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道德與法治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與法治專家講座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與法治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道德與法治專家講座心得體會1

1、教師親切與藹的態度就是一堂課成功的基石

在本次教學觀摩學習活動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就是周老師的普通話非常標準,態度親切與藹,温柔耐心地與孩子們溝通,使學生很快的就能夠進入到情境當中,彷彿就是身臨其境地參加了一次天安門升旗儀式。周老師在説課時提到《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為目標的綜合性活動課程。我覺得既然就是活動課,就應該以多維性角度去感染與教育學生,這堂課的成功之處正就是在於,教師以情激情,使得孩子們的心靈得到淨化、受到震撼,激發起她們對國旗的熱愛與尊敬之情。

周老師不僅普通話標準,而且寫着一手漂亮規範的粉筆字。在教學中周老師的板書簡潔而漂亮,雖然談不上書法作品,但就是在一堂道德與法治課上能讓學生感受到要如何去書寫漢字,給了學生與在場的老師一個榜樣,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教師的字寫的好,班級上絕大部分學生的字也也得好,可見教師書寫的示範作用就是何等重要。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要周老師學習,説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工整漂亮的粉筆字。

2、不要把一堂道德與法治課上成語文課

在教學過程中周老師將課堂內容簡單化,她設計的內容分為以下幾大環節:

(一)生活引入,初識國旗;這一塊裏周老師以認識國旗,瞭解國旗的含義為主,簡單而深刻地介紹使得學生知道五星紅旗就是我們的國旗,就是我們中華人民的象徵。

(二)走進國旗,深化感情;周老師首先播放了197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升旗儀式,在莊嚴雄偉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上升,象徵了中華民族從此站立起來了。

(三)合作探究,尊重國旗;這一環節的重點周老師放在與學生交流各類場合的升旗儀式,視頻播放了20xx年10月1日國慶典禮上的升旗儀式,在國富民強的今天,我們的升旗儀式仍然威嚴壯麗。奧運會賽場上,我們的運動健兒贏回了一枚枚金牌,伴隨着義勇軍進行曲我們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賽場上方,周老師引導孩子們談感受,同學們一個個都表達了激動的心情,我們中國人真了不起。

(四)走進生活,實踐禮儀;分享了升旗儀式,帶着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我們的少先隊員都懂得了尊重國旗,熱愛祖國。周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就是尊重祖國?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做起,指導學生規範地敬隊禮並現場播放升旗視頻,全體孩子一起體驗規範的升旗儀式。

(五)拓展延伸,昇華情感;愛國旗,更愛我們的祖國,隨着嘹亮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課堂結束,瞧,孩子們一個個揮舞着手裏的小紅旗,一個個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我們周老師的課贏得了大家洪亮的掌聲。

古人云:德不優者,不能懷遠。周老師的一堂課向我們娓娓道來,並肯定了這一觀點,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就是真正的人才,培育孩子,我們從良好的品德教育開始,灌輸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道德與法治專家講座心得體會2

我擔任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任務。一學期來,我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為教好每一節課,我在課堂教學方法的使用上下大功夫和力度,儘量讓每一節課都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在教學方法的採用上,不千篇一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導入時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如講生命寶貴這一課時,引用汪國真的詩,使學生一開始對生命就有一種感性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講自我保護這一課時,我採用了圖片導入的形式,給學生出示了幾幅火災場景的圖片,引發了學生的共鳴,使學生都能深深地認真思考假設自己身處火災現場時該怎麼辦這一問題;在講違法犯罪這一課時,我採用了案例導入的方法,讓學生觸目驚心,激起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在課堂小結上同樣用盡心思,才用多種方法,力求有餘音未了的效果。

⑵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及時處理好課堂突發事件。我十分清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半大小孩,課堂上坐不住,多動這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對於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同學,我從不在課堂上輕易發脾氣當眾批評他們,而是及時指正提醒,課後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因此,我深受同學的喜歡。我從不怕突發事故,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我能很好地把課堂突發事故當做一種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變被動為主動,使違反紀律的同學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主動承認錯誤,使其他同學又能得到一次思想教育。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國中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思想品德知識的掌握重在運用,因此,我多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經常佈置一些實踐作業,讓學生多觀察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用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思考問題,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為使自己的教學義務水平不斷的提高,教學方法更豐富,我不但經常聽同科組老師講課,和同科組老師交流教學經驗,而且還經常聽其他科組的老師講課,瞭解其他科組老師的教學方法,吸取他們先進的東西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上去。

4、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到網絡書店中博覽羣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為讓自己知識水平不斷的提高,我不滿足於自己現在的知識水平,利用時間自學,不斷地更新和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道德與法治專家講座心得體會3

一、把握新教材的特點與脈絡

暑假期間,筆者通過參加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新教材培訓和個人研讀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國中《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精神特點與脈絡,為有效開展教學工作奠定基礎。通過培訓與研讀,筆者認識到,新教材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更好落實了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

教材內容注重學生學習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注重傳統文化在教材中的滲透,關注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議題,與學生開展平等對話。每一課以“運用你的經驗”開始,希望將學生的個體生活經驗作為學習的起點;隨後的“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閲讀感悟”“方法與技能”等活動設計,在不同層面促使學生個體生活經驗得以表達、分享、交流,進而引導個體對自身經驗的反思,通過師生經驗、生生經驗的衝突、碰撞、共認等促進學生個體經驗的調整、擴展;最後均以“拓展空間”結束,希望使教學能夠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

二、認真備課,為有效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備課是教師教學中的基本環節和保證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作為新教材,國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環節更為重要,備課要做到“四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備課標就是要把握每一課時教學的三維目標。備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難點,理解教材活動設計意圖,理清教材的知識結構,科學設計教學過程,合理取捨課本中的小欄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欄目輔助教學,同時要關注熱點問題,將課本與時事熱點緊密結合,充分挖掘教育資源,選取一些具有鮮活價值的生活資源為教學服務。備學生就是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基礎上,瞭解學生的知識體系,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瞭解學生的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選擇符合學情的教學內容與教法。備教法既要熟練掌握講授法、提問法、案例法等單一的傳統教學方法,更要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實施自主參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活動體驗的學習策略,並且在備課中挖掘和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以期優化課堂教學。

三、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打造生本課堂

(一)採取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中“運用你的經驗”欄目,要求學生課前做好個人情況的蒐集,為新課的學習打好基礎。在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上,教師和學生角色的互換,即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上傳的教學視頻或佈置的思考題,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識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做情緒情感的主人——情緒的管理”為例,學生通過教師上傳的視頻瞭解到本節的基礎知識,如積極樂觀的情緒會對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有哪些影響,消極悲觀的情緒又對我們有哪些不利影響,然後針對我們應該怎樣避免不良情緒對我們學習生活的影響,怎樣化消極悲觀的情緒為積極樂觀的情緒等問題展開討論,通過師生之間的討論,使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等。

(二)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喜歡照本宣科或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來授課,所講的內容沒有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聯繫在一起,導致整節課下來學生覺得比較枯燥,學習興趣不高。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好《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關鍵,新課改下的創設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材內容,靈活創設教學情境,改變教學形式,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如:創設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學法都是理想的選擇。

以“走進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為例,在講述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日常學生生活中的案例,通過具體生活中的案例告訴學生要懂法、守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等。

(三)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標強調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合作探究學習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環節,合作探究有助於激盪思想的共鳴,提高學習效率。《探究與分享》是國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欄目。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學生在討論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觀點,有話想説、有話能説、有話可説。教師應根據《探究與分享》欄目的主題,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問題或要求,明確探究方向,避免偏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效性。教師亦可在此基礎上,細化或延伸問題,讓探究話題更深入、更貼近學情。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以“憧憬美好集體”為例,學生在探究為班集體建設提合理化建議時,有個班的學生不愛學習,不遵守班級紀律,不服從班幹部的管理,甚至還跟班幹部對着幹,經常給班級帶來麻煩。這樣筆者就讓他來當紀律委員,目的是讓他來換位思考,體驗一下身為紀律委員管理班級的艱辛,體會紀律委員的職責。當時請班主任老師配合讓他來管理班級,一週之後,筆者再來讓他説説當紀律委員的體會時,他終於理解了當紀律委員的不容易。經過反省後,他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前檢討自己的行為,表態以後願意服從班幹部的監管。這樣從教材走向學生真實生活,從完成教學任務走向學生問題解決。

(四)開展互動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激情彭拜、滿腔熱血,而學生則在台下死氣沉沉,甚至出現打瞌睡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於教師僅僅重視自己講的內容,而忽略了學生這個學習主體的專注和接受程度。有效的教學是一個師生、生生良好互動的過程,新課改下的互動教學是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就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溝通,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讓教師明白學生哪個知識點已經學會,還有哪些知識沒有學會需要加強鞏固,從而達到教與學的高度統一。

以“在集體中成長——集體生活成就我”為例,教師可以針對“集體生活”這個話題和學生展開互動,通過互動,發現學生對集體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徹,然後通過“籃球比賽”、評選“學習小組”以及“流動紅旗”等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集體生活,從而使學生懂得集體生活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團結精神等等。

當然,國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完善和摸索,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都必須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前提,這樣才有可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