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

第一次接觸心理課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個學期的時候。我想學校可能是為了減小大學生學習與心理的壓力,為我們排解心中苦悶與壓力才開設了這門課程的。自認為心理還比較康健的我,聽完課後我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和需要變更和疏導的地方。從那時開始接觸心理學,同樣也開始慢慢了解心理學。心理健康課為現代的大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擇業觀、愛情觀、價值觀提供了條件。

認真回想一下,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會適應問題往往會導致衝突和矛盾,而這些衝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的話,就會演變成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現代大學生都是經歷了殘酷的大學聯考,倍受大學聯考的毒害。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大學聯考中取勝,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家長的過度呵護,學校的硬式教育,是我們缺乏生活經歷,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問題,總不能很好的處理解決,出現心理問題也不能正確的疏導,以至於出現心理疾病。這只是冰山一角,廣泛的説,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是人們產生了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從而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焦慮感,各種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失衡。心理將康指個體能夠適應發展着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

俗話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能夠參加20xx年xx月份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我覺得非常的榮幸。自己先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不是很瞭解,通過這二十多天的學習和交流,在聽了幾位名師們獨到的見解和講座,受益匪淺,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對自己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也找到了一些解決策略。尤其是聽了李明軍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綱要》的分析之後,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意義重大。對於問題頻出的國小生來説,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就此淺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國小生處在兒童時期向青少年時期的轉折,像我校中大部分學生是外來工,父母離異,家庭貧困,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通過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健康不僅指身體上的,而且是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感受與他人的關係,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能平衡過去,最終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作為一名國小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做到:

(1)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的環境,一個和平,積極,温暖的學習環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現。

(2)在教學中,有效的使用“成功教育”原則。使學生從被動教育走向自我教育,從他律走向自律,使學生由自卑自棄走向自強與自信,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感到學會,讓學生今後用得上,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悦。

(3)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輔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

學習態度。學好文化知識,長大了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二、作為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是否健康,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通過這次培訓,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知道了要用一顆博愛的心去關愛每位學生,從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出發,嚴格要求自己,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成為學生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通過對個別典型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也瞭解了一些解決策略。所以我們自己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情緒,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所以一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他們會在教師的感召下,表現出興趣,體驗到愉悦,充分的展現自我,並表現出對教師的愛戴和尊敬。教師也從而實現了“教書育人”的目標。

(2)樂於為工作奉獻,培養自己的多種興趣與愛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3)要善於調節自身對工作的倦怠。在面對學生時要關愛學生,真誠自然,多聽少説,不要無故打斷學生的話,,站在學生立場,捨身處地瞭解學生。在面對同事時,要給予別人真誠的讚美,重視互動關係,彈性處理問題,控制與疏導情緒。

(4)瞭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瞭解和掌握青少年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個性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點,自覺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為提高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奮鬥。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感受到的是情感,真實的自我,留下更多的是感悟與思考,只能在以後的工作中,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使學生了解自我,欣賞自我,在自我賞識的環境下生活,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

前幾天,進修校組織我們聽了方方教授和兩位縣優秀班主任關於教師心理健康的培訓講座,我獲益匪淺!下面就自己的感受和查閲的資料談談體會:

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僅有利於教師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而當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我認為教師心理健康有以下益處。

1、有利於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關係極為密切。一方面,一個人的生理健康水平會影響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軀體性疾病、生理缺陷會給人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狀態帶來負面影響,使人產生焦慮、憂愁、煩惱、抑鬱等不良情緒,影響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際關係的和諧。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響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養健康的身體。例如,樂觀、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態有助於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襲,從而促進身體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長期的過度焦慮、憂慮、煩惱、抑鬱、憤怒,會導致生理上的異常或病變,引發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佔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説是主要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與情緒有關而呈現身體症狀的軀體疾病。人是一個生理和心理緊密結合的有機整體,精神和軀體在同一生命進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與情緒聯繫密切、由植物神經系統支配的器官系統更易患這種疾病。

2、有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高會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機能都得到正常發揮,從而有助於提高工作的效率。

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觀地評價、自如地應對客觀環境,其心理傾向和行為與社會現實的要求之間的關係基本上協調。個體與環境能取得積極的平衡,就能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矛盾和處理問題,也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會因偶爾的失敗而喪失信心,其工作和學習效率必然優於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於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還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它也影響着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學生認同的楷模,在師生日常接觸中,最能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師能通過教學歷程影響學生,使學生的心理也健康發展。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4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隆重的心理健康遊戲。遊戲可好玩了。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遊戲是同舟共濟,剛上去的時候很簡單,但是,到最後只剩下一塊泡沫拼板了。我們互相抱在一起,不讓對方倒下。終於結束了,我問阿姨:“我們贏了嗎?”阿姨説:“你們贏了。”我們立刻歡呼起來。我還用票卷換了一盒飛行棋。

現在有許多的事情影響着我們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最近接連發生的校園的慘案、如今的升學壓力……無時不在影響着我們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現在就讓我們來討論討論國小生的學習壓力。

我認為應該不要分什麼名校,如果説哪個孩子上的是名校,就認為他很好,説他將來一定有出息。而恰恰相反的,如果哪個孩子沒上名校,就認為他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這是肯定的嗎?我們常看到一些高智商的犯罪,犯罪分子不就是人們心目中從小長大的小天才嗎?而沒擁有知識淵博的人,不也照樣成為英雄嗎?因為有了什麼名校,父母都希望我們將來有出息,也不管我們願不願、適不適合,給我們報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我們國小生的週六、週日已經成了正常的上課時間,讓我們沒有了屬於自己的休息和娛樂時間。雙休日也成為了我們國小生痛苦的兩天。好希望不再有什麼培訓班,還給我們自己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過一個愉快的週末。

我們沒有了壓力,學得輕鬆,成績一定更優秀。

① 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機能迅速發育成熟的時期,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就是及時地針對性地施以教育,對症下藥。使學生知道什麼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學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② 有利於學習、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對於學習、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對競賽技能的發揮更為重要。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氣蓬勃,開朗樂觀,學習和工作就有勁,效率就高。而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慮過多,不能集中精力於學習和工作上,既影響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礙創造才能的發揮。

③ 有利於智力與個性的和諧發展。

心理健康對於促進人的智力與個性和諧發展,發揮人類最大的聰明才智,對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處在智力發展成熟和個性形成時期的中學生尤為重要。一個人重視心理健康,可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更好地發揮大腦功能,有利於開發智力,充分發揮各種能力,有利於個性的和諧發展。

④ 有利於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發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會注意防止和消除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以防止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數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積累逐漸形成的。如果發現學生有了心理病變的苗頭,就及時採取適當措施,使它在量變過程中得到以終止和消失;如果確實患了心理疾病,應及早給予積極的治療,使之儘快恢復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5

當今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21世紀是競爭的世紀,教師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時期的挑戰,堅持健康的心理尤為重要。教師要幹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教育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很難假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我的收穫很大。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堅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也要堅持心理健康,而這個問題一直是被我們大家疏忽的。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由誰給解決呢?教師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對等,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迷惑和壓力。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級同事,又和自己的服務對象終日在一起工作。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着領導他們成長的重擔。那種八小時以外時間還在為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精竭慮的事情,是不做此項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做教師根本就是一個累身更累心的活計。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盛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有材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資,俗稱“快樂物資”——會讓人們放鬆,高興。

二,要有知心朋友。時常和他們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對於平時假期少的教師,可以選擇鄰近的地區遊覽,逛逛市區,或者去故鄉有名的景區遊覽。當然。教師的兩個長假是你放鬆自己調節情緒的最佳時間。

四,照顧好家庭。什麼都不順利的時候,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永遠不要試着只顧大家,不顧小家。最後的可能是會失去兩個家。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浮淺,一點建議僅給同行們參考,當然,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器重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盼望我們都能堅持開闊的心情,良好的心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6

總以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態放正,身體健康而已。卻不明白《xx教育》對於人們如此重要,異常是做教師工作的。

學習了《xx教育》,懂得了改善自我的心理健康狀況,不斷地釋放自我,從而去了解對方的心理,協調自我的人際關係,是自我得到身心的正常健康發展。

學習了《xx教育》,是我覺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必須從學校入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師不僅僅是學科的學員,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這樣一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教師的心理健康要保證。其中,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必須具備一是熱愛教育事業,勝任教學工作;二是有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三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四是較強的環境適應本事,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着學生的心理健康,還影響着自我扮演的主角。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的心裏健康必須處於較高的水平。

並且,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是正確的選擇,可是要落實到實處。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的選擇和佈置,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能表面化。學校的成人教育應定期培訓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做好學生生活、學習的心理健康保障。

學習了《xx教育》,我明白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有雙重方面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不但對教師的自身有影響,對學生的影響更大,直接影響着學生性格的發展。教師的情緒不好,就會影響課堂效果;教師的失誤確定,學生會產生對抗和偏激的習慣,構成心理障礙。

學習了《xx教育》,我也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是帶有的指示性説教,而是強調學生的體會和交流,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當常抓不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滲透到其他學科之中。僅有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證了,才能改善家庭關係,提高師生和諧的關係,從而促進學生的其他知識和技能的發展。

我作為一名教師,我慶幸自我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及時的提高了自我的心理健康知識。本人真的是受益匪淺啊!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7

20xx年的4月22日至4月26月我有幸參加了涼州區教育局組織的清華偉新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遠程培訓。在此期間,學習了專家的專題講座,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到了學校心理健康發展的概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實施途徑和方法,為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在這次培訓中,我們全體學員和老師都普遍產生共識:通過培訓在思想認識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都很有幫助。本次培訓時間雖然極其短暫,卻撬開了我們廣大教師的心靈之門,為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瞭解自身,完善自我的平台。

在這次培訓中,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感受頗多。我將本次學習的感悟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要。

通過本次培訓,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無到有,從淺到深。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

世界衞生組織把人的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精神病學者麥靈格是這樣定義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只是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滿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範,而是需要三者俱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鋭的智能,適於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也就是説,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的社會適應能力,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標誌。這也表明在教學中只講生理衞生是不夠的,對學生還必須注意心理衞生。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蘇霍姆林斯基説:“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在影響孩子成長的各種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個,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非常必要,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學生,學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

二、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是教師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國小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撲面而來,它比過去的教育教學更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更關注人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更關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更關注學生的尊嚴。這意味着,今後對老師的要求不僅是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應當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為此,教師學習和掌握心理衞生常識尤為關鍵。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積極健康的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保持心理相容。一個學生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於各學科教學中,是開展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隨着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這不僅僅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1、每一位教師在上課時都應該時刻記得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對學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其良好情緒;善於觀察學生情緒變化,及時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樂於學習;發現並表揚學生的優點,尤其是"弱視羣體",更應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不同方式的讚許,鼓勵他們進取。

2、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健康情緒,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四、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學校可以聯合社區等基層組織,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佔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8

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我的收穫很大。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衞生組織宣言近年來一再強調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是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這個問題一直是被我們大家忽視的。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由誰給解決呢?教師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對等,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和壓力。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級同事,又和自己的學生終日在一起。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着指導他們成長的重任。那種八小時以外的時間還在為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精竭慮的事情,是不做此項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教師根本就是一個累身更累心的活計。而社會對老師的認同卻是讓老師不平衡的的。在外地的公汽裏看到一句話:市民應該做到尊師重教。朋友看到了之後説:看你們教師多受重視。我苦笑了一下,説:“市民做不到什麼,社會才提倡什麼的。”因為教師的收入低,部分家長急功近利僅僅關注學生得的短期成績對老師求全責備等原因,教師得不到社會的真正重視,壓力太大。礙於自己的所謂“面子”,普遍的現象是有了心理問題不會疏導又不去找專業人士治療,甚至於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普及的情況下,教師有了心理障礙和疾病卻不自知!積勞成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現在的輿論開始紛紛關注教師的”亞健康”狀態,不僅是身體的,更多的問題來源於心理。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有資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質,俗稱“快樂物質”——會讓人們放鬆,高興。

二、要有知心朋友。時常和他們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對於平時假期少的教師,可以選擇附近的地區遊覽,逛逛市區,或者去家鄉有名的景區遊覽。當然。教師的兩個長假是你放鬆自己調節情緒的最佳時間。

四、照顧好家庭。什麼都不順利的時候,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永遠不要試着只顧大家,不顧小家。最後的可能是會失去兩個家。

以上,是我的體會,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一點建議僅給同行們參考,當然,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9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正人先正己,身教勝於言教。教師不僅要在學業上能為人師表,更應在人格和行動上成為示範。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

面對社會的激烈競爭,教師要學會在競爭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身心素質;通過自身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否則,教師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必然會引起一些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如態度粗暴、挖苦諷刺學生和對學生冷漠等,這些不良的教育行為對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學生具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只有教師具有正確的教育觀,較強的業務素養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必須具備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這就是説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涉及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心理測量學等多學科知識。廣大中國小教師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瞭解和掌握青少年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個性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點,自覺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為提高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奮鬥。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0

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這次能夠參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學習。我感到非常的榮幸。經歷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等內容的學習。經過一天的學習,使自己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是人的各種行為的準則,是個體進行的社會活動思想基礎”。從這個定義上我們就不難看出認知對於人的心理的影響。通過本次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研修班的學習,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從曲連坤老師所講的(心理教師的職責和定位)中我認為,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三、通過閆淑賢老師主講的(教師心靈探索工作坊)的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1

透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好處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我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平等相待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務必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必須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情緒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忙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忙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我必須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證明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忙時,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用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2

長期以來,關心中學生成長的熱點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飲食、身體、學業成績以及升學就業等問題上,忽略了與每個中學生髮展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面對時下中學生問題日益增多,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應引起我們認真重視的一個課題。加大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和造就21世紀人格健全的創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一、中學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大,對挫折承受力差。學習競爭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試,學生心情十分緊張,總擔心考試會失敗,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師、父母的責備,同學的冷眼,產生高焦慮,而一旦真的考試失敗,就立即恢心喪氣,情緒十分低落。“我是學校保送來的,學習不好,我無臉見老師和校長”,“有時真想一死了之”,於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現為焦慮、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和同學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經衰弱等症狀。

2.人際關係不協調。由於學習成績好,常受到老師和家長讚揚,加之是獨生子在家多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識強,人際交往能力弱,不善於處理與同學、老師、父母的關係,顯得人際關係不協調。一些學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學校”,“家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以至於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不能和別人多談”,“我總加入不進同學們的談話中”,“我感到孤獨、寂寞”。這些學生常產生焦慮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於家長、老師對學生的期望質過高,表現出對學生(特別是優生)的缺點看多優點看少,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常因一次考試失敗“老覺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考學肯定沒有希望了”於是灰心喪氣,失去自信心。

4.早戀問題的困擾。中學生自身的生理髮育日趨成熟,對異性的渴望不斷加強,導致“早戀問題”,成績開始下降。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對策

對於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根據心理學發展的規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端正態度,樹立理想,用信念指引人生方向。

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將心理教育分佈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要開展心理教育專業課實施心理輔導,在德育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在勞技課中、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們從古今中外、身邊周圍的許許多多的鮮活的事例中感悟理想信念的寶貴與珍重,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當他們的態度端正了,理想確立了,他們就會自覺形成免疫的抗體,百毒不侵。

2.加強家庭教育,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展

作為家長應從下面幾個方面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只重智育,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要轉變。

(2)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別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

(3)尊重孩子,不走兩個極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長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多給以鼓勵。

(4)家長要經常和學校聯繫,取得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長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積極參加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座談會等。

(5)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及時分析、及時引導、及時解決,以免積少成多,日久天長,釀成大禍。

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過濾社會有害物質,還青少年一個潔淨的藍天,同時加大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和造就21世紀人格健全的創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3

心理障礙是越來越沉重的話題,新時期。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最近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一組沉甸甸的數字表明:全世界範圍內患有心理障礙的人數占人口的12%更有上升的趨勢,那麼,處在新時期的護士羣體,尤其是精神科的護士長期處在焦慮、抑鬱、偏執、疑慮、憤怒的環境氛圍中,如何做到不被不良環境同化,保持自身的健康心理,更好地服務於精神疾病患者,也是精神科護士必須學習的內容。

1、正確認識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一般是指沒有能力按社會認為適宜的方式行動,以至其行為後果對本人或社會是不適宜的。一般人認為心理障礙是對刺激反應的一種異常表現。

2、掌握維護健康心理的要素

隨着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有了新的概念。世界衞生組織自信對健康的定義為:健康是指不但沒有軀體上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即是,心理的健康和身體的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有如下要求:

1、智力正常

2、自我安全感

3、切合實際

4、樂觀的生活態度

5、和諧的人際關係

6、思想與行動協調統一

3、注意給健康心理添加“營養素”

現代物質文明的進步,人們十分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以吸取各種營養素,而卻忽略了心理健康其實也需要添加“營養素”。

3.1、自信:自信可使我們變得堅強,不懼困難、積極向上,有勇氣接受挑戰和解決問題。護理事業的迅猛發展,許多護理工作方法函待改革、更新,社會對精神科醫護人員不理解,甚至對其懷有歧視,造成從事精神科的醫護人員有心理壓力,得不到社會和家人的支持,但只要我們有信心,就有勇氣和能力面對挑。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4

一、軍旅生活與艱苦相伴

環境的艱苦。在我們軍隊中,真正駐守在富裕繁華地區的部隊是少數,絕大多數軍人工作生活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內地鄉村、偏遠荒涼的邊疆海防。千里冰封的雪原、遠離陸地的海島、人跡罕見的弋壁,往往就是軍人活動的場所,這是許多其他社會職業所不能比擬的。

任務的艱苦。軍旅生活的艱苦,不僅受物質條件所制約,更是由軍隊擔負的使命決定的。戰爭年代,軍人的艱苦程度常人難以想象的。即便是在和平時期軍人同艱苦打交道也是常事。

生活的艱苦。艱苦的環境,任務相聯繫,軍營的日常生活往往也是清苦、艱辛的。對於軍人來説,行軍打仗,吃不上飯,睡不着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平時訓練,泥裏爬、水裏淌,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也並不乏見。儘管近年來部隊的物質文化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是軍人就不可能在“酒綠燈紅”中安逸享樂,吃大苦、耐大勞依然是軍旅生活中的獨特色彩。

二、吃大苦,耐大勞是軍人必備的素質

1、革命軍人履行保衞祖國、保衞人民和平勞動的神聖職責,本身就是一個吃大苦、耐大勞的過程。戰爭年代,打勝仗多的部隊,往往就是最能吃得苦中苦的部隊。一項重要作戰任務下來,大家都能爭着上;誰能吃得苦中苦,誰就有可能爭得啃“硬骨頭”的光榮。現在也是如此,平時練就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關鍵時刻方能顯出英雄本色,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任務。

2、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也是軍人在日常工作中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有了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才能不屈不撓、鋭意進取;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的壓力,才能寧折不彎勇往直前;面對愛情上的波折、家庭中的不幸、身體上的傷殘等種種“不順”,才能勇敢地向命運挑戰,做生活中的強者,進而為成就事業奠定基礎。

3、吃大苦,耐大勞是革命事業和我軍的光榮傳統所在。我們所説的吃大苦,耐大勞,既不是單純字面意義上的吃苦受累,也不同於宗教中的所謂“寡慾”修行,而是指在為崇高理想和美好事業的奮鬥中,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英雄氣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三、我軍是人民的軍隊,以人民的幸福為幸福,以人民的痛苦為痛苦。

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意味着革命軍人並不是單純地為吃苦而吃苦,而是為爭取人民的解決和幸福而自覺自願地吃苦。“一人吃苦萬人甜”,正是這種吃大苦、耐大勞意志品格所藴含的思想境界的生動寫照。回顧我軍走過的征程,當民族危難深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際,在黨的領導下,前輩們不惜吃盡人間苦中苦,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同國內外反動派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與全國人民一道,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全國解放後,為人民的幸福安寧,全軍官兵守衞在祖國的邊防、海島,紮根在巍巍大山,莽莽林海、茫茫戈壁,默默地與艱苦為伴,甘願比一般公民承擔更多的艱辛。可以説,一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就是一部革命軍從為祖國和人民的繁榮幸福而甘心情願地吃大苦、耐大勞的壯麗史詩。在革命軍人看來,吉祥的源泉在於吃苦奉獻,為人民幸福勇於吃苦,樂於吃苦,最值得引以驕傲和自豪。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

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成功與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幾點心得: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髮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國小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國小生很少易發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國小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羣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羣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薰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着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抓課題研究,從細處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針對國小生的關愛教育的內容及途徑,探索並形成了優化學生情感體驗、人格發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師以身示範下,對國小生開展“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抓陶冶、抓體驗、抓滲透等展開教育,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優化。在校內、班級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團結幫助蔚然成風,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合羣,積極參與,團結協作,自尊自信,創新精神等得以充分體現。在家中,社會上,學生都能從小事做起主動關心、愛護、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題隊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受到教育的同時,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心理素質明顯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