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1

知道這個名字還是從電影上得知,原來它是由小説改編,這本書讓悲觀者前進,無助者有力,迷茫者思考,絕望者看到希望。這個小説講述的是一所監獄高牆內的故事。那裏是一個你不喜歡又離不開的地方,任何你不喜歡又擺脱不了的生活其實就是監獄,你要想辦法讓自己活得自由,你要默默的付出努力,不要聲張,總有一天會成功。

這裏的肖申克其實就是説人們不喜歡去工作的地方,不喜歡生活的地方,但是這是不可避免的,不喜歡也要繼續上班,不喜歡也要繼續生活,當感到痛快和不自由怎麼辦?積蓄力量準備越獄。在這期間,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們也是被困在其中,有的人漸漸麻木,漸漸習慣,甚至有些恐怖未來的其他生活。這個圍牆很可怕也很奇怪,剛開始你會恨他,慢慢你就會適應他,習慣他,甚至是依賴他,脱離不了他,這就是被同化了。真正的監獄是被迫進去的,生活的監獄是自己自願進去的。當發現自己被困住,自己會給自己設限,立起高牆,否定自己,放棄自己,放棄努力和抗爭。

我們不應該對自己説我什麼都不會,我們應該想我們還會什麼?我的性格不合適,我們應該想我如何改變性格,我們不應該説自己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我們應該想自己能堅持。這就是監獄裏不同的.人不同的命運一樣。

安迪入獄就很安靜度日,出乎人們意料,一天他找瑞德買錘子,人們以為他會鬧出大動靜,沒想到他説他是做手工,開始他還擔心安迪用他來挖地道,實在是太小了,用他挖需要六百年,沒想到十九年就挖成功了。這十九年,安迪運用他的智慧,他的所長,給獄長們躲避税務,給監獄申請資金修圖書館,花了六年寫信給上層,沒想到不勝其煩,上冊給他撥款二百美金和一批舊書雜物,安迪決定一天寫兩封直到參議院每年給撥款五百美金,大家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安迪花了幾年完成了。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有句著名台詞:“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讓你自由。”説的就是心存希望的人,無論什麼處境都無法把他釘死。他們就像落進石頭縫裏的草籽,只要有一點點機會都要蓬勃生長。他們是那種被關進監獄就開始積蓄力量,籌謀越獄的人。

安迪始終活得像一個自由人,儘管他也在這高牆之內。安迪原本過着金融精英的生活,深愛妻子卻失去妻子,坐了冤獄,成了刑期望不到頭的重刑犯,剛進監獄的幾年被獄霸折磨了兩年,日復一日的捱打,人們想象不到的受苦受難,他挺過來,他在監獄關了整整二十年,真可謂卧薪嚐膽。

安迪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他始終有夢想,有方向,幫助獄友考文憑,擴建監獄,改善獄友的精神生活,他沒有被打敗。小説的最後,當瑞德知道,可以到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和好朋友一起徹底地告別過去,一起出海打魚,一起迎着海風和太陽眯縫着眼睛微笑,一起調侃在肖申克的牢獄生活,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想到了安迪之前和他説過的話,在大樹旁的石牆下找到了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他坐上了開往遠方的汽車,去兑現他與安迪的承諾。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終於緊緊擁抱在一起。希望,永遠是黑夜中,為你點的一盞長明燈。這部小説和電影一樣精彩,值得回味。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2

他終於用一把小鶴嘴鋤逃出了肖申克監獄。成功越獄後,他利用證據讓洗錢典獄長山姆諾頓自殺,與他合作時活成了一個虛構的不存在的人。他還在假釋後給他的獄友瑞德一個生命保障。

這部電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它的情節跌宕起伏,出人意料,不無聊。主人公安迪是一個敢於與命運抗爭的人。他沒有被挫折打敗。他機智、聰明、樂觀、善良,善於閲讀和觀察。他在肖申克監獄——一個殘酷的監獄——成功地救贖了自己。

其實很多事情應該已經熄滅了安迪的希望,讓他覺得肖申克監獄無法洗清自己的清白,也無法讓他逃脱——比如剛剛入獄的無名胖子因為哭得很大聲被獄警打死,姐妹倆打他,老伯布魯克斯因為無法習慣新生活而自殺,湯米知道真相,想為安迪證明自己的.清白,但典獄長命令他開槍——但安迪並沒有絕望,他還是練習了自己的小心

安迪越獄後,從下水道爬出來,在雷雨中張開雙臂傲然大笑,讓我看到了自由,希望,自我,野性,不羈,嘲諷。只要爬上這麼髒的路,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他在雷雨中洗澡,並感謝他的禮物。此時此刻,肖申克的枷鎖已經無法控制他,它可以讓那些曾經凌駕於他之上的人受到懲罰。但這種美好,當然不是那麼容易獲得的。他需要付出的,別人是無法承受的。別人不相信自己能做什麼,自己也不想做。他做到了。

人生就是這樣,不幸可能會落在你頭上,擊垮你所有的信念。如果你想要你想要的,你必須受苦

磨難。只有動用你的智慧與力量,才能夠將你自己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3

無意中觀看了一部電影,竟就在我的腦中留下了深深的淵。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主人公安迪受冤入獄後,為了自己心中的希望和嚮往的自由,靠自己過人的才識成功越獄。

在這一整個過程中,安迪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瑞德、湯米、典獄長……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安迪的老友——瑞德。

整部影片都是以瑞德第一人稱敍述的。這個黑黑的,一笑起來就會露出一口大白牙的監獄老大哥,在沒有遇見安迪之前就已經在這牢中生活了將近二十年。可以説安迪這個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因為安迪的到來,他竟也開始有了些許希望。瑞德在敍述中説過:“我喜歡他。”這也是他和安迪成為朋友的契機。他在獄中總共待了四十年,四十年,這該是有多麼漫長啊?足以讓一個幼稚、不懂世事的孩童成長為成熟穩重的中年人,更足以讓一箇中年人變得老眼昏花。可就是這四十年,他習慣了獄中的一切,甚至到後來假釋審查時,也直接地告訴審查人員:“我無所謂。”

他已經被“制度化”,脱離了整個社會,最後出獄時已經是個老人了。時間多麼無情,帶走了瑞德的一切。四十年習慣的“世界”,自己一手建立的“王國”,就在打開大門的那一個瞬間煙消雲散,化為一片塵土隨風而去了。面對他的是陌生的世界,社會的瞬息萬變讓他猝不及防,措手不及。萬般無奈,他已經不屬於獄外那個全新的社會了,能做的,只有退出。不知瑞德是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如果是我,我會選擇隱退,消失。安迪又救了他,安迪的.一封信,使瑞德打消了任何關於自殺的念頭,果斷地去找曾在牢房中形影不離的老友安迪共同生活。

如今的社會是日新月異,一天天都在不斷進步,一直向上,沒有封頂,永遠不會達到峯頂。在這樣的社會中只有擁有堅定的目標和頑強的毅力還有對生活的希望,才不會被生活、被社會淘汰。四十年的漫長歲月,若沒有被耽誤,悟出了這樣的道理,也算沒有浪費。

影片中的瑞德很普通,很平凡,但這樣的人就是我們茫茫人海中的一個。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4

這部電影首先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你的人生一定要有朋友。就好比劇中的安迪和瑞德,沒有瑞德提供的鶴嘴鋤,也就沒有安迪越獄的那天。沒有安迪越獄的那天,也就沒有瑞德出獄的那天。兩人互相幫助,這才叫真正的好友,而不是現在隨處可見的'酒肉朋友。只有純潔的友情才叫友情。

這部電影還告訴我們:一定要堅持。劇中有這樣兩個鏡頭,第一個不算是鏡頭,就是主角安迪入獄19年每天都挖一點牆壁,然後用海報蓋上,並把挖下來的石頭扔到操場,一切只為19年後的自由。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每天挖那麼一點點,19年後,就成了一條地道。第二個鏡頭,就是安迪在越獄時的鏡頭,安迪順着自己的地道爬了出去,但他並沒有立刻見到光明,他還需要爬近500米長的監獄下水道,裏面不是__,就是__,味道惡臭難聞,但目前逃生只有這一條路。安迪想都沒想,砸開水管就進去了,他在惡臭與__的水管中硬是爬了500米,最終重見了外面的世界。這兩個鏡頭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堅持,還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那就是“要想成功,你必須要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和痛苦。”《孟子》一書曾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就是如果你想成功,那你一定不要隨波逐流,一定要做到與眾不同鶴立雞羣。進了肖申克監獄的大多數都是無期徒刑。也就是説,只有在裏面待到白髮蒼蒼才有可能出來。當別人都想:“啊我這一生肯定是廢了那就這樣頹廢下去吧。”時,安迪在想:“我是清白的!我一定要逃出去,我該怎麼逃出去呢?”最後他根據自己牢房的地理位置想出來了挖洞用海報遮住的想法。他手裏只有一把鶴嘴鋤。於是別人熄燈時,他開挖,鶴嘴鋤就那麼點。但他每天挖一點帶一點,19年就成了一個洞,讓他重見了光明。

還有,就是一定要懂得忍耐,安迪的“越獄之路”上少不了忍耐,當腐敗貪污的典獄長因“安迪知道了事情的原因我得留着他讓他繼續幫我算黑賬這樣我就可以賺小錢錢嘿嘿嘿”的想法關了安迪兩個月的禁閉時,安迪並沒有抓狂自殺,也沒有自暴自棄,他選擇了忍耐。他之所以能越獄成功,就是因為他懂得忍耐,他是一位真正的“忍者”。

還有,就是不要放棄希望。很多人入獄後就沒有了希望,像個殭屍一樣整天頹廢的遊走。而主角沒有放棄希望,最終逃了出去。影片的最後也闡明瞭這則道理,原句: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這就是安迪在鼓勵好友瑞德,瑞德被囚禁了40年,已經被監獄體制化了。安迪怕瑞德也想不開像之前的老布直接自殺了。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無論發生了什麼,都不要放棄希望,如果連希望都沒了,那人生也就沒多大意義了。

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受不僅僅這麼多,畢竟我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要想更深刻的瞭解這部電影,還得多看幾遍,也許我長大以後再看,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吧!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5

奧斯卡獲獎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肖申克顯然是座監獄,主角是安迪杜芳,為什麼不叫它《安迪的救贖》呢?

因為安迪不僅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肖申克監獄的大部分人和環境:安迪改造了監獄圖書館,幫助很多犯人進入高校;安迪為犯人演奏了德國女高音的天籟之音,讓他們感受到了片刻的自由和希望;安迪離開後,他在獄中的傳奇和越獄成了飯後朋友們最喜歡的趣聞。另外安迪改變最大的是瑞德。瑞德一開始就説:“希望是危險的,很多人會為之瘋狂。”影片結尾“希望真的是個好東西。”安迪在救贖自己的自由的.同時,也救贖了瑞特垂死的心,所以在影片的結尾,兩個朋友相擁在碧藍的海面上,讓人感到熱淚盈眶,因為救贖比想象中多,因為它比完美更完美。在救贖自己的同時,別人真的一點影響力都沒有嗎?安迪和瑞德説:“不!”救贖自己不是救贖別人。

希望是一個指南針,它把安迪帶到了美麗的聖誕老人大路:安迪花了20年的時間,挖掘出了瑞德所説的“6219年挖不出來的隧道”,爬過了瑞德想象不到的怪味。下水道;希望是一艘船。安迪和瑞德,兩個老朋友,來到了美麗的聖誕老人路。瑞德那顆枯萎的心充滿了光明和幸福。安迪從一開始就找到了自己的聖那達路,於是他選擇欺騙大家,假裝喜歡石頭和象,其實是為了扔掉挖來的石頭;假裝和獄警一起幫忙洗錢,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尋找機會;買槌子雕棋,其實是為了以後的自由。所以,你找到了聖納達爾的人生,下定決心為之努力,全世界都會向你屈服。

20xx年挖一條挖不出來的隧道,有什麼比把自己的生活堵在黑暗和孤獨裏更可怕的嗎?有什麼比在恐懼中爬上相當於五個足球場的500碼——下水道更讓人無法忍受的事?但只有經歷了黑暗與污穢,才能到達一個乾淨明亮的世界。

找到生活的指南針,到達聖納達爾的心臟!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6

近日讀熊培雲的《重新發現社會》,其中多次提到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熊培雲的書是把電影來論述自由的。想起自己的影庫裏早就下載了這部電影,礙於該影片屬於兩個小時以上的超長片,一直擱置着想找空閒的時間看,今日忽得空閒,一個人找出影片靜靜地看完。

原來,電影是可以這樣拍,電影是可以這樣看,電影更是可以各人各有各的解讀!

先説電影是可以這樣拍的:劇本來自一個短篇小説的改編,長達兩小時二十分鐘的電影可以把長達二十年的冤案發生、入獄、越獄簡練到總共不到十分鐘的交代,剩下的所有的時間,都交給了人性、自由的描寫!雖然沒有看過原着小説,但是憑藉常識,想必靠情節吸引讀者的小説應該無法做到這樣的結構,但是電影做到了。

再説電影是可以這樣看的':類似題材的電影不少,記得前幾年還有過特別火的美式長篇電視連續劇《越獄》,想必大家記憶猶新,一般此類題材,賣點都是冤案的本身、越獄或者翻案的過程、以及越獄或者翻案後或光明或黑暗的結局,劇情反應的人性、感情之類的,觀眾必須通過情節去了解、理解。可是,熊培雲因為《重新發現社會》一書主題的需要,從電影中看到了自由和限制這一哲學的矛盾,如果按照《重新發現社會》一書的邏輯,你的確會把電影中隱含的這一主題放大。可是我相信,熊培雲只是出於他着作論點的需要才這樣寫的,其實他和我,或者和你們大家一樣,從電影中看到了人性,當然也看到了自由和限制的矛盾。

最後説一下,電影是可以各人有各人的解讀。其實這個話題我根本解釋不了,既然命題就是各有各的解讀,我如何替每個人來解釋?我只是想説,我們中國現在的電影,就像中國學生的作文,必須按照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去寫,文章結構也必須符合老師佈置的要求;而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結構,又必須是按照升學考試的大綱要求來作。

行文到此,大家應該明白,其實我要説的,既是電影,也不是電影。

説的是電影,希望我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好萊塢才有電影,也不要以為好萊塢只有 3D 大片和“越獄”,好萊塢也有“肖申克的救贖”!

説的不是電影,希望我們的生活不要像我們學生的作文一樣要有“中心思想”,即便要有“中心思想”,也不要有規定表達“中心思想”的格式。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7

最近看了部好電影,叫《肖申克的救贖》。感觸頗多。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安迪的銀行家因被污告殺人,無辜入獄,謀劃了二十年成功越獄的故事。肖申克是那所監獄的名字。希望和自由是貫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線索。而正是擁有希望和自由的信念,一個囚犯才有能力有決心實現自我救贖。

安迪作了囚犯後,是否也失去了自由?我想,是沒有的。至少他會時不時地召喚自由的降臨。在陽台上,陽光盡情散在他和朋友肩頭;他讓音樂飛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無人問津的角落,告訴每一個不自由之身,聽,這就是自由。他用六年撰寫了一段自由傳奇——那就是他一手復舒的圖書館。在裏面每一個不自由的人至少擁有一個讀書的自由權。正如影片所説有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翅膀太過耀眼。是的,安迪正是這種鳥。自由便是翅膀,一隻永不失翅膀的鳥,怎肯永屈於欄杆之下,畢竟鳥會飛。安迪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鳥的翅膀,記得那夜電閃雷鳴。有五十個橄欖球場的長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何況那只是下水道。全身惡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過皮囊一張,何況只是髒了囚衣。正如破繭的蝴蝶,安迪從下水道鑽出時,上帝賜於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這雙翅膀不再是虛無飄渺的,它真實的如同手腳。喊吧,安迪,叫吧,安迪,讓雨水沖走蚩伏於你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惡臭。哭吧,安迪,我想,正如天上的電閃雷鳴,淚和着雨一起殞落。

一個人因有了希望才會想擁有自由。當希望佔據一個人的`心時,他就會想“我需要自由”。畢竟自由有種魅力,它可以去觸摸希望。瑞德似乎最明白這點,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東西,會令人發瘋。他學會忘記希望,告訴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銅牆鐵壁,足以讓一切希望成為笑話。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失去希望的自由人。當他尋不到活下去的意義時,他選擇了死亡。死亡解脱自己又無礙於他人。生死對自己已毫無意義,對於他人又值什麼呢?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老頭子罷了。相同的命運似乎也要降臨到瑞德身上,然而安迪的一封信,幾張鈔票,填充了瑞德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辭世的房間,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為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藍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安迪是偉大的,一個人的自救,那是勇者,一個人自救的同時,又實現他人的救贖,那是聖人。芝華塔尼歐某個海岸邊,有家小旅館,旁邊有一條舊小艇。上面站着一個人,是安迪。安迪,看,瑞德來了,該出發了。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8

開篇的那起命案觸目驚心。酗酒後的安迪想殺死有婚外情的妻子。或是上帝眷顧這個可愛的天使。就在那晚,他的妻子和那個男人被另外一個人殺害。

巧合裏的誤會,無從辯解,安迪被冤入獄,被判無期。監獄不是個好地方。它沒有家裏的舒適,也沒有家裏的自由。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是徹徹底底地改變一個人。驚歎不已的是,這個糟糕透頂的誤會,卻硬生生讓安迪變成了一場美麗的“邂逅”相逢,與一段精彩絕倫的人生際遇相逢。

一開始的他在監獄裏不言不語,不肯與人交談。直到後來,他慢慢地開始與人攀談,甚至用智慧為獄友們換來了冰啤酒。他問瑞德買了一把小錘子。又找來一張大海報,就這樣,安迪開始了他長達二十多年的越獄之旅。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有時,當你鼓起勇氣去完成這些挑戰時,可能會被人家看不起,甚至是被嘲諷、嘲笑。某一次,當安迪説出“希望”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詞語時,瑞德的解釋是這樣的:“希望?聽我説過一句老話,希望是很危險的,他會讓你發瘋,在這種地方,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可安迪不以為然,在某一天晚上,安迪成功地結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監獄生活。他,成功越獄了!還憑藉着自己豐富的經驗,帶走了典獄長三十多萬美金。這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是奇蹟,愛拼才會贏的是成功。試想安迪在瑞德説希望很危險時,他選擇相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他還會有動力追求海岸夕陽,駕船遠航的自由生活嘛?眼睛是心靈的窗子,我始終覺得安迪在監獄裏的眼神是與眾不同的。他沉默寡言看似是個局外人、旁觀者,甚至有些多餘。但他才是那個把握全局,胸中有丘壑的天才。監獄就像一把把枷鎖,鎖住了人們對外面美好事物的憧憬,也改變了所有人對希望的看法。但安迪目睹過監獄裏的種種黑暗以後,依然心存希望,堅信“出逃”才是洗脱冤屈的唯一出路。

“出逃”是個永恆不滅的話題。巴金筆下的《家》《春》《秋》裏的青年知識分子們想跳出舊社會習氣的藩籬,越出家的高牆,走向新時代。哪吒用玩世不恭,抗拒命運的猙獰與憤怒,向世人宣誓:“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以此“出逃”於命運的安排,用風火輪、混天綾創出一片天。安迪用“出逃”的方式,為自己洗脱冤屈,憑藉自己超強的毅力和那堅定不移的決心逃離了可怕的肖申克監獄。這些不安現狀的“折騰”像是跳出舒適區的`挑戰。與他們背道而馳的是電影裏的'老布。監獄不僅阻隔了與外界空間的鏈接,還阻隔了時間的流淌。老布幻想把自己留在這座與世隔絕的“肖申克”裏永遠不要出去。這似乎成了他的“桃花源”。他寧願做着“不知有漢”的春秋大夢,也不願意醒來睜睜眼看看牆外嶄新的世界。悲劇與喜劇往往只差這一步“出逃”。要是老布也堅信“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究輝煌。”該多好?

生活裏的我們或許只有學會鼓足勇氣,懷抱希望做出類似的“出逃”,才能站在樓頂的天台上,仰望蒼穹,想象遠方美麗海岸線裏吹來的鹹鹹的、甜甜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