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通用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通用6篇)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1

9月15日,在北京殘奧會主新聞中心的發佈會上,殘奧村鄧亞萍説,村裏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一直以奉獻精神和用心、關心、貼心的態度,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讓他們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殘奧村共接待來自147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和官員7379人,其中輪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峯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運動員和隨隊官員6884人,技術官員656人。儘管有這麼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務、餐飲服務、交通服務以及宗教服務等諸多方面,相關工作人員都把工作做到了極致:降低了公寓內所有開關和掛鈎的高度,將浴室內的肥皂改為擠壓式洗手液;工作人員為坐輪椅的顧客解答諮詢或介紹商品時,會採取“蹲式服務”,甚至可根據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務;在交通服務方面,村內班車上專門為輪椅運動員配備了輪椅固定器,讓他們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殘奧村之外,酒店裏印有盲文的菜單,城市裏的無障礙設施,電視台的手語主持……人們將更多關注投向需要幫助的殘疾人,將更多微笑送給需要鼓勵的殘疾人,將更多愛心獻給需要關愛的殘疾人。在“鳥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賽場館,不論這位運動員來自何方,不管他最終獲得第幾名,同樣都會得到支持的掌聲和熱情的鼓勵。不少比賽開始前,台上台下歡聲雷動,當志願者們在台上打出“安靜”的牌子,整個場館瞬時寂靜下來。音樂停止,手機靜音,甚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與其説,這是對比賽規則的遵守,倒不如説,這是對殘疾人運動員的無比關愛和最真誠的敬意,正因為這樣,我們才看到了真誠的關愛在殘奧會上到處流淌。

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是來自殘疾人運動員身邊的最真誠最真切的關愛。射擊場上的斯克爾霍恩,每次參加比賽,總有母親和妹妹陪伴左右;獨臂泳王杜劍平曾在5個月大的時候被判了“死刑”,但媽媽含着淚抱着他到處尋醫看病,7歲那年,他終於扶着牆站了起來;在“水立方”訓練池中,當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時,拄着雙枴的男友米哈爾斯基都會上前相扶,耳語幾句,親暱一下,然後目送她從出發台上再次躍入水中……因為有愛,我們才看到了殘疾人運動員的那種不屈服於命運的堅韌和頑強,才看到了他們來自內心的那種開心的微笑。從某種程度上説,是殘疾人向世人詮釋了生命的偉大,是殘疾人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頑強,是殘疾人讓我們懂得了如何面對生活。

然而,這些給我們健全人無數生活啟迪和生存力量的殘疾人,在某些方面註定需要我們給予理解、尊重和扶持,正因為這樣,關愛和幫助殘疾人,才更考驗着我們的文明程度,考驗着這個社會的和諧度。可喜的是,這次北京殘奧會,我們看到的是對殘疾人運動員、對殘疾人的無比尊重、關愛和真心的扶持,這次殘奧會,成為了一個充滿“愛”的盛會,正是這種“愛”,讓北京殘奧會更精彩、更可愛、更難忘。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2

北京殘奧會聖火2008年8月28日點燃,這標誌着北京殘奧會大幕徐徐拉開。

經歷過奧運會的輝煌和激烈競爭以及色彩紛呈的畫面,有些人對殘奧會或許會覺得比賽的觀賞性要降低不少。殘疾人和正常人的體育競技自然有所區別,但是相同的是,他們也在追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崇高目標。

其實,你只要稍微瞭解一些殘疾人運動員的經歷,瞭解他們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淚水,你的心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發顫,你的眼淚就會奪眶而出,你就會由衷的承認,他們,就是生活中的強者。

每一個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坎坷。他們中有些人是先天殘疾,有些人是後天不幸遭遇各種各樣從天而降的災難,在經歷過生命的低谷之後,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站起來,迎接生命的挑戰。殘疾人運動員,幾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職業選手。因此,他們一沒有充裕的時間去進行訓練,二缺乏資金的保障去購置訓練器材和服裝等必需用品。他們付出的努力除了身體上與正常運動員的差距外,還有許許多多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他們堅持了下來,並走到今天,走到奧運會的賽場。

“鳥巢”、“水立方”,因為有殘奧運動員,而同樣精彩。對待殘疾人運動員,我們應該付出更多的愛,他們不僅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自強不息,他們敢於做生活中的強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響曲的宏偉樂章。

殘奧會,除了精彩的比賽,我們還能讀到無數催人淚下、催人奮進的故事。我們更深地體會到:愛,應該獻給每一個人;愛,時時刻刻在我們心裏;愛,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愛,我們這個世界,我們人類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3

北京殘奧會開幕式盛況再現:聖火剛在“鳥巢”點燃,由衷的讚美之聲就響徹環球。世人不僅為這場“視覺盛宴”的“宏偉絢麗”、“夢幻詩意”所傾倒,更為其張揚的堅毅頑強、折射的人性光輝所震撼。如此精彩的開場,無疑將使殘奧會史上規模空前的這次盛會,得到空前的關注;無疑將激勵殘奧健兒們創造出空前的佳績,在今後的十幾天裏寫下輝煌的篇章。同時,也無疑會像北京奧運會那樣,給中國、給世界留下豐厚的遺產。

其實,不須待北京殘奧會的大幕落下,這筆巨大的“遺產”已然鋪陳在我們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萬户。

殘奧會已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殘奧賽場上,殘疾人運動員像身體健全的運動員一樣,品味競爭之烈,欣賞體育之美,點亮理想之光,分享運動之樂,用攝人心魄的勇氣極大地豐富了奧林匹克重在參與的平等精神。但由於對比賽設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舉辦的兩個奧運會,一直採用各自籌辦的方式。北京是第一個執行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奧委會協議的舉辦城市,不僅開一個組委會同時籌辦兩個奧運會之先河,而且響亮地提出“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口號,從而在“奧運會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語)上鐫刻了令人振奮的內容。

7年來,正是“兩個奧運”的同時籌辦,極大地推進了北京乃至全中國城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使殘疾人出行更加便利。這期間,北京市出台了《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設施普遍配套建設了無障礙設施;無障礙設施重點改造項目達6000多項,投入資金6億多元。據統計,2001年以來,北京市共實施了1.4萬多項無障礙改造項目,無障礙設施建設總量相當於過去20年的總和。

“兩個奧運”的同時籌辦,不僅讓北京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也讓全北京乃至全國人民對殘疾人的生活和保障關注度持續“升温”。根據中國殘聯公佈的數字,2007年,全國通過實施一批重點康復工程,使535。9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順利完成中國殘聯專項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康復項目任務,19萬貧困殘疾人受益;全國已竣工並投入使用的各級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共計2125個,在建項目共計285個,籌建項目共計318個。在鼓勵促進殘疾人就業方面,去年7月起又對政策作出調整,大幅度擴展了享受税收優惠的單位,明確規定了“國家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當年,全國城鎮新安排39.2萬殘疾人就業,農村殘疾人就業達到1696.5萬人。

由此可見,中國傾力奉獻的“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義,創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類盛會,讓高貴的人性在世界暢行無阻。

而這一舉措,在過去的7年裏,已經帶動中國社會對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予以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國社會人文關懷的整體水平,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如今,北京殘奧會比賽已全面展開,可以肯定地説,4000餘殘奧選手的奮勇拼搏,將帶來一場自強不息、引發人們深化對生命思考的“精神盛會”,必將對更多的殘疾人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對全社會關愛殘疾人的文明新風產生更強勁的促進作用。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4

相對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雖是一樣的氣勢恢宏,一樣的精彩絕倫,一樣的和諧融合,北京殘奧會開幕式還多了些感動,多了些關愛,多了些堅韌。

太陽鳥遨遊天空,雖然有些人無法看見光亮,但卻能與所有人一起感受到温暖。無論你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有着同一個夢想。有夢就有希望,於是,我們和夢一起飛翔。

無論是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無數殘疾人的事蹟讓我們感動和敬佩。他們雖然沒有了一隻手,但也能獨臂擎天,即使雙手皆無,但也能用智慧開啟美好的生活。他們雖然沒有了一隻腳,但也能穩站如金雞獨立,即使雙腳皆無,但也能逍遙於人生的征程。他們雖然沒有了一隻眼睛,但也能一目瞭然,即使雙眼失明,但也能心裝大千世界。

身殘不可怕,拼搏最重要。伴着數屆殘奧會一路走來,我們也從一個側面看到了殘疾人健全樂觀的心態和不懈追求的精神。當我們的眼光追逐着他們在競技場上生龍活虎的身影,當他們於賽場上每一次舉手投足的精彩帶給我們由衷的讚歎,此刻,他們就是勇氣和夢想的化身。

北京2008年殘奧會,他們來了,帶着微笑,帶着信心。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勇氣和信念鼓勵着所有的殘疾人。4000多名參賽健兒相聚一堂,這不僅是包括中國8000多萬殘疾人在內的世界6億多殘疾人最開心難忘的時刻,也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人民最開心難忘的時刻。激情點燃,夢想放飛,關愛昇華。通過殘奧會這個大舞台,讓我們看到了殘疾人的.若干不易,同時也提醒我們給予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

開幕式後,參賽殘疾健兒們給我們帶來精彩紛呈的比賽,所以,別忘了給他們加油喝彩。但由於他們身體的特殊緣故,我們的加油喝彩等語言和行為表達方式也應有所不同,需要我們按照殘奧會對觀眾的特殊要求而行。做好這些,也是對他們關心關愛的體現。

北京殘奧會聖火一路走來。中華文明路線,讓殘疾人和我們看到了祖輩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時代風采路線,讓殘疾人和我們看到了自己雙手創造的財富和進步。當採自太陽的殘奧聖火,在開幕式上點燃“鳥巢”主火炬的那一刻,殘疾人朋友的心裏更亮敞了,我們的心裏更亮敞了,北京更亮敞了,世界也更亮敞了。

“精神寓於運動”,這是殘奧運動的精神。“超越·融合·共享”,這是北京殘奧會的理念。開幕式將這些精神和理念,展示得淋漓盡致。我們期待,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各國各地區的參賽體育健兒能有好的成績和收穫。

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5

上週,東京奧運依然是世界體壇的焦點,殘奧會的開幕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東京,而來自世界各地的殘疾人運動員也在用自己的“不放棄、不屈服、不妥協”詮釋着生命的倔強,繼續講述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故事。殘奧會帶給人們的精神震撼遠超奧運會。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挫折與困難總會在不經意間打亂你原本以為愜意的生活,怎麼辦?殘奧會會給你答案,那裏無時無刻不在演奏着生命的最強音,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勵志故事,他們都沒有放棄,敢於追求夢想、挑戰生命。殘奧會就是一本講述勵志故事的書,可以讓你泛着淚光讀完,然後拭去眼角的淚花迎難而上,因為他們更想讓你看到的不僅是運動之美,而是精神之美。

彰顯公平的規則

很多關注殘奧會的人在為運動員的堅韌不拔而喝彩時會納悶,為什麼每個比賽項目中都會由一個英文字母和數字組合而成,比如女子50米自由泳S11級,代表什麼意思?

瞭解這字母和數字組合的含義,更有助於瞭解殘奧會,也明白其中關於公平精神的傳遞。為了保證同一賽場運動員的公平性,必然需要對殘疾程度進行細化。其中,英文字母代表運動員所參加的項目,如F級為田賽(Field)、T級為徑賽(Track)等等,後面的數字則代表了殘障等級。每個殘奧會項目都有自己的分級,總體上分為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視覺障礙、脊椎神經損傷、學習障礙以及其他障礙,這些都需要通過數字來代表,雙位數字中的十位數值代表運動員的殘疾類別,“1”代表視障類別、“2”代表智障類別、“3”代表腦癱及大腦麻痺或後天性腦損傷類別、“4”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類別、“5”代表脊髓損傷及部分輪椅組的類別。雙位數字中的個位數值則代表運動員在殘疾類別中的級別,數字越小代表殘疾情況越嚴重,比如視力障礙中的11級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則為符合最低視力殘障標準。具體到比賽中,視力障礙11級必須要有領跑員及戴上眼罩,12級和13級則不一定需要領跑員。

這樣的規則等級制定非常細緻,目的在於確保對每一名運動員的公平性。為了確保這一公平性,運動員也是有級別區分的,比如PPS(殘奧會級別永久狀態)、PRS(殘奧會級別核查狀態)和PNS(殘奧會級別全新狀態)。其中PPS不需要再進行分級,因為他們曾多次參加殘奧會或者世錦賽,已有了準確分級。

相比於健全人,殘疾人的賽事準備工作更多也更為細緻,最主要的是安全性和公平性。現代奧運創始人顧拜旦曾説“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戰鬥”。而殘奧會最能彰顯“戰鬥”二字,因為運動員們都是經過了難以想象的磨難才得以踏上賽場,他們身上所展現的精神才是賽事的精髓,所以公平安全的競賽環境對他們來説尤為重要,也是一種尊重。

詮釋生命的倔強

從運動員障礙等級的劃分不難解釋為什麼殘奧會受關注度遠不及奧運會,如果以競技技術和人類運動美學為出發點去看待殘奧會或許你是失望的,出發點也是不對的。殘奧會的舉辦,着重點本身就不是極限挑戰,而是反映人類文明的進步,以及人類頑強不息的精神。這兩樣,需要健全人也需要殘疾人一起努力。

對於殘疾人來説,殘奧會更是一個重要的自我展示平台,是他們面對命運不公奮發圖強、努力拼搏的最佳精神展示舞台。本屆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共有251名運動員,年齡最大的56歲、最小的16歲,來自各行各業,有些運動員堅持體育訓練已20多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用超乎常人的意志與生命抗爭。殘疾人運動員需要付出比常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在一次又一次與生理、心理的對抗中尋求突破,詮釋着生命的倔強。

8月24日開賽以來,殘奧會每一天都有這樣的瞬間上演,閃耀着堅韌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光芒。同時,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示的友愛和尊重同樣震撼着人們的心靈。28日的女子50米蝶泳S5級頒獎禮上,金牌得主、失去雙臂的盧冬兩旁是下肢殘疾需要坐輪椅的銀牌得主、西班牙選手瑪爾塔和隊友成姣。拍照時,站立的盧冬單膝跪地,為的只是與另外兩名獎牌得主顯得一樣高。盧冬“跪下”的一幕感動了無數人,也收穫了無數讚譽之聲。

像盧冬這樣的例子,殘奧會還有很多很多,每次瀏覽殘奧會的新聞總會被殘疾人運動員積極向上的精神所感動,淚水總會在流淌的邊緣徘徊。殘疾人運動員給予我們遠比奧運會更多的感動,因為他們面對“逆風飛翔”的勇氣和意志比大多數健全人還要堅定。這或許是殘奧會給健全人最大的精神禮物。

無數的奮鬥故事

殘奧會之於殘疾人的意義,遠遠超越運動本身,展現了他們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幾乎每一名運動員都有一個自強不息的奮鬥故事,每個人都有一段令他們難忘的前行經歷,也會有令自己都會感動的瞬間。

28日,南寧姑娘劉翠青成功衞冕了殘奧會女子400米T11級冠軍,她和領跑員徐冬林慶祝勝利的照片火遍全國。然而,鮮有人知道劉翠青為了這一切付出的努力。

1991年出生的劉翠青10歲時逐漸失去視力,前往特殊學校學習時年僅13歲。那個時候,劉翠青是迷茫的,不知道今後的日子該怎麼過。直到有一天接觸了體育練起了跑步,劉翠青才找到了方向。“青青能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也是她多年來辛苦付出的結果,我們都非常佩服她的毅力。”説到劉翠青,她的啟蒙老師何成飛感慨萬千。

如果劉翠青沒有頂着黑暗奔跑的決心、沒有排除萬難堅持訓練的毅力,今天的她又會是怎樣的?她的付出並不比健全人田徑運動員少,甚至更苦,但她都堅持了下來。記者曾經多次採訪劉翠青,每一次採訪都會被她的拼搏精神所感動,而這份拼搏扭轉了她的人生方向,沿着更好的軌跡發展。

另一名令人感動的是來自埃及的乒乓球運動員易卜拉欣·哈麥德。48歲的易卜拉欣·哈麥德用嘴咬球拍用腳拋球的轉播畫面感動了無數人。因一場火車事故而失去了雙臂,一年後,他與乒乓球結緣。沒有雙手怎麼打乒乓球,易卜拉欣·哈麥德做到了,他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戰勝了身體的缺陷,享受着運動的快樂、傳播着無畏的精神。就算輸了比賽,易卜拉欣·哈麥德依然激動不已,俯身親吻地面,能站到奧運賽場上,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成功。

殘奧會的意義,不在於拿了多少塊金牌,破了多少紀錄,賽場內外殘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戰和超越生命的極限,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以自我素質的提高和自身價值的實現,獲得人們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憐憫。同時,他們的故事也會給人以啟迪,讓困境中的人們找到精神支柱並以此前行。

看冬殘奧會心得體會6

北京殘奧會是殘疾人運動員享受體育的節日。從這幾天的比賽情況來看,殘疾人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提高了,參與範圍拓寬了,殘疾人體育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和認可。

賽場上,選手們爭金奪銀,精彩異常;賽場外,運動員們的故事讓無數殘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殘奧會不僅僅是殘疾人運動員為國爭光的舞台,更是擴大殘疾人體育影響的絕好時機。

9月13日女子200米T36級別比賽中,德國姑娘尼科萊齊克奪得了一枚銀牌。年僅19歲的她跑出了個人本賽季的最好成績。她在接受採訪時特別提到:“體育有助於我身體的康復,提升了我對未來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鐵餅F35/36級別比賽結束後,銅牌獲得者雷金納德·貝內德講述了他對體育的感情:“很小的時候,當醫生告訴我,我的腿將慢慢萎縮並無法站立時,我很絕望。是體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類似的感受還能聽到許多許多。

在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有人在受傷後通過鍛鍊幫助恢復的事例,其實對於殘疾人來説也是如此。尼科萊齊克和貝內德都是先天性殘疾,他們説:“家人和朋友總是鼓勵我們接觸體育,他們把我們‘趕’出家門。通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動作協調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專家研究表明,體育有利於殘疾人增強適應力,防止或降低抑鬱,增加自信心,減少隱居式生活,獲得樂趣等。在對一些殘疾人運動員的調查中發現,有90%左右的殘疾人運動員認為體育活動和鍛鍊使身體能力知覺有比較大的提高;93.1%的人認為體育活動使他們的心理產生了一定的積極變化;93.4%的人認為活動後與活動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們相信,通過北京殘奧會,體育運動將會在殘疾人中間進一步得到普及,今後將會有更多的殘疾人蔘與運動,殘奧會比賽將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