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1

教育改革不需要“坐而論道”,需要的是“起而行”,需要的是創造性的“行”。

創造性的“行”首先要“敏於行”。先進的東西是有有效期的,學了要馬上用,不然再好東西也會“過期的”。我們經常看到許多教育界同行學習的機會不少,國內外到處跑,可實際工作改進不多,究其原因就是“行”比較遲鈍的緣故。因此,學到的先進東西和思考到的好點子要馬上付諸於行動,不要依賴“等、靠、要”。學校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諸多有利條件,但我們決不能坐等好的條件從天而降,不要等萬事俱備才邁開腳步,創新的路是“等不來的”。“上路了,夢想才真正開始。”,先行一步,先做能做的改變,在路上不斷完善才是我們應走的正確之路。

創造性的“行”還要“勇於行”和“智於行”。創造性的“行”就意味着要走一條新路,一條難路,這需要勇氣與智慧。許多教育者都糾結在這樣一個問題上不得解脱——教育的大環境並不是那麼有利於教育改革時我們該怎麼辦?是抱怨不休?止步觀望?還是逆水行舟,知難而上?我的答案是後者。任何的改革都不會有坦途,不怕承擔風險,不怕失敗,迎難而進,以改革家的氣度領導學校工作,開拓發展,是校長成功的動力。悲觀的人老是抱怨不利因素,積極的人勇於創造有利因素 ,擺脱不利因素,創造有利因素,學校辦學品質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解決了“勇於行”還要解決好“智於行”。行動智慧決定了行動質量,校長的辦學智慧應體現在其“領”與“導”上。“領”首先要領對路,要科學地把學校引領到適合自己學校的發展之路上,這是一條實事求是的路,這是一條先進的路;這是一條堅守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的教育綠道。“領”還要領得好,要領得有藝術,要做思想的引領者,要有感召力地、吸引力地把學校師生引領到一個人人都想為之奮鬥的共同發展願景中去。“領”還得領在前,率先垂範要體現在行動的領前上,要求師生們去做的自己先要做到。“導” 首先要疏導學校困節,師生們們難以解決的困難就是需要校長站出來去幫助解決的事,它包括學校管理、後勤、社會資源以及教師思想、業務、家庭等不利學校和師生髮展的一切問題。“導”重在疏導與疏通,“導”不是簡單的高壓和控制而是服務、支持、溝通與指導。“導”要“導心”,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是“導心”良方。

行路難,不等於無路可行。面對教育改革大潮的襲來,校長作為學校的領路人需要帶來大家“敏於行”、 “勇於行”和“智於行”,相信一定能行出一條教育綠道,一條生機盎然的教育發展之路。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2

近來,我校掀起了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結合我校師生實際情況,經過學校組織集中學習和自我學習,結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談談我對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的學習感受。

我國為什麼要進行課程改革?眾所周知,每個時代的教育方式的確立是受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制約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也許適合當時的經濟發展,但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體制的變化,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知識的更新越來越短,面對這些新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有諸多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過去的教學方式是有許多弊病的,如強調共性,忽視個性,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現代教學理論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自主地進行反思與總結,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因此作為教師,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和壯大儲蓄新的原動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在基礎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課程使學校的管理模式發生變化,使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評價、教師“教”的行為發生變化,重要的是使學生“學”的方式發生變化。

作為教育改革下的中學數學教師,應該營造一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同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更多的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應當學會蹲下身來欣賞學生,瞭解學生內在需求,瞭解學生的心理,善於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優點,保護學生的自尊,相信學生的能力,滿足學生的知識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上的各種情況,遵循學生髮展的需要,發揮教學機智,靈活調整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有情境的教學環節,將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使之產生新的問題,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產生碰撞,達到其認識衝突的臨界點,從而產生一種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現為一種渴求解決的情緒狀態,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發展學生的智能,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課堂教學中要搭建一個“師與生、生與生”對話的平台,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真誠的交流和溝通,從而使課堂充滿生命力,使教師激情洋溢,使學生激動不已,師生將在對話的課堂中共同發展。

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老師應更多的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課,或者説成功的一次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有效的、和諧的交流與溝通。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不管對與錯不給出批評,應該給予更多的讚揚和默許,一些錯誤的觀念讓學生在探究和學習中加以改正。

現在的中學生不再是幾年前的中學生了,在網絡信息社會,他們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對新事物的追求與敏感往往超越了我們成年人。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基礎教育工作者要勤於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以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要,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當中,要讓學生去想、去做,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去感悟知識。因此,這不僅要求教師要善於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髮展潛能,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還要有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以保證雙方的協調發展,所以教師自己要給自己“充電”,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

在學習教育綜合改革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基礎課程改革即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和教學理念,以及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學習中寓教於學。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3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破”什麼“立”什麼?方案從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學生、用人五個方面的評價作為着力點。

《方案》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主要原則是: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不難看出,“德”是本次出台方案的高頻詞。

一、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

關於師德師風,百度詞條中有嚴謹官方的解釋。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皮察在1978年的法國巴黎聚會中説自己學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主要場所是幼兒園,這足以證明我們幼師工作的價值和重要性。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們在這裏發展和奠定自己的個性,形成對世界最初的看法和態度,一位好的幼師將使其受益終身,我深感責任重大。

在別人的印象裏,幼兒教師就像是一個孩子王,帶領着一羣小朋友快樂地玩耍和遊戲,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彷彿身處一個愜意的童年夢裏。然而,這只是一天中非常珍貴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幼兒教師從孩子入園的那一刻,就已經繃緊了神經,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投入到忙碌而平凡的一天中。

課上我們是有趣的老師,我要讓他們感知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食物,音樂很悦耳,食物很誘人,宇宙很神祕,花朵很芬芳,人類很偉大。日常生活中是孩子們的養護者,像他們的第二個母親。我們不是醫生,卻要了解孩子的各種疑難雜症,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老師,某某搶我玩具”“老師,某某拉我頭髮”“老師,某某又不排隊!”有種職業不是民警,卻要解決各種糾紛,説的就是我們。偶爾又變回導演,給他們排練各種表演。為他們創造出小小心靈裏的童話世界。同時也是他們嚴厲的老師,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監督他們的行為習慣。

所以師德師風是什麼?曾經以為,高尚的師德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像黃繼光堵槍眼一樣壯烈,向瞿秋白就義一樣凜然。現在我想説高尚的師德是老師們的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就如學前教育專家應彩雲説:瞭解並理解每一個不同孩童的生長特點和成長需求,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德行。傾力促進每一個來到身邊的孩童今天比昨天進步,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的道行。

從備課到上課,從孩子的離園整理到教學反思;用寬容理解去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關心着他們的方方面面,接受他們的每個優點和缺點,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正在茁壯成長;我用温暖真誠去接待每位家長,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老師和家長的心是一致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二、完善德育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身心特點,科學設計各級各類教育德育目標要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

良好的品德行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兒時期進行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幼兒以後的成長髮展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使幼兒終身受益。現代社會,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環境的影響,其行為習慣各不相同,並不盡善盡美,幼兒時期又是可塑性很強的時期,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在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中進行品德教育,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引導、培養、強化。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第二場所,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時間非常長,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總是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然而在這些問題中總會看到幼兒的品德問題,所以培養幼兒的良好品格應該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紛繁瑣碎的互動中,抓住機會及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將良好的品德教育及時種植在幼兒的心田中。比如站隊,和幼兒説清楚,這是遵守秩序的體現,也是一個人的修養的體現。堅持站隊就是堅持秩序,就是為未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做努力。在每一個細節中堅持德育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必須要遵守的關鍵。在午餐前,要讓幼兒學會感恩,感謝農民的辛苦勞動,感謝食堂阿姨的辛苦勞動。體會到別人的勞動和付出是不容易的。學會感恩就是學會做人。

雅斯貝爾斯所説,“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於孩子,教師的教師的人格、德性、品行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在德性修養的道路上,在向善而行的旅途中,教師應義無反顧。在很多人的認知裏,教師的作用彷彿既是純粹的教給他們知識。但是,我們更應該做他們德行的榜樣,不遺餘力地呵護孩子思想中每一顆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始終保持着一顆赤誠的心,對着這世界,擁有陽光、積極的心態。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4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簡稱《指南》。《指南》中涵蓋了很多的內容,為了深入了《指南》要傳達給我們老師的精神,利用假期時間,我認真的學習、理解了《指南》,以下就是我學習《指南》的心得體會。

一、對《指南》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為了更加深入的瞭解《指南》的內容,我首先認真學習了《指南》的概念。《指南》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從概念中能看出《指南》和《綱要》要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不同在於《指南》中不僅有教師參與,還有家長的參與,這説明教孩子不只是老師的事情,要需要家長一起配合。此外,"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將"以幼兒為本"體現在《指南》中。

二、對實施《指南》的原則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只有明確了《指南》的原則,才能更好的貫徹《指南》的精神。《指南》的原則為: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這三個原則都把都幼兒作為主體,在制定原則時更多的是考慮孩子的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為今後執行《指南》目標更加有目的性。其中原則説到: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這些告訴我們在教育幼兒時不僅要注重各領域之間的滲透,還要注重幼兒發展的階段性、連續性和個體差異性,讓幼兒在自身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這裏也將"以幼兒為本"更好的體現在其中。

三、對《指南》中的五大領域的目標制定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㈠《指南》中對五大領域的目標劃分得更加細緻。

與《綱要》相同的是《指南》也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不同在於《指南》將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如健康領域分為身心狀況和動作發展,語言領域分為聽與説、閲讀和書寫準備,社會領域分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科學領域分為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藝術領域分為感受欣賞和表現與創造。這樣劃分目標讓老師更加清楚,每一個教育領域的重點,在實際活動中能讓教師明確活動的重點難點。

㈡《指南》中的年齡階段目標更加的具體。

在《指南》中不僅有每個領域的總目標,而且還有年齡的階段目標。《指南》將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分為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三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如:健康領域目標之一"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是總目標,階段目標3~4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户外環境中活動,4~5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户外環境中連續活動半小時左右,5~6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户外環境中連續活動不少於半小時。這些階段目標讓老師瞭解各年齡段幼兒應達到的水平,從而更好的開展户外體育活動。如:科學領域目標之一"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總目標,階段目標為3~4歲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4~5歲能根據觀察結果提出問題,並大膽猜測答案、能通過簡單的調查收集信息,會用圖畫進行簡單的記錄。5~6歲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制定簡單的調查計劃並執行,能用數字、圖畫、圖表或其他符號記錄,探究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這些階段目標為教師制定科學活動的目標提供了依據,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特點選擇適宜幼兒的科學活動的形式。因為這些階段目標非常的具體,特別便於青年教師的實際操作。

㈢《指南》中有教育建議的體現。

與《綱要》相比,《指南》中每一條領域目標的後面還添加了教育建議。通過仔細的閲讀、學習,我發現這些教育建議很好,給老師們提供了一些目標的達成的策略,引導教師更好的去引導孩子應該怎麼做。如社會領域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教育建議為: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説説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們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這些教育建議的每一條都有詳細的分析,教給了老師一些具體的做法,對實際的教育工作很有幫助。再如:社會領域目標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這一目標看起來不太好操作,看到這一目標我的想法是給孩子提供機會表現自己,發現孩子的優點,並給與鼓勵增進其自信心。而《指南》中這一條目標的教育建議是: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使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點作簡單比較)。鼓勵幼兒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與幼兒有關的事情要徵求他們的意見,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支持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鼓勵幼兒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並注意調整難度,讓他們感受經過努力取得的成就感)。這些建議開闊了我的想法,給了我更多達成這一目標的策略和途徑,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指南》對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幼兒應達到的水平都做了詳細的分析,通過《指南》的學習和理解讓我更加明確每一個領域目標,以及一些達成目標的策略,對老師的實際教學工作起到了較好的指導作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會依照《指南》中的建議引導幼兒開展各種活動,在開展設計每一個活動時多看看《指南》中的建議,科學、合理的設計好每一次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更加自主、快樂的遊戲和學習。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5

在市教育局和進修學校的領導和組織下,我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和發展規劃綱要》,這是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的具體表現,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重新燃起了更多欲望,同時也再次深感作為人民教師所肩負的重大責任。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其實,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斷進步:實施中國小九年義務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學工程;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確保每一位義務教育段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認真解決農民工和貧困子女受教育問題;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推行“一費制”;完善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嚴格考風考紀,確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國人民。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給予了相當高的重視,在發展目標中,職業教育在未來必將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社會認可。科園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務管理上 是符合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精神和思想的,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所走的道路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同時,我們在教學管理上的探索和研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應該以此次《規劃綱要》的學習為契機,以提高教學服務能力為推手,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農村遠程教育網的資源共享,信息化現代化的城市班班通建設,當代教師再不是處在只能使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教具時代。“一貧如洗、兩袖清風、三尺講台”也再不是現代教師的真實寫照,“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不再是句口號,每年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紅火場面足以向世人昭示教師職業的巨大吸引力,越來越多的知識型人才開始青睞教育事業,“中國小教師實行績效工資”更加穩定了基礎教育的教師隊伍。

“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怎樣的人算人才,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讓我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材施教”再次成為本綱要中體制改革的關鍵性問題。教師的任務是努力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健康成長,而不是批量生產統一型號統一性能的某種產品。

因此,樹立職業理想、提高職業道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放心的教育,是我們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6

我們的教師,尤其年輕教師,往往礙於顏面,不好意思發表自己的見解,此乃大忌。也許,你的見解,正是團體中所或缺的東西。即使做得不夠理想、有差距,跟我們期待的目標有距離,也不可怕。

要做敢於擔當的教師,首先必須自身過硬,敢於衝鋒在前,要有一流的能力、水平,有智慧、有本事。需要認真學習,認真專研,潛下身來搞調查和研究,不斷積累知識,做到厚積薄發。只有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有敢擔當的自覺、善擔當的本領。

作為一線老師,“擔當”就是兢兢業業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上好每堂課、批好每本作業、管好每個學生;作為管理人員,“擔當”就是盡職盡責完成自己的崗位工作,做實每件事、做細每件事、做好每件事;作為校長,“擔當”就是全心全力做好服務工作,為學生成長服務、為老師進步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進一步講,在家長面前、在學生面前、在人民羣眾面前,我們就代表教育。社會表揚每件有關教育的事情,我們每個教育人都會臉上有光,社會指責每件有關教育的事情,我們每個教育人都應面帶羞色。所以,面對教育責任,我們是責無旁貸的,是無法逃避的。

在失誤面前善於總結反思,勇敢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積極主動加以彌補和整改。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有時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誤,但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做誠實守信的表率。實則其背後是一種品格、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人格魅力的昇華。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教學生“求真”、“學做真人”。

一個勇於擔當的人就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去迎接挑戰,挺身而出;一個用勇於擔當的人就要用主動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迎難而上;一個勇於擔當的人就要用樂觀去面對壓力,負重前行。擔當是一種責任,一言一行,一崗一位,都能見責任、見擔當。做一個懶散普通的人不難,做一個敢於擔當的人卻不易。辦法總比困難多。要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單打獨鬥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要學會問題分解,解決起來就會容易得多。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敢想、敢説、敢幹,才能幹好。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7

跨世紀教師不但能教書,而且能寫書;不但是教書匠,而且是研究者。在教學中發現題目,在研究中解決題目,教學推動科研,科研增進教學,科研能力是衡量跨世紀教師的重要指標。一方面,以教育本身作為研究對象。教師不但要解釋、組織和管理知識,而且要改編和具體説明課程;不但要針對每種環境選擇最適當的教法和內容,而且要確定其學生的學習需要並圍繞這些需要組織教學;不但傳授基礎知識,而且要追蹤大眾媒體信息並培養學生批評性地選擇和使用公共信息。教師假如不把教育作為研究對象,不對此進行深入的反思,其本身也會失去思考和發展的活力;教師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育情形,以研究者的眼光審閲已有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際題目,則對已有的理論會更願意思考對新的題目會更敏感,更有創見。另外一 方面,以專業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實際,在實踐中呼吸新鮮空氣,吸收豐富養料,檢驗發展理論,走在理論研究的最前沿,成為某一專業理論的專家,用最新成果指導學生,啟發學生。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以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他在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人在壓抑,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下是很難有所創新的,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師生同等對話,學生才能充分地張揚個性,培養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意志、信念、動機,需要等非智力因素,實現師生間知識同步,思惟共振,感情共鳴,學生才會在輕鬆的狀態下喚起創造的熱情,開釋巨大的學習潛能,取得最好的學業表現。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可以説就是引領時代不斷髮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一位教師而言,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更應緊追時代步伐,把握現代化教學技能,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而不能墨守陳規,假如這樣只會誤人子弟,違反作為一位教師適應有的職業道德,是會被社會淘汰。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及時把握時代信息,緊隨時代潮流並能正確掌控時代主流,積極有益的引導學生。信息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播工具及傳播方式遍及我們的平常生活。作為學生很輕易被各種各樣的信息衝擊和左右,所以更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一些錯誤的、有害的、不良的信息傷害。這就要請教師應用熟練的計算機及其他途徑能夠迅速瞭解各種各樣的信息,並能正確引導他們。

2、學習、把握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能,使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作為一位教師應把握並熟練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能,能夠使用多媒體教學,力求在授課進程中形象、生動、出色。

3、在信息化的時代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師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教學的進程中游刃有餘。

4、重視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教師應重視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引導和指導學生學會蒐集和處理信息,並轉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書刊、電視等渠道來展開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自己發現題目和解決題目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份。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必須建立教育新理念強化信息技術在教學進程中的利用,再不斷的應用進程中進步教師的信息素養。西南京大學學教授陳時見在《教育變革與教師專業化》的講座中説: “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作為‘教書者的’教師不同。”“教師從一種從業職員轉變成教育者,實質上是教育從簡單化向複雜化轉變。”記得《與眾不同的教師》一書中有那末一段話:“教室裏有甚麼樣的教師,就有甚麼樣的教育,就有甚麼樣的國民。”因此,對當代教師素質進步,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使命。教師不單單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嚴師,而且是拓展心靈聰明的人師。這就對現代教師的知識素質、職業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即研究者”是教師專業化的客觀要求。教育研究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從事實踐的教師與從事理論研究者是兩種不同的研究者。

那末,在這樣的一種理論支持之下,我們的學生需要怎樣的課堂環境呢?

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改善課堂教學行為,重建課堂中民主的、***的、人性的、同等的、互助的師生關係,幫助學生從課堂環境和課堂人際氛圍的改變中體驗到同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和關愛,進而構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這是新課程改革得以順利展開的重要保證,也是新課程改革中融會心育的核心題目。首先,從天天做起,從每堂課做起,逐漸減少知識的灌輸,增加教學活動的安排,一點點地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轉變。傳統教師把學生管得太緊、太嚴,轉型路上,教師要勇於對學生放手,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但放手不同等“放養”,要善於安排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掌控學生的心理變化,在學生有需要時提供適當的幫助。也就是説教師從台前退居到幕後以後,要在嚴抓與放手之間尋覓一個平衡點。

其次,技術要先行。有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再把它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很好地整合,可以設計出很好的教學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愛好,終究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乃至可以説新技術是教師轉型的引爆點。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可以説就是引領時代不斷髮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一名教師而言,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更應緊追時代步伐,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能,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而不能墨守陳規,如果這樣只會誤人子弟,違背作為一名教師適應有的職業道德,是會被社會淘汰。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及時掌握時代信息,緊隨時代潮流並能正確把握時代主流,積極有益的引導學生。信息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播工具及傳播方式遍佈我們的日常生活。作為學生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信息衝擊和左右,所以更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一些錯誤的、有害的、不良的信息傷害。這就要求教師運用熟練的計算機及其他途徑能夠迅速瞭解各種各樣的信息,並能正確引導他們。

2、學習、掌握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能,使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作為一名教師應掌握並熟練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能,能夠使用多媒體教學,力求在授課過程中形象、生動、精彩。

3、在信息化的時代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師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游刃有餘。

4、注重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教師應注重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引導和指點學生學會蒐集和處理信息,並轉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書刊、電視等渠道來開展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必須樹立教育新理念強化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再不斷的運用過程中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

西南大學教授陳時見在《教育變革與教師專業化》的講座中説: “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作為‘教書者的’教師不同。”“教師從一種從業人員轉變為教育者,實質上是教育從簡單化向複雜化轉變。”記得《與眾不同的教師》一書中有那麼一段話:“教室裏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國民。”因此,對當代教師素質提高,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使命。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嚴師,而且是拓展心靈智慧的人師。這就對現代教師的知識素質、職業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即研究者”是教師專業化的客觀要求。教育研究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從事實踐的教師與從事理論研究者是兩種不同的研究者。

跨世紀教師不僅能教書,而且能寫書;不僅是教書匠,而且是研究者。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解決問題,教學推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科研能力是衡量跨世紀教師的重要指標。一方面,以教育本身作為研究對象。教師不僅要解釋、組織和管理知識,而且要改編和詳細説明課程;不僅要針對每一種環境選擇最適當的教法和內容,而且要確定其學生的學習需要並圍繞這些需要組織教學;不僅傳授基礎知識,而且要追蹤大眾媒體信息並培養學生批判性地選擇和使用公共信息。教師如果不把教育作為研究對象,不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也會失去思考和發展的活力;教師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育情景,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已有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際問題,則對已有的理論會更願意思考對新的問題會更敏感,更有創見。另一 方面,以專業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實際,在實踐中呼吸新鮮空氣,吸收豐富養料,檢驗發展理論,走在理論研究的最前沿,成為某一專業理論的專家,用最新成果指導學生,啟發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他在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人在壓抑,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下是很難有所創新的,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師生平等對話,學生才能充分地張揚個性,培養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意志、信念、動機,需要等非智力因素,實現師生間知識同步,思維共振,感情共鳴,學生才會在輕鬆的狀態下喚起創造的熱情,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獲得最佳的學業表現。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理論支持之下,我們的學生需要怎樣的課堂環境呢?

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改善課堂教學行為,重建課堂中民主的、和諧的、人道的、平等的、互助的師生關係,幫助學生從課堂環境和課堂人際氛圍的改變中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和關愛,進而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這是新課程改革得以順利展開的重要保證,也是新課程改革中融合心育的核心問題。

首先,從每天做起,從每堂課做起,逐漸減少知識的灌輸,增加教學活動的安排,一點點地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轉變。傳統教師把學生管得太緊、太嚴,轉型路上,教師要敢於對學生放手,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但放手不等同“放養”,要善於安排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在學生有需要時提供適當的幫助。也就是説教師從台前退居到幕後之後,要在嚴抓與放手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其次,技術要先行。有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再把它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很好地整合,可以設計出很好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甚至可以説新技術是教師轉型的引爆點。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8

本週,我參加了人文教育學院組織的教育教學改革學習培訓,目的是讓我們這些職業院校的老師更快了解職業教育、瞭解近期國家對職業教育要求和規劃。本次培訓採用集中和分散學習兩種方式:本週前三天系部老師集中學習討論,後兩天自主學習。培訓過程中我學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等相關政策文件,其中“職教20條”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培訓,我在思想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開闊了職業教育的視野,在教育理念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彷彿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洗腦”。以下就職教20條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

國務院頒佈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提出了7個方面20項政策舉措。一是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職教20條”提出,到20xx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嚮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幹專業(羣)。通過運用項目建設和試點遴選的方式,從簡政放權、專業設置、招生計劃、教師聘任等方面對試點高校給予支持,以激發高校嚮應用型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活力。二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教20條”提出,從20xx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20xx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

到20xx年,“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佔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分專業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0xx年,我國職業院校專任教師133.2萬人,其中,中職專任教師83.4萬人,高職專任教師49.8萬人。“雙師型”教師數量穩步提升,總量為45.56萬人,其中中職26.42萬人,佔專任教師比例31.48%;高職19.14萬人,佔專任教師比例39.70%。當前,學校新的職稱評定方法也已出爐,裏面明確要求專兼職教師定期要到企業或者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實踐。因此,於公於私,都要重視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三是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職教20條”提出,從20xx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下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試點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高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這是一種新型證書,也是畢業生、社會成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是對學習成果的認定。證書體現崗位(羣)能力要求,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全面涵蓋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和技能操作,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但學生自主選擇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與考核,不作為畢業的限制條件。四是啟動實施“特高計劃”。“職教20條”提出,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下稱“特高計劃”),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幹專業(羣)。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強調,“特高計劃”中央早就有部署,我們一直在推動這項工作。這是涉及中國職業教育往何處走,辦成什麼樣,具有何種地位的一個大問題,所以進行了充分的論證,我們也向各方徵求意見。“‘特高計劃’的核心任務,一是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二是建成一批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台”。

今年上半年“特高計劃”已經啟動。學校是大家的學校,成為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不僅需要領導們進行佈局指導,還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不斷努力,不斷學習,從嚴要求自己,多去學習新知識。五是建設多元辦學格局。“職教20條”提出,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也就是説,以後不僅要大力支持公辦高職的發展,還要社會資本進入職業教育領域,使之與公辦高職院校良性競爭,賦予職業教育新的生命力。

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對職業教育的認識,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更對職業教育的未來充滿期待,對自己在今後工作中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義。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9

20xx年4月21日我們聲樂教育系組織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相關內容,在學習中我瞭解到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後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為建立健全繼續教育體制機制,成立跨部門繼續教育協調機構,統籌指導繼續教育發展。要將繼續教育納入各行業、各地區總體發展規劃,加快繼續教育法制建設,健全繼續教育激勵機制,同時鼓勵個人多種形式接受繼續教育,支持用人單位為從業人員提供繼續教育。加強城鄉社區教育機構和網絡建設,開發社區教育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建設以衞星、電視和互聯網等為載體的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及公共服務平台,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深入研究、確定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形成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各種課外、校外活動。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

其次在教師的建設方面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師地位,維護教師權益,提高教師待遇,使教師成為受人尊重的職業。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大力表彰和宣傳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蹟。國家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設立榮譽稱號。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聘用)和評價的首要內容。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培養培訓體系,做好培養培訓規劃,優化隊伍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術帶頭人和校長,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依託相關高等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師教學水平、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促進跨學科、跨單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學和科研創新團隊。創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導教師潛心教學科研,鼓勵中青年優秀教師脱穎而出。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為高校集聚具有國際影響的學科領軍人才。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完善津補貼標準,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制定教師住房優惠政策。建設農村邊遠艱苦地區學校教師週轉宿舍。落實和完善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政策。國家對在農村地區長期從教、貢獻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完善並嚴格實施教師准入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國家制定教師資格標準,明確教師任職學歷標準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師資格證書定期登記制度。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中國小教師資格考試和資格認定,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按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中國小教師招聘錄用、職務(職稱)評聘、流動調配等職能。

以上就是我本人在本次學習中的一點理解和體會,我也一定會將這次學習的主要心得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使我院的教育體制工作更加充實和完善。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10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本身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教育者選擇了從事教育工作就要做好時刻與時俱進、勇毅改革教學方法的心理準備。對於我自身來説,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從我選擇學前教育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親身感受着近十年來教育事業的改革變化。教育方法更加科學化;教育渠道更加豐富化;教育模式更加新穎化;教育設備也變得更加智能化。學前教育十年的發展,讓我的認知和感受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投身幼兒教育十餘載,從一名一線幼兒教師到一名保教主任,十多年間我與一直堅守在幼教陣地上的同仁們共同見證了南昌縣學前教育的成長與壯大。跟隨着改革開放的腳步,南昌縣學前教育由青澀到成熟。三幼作為南昌縣公辦幼兒園,始終勇立幼教改革潮頭,取得了諸多殊榮,培養了諸多優秀學前教育骨幹力量,而我也是在三幼這個大家庭中成長起來的一員,親身參與了三幼慢慢發展、壯大的每一個歷程,這讓我感到無比幸運與自豪。

一、愛崗敬業,滿腔熱情

11年前,帶着理想我走上了夢寐以求的工作崗位,來到南昌縣第三幼兒園,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在這裏,我充分感受到了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一種我從前所體會不到的幸福感覺。大家在競爭中正確對待彼此的成功與不足,保持着一種謙虛但不乏熱情的態度,同事之間互幫互助,充分體現了一種團隊合作精神,工作節奏明快而温馨。幼兒園裏有着各種瑣碎狀況和壓力,這會不斷地挑戰我們的.耐心。但是,為了讓自己每天都有更好的狀態面對幼兒,我努力形成一種習慣,就是愛每一名幼兒。

每天清晨上班前,我都讓自己靜下來:“今天是幸福美好的一天。永遠微笑面對小朋友,不能錯過或忽略對任何一個孩子的愛。”我時常提醒自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天清晨,我在班級門口,準備好美麗的心情和微笑迎接孩子們入班。用愛的目光觀察關注孩子們的一舉一動,用親切的問候,温暖的愛撫讓每一個孩子感受到關注和被愛,鼓勵幼兒禮貌自信和老師小朋友問好,微笑和家長再見。

為了響應政策的號召,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我們也都嘗試着從多方面來進行改革,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已看了許多新的變化,有了更為深切的體會。

二、創新教育,轉變角色

知識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呼喚着創新教育,創新教育需要教育創新,教育創新的核心是課程創新。過去,學前教育牢牢被約束在了教室裏,而隨着教學模式的不斷豐富,外出體驗、做遊戲寓教於樂等都讓我親眼見證了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

這十年來,我的教學觀念發生了深刻的改變。過去的幼兒園課程受中國小課程的影響,把幼兒完全置於被動的接受學習的狀態,從而嚴重地壓抑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這十年來,我們日益認識到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幼兒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幼兒才是活動中的主體,我們要儘可能地把活動室還給幼兒,讓儘可能多的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把“主宰”權還給孩子。

在一次户外搭建遊戲中,活動還沒開始,一副大“領導”摸樣的軒軒小朋友就開始分配任務了“我們一起來搭個野趣園吧,怎麼樣?”,“好啊好啊,那我要搭什麼?”。之間其它的小朋友各個都躍躍欲試,開始期待自己的搭建任務。“恩,我來想一想,野趣園有很多玩的項目,有滑滑梯、魚池、射擊牆、迷宮等等,誰願意搭射擊牆啊?”,“我”其中的幾個幼兒激動地舉起手來,説完就開始自行組隊起來了,“我是搭迷宮的,誰來跟我一組啊?”“要建滑滑梯的快來我這邊!”“誰願意和我合作搭魚池啊?”……任務分配完之後,孩子們便開始搭建起來了,搬運的搬運、搭建的搭建、指揮的指揮,那場面還真是熱鬧啊!

如火如荼的搭建活動中,小朋友的合作能力還是挺強的,並且分工明確。也許與之前親子搭建遊戲中得到的經驗有關,孩子在搭建中學會了分配任務,相互合作,友好的進行活動。就拿搭建“射擊牆”的這個小團隊來説吧。其中小隊長負責搭建,其它隊員負責幫忙搬運適合的搭建玩具(還兼任出謀劃策的職責),合作可謂是相當愉快、默契。在一小時之內,小朋友們的作品就完美地呈現在了我的眼前。滑滑梯、魚池、迷宮、射擊牆……內容豐富極了,充分地體現了搭建的主題性。雖然在搭建的過程中出現了偶爾的意見分歧,但是孩子們還是能自行地解決。

我認為,學習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為了達到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孩子,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在我看來,學前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也是其在這十年發展過程中最大的變化。

三、以行促知,寓教於樂。

過去,我記得在教育過程中使用的教材都是統一的課程活動課綱,每學期初的時候,就由負責抓教學的領導將課表制定出來,而各班教師將教學的內容整合到每一個活動之中,這就算完成了一個課程。現在想想其實並不是如此簡單的,從前我們所理解的課程只是一種顯性的課程,一種不完整的課程。而當下的課程一種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它是一種動態的,發展的,隱性和顯性課程的結合。

記得我班上曾經有個容易愛尿褲子的小男孩,每當發現他存在尿褲子這種情況,我都會聯繫他的家長並對孩子進行耐心引導教育,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效果和作用並不好,前一秒還記得,後一秒他就又忘了,於是我創造性的把尿褲子融入進了幼兒衞生主題教育中,反覆模擬遇到尿褲子等緊急情況時候該如何做,通過經驗的反覆強化,教育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當然,最後這個小男孩也終於克服了愛尿褲子的情況。

四、苦修專業,提高能力

課程教育的核心,教師是課程動力,教師的課程動力源自教師的專業發展,改革的成敗,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態度和能力,沒有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幼兒園課程改革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各分園建立之後,在園領導的支持與鼓勵下,我由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一步步成長為團支部書記、保教主任,也正是這些一線工作的經驗讓我更加了解幼兒園發展重在促進幼兒的發展,促進教師的發展,此時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已不是問題,但教育觀念和教學水平亟待提高,培養教師專業化成長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在黃芳園長的帶領下我們開始鑽研教材,成立教科研團隊;另一方面開始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學習,骨幹教師競技比賽等。正是在三幼的培養下,積極上進的我也迅速成長起來,先後榮獲了南昌市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殊榮。過去,我深深感受到了從事學前教育人士的層次高低不同、質量參差不齊,導致了幼兒園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不能適應學前教育改革飛速發展的需要。而現在,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針對我們教師的專業培訓、考級評定等逐漸增多,這無疑對我們學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面向未來,學前教育改革還會迎來下一個十年,作為學前教育改革的我們,更要積極向前,繼續投身於學前教育改革事業。對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恪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耐心引導,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對於我自己嚴格自我要求,積極調整教育思路,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在充分尊重學前教育規律的基礎上探索適合時代的教育模式,積極踐行育人的崇高信仰,在最平凡的崗位上,爭做改革先鋒!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11

(一)學習體會:加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展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是暢通技術技能人材成長渠道的重要措施,也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體現,還是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利用型人材的必要途徑。

(二)實行建議:不管是本科職業教育,碩士職業教育,還是博士職業教育,建議都依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進程與生產進程對接”的要求構建新的培養模式,建立職業教育重要的思想,創設與產業需求相適應的專業羣,校企合作搭建與市場標準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培養能夠實現教學進程與工作進程對接的師資隊伍,展開教學進程與工作進程對接的教學。

任何職業院校,只要做到“三個對接”,辦學質量就一定高。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12

新學期,新挑戰,新起點,新目標!為落實縣領導在“抓落實、勇擔當,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實踐大會上的講話精神,2月13日下午,我校召開了“抓落實、勇擔當,走品質化辦學之路”動員部署會。

羅校長主持了會議,他向全體教師傳達了黃局長在1月20日全縣中國小(園)工作亮點展示評估會和2月10日《“抓落實、勇擔當,推動教育改革發展”》兩個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並針對我校今後如何實施品質化辦學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實施舉措,一要提振精神狀態,全力提升師表形象;二要落實精緻管理,持續提高教學效益;三要拓寬德育渠道,提升學生文明素養;四要搭建成長平台,打造優質師資團隊;五要推進重點項目,做好西通北征工程;六要樹立標杆意識,創建和諧平安校園。

作為一名實小教師,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擔當。敢於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勇氣、一種能力,要敢於承擔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敢於破解困難、敢於承認工作中的失誤、敢於工作中提出自己的見解。

要做敢於擔當的教師,首先必須自身過硬,敢於衝鋒在前,要有一流的能力、水平,有智慧、有本事。需要認真學習,認真專研,潛下身來搞調查和研究,不斷積累知識,做到厚積薄發。只有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有敢擔當的自覺、善擔當的本領。

敢於承擔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作為一線老師,“擔當”就是兢兢業業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上好每堂課、批好每本作業、管好每個學生;作為管理人員,“擔當”就是盡職盡責完成自己的崗位工作,做實每件事、做細每件事、做好每件事;作為校長,“擔當”就是全心全力做好服務工作,為學生成長服務、為老師進步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進一步講,在家長面前、在學生面前、在人民羣眾面前,我們就代表教育。社會表揚每件有關教育的事情,我們每個教育人都會臉上有光,社會指責每件有關教育的事情,我們每個教育人都應面帶羞色。所以,面對教育責任,我們是責無旁貸的,是無法逃避的。

敢於承認工作中的失誤

在失誤面前善於總結反思,勇敢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積極主動加以彌補和整改。在教育教學中,有時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誤,但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做誠實守信的表率。實則其背後是一種品格、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人格魅力的昇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教學生“求真”、“學做真人”。

此次動員大會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了工作任務與要求。新學期,新希望,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實小美好的明天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13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教育評價進行了系統的指導,包括評價主體、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用人評價,應該説立體系統的調整了教育評價,通過結果核定和運用引領過程,直接針對當前教育的急需、針對教育教學諸多因素和環節的不足,不僅點出了目前教育如何糾偏也明確了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思路,需要全體教育從業者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這也是教育從業者能力提升和個人成長的必修課必經之路。

體現了學校辦學觀的價值引領。方案中明確了破除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傾向,讓學校不再追求功利的、短視的辦學價值觀。將“人”的成長放回學校的主要任務,學校要從目中只有分沒有人變成有人、有內涵、有文化氛圍,真正的將文化、將書香、將生活作為評價衡量--所學校的指標,讓功利的學校迴歸生活、迴歸快樂、迴歸真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也有利於破解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體現了教師職業追求和個人成長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將師德師風放在了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將教學、將育人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標準,迴歸教研、論文等。作為提升教學育人的自然總結,而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為了論文而論文。讓教師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職業追求,作為自我提升的方向與目標,讓教師真正的成為教師、真正的成為師者應該具有的樣子,潛心教書育人,向主業發展、向培養人的價值體現發展。

體現了學生成長髮展的價值引領。方案中對學生的評價進行了細化和明確,不再是單純以分數對學生進行評價,將德育作為第一要求,説明了我們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養信念堅定、價值正確的人。方案中還單獨設置了段落分別對學生的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評價進行了説明,非常明確的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不僅僅關注分數,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終生髮展的關鍵因素都進行評價,體現了對學生髮展方向的價值引領。

充分展現了評價導向性價值。評價的定性認定僅僅是評價的最直接、最顯性的作用,但評價的影響力則主要在於過程的引領與導向。方案中開篇明確,本次評價改革的出發點就在於糾偏、在於對學校、教師、學生過程的引領,真正體現評價的導向性和引領性。以“輸入”引領“輸出”手段的應用,從設計上不僅是為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評”,更重要的是為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做”。針對過往通常將應試教育歸咎於大學聯考“指揮棒”,從根本上將“指揮棒”調整,通過將單一考試評價轉變為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校從應試教育真正的轉變為素質教育、轉變為針對“核心素養”的立德樹人。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14

xx年7月19日至23日,我很榮幸參加了由下城區教育局團工委組織的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人力資源成長工程區際聯動考察活動,赴北京、大連等地進行實地學習參觀考察。

走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幢極其普通的建築,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至上境界是在如此樸實的環境中力求充實。聆聽了田慧生副所長的精彩講座,讓我對什麼是“求真、篤行、弘道、創新”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此談談自己的考察心得體會。

一、求真----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在他們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20xx)》的制定過程中,他們收集各界人士的反饋和意見,並進行歸納整理,收集有價值的意見,到最後的彙總資料綱要的起草,這求真務實的態度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作為一線教師,在管理好整個班級的同時也要兼管好自己團這一塊工作,因此自己必須牢記自身的職能和責任,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兢兢業業做工作,紮紮實實抓落實。做到活動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並有活動後的反饋,並及時做好活動過程圖片以及文字的整理。求真,在工作中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或者團支部的特點進行適合現狀的活動,務實,在活動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二、篤行-----勤於學習,勤于思考,致力行動做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作為一線教師,務必先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多看書,只有自己懂得多了才能教書育人,把自己書上學到的真真正正的傳授給孩子,切實做到學以致用。

思考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是極其重要的。沒有思想的人,是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的。要真正活出自己怕道路來,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思想。必須要善於思考問題。缺少思考的人,對任何一件事情,無法形成自己的思維,永遠只跟着別人的腳步走,缺少思考的人,其靈魂就很難被提升到另一個高度,對事情的理解也會十分侷限與片面。

把書上學到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那就要付諸行動,用自己的行動來做好每一件事情,那必將會讓自己成為一名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的做到了以上三點,那就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學有所得。

三、弘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往今來,對“道”的發揚光大貫穿中各階段教書育人領域。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與君子,因此教師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因材施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去認識鞏固教育教學的方法,並且根據班級裏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才是教師職業的最終目標。

四、創新

創新,不僅是一個國家進步的動力。更是一個民族前進的靈魂。把書本上理論的知識要轉化到實際行動中,往往有很長一段路。在現實的幼兒教育中,還存在忽視幼兒主體地位、壓制幼兒創新行為的現象,許多幼教工作者習慣於用循規蹈矩的教育目標去一直甚至放棄幼兒生氣勃勃的發展目標。可以説,創新教育是必須的,也是任重而道遠的,仍需要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觀念切切實實的轉化為行動,而它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我們的孩子。因此,在原有的基礎上,要敢於有自己的想法,敢於實踐,真真正正的為了下一代的考慮,而自己也要不斷的努力進步。

考察北京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過程中,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涉毒案例和採用實物、圖片、互動音像、光電模型、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手段製作的展品以及遊戲實操,讓我們親眼目睹了毒品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的危害,是事關國家安危、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大連青少年宮通過一些載體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活動凸顯出幼兒教育的多元化,讓幼兒在遊戲的活動中健康快樂的成長着,通過一系列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國教育,環保教育等等。只有孩子通過親身實踐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義,教師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説教,而是在活動中學習。這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才有意義。大連開發區李鐵安博士的講座尤為精彩,讓我感受到了他們那紮實,有序,有計劃的進行各項活動,學校特色文化,校本開發豐富多彩。區團委書記以及各中國小的團支部負責人認真的介紹了自己學校團工作井然有序的開展着,雖然是針對中國小的,但是教育的理念都是相通的,不管是中國小還是幼兒園,只要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的一系列活動,那都將是最有意義的活動。

通過此次北京、大連參觀學習,我們這一行團隊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有了更深一步的凝聚力,同時深刻感受到了國內發達城市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一名團支部書記,要不斷的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在工作學習中完善自我。短暫的北京、大連之旅雖然結束了,但將成功經驗應用到自身教學或組織活動中中並加以發揚光大,開拓教育“新旅程”,才剛剛起步!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15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鍾長期規劃綱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標和前景令人興奮。

針對“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這點,提出本人拙劣的見解:本人認為在現階段,實現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20年,要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維甚至更長的時間,中國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滿荊棘。

存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如下:

教育發展不平衡存在於城鄉之間,在城市內部許多中學也存在教學軟、硬件的巨大差異,我覺得先要從城市內部改變和農村改變同時進行比較好。只有這樣,才能從觀念上去改變城市羣體對擇校和考取所謂“重點中學”的陳舊思維,同時消除農村教育所謂“跳出龍門”的誤區。具體做法:

(1)學生(包括農民工子女)一律實行就近入學,保證生源的一致性,保證教育的公平性。每個學校升入重點高中的名額應該針對該校學生人數進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數線,成績合格的學生由高到低錄取,若名額多,合格的學生少則讓出名額),刺激教師的積極性;但政府部門又要保留一部分進入重點高中的名額,刺激學校之間進行良性競爭。

(2)教師實施城市內部,城鄉之間每三年一次的輪崗制,即教師每三年到一個學校進行教學,良性循環,具體安排由個人意見和上級指示的結合。這種做法可以保證每個學校都能享受到現有的優秀師資力量,並且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實行輪崗制,必須以按勞分配的分配製度為前提,例如甲教師要到鄉村執教,那麼政府部分或學校應該補貼相應的差旅費和通訊費,同時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師資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慮城鄉之間的物價差別,教師工資整體部分可以無差異,但可適當地有物價補貼等。

(4)建議義務教育階段不實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自理能力較差,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不能保證睡眠質量,從而影響發育和智力發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調控大多數屬於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筋疲力盡,不能給予教師多餘的時間完善教學設計,反思教學的有效性,和個人發展的空間指數等。

(5)在我們未能實現高中教育列入義務教育階段時,不能為體現教育的“公平性”犧牲高中教師的正當利益。由於本人屬於這一羣體,所以所提建議純屬發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