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

牛角掛書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衞。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説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裏洗毛筆和硯台,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着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着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裏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着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説:“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麼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説:“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於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讚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鬆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之一。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裏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聞雞起舞

東晉時,祖狄是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他青年時代就胸懷為國立功的大志。

他有個好朋友劉琨,也是一位抱負不凡的人。他們兩個同做"司州主簿" (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主簿,掌管文書簿籍的官吏)時,對當時內憂外患的國家危局看法相同,共同懷着光復河山的報國之志,兩個人夜間同睡一牀,經常談論國家大事到深夜。

有一天半夜,忽然聽得雞啼。祖狄使用腳踢劉琨説: "你聽聽,這雞啼的聲音是多麼激越昂揚,它是在叫人奮發圖強啊!"於是,倆人便披衣起牀抽出寶劍,在雞啼聲中舞起劍來。 "聞雞起舞"的成語,就是由這個故事而來的。

孟母擇鄰

孟子的母親十分注重環境對人的思想品德的影響作用,孟子小時候,孟母為了能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後遷居三次。

據説,孟母起初帶着年幼的孟軻,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軻看見人家哭哭哀哀地埋葬死人,他也學着玩。孟母見了,説: '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不合適!"很快把家搬到了一個集,市的附近。在新家附近,孟軻看見商人們自吹自誇地賣東西賺錢,覺得很有趣,便又學着玩。孟母看在眼裏,心裏想道: '不行,孩子住在這裏也不合適。"於是,她又尋找遷居的合適地方,很快將家搬到了靠近學堂的地方。在這裏,孟軻不久就開始學習禮節,提出上學的請求了。孟母這才高興地説:"這裏才是適宜我兒居住的地方。"於是,便在這裏住了下來。

後來,孟子果然未負慈母心,成了有名的學者和思想家。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牀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着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牆壁,藉着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2

鑿壁偷光

講的是匡衡,西漢的著名學者匡衡,出身於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貧困。他從小就很渴望讀書,可是父母沒有能力供他上學,甚至連書本也買不起,匡衡只好向別人借書來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讀一讀書,但由於家中窮得連燈油也沒有,根本沒法點燈讀書。正當匡衡發愁時,忽然發現絲絲的光線,正從牆壁的縫隙中透射過來,原來這是鄰居的燈光。匡衡心生一計,便用鑿子把那小縫挖大成一個小洞,然後捧着書,倚在牆邊,利用那點微弱的光線閲讀。從此,匡衡每晚就借鄰居的燈光,埋首苦讀,最後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螢囊映雪

講的是車胤 車胤(公元333-401),字武子,東晉時期南平郡離縣人(今臨澧縣柏枝鄉)。

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其囊螢夜讀 之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鼓舞后輩,永世垂範。他功名仕途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先後曾任:中書侍郎、待中、國子監博學、驃騎長史、太常、護軍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兩次進爵後,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候。職守功勛,頗極一時之盛。

頭懸梁錐刺股

講的是蘇秦.蘇秦,戰國時期東周洛陽乘軒里人,字季子。蘇秦是洛陽人,雖然出身寒門,卻懷有一番大志。他跟隨鬼谷子學習遊説術多年後,看到自己的同窗龐涓、孫臏等都相繼下山求取功名,於是也和張儀告別老師下山。張儀去了魏國,而蘇秦在列國遊歷了好幾年,但一事無成,只得狼狽地回到家裏。

蘇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譏笑他不務正業,只知道搬弄口舌。蘇秦聽了這些嘲笑他的話,心裏感到十分慚愧,但他一直想遊説天下,謀取功名,於是請求母親變賣家產,然後再去周遊列國。

蘇秦的母親勸阻説:“你不像咱當地人種莊稼去養家口,怎麼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貴呢?那不是把實實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沒有希望的東西嗎?如果到頭來你生計沒有着落,不後悔麼?”蘇秦的哥哥、嫂嫂們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蘇秦知道自己這麼多年來很對不起家人,既慚愧,又傷心,不覺淚如雨下。但蘇秦揚名天下的雄心壯志仍然不改,於是閉門不出,取出師父臨下山時贈送給他的禮物——姜子牙的《陰符》,晝夜伏案攻讀起來。

蘇秦經常自勉説:“讀書人已經決定走讀書求取功名這條路,如果不能憑所學知識獲取高貴榮耀的地位,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想到這些,蘇秦更加忘我地學習起來。

為了抓緊時間學習,蘇秦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讀書時,把頭髮用繩子紮起來,懸在樑上,如果自己一打盹,頭髮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困了,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樣就能保持清醒。這就是成語“頭懸樑,錐刺股”的由來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3

有人説一個歷史的瞬間,也許就能改變整個歷史發展的軌跡。那麼一個古代名將的死會改變什麼呢?蒙恬作為秦帝國著名的戰將,在他的有生之年,不僅在戰場上幫助帝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徹底打敗了不斷騷擾中原的匈奴,而且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現今我們眼中的萬里長城,開闢了當時規模空前的秦直道。

這樣一個功勛卓越、才華出眾的戰將,卻沒有想到,在他的背後一直隱藏着一個與他對立的集團,在秦始皇病死後,蒙恬在他們的陰謀策劃下無辜慘死。這個集團篡奪了秦帝國的政權,也改寫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

唐朝皇帝唐太宗,於貞觀某日對臣僚説:“朕欲上比堯舜,不使冤案現於本朝。各位不妨説説,古代哪一將相死得最冤?”當時在場的有丞相房玄齡、諫議大夫魏徵等人,或答“白起”(戰國時秦將);或説“伍子胥”(春秋時吳將)。聽罷臣僚們的議論,太宗搖搖頭説:“朕觀最冤的是蒙恬。”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4

東晉名將祖逖,從小喪父,由哥哥撫養長大。由於性格豪爽,不受管束,到十四五歲還不願好好讀書。幾個哥哥對他的前途很擔心。

但後來情況有了改變,祖逖開始愛讀書了。他不僅博覽羣書,而且經常到京城洛陽去找人探究學問。

二十四歲那年,他與好友劉琨一起到司州(洛陽東北)任主簿(主管文書),他倆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白天一起辦事,晚上合蓋一牀被子睡覺。

一天半夜,祖逖被遠處傳來的雞鳴聲驚醒,他把劉琨推醒説:你聽到雞鳴聲了嗎

劉琨側耳一聽,説:是啊,是雞在啼叫。不過,半夜的雞啼聲是惡聲啊!

祖逖不同意,説:這不是惡聲,而是催促我們早點起牀鍛鍊,快起牀吧!

兩人一骨碌從牀上爬起,到院子裏舞起劍來。([唐]房玄齡《晉書.祖逖傳》)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5

**戰爭那會兒,英國商人把**賣到中國,不僅賺取了大船大船的白銀,還使很多中國人染上毒癮。

林則徐妙用竹筷子因為吸**煙,中國人體質日漸衰弱,被洋人稱為“東亞病夫”。

當時有個大臣名叫林則徐,他主張禁止**買賣,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見,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他到廣州去禁煙。

剛到廣州,英國的大使便發來請柬,請林則徐到醉仙樓吃飯。

醉仙樓是廣州當時最有名的酒樓,既有做中餐的名廚,又有煮西餐的大師。

話説林則徐剛剛坐下,英國大使就説:“林大人,難得你遠道而來,我們一定要好好招待——我們英國有一道甜點,味道甜美可口,象徵甜蜜快樂的生活——請大人品嚐。”

大使一揮手,英國廚師端上來一盤冰淇淋,他在英國大使面前放一套刀叉,在林則徐面前放一雙竹筷子。

林則徐從沒吃過冰淇淋,見它在冒煙,以為這東西肯定很燙,於是他把嘴巴湊近冰淇淋,使勁吹使勁吹,等冰淇淋不冒煙,就融化了。他用竹筷子挑了一點放進嘴裏嘗,發現它跟冰雪一樣涼。

在場的洋人齊聲大笑,嘲笑他説:“林大人,你不免太謹慎了。”

吃過冰淇淋,林則徐説:“我們中國人重視禮儀,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我也要請你們吃一道甜點。”

林則徐把中餐廚師叫過來,吩咐他做一道福建甜點“芋泥”。

過了一會兒,中餐名廚端上來一盤“芋泥”,那“芋泥”看上去跟雪糕倒有幾分相似,聞起來香噴噴的,只是不冒煙。

英國人一見芋泥,食慾大開,馬上大口吃起來,沒想到,那“芋泥”外冷內熱,裏面原來是滾燙的,洋大使被芋泥燙傷了舌頭,呲牙裂嘴,忙不迭把芋泥吐了出來。

林則徐微笑説:“大使大人,你不免太心急了。”

吃過甜點,便要上正菜,林則徐讓廚師做了一盆髮菜,他向洋人介紹説:“這道菜是有名的海味,它的名字叫髮菜,諧音‘發財’,意頭很好,是廣東人愛吃的名菜。”

髮菜細細的,軟軟的,用筷子夾十分方便。

林則徐一夾一小把,吃起來津津有味。

洋人用刀子和叉子,無論怎麼切、怎麼叉,都不能把髮菜弄到碗裏,洋人手忙腳亂,忙得滿頭大汗,連一丁點發菜也吃不着。

“一道好菜講究色、香、味三美,這髮菜黑不溜秋,賣相不佳,即使味道鮮美,也説不上名菜。”英國大使説着,把洋廚師叫上來,吩咐他做一道大青魚頭。

不一會兒,大青魚頭燒好了,每人面前都擺上來一份,每一份都是一個圓骨碌的大魚頭,洋人用刀子切開魚頭,用叉子一塊接一塊吃,吃得得意洋洋。他們一邊吃,一邊想看林則徐出醜。

圓骨碌的大魚頭,用兩根竹筷子,怎麼吃呢?

林則徐拿起竹筷子,想了想,先挑魚眼睛吃了,然後拿筷子從魚眼眶戳進去,就這樣他夾起了整個魚頭,夾得比洋人用刀叉還要穩當。

林則徐用竹筷子夾着青魚頭,慢慢地吃,穩穩當當地吃,他吃得很有風度。洋人訕訕地笑了。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6

1、兩位著名畫家比畫的故事

宙克西斯和帕爾哈西奧斯是古希臘的兩位著名畫家。他們既是好友,又是競爭對手,由於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居然很難分出水平的高低。

一日,他們聚在一塊討論作品,由於見解不同爭辯起來,互相不服。為爭個高低,約定各自作一幅畫,公開展覽讓雅典入評價。

兩人遵約各自開始構思作畫了。

宙克西斯畫的是孩子頭上頂着一筐葡萄,那人像畫得十分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覺;葡萄更是畫得鮮滴水靈,簡直引人垂涎三尺,畫好後,他站在畫前左瞧右瞧,覺得滿意極了,便將擋布遮住了畫架。他想,這張畫定能壓住帕爾哈西奧斯。

再説帕爾哈西奧斯,自和宙克西斯許約後,便開始思考究竟畫什麼為好,他構思了好幾幅均不滿意。忽然,他一拍腦門:有了,就這麼畫吧。一想好,他便刷刷地在畫板上大筆勾勒、、那天,雅典廣場上擠滿了人。宙克西斯的畫首先露相。人羣中發出一陣驚歎聲,原來那畫上的葡萄居然如此逼真,擋布剛揭,便引來幾隻嘰嘰喳喳的小麻雀上畫去啄葡萄。人們紛紛讚歎不已。宙克西斯不免洋洋得意起來。

帕爾哈西臭斯被觀眾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畫後一聲不吭。觀眾向他高聲嚷道:把擋布取下來吧,讓我們看看你的那幅畫。

可帕爾哈西奧斯仍然呆呆地站着發愣。宙克西斯見狀也着急了,他走上前去説:您磨磨蹭蹭幹什麼趕快把擋布拿下來吧!説完,就伸手去扯那塊布、、突然,他如電擊般地震住了,隨即發出驚歎聲,向觀眾宣佈了一個事實,説:我輸了!

原來,那塊擋布是畫的。

2、亞歷山大死前的三個願望

亞歷山大是一位偉大的國王。在征服了許多王國勝利返回的途中,他病倒了。此刻,佔領的土地,強大的軍隊,鋒利的寶劍和所有的財富對他來説都毫無意義,他明白死神很快會降臨,他已無法回到家園。他對將士們説道:我不久將離開這個世界,我有三個遺願,你們要完全按我説的去執行。將士們含着淚答應了。

第一個遺願是,我的棺材必須由我的醫師獨自運回去。亞歷山大喘了口氣,繼續説道:第二,當我的棺材運向墳墓時,通往墓園的道路要撒滿我寶庫裏的金子、銀子和寶石。亞歷山大裹了裹毛氈,休息了片刻,最後一個遺願是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聚集在他身邊的人都很好奇,但沒人敢問為什麼。亞歷山大最喜愛的將軍吻了吻他的手説:陛下,我們一定會按您的吩咐去做,但您能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嗎

亞歷山大深深吸了一口氣説道:我想要世人明白我剛剛學到的3個教訓。我讓醫師運載我的棺材,是要人們意識到醫生不可能真正地治療人們的所有疾病。

面對死亡,他們也無能為力。希望人們能夠懂得珍愛生命。第二個遺願是告訴人們不要像我一樣追求金錢。我花費了一生去追求財富,但很多時候是在浪費時間。第三個遺願是希望人們明白我是空着手來到這個世界的,而且我空着手離開了這個世界。

説完他閉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3、左腳寫出的人生

他生長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剛出生時四肢健全,但嚴重癱瘓,讓他無法移動。他患了非常嚴重的腦性麻痺,發音不準,全身上下只有左腳能動。7歲那年,他坐着輪椅,和家人到公園玩。幾個小朋友正在比賽畫畫,他用羨慕的眼光盯着他們,啊啊地叫着,不肯離開。一個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聲笑道:你連話都説不清楚,諒你也畫不出好東西來!不要吵着我們啦!

他傷心地離開了,回到家,為了讓姐姐瞭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腳從她那裏抓來一支粉筆,試着畫呀畫,可就是畫不好。姐姐陪在他身邊,鼓勵他説:我相信你能畫好,上帝只不過暫時解除了你的武裝,讓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畫畫,但只要肯花工夫練習,一定可以畫出精彩的畫來。只要敢夢想,什麼都做得到。

他漸漸長大了,一直很勤奮地學習用左腳畫畫、寫字。他的家人堅信他的智力沒有障礙,只是無法與人溝通。家人下定決心要讓他儘可能過正常的生活,於是把他放在推車裏,拉着他到處跑,讓他多認識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腳練得越來越靈活,他竟然學會了游泳。在家時,他總是全神貫注地練習畫畫,也開始學寫作。他的腳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繼續練;他寫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沒有灰心。他從一個失敗前進到另一個失敗,但他的熱情不減。他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慢慢地,他發現他又有了極大的熱情。當他的畫作在全市獲獎,處女作《我的左腳》經歷多次修改也得以發表時,他感覺眼界被打開了,原來,人生充滿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嚐到了寫作和畫畫的樂趣,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雖然每畫一幅畫,每寫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腳被磨出了血泡不説,他還常常收到退稿,但他從來不肯放棄,他要擁抱每一個機會。

他的媽媽通過一位醫生的協助,將他送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他獲得了很好的治療。他特別尊敬這位了不起的醫生,這位醫生後來不僅為他和其他腦性麻痺人士創辦了一家醫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壇。幾位愛爾蘭知名作家鼓勵他創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歲時,他花了很多心血寫了小説《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興奮的是,小説一經發表就榮登暢銷小説榜第一名,並被改編成電影,由丹尼爾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後來又出版了六本書,另外,他也是一位積極創作的畫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聽説只有左腳能動、只能發出幾個聲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詩人和畫家,很多人非常驚訝。克利斯帝在日記中寫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樣,只要功夫深,沒有什麼事做不到!在風雨中,要勇敢堅定;在黑暗中,要咬緊牙關前行;面對沙漠,心中要充滿綠洲。只要像蟬一樣,經歷苦痛,決不放棄,一定能一飛沖天!輪椅上的孩子都應該去嘗試每一件事!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7

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為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説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説:“志當存高遠。”這都表明他希望後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説:“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他認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還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樸才是涵養道德的主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這就是説,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學習之中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慾的影響,失去堅強的'信心那就會“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可見,諸葛亮讓子孫生活儉樸,是為了使他們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説“超俗”遠大!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8

屈原1

在長江三峽的巫峽和西陵峽之間,有一座名叫秭歸的縣城。這裏就是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的故鄉。

屈原自幼聰明好學,在學堂裏深得老師的賞識。可有一段時間,他放學後經常遲遲不回家。家裏人問他緣故,他總是神祕地笑笑説:“我現在誰也不告訴。你們放心吧,反正我不會去幹壞事的。”

屈原的姐姐女嬃心裏仍不踏實。這天,她在放學前先趕到學校,當屈原背完晚書走出校門時,便悄悄地跟在了後面,一直跟到了後山坡的一個山洞裏。

這山洞可真美!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筍和石鐘乳,在虛無縹緲的霧氣中亭亭玉立。晶瑩閃亮的水滴順着石鐘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墜落,叮咚之聲,猶如珠落銀盤。

屈原在泉邊一塊青石上坐了下來,隨手掏出一卷竹簡,低聲吟詠起來。

女嬃站在洞口默默地傾聽着。她彷彿跟着弟弟一起,一會兒來到了洞庭湖畔的漁翁、蠶女中間,一會兒又來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獵人中間……直到夜幕降臨,洞內一片朦朧時,她才輕輕地喊了一聲:“弟弟”。

“誰?”屈原猛一怔。當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親愛的姐姐站在洞口時,連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讀的都是咱們楚國的民歌,美極啦!

可是,老師不許我們在學校裏讀它,沒辦法,我就……”

“那也得對家裏説一聲啊。”女嬃只責備了一句,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塊兒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裏讀書的事很快就傳開了。他死後,故鄉人民為了紀念他,就把後山的這座山洞取名為“讀書洞”。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9

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x,比西方的麻醉x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最終獲得了淵博的醫學和高超的醫術。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0

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後,在返回長安途中,路經沛縣。南北征殺十餘年,頭一次回到故鄉,重見故鄉父老兄弟,真是無限的感慨。這一天,高祖在沛宮擺宴,款待鄉親父老,把酒臨風,喜氣洋洋。正當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吵嚷,高祖好生奇怪,忙放下酒杯問道:“門外為何如此吵嚷?”高祖話音一落,縣令一旁“刷”地站起,伸過頭去往外側耳一聽,才慢慢安下心來,轉身跪在地下向高祖叩頭道:“皇爺恕罪。今早卑職來拜皇爺,遇一鄉民攔路喊冤,狀告本城店主霸鵝。因奉皇詔,卑職不敢耽擱,……不想他們鬧了上來,使皇爺受驚,卑職罪該萬死,罪該萬死!”高祖聽後沉思起來,他聽説這個縣令昏庸無能,靠着做郡守的岳父才得以重用,今天我何不親眼看看這位縣令的本領!高祖暗暗拿定主意,連忙吩咐:“官清民安,民事為大,尊縣不妨即速審理!”沒等縣令回答,高祖就已離開桌案,向大家拱手招呼道:“此處為堂,我等暫且一避!”

縣令一聽,嚇出一身冷汗,心中連連叫苦。你想,一個小小的縣令,能有多大的膽量敢在皇帝面前審案?何況這樣的一個無能之輩!縣令不敢推託,只好硬着頭皮擂鼓升堂。那鄉民被差役帶到堂前跪下,哭訴道:“……二十隻鵝為小民所養,指望賣鵝來購買農具開墾荒地,養家餬口。昨晚下店,不料店主霸鵝,反誣小民刁賴……求老爺為民作主哇!”

縣令聽罷,裝模作樣,手指店主大喝一聲:“店家,你平白無故霸鵝,該當何罪!”誰知那店主沒有害怕,聽到喝聲就撲通跪在地下,連忙分辯:“老爺容稟:小店家聞高祖皇爺將要返鄉駕臨,久備鵝二十隻,孝敬老爺以備皇爺受用,不料這鄉野流賊,仗着如今皇爺法寬,愛民如子,就膽大包天,來得我店,見鵝起意,生下這謀鵝的歹毒之心……求青天老爺明鏡!”縣令聽完,覺得店家説的也有理,心想,這可怎麼了結呀……隨後眼珠一轉:咳,村夫流民,判輕判重諒他也不敢怎樣,再説,本縣若連一個村民也治不了,在皇爺面前,不是顯得大大的無能了麼,想到這裏,忙吩咐兩邊:“野夫民賊,騷擾本縣——給我拿下,重責四十,收入南牢,聽候發落!”

那鄉民毫無懼色,連聲高喊冤枉,被差役強行架出。

其中的破綻,高祖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心想:天下要有這樣一批“青天”,將要造成多少冤獄啊,俺這漢室江山,要不了多久就會敗在這批人手裏……高祖忍着怒氣走進大堂,冷冷地問:“青天大人,此案可理清斷明瞭?”

縣令一聽高祖這口氣,知道不妙,嚇得渾身發抖。停了一會兒,高祖又問:“此案審理得如何了?”縣令猜不透高祖的意思,嚇得面色如土,哪裏還敢哼一聲,急忙跪在地下,連連叩頭。高祖抬頭環視一週,微微一笑道:“諸位父老兄弟,縣令大人不作回覆,想必案子沒有結果!既然如此,店主豈能逍遙?”説着又向眾人攤開兩手,輕輕説道:“戰場識良將,治世出英才。你們,誰能——”大家心裏都很明白,皇爺想招賢理案呀!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哪個敢站出來冒這個大險呀,眾人只是你瞅我瞧,誰也不吭一聲。

這時,角落裏一個身體瘦弱、雙目炯炯的人一聲高呼,雙膝跪在案下道:“皇爺萬歲,萬萬歲,恕小民無罪,俺願一試!”

劉邦聞言大喜,忙離座向前雙手攙起。大家一見此人,不免一驚:“這不是書生李良嗎?”李良直起身,對高祖説:“要將兩家喚回,當面説清;並速將白鵝送上,俺要審鵝,鵝供為證!”“審鵝?”眾人大吃一驚,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是審鵝!二十隻全審——請備二十管筆,二十塊帛,要鵝一一招供!”李良説得如此平平靜靜,連高祖也暗暗吃驚,不禁疑慮重重:此人莫不是瘋魔中邪,天下哪有審鵝一説,鵝豈能寫字招供?李良依然不慌不忙,轉身對高祖躬身一禮,説道:“請皇爺萬歲明天審察!”

第二天,李良開堂審鵝。高祖上坐,店主和鄉民跪在堂下,沛城眾位父老兄弟列坐兩旁,門外還有不少人等候着觀看稀奇。李良不急不躁,安如泰山。看看大家等得有點兒不耐煩了,便回頭高聲吩咐:“將二十隻鵝的招供呈來!”

話沒落音,二十個差役一人捧着一塊帛,從後堂急急走上來。這時,大家的雙眼瞪得象一對對銅鈴,目光“唰”地一下落在帛上,仔仔細細地瞧呀瞅呀,可是,帛上除了鵝屎外,別的什麼也沒有,更沒有什麼“招供”!許多人由失望變得緊張起來,個個都在為李良擔心啊。

這時,李良站起來,對着布帛看了一會兒,忽的,他皺起了眉頭,一聲猛喝:“店家!如今真象大白,你開黑店,霸佔民鵝,二十隻鵝已將實情供出,鐵證如山,你還有何話説!”店家自知理虧,嚇得兩腿篩糠,癱倒在地,最後只得點頭認罪。李良呼叫左右差役,把店家拿下。又轉臉對驚呆了的鄉民説:“老鄉,現在物歸原主,把你的二十隻鵝趕走吧,換回農具,多開荒地,好生過日子……”

李良見眾人還愣在那裏,不知究竟,就指着帛微笑着説:“城裏人養鵝,鵝吃的是糧食,屙的是黃屎;鄉下人養鵝,鵝吃的是青草呀,你們看,這塊塊帛上,不都是青青綠綠的嗎?”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這時,只見高祖伸手拉住李良,連聲讚道:“好,好!你這才稱得上是沛縣的青天!”從此,讓李良任沛縣縣令。

李良治沛多年,百姓安居樂業。劉邦選賢的佳話,一直流傳到今天。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1

車胤囊螢夜讀

車胤是晉代的名臣,以博學聞名。他從小勤奮好學,但家裏特別窮困,有時甚至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這樣一到晚上,車胤就不能讀書,為此,他非常苦惱。

一個夏夜,車胤無聊地坐在屋外納涼。這時,在草叢裏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蟲子身上一閃一閃的亮光多像燈光呀!他趕緊找來一個用白紗製成的小口袋,一口氣捉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口袋裏。這麼多蟲子發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盞小小的燈嗎?車胤拿着這盞“燈”,高興地進屋讀書去了。就這樣,車胤經歷長年累月的苦讀,終於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感悟】

晉朝一代名臣車胤,小時候家裏的條件並不好,甚至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但他為了讀書學習,並不氣餒,用裝了幾十只螢火蟲的“燈”勤奮讀書,最後終於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古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尚且好學不厭,現在黨和政府為我們提供一個如此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於青少年來説,就更應該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不要浪費了求知求學的好時光。

呂蒙讀書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於是孫權對呂蒙説:“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一次,他讀到孫臏用“減灶計”誘使龐涓輕敵,最後打敗龐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開。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在軍務繁忙之餘,他便一頭鑽進書堆裏,如飢似渴地閲讀古代的兵法和史書。幾年下來,呂蒙的軍事才能大有長進。孫權大為高興,就讓呂蒙擔任了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

【感悟】

不論什麼時候,學習都是不可缺少的。古人説:“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學習之後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經歷困苦才學習的人,又次一等;經歷了困苦還不知道學習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當前,青少年正在經歷困苦,在這種環境下,如果還不抓緊時間學習,可能就真的會成為最下等的人了。所以,青少年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自己的才幹,為今後的就業謀生做好充分的準備。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2

1、《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户,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2、《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3、《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4、《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5、《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着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着,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6、《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7、《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8、《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裏。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羣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9、《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10、《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着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3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裏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藉着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4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簡短概括古代名人事蹟 作文素材 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簡短 作文素材 古代中國名人故事精選五篇 名人故事 包起帆的勵志故事 古今中國名人故事精選 中國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五篇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5

當年,霸王領兵到了江蘇六合縣東南一帶,見天快晚了,就下令安營紮寨。

那時,韓信還在霸王手下當將官。夜裏,霸王和眾將軍飲酒作樂,吃得高興了,便對韓信講:“別人説你有能耐,我要和你打個賭,怎樣?”韓信打了一躬説:“不知大王以何賭輸贏啊?”霸王説:“我們兩人,一個在東邊山窪裏築一座城,用來擋山外的敵兵;一個在孫趙和金塘營之間掘四十九口井,讓軍民都有水吃,兩樣都要在今晚完成,曉星一出為準,你敢嗎?”

韓信心想:“造城是地面上的事,一點不馬虎不得;挖井是地下的事,深淺可以討巧。”心裏想挖井。

霸王又問:“你是造城還是打井?”韓信説:“我們做兩個閹子,抓閹作數。”

霸王揀一個,上面是造城。韓信説:“大王抓的是造城,那個當然是打井了,大王就造城吧。”其實,兩個閹都寫着“造城”,霸王大老粗,不知道中計哎。這樣嘛,就各領一千兵動工了。

韓信帶兵到了金塘營,他把兵先分成一班班地去挖井,自己坐在祠堂裏飲酒。霸王怕輸,親自到場地催工。忙得十兵們個個氣喘八哈,大汗直淌。

韓信見大快二更了,叫探子去看霸王弄得怎祥了,回報是築了一半。韓信又問井挖得怎祥了,探子報説:才有十幾口井。韓信不慌不忙,叫來兩個牙將。咬了耳朵,二人就分頭去了。韓信下令:“快替我備馬,隨我到大王面前請功。”

見了霸王,韓信問:“大王。你的城築得如何?”霸王説:“有一半高了。”

韓信説:“你看曉星已出了,大王輸了。”霸王抬頭一看,曉星果已掛在半空中了。就問韓信:“你的井難道都打好了?”韓信説:“清大上去查點吧!”霸王不信,跟他一同查看了。

一路上,韓信指指點點説:“沿路三七二十一口,外圍村邊四七二十八個,不錯吧?”霸王點着頭,心裏很感奇怪。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韓信到霸王處請功以前,已經派一個牙將傳令,叫士兵在沿途必經之處,挖的真井;在外圍不顯眼的地方,只挖一半,就放下井欄;霸王不會查到的地方,只放了一個井欄,一杴也沒挖。霸王粗心,只順着韓信指的路走,看到井欄,便以為真的了。那曉星也是假的。是韓信指派另一個牙將,把一盞點亮了的燈籠用風箏放到天去,乍一看,真像是曉星出在半空一樣,霸王又當真了。本來霸王在曉星出之前能築好城的,見曉星出了,就停了工,所以到現在這上城還有一角沒有城牆,後人就稱它是霸王城。

城內村莊就叫小城裏。孫趙到金塘營的一帶井多,但多數只有一半深,是韓信打的井。

標籤:勵志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