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精選24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聽聽那冷雨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精選24篇)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

人們總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此刻想來是對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體會其中的含義,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們文中的人物一樣:父親的心裏因為始終記掛着田裏未乾完的活兒,所以生性樂觀堅忍的他也變得惆悵起來了;母親因為心裏惦記着田裏的活,因為看到父親的無奈,所以她的臉也因一天天纏綿不斷的雨而越發惆悵了;而我們則因為看到每一天對着雨發呆、臉斜成一個弧度的父親和惆悵的母親,所以我們無心去應和雨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雨在我們眼中成了“該死的雨”、“令人厭惡的雨”。因為我們憎恨雨,期盼陽光,所以“我們真期望雨能立刻停”,也同時把童年中的雨“調成了金黃色”。而這一切產生的源泉無非是因為他們的心。

禪語中有一句話説“不是旗幟在動,而是你的心在動。”是的,因為我們看世界看事物並非真正用我們的眼在看,而是用心體會的。所以即使一向被人們認為“貴如油”的雨,“滋潤萬物”的雨,因為打心眼裏不願意它的出現而變得可惡、該死起來。

但是如果它出此刻乾旱以後,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會有另一種表情了:也許父親那粗糙的被太陽曬成黝黑的.臉會因為雨的出現而再次傾斜成45度角;也許母親也會因為它的出現而掃去連日來的惆悵,雨開始滋潤母親的心田,使母親變得更加婉約動人;也許我們會因為雨的出現而變得歡呼雀躍,會在小水坑玩耍,會應和着雨點打擊小花傘的節拍翩翩起舞,也期望它能夠下個不停。那時的雨也許就不再是該死的、令人厭惡的了,也許會是可愛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時也許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雨真的是金黃色的了。而這一切一切的“也許”,都是因為我們的那顆心啊!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2

人們總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現在想來是對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體會其中的含義,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們文中的人物一樣:父親的心裏因為始終記掛着田裏未乾完的活兒,所以生性樂觀堅忍的他也變得惆悵起來了;母親因為心裏惦記着田裏的活,因為看到父親的無奈,所以她的臉也因一天天纏綿不斷的`雨而越發惆悵了;而我們則因為看到每天對着雨發呆、臉斜成一個弧度的父親和惆悵的母親,所以我們無心去應和雨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雨在我們眼中成了“該死的雨”、“令人討厭的雨”。因為我們憎恨雨,期盼陽光,所以“我們真希望雨能馬上停”,也同時把童年中的雨“調成了金黃色”。而這一切產生的源泉無非是因為他們的心。

禪語中有一句話説“不是旗幟在動,而是你的心在動。”是的,因為我們看世界看事物並非真正用我們的眼在看,而是用心體會的。所以即使一直被人們認為“貴如油”的雨,“滋潤萬物”的雨,因為打心眼裏不願意它的出現而變得可惡、該死起來。

但是如果它出現在乾旱以後,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會有另一種表情了:也許父親那粗糙的被太陽曬成黝黑的臉會因為雨的出現而再次傾斜成45度角;也許母親也會因為它的出現而掃去連日來的惆悵,雨開始滋潤母親的心田,使母親變得更加婉約動人;也許我們會因為雨的出現而變得歡呼雀躍,會在小水坑玩耍,會應和着雨點打擊小花傘的節拍翩翩起舞,也希望它可以下個不停。那時的雨也許就不再是該死的、令人討厭的了,也許會是可愛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時也許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雨真的是金黃色的了。而這一切一切的“也許”,都是因為我們的那顆心啊!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3

迷濛中,一個模糊的身影愈來愈近。一身素白絲綢旗袍恰到好處的包裹在纖細的腰身上。無不彰顯着一個水鄉女子的娟秀氣質。承襲了水的柔美和雨的多情。撐着一把赤紅色的油紙傘裊裊婷婷的雋步在這水鄉烏巷中。

嘴裏輕輕哼唱着小曲,天街小雨潤如酥。

雨瀝瀝地嗒在紅傘上,但卻被温柔掩埋了,於是也變的乖巧,和諧的順傘的弧度滑下。

紅傘的色澤映紅了女子的面頰。白裏透紅,紅裏忖粉。

女子住足,眼神恍惚,搖散不定。望盡了長空,也無人浸入眼簾。只有這細細的小雨,無聲的滋潤着每一個生命,同時也陪着她寂靜的等待。

乾淨的青石磚被雨淋洗的透出光亮來,古老的圍牆上的漆斑斑駁駁,只留下光禿的頹敗。雨淋過,頗顯衰老,濕漉着沁出一股股陰陰冷冷的嘔人氣味。

也許這女子想起了什麼。

長亭那晚,驟雨初歇,惟獨蟬在悽悽歷歷的鳴叫,一遍一遍的重複着那人的名字。

曾經的曾經很喜歡,黃昏吹着風的軟,星予在無中閃,細雨點撒在花前。

那個有雨的.日子,象輕塵一樣你瀰漫在空氣中。新抽條的柳絲與細雨深情的糾纏不休,不舌纏綿的細訴一個個不為人知的祕密。雨點滴滴浸入緊緊相握的雙手中,被皮膚吸收。此時雨水變成了膠水,粘住了手,粘住了步伐,也粘住了彼此的心。風雨交加的日子裏,無晴卻有情。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如今,終日凝眸,凝眸處,又添一段新愁。

凝望,凝望。還是始終如一的乾淨青石路,乾淨的眸子。

雨冷不丁的下個沒完沒了。煙雨朦朧。

恍惚間,一滴冰冷的液體劃過指間。微微閃動的目光。還有那滴冷冷液體承載一切有雨的日子。

悄悄劃過,真不知道。是雨還是淚。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4

前幾日心情煩悶,望着窗外那傾盆如注的大雨,彷彿一切從頭至尾的沖刷着自己的內心,閒暇之餘緩慢地翻起一本書籍,映入眼簾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

文章先從故鄉的冷雨説起,回憶着在下雨的季節一位姑娘撐着一把油紙傘心平氣和的向小巷深處走去。她的腳步是那樣的寂寥而悽清,滴滴答答的雨滴聲敲打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隨即,作者筆鋒一轉向我們展示了廈門之夜的雨,並以兩位主人翁的形象敍述了一種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後再次進一步的描寫江南的雨,進而更深一步的刻畫了女性獨有的温柔。

雨氣得空濛而迷幻,輕輕地嗅一下,便可發現一種帶有特別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讓人不覺得感受到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

而身在美國的余光中,再次望着窗外的雨,卻少了些許的清淡多了些迷離的情調,這不禁會讓人的思緒飄落在梧桐相思樹上,並不像驟雨打荷葉那樣,總有一種淡淡的淒涼。可遠在殘等古屋下,這種悽慘的景象就變得越加的濃厚了。

春雨的綿綿;秋雨的瀟瀟;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涼,這也會一個人聯想到人的成長從青絲少年到白髮長者,伴隨着無數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傳遞着無論是對故鄉、還是對人事物的留戀,都伴隨在着冷冷的雨聲,透漏着一絲低迷的回憶。

雨既可以是一個人的心情變好也可以給一個人增添不少憂愁,也流漏着點點滴滴的回憶,這種記憶一直伴隨在悽迷的大地上久久會散去。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5

雨是感性的。絲絲潤物卻並不無聲。聽聽,雨落在樹葉上的沙沙的聲音,青草池塘的處處蛙鳴。而我們身處城市之中,這些天籟之音,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去聽。

雨是傳遞信息的使者,是上天派她給大地帶來問候。滋潤土地,散發出陣陣清新的泥土芬芳。

聽聽,詩人筆下的雨的形態。“好雨知時節”是春雨如油最好的`詮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在秦觀筆下雨又被帶上了絲絲的愁。“清明時節雨紛紛”對已故親人的祭奠,雨又帶上了一層傷感的色彩

下雨也許是睡覺的好時候,但我認為這是浪費。站在陽台上,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那些隱天蔽日的樓房。唯獨雨能夠輕巧地穿過樓間的縫隙墜落下來。霎時間粉身碎骨,遁入土中,只留下一個印跡。

在屋中觀雨是不過癮的,走入自然中,任紛飛細雨打在臉上、肩上、髮梢上。樹上、天空已看不到鳥兒的蹤跡。路上的車漸漸少了起來。行人的腳步加快了。天地一片寂靜,唯有“嘀嗒”雨聲。

長廊觀雨又別是一番享受。聽,那雨滴打在石階上的聲音,打在檐上的聲音,打在草叢中的聲音。如果此時在加上池塘蛙鳴。簡直就是一曲超自然的交響樂。洗滌人的靈魂,淨化人的心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洗落城市的喧囂,洗去遊子一身的歸塵。

聽聽,那冷冷細雨打入心中,映入眼中。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6

初覽此文,猶如仙人,身縱雲霧間,雖不明其圖,卻也被那跳動的文字所征服,飄飄欲醉。

尤奇,細品之。略有所悟,若有偏鋒,望君見諒。

名為散文,實可為詩。不僅僅可讀更可詠之,有詩的韻律,有詩的起落,更有詩的情調。

余光中先生以其獨特的形式,獨特的體驗,揮寫者濃濃的鄉思,淡淡的'鄉愁,撥動了我內心深處一根緊繃的弦。

一個人靜靜的坐着,聽着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心中該湧起多少回憶與感慨啊。余光中先生抒寫着雨聲的流淌而出,藉着淡淡的冷雨而抒情。

通篇遍佈雨的身影,但儘管如此,卻不感單調,而是一種莫名的欣喜。

雨,那冷雨。將身處台灣,不能回大陸團聚的心,濃濃的相思之情娓娓傾訴。竟改變了我對雨的看法。

文中的“蕩胸生層雲”“商略黃昏雨”更體現了現代版文人騷客的古韻。

余光中先生,總説自己是江南人,他嚮往“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杏花春雨。小巷,油傘,也體現了余光中先生的江南情。

雖説是離愁,是對中國大陸的嚮往。但字裏行間是雨的跳動,是雨的唯美。改革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狀。

“前塵隔海。古屋不在。聽聽那冷雨。”可謂點睛之筆。詩意滿溢,回味無窮。

至此,對那淅淅瀝瀝的雨,有絲淡淡的邂逅。

縱覽全文,筆鋒間勾勒出了鄉思,詞語間搭配出了鄉愁。

聽聽那冷雨,聽聽那書生。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7

“從傳説落到現在,從霏霏落到湃湃,從檐漏落到江海,問你啊,蠢蠢的青苔,一夜的雨聲説些什麼呢?”這首詩《雨聲説些什麼》,讓我認識了余光中。

閒暇之餘,我讀了余光中的散文《聽聽那冷雨》。

“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煙雨茫茫,蓄着絲絲寒意,嘀嘀嗒嗒,淅淅瀝瀝,如斷珠一躍而下。春雨綿綿,打濕了老人兩鬢白霜;冷風悽悽勾起了老人的思緒。朦朧中是那鄉愁,透過雨什麼也看不見,對故園的思念一點點,讓雨來訴説。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身在異鄉,看不見故園的杏花春雨,看不見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看不見細雨浥輕塵……作者借雨寫愁,化用了中國的古典詩詞,把自己心頭憂憂的愁緒融於景中,我想,這也可見了餘老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吧。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小精煉的文字,沒有各種華麗的詞藻,卻可以讓人有所觸動。“聽聽”“看看”“嗅嗅聞聞”“舔舔”把文字上的雨寫活了,雨好像有種多樣的情態,撥動了心絃,滋潤萬物。

少年聽雨,那時的雨是奔放歡樂,顯現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風華正茂;中年聽雨,是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滄桑;白頭聽雨,是古屋中想到的亡國之悲痛。餘老一生飽受分離之苦,嚐盡了漂泊異地,久不見故園的心酸,如風雨中行船的'客舟,找不到歸宿。

小時讀“小時的傘”、“濕了的鞋”,只覺句子有一種風趣和可愛,如今再次回味,才明白那其中藴含着的是余光中美好的回憶和對過往留戀。

古屋不再,且聽聽那冷雨,且聽聽雨訴説的鄉愁。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8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

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沐發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和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

到七月聽颱風台雨在古屋頂上一夜盲奏,千尋海底的熱浪沸沸被狂風挾來,掀翻整個太平洋只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壓下,整個海在他的蝸殼上嘩嘩瀉過。

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煙一般的紗帳裏聽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

在日式的古屋裏聽雨,春雨綿綿聽到秋雨瀟瀟,從少年聽到中年,聽聽那冷雨。雨是一種單調而耐聽的音樂是室內樂是室外樂,户內聽聽,户外聽聽,冷冷,那音樂。

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穀咕咕的啼聲。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脣上舐舐那冷雨。

感悟:余光中先生是感性的,他對於雨的描寫尤其細膩,即有驚心動魄,又有細水綿綿,雨點一直敲到我的心裏,讓我沉醉這景色中,讀起來簡直是享受。冷雨夜表達了作者的內心的心情,對於一位渴望海峽兩岸早日統一的中國人來説,這些描寫寄託了深深的情感,對於現實他是苦悶的。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9

走上講台半年多,也陸陸續續接觸了很多文體,但是對於散文,我總覺得自己不能教好。散文,在我看來是給予了作者許多細膩情感的文體,教好它首先自己要有很充分的情感體會,而這個情感體會對於我來説,有時候不是那麼容易。

執教《聽聽那冷雨》時,我把重點是定位在對課文這種文化鄉愁的把握。但是文化鄉愁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説太遙遠太模糊,他們根本不知道何為文化鄉愁。於是我很困惑,怎樣能夠通過我一堂課的講解讓學生體會到余光中的這種惆悵與悽迷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從修辭入手。本文通感以及疊詞修辭的運用是一大特色,於是我引導學生去發現文章修辭的美妙之處。不過緊接着我又發現一個問題:學生能知道修辭的妙處,但卻不知這些言語和文章的感情有何聯繫。於是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從字詞入手,分析作者在字裏行間藴含了怎樣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發現,教師提問題的.時候不能將問題設置的太複雜,一來學生要費時間揣摩問題,二來有些學生可能聽不大清楚。所以我就非常直接簡單地提出我的問題。

通過小組合作,終於學生們發現了文章藴含的鄉愁,但他們也就僅僅解讀到鄉愁。關於文化鄉愁,我又順勢進行了一番講解與引導。

但這節課留下了的一個問題是,怎樣把散文上得生動,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因為這一堂課而有所收穫。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0

余光中先生有一篇散文《聽聽那冷雨》,僅這名字就讓人喜歡,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寫點什麼。

一個人靜靜地坐着,聽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心裏該湧起多少回憶和感慨。 李後主晚年的詞裏總是充滿了雨聲,綿綿的春雨,瀝瀝的'秋雨,彷彿訴説着家破國亡的悔與痛。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浪淘沙》

“昨天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烏夜啼》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長相思》

這樣的句子在國亡後後主客居卞京時俯拾皆是,但在早年的詞作裏,卻幾乎找不到關於雨的任何意

象。

從某種程度上説,雨天與黑夜具有同樣的品質,它遮蔽了世界的喧囂,讓世界在雨聲中迴歸單純,同

時讓心在雨中迴歸本質。也難怪,雨在很多文人眼中會成為一種感傷的情感符號,承擔着演繹世事滄桑,

抒發人生感慨的功能。關於這一點,最恰切的例子,大概要數南宋詞人蔣捷的《虞美人61聽雨》了。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眠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

星星也。悲歌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在這首詞中,作者只剪取了聽雨的三個片斷,卻表現了少年、中年以及晚年聽雨的不同人生際遇和情

懷,特別是亡國後的悲苦心境,讀來讓人感同身受,無限惆悵。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1

綿長的陰雨撫慰了悶熱的天氣,潮濕得黏黏膩膩。然而這個學校的熱卻未曾褪去,每個人都躁動得不行。運動會後一個星期,不知是第幾次在自修時,聽見對面傳出的此起彼伏的起鬨聲,和肆無忌憚的笑,整個學校彷彿都浮在半空之中。不禁想起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話:“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但是這樣的熱鬧,卻不是真正從內心發出的滿足,只是笑容從嘴角溜過,還未流轉過心底,就消失不見了。不僅僅是在學校,整個社會也同樣叫囂着,翻騰着,攪動着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滋生出躁動不安的情緒。年輕人靜不下心去聆聽,去發現,去收穫。只是徘徊在真理的大門外,踱步着,從禁閉的門縫中妄圖窺視,手卻牢牢地釘死在大腿旁邊。他們不知道的是:打開大門的方法,就沉澱在被攪動的湖面底下。

社會的浮華矇蔽了年輕人的心靈,我們來不及思考,就將舊事物一股腦全部打破。民國時期,國難當頭,人們頭暈腦脹,就急着把西方的文化請進門來,把中國的優秀傳統趕出家去。而如今,我們又被明晃晃的高樓大廈刺痛着眼睛,還沒等大腦思考完畢,身體已經在“摧毀文化遺蹟”的文件蓋了印章。

漸漸地,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遠去,每個人都在喧囂塵世中如同行屍走肉。

我們已經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世界,卻因為自身的浮躁而不幸失足,也難怪那麼多老人搖頭歎息,哀孺子不可教也。社會上對於90後、00後批判的聲音,也並非全無道理。世世代代的人,錯錯落落地行走在山路上,前後已經拉得很長。年長的前輩經驗豐富,果斷而勇敢,領頭開闢着道路。而我們踏着老一輩們踩出來的路,還因為猶豫不決陷入沼澤。這樣的表現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偏見不是憑空產生的,是躁動不安的`夢魘給我們的形象刷上了一層陰影。社會的浮華給我們心底點了一把火,我們自身卻助長了火勢的蔓延。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也衝昏了我們的頭腦。當我們沉醉在虛擬世界無法自拔時,躁動,也逐漸加快了侵蝕心靈的進程,將沉穩與耐心一點點剝離。於是,我們忘乎所以,忘記了聆聽,每個人的心裏都藏着一團泄不掉的火。

躁動也來源於對幸福的過度期待。加繆在《西西弗斯的神話》中説過:“當對幸福的憧憬過於急切,那麼痛苦就在人的心靈深處升起。”學習的巨大壓力將我們束縛在座位上沒日沒夜地埋頭苦幹,對於目標的過度追求更是把我們放置在了深不可見的懸崖邊上。對於幸福的渴求,讓我們加快步伐追趕,但一路上的磕磕絆絆促使我們萌生出逃避現實的想法。目標的高遠讓人無從下手,煩躁自然而然就從心底騰起。一旦開始怠惰,我們也就兜兜轉轉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一時的煩躁導致心不在焉的工作狀態,接着加劇了工作效率的低下……來來回回在原地踏步,心中的方向逐漸迷失,幸福也就離我們更遠了。

燥熱摧垮了我們原本堅強的心理防線。衝動佔據着心底張牙舞爪之時,我們脆弱得如同一張白紙。情緒化、片面化……一系列負面狀態導致我們無法用冷靜、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即使再簡單的問題,經過焦慮的放大,也往往由原來的不堪一擊變得堅不可摧。

衝動矇蔽雙眼,我們還會做出各種令人後悔的事。一輛運輸貨車在公路上側翻,附近居民都被這從天而降的意外之喜衝昏了頭腦,一擁而上,一鬨而搶,卻忽視了被圍困在駕駛室裏的司機。他們的行為讓人心寒不已,這是對人性的漠視。這不僅僅是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更是浮華社會下道德的缺失。

衝動不僅僅給個人的生活築起一道屏障,還將給文學藝術帶來巨大的災難。碎片化的閲讀時代衍生出的小説、段子等,以通俗爽快、隨時閲讀的優點撼動着經典文學的地位。在給我們帶來娛樂的同時,也掩蓋了我們真正所需要的東西——文學。人們逐漸逃離這種生澀卻最為優美的語言形式,漸漸的,忘記了來時的路。現代青年作家簡直是鳳毛麟角,且經篩選留下的青年作家,比起莫言、劉慈欣等文化大家,他們的筆鋒還是太淺顯。文化記憶的斷層,呼喚着我們迴歸一個理性思考的社會。

因此,生活需要一陣甘霖,來澆滅心中的火,平息時代的熱。將我們的心靈從手機屏幕、網絡小説中收回來,去觸摸經典文學的美。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到“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一路由北看到南;從“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到“市列珠璣,户盈羅綺,競豪奢”,夢迴唐宋盛世開……那些所有的美的享受,都在一字一句中綻開。

這個社會或許不會因為我們一個人的言行而改變,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慢下來,用心去品味世界,用沉着冷靜的心去澆滅生活的大火。對於幸福,或許我們無法做到賢人的寵辱不驚、雲捲雲舒,但至少我們要培養自己,擁有充足的耐心與自信。努力完成日常的一點一滴,幸福可能就會從天而降。

等等吧,慢慢行,一步一個腳印,讓心平靜。且歌且行,從驚蟄一路走到霜降。歲月並不快,有時只是我們的心被戳上加急的油印。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2

我靜靜地聆聽靜靜的世界以及我靜靜的內心。

草木從土裏鑽出來,靜悄悄的,無聲無息。鳥兒破殼而出,身旁的母親靜靜觀察,摒住了呼吸,彷彿一切都靜止,等待孩子的降臨。當雨從天空下落,滴滴噠噠,清晰可辨。

在閲讀過很多書後,我開始喜歡上哲理的書。不是因為浮華,也不是因為耀眼。只是每閲讀一篇哲理文章,總能洗滌一次心靈的污垢,讓人有如入禪院的空靈與清淨。

《聽聽那冷雨》這本書是精美哲理文章的薈萃,與其説這是一本書,不如説這是一場雨。一場冷雨,下在心田裏,潤濕心中那片乾燥的田地。讓這片田地上盛開五彩繽紛的花朵。引來無數只蝴蝶,在花與蝶的.世界裏,這場冷雨靜靜地下着,彷彿落下就是它的職責。

有人或許會認為哲理書是那麼枯燥,更何況,它應是被經歷過人生冷暖的人品讀。而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為我們不夠成熟,所以我們需要這些已經歷人世滄桑的智者來指引方向。正是因為我們還不那麼老,我們才有跳躍的思維,足夠的空間去理解它。

三歲的孩童説着美好的夢想,談着無拘無束的生活,我們會認為他們如此天真,就像上天賜予的精靈消除人們的苦悶。六十歲的老人説着童話,我們為認為他們有一顆童心,他們熱愛生活,他們未曾老過。而我們,這個年輕的年齡,我們無法像他們一樣,我們若談這些,會讓人覺得不成熟,甚至是幼稚。

我們所需要的是一顆純潔的心靈,卻並不是充滿童稚的心靈。我們的心靈不是讓別人來品讀,是讓自己來感受的。我們需要對世界的正確認知,對未來的憧憬和對錯誤,對黑暗的排斥與自省。

我們應懂得,人生的道路並不平坦而我們又將勇往直前。那麼我們首先要學會聆聽世界的旋律,保持淳樸的心靈,讓這顆心靈去飛翔!

往往靜才能出智慧,阿基米德靜靜地在陽光下研究他的圈圈畫畫,居里夫人靜靜地煉着鐳……

你我都該靜靜聆聽,靜靜思考,靜靜走向成熟……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3

初次接觸餘爺爺的作品是那首家喻户曉的小詩——《鄉愁》。詩句中“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宛如一架時空機,帶我重歷了餘爺爺漫長的一生,懵懵懂懂中感受到餘爺爺那綿綿的思鄉之情。

如今,因被“雨”吸引,再一次讀到餘爺爺的作品——《聽聽那冷雨》。也許是閲歷不夠的關係,那時的`懵懂而今仍彷彿似散非散的迷霧,時而清晰時而朦朧。

《聽聽那冷雨》給我最初最深的印象沒有冷、沒有愁,有的只是撲面而來的美!一種來自中國文字美的震撼!讓我忍不住前前後後翻閲了很多遍,一再地回味。那一個個再熟悉不過、普普通通的方塊字,在餘爺爺的筆下顯得尤為閃亮。“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瀝瀝、點點滴滴……”文章通篇大量的疊詞總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樣的疊詞,一樣的美,一樣的愁。無疑餘爺爺是愛國的,他深深熱愛着中國的漢字、中國的文化,字裏行間都流露着。那rain和pluie都無法媲美的“雨”、“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與其説餘爺爺的文字功底及文化底藴深厚,不如説那些出神入化的疊詞、信手拈來的詩詞都是流動在餘爺爺經脈裏的血液!那種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氣質!雖然年幼如我,不能完完全全理解餘爺爺文字背後所藴含的深意,卻還是不由地被這些絢麗的文字所打動所吸引。

“疏雨滴梧桐、驟雨打荷葉……”餘爺爺筆下的雨無疑是冷冷、悽悽涼涼的,但正是這冷雨讓餘爺爺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和思念的家鄉有了千絲萬縷的牽扯,縱然千山萬水,仍能感受到母親懷抱的餘熱,而我也似乎感受到了餘爺爺那顆拳拳滾燙的赤子之心。雖不曾有遠離家鄉的境遇,但我想這和我第一次離家參加二日營在外過夜時的心境應是相差無幾的。當時窗外的那輪銀月不就是這冷雨嗎?那片從窗外灑進來的銀色雖冷尤暖,直直地融入我的心田,讓離家的我獲得一絲寬慰,正如這冷雨。

餘爺爺在那種時代還保持着一顆純潔的愛國之心,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踐行自己的使命,相信兩岸人們一定能彼此永遠感受親情的温暖,讓笑聲再次在祖國的上空迴盪!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4

《聽聽那冷雨》是我國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篇散文,僅這名字就讓人喜歡,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寫點什麼。一個人靜靜地坐着,聽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心裏該湧起多少回憶和感慨。

讀過此文的人,必須能感到一種惋惜之情。文章中的古屋聽雨,多麼的詩意,讓人感到一絲絲愜意,我想也只有詩人余光中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吧。聽雨的纖細,手拂着無數黑鍵和灰鍵,把晌午奏成黃昏,聽那點點滴滴,忐忐忑忑,綿綿瀟瀟。“一陣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而如今之台灣,雨點卻只能溶在水泥裏,雨已成了沒有音韻的樂音,瓦的歌唱已成絕響:雨來時,已不再,叢葉嘈嘈切切,不再閃動那濕濕的'綠光,鳥聲減了,蛙聲沉了,蟲吟沒了。只是歎息,只是後悔,千片萬片的瓦響已成了腦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憶。這世間已再沒有“少年聽雨,紅燭成昏;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白頭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了。”多麼美的筆調啊!是一種懷舊,是一種思念,是一種對祖國、大陸、家鄉的思念。一位老人對大陸統一的期盼!

讀着讀着,一股淋淋漓漓的雨彷彿浮此刻我的眼前。雖身邊只是晴天,但總有一種孤孤零零的看雨無情的淅淅瀝瀝的下着的感覺;雖沒有瓦來伴奏,可陣陣雨落在千瓦萬瓦上那種清脆的聲音一向縈繞在我的耳旁。似乎有了幻覺,但深知這不是幻覺,而是詩人余光中把我帶入了雨中思想的盡頭……

“就連在夢裏,也似乎有把傘撐着。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但是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説得多好啊,如果能夠,我會加上一句:“雖躲但是整個雨季,但至少能躲得住這時的思念。”詩人余光中對大陸的思念是越來越深厚的,情感也隨之流露出來:“雨裏風裏,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貌的台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向是這樣下着雨的。這種感覺,不明白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裏來的。但是那—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齊,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捲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裏,被她的裾邊掃一掃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這樣的話語,誰能與之同媲美?

聽聽那冷雨,聽聽詩人余光中對家鄉的懷念之情吧!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5

天空中依然瓢泊着雨絲,一絲又接一絲,連綿不斷,風在淅淅瀝瀝的雨中拂過,即使是多麼的温柔,輕聲的拂過,但路人總是能感受風的力度所帶來的刺骨。

夜晚的温度總是比白天的穩定要低很多,氛圍也淒涼了許多。

連着好幾天沒出門的我,認為室外的温度跟室內差不多,起身撥開窗,輕輕推開窗户,那一霎那,一股寒氣迎面撲來,那種感覺並不是寒風的刺骨,而是久久悶在家中無法得到的那種清新,一股風恰似打通了全身的血脈,清爽無比。於是,我便偷偷出門去汲取那久違的清新。

走出門,便撐起那透明的`傘,往前方走去……

街道上獨我一人在走,空蕩蕩,十分寧靜,靜得空氣中只有雨擊打萬物的清脆滴聲和我那一步又一步清晰的腳步聲。走着走着,我停留在了一盞路燈下邊,抬頭看着雨傘,一滴又一滴的雨先是重重地“啪”一聲落在傘上,再是順着傘邊滑下,最後墜地。

一個夜晚,一場雨,一個人,一盞路燈,簡簡單單的幾樣事物便可構成一幅唯美而又略顯淒涼的畫。

站在雨中的我,靜靜地聽着那冷雨的訴説,心中那混亂而又複雜的情緒尤然而生,每至夜晚,獨留我一個於一個空間,總是會有些莫名的傷感與惆悵,更何況,又加了一場雨,複雜的心情又被冷雨不停沖刷,可是,雨卻像另一種調料加在那種已是混亂不堪的情緒中,更是惆悵了,死寂雨夜尤其殘酷。

靜靜地聽雨,靜靜地站在原地,想着一些有的沒的,在如此靜的場景下,讓自己冷靜冷靜,便能想透一些事物,領悟一些人生道理。

即使寧靜,但我並不孤單,因為有雨、有風等事物在陪着我,況且我還有一個與我形影不離的影子。

街邊愈來愈冷,冰冷的空氣總會讓我感覺稀薄,窒息的感覺,愁緒拋一邊,還是回家吧。

夜下一個人,月下一個人,雨下一個人,也想一個人去領悟,可惜還是琢磨不透這個紛擾的世界。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6

人們總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現在想來是對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體會其中的含義,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們文中的人物一樣:父親的心裏因為始終記掛着田裏未乾完的活兒,所以生性樂觀堅忍的他也變的惆悵起來了;母親因為心裏惦記着田裏的活,因為看到父親的無奈,所以她的臉也因一天天纏綿不斷的雨而越發惆悵了;而我們則因為看到每天對着雨發呆、臉斜成一個弧度的父親和惆悵的母親,所以我們無心去應和雨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雨在我們眼中成了“該死的雨”、“令人討厭的雨”。因為我們憎恨雨,期盼陽光,所以“我們真希望雨能馬上停”,也同時把童年中的雨“調成了金黃色”。而這一切產生的`源泉無非是因為他們的心。

禪語中有一句話説“不是旗幟在動,而是你的心在動。”是的,因為我們看世界看事物並非真正用我們的眼在看,而是用心體會的。所以即使一直被人們認為“貴如油”的雨,“滋潤萬物”的雨,因為打心眼裏不願意它的出現而變的可惡、該死起來。

但是如果它出現在乾旱以後,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會有另一種表情了:也許父親那粗糙的被太陽曬成黝黑的臉會因為雨的出現而再次傾斜成45度角;也許母親也會因為它的出現而掃去連日來的惆悵,雨開始滋潤母親的心田,使母親變的更加婉約動人;也許我們會因為雨的出現而變的歡呼雀躍,會在小水坑玩耍,會應和着雨點打擊小花傘的節拍翩翩起舞,也希望它可以下個不停。那時的雨也許就不再是該死的、令人討厭的了,也許會是可愛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時也許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雨真的是金黃色的了。而這一切一切的“也許”,都是因為我們的那顆心啊!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7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使在夢裏,也似乎把傘撐着。而就憑着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在余光中先生眼裏,“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着的”。這篇文章是那個充滿着對昔日家園憂愁之思的文字。

余光中的作品總能給予我輕快活潑且充滿生命力的感覺,他將他萬花筒一樣變化多端的想象力詮釋給讀者。同一篇文章每次讀後都有不同的感受。這篇有這強烈音樂感的'文章吸引着我。用長短句,韻律感讓它琅琅上口。這是一篇像詩一樣的散文,文字凝斂生動而富有韻律,字字句句,充滿令人驚奇的詩的意象。作者筆下的雨時而是“黑白片子”,時而是“宋畫”,時而是“一滴濕漉漉的靈魂”,時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憑卓越的想象力,把鄉愁化為種種意象,而意象又於作者的人生遭遇及心靈歷程相連相融。可謂情絲和雨絲交織。柯靈曾評論説:“《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文字和現代文學的表現力增加一點信心,也應該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領域中,算是別闢一境。”

都説鄉愁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根。李白杜甫是這樣,蔣捷趙師秀也是這樣,余光中更是這樣。鄉愁這場雨從秦漢下到唐宋,從唐宋下到現在。到處都聽的見這雨聲,淋淋瀝瀝,淋漓至今。似乎那發黃的紙頁也沾染了鄉愁雨的潤濕,悠幽幽地向我們傳達着千年之雨的氣息。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還是喜歡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8

誰寄錦書來?如果李清照等的不是信鴿,而是電子郵件,她還會寫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樣浪漫的詞句嗎?

日子變化得好快,“日新月異”這個詞都趕不上這迅猛的速度,而那些感覺在這頻繁的折騰裏,不知不覺地沒有了。

在余光中的筆下,那冷雨是浪漫而懷舊的,雨落在日式樓房的瓦格上,雨落在蹬三輪車的斗笠上,雨落在牽手情侶打着的油布傘上,每一個片段都像是老上海的電影鏡頭,黑白無聲,但已經深遠而悠長。

但我聽不到他的冷雨,我所聽到的雨落在柏油路上,落在我家的防盜網上,或者落在了我穿着的紅色雨衣上,迷住了我的眼,讓要遲到的我忍不住咒罵。

何時與友人一同秉燭夜談,一起説“巴山夜雨漲秋池”時的故事。科技的`發達讓整個世界縮小成了一個地球村,你可以和你在愛斯基摩的朋友聊三亞的好風光。通過互聯網這個神奇的第七大陸,距離變得不成問題但新的隔膜不知不覺地加深了。

林覺民的《與妻書》,開頭的“卿卿如晤”這幾個字儘讓與他們相隔一個世紀的我感受到了其中濃濃的情意,這種感情,只有用信紙的質感,鋼筆的筆觸,墨水的濃度才可以承載,跨越空間跨越時間。而便捷的代價便是過濾掉其中的款款深情,用同一的字體像機器人一般呈現文字,而字裏行間的情意便在光纜傳輸中不翼而飛。

我們是受益者,不用感受到暑氣的炎熱,不用經受寒風刺骨的嚴寒,我們活得很長很長,很健康很成功,但卻總有點空虛,總有點孤獨,咫尺天涯,儘管我通過我的電腦薄薄的屏幕看到了你,但我摸不到好像你跑到了我正在看的電視劇裏。

正值梅雨季節,老是下雨,雨落在我一直過夏天的皮膚上有一點冷,它淅淅瀝瀝的,在我的窗外嫵媚地笑,我豎起耳朵拼命地聽,但總會有尖鋭的鳴笛聲和刺耳的剎車聲,他們毀掉了那冷雨製造的靜謐與懷舊。

如果余光中再聽到那冷雨,或許只能寫出錢鍾書的《一個偏見》。我在我那明亮的燈光下看書,讀到“落花人獨立”,可能無論何時,這冷雨落花都會給人一點慰藉,儘管窗外車水馬龍。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19

《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於朱自清。初讀《聽聽那冷雨》,不由大驚:散文能夠如此寫?細讀之則手不釋卷。余光中曾戲稱:“右手寫詩,偶爾左手寫散文,算是副產品。”但這樣的副產品在當代散文家中有幾人能出其右?

詩一樣的充滿跳躍聯想的語言是《聽聽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超多動用了迭字句。文章開始,就對雨作盡情的描繪: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一句就寫出雨的形聲。之後他跳躍聯想,寫道:······即使在夢裏,也似乎把雨傘撐着······這句奠定了整篇一種“憂傷”的基調。立刻,他大膽想象:整個中國整部中國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向這樣下着雨。此時,我窒息般地感覺到余光中內心那種深深的鄉愁以及愛國情懷。

本文恰似一首長詩,字字句句,充滿令人驚奇的'詩的意象。作者筆下的雨時而是“黑白片子”,時而是“宋畫”,時而是“一滴濕漉漉的靈魂”,時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憑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鄉愁化為種種意象,而意象又於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靈歷程相連相融。可謂情絲和雨絲交織。

余光中用詩樣的語言對雨進行視覺、聽覺、嗅覺等多方面感覺進行描述,字裏行間,古詩韻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遙指”,“劍門細雨渭城輕塵”,“杏花春雨江南”。愛好古典文學者看本文,時時會心一笑。而喜愛現代風格的讀者也不會失望,例“雨是潮潮濕濕的音樂下在渴望的脣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許多所謂的現代詩人汗顏。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沒有音樂味,何能成為作家?同樣,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將思想完美融入語言,正如他所説:一位出色的散文家,當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鹽撒於燭,會噴出七色的火花。我讀書,常愛劃句,但是讀《聽聽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為每一句話都這麼美。

文壇宿耆柯靈説:《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這也許能夠幫忙我們對中國文字和現代文學的表現力增加一點信心,也就應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領域中,算是別闢一境。評論毫無過獎,也深刻公道。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20

記得高三的語文老師特別喜歡余光中的散文,時常在我們面前提到他。不過,説句實話,我對散文卻不怎麼喜歡。因為覺得散文就一個字——散!讀起來,感到很吃力,往往幾遍下來,還是不知道寫的是什麼。

看這篇《聽聽那冷雨》,是因為當時的天氣很熱,我的心也在不知不覺中感到有些煩燥,需要些“冷雨”。

文章沿着作者的足跡,從大陸“聽”到香港、台灣、美國最後又回到了台灣;隨着作者的思緒,從現代聽到了古代,從現實聽到了歷史;從少年聽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次的“雨”都給作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聽覺上的感受與心靈上的顫動。

最最為引起我興趣的是,在余光中的筆下於是各種器官都可感受到的。視覺上: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嗅覺上: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與樹沐發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聽覺上: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上去總有一點淒涼,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着一股股的細流沿着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

我想,余光中先生應該是很喜歡雨的吧。如果沒有長期以來對雨的仔細觀察和打心底的喜歡,對雨不會有如此青苔般的深刻記憶。而對我,一個不喜歡雨,甚至有點討厭雨的人來説,看完這些對雨的描寫也不由得喜歡上了雨。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余光中先生,他的文筆給我一種很感性的美,行文間可感受到他情感的豐沛、想象的獨特(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雨是帶有薄荷味的吧)。

再者,《聽聽那冷雨》中,還體現了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一個特定:文藻豐富、瑰麗。在這篇文章的第一段,他連用了“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瀟瀟”、“潮潤潤”、“走入霏霏”、“悽悽切切”八個疊詞,給人一種音樂美,也營造了一種古典的`意境。此外,這些戲也使我更確切地體會到作者對“冷雨”的感覺,同時也為下文作者對“冷雨”展開敍述起了一定的鋪墊作用。

讀完全文,恨不得天馬上下一場冷雨!當然,這是假的。

不久前看的彥火先生的《多情的雨》,同樣是寫雨,彥火先生的“雨”缺個我不一樣的感覺。在彥先生筆下,出於就像文中寫的一首首詩詞,如“春雨有五色,灑來花旋成”,“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清風醒病胃,快雨破煩心”等,這些詩詞帶給人無限美好的遐想。在彥火先生筆下,雨或是飄逸或纏綿,人們的更多是歡樂。

余光中與彥火的這兩篇散文,都帶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余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卻透着一絲的哀愁,那是一種淡淡的鄉愁。它很平淡,幾乎感受不到,卻確實存在。

“冷雨”與“春雨”哪個更好,我説不出,但我覺得在不同的情緒下看不同的作品,可一個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審美感受。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21

我喜歡朱自清的清新婉約的美得純潔,美得成熟的《荷塘月色》,喜歡這幅真實的景物,喜歡作者內心深處真摯情感的表達。楊朔的《茶花賦》,寫出自然美,初看常有云遮霧罩的迷惑,但峯迴路轉之後,曲徑通幽,豁然展現一片嶄新天地,喜歡作者清新俊朗、婉轉藴藉的風格。當然更喜歡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

文章主要寫了春寒料峭時那漫長的雨季,“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細細嗅着雨味,清清爽爽新新的那種。但大陸的雨“無論是疏雨離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少年聽雨,紅燭昏沉。中年聽雨,江闊雲低。白頭聽雨,亡國之痛。”我們知道,人生的不同階段,聽雨所感亦不同,但不管何時的雨,都會讓我們那顆敏感的心泛起漣漪,激起那濕淋淋的靈魂。

讀完此文,難免心生惆悵,這樣的悽苦源於內心,源於身臨其境所感。彷彿看到作者孑然獨行,在異地,在悽迷的雨中,漂泊異鄉的遊子都曾有過的那種孤獨與思鄉的情感。讓我們不禁想起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確,雨可以寄託作者的悲喜,月可以承載離別的相思,風吟唱人生的豪情,雪演繹着人生境遇的起伏。

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無不昭示着人們的心情,雨帶給我們無限的惆悵與哀思;悽苦與迷離。雪寓意着美好人生,揚揚灑灑,但生命是那般的短暫;風給我們帶來四季的變換;總會憶起秋風,會想起多事之秋,看到那片片乾澀枯黃的枯葉紛飛,絕望離去,又是怎樣的一份傷痛;薄薄淡淡的青霜不禁心生涼意,只有在清晨的勃然一笑,那種冷美也只不過是個瞬間。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22

六月,台灣的雨季又到了,江南此時也該是在一片煙雨迷濛之中了吧?離開祖國大陸已有二十五年的詩人如是想着。

二十五年了,時光早已將他由一名翩翩少年雕琢成了一位白髮老者。時光流逝,歲月荏苒,記憶中的故鄉早已不在,夢中的花朵也早已凋零。可是,當坐於檐下聽雨時,心中卻難以抑制地浮現出二十五年前自己立於五陵湖畔聽見的那場迷朦細雨;腦海中是中國詩詞裏的那一場場杏花春雨;嘴中吟哦不休的是劍門細雨,渭城輕塵。這不是一場平凡的雨,因為落在中國這片古老大地上的雨從不平凡,它落在俠客心頭,喚起兒女柔情;落在陸游心頭,激起無限亡國離恨;落在遊子心頭,使他憶起故土前塵。鄉愁,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最難以嚥下的一罈苦酒,時間越長,越是烈酒燒喉。

或許這便是余光中筆下文字的精彩之處,雖是一個人的文字,寫得卻是千萬箇中華兒女的鄉愁。雨是載體,承載了他二十五年來輾轉於香港與台灣而只能與大陸隔海相望的思鄉與無奈。每當雨滴淅淅瀝瀝在房檐屋瓦上滴答作響,猶如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撩撥心絃,猶如從黑白鍵格上傳來的樂曲,他的記憶是否也如黑白畫面一般斷續浮現?

“撥開時光的臉,還是那個孤孤單單的少年。”對於東方民族來説,家國天下的觀念是深深烙印在人的骨子裏的,縱使山川相隔,心中也還是會為故鄉留下一方淨土。在詩人心裏,他仍是“廣義上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兒,五陵少年”,在那裏“殘山剩水猶如是,皇天后土猶如是。”這便是鄉愁,二十五年的積釀一朝被打翻湧流而出的是九千多裏的山水江湖,嘉陵江在記憶裏日夜奔騰,成羣的候鳥從大興安嶺到東南丘陵南北來回,積雪將冬日的麥場覆蓋,春風把江南的垂柳吹綠...... 他的心裏鄉愁大得能夠裝下縱橫千里的南北東西和跨越三帶的春夏秋冬。在時間的維度上,哪裏藴含了五十個世紀的榮辱興衰。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鄉愁不行。從古至今,文姬歸漢如是,蘇武牧羊亦如是。故鄉是個微妙的概念,或許早已模糊在我們的記憶中,又或者我們早已與記憶中的.自我漸行漸遠,但鄉愁在我們的心中卻總是存在,無論承認與否,或許朦朧又或者清晰。每當心靈平靜下來時,聽見窗外的冷雨淅瀝,望見窗外的那輪或圓或缺的明月心中一陣潮水湧動,眼前浮現起家鄉的田野河流;想起春風吹來時空氣中的青草香甜;青磚石橋上的薄雨霏霏。當心中的青苔被輕輕拂去,鄉愁也隨之裸露出來。

“每個人都能在余光中的文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鄉愁。”他用自己心底最深的感情,最真摯的文字,喚起每個人的鄉愁。點燃的是一盞星燈,照亮的卻是整片星空,因為感情能夠共鳴感情,微光能夠照亮微光。星光,成海,照亮的是每個人心中最晦澀的鄉愁,讓每一個遊離了故土的星子不再孤獨,讓每一個疲憊的靈魂找到歸屬,也讓我們重整行囊,直面自己的鄉愁。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23

《聽聽那冷雨》先從故鄉的冷雨説起,回憶着在下雨的季節一位姑娘撐着一把油紙傘心平氣和的向小巷深處走去。她的腳步是那樣的寂寥而悽清,滴滴答答的雨滴聲敲打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隨即,作者筆鋒一轉向我們展示了廈門之夜的雨,並以兩位主人翁的形象敍述了一種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後再次進一步的描述江南的雨,進而更深一步的刻畫了女性獨有的温柔。

雨氣得空濛而迷幻,輕輕地嗅一下,便可發現一種帶有個性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讓人不覺得感受到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

而身在美國的余光中,再次望着窗外的雨,卻少了些許的清淡多了些迷離的`情調,這不禁會讓人的思緒飄落在梧桐相思樹上,並不像驟雨打荷葉那樣,總有一種淡淡的淒涼。可遠在殘等古屋下,這種悽慘的景象就變得越加的濃厚了。

春雨的綿綿;秋雨的瀟瀟;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涼,這也會一個人聯想到人的成長從青絲少年到白髮長者,伴隨着無數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傳遞着無論是對故鄉、還是對人事物的留戀,都伴隨在着冷冷的雨聲,透漏着一絲低迷的回憶。

雨既能夠是一個人的情緒變好也能夠給一個人增添不少憂愁,也流漏着點點滴滴的回憶,這種記憶一向伴隨在悽迷的大地上久久會散去。

聽聽那冷雨讀後感 篇24

昨天去聽余光中的講座。餘老八旬高齡,精神矍鑠,修秀儒雅,一派學者風範,名家之態。僅僅2小時所論的中文與英文、文筆與譯筆,對我來説是極有價值的啟蒙,解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也糾正了很多錯誤的觀念。

講座中,有節選《聽聽那冷雨》,配上江南絲竹,其味妙絕,聽罷使人不禁潸然。現摘錄如下: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裏,也似乎有把傘撐着。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

“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着雨的。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萬山,千傘萬傘。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捲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裏,被她的裙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裏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雨氣空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林之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的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

“雲絛煙繞,山隱水迢的中國風景,由來予人宋畫的韻味。那天下也許是趙家的天下,那山水卻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筆像中國的山水,還是中國的山水上只像宋畫,恐怕是誰也説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颱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於今在島上回味,則在悽楚之外,再籠上一層悽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裏,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蕩氣迴腸。一瞬間,我在南洋的島嶼上失去了意識,恍然回到了煙雨的江南,我的家鄉。幼時的幻境、去年的記憶,有相隔千年之感,如今回味,竟如太濃的酒香,叫人迷失了自己,丟掉了魂魄。

大家的一行墨,就是十年功。

世界上沒有一樣學問是不值得鑽研終生的。即使鑽研終生,又怎麼夠呢?

不認清自己的才華,是暴殄天物。而讓自己那一點點天賦發揮出來,又怎是輕易之事?此間辛苦,吾輩斷未嘗過;卻自鳴得意,實在可鄙。

今晨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