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華西村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高聳的塔羣,規整的綠化,密集的別墅,暢達的交通,華西村,就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而在幾天的學習參觀中,發達的經濟、富裕的村民、良好的治安、敢闖的作風,無不深深的震撼着內心。華西村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們如何借鑑經驗搞好新農村建設,我認為至少要做好以下幾點:

華西村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一、必須有一個好的領路人。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有一個無私奉獻、信念堅定、能領着鄉親們艱苦創業的好帶頭人。就像吳仁寶老書記的兒子、現任華西村黨委書記的吳協恩説的那樣,華西村有個寶,這個寶就是吳仁寶。華西村的成功、崛起、長盛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個思想解放政治強、勇於開拓作風正、實事求是想幹事、腳踏實地不出事的村黨委,有一個農民致富的帶頭人村書記吳仁寶。

在吳仁寶心裏,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讓百姓幸福就是社會主義,讓百姓幸福就必須大發展。”幾十年來吳仁寶遵循着這樣一個“真理”,把一個普通的農村變成了農業工業化,農民知識化,農村城市化的“天下第一村”。“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是吳仁寶用來告誡自己和村幹部的名言,也是這種甘於奉獻、嚴於律己的華西精神為華西吸引來了更多的人才。現在在華西黨委的班子裏,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既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正是擁有了這樣一個高素質、多元化的領導班子,才使得華西村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

二、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只要堅持實事求是,就能大難化小難,小難變不難。怎樣找出一條符合村實際的發展道路,怎樣又好又快發展農村經濟,是各級黨組織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華西村富就富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富就富在他們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的科學發展道路。

貴州是欠發達欠開發的地區,在經濟發展中有很大的後發優勢。但是,有後發優勢,不代表發展速度能追上甚至趕超發達地區,甚至後發會轉變成持續的後進。華西村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性與因地制宜發展村寨的創造性高度統一,始終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堅持一手抓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羣眾保持一致,用這個“兩手抓”走出一條以工業化教育農民,以城鎮化發展農村,以產業化提升農業的華西特色發展之路,形成了經濟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環境優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新局面。

三、必須大力發展經濟不動搖。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收入,使農民手裏有票子。吳仁寶曾説:“我是窮過來的,看到有人窮我就心疼,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窮人過好日子,這就是我的原動力。”幾十年來,在“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的思想指引下,華西村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努力實現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目前華西集團擁有13大公司、60多家企業,2萬多職工,擁有1000多個產品,已形成鋼鐵、紡織、旅遊三大產業,雄居全國2000萬個鄉鎮企業之首,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穩中求發展在華西村幾十年的發展中清晰可見。2004年一向以生產“窄鋼”為主的華西準備興建一個當時市場效益最好的“中寬帶鋼廠”,出人意料的`是,吳仁寶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提出新上項目要“急剎車”,現有企業要“開穩車”,已經投入的項目要“開快車”,引來了當時班子中許多成員的置疑。原來,吳仁寶經過調查發現當時“寬帶鋼”的市場已經基本飽和,生產無疑就是重複生產。因為“三車”原則,華西村的經濟沒有受到影響,繼續保持了持續、高效、健康發展。吳仁寶的這份敏鋭則是源於他幾十年始終不變的習慣,堅持每天閲讀《人民日報》,收聽、收看中央媒體的新聞節目。

工業發展了,就要反哺農業。吳仁寶提出的“地創高產出,人創高素質”的農業發展思路,把山北建成了一個糧倉,打造高科技觀光農業園區。讓全村3萬多村民變成真正“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的新型中國農民。

四、必須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吳仁寶老書記有句名言:“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口袋富了不算富,腦袋富了才是富。物質上富裕起來的華西人時刻不忘精神文明建設。華西村成立了精神文明開發公司,負責全村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開發公司不產生經濟效益,實際上所產生的效果是無法用經濟來衡量的。華西提出的“六愛”教育,“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全村人整體素質提高了,社會安定團結了,村風民風變好了,凝聚力增強了。

村裏還建立了華西特色藝術團、華西之路展廊等宣傳教育載體,抓思想道德教育、素質技能培訓和農村先進文化建設,村民精神生活日益豐富,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文明新風吹遍全村。藝術團通過創作節目和常年演出,成為華西思想教育的手段、陶冶情操的創舉、淨化靈魂的熔爐、村民喜愛的文化大餐。現在,華西村實現了“三無”,即無迷信賭博、無上訪告狀、無重大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