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優秀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優秀

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優秀1

通過本次對《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的學習後,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所肩負的神聖而偉大的責任,我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點:

一、更新教育觀念

當今時代,人類社會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整體性、綜合化的發展趨勢,要求教育全方位地開發幼兒的潛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新一輪的課程改變在全國範圍內轟轟烈烈的地進行着,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儘快轉變教育觀念,“以幼兒的發展為主”、“培養創新型的幼兒”、“幼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轉變師生關係”等等,這些都是新課程下的教育觀念。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幼兒的學習過程,培養幼兒的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與時代共同進步的學者。

二、愛崗敬業

有人説:“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它把野蠻變成文明,把無知變成淵博。“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才是我人生最有價值的,最可寶貴的。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三、熱愛幼兒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老師時時刻刻關愛幼兒對幼兒要有耐心,對幼兒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幼兒健康的人格,樹立幼兒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説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幼兒,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幼兒們的學習基礎、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學習上存在差異是客觀現象,作為老師,從幼兒實際出發,研究教育對象,把榮譽給每一個孩子。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學高為師,身正是範。”學識與品德永無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師一生的追求。古往今來,在人們的眼裏,教師的職業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幼兒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幼兒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幼兒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幼兒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幼兒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幼兒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幼兒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養人才。

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優秀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一本好書,也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21世紀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恰恰如此,它的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該書主要從基礎理論研究、國際比較研究、傳統文化研究、實證調查研究、現行課標研究、教育實踐探索等角度系統化地展開對核心素養的探索與分析,對於全方位理解和把握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讀完這本書,讓我茅塞頓開,收穫頗多。

首先,讓我明白“教育要立什麼德、樹什麼人”或者説“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應具備自主發展意識、社會參與能力及文化修養,學會學習、自我管控、解決問題、創新發展屬於個人自主發展應具備的能力。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是對教育方針中所確定的教育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細化,與我們以前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有着內在的一致性,是對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深化。

站在物理教師角度,深深地感受到物理學科教育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物理學是最早建立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它是以縝密的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手段的理論思維的嚴格科學。正因為物理學的這種特點,它在各門自然科學課程中,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肩負着無可替代的作用。核心素養在高中每門課標中的分佈中,物理學科位於首位,其中物理學科對信息技術素養、問題解決能力素養、主動探究素養、科學素養、實踐素養的培養都是位列第一,遙遙領先於其它學科;在各學科課標中關於“核心素養”出現位置的彙總中,高中物理學科在課標內容上實現核心素養也遙遙領先其它學科。因此看出,做好物理學科教育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名合格的物理老師要清晰瞭解教材呈現的知識結構。至少要對所有的基礎物理知識以及每一年級學生要達到怎樣的水平有清晰的瞭解。只有這樣,自己對於教材才能系統的把握。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看待自己的教學。才能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用學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學真正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

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更加有責任,有義務,努力地做好物理教學,研究物理課堂教學,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認為需要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當前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相對單一,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因此,培養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策略就是要重視對學生的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

一、教師採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探究情感,全面提高整體素質。

物理探究式教學是利用探究的形式進行科學內容的教學,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過程的探究特徵。傳統教學主要是把對學生的“雙基”教育看做是教學工作的頭等大事,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學探究能力,沒有能夠全面地培養。

二、注重科學思想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增強學生的科學觀。

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手段之一。中學生頭腦中應當建立真實的科學研究圖景,而不是“科學是完全客觀的、科學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確定的”這樣的印象。真實的社會和生活充滿着複雜性和多樣性,就像真實的科學,沒有預先知道的確定答案。如果學校教育沒有教給學生這一課,不僅學生在未來難以勝任科學研究,而且在學生從學校進入到社會的莊邊過程中也會非常困難。

三、我們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的人生和命運。

尊重學生則是基本的教育價值觀和職業要求。尊重學生不僅是不打罵生,還要以禮貌的、有修養的方式對待學生。每個班的學生成績都有好壞之分,我們不能因為某個學生學習不好就挖苦他、諷刺他,説不定他學習不好其他方面好。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這是作為老師的基本素養。當前中國的學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獲得一個好的分數,考出一個好成績對學生很重要。不可否認,對大多數學生來説,上大學還是最好的出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考慮學生的感受,考慮他們付出了多少,是不是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分數和升學不應該是教育教學的唯一目標。

四、我們要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獨特性。

世界上沒有一樣的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我國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着很大的就業壓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太相似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很多情況下學生沒有特長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機會。如果學生只是坐在教室理想木頭一樣聽課、做作業,他們怎麼會展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華,我們應該給他們機會去展示自己。應該診視和保護他們的個體差異和獨特性,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鼓勵,不要讓我們的學生像生產線上的'產品,一模一樣。

當然,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僅侷限於學校範圍內,一些關鍵性素養(如行為規範、態度、價值觀等)的養成也離不開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支持,因此,有必要通過整合全部社會力量來共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實和推行。無論是作為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家長,一個社會人,我將持續努力,為了孩子,為了我們的未來盡一份微薄之力。

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優秀3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告訴我們:“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討論式”教學,恰好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討論式教學是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基礎的,是以“合作學習”、“合作探索”、“研究式教學”為具體形式。回顧人類教育史,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古已有之,我國古代傑出的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倡啟發式教學,主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思結合策略;“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的時習温故策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思維策略等。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使“討論”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呢?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深有體會,認為應注意三個環節。

一、精心準備,課前準備環節是“討論”的前提

討論式教學課堂模式是以問題為主線的。在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中,主要涉及教師、學生和問題系統三大要素。

1、就教師而言,主要是選擇與設計問題,選擇什麼樣的問題,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呈現出來,這既是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任務分析時必須考慮的重要任務,又是教師教學思維設計必須重視的。所以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吃透”教材,該討論的、可以用來討論的問題就拿出來討論,不該討論的問題不討論,做到“寧缺毋濫”。例如,《草船借箭》課文中,討論哪些地方反映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種問題在文中起到統領全文的作用,而且學生只要經過獨立學習,就能不同程度的把握一些信息,小組討論往往都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懷念母親》這類思想性、情感性豐富的課文,則應少安排甚至不安排討論。

2、就學生而言,在討論式課堂教學模式中,其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實現。教師把求知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讓他們充分融入到集體學習中,發揮他們的集體智慧,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個體發展。這時教師就要要求每位學生做到課前有預習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信息。為以後的討論做鋪墊,也為教師順利推進課堂教學作準備。

3、就問題而言,它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認知的對象,他們是教學的具體材料和內容。偉大的科學家愛恩斯坦説得好:“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而提出問題,從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都需要有創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師不但要提出問題,還要鼓勵學生打破舊的思維定勢,勇於創新。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其難度要略高於全班平均水平,這樣討論才有意義;第二,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往往是值得討論的,任何一節課起碼有重點內容,重點、難點問題討論清楚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三,問題的難點關鍵處就是討論點,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有些突破口,這些突破口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第四,易錯易混處也是最好的討論點,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有些知識儘管反覆強調,但是學生在理解或運用時仍然免不了會出錯,對於這些知識,如果組織討論,加深學生的印象,則可減少或避免出錯。

二、精巧佈置,氛圍創設環節是“討論”的重點

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有利於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討論式的課堂中,教師要特別注意:

1、變教導者為服務者,真摯、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用愛心為學生創造一種心靈放鬆、敢於質疑的氛圍;例如,課文《詹天佑》,教師可先對詹天佑做簡單的介紹,然後抓住課文第一句話“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創設討論氛圍。師導:“同學們,你們知道課文從哪些方面表現詹天佑的傑出嗎?現在讓我們分成幾個小組一起來讀課文,一起來討論好嗎?”這樣一來,由於學生已經從教師的信息中瞭解了詹天佑,對詹天佑從心裏產生由衷的敬佩,他們很急切的想了解具體情況,那麼就會在這種寬鬆的氛圍中很快進入角色。

2、留足學生敢想、敢説的空間。如果時間倉促,就會有“走過場”之嫌,不如不安排討論。我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儘量做到精講,然後引導學生:“帝國主義國家是怎麼阻撓和要挾的?請同學們讀課文後説説你們的感受,先小組討論,然後形成小組意見指定一名成員發表感受。”之後。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彙報他們的見解。由於留給學生有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充分思考、組織語言,他們幾乎個個情緒激昂,言辭精彩紛呈,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國家的狂妄自大而義憤填膺。發表的雖然是小組的討論成果,但卻讓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精確調控,過程把握環節是“討論”的關鍵

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討論式教學也不是什麼問題都討論,從學生角度想主要是當學生產生疑慮的心理狀態時或主動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要及時討論。

要使討論活動取得實效,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提示、點撥、設疑答疑等。首先,是調控學生的情緒。在出示討論的問題前需對相關內容作詳細講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

例如,教學《窮人》一課時,利用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討論:“同學們,這篇課文老師讀了很多遍,除了題目外,文中一個‘窮’字也沒有,你們能找一找哪些地方寫出了主人公家境‘窮’的特點嗎?”這樣一來,學生急於瞭解窮人有多窮,就引起了他們討論的興趣,進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

其次,是調控進程,保證討論活動為提高課堂效益服務,教師要考慮學生差異,關注小組討論,對最先討論結束的小組,要進行引導,及時補充差異的語言和思維訓練的討論題,一般情況下討論小組有一半以上完成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

三是發現問題,尋找典型,以便在反饋討論情況時以“典型範例”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之作用。

當然,討論式的課堂教學並非簡單地把問題拋給學生,而是要求教師要有更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更高的駕馭課堂能力。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尤其值得研究。它既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如何使這門藝術臻於完善,還須不斷探索。

教師學科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優秀4

備課是英語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是英語教師培養學生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務,是決定一堂課效果的主要標準,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在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當今國小英語教師對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的認知現狀以及對核心素養和思維品質的認知現狀,探討基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的策略與方法。

一、當今國小英語教師對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的認知現狀

如今,有很多學校的國小英語教師沒有意識到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的重要性,更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在這些國小英語教師的傳統思想認知裏,學生是多樣性的、是自由的、是充滿變化的,其認為提前設計的課時教學目標並不一定會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按照預設的步驟進行。這樣使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照搬書本、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經常會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而選擇走“形式主義”,導致教學目標形同虛設。這樣的教學目標完全違背了新課改的要求,不僅不利於課堂效果的提高,更不利於學生英語成績的進步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當今國小英語教師對核心素養和思維品質的認知現狀

隨着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就業形勢逐漸嚴峻這一客觀事實,社會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然而,在目前階段,有很多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思維還停留在淺層的知識的掌握上,只注重對學生傳授英語知識點,卻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和解題技巧的訓練,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思維品質的重要性。這樣的國小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考試分數有沒有進步,學校排名有沒有提高,完全沒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想法和行動。

三、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單元課時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有效性的策略與方法

1、根據教學實際設定課時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告別“啞巴英語”,更好地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實際設定課時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做到通過教授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思維品質,更要做到理論聯繫實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運用課堂中學到的英語知識解決實際需求。

朗讀是提升國小生英語閲讀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作為國小英語教師,要想更好地做到以人為本,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就要注重朗讀環節,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在講解閲讀之前,先讓學生朗讀,並開展多種朗讀形式。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思考該篇英語閲讀可以採取哪種朗讀方式。比如,當該篇英語閲讀當中有很多對於國小生來講較難的英語詞彙時,教師就可以採取範讀的模式,或者教師領讀,學生跟讀。當該篇英語閲讀較簡單時,教師就可以選擇集體朗讀。當該篇英語閲讀中遇到有對話的閲讀文本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還可以組織朗讀比賽,挑選讀得最流利、發音最標準的學生給予獎勵。這種通過朗讀的方式學習閲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單詞記憶,還能夠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告別“啞巴英語”,能開口説英語,敢於説英語,能流利説英語。教師要在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之前,將以上幾種情況考慮清楚,在充分了解班級學生整體水平的前提下,提前在教案中設計好朗讀的形式。

2、根據學生特點設定課時教學目標。作為國小英語教師,在設計課時教學目標時,還要考慮該單元知識的難度,課程設計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既要考慮優等生的學習需求,又要照顧中下等生的吸收程度。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整體情況,制訂難易程度適中的教學目標,保證班級大部分學生都能接受,都不會被落下,都能跟上英語教師思路。

由於學生之間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法,通過分層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在設計單元整體課時目標時,要在教案中體現出分層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法。教師要在設計教學目標之前,將學生按照不同的性格品質、心理特徵、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吸收能力、現有的知識水平等各方面條件,劃分成不同的等級,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展開不同的教學指導、佈置不同的課後作業。分層教學法使教師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有利於教師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英語教學中樹立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法,在教學設計時提前設置好任務分層,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分配不同的任務,從而更好地促進英語後進生的轉化。

例如,在學習“weather”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這樣設計:讓C類的學生收集有關天氣的所有單詞,讓B類的學生説一説最近一週的天氣情況,讓A類的學生之間進行“its sunny/cold”等對話練習。通過不同的任務分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同的羣體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得到鍛鍊機會,實現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標。

3、單元課時整體教學目標設計,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有很多的國小英語教師還沒有完全適應素質教育的改革節奏,在授課過程中,並沒有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師的教學形式落後、單一,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教師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中的每一個環節,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按照教師的計劃和步驟完成教學活動。雖然教師會引領學生做“lets listen”“lets read”“lets sing”等能提升學生課堂參與感的教學活動,但其本質上還是一些機械的、重複的練習。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國小英語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沒有注重提問的質量,經常發出無效提問。學生不需要動腦就能跟着回答“是”“對”“好”等簡單的肯定或者否定詞彙,看似課堂氛圍良好,實際上學生對於問題並不一定理解,這種單調乏味的回答違背了課堂提問設置的初衷,更不利於學生數學思維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要保證提出的問題難度要適中,不能偏向英語基礎好的學生,要從“個體”轉變為“全體”,保證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回答。英語教師在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時,就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將課堂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都要考慮進去。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只提問優等生,也要對中等生和差生進行適當的提問,以保證大部分同學都能參與課堂,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

由此可見,高中英語教師要想使課堂提問更行之有效,就要做好教學計劃,把控好課堂時間,掌握好提問的時機和頻率。英語教師要知道在哪一步提問,既不打斷學生的思路,又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作為國小英語教師,在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注意啟發誘導,通過提出一些具有開放性的問題,以此來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英語教師還可以設計有趣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着我國科技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技術也已經被教育行業廣泛應用,因此,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多媒體教學,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作為課程導入,通過英語小遊戲、英語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譯林版一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hello”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拿出兩個小動物樣式的布娃娃,並運用小孩子們喜歡的語氣,模仿小動物説話的語音語調説:“boys and girls,they are our good friends。 Hello!Im Kuai kuai。 Hello,Im Lele。”接着,教師要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説出“Hello,Kuaikuai and Lele。”然後,教師就可以引出這堂課的學習內容:“Lets talk with them。 OK”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將話題自然引入本單元教學內容:“When we meet someone,we should say ‘Hello!”然後,利用新型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不同人見面時互相打招呼的視頻,以及作自我介紹“I am xx”,以此來鞏固記憶,加深學生對該英語單詞和句子的印象。最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用各種形式,變化各種聲調朗讀課文對話,並邀請學生上台表演對話。通過學生的表演實踐,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再如,在學習“whats in the classroom”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創設實際情境,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在電腦上放出圖片,帶領學生複習pen、pencil、bag、desk、chair、eraser、ruler等詞語,之後引領學生用上述單詞做英語問答練習,讓學生用英語完成交流,幫助學生完整地説出“I can do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Open the door、turn on the light、Clean the window。”等等諸如此類的句子。最後,教師還可以指着教師當中的黑板、粉筆、燈、課桌、椅子等,讓學生説出英文單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挑選出幾名同學進行搶答比賽,最先説出英文單詞的同學,教師可以給予積分,最後給予積分最高的同學小禮品,作為鼓勵。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讓晦澀難懂的英語變得淺顯易懂,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課堂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

3、在單元課時整體教學目標的設計中要凸顯三維目標。英語教師在課時教學目標的設計時,要凸顯出新課改要求的三維目標。在充分考慮班級學生接受水平和課堂進度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三維目標。首先,在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設計上,要體現學生在本節課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內容,可以運用“背誦……”“理解……”等關鍵詞。其次,在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設計中,要注意到學生在教學展開過程中學會的方法和鍛鍊的技能。可以運用“學生通過……過程,培養/鍛鍊……能力、掌握/學習/感受……的方法/知識/情感”等關鍵詞。最後,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設計上,要重視學生分別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的養成,尤其是情感上的提升和感悟。

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根據教學實際設定課時教學目標、學生特點設定課時教學目標、並且在單元課時整體教學目標的設計中要凸顯三維目標,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