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保育員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保育員教師工作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保育員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保育員教師工作心得體會1

託兒所的工作至關重要,只有紮紮實實做好託兒所的工作,才能讓幼兒健康活潑地成長,讓家長放心地工作。通過合作、參與、探究等方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幼兒行為規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護、生活衞生等良好學習習慣。使幼兒在早上的鍛鍊、用餐、教學、睡眠、離園等一天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做好保育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安全教育工作。

為降低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率,每日可堅持外用藥物消毒,對教室、寢室等房間進行空氣消毒,杜絕傳染病流行。在做好常見病防治的同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做好班內各類物品的消毒工作,預防傳染病發生。在此期間,請檢查孩子們是否攜帶不安全物品,如刀、玻璃片、小球、珠子等,一旦發現,及時妥善處理。消除所有的不安全因素和疾病傳染的隱患。並且通過各種安全教育活動,例如:“危險物品”、“如何保護自己”以及看一些錄像,讓孩子知道哪些物品對人體有傷害,比如刀、電、大頭針、熱水等,會主動避開不安全物品。瞭解在發生火災等危險情況下如何自救,瞭解安全門的作用。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走等等。

嚴格執行幼兒一天生活安排制度,合理安排幼兒一天的生活安排;

幼兒生活習慣不可能一夜之間養成,需要我們老師持之以恆的教育、監督、引導幼兒才能逐步養成。幼兒升入大班後,許多生活上的事都可以自己慢慢嘗試完成,老師會給幼兒一個鍛鍊的機會,讓幼兒學會生活中自我照顧的好習慣。午睡前後要仔細觀察、檢查幼兒。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態,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與此同時要求班上所有成員在日常生活中,也時刻注意孩子們的一舉一動,真正做到有心人。根據大班兒童的年齡特點,制定適合其特點的運動目標和運動項目,積極開展多種有效的體育鍛鍊活動,增強幼兒的身體抵抗力。

年幼的孩子在成長中時光流逝,對於我個人來説,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無論是教育還是照顧,都是我學習的目標。好的一面要堅持,不足的一面要借鑑別人的經驗,做一名合格的保育員。

保育員教師工作心得體會2

帶着對未來的憧憬和期望,來到了機關荷花幼兒園,隨着時間飛逝,實習生活的結束,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保育員的不易。這次實習也讓我收益頗豐、受益匪淺。

俗話説:萬事開頭難。進園實習初期,我感到了很大困難,毫無工作經驗的我,應對新工作,應對性格各異的孩子,的確很難。我覺得毫無頭緒,不明白到底該從哪裏下手,我努力地去學習,嘗試獨立帶孩子,經過幾次之後,我的緊張心理才逐步退去,慢慢的融入這個小團體當中。

最初,保教工作時,我虛心請教老教師和其他實習生,配合他們工作。户外活動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熱時:提醒幼兒減衣服,喝水時不擁擠,不説話,以免被水嗆到。吃飯時細心被燙,安靜進餐,不挑食。洗手時用肥皂,消毒殺菌,睡覺時要蓋好被子,我們都要檢查一下幼兒是否蓋好被子,以免受涼。儘自我最大的努力照顧好每一個幼兒。細心、耐心的幫忙每一個幼兒並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生活小常識、小竅門,幫忙幼兒提高生活自理本事,讓孩子在幼兒園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讓每個幼兒真正愛上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充滿愛心與童趣的氛圍,在玩樂中找到真正樂趣、不斷的增長知識。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保育教師,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學經驗外,最重要的是隨機應變幼兒各種怪異的提問,我吸取周圍保育教師的先進經驗,提高自我的水平。不能對此疏忽!知識和經驗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僅有不斷的吸取、提高,家長才會放心把孩子完全交給你,完全信賴於你。充分信任你。並且做到不怕苦,不怕髒,像母親一樣關心和愛護他們,經過這次實習,在這五天裏,讓我真正的瞭解幼兒教師是那麼的不容易。哎,做什麼都不容易啊!以往以為帶幼兒是什麼人都能上任的。可做起來是如此之難!回顧與孩子們一齊走過的日子,和孩子們一齊的喜怒哀樂,想想要分開,實習也落幕尾聲,有多少的不捨。

保育工作是一個繁瑣而又辛苦的事情,需要保育工作者耐心、細心、愛心、職責心並重,缺一不可,總之,保育教師是一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要當一名好保育教師不容易啊~在此次實習中,我也看到了我自我不足之處,社會的不斷提高使幼兒園對保育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我願意用我的所有熱情與愛心,換取孩子們的開心以及家長的誠心,實習間:讓我增長了見識,做教師難,做個幼兒保育教師難上加難,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的充實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未來的幼兒教育事業。這就是我這幾天的實習過程,想要當一名好教師不容易。總之為了以後努力吧,加油!

保育員教師工作心得體會3

——你如何關愛新入園的幼兒,使他們儘快喜歡上你

這個學期,我在小班工作,孩子剛入托,對幼兒園周圍的環境及老師、阿姨感到非常的陌生,哭鬧情緒經常出現。小小的幼兒在家靠父母親人,來到幼兒園靠老師、阿姨去照顧他們,去關愛他們,熱愛他們。一切靠我們去幫助,讓他們逐步適應全託生活和學習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是自己的孩子,要用一顆愛心走進孩子的心靈。例如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或者他不開心想媽媽的時候,要呵護他,寵愛他。小朋友在傢什麼事情都是包辦的,如吃飯、穿衣服都不能自理,如果去幼兒園一下子要他們學會是挺難的,但是一味的幫孩子做又讓他們養成了依賴的心理,使孩子失去了鍛鍊的機會。例如一天早上起牀後,我班的程程小朋友,我幫他穿好衣服後,就告訴他,讓他自己試着穿鞋,開始他努力在穿,過了一會兒,他十分焦慮的拿着兩隻鞋跑到我面前,示意我幫忙,於是我幫他穿了一隻鞋,並要求他細看我怎樣穿,留下另一隻讓他自己穿,在他非常努力的情況下,他終於穿上了另一隻鞋,當時他非常高興,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自己穿上鞋。這樣經過多次穿鞋,現在程程終於學會了穿鞋。

進餐過程:要觀察幼兒的食量,注意培養幼兒文明進餐的習慣;給幼兒正確的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教育幼兒不挑食、不偏食;提醒幼兒細嚼慢嚥,不撒飯菜、不弄髒衣服,不東張西望,不大聲講話。為保證幼兒吃飯時的良好情緒,在幼兒進餐前後不要處理問題或批評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做了錯事,一般等他吃完飯,再做處理,以免影響兒童的食慾。保證幼兒心情愉快,絕對不能讓幼兒哭、叫,以免將食物吸近氣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飯作為體罰的手段。

最後,多與幼兒溝通,我和幼兒交談時,一般都是蹲下來看幼兒的眼睛和他們交談,讓我和幼兒更加能看清大家的臉,這樣幼兒與我走近了。如沖涼環節和散步,晚上睡覺環節與幼兒溝通不僅能彌補幼兒與家長的親子分離,使幼兒逐步喜歡幼兒園,喜歡自己。

——安全教育是大事

“千般照顧,不如自護”。家長和幼兒園教師不僅有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責任,同時要及時檢查幼兒園的設備、設施,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提高幼兒保護自己的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其實我們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就能夠使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熱水、藥品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花花綠綠的藥品會讓幼兒誤認為是糖豆而吃進肚裏。杯裏的熱水也會因為幼兒不會判斷而造成燙傷。那麼如何提高幼兒對事件的預見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識。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識,那麼就應提高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安全與危險事物的小圖片,如插座、火、藥、熱水、食品、玩具等,請幼兒自己來區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

我們應與幼兒共同創設相應的物質環境,對幼兒進行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一次,我發現幼兒常常在室內亂跑,發生相撞的事情,於是與班上老師商量,決定在室內佈置一些安全標記,提醒幼兒注意。但幼兒不瞭解安全標記。我們就從認識安全標記入手。在晚上的認識活動上學習各種標記。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在班內的電視機及電門上張貼了禁止觸摸的標記;在窗台張貼了禁止攀爬的標記;在樓道張貼了下滑危險的標記,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大班幼兒好奇心增強,好動,隨心所欲的特點,而且不知深淺,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師阿姨不注意玩一些危險物品,做一些危險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就限制幼兒的活動。雖然他們年齡再幼兒園裏不算太小,但他們與需要不斷的獲取經驗,在生活中去不斷的探索和反思。在與環境進行交互作用之後從而獲得相應的信息、感受。我們要在一日活動中,仔細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利用各種教育活動,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一次,政政在關門時手被夾了一下,孩子們看到政政受傷後痛苦的表情後都紛紛説:“以後可不能關門了。”幼兒知道不再關門、玩門了,可能以後幼兒由於玩門受傷的機率就會很小了,但這不是安全教育的目的。會抑制幼兒的探索精神。如果以後幼兒一開門、關門就會想到會夾手,事事需要成人幫忙。這樣,受保護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錯,幼兒會越來越喪失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後如果遇到突發事件,他們就會束手無策。於是,我請政政講講怎麼夾了手,幫助幼兒分析怎樣才能不夾手。並教幼兒學習兒歌“開關門”。讓幼兒知道一手扶門框(牆)、一手扶門把兒是正確的方法。並讓幼兒親自實踐,掌握開關門的'技能。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重要的是不僅應該讓幼兒知道哪裏有危險,更應該讓他們學習如何征服危險,在征服危險的過程中怎樣保護自己。

經過一段時間的安全教育,我們發現在活動中大人的提醒在逐漸減少,孩子之間的提醒在增加,幼兒學會了積極地防禦。同時,我們也感到,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真正使幼兒形成自律,從而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

——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

3至4歲,對於多數兒童來講,是生活上的一個轉折年齡。正是從3歲起,那就是漸漸離開父母的環境,走進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人羣中生活,難免幼兒從心理、生理上產生入園焦慮情緒。而適應的關鍵在於使幼兒與老師、幼兒園、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的感情,幼兒一旦感到教師、保育員像媽媽一樣可親,新的集體生活就不再是可怕的,而是極有吸引力了。

在這個學期,我擔任的是小二班的保育員。從開學開始,尤其是在入園的一至兩個月,每天都有幼兒在哭鬧,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裏面,我都在協助老師一起來安慰那些幼兒,從中我也瞭解了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以及不同幼兒的對待方式也是不一樣。

我班的和和、奕同入園焦慮情緒比較大,差不多每天都哭鬧過。其中徐和每天早上5點多就醒,哭,拿書包要回家。我細心觀察到和和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因從未進過幼兒園,而且年齡也較小,日間哭鬧,午睡也不好,晚上就早睡早醒,有時尿急就醒,哭,我協助老師讓徐和晚些時間睡,半夜1至2時叫他小便一次,讓他安靜睡到天亮。對和和我多些時間和他談心,每天抱抱他,親親他,安撫他不安的情緒。他有進步的時候及時給與表揚。近段時間有所改觀。

日常生活中,我用真摯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幼兒,讓幼兒知道老師、保育員是多麼愛他們的,就像爸爸媽媽一樣可親,願意蹲下來把自己當成知心的朋友來看待。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平等、寬鬆、和諧、關懷的師生關係。

小班幼兒年紀小,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差,我加倍細心關懷、呵護,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幼兒出汗了及時為他們擦汗,墊上乾淨的毛巾。他們經常解出小便甚至大便,我都認真地給他們擦洗,並給他們換上乾淨的衣服。晚上,勤查牀,個別跳被及時蓋上。到了冬天,天氣乾燥,使幼兒多喝水。有些幼兒的小便特別多,就勤叫幼兒小便,配合帶班老師幫他們把衣服穿好。

在班上,和老師營造一個舒適、乾淨,明亮的環境,讓幼兒身心健康、愉快、活潑地加入幼兒園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