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5篇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

“寶貝,我們看書去咯!”每天晚上洗漱完畢,我一聲令下,女兒立馬像只小鹿一樣飛奔到牀上:“媽媽,今天我們看這個新買的書,好不好?”女兒即將3歲,特別愛看書,她長這麼大,幾乎每天晚上都是伴隨書香入睡,沒有特殊情況,每天晚上8點到9點,就是屬於我們約定的親子閲讀時間。我也通過學習和摸索積累了一些心得。

故事識字法

陪女兒讀書的過程中,我都是用手指着書上的文字,大聲朗讀。我在書上看到過,這是一種“故事識字法”,就是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用手指着文字,通過重複講故事,孩子會漸漸記住故事,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詞彙,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她有時候竟然會脱口而出。小的時候,女兒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漸漸大了,往往我讀一遍,女兒也要跟着來一遍。女兒大概1歲半的時候,就能看着數,用手指着,把整篇故事背下來,如小紅帽、白雪公主等。

60分鐘就會走神

印象中隨着女兒年齡的增長,閲讀的時間是從最初的5分鐘,到10分鐘、15分鐘,漸漸地到半個小時,現在基本上在1個小時。因為孩子一般不能長時間地集中精力,所以給孩子閲讀時,應控制好時間。小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非常有限,一般我也不去強迫她,不想聽的時候,我會給她放點音樂或者是故事碟,給她營造這樣一個閲讀的氛圍很有用,女兒很喜歡。

女兒喜歡圖文並茂

現在,我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逛書店,給女兒買書。我喜歡給女兒買一些圖畫書,因為孩子畢竟還小,圖文並茂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我選書的標準有幾個,首先文字要簡練優美,只有優美的語言才能表達生動有趣的故事,其次要有藝術性,要有欣賞價值,現在很多圖書的圖畫都是用電腦製作的,顏色看似很奪目但其實很呆板,只有那些形象生動、活靈活現的圖畫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鑑賞力。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2

寒假裏,與碩碩一起開展讀書比賽活動。每天中午、晚上,都可以看到娘倆或坐或卧於牀上看書的身影,那一刻,家裏安安靜靜地,心中卻是滿滿的踏實。我喜歡讀書,碩碩也喜歡,也可以説,碩碩愛讀書,給了我讀書的動力,讓我每天可以把讀書當做一件大事來看待,每一天不放棄。能夠從每天的繁忙工作、日常瑣事中抽出時間,沉浸在書的世界裏,品味着那一句句充滿着愛的文字,或者思索着一段段人生的體驗,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喜歡讀書,喜歡讀小説,那種細細流淌於字裏行間的動人情愫,總是可以撥動我柔軟的心房;喜歡讀散文詩,精雕細琢的語句中的脈脈温情,文辭俱佳的篇章,總是讓我沉醉,不由自主地再三咀嚼文字的芳香;喜歡讀《明朝那些事》,在作者的幽默調侃中,一個個故去的歷史人物就這樣形象鮮明的浮上我的腦海。但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和兒童作品為伍,在一本一本的兒童讀物中流連,並要時刻蒐集問題的答案:舒克駕駛的是什麼?埃米爾闖了什麼禍?面對着碩碩狡黠的問題,我只能在一次次的細細翻閲後,然後和他進行非常嚴肅的“深度交流”,諸如:埃米爾為什麼會把頭塞到罐子裏?埃米爾一共雕了多少個老頭?埃米爾最喜歡乾的事情是什麼?每次我們娘倆都會針對一個個問題進行認真地交流,然後在書中翻閲答案。這樣的遊戲讓碩碩樂此不疲,而我也很配合地完成着一次次比試。

有時候想想,覺得媽媽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職業,她不僅僅需要愛心、耐心、健康的身體,還需要智慧的大腦,唯有此,才可以震住那個雖然屬於自己製造卻讓自己大吃一驚的孩子,才可以保護那個如小牛犢般尥蹶子卻傷人傷己的寶貝,才可以在眾人都將他拒之門外的時候,充滿微笑地對他説:“來,到我身邊來”。

《淘氣包埃米爾》這本書是我和碩碩在寒假中完成共讀的一本書,文中埃米爾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值得尊敬的母親。在整本書中,埃米爾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用一次次變本加厲的淘氣,成功地讓周圍的人討厭自己,而喜歡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爸爸因為他的淘氣幾次發飆,莊園裏的人們因為他的惡作劇而對着他連連感慨:“天哪,天哪”,似乎他做了什麼了不得的壞事,女僕麗娜也希望他可以早點消失。只有媽媽始終認為埃米爾以後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媽媽每天為他記日記,哪怕是那些淘氣的事情,媽媽記住的是孩子受到的懲罰會不會感到委屈。雖然文中對媽媽的筆墨不多,但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媽媽對埃米爾的愛。

媽媽的愛就是黑暗中的那縷陽光,它讓埃米爾保持着善良的心,它讓埃米爾成為一個雖然淘氣,卻努力幫助身邊人的孩子。面對別人的嘲笑、厭惡,埃米爾始終是陽光的、快樂的。因為他有一個在他受懲罰時,將他藏在木工房裏的媽媽,堅信他長大成人後可以很厲害的媽媽。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母親,不論自己的孩子變成什麼樣,始終對他抱有信心,始終用堅定的語氣對他説:孩子,你很棒,我相信你!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位母親,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呀!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3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的話是有道理的,可見讀書的重要性。

我的孩子8歲了,我覺得他不是不愛讀書,而是不會讀書,在這裏作為家長,我覺得很慚愧,因為孩子是需要去引導和幫助的,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喜歡這個,就會這個,而是我們家長並沒有把讀書的樂趣傳遞給孩子,早在上半年訂書的時候,孩子只是看着訂哪種書可以得到什麼玩具,書拿到手沒有看,只是粗略的翻翻,而贈送的玩具卻一刻不停的想着玩,總給我一種買櫝還珠的感覺。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4

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俗話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書,讀好書,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課外知識,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真可謂一舉多得。

我深知閲讀的重要性,而對於幼兒及國小低年級階段,親子共讀是讓孩子愛上閲讀最有效的一種方式,下面是我陪孩子從 3 歲多開始親子共讀的一些心得體會,拋磚引玉,希望與大家共同分享。

1 、讓親子閲讀首先變得美妙

親子共讀的過程對於孩子而言,首先是與家長共同遊戲、享受親情的過程,是得到愛與快樂的途徑,其次才是汲取知識的手段。

我家是在睡前,孩子和我們一起依偎在牀上進行親子共讀。這樣的親情氛圍,不僅有助於縮短親子之間的距離,融洽親子關係,而且會使孩子感受到閲讀的快樂,孩子與書之間的關係也隨之變得親密温馨。

2 、親子閲讀最好是安排相對固定時間,以便習慣的養成

親子共讀的時間最好是相對固定,比如晨起、餐後、睡前等,我家是選擇在睡前時段,講完故事,然後孩子帶着書香進入甜甜的夢鄉。每天和孩子共讀的時間至少十五分鐘,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但這並不是説這個時段一成不變,有時候我們可以適當進行調整,比如這一天全家有郊遊的計劃,不妨將共讀的地點移在郊外,一片草地、一張石椅都可以成為親子共讀的最佳場所,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親子共讀將變得更有詩意。

3 、充分尊重孩子的喜好,不厭其煩地重複

每個寶孩子的喜好都不同,父母應該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找出孩子對哪些書感興趣,陪孩子讀他所喜歡的書,這才能讓孩子感受到閲讀的樂趣。千萬不要因為某些書比較知名,或認為哪些類型的書對孩子有益,而一味地強迫孩子去閲讀。

孩子對自己喜歡的書往往愛不釋手,經常要求看同一本書。其實,不斷重複正是寶寶的學習特質,通過一次次的閲讀,可增加他們對書本內容的體驗與理解。因此,父母應該耐心地陪着反覆閲讀。

比如我家孩子最開始比較喜歡趣味性、娛樂性的繪本,在親子閲讀初期我就多給她選擇這類繪本,如《是誰摁摁在我的頭上》,先激發起孩子對繪本的興趣。有段時間孩子超級喜歡看貝貝熊系列叢書,每天晚上都是要求講貝貝熊,如《家庭新成員》、《睡前大戰》、《肚子裏的火車站》、《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天空在腳下》、《花婆婆》等很多繪本都講了至少不下10 遍。我們是將閲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讓她自己挑選喜歡的書來一起共讀,反覆讀同一本書大人可能會很乏味,這種時候我和孩子爸爸會交替着陪孩子一起共讀。

4 、親子共讀的形式以大聲讀為主

閲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閲讀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來源於傾聽。一個從小傾聽着父母閲讀的孩子,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也會很專注,同時因為善於傾聽,他的信息儲量、語言積累、思維品質都會大大超過那些不願或者根本不能傾聽的孩子(有些孩子因為沒有傾聽的習慣,往往喪失了靜心傾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個孩子會因為童年的傾聽而愛上閲讀、愛上書籍。因為用耳朵傾聽美妙的故事,給予孩子的是最暢快的閲讀享受,既沒有生字的羈絆,也沒有被勒令閲讀的痛苦,是加深孩子對語言的記憶、積累書面語言的一條捷徑。

對於所有的兒童(尤其是幼兒和中低年級的孩子),父母大聲讀給孩子聽都是最佳的親子共讀方法。

我們家也是採用的這種大聲朗讀的方式。基本方法:

(1 )文字多:照書讀,無須太多補充。

(2 )文字少:盡情發揮想象,甚至可以天馬行空。讓故事豐滿有趣。 書會越讀越厚,越讀越豐富。

5 、不要將親子共讀的過程變成認字的過程

很多家長在親子共讀時喜歡將書籍變成教材,不斷教孩子認字,以為孩子認字多了,就能早早地開始獨立閲讀。其實,這是走進了一個誤區:強迫孩子識字,很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書本的陌生和可怕,很多孩子就是在家長的這種強迫下,與書 " 奮鬥 " 了多少年,卻仍然沒有真正愛上書籍。因此,各位家長,請不要急於讓孩子認字,不要急於教給孩子閲讀的方法。

我家在學前階段沒要求孩子認字,也不指讀 ,孩子完全就是看圖畫,然後我們給孩子大聲讀,雖然在剛上一年級時,還在在識字方面與班上同學差異較大,但是沒關係,這種差距隨着語文教學的進行,遲早會消失的,最重要的還是閲讀的興趣,讓孩子愛上閲讀才是我們要做的。

6 :不要過早責令孩子獨立閲讀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在閲讀上養成依賴父母的心理,所以孩子一學會拼音和少許的漢字,爸爸媽媽們馬上就中斷了給孩子的朗讀,而要孩子獨立閲讀,希望藉此培養孩子的獨立閲讀能力。其實即使孩子學會了很多漢字,也不宜讓他早早獨立閲讀。因為孩子還沒有建立一個較完備的語言體系,那些漢字在他眼裏是相互獨立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語言感覺和語言能力將它們連接成美妙的故事。一本陌生的書裏那些陌生的詞彙非常容易嚇倒孩子。即使沒有生字的一句話,他讀起來也可能是結結巴巴的。哪裏還能享受什麼閲讀的樂趣?而在美妙的傾聽中,他不僅獲得了更多的語彙,也逐步培養了語感,一旦語言的感覺成熟,他自然會拿起書自己閲讀。所以,親子共讀的過程就是在為孩子的獨立閲讀儲蓄能量,它不但不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還是培養孩子獨立閲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因此,親子共讀不只適用於幼兒,還適合國小中低年級階段。目前我家孩子就處於這個階段,雖然一句話裏面可能沒有生字,但是讀起來還是結結巴巴的,她自己也有點排斥自己閲讀,所以每天晚上我們還是堅持親子共讀,準備一直堅持到孩子養成獨立閲讀習慣之前。

7 、親子共讀貴在堅持

如果我們將親子共讀看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就會有理由堅持下來。哪怕每天只有十分鐘左右,只要我們做到了,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只要我們堅持一段時間,一旦激起了孩子的閲讀興趣,小傢伙就不會允許家長懈怠下來,因為他每天都在等着下面的故事呢!

8 、書籍來源:租書+ 購書相結合的方式

目前繪本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果親子閲讀習慣還沒建立好,可以考慮採用租書+ 購書相結合方式,俗話説"書非借不能讀也",借閲繪本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更好的堅持閲讀,同時也可以花同樣的錢可以看到更多的繪本,如果遇到孩子特別喜歡的書,孩子會要求反覆閲讀,可以在京東、噹噹等搞活動時購買這部分書籍。

上面是我陪孩子在親子閲讀方面的一些心得,目前我家孩子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共讀習慣,不過還不能獨立閲讀,也許暫時還沒有在孩子身上看到閲讀帶來的很多好處,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一直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喜歡上閲讀,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5

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著幻想。每當想起童年的自己,拿著半懂不懂的西遊記津津有味地讀著,或者聽父親講著那些奇幻的情節時,對那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們的本事更是十分佩服與嚮往。今天,當我的女兒做完作業就纏著我給她講西遊記的故事,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童年的時光。

孫悟空是我女兒最最佩服的,因為他本事最大、法術最強,每當孫悟空一喊:“筋斗雲!”筋斗雲就像聽話的孩子一樣,立刻出現在了眼前,坐上去就在空中騰雲駕霧了,一溜煙便飛出去十萬八千里。而金箍棒更了不起,要它變大就變大,要它變小就變小。一棒下去,妖精就死在了它的腳下。再加上孫悟空那雙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它當然能斬妖除魔、天下無敵了!她對孫悟空的崇拜使得她買了一個又一個“金箍棒”,時常帶在身旁,不管走在哪裏,總是舞來舞去的。女兒佩服孫悟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忠心不二,總是能在危急時刻歷盡艱辛、打敗妖魔鬼怪,救出師父,他對師父的忠心耿耿,讓女兒深為折服。除了本領高強還有孫悟空,還有時常偷懶耍滑的豬八戒、慈悲懦弱的唐僧以及憨厚老實的沙和尚,都給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給女兒講解西遊記故事情節的同時,我沒忘記積極地引導她:師徒四人為求得真經,就必須有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同樣,想要學好任何一樣本領,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怎麼才能學得好?只有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獲得成功;為什麼孫悟空要不畏艱辛護送師父往西天取經?我告訴她,因為取得真經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真經代表著正義,孫悟空就是正義力量捍衞者的化身。

總之,與自己的孩子一起閲讀古典名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首先,父母與子女共同閲讀文章,有利於相互的溝通與交流,不易產生代溝,讓忙於紛繁事務的我們在心態上也年輕一些,多一份童真和童趣;其次,在給子女講解故事情節時,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諸如努力勤奮、不畏艱辛、維護正義等等這些正確的、積極的世界觀;最後,親子閲讀可以鍛鍊孩子的閲讀能力、培養對文學經典的興趣。

因此,我十分贊成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把親子閲讀這件事做好並一直堅持下去,共同培養出一代閲讀能力強、喜愛閲讀、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新人。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6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着是無數人的期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本事、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資料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序為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當把着眼點放在幼兒今日明白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應當着重研究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本事,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貼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資料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眾所周知,對幼兒來説,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着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我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為基本形式,其本質是經過調動幼兒進取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進取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構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7

我們是鄭秀華的父母,一轉眼我們的女兒已經三年級了,接觸的知識更多,也更懂事了。她愛好廣泛,當然對閲讀也有濃厚的興趣,這是我們都樂於看到的。如何讓秀秀獲得更多的知識又不至於太佔用她的學習和休息時間,我們做了一些思考和努力。

首先,是讀什麼課外書?我們認為可以選擇一些長篇的童話小説讓她讀一讀了。以前我們給秀秀買的書都是有音標的彩頁圖書,圖文並茂,易於理解。到了三年級我們發現我們的女兒已經有了一定的透過文字的閲讀形成映像的能力。我們開始給她買沒有音標,沒有很多插圖的書。當然起先我們還是很擔心她能不能很好的讀懂。我們買了一本長篇小説《狼王夢》,書是很厚的,我們秀秀居然愛讀,而且能向我們複述書裏的內容,我們覺得秀秀已經具備了都小説的能力,這使我們很高興。

其次,是要培養她講的能力。讀書是為了理解知識並形成自己的思考,所以我們也經常啟發式的向她瞭解書裏的內容,以幫助她閲讀。比如一些理解不正確的地方,我們給她作出解釋,讓她能夠理解,然後能再一次通過自己的語言給我們講出來。進過這樣的互動式的學習,有利於孩子的語言表達並對書中複雜的問題進行和想出自己的解決辦法,我們覺得這樣對她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最後,是通過讀書最好能寫出故事概要,這一點我們並沒有要求太多,看孩子是否願意,畢竟課外時間要稍微寬鬆一些。秀秀平時比較願意寫一些家庭的故事,這一點我們希望能培養一下以形成她愛寫作的好習慣。每次寫作都是對自己思想的一次理性的梳理,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這些是我們和孩子在閲讀中的一些粗淺認識,實際我們工作比較忙,但我們很珍惜和孩子一起度過的時光,儘量給孩子多一些引導,而不是強壓式的逼着學知識,所以對我們非常樂意讓孩子多一些課外閲讀的機會

。我覺得多閲讀才能培養孩子更陽光、更向上的性格品質,畢竟在面對今後人生中的一些困難時,我們認為心態比能力更重要一些。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8

我的孩子不喜歡閲讀,寫作水平欠佳,為此,我曾經很煩惱,幸好,我們班舉行了親子閲讀活動,讓我受到許多許多的啟迪。

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是很重要的,那怎樣去培養呢?我覺得首先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那就可以事半功倍了,每當拿起一本課外書,我就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孩子帶着問題去閲讀,這個方法還是挺有用的!

在閲讀過程中,我提議孩子把書中的好詞句劃出來,讓他不斷地積累好詞好句,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每天陪他閲讀20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慢慢地孩子都已經成為習慣了。現在,我意識到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光是孩子自已吸取了知識,我也在不斷地吸取知識,還培養了母子之間的感情,也是我們大人最好的放鬆方法之一。

我希望我能堅持陪伴孩子進行愉快的閲讀,培養他有一個良好並且能夠受益終生的閲讀習慣。孩子。我們一起加油、努力吧!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9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作為家長,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愛心幫助,為孩子們的將來考慮,通過親子閲讀、親子共讀、獨立閲讀,使孩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以書為友,終身受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知識,還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錘鍊頑強的意志。通過親子閲讀啟蒙孩子對這個世界有更多地認知和理解,在故事中鍛鍊孩子的情商和智商、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親子共讀不但是教育孩子非常有益的方式。也是一種美麗的休閒方式,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一本書,多一點心思,多一點投入,收穫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很多。涓涓細流匯聚浩瀚,滴滴微水藴成大海。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快樂、共同成長。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做有意義事情的時間更有限,家長如此,孩子更如此,如不多做有意義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必將會佔據你更多寶貴時間。

閲讀可以滋養智慧、啟迪心靈,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課外知識,激發孩子的學習的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閲讀是學習的基礎,通過閲讀逐漸學會獨立思考並不斷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同時,也是給孩子、家庭帶來無限的樂趣,更應該持之以恆。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腹有詩書氣自華!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0

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開始了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由於原來我曾經在卓越網上購過書,感覺其價格實惠而且品種齊全。在看了好多家長和老師的推薦書目後,考慮女兒的接收程度,我在卓越網上給孩子挑選了幾本孩子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圖書:《老人與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綠野仙蹤》。剛一看到圖書,女兒有些興奮,不停地翻翻這本,看看那本。最終她把目光鎖定在了《老人與海》,於是就這樣,我們就開始了“親子讀書”的進程。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這是一篇讓人感動其中、感悟其中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桑提亞哥的古巴老漁夫,他已經有84天沒有打到魚了。頭40天,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很佩服他的本事,跟着他出海學打魚,結果一無所獲。小孩的爸爸媽媽説老頭倒了運,不再讓他去,孩子搭上別人的船,頭一星期就打到三條魚。他看見老人每天空着漁船回來,心裏很難過。到了第85天,孩子拿着沙丁魚和魚食送他出海,祝他好運。老人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釣絲動了,一條馬林魚在晃動,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説過的,比他的漁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第三天,老人拿出當年的威風,忍着傷痛用魚叉扎死了這條大魚,把它捆在船邊。死魚的血招來了鯊魚羣,它們大口大口地吃着馬林魚的肉,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剛讀完,女兒對書中的意思不太懂,説這個老人是白辛苦一場,於是,我就慢慢的向女兒解釋:“也許,書中的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最終還是讓鯊魚吃了他捕的魚,他只帶着魚骨上岸,可是他始終沒有向大海、向大馬林魚、向鯊魚妥協,他其實是一個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在生活中的許多事都是這樣,雖然結果可能會不盡人意,但重要的是你收穫了這個過程,收穫了它所帶給你的經驗、教訓,使你又成長了許多,懂得了許多。”聽了我的解釋後,女兒也可以説是豁然開朗吧。就這樣,她似乎在偶然間就喜歡上了讀書。

通過了這第一次“親自讀書”,我發現,這不僅使女兒對讀書增加了興趣,而且在她不懂的時候還可以及時的幫她解答,使她能在第一時間懂得書中要告訴她的道理。而且,陪她讀書還增進了我們的互相理解。對於同一件事,大人和小孩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結論自然也不一樣。但是為什麼不一樣,只有和他們在一起才能知道。和孩子一起讀書能較好的理解她的心理活動,能較準確的分析她的思想狀態,這對理解孩子思考問題的方法很有用。並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的問題:怎樣面對挫折和失敗?怎樣面對膽小和煩惱?……這些問題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的,有時做家長的我們,還真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尤其是面對現在的孩子,她們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有時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她才好,而和她一起去讀一些她這個年齡段該讀的一些書,就會在書中和她一起找到答案,和孩子一起讀書還可以與孩子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書香做伴,生活就會多一份樂趣,情感就會多一份高尚,人生就會多一份精彩!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1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愛的教育下茁長成長。在我即將做媽媽的時候,常常跟周圍的鄰居媽媽們聊一些育兒心得,在那個時候我聽説了一位“驕傲”的媽媽説她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能認識20xx多字,到了四五歲就完全可以自己閲讀了!當時我在驚歎她的孩子“聰明”的同時,我認識到了孩子的能力一定比我們大人原想的要超前、巨大的多!

到了我自己做媽媽的時候,我變自己看一些網頁,研究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徵,並且抓住了孩子識字的關鍵期2~2.5歲。在這個時期我們給孩子做了好多字卡,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字,每天重複,邊考邊教,大約在認識了200多個常用字的時候,然後就開始給孩子訂閲《幼兒畫報》這樣的雜誌,這個雜誌的好處是既有文字的故事,又有碟片用標準的普通話在講同樣的故事,因此孩子通過看碟片,翻看畫報就自己認識了更多的字,慢慢他自己從閲讀中找到了樂趣,找到了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的另一個方法------那就是“閲讀”!就這樣再給孩子買一些網上有專家推薦的,幼兒喜歡的圖書,他就慢慢變成“書蟲”了。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家長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並且我們也深知閲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有了閲讀才能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判斷,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閲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因此閲讀是學習的基礎!

另外親子共讀,營造閲讀氛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閲讀榜樣也很重要。在家裏,父母應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閲讀榜樣。在週末時儘量安排時間與孩子到書城看書,在這種閲讀氛圍下,

孩子的閲讀興趣也會提高。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其實孩子們也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

童心童真——快樂閲讀

康越家長

女兒豆豆上小班了,作為母親的我由於工作原因始終不能盡責,不僅不能正常接送孩子,就連偶而的家長會、園內活動都很少參加,陪伴女兒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女兒卻一直對我懼怕多於親熱,也許是同她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對她瞭解不多,嚴厲多於寵愛。

今年幼兒園裏組織繪本漂流活動後,我為女兒報了名。拿到繪本後,女兒特別高興,當天我一下班就拉着我的手讓我給她講書上的故事。我平時很少有時間陪她講故事,主要是書上的故事比較長,講一遍要好長時間,再就是一本書裏往往有好多故事,一個講完了,豆豆就纏着我講下一個,這樣一個晚上的時間都消耗掉。於是給她講故事、陪她讀書是我最頭疼的事情之一。一看到女兒拿書過來,我就有頭疼的感覺,不過這天女兒卻對我説:“媽媽,你今天工作辛苦了,我來給你講故事吧。”我眼前一亮,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今天女兒這麼乖的,居然給我講幫我故事,我很意外,雖然不大相信,但我還是很高興地接受了她的建議。於是,豆豆打開了這本名叫《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繪本,然後看着圖片講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故事。每一頁圖片只有一句話,第一句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第二句是她走過院子,第三句是她走過池塘,接下來是走過磨坊、走過草堆、走過籬笆牆、走過蜂房,最後回到窩裏,一共只有8句話但是圖上畫了一隻狐狸跟在母雞蘿絲的後面,並且一次次捉雞,一次次失敗,豆豆就看着圖自己講這個故事,雖然還不認識字,但是她已經理解圖中所畫的故事內容,並用自己的話把它講出來。當她看到狐狸失敗的時候她會説:“它好笨呀。”當她看到狐狸把蜂房撞倒時,她會講:“狐狸要倒黴了。”當她看到母雞蘿絲回到家時,她會講:“蘿絲安全的回到了家裏。”從《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書開始,每星期一,豆豆都會從班主任那裏領回一本新的繪本,回到家裏自己先看或者叫大人把書上的文字講一遍,然後就自己一邊看,一邊講,通過自己觀察繪本上的內容,她把繪本里的故事情節增加了許多。

現在,女兒豆豆雖然還纏着我講故事,但更多的時候是她講我聽,她的自動能力在不斷的進步中,現在連一些比較複雜的故事《三隻小豬》、《壁虎借尾巴》、《七色花》等等都能自己講給我聽。看着女兒一天天長大,一天天進步,是我最開心最幸福的事,繪本給我們一家帶來了快樂。

對付不聽話的寶寶換種方式如何

兩三歲的小孩子似乎總是不聽話,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無論你輕言細語還是嚴肅地説上多少遍,他們總是不肯聽,因此常常令眾多的父母煩惱。

仔細觀察發現,不是小孩不聽話,而是做父母的不會説孩子能聽懂的話。這種年齡的小孩已具備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這種潛在的能力只有通過適合其年齡特點的説話方式才能夠被激活並得到充分發揮。那麼,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説,兩三歲的孩子才會聽話呢?

藉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實物或動畫形象

兩三歲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的判斷能力,還不能直接依據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判斷語句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但若把他們喜愛或厭惡的各種實物、形象作為“外力”,卻可以對其行為起到鼓勵或制止的作用,因為在這些物象當中,飽含着他們多種純潔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子都比較喜歡黑貓警長、白鶴阿姨、啄木鳥醫生,討厭毛毛蟲、蒼蠅、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蝟等。依據小孩的情感傾向,有意識地經常使用這些物象與他們交流,就可以進一步強化小孩對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為反應。如鼕鼕睡覺不喜歡蓋被子,爸爸説“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覺了。蚊子就會嗡嗡嗡地叫着説:‘唉,我的肚子好餓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點吃的吧。’鼕鼕,你身上蓋好被子,蚊子使勁一咬,哎喲!這是什麼呀?一點也不好吃,還把我的牙齒弄歪了。再找找好咬的地方吧。”鼕鼕聽完,乖乖地把被子蓋上了。此後,每當睡覺時,只要媽媽説一句“蚊子又要出來找吃的了”,鼕鼕就會主動地蓋好被子。

藉助以小孩為“主角”的故事

快3歲的鼕鼕特別依戀媽媽。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就哭鬧不止,幼兒園的阿姨、家裏的保姆怎麼哄也哄不住。有一天,媽媽嘗試着編了一個故事講給鼕鼕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是這麼講的:“有一個小朋友,媽媽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鼕鼕。可是,這個小朋友給自己換了一個名字,叫跟—屁—蟲,小名叫蟲蟲。因為他總是像一條小蟲子跟在媽媽的屁股後面。他到幼兒園,班上的同學就問他:‘你就是蟲蟲同學吧。’鼕鼕想:班上小朋友的名字都挺好聽的,蟲蟲這個名字多難聽呀,以後媽媽不在的時候,我再也不哭了。於是,這個小朋友就又變成媽媽的好鼕鼕了。”愛聽故事是小孩的天性,在他們心目中,虛構的情節也是真實的生活,而且對故事的內容深信不疑,尤其是把他變成故事中的主角時,他對自己在其中的表現就格外關注,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滿意,他就會高興和喜歡,並在實際生活中體現主角的行為傾向;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不滿意,他就會反感或害怕,並在實際生活中避免主角的行為傾向。這種説話方式在運用過程中有極大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藉助小孩心目中“權威人物”

兩三歲的小孩常常會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向你表達這樣的意思:你這樣做不對,我們老師説應該那樣做。也就是説,與小孩接觸親密、關係親近的人的態度與行為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有效的引導作用。我們不妨把這樣的人稱為小孩心目中的“權威人物”。但小孩對待權威人物的態度有一個特點:當他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的話他不一定聽得進去,而不在現場的第三者卻有可能被當成權威。譬如在家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可能成為權威。在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就有可能成為權威。藉助這些可親可敬的人來引導小孩的行為,常常很靈。例如鼕鼕夏天洗完澡後,不肯讓媽媽往身上抹爽身粉,媽媽就對他説:“寶寶洗了澡,抹上這個粉就會感覺特別舒服,再也不長那種討厭的紅豆豆了。你瞧,你的皮膚像白雪公主一樣白,多可愛呀。幼兒園的申老師知道了,也會高興的。”因為老師知道了會高興,所以“思想工作”很快就做通了。

藉助有趣的活動來鼓勵

俗話説:小孩愛吃搶飯,的確如此。一個小孩吃飯可能吃得不好,要是幾個小孩一起吃,他們就會爭着吃、搶着吃。是飯菜香嗎?不一定。原因就在於這不僅僅是吃飯,還是一場小小的比賽。小孩子一般都喜愛活動,活動的趣味性、競爭性和激勵性對他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把小孩的生活設計成各種活動,通過活動對他們的行為加以引導。比如,小兵不到3歲就能自己穿褲子了。看小兵穿好了褲子,媽媽拍拍手,説一句“小兵真能幹”,就激起了他學習穿鞋、洗手等的慾望。實際上,小孩的榮譽感甚至比成年人還要強烈,但又很單純、質樸,絕少功利色彩。想想一朵紙做的小紅花在小孩心目中的分量,你就大可不必懷疑精神獎勵在引導小孩行為當中莫大的激勵作用。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改變一下説話的方式,把引導小孩各種行為的道理同他們熟悉的形象、故事、人物、活動等緊密結合起來,耐心地啟發、督促,就會發現:你的孩子原本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可愛的乖孩子。

孩子總不能按家長的指令做時應注意:

●經家長多種方式的啟發,孩子對指令仍沒有什麼反應,家長就應注意觀察孩子的智力發展、接受能力是否有落後的表現,以便及時發現,及時干預治療。

●有的孩子常常是還未聽完家長的要求就急着做,因此出現偏差。

●智力發展沒有任何問題,也聽得懂家長的指令,但就是不願意按家長的要求做,很有可能是孩子對家長的話毫無興趣,是故意不願做。

父母逼幼兒學外語雖用心良苦卻可能事與願違

隨着外語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很多中國父母開始從小培養自己的孩子:制定“零歲”學外語計劃,送孩子去雙語幼兒園,從孩子會喊“爸爸”、“媽媽”,就教他“Daddy”、“mummy”……總之,父母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創造學外語的環境,殊不知,他們的良苦用心卻不一定對孩子有利。

美國幼兒園不教外語

據記者瞭解,美國幼兒園一般不教小孩子説外語,他們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學第二種語言是不可思議的。新澤西州黑格斯頓市中心幼兒園的.芭芭拉老師告訴記者,英語是幼兒園裏的官方語言,孩子們接受的教育也都用英語來進行。

由於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幼兒園並不反對孩子回到家裏説母語,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幼兒園只教英語,而且從字母開始。芭芭拉表示,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個過程,幼兒的發音器官不成熟,發音尚處於較幼稚、未定型階段,雖然他們模仿力強,容易接受新知識,但如果學的是純正的外語還好,如果走了樣,將來改都不好改,反而不利於以後的外語學習。

幼兒園裏一名華裔兒童張多多的父母也説,美國兒童一般都是從十多歲起才正式開始學習外語。美國父母對孩子沒有中國人那種“望子成龍”的思想,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學外語的事情可以慢慢進行。

多語言環境可能讓孩子變“啞巴”

此外,過早接觸外語還容易讓孩子患上失語症或自閉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目前美國兒童自閉症發病率比上世紀80年代增長了10倍,每300個兒童中就有1個患上此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生活在多語言的文化環境中,因不適應這種複雜的語言環境而患上自閉症。

家住曼哈頓的李女士是講廣東話的香港移民,請的保姆是講方言的武漢人,先生是講普通話的北方人,電視裏的動畫片則是純正的美國英語。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們的孩子在這樣的語言環境裏變得越來越不愛講話,到後來乾脆什麼都不説,只是終日低頭玩自己的玩具,變得像啞巴一樣。本以為過一段時間會慢慢好起來,誰想今年都6歲了仍是“金口難開”,並拒絕上學。經醫學專家診斷,在混亂的語言環境中,孩子無所適從,患了嚴重的兒童自閉症。

紐約州教育廳官員羅漢中近日表示,幾乎每個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聰明的孩子,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在

教育上也應考慮因人而異。即使對在1—2歲間就具有較強表達能力的“資優兒”,父母也不要過早地強迫他們學外語。

幼兒學外語要有地道的雙語環境語言學家指出,母語學習能力可以轉移到第二、甚至第三種不同的語言上,只要引導得法,又有地道的語言環境,就不會有干擾的情況出現。像美籍華裔一般可以流利地用中、英文兩種語言與人交流,就是因為家庭提供了漢語環境,學校和社會提供了英語環境。

張多多的父母告訴記者,很多中國移民看重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黃香蕉”。所以,他們在家裏一直與多多説漢語,而多多在幼兒園接受的是英語教育。長期堅持的結果是,多多不僅英語流利,用漢語與父母溝通也沒有問題。看到多多有“雙語”的本領,還能到台上表演背唐詩,幼兒園裏其他孩子的父母非常羨慕。一些意大利裔的父母后悔不已地説:“早知我們也從小教孩子學意大利語了,現在孩子只能説英語,我們不遷就他,他就不與我們交流,想扭轉也來不及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地道的雙語環境,父母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元旦親子活動

一、設計思路:

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親子教育已成為近年來早期教育中的一個焦點,和諧和寬鬆的家庭氛圍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的今天,家長們都在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但最具有操作性地便是我們創設環境、空間、時間、對象,讓幼兒在親子活動的互動中,培養孩子表達的勇氣和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使子女和父母之間的親情得到滿足和溝通,促進孩子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活動中,父母可從觀察孩子的遊戲形式,瞭解其特質,對他們持合理的期望,引發孩子不同的潛能,並能多鼓勵孩子發現新的點子,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珍惜共處的分分秒秒,濃郁的情和愛在其激盪。

結合以上特點,我班策劃了本次慶“六一” 親子游藝活動。

二、活動總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家長感覺到節日的來臨,共同分享節日的歡樂。

2.讓幼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用演出的形式,大膽的向大家展現所學的本領。

3.家長有進一步瞭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三、活動組織者:小一班 教師。

四、活動時間:定於20xx年12月3 日 上午:9:00分

五、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話

集體合唱:歡樂頌、新年頌

肖: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老師、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新年好!在歡聲笑語中,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二○○六年。元旦就要到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下面,讓我們伴隨着優美的舞姿一起走進這歡樂時刻吧!

(二)、家長代表講話

(三)、幼兒節目表演:三句半

(四)親子游戲

1、堆紙杯

堆紙杯,在不倒的情況下並在指定時間內(三十秒),誰最高者就得獎。

2、搶椅子(幼兒遊戲)

3、佔圈(幼兒和家長共同遊戲)

一名家長和孩子為一隊,邀請數對聽音樂 ,音樂停止後誰佔到圈誰贏,每次淘汰一隊,最後一隊為勝利者。

4、投中目標

家長拿紙球,幼兒拿紙框站在前方,家長把紙球投進去,進數目最多者為勝。

5、掌上明珠

要準備好一個乒乓球和一個乒乓球拍。參賽者將乒乓球平放在乒乓球拍上,沿着桌子走。走至終點,球未丟就得獎。桌子豎排三張。參賽者沿桌子繞一圈。

我和孩子在故事的世界裏一起成長

因為兒子開口説話比較晚,為了培養孩子説話交流的能力,我常常用“軒軒的故事”,幫着兒子一問一答回顧一天的活動,而我家兒子也就真當成故事來聽了。每天晚上睡前的最後一個故事便是“軒軒的故事”。因為故事的主人公是他自己,故事説的是他自己的事情,於是他常常聽的特別認真,圓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我一眨也不眨。而我則在幫助孩子回顧一天生活的過程中,表揚兒子做的好的地方,比如有禮貌,愛勞動,同時也給孩子講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不能亂髮脾氣等,並提出希望。

如果説以上是“原創版軒軒的故事”,那麼還有一種“山寨版軒軒的故事”也是兒子的最愛。

家裏有一本《狼來了》的故事,突然某天晚上兒子就説:媽媽,講軒軒放羊的故事吧!

於是我把放養的孩子變成了軒軒,把小羊變成了懶羊羊,喜羊羊,美羊羊,把大灰狼變成了灰太狼和紅太狼。兒子第一次聽我“山寨”這個故事的時候,那表情簡直是太豐富了,特別是最後“紅太狼和灰太狼向軒軒撲過去,要吃掉軒軒。”的時候,兒子是那麼緊張,眼睛瞪得大大的,那可愛模樣逗得我哈哈大笑。最後我問兒子:“軒軒你還敢説謊嗎?”兒子看着我害怕的直搖頭:“不敢了,不敢了。”

那天之後,我們的“山寨故事”便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山寨”了《小蝌蚪找媽媽》、《匹諾曹的故事》、《小貓釣魚》等等。

孩子的成長世界是一個由許許多多的故事組成的世界,在每晚的睡前時間裏,我和兒子一起分享着成長的故事。一個個的故事用貼近孩子生活和視角的方法,幫助孩子向前邁進一步又一步。

而作為母親的我,在講着《狼來了》這個故事的時候,它給予我的不僅僅是“不能説謊話”這個道理,而更應關注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幾次三番的説謊?”

軒軒的睡前故事,每一個故事中都藴藏着一個教育的故事,那是對孩子人生路的教育,也是對我“如何為人父母”的教育。

我和孩子在故事的世界裏,一起,成長。

週末的收穫:做“玩伴”

與孩子的交流很少,總找藉口説工作忙,這是不稱職媽媽的表現。想到這裏,兒子的要求一定得滿足。今天下午和兒子一起打乒乓,活動結束後,孩子的文章就是很好對媽媽的教育。正如孫雲曉説的:我們既要做好“醫生”(父母的角色),還要做好“護士”(玩伴),後者的角色我們小時候都是兄弟姐妹所替代的。其實對孩子來説,護理工作很重要。

附兒子的日記:

週末的收穫

今天下午,陽光普照,萬里無雲。我坐在媽媽的電動車上,哼着小調,心情格外舒暢,也十分興奮,因為今天媽媽要帶我到學校打乒乓了。好久不打乒乓了,我的手有點癢了,想痛痛快快地和媽媽殺上幾局。今天我一定要打贏媽媽,我心了默默地想着。

來到了學校的乒乓房,我們開始了乒乓大作戰,規則是打11球,看誰獲勝。我先發球,發了一個同學教我的“超級無敵跺跺球”,第一招跺跺球的奧祕就在發的近,發的快,一下子媽媽就接不住了,敗了一球。我有點沾沾自喜了。第二回合,媽媽發球,她説:“請你瞧一瞧這球。”只見她把球往上一拋,再將板一打,一個“極速奔球”打過來,我連忙用乒乓拍去擋,用手一推,那股力量太大,球飛出界了。媽媽得意地説:“怎麼樣,嚐到我的厲害了吧!”

我説:“這種絕招我也會,看招!”我也學着媽媽剛剛的樣子,也想發個“極速飛奔”,可誰知道。我的力量太大了,“極速飛奔”變成了“緩速高球”,球打的老高老高,但媽媽還是接住了,眼看球快打過來了,我眼疾手快,馬上將豎板換成了橫板,來了一個抽球,打了回去,媽媽更猛,輕輕一擋,球回來了,但我卻沒接住。

接着我還是來個“跺跺球”,但是這一球的力量很均勻,這均勻是一妙計,我已經想好了下面的策略了。固然不出我所料,媽媽上當了,她也用均勻的力量接了這一球,當球飛過來時,我再一次的將豎板換成橫板,用力一扣,媽媽反應超快,接住了這球,這時候飛過來的球速度更快,我馬上學着媽媽的樣子,來個“發抽”,這次總算讓媽媽的板落了個空。我高興的手舞足蹈,還不時地做了幾個鬼臉,痛快極了。……

一會兒11:5,媽媽獲勝。後來,我又和媽媽打了幾局,最終,我還是輸了。

今天的比賽,我學到了許多關於打乒乓技巧的知識,比如發球的招術,接球時手的用力、方向和速度。我再繼續練習,有一天會趕上媽媽,還會超過媽媽。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2

我們這個家庭是一個伴着濃濃書香的快樂之家,我們崇尚快樂讀書。我們的讀書口號是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這次學校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閲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固定讀書時間。

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閲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裏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選擇讀書姿勢。

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牀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着家長,家長用手攬着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注意讀書的語調。

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閲讀節奏。

四、做好導讀準備。

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域,重點為孩子閲讀書中的精華內容,因為閲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閲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

我們在親子閲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閲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3

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並且越早越好。俗話説得好,“一種好的習慣決定好的命運”,因此,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讓孩子感到讀書的樂趣就顯得非常必要。平時我就特意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對親子閲讀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

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即使心情好的時候能陪着他閲讀,可總是不能做到持之以恆!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有的。孩子們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

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家人在家也經常看書,並把看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色孩子。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三、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和形式。

孩子閲讀的時間不能只侷限於家裏和學校裏,也不僅僅是閲讀書籍,逛書店也是培養孩子閲讀的重要環節,書店裏有各種各樣的書,在這孩子可以隨意的找自己喜歡的,從沒看過的書。這樣會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孩子的知識。

總之,閲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悦感,閲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4

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便是開啟一次生命的旅行,會結識無數智者,學會做人的道理,接受道德的洗禮,感受靈魂的淨化。這個暑假,我們陪伴朱君楠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獲益匪淺。

朱君楠在她的讀後感裏面寫到:“讀了劉墉的《説話的魅力》和《做個快樂讀書人》,發現以前做的不夠好,要按照從書中學的新的方式進行改正;讀了《愛是不自私》,讓我明白愛是需要分享的,你和別人分享了你的愛,你就會變得幸福;讀了《大森林裏的小木屋》,讓我明白快樂與分享是人們必不可缺的兩種品質……”。讀着孩子的讀後感,品味着孩子的心靈收穫,不禁沉醉於孩子心靈不斷成長的感覺中。

平日,我們也會引導朱君楠充分利用好清早起牀後、午飯後和睡覺前的空閒時間,少看電視、少玩遊戲,努力做到每天通讀一本書的目標。遇到好的優美詞句和名人名言,都會鼓勵她摘抄在筆記本上,反覆誦讀,感觸深的就做一篇讀書筆記。假期裏,陪着孩子一起觀看“中國漢字聽寫大賽”、“成語英雄”等節目,也會在家庭內部舉辦一場小型比賽,來不斷提升孩子對漢字、對閲讀的興趣。

高爾基還曾説過:“愛書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讓我們攜起手來,陪着孩子在千奇百怪、精彩紛呈的故事裏,去星光燦爛的蒼穹遨遊,到博大精深的知識海洋遠航,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明德知禮,提升自我。

親子讀書心得體會 15

現代通訊工具的發達和高科技的電子產品的吸引,讓我已經很久沒有認真的讀過一本書了。平時忙碌的工作與生活,讓我也好久沒有陪兒子靜下心來一起看過一本書了。但是自從河西國小發出親子共讀倡議以來,我深深感到“古人孟母為了孩子三遷”,身為母親的我決心要扔下着迷的手機,走出無聊的電視劇,拿出時間和兒子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一顆小小的種子,當我們把它種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澆灌,小小的種子就會爆發出勃勃生機,長成參天大樹,啟迪心靈,滋養智慧。閲讀,是我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有效渠道,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

讓我們堅持以享受的心情陪孩子一起讀書,努力營造温馨的閲讀環境,通過愛的傳導讓孩子熱愛書籍,讓快樂閲讀的習慣陪伴孩子終身;讓我們通過親子閲讀為孩子點亮一盞慧燈,讓他們的未來更加美好、燦爛!與書為陪,相信兒子會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