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閲讀書籍的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閲讀書籍的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閲讀書籍的心得

閲讀書籍的心得1

今天我看了《看漫畫學成語》,裏面有好多成語,如廢寢忘食、一箭雙鵰、熟能生巧、囫圇吞棗、黃粱美夢等很多成語。我越看越喜歡,也廢寢忘食了。

我最喜歡看“葉公好龍”這篇。

第一幅圖上葉公説“有人愛花,有人種草,我偏愛龍”。

第二幅圖畫的'是一位先生突然來訪:“聽説先生喜愛龍,特地來訪”,葉公笑着説:“哈哈,歡迎!歡迎!不知有何指教?”

第三幅圖上那個人突然變成了一條穿着人衣服的龍:“我就是龍啊,真龍!”葉公眼淚都出來了,頭上兩個感歎號,大喊“救命啊!”。

第四幅圖,龍照着鏡子説:“我有那麼帥嗎?都暈了”。

“葉公好龍”太好笑了,看來葉公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是假龍,恐怕他以後再也不喜歡龍了。

閲讀書籍的心得2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是我在20xx年閲讀的第一本書,也是至今讓我收穫最大的一本書。有幸聽到了金老師的線上讀書分享,老師的講解犀利、到位,讓我感覺到什麼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的收穫分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通過老師的講解,學會了如何看書。

1、首先了解書的作者、作者寫此書的背景。瞭解了這兩點,就能比快的讀懂書。

2、其次看書的前言和後序,因為這兩個部分都是作者的論點,看完了這兩點,整本書基本上也就看完了,書的中間部分是論據,為論證作者的觀點所用。

第二方面,刷新了我對“天才”的認識。我以往一直認為,“天才“基因是關鍵。因為俗話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現在通過這本書的學習,知道這背後不是遺傳基因這麼簡單,而是有精深練習、激情和伯樂這三個要素在裏面起作用。舉個例子,音樂家的孩子很容易也會成為一個音樂家,原因是:

1、有激情。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一個大的`能量場,激發孩子對音樂方面的興趣。

2、精深練習。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大人如何練習,正確姿勢,有條件在家不斷的練習,自然而然的大腦中的髓鞘質逐漸變厚,有熟練的技巧。

3、伯樂。千里馬好找,伯樂難尋,因為一個好的老師對天才的成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音樂家在音樂方面的造詣能指導自己的孩子在音樂上少走彎路。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絕對的,我只是在這裏闡述下前面那句俗語發生的可能性。

關於精深、激情和伯樂的理解:

1、精深練習

1)一萬小時X精深練習=某方面的人才。任何的技術都是需要重複練習,專注練習多了,技能也就越熟練。就像我以前我媽在家的時候我從不燒菜,偶爾燒燒也就馬馬虎虎。去年下半年我媽回老家後,必須自己燒菜。然後自己主動琢磨如何燒,現在雖然算不上燒的好,但是至少比以前進步,家人也挺愛吃我燒的菜。

2)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不斷犯錯,不斷在錯誤中總結經驗,會讓自己變得更聰明。生活中處處有這樣的例子。出門老是忘帶鑰匙,那就把鑰匙放在顯眼的位置或出門前再檢查一遍。燒菜時鹽放多了,那下次少放點。生活、學習中做個有心了。

2、激情。激情是保持目標持續完成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動力。很多時候建立一個目標容易,但是堅持去完成卻不容易。只有一直有高昂的激情,做事才能有始有終。

1)家是一個大的能量場,只有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家裏無所不能,孩子的激情才會源源不斷。

2)激情來自於家人,親戚,朋友,一些景或物。所以首先家長自己要建立目標,保持激情,帶動孩子的激情,然後要多帶孩子結交正能量的人,多去外面走走看看。

3)激情通過鼓勵,讚美孩子的努力,讓孩子產生自信。自信也是激情的來源。

3、伯樂。伯樂可遇不可求,要靠自己的福分,能量場。做一個有能量場的人,勤奮學習,端正態度才能吸引好的伯樂。伯樂有四大優勢:知識矩陣、洞察力、精準表達、威信。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位伯樂,所以也應該具備以上的優勢,如果沒有,那就加快步伐去學習。

就像書中所説“天才“的產生是由“精深”“激情”及“伯樂”這三項要素相互融合的一個結果,缺了一項就會減慢這個過程。精深、激情和伯樂三者是相乘的的關係,精深需要時間和毅力去完成,激情只需要自己轉念就能改變,而伯樂確不容易得。只要其中一項提高哪怕一分,結果也會提高很多。

所以20xx年我想提高的就是“激情”,增加自己的能量場。而下月踐行的一點是“伯樂”的三段式教學:告知正確如何做;讓孩子模仿,然後發現錯誤並模仿孩子的錯誤動作;最後再示範正確動作。

閲讀書籍的心得3

從前,我常常覺得幸福總是屬於努力奮鬥後獲得成功的那一刻,卻只在乎奮鬥,忘記了什麼時候幸福才會降臨。現在,我終於明白,幸福與奮鬥相伴,在努力的過程中,幸福已經圍繞在我身邊,而不是在特定的某個時刻經過什麼特別的儀式,經上帝的批准説現在幸福已屬於你了。我所想的幸福太隆重,在自己眼中看到的只有困難,煩惱,辛勞而忽略了自己應該時常去感受幸福。其實苦難與幸福是相伴的,誰説苦難之中就沒有幸福?只是我們太“重視”苦難,認為幸福一直會在那兒等我們,可是幸福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的。

在預報有暴風雨來臨之前,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閉緊窗户,而不是打開窗户去欣賞暴風雨來臨之前難得的夜色美境呢?為什麼不及時體會這一刻的幸福呢?那時人們一定在想,等暴風雨過後再欣賞也不遲啊,可暴風雨過後,人們又在收拾破壞的家園,又會有新的煩惱,而此時,幸福又已經不知不覺的溜走了,是這樣的無聲無息,是這樣的不留痕跡。

由此看來,幸福真的需要提醒。一個人忙忙碌碌一生,臨終的時候唯一的遺憾是沒有感受過幸福,這難道是上天的不公平嗎?不,這是因為他自己不懂的把握幸福,不懂得提醒幸福,一個樂觀的人,是因為他懂得把握幸福,即使他失敗惡劣,遇到了挫折,但他仍然快樂,因為他時常提醒幸福,他知道了通往幸福的'密碼。

快節奏的步伐,讓許多人都感受到了壓迫,緊張,可是幸福不會隨之減少,只看你對它是不是有誠意,能不能發現它。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滿載幸福的安逸的夢,可許多人都不敢放飛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放飛吧!讓它時常提醒自己要幸福。

閉上雙眼,讓我們面朝大海,感受春暖花開。

幸福需要提醒嗎?是的,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朋友,同學提醒自己,不要悲觀,不要失望,卻從來沒人提醒自己珍惜幸福!

於是乎,我們整天哀歎生活的困苦與艱難,日子的平淡與無聊,工作的平庸越乏味,情感的冷漠與冰冷,再也評為不到幸福的感覺。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做不幸的人,總覺得別人的日子是南無逍遙自在。

其實,幸福很簡單,幸福很容易。當你看到垂危的病人多生的留戀,難道你不為自己擁有健康而感到幸福嗎?當你吐着疲憊的身子,回到温暖的家裏,捧着母親為自己熱好的飯菜,難道你不感到幸福嗎?幸福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體會,全心珍惜,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閲讀書籍的心得4

這次聽劉憲華“主題閲讀”的課讓我大開眼界,領略了不同的授課方式。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談談我的體會。

1、主題閲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着主題來閲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閲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閲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閲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藴,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題閲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提供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閲讀”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瞭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閲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閲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

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蜕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閲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閲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主題閲題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瞭解這一事物中藴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提供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我的感覺中,主題學習做到了透過一個個小小的主題,讓學生看到的是具體生動的世界。

閲讀書籍的心得5

嶄新的一天開始了,我在做作業時,突然眼前閃過一本書的背影,我好奇地停下手裏的.作業,轉身拿起看了起來。

這本書可有趣啦。我彷彿置身其中,聰明,機智,活潑頑皮的馬小跳帶着我,來到了數學世界。並在這裏解開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例如開空調,天冷了,三家人都開空調,但大家一起開的時候功率大,線路承受不起,因此大家要想辦法解決實際的苦難,大家把難題扔給了馬小跳處理,馬小跳嚴肅而又認真地考慮問題,並又做了實際的考察,最後合理解決了大家的問題。原來空調在同樣的功率下可以計算出它的用電量,4台空調是一樣的功率下,假設3台空調同時開,每天可以開24小時,用電量等於24×3=72小時,現在平均4台空調上,每台可以用72÷4=18小時。我覺得好有意思。

這本書我喜歡,他把數學知識寓於故事中,讓我既讀了故事,又學會了知識和道理。

閲讀書籍的心得6

《國小語文教學》雜誌已陪我走過4年教學生涯,四年時間我拜讀了48本《國小語文教學》,每一期的雜誌緊跟時代變革,聚焦教育核心理念,深度剖析教材,呈現各個專家教育教學智慧。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內化知識的最好方法是踐行,借鑑書中的理論,結合個人教學實際從以下幾方面突破:

一、教材教法之閲讀教學之優化閲讀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閲讀能力,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選擇有針對性的策略幫助學生開始閲讀、愛上閲讀。

通過引導對比閲讀,提升語用能力。例如:在教學統編本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時,我帶領學生展個開對比探究閲讀,所選擇的對比文本就是《日月潭》和《葡萄溝》並設計提問,希望可以觸動學生的的對比思維。“這三篇文章都是生針對自然景觀而進行的描寫,但是它們之間存在異同,你能夠發現這些異同嗎?”之後學生便在問題的引導下,分別立足於表現手法以及結構特點等不同的維度展開分析,嘗試發現其中的不同。

在閲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評性思維,在想象畫面中感悟體驗,讀出詞語的“新鮮感”,從聯繫實際生活開始,注重閲讀教學中的高階思維。

二、習作教學,讓寫話訓練呈現精彩

提升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以活動為支架。我們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在設計活動時緊扣生活,從學生的生活中取材。例如我在教學《雷雨》時,拍攝了一些生活中下雨的場景,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圖或一段視頻來讓學生寫話,學生在表達中,流淌的是充滿童年的語言,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素養。

巧用文本,讓小練筆落在實處。低年級的詞語模仿為練筆的主要內容,中年級練筆的着力點在段落訓練上。高年級練筆指向感受語言特點和佈局謀篇。

三、古詩文誦讀重在體驗

古詩文教學在國小階段是重點也是難點,《國小語文教學》中提到古詩文閲讀重在體驗的觀點我很贊同。要豐富讀的形式、重視情境體驗、在生活中運用這三個維度。要做到豐富讀的形式,在朗朗上口中熟讀成誦。注重情境體驗,在情境交融中感知意藴,

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在活學活用中深化認知。緊扣畫面,洞察古詩美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細讀詩歌就會發現詩人對畫面的描寫與勾勒,鼓勵學生運用思維轉換的方式,藉助景物感知色彩,形成色彩聯動之美。

教育在路上,教育在不斷的實踐中前行,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值得老師深思與研究突破,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常這樣要求自己:讀中識字;通過閲讀學習寫作,即讀寫結合:結合閲讀進行口語交際練習等。在聽説讀寫四項任務中,閲讀的中心地位不可動搖。

第二,我們語文教材主要是閲讀教材,聽話、説話、寫話沒有獨立的教材。

第三,閲讀課時佔絕對優勢,超過70%。

我曾在別的教授講座上聽到或雜誌上看到國外的閲讀教學,似乎都是以學生的自主閲讀為主,學生在教室裏或到圖書館、閲覽室裏自主閲讀,不少人也大肆宣揚,似乎西方經濟發展迅速、學生創造力強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他們的那種閲讀課,是指使用分編型語文教材的閲讀教學,在紮紮實實訓練語言基礎知識的課程之外,他們的閲讀課的確有聲有色,的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創造性閲讀為主。最值得關注的其實是他們閲讀課中方法論思想的滲透。我們都知道,掌握了規律,掌握了方法,方能事半功倍,而分編型教材使用國家的這種思想在閲讀課中體現得非常具體、鮮明。比如美國閲讀教學中的小型課,就是很鮮明的例子。課堂教學的目標不是解讀文章,而是交給學生掌握閲讀的方法、技巧。如一年級的課題《怎樣理解不認識的詞語》,五年級的課題《如何解決閲讀中的疑問》,都是着眼於閲讀策略的教學。學生學到的這些策略性知識,可以廣泛地運用於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在今後的工作中也經常用到。

看看外國的課程設置、課程目標的.確立、教材的編寫,如美國的閲讀教學不僅給出了達成的目標,而且非常具體地給出了每學年學生閲讀進步的測量方法和時間,還非常具體地舉出了檢測目標達成的具體表現,再對比我們自己的教材、課程、目標,最比覺得缺陷越多,我們的閲讀課完全是取決於每個老師自己對教材的瞭解程度,但這些都不是我們普通老師所能改變的。既然不能改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那就只能改變自己。現代語言學認為:兒童語言的發展是在活動中獲得的,是兒童生理成熟和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在其與外界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獲得的。對於我們自己而言,幾乎所有的閲讀技巧、策略都是自己在長期的閲讀中摸索出來的,既不成體系,也不見得完全科學,很多時候閲讀方法甚至還很原始。所以我們應主動積極地提供能激發和支持兒童有意義的語言使用的情境,讓兒童從使用語言中學習語言,從説話中學習説話,從聆聽中學習聆聽,從閲讀中學習閲讀,從習作中學習習作。我們在平時的閲讀課中,教學目標要單一,從學生的疑問入手組織教學,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這樣我們在講讀課文環節中教學目標就能夠集中,教師無需再去考慮如何結合講讀安排、聽説寫作和語文知識教學等內容,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也使得閲讀教學的複雜程度大為降低。同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操作相對簡單,還避免了什麼都得管,結果什麼都管不過來的尷尬局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我們在吳教授的《外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這本書的思想引領下,以學生為中心,着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跳出廬山,遍覽羣山,方能更好地領略廬山的景緻。

閲讀書籍的心得7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曆的奇書,不同的人看它都定會有不同的收穫。文學家獲取了經典的詩詞和巧妙的寫作手法;醫學家獲取了大量的中醫藥方;歷史學家獲取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它留給世人太多的東西,以至不管哪個人讀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穫。

紅樓夢中人物繁多,但我認為當以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為最重要。因為這三人感情的演變是小説的主線。有一種説法是寶釵贏得了婚姻,黛玉贏得了愛情。我對此持肯定態度,而寶玉呢他贏得了什麼僅是那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一走了之嗎不!他獲取的是那段帶有苦味的美好回憶。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古代經典文學名著,有關的生活背景和寫作意向,後人有多種觀點。曹雪芹從紅樓夢所獲取的是對當時政治生活的發泄,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在歷史長河中文學領域內留駐的不可磨滅的一頁。

對我這個中學生而言,從中獲取的是大量的文學積累和生命體驗。

當讀到林黛玉葬花時寫得那句“試看春殘花濺落,便是紅顏老死。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時,我感到了時間的緊迫,知道了“少年不知勤學早,今日不搏待何時〞。當讀到“憶女襄生之昔,其為質那麼金玉缺乏喻其貴,其為體那麼冰雪缺乏喻其潔,其為神那麼星月缺乏喻其精,其為貌那麼花月缺乏喻其色。〞時,我驚歎於筆觸的優美,品嚐到了文學營養的甘甜。當讀到“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女兒獨處閨樓,楊柳依依,滿面憂傷的畫面。

而對於整個世界,它留下的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紅學〞研究早已成為世界性的學問,它像一卷清明上河圖,展現了那個時代中國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它也像李杜的詩篇給人以美的享受。

相信將來的人會從中獲取更多更多的東西。唉!説不盡的紅樓夢,道不完的曹雪芹。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曆的奇書,不同的人看它都定會有不同的收穫。文學家獲取了經典的詩詞和巧妙的寫作手法;醫學家獲取了大量的中醫藥方;歷史學家獲取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它留給世人太多的東西,以至不管哪個人讀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穫。

紅樓夢中人物繁多,但我認為當以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為最重要。因為這三人感情的演變是小説的主線。有一種説法是寶釵贏得了婚姻,黛玉贏得了愛情。我對此持肯定態度,而寶玉呢他贏得了什麼僅是那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一走了之嗎不!他獲取的是那段帶有苦味的美好回憶。

對我這個中學生而言,從中獲取的是大量的'文學積累和生命體驗。當讀到林黛玉葬花時寫得那句“試看春殘花濺落,便是紅顏老死。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時,我感到了時間的緊迫,知道了“少年不知勤學早,今日不搏待何時〞。當讀到“憶女襄生之昔,其為質那麼金玉缺乏喻其貴,其為體那麼冰雪缺乏喻其潔,其為神那麼星月缺乏喻其精,其為貌那麼花月缺乏喻其色。〞時,我驚歎於筆觸的優美,品嚐到了文學營養的甘甜。當讀到“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女兒獨處閨樓,楊柳依依,滿面憂傷的畫面。

而對於整個世界,它留下的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紅學〞研究早已成為世界性的學問,它像一卷清明上河圖,展現了那個時代中國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它也像李杜的詩篇給人以美的享受。

相信將來的人會從中獲取更多更多的東西。唉!説不盡的紅樓夢,道不完的曹雪芹。

閲讀書籍的心得8

看了《自身健康促進》,受益匪淺,感想頗多,現談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家長普遍重視孩子教育的今天,教師這一職業越發顯得神聖,然後"辛勤園丁"們常年過重的工作壓力,也是他們心理即生理疲憊不堪。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係複雜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社會環境也日趨複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而作為一名教師只要自己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快速發展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每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緊張狀態。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泄可以從"身"、"心"倆個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適當的環境下放生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可以寫信或者打電話。"身"方面如鍛鍊身體,縱情高歌,逛街購物,還可以出門旅遊,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前面曾討論過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身體健康能促進心理健康,因此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生理疾病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過教師在體育鍛煉時應注意量的問題,不要適得其反,因疲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所以教師要堅信自己決定的合理性,並保持充沛體力,要培養自己的自制性,學會自覺靈活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懶惰、恐懼、緊張、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緒的干擾。更好的釋放壓力,全面促進身心健康。

閲讀書籍的心得9

戰火紛飛的年月已經過去,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幸福歡樂的時間中。然而,我們卻要牢記那些為了祖國將來而犧牲的烈士們,當我翻開《紅色少年的故事》時,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氣概,更是深深地被他們捨生取義的愛國情懷所打動。

書中記錄着很多年紀不同的少年,經受不同的愛國英雄。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劉胡蘭。劉胡蘭誕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從小就由於對萬惡的.舊社會不滿,而對革命事業佈滿了熱忱與憧憬。當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時,她雖是被捕人員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但她卻用弱小的身體,強大的精神力氣從容不迫地去承受敵人殘酷的刑罰,寧願犧牲自己也不情願出賣革命。最終,年僅十五歲的劉胡蘭為了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需要多麼大的精神力氣!我們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時,不能遺忘這是很多位像劉胡蘭一樣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應當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風貌去面對將來。

現代社會的建設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團結奮鬥的精神,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月,有那麼一羣為了革命事業同甘共苦,浴血奮戰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時期,黃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沒的少年武裝紅色少年先鋒隊。他們都是由窮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膽子大也特別地團結,他們平常每天進行操練,當敵人攻擊時,他們總是團結一心、奮勇反抗,真是人小志氣大。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月不需要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但我們需要做的是,努力學習學問,團結在一起共同為祖國的進展而努力。 書中還有少年英烈歐陽立安,抗日小英雄楊來西,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王華等英雄。在他們那一段段已經逝去的光輝歲月中,是中國少年對歷史的吶喊與對將來的盼望,我們應當在這最漂亮的時代中,繼承少年英雄們的遺志,做一個樂觀向上,不斷開拓的好少年,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漂亮。

閲讀書籍的心得10

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在物質的擁有上被世人輕視,但我們一定要在精神的擁有上讓世人尊重!“過一種幸福完好的教育生活”,我想:教師的幸福感也應該就在這裏吧!

要想讓學生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防止思想上的短視行為。我們不能只是流於行政執行,只是為了完成學校或者某一部門下發的任務,而在思想上對於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根本的認識。

就一節課而言,我們大多數教師在開學初沒有詳細的給學生講清自己課堂上的要求,或者沒能在以後的課堂上去詳細落實這些要求的執行情況,而是進了課堂就開始急急忙忙講課,永遠只是在做一個忙繁繁忙毫無頭緒的教師,無視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重要,殊不知我們只有勤“磨刀”才能快“砍柴”;這種“磨刀”看似繁瑣,但對你的教學生活是必要的甚至是缺一不可的;要不然,作為教師的你將會永遠生活在學生的壞習慣帶給你的陰影中!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僅僅只是盯着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我們更應該把目光放長遠,把考慮進展得更深化一點,試想想:我們認為可有可無的國小一年級入學前兩週的入學教育,中學、高中、大學進校前的軍訓,其目的都是在有意識在對學生進展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既然這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在思想上重視不在行動上落實養成教育呢?

同時,作為教師,我們又應該把目光放近一點,有道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的學生連走路慢步輕聲、不隨手亂扔垃圾、不在公眾場所大聲喧譁、懂得見了教師主動問好、明白在集會時保持安靜是對教師的一種尊重等等這種一個“小屋子”都不能清掃乾淨的行為都不能做到,將來怎麼可能成為“掃天下”的人才? 有這樣一個哲理故事,有一天,一位哲學家帶着他的弟子們來到原野上最後一課。哲學家説:“你們已經不用再學什麼了,這裏有很多雜草,而我想要知道除掉這些雜草的`方法,這就是我的最後一道試題。”

弟子們面面相覷,他們知道教師一直在研究深奧的真理,因此乍一聽到如此簡單的問題,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辦。片刻後,其中一個弟子率先答道:“用手拔掉就可以了。”另一個弟子説道:“利用鋤頭的話會更輕鬆一些。”最後一個弟子的答案更加簡單:“燒掉就可以了。”

哲學家靜靜地聽完他們的答案,站起來説:“課上到這裏,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後再來這裏相聚。”

一年中弟子們用各種方法除去了地裏的雜草,可過不了幾天草又長了出來,反覆幾次草都不能徹底除乾淨。一年後,弟子們帶着疑惑再次相聚,發現原來的地方不再是雜草叢生,而是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教師只想告訴他們“假設想除掉雜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種上莊稼。”

同樣我想説的是:我們要想改掉學生的壞缺點,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培養他們的好習慣!

閲讀書籍的心得11

在得知我將成為一名國小教師後,畢業之際我的導師贈給了我一本林崇德先生的《國小生心理學》,一直到近日我才把這本書讀完,受益匪淺。國小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個時期正兒童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個性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德才兼備的21世紀的人才,就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規律,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探討國小生心理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所關注和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以下是我的讀書心得:

1、國小時期成就和讚賞十分重要。著名兒童學家埃裏克森曾把人生的不同年齡分成了八個階段,而國小時期恰好處於第四階段:童年期。在這一階段的'孩子主要的任務是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體驗着能力的實現。簡單來説就是,當孩子進入學校學習時,第一次接受了學習賦予他的任務。為完成這些任務,孩子就必須勤奮學習,但同時又會害怕失敗,這一階段如果孩子在學習上不斷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動中也經常受到他人的獎勵,就會變得越來越勤奮,但是如果孩子在學業上屢遭失敗,在目常活動中也常遭成人的批評,就容易形成自卑感,從而會對孩子之後的學習和工作產生影響。

2、國小時期學校教育十分重要。在孩子的這一階段,他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也在這個時候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父母變成了教師和在學校的經歷。在這個時期,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幫助孩子,歷史上許多個優秀人物的內心火焰,都是由這一時期的老師所引起的。這一時期的教師以及同伴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3、孩子的發展具有一定規律型,成長是從不成熟到成熟的不可逆過程。在國小時期的孩子,無論是認知、注意力、記憶還是其他的各種能力都處在發展期,與成人有着較大的差距,而正是這種不同,造就了孩子這一時期的特點。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授知識,尊重和包容並指導孩子的不足,耐心的等待孩子慢慢長大,鼓勵期待和支持孩子,這才是更重要的部

以上是我的讀書心得,對孩子探索還有許多的路要走,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探索,繼續努力,用真心感染每一位學生,用愛對待每一位孩子!

閲讀書籍的心得12

暑假裏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論製造教育》,受益頗深,這本書匯合了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理念的精華,從“教學做合一”,“製造的教育”,“製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方面,集中表達了陶先生教育理念的精華。對於我們教育工有積極地指導意義,特殊是其中的一篇《製造的兒童教育》,令我印象特殊深刻。

本文中説道,製造的兒童教育,不是説教育可以製造兒童。教育是要在兒童自身的根底上,過濾並運用環境的.影響,以培育加強發揮這製造力,使他長得更有力氣,以奉獻於民族與人類。我們曉得特殊是中國小孩,是在苦海中成長的。我們應當把兒童苦海製造成一個兒童樂園。讀到此處,不禁令人感同身受。現在有很多學校靠犧牲孩子的時間來換取所謂的“成績”,這就失去了讓兒童體驗學習樂趣的時機,養成無意製造的傾向,等這樣的孩子長成大人時,就不知製造為何物了。那是多麼悲傷的一件事啊!

在説到如何培育孩子的製造力時,陶行知先生説到了三個方面:

(1)需要充分的養分。他説孩子的體力和心理都需要適當的養分,這個是製造的前提條件。而這個都是要我們學校和家庭共同合力去努力的。

(2)需要建立下層的良好習慣,以解放上層得性能,才能從事於高級的思慮追求。

(3)需要因材施教。陶先生用的比方特殊貼切,易懂。

他説,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育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育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育兒童的製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熟悉他們,發覺他們的特點,而予以相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並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多麼形象的比方啊,我們的學生就是陶行知先生筆下的植物啊!只不過品種還要簡單,所以對於我們園丁來説工作的更加簡單,難度更加高,就更需要我們現代教師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以適應自己對各式各樣植物的培育需要。

陶行知還特殊提出,我們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人,要成為兒童中的一員,擁有一顆赤子之心,這樣才能真正熟悉到兒童的力氣,敬重兒童。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首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用陶行知的創新理念指導我們的實際教育工作,從本職工作做起,仔細對待每一位學生,仔細對待每一節課,以真正的創新理念去開拓教育的新天地。

閲讀書籍的心得13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假期之中,我閲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我們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料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

一、實施愛的教育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後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裏,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後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温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實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動態的,隨環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裏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麼做。就怎麼學,就怎麼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繫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的建設、國家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外,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目,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學生們自編小報,自己寫稿,自己設計版面,幼稚的作品中體現着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儘可能好的實效。

三、實踐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後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造的教育理念,成為敬業愛崗、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創新務實的教師,為培養學生成為“真人”,並具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認真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採用的做法是: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從書本和試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去看社會、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閒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做事情,做到“學做合一”;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從“只聽不思”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學會思維;解放學生的嘴——給他們説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解放學生的空間——除了課堂學習,還引導他們走向課外,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給他們廣闊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永恆的課題,是創造型教師及專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

閲讀書籍的心得1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一句名言。是呀,人的一生是離不開書籍的,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知識,而且還讓我們認識社會。今年暑假,我已經讀了好幾本書了,尤其是《美文閲讀》讓我回味無窮。

《美文閲讀》是一本集古今中外優秀的景色、童話、詩歌和神話傳説等,以“愛”為中心,貫穿了善良、勤奮、堅持、珍惜、感恩等陽光主題適合少年兒童閲讀的`優秀書籍。或許它比不上《格林童話》的有名,也不能和四大名著相媲美,但卻把我深深吸引。其中故事“十年,我們來變個魔法”講述了爸爸為了女兒能快樂的生活,在臨死前把告別變成了一場遊戲,讓愛深深埋在心地;故事“劉姥姥進賈府”,讓我們在哈哈大笑之餘,有點心酸;故事“鉛鑄的鴨子”則講了一艘軍艦內部設施齊全,但卻不能下海。讓我明白違背事物的根本出發點和規律,將一無是處。

讀完整本書,有時讓我高興、有時讓我悲傷、又有時讓我激動,有時讓我沉思。它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道理,我會讓這些道理永遠陪伴着我度過一個個人生過程,讓這些道理滋養我的身心,淨化我的心靈,讓我在今後的道路上飛的更高更遠。

閲讀書籍的心得15

“為無為”就是以“無為”的心態去做事。就是沒有特別強烈的企圖心,不是為了我獲得什麼什麼去做事,我放輕鬆,輕裝前進,放下企圖心去做事,反而會做得更好。“事無事”,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以“無事”的心態去做事,這樣做事情結果反而做得更好,境界更高。“無味”,可以解釋成樸素和本真的心態,你以這種樸素和本真的心態去體會人生的話,那麼您的人生一定會體味出更多的精彩來。所以,消除企圖心,輕裝前行,凡事盡力而已,這樣收益反而越來越多,境界也會越來越高。

老子講的意思是,把小事當作大事去做,把細節當作重要的事去做,把少的東西當作多的東西去做。也就是説,你看着那東西少,你覺得任務很小,但是你把它當作一個重要的、一個特別多的事去認真去做,這是做事的具體方法。這其實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真理,也就是説,每一個有所成就的人,他莫不是把這小事做好了,不斷提升積累,然後最終成為高手。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就是這個道理。我在工作中是,遇到這樣的一位上級機關的領導,雖然他並不懂林業,但每一件事不管我們的認為重要或者不重要,他都很認真對待,都當作重要的事情來做,或者來要求我們來做,結果他始終把工作做得好好的。

孔子説“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而老子説“以德報怨”。後世就為這個問題開始爭論了,爭論到底老子高明還是孔子高明。其實這是沒有搞清楚兩者講話對象到底是誰。老子《道德經》寫的是管理的內容,是給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寫的,所以,在當年老子這些東西都是治國的內容。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是公司的最高領導,下面的員工由於種種原因有怨言,那麼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應該怎麼辦?難道馬上以怨報怨,與員工鬥爭,甚至開除員工嗎?長期這樣做肯定不合適,那樣的話你的公司可能很快就倒閉了。作為領導,應該反思自己的管理問題,主動感化員工,解決問題,繼續給予恩惠,讓員工成為一個善人,這就叫“抱怨以德”。孔子講話對象基本都是老百姓,普遍人。對於普通人不能用領導者的標準要求他,而是要求堅持“以直抱怨”的道德底線。“直”就是公平、正直,譬如起爭執了,要裁決,上法院,這是“以直抱怨”。老百姓之間能保持一個“直”,一個公平這就非常好了。

另外一個角度,強者對於弱者“以德報怨”,顯示出強者的氣度、格局。譬如,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藺相如是相國,大權在握,但面對廉頗的.挑釁主動避讓,這是以德報怨。廉頗知道真相後也被感動,負荊請罪,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平等的雙方只要“以直報怨”就行,社會顯得公平。而弱者對於強者説“以德報怨”,那是自欺欺人的懦弱行為。譬如抗戰勝利以後,我們不敢向日本索賠、不敢到日本駐兵、不敢管轄硫球羣島,都是一種懦弱行為,美其名為“以德報怨”,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與“以德報怨”相對應的是“以怨報德”。你一直做好事,可反被別人埋怨,被別人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一個家庭裏兄弟姐妹幾個人,最小的是兒子,前面都是姐姐,這家裏面就讓姐姐無休無止的去為弟弟付出。姐姐家裏邊省吃儉用,把在外面打工賺的錢,全都往家裏匯,弟弟基本上不幹活,但是家裏面父母認為這是應該的。就算這樣無休止的付出,一遇到事,還責怪姐姐,這就叫"以怨報德"。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你只要少付出一點,你就是對不起我了,你就傷害我了,我就跟你沒完。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堅持的原則就是,第一,我們該做好事,還要做。千萬不要因為別人沒有回報,甚至回報不好我不做了。第二,要反思做好事的方法了。為什麼我們發出善的信息,回饋的卻是惡的東西?説明幫助的方式有問題,要調整方式,冷靜一下、反思一下,換一種方式。“大善是小惡”,“升米恩,鬥米仇”,等等都是相同的道理,做好事善事也要得法。做好事不當,也可能害人害己。

“圖”是圖謀,要去做的事。中醫講治未病,這是《黃帝內經》裏的思想,意思就是別等到有病了再治病,有病了再治病相當於要去打仗了您現拿錘子砸兵器;渴了您現挖井,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打提前量,我們要學會禦敵於戰壕之外。真的到大病爆發出來了,這時候醫學往往力不從心。

細節決定一切,好的壞的都是取決於細節。簡單的道理往往被忽視,細節上的高標準嚴要求是成大事的關鍵。老子告訴大家要做好工作,從細節上開做,從細節開始、點滴做起,這是修行的方法。有人認為,“無為”是老子希望大傢什麼都不做,清空自己,放下一切,什麼都不做就是“無為”。這是胡解,把《道德經》解偏了。實際老子説“無為”是對自己的,對於自己的慾望,那種需求;對大家要“為”,老子講“為大乎其細也”,明顯是要“為大”的,希望做出大事的。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您要做一個很宏大、很了不起的事,先不要想着這麼宏大的事情如何做,而是隻把它當成你的努力方向。而只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一步一步把細節做好,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過一段時間以後,您回頭一看,您原來所期望的目標其實早已完成了。一個人怎麼做才會成功?你只要按以下三點去努力,肯定會成功。第一,你的事業是對眾生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壞事,這是方向。第二,你對它有興趣,做這事感覺到快樂了,然後認認真真去做。第三,你能夠堅持下去,願意堅持十年。如果你能夠做到以上三點,你肯定能夠有所成就。

凡是容易輕諾的人,因為他看輕這種承諾,他覺得承諾可以隨便給,很簡單。如果您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更容易“寡信”。如果許下了諾言,那麼不管再小的一件事,都一定要做到。把每件事都要當作難事來做,不要輕視任何一件事,不要貪多,這樣做事才會沒有困難。

標籤:書籍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