長,既想驗證一下孩子晚上不在家,家長是否知道?又想多瞭解一下這位新生的情況。電話打了過去,可沒人接聽。

第二天早上,剛進教室,我就檢查了小剛的作業,孩子沒説謊話,完成的不錯,英語作業異常工整。

再給家長打個電話吧,終於有了迴應:

“是誰呀?”

“你好,我是小剛的班主任……”

“好,好,班主任好,你看孩子在老家上學,你多操心了,我本來想打電話回去的,可是不識字,撥不好電話。”

一聽這些,我非常詫異。“你的意思是,就孩子姐弟倆在老家,住在哪呢?”

“剛開學時,我回老家給他們租了房子,到你們學校上了學,就回來打工了,我們農村人,不容易呀,尤其是我們……”

交流了一番後,我知道,身為班主任,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下午,辦公室內,我和同事們商量:“各位老師,有個事想和大家商議一下,今後每天晚上,我班裏有個學生可以在辦公室看書學習嗎?”

“有什麼事情嗎?説來聽聽。”同事們都非常關心。

“也沒什麼事,就是有個孩子要等他姐姐,讓他在辦公室看會書,可以吧。”

“當然可以,你沈老師説的,不可以也可以。”

“那就謝謝各位了,還有個事,我沒有晚自習的時候,還請大家多照顧一下這孩子。”

“沒説的,放心吧。”

晚自習,小剛沒有在校園外自己玩耍,乖乖的.坐在辦公室中讀書學習,我異常欣慰。原因有三:一是辦公室內的所有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給了小剛幫助,他們“懂得”;二是小剛很懂事,他也“懂得”;三是姐姐雖然年幼更能擔當,“懂得”幫助家庭和弟弟。

用個時尚的説法,我感動ing,於是有了信心和願景,做一名“懂得”的班主任,我會的,大家都會的。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12

我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農夫住在山坡上。他一年四季都用兩個罐子挑水,其中一個水罐買來時就有一條裂縫,而另一個則完好無損。好水罐總能把水滿滿地運回家,而有裂縫的水罐回到家時,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因此,那個可憐的有裂縫的水罐總為自己的天生缺陷而感受到慚愧。農夫知道後,就對它説:不要難過,在我們回家的路邊開滿了美麗的鮮花,難道你沒有注意到這些花只長在你這邊,並沒有長在另一個水罐那邊嗎?這是因為我知道你有裂縫,就在你這邊撒下了花種。每天我們從小溪邊回來的時候,從你的裂縫中滲出來的水就澆灌了這些花。這山上的小路很多,卻沒有哪一條像我們走的這條一樣,有一邊開滿鮮花。有裂縫的水罐聽了,高興的笑了。這位農夫“寬容的愛”讓我很有感觸。他想用自己的“偏心”幫助有裂縫的小水罐丟掉自卑,樹立自信、自尊,從而使生活充滿陽光和快樂。它的這種“心計”誰能説不高明呢?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又何嘗不需要這種“寬容的愛”呢?我們的學生當中,那些學習有困難、性格有偏差的學生,他們不就是一個個有裂縫的“小水罐”嗎? 我現在當老師快兩年了,凡是見學生有不良行為時,總忍不住立即就當面批評教育,還覺得這是自己工作做的及時、認真負責的表現呢!

我以後要儘量與學生處好關係。做學生的朋友。從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入手。用自己的師愛打動學生。我記得前年我新帶了一個班級,主任説你一定要多想些辦法,這個班的孩子比較頑皮,平均成績是學校最差的……

我通過兩週的教學觀察以後發現,這個班的孩子都很有個性,新換老師了,我瞭解他們的同時,他們也在瞭解我的性格,一部分同學不愛寫作業,作業老是交不上來,我在交來的作業上寫上對他們的評價(比如:你的作業寫的和你人一樣漂亮。小帥哥,你的表現真不錯。還畫他們愛的笑臉等等)。第二天作業發下去以後,同學們看着我對給他們的評語高興的不得了,不交作業的同學看到這種情形,把作業也交來了,我當然也是個個表場,寫上他們喜歡的評語,畫上他們喜歡的笑臉。作業對他們來説不再是負擔,而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哪一天我作業佈置的遲了,他們會主動問我,老師作業是什麼?我要讓他們每個同學都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每一個的,沒有偏愛誰,也沒有冷落誰。

有一個女同學特別愛打扮就是不愛學習,同學們都笑她。有一天她哭着找我説,一個調皮的男生在那麼多同學面前説她光知道外表美,是個大笨蛋,我安慰她説,你不用哭,我會替你出口氣的`。在一節課的後三分鐘,我和同學們打了個賭,你們説某同學不愛學習,只知道收拾外表,我覺得你們錯了,其實這位同學特別有天賦,畫畫的很美,舞也跳的很美,是咱們班難得的人才。如果她期會考不好的話,我請大家吃好東西。這位同學沒有讓我失望,期會考試中成績有很大的進步,英語是班上第二名。這位同學在教師節還給我送了一束鮮花,上面還寫了這樣的話:謝謝老師對我的信任,原來我並不比別人笨,以後一定會好好學習。祝老師節日快樂!

當我們能真正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並做學生的朋友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醜小鴨”同樣也要愛。

和學生的關係處好了,就要更好的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中去。我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幹一行愛一行,用自己深厚的學科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引導學生。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13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指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着導師的作用。但是,因為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繁雜,工作特別難做,尤其是在農村的初級中學,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留守兒童又越來越多,還有不少家長自己沒有文化,不知道怎樣管教孩子,乾脆將孩子送到學校住校,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老師,從而導致學校的住校生增多。再加上孩子由國小進入國中,隨着年齡的增長,其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班主任,如何管好這羣孩子,造就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確保孩子健康全面的發展,責任非常重大,所以很多教師都不願當班主任。其實,班主任工作雖然難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十多年來一直在農村學校教國中,當了九年的班主任,與孩子們相處融洽,對怎樣做好農村中學的班主任有點體會,那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用心的關愛學生,重視每一個孩子。

他是一個令國小老師頭疼,在小鎮上頗有“名氣”的學生。

那是剛開學的一個晚上,我和往常一樣進班上晚自習,主要任務是清點學生名單,熟悉下學生,為明天的分班做準備。正當我和學生們互動的時候,門被推開了,進來一個高大個兒的男孩。只見他成人般的臉,短短的黃髮直立着,一身奇異的服裝,還穿了流行的人字拖,典型的時髦帥哥類型。他什麼話也沒説,徑直走向班中惟一的一個空位,做好後,看了看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顯然,他對我的存在不屑一顧。

我笑了,其他同學也笑了,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好像早已是我們班的一員。“他叫童鑫,他也是藕小畢業的。”班長幹緊站起來彙報。我示意班長坐下,徑直走到比我高出一大截的他跟前,讓他自己介紹一下。

他騰地站起來,腿邊的椅子被他撞得發出難聽的聲音。他説他遲到了。然後歪着頭再不説話。我有點生氣但卻笑着説:“上課了不能這麼隨便進教室啊!更何況你還穿了拖鞋,明天換掉!”幾乎帶有命令的語氣。心想,管你換不換,明天你不一定分到我班。

第二天早晨,幾個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都來了,準備着分班呢。有科任老師跟我説,但願那個藕小來的童鑫千萬不要分到咱班,因為他是出了名的“搗蛋分子”。我笑了。後來,在分班名冊里居然看見了他的名字。咱跟這學生還是有緣吧,我想。他也許沒我想的那樣壞吧。

他進班以後,不到一週的時間,班上的科任老師、班幹部開始反映他的問題:上課做小動作、欺負小同學、作業不交、還是經常穿拖鞋上課。聽到學生關於他的彙報情況,我真想讓他媽媽把他接回家。但想到他的媽媽因車禍殘疾,爸爸又遠在外地打工,我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找他談談。週五下午一二節課是語文課,最後一節正好是班會課。我利用班會課的時間把他叫到辦公室。他依然穿着拖鞋,瀟瀟灑灑地走進來,走到我跟前看我一言不發便垂下了頭——學生可都知道,被班主任叫到辦公室準沒好事。見他不説話,我便先開口有條理的悉數他最近段時間的種種不是,凡有關違反校紀班規的一律沒落下,當然包括他穿拖鞋的事。我情緒有點激動,但言辭懇切,觀點鮮明。片刻,辦公室裏格外安靜。突然,我再看向他,希望能從他臉上找到些什麼。可看到的是微笑的臉龐,以及身體不自在的扭動。我很詫異,更覺得莫名其妙,厲色道:“你笑什麼?做了不該做的事,還有好心情笑麼?”哪知他不僅沒收斂,反而笑得更放肆了。我一臉疑惑地看着他,他見我表情嚴肅,立馬止住笑聲開口説:“您對我太好了!從來沒有哪位老師這樣關心我!我做錯了事他們只會罵,只會打,再就是不管我。連我媽也一樣。”説着他低下了頭,看得出他眼圈已泛紅,正當我要開口,大滴大滴的眼淚已掉落腳尖。多脆弱的心靈!我想此時此刻他是被感動了,老師只是指出了他的問題啊!並沒有為他做什麼。看他落淚的樣子,很是心疼,這樣一個高大的帥小夥兒在老師的.面前流淚,那也是需要勇氣的啊!我隨手遞給他紙巾,他擦乾眼淚,認真地説道“以前的老師從來不重視我,做的不好,他們也不告訴我,我也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聽了他近乎哭訴的話,我的內心着實難受。

原來他是一直缺少關心,感覺沒被重視才會不斷的上演壞學生的角色。我呢,只是盡了我作為班主任應盡的職責,沒想到……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今天讓老師對你刮目相看,你應該是一個守紀,積極,樂觀的男孩,你以後會被很多人欣賞,很多人重視,老師們也一定會喜歡你的!至於你的黃頭髮還有拖鞋……我還沒説完,他就搶着回答:“老師您放心,這個星期我就去理髮,但是這個拖鞋我可能還要穿幾天,因為我的腳受傷發炎了。”“怎麼回事?”“跟媽媽幫忙的時候被鐵絲劃傷了”那一刻,我真的看出他是一個好孩子。他説:“老師,我以為我到國中來了也會和國小一樣,現在看來不是這樣,我會聽您的話的。您比我的媽媽還關心我!謝謝您!”還有什麼話語比這段表白更動聽?!我笑了!他也笑了!接下來的班會課以他為典型事例,班上颳起了一股熱風“真誠對待每一個人,絕不讓一個同學掉隊,每一位同學都是我們班的優秀生”。

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象其他學生一樣,按時起牀,按時上課,按時吃飯,坐在座位上,認真看書,絲毫感覺不到他是個曾讓老師“頭疼”的學生。七年級下學期的時候還當了咱班的勞動委員呢。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職責。如何育人呢?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瞭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班主任,應努力做到像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悦。

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教育專家常説“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參照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發現:當一個孩子在被你認同、尊重後,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我班童鑫的事例也給我上了一課:被重視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班主任的人格與學識就像水一樣,孩子們就如同禾苗,他們的成長離不開水,水也不必過分愛護禾苗,只要每天澆灌一點,孩子們必然在潛移默化中長大成人,當那一天到來時,我們會發現原來教育並不是想象中那樣艱難複雜。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14

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性在於它能喚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和熱情,點燃起學生探究智慧的火花,開啟學生思想智慧的閘門,讓學生充滿靈氣的大腦和充滿創造的雙手充分活動起來。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創造,在生活中融入集體。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講一下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圍繞貫徹素質教育思想,讓每位學生不再孤獨。

在上學期開學不久,我發現我們七(1)班上有幾個成

績差的同學,如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由於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由於其父母不在家,他們經常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和誇獎,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重重又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和安慰。久而久之對自己的行為能力產生懷疑,兼之與同學發生衝突受了同學欺負感到委屈又不願向老師報告,無法得到解脱而埋藏在心裏。於是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孤僻、自卑,遇到不會的題目也不去請教老師和同學,加之,父母不在家,他們長期無人管理約束,做事拖拖拉拉,惰性很大,不加以控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流。如此下去,他們回一直在差生隊伍裏徘徊,走不出來的。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我便開始對他們加強教育。其教育過程敍事如下:

(1)平時多關注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他們帶來的温暖。例如,下課後詢問他們能否聽懂課;對老師有沒有什麼建議;父母不在家他們能不能按時吃上飯;天氣冷了有沒有厚衣服穿;言語間流露出對他們生活和學習的關心。他們受到老師的關懷後,甚是感動,在以後的課堂上,聽課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走神了,作業也能按時交送了,而且做得也非常認真。

(2)課餘時間我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意識到孤僻的性格對於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無益處,並鼓勵他們嘗試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不要再孤立自己,而要融入班集體的生活中去。並且,我還注意幫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制定學習目標,找到學習的動力。

(3)由於他們底子差,平時上課很難聽懂課,儘管他們課後很用心學習,但學習成績仍不見提高。於是,我就在課餘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因為我不但是他們的數學教師,還是他們的班主任,所以給他們輔導功課時,我不但輔導他們的數學知識,後來只要他們沒學會的,我都給他們輔導(除外語我不會例外),把他們不懂得知識補上來,漸漸地,我發現他們上課時,竟能舉手並正確的回答問題了。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試中,他們的成績得到飛速的提高,名次基本處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其中,韓笑同學,竟然名列前茅,這種結果遠遠高出我們共同制定的爭取及格的學習目標,更加激勵着我們繼續努力奮鬥。

然而在七年級下學期,我發現他們幾位同學,每次討論幾何題時總是不積極參與,在下面獨自做作業、看書,既不參加討論,也不發表個人見解。學校大型集會、運動會等,他們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課。於是,我找他們談話,他們説:“升入重點高中只看成績,只有認真讀書才有出路,幹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耽誤時間。”還説“參加活動就是浪費時間”。

我想:這是長期應試教育效應的餘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形成了“離羣心理。”導致興趣狹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這樣的人,學科成績再好也只是書呆子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可能成為“有知識、無品德的危險品”。

針對這些現象,我採取以下做法:

(1)認識“離羣心理”,矯正思想觀念。找他們分析形成目前狀況的原因,告訴他們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上講:一是長期以來學校迫於升學率的壓力,只重抓學科教育,輕抓或淡抓其他活動。二是父母的“成龍成鳳”觀點偏狹影響。上述原因,客觀上對三位同學“離羣心理”形成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主觀上講,由於同學們對未來社會“用人觀”和人才標準認識不足,把人才標準絕對化,對“需要就是人才”缺乏思考。通過和他們交流、分析,使他們明確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個性要求更高,通過沿海地區有些行業技術工人工資高於碩士生工資的例子,告訴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交往是適應生存和適應未來社會的必備素質,使之端正思想觀念,樹立科學的人生觀。

(2)尋求超越方式,進行積極超越。“離羣心理”的超越方式,一是根除舊習慣,形成新習慣,把“主題班會”改成“主體班會”,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班上實際問題,有意識地給他們佈置説話內容,如在跟王大蒙這樣一個喜歡遲到的同學説句心理話的主體班會上,要求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先送一句話給王大蒙同學。總結時對他們積極參與討論的積極態度和説話內容予以肯定和表揚,學校大型活動動員他們(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參加,並佈置項目要求他們完成。二是樹立他們在集體中的位置,以培養其集體意識和榮譽感。組織他們參加學科競賽、科技製作等集體活動,取得榮譽,便予以慶祝。三是發現其他同學的離羣行為,在班級中進行教育,使他們從別人的例子中,受到平行教育,逐步使心理由“離羣”轉變為”親羣”。

(3)時時給予鼓勵,處處進行督促。在組織他們進行超越“離羣心理”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波折與反覆,這既要靠自我教育能力、更要靠教師鼓勵與督促。上述三個同學在開始接受超越“離羣心理”教育時表現很積極,但後來也有再回頭的趨勢。這時,就不失時機地再給其佈置參與和主持活動,對他們關心集體,並培養了多種興趣的進步予以表揚,並督促他們制定“參與班集體活動計劃”,逐漸加大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的參與頻率,對他們的`評語也隨之提升,使他們逐步告別“離羣心理”,形成集體觀念。

通過我近一學期時間教育,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人的“離羣心理”不但沒有了,而且各人的文化成績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們體會到了融入班級的快樂感。

進入八年級後,由於學習任務重、時間緊,而且他們(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人)的知識根基,不如那些成績一直都比較好的同學的知識根基穩固。以致於這些後來居上的同學,在八年級的學習中倍感吃力,對部分章節的內容仍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就給他們增加了比別人更多的壓力。為了把把所有的內容都很好的掌握,給九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們晚上熬到很晚,縮短睡眠時間而用來學習。在期會考試後,我發現高瑞瑞等人,經常上課時暈暈沉沉,有時竟然上課睡着了。

於是,課後我就找他們談話。當得知他們晚上熬夜,甚至熬通宵學習才導致上課睡着後,我立即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進行制止。並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已經本末倒置了,對學習不僅無益甚至還有害。為了幫助他們鞏固基礎,我沒事幾乎不離開班級,隨時為他們講解遇到的難題。恢復正常的作息以後,他們上課時明顯有精神了,頭腦也似乎更靈活了,難題一點就通。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在八年級的期末考試中,成績再次飛躍,其中高瑞瑞和韓笑,名列前茅。真可謂:“功夫不負有心人”!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15

隨着女兒呱呱落地,教育這件事就跟着來了,首次做家長有點慌,教育這事有點懵。於是就找有經驗的過來人探討,在網上找、書店去找相關書籍。 總之,一切可用途經都用上了,加上自己的思考,慢慢有了一點自己的思路。前期教育比較簡單,幼兒園並未刻意去教她什麼,就一件事:學前抓緊玩,以後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等着她呢。

一年級來了,容易與困難並存,容易的是書本題目都很簡單,困難的是孩子的學習意識從無到有,任務是怎麼讓孩子的腳跨進那扇敞開的大門。陪伴她成了我生命一件重要的事,一切都得讓路,不能着急、不能打罵,因為着急上火打罵都是無濟於事的,孩子是一張白紙,什麼都沒有的白紙,她們並不懂得該怎麼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會是應該的。着急的時候,我會先停一停,自己考慮一下,當年我小時候如果踫到同樣的事會怎麼做,我能比她做得更好嗎,答案是否定的,我並不能做的比她更好,那還有什麼理由去責怪她呢,於是我做好自己該做的,站在同齡人角度去看問題,分析問題,直到找到答案。這方法我一至沿用至今,陪伴和理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和老師保持溝通,步調一致,這個極其重要,多參與學校的活動,這樣能更好的瞭解和掌握在學校的狀態。開心、快樂、還是心情低落,為什麼?每個細節都是我所關心的。

從國小起,孩子回家養成個習慣,休息十分鐘,玩一玩,吃點小東西,然後就是作業時間,除非有特殊情況,從無例外,哪怕打着點滴、坐不動,我託着她。

有的家長説,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有個安靜的環境,有個舒適的環境很重要,於是有了專門的房間和書房,家長在家輕手輕腳、大氣不敢出,生怕驚擾了娃做作業。而我有不同的看法,做法完全不同,國小時娃回家做作業我就開音樂,從輕柔漸漸地音量到了中等,從聽音樂到看電視,到打遊戲。這一切都是在娃旁邊進行,作業從不在房間做,都是客廳,做家務、有客來,也不迴避,慢慢地娃就習慣了這相對嘈雜的環境,現在就是火車在她身邊開過,都絲毫沒有影響。

遊戲也是洪水猛獸,我只能聳聳肩笑一笑,娃從早上6點起牀,除了吃飯、方便以外,基本都是在上課和寫作業,一直到晚上十點、十一點,有誰算過,他們的工作時間有多少,好像不用算也是遠遠大於成人的八小時工作時間,外加課外補課、課外作業,家長還能説自己辛苦嗎?遊戲不是猛獸,是娃的玩伴,放鬆的工具,控制才是那根掌握在家中手中的法寶韁繩,該擠點時間讓孩子玩一玩,放鬆一下。但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我只是找了一條自己的路,九年的帶娃生活,點點滴滴太多太多了,言不盡,作為滄海一粟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