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1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讀物。若能認真地閲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匪淺。以下是我閲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麼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的收益。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2

每天放學後,在回家的路上,我總是拿着一本心愛的書,那不是小説、散文,而是《弟子規》,我讀得最多。

《弟子規》是針對孩子的行為規範,都是需要身體練習的內容。

老師説《弟子規》可以略讀,但我還是忍不住仔細閲讀。每一個三字韻語都教會了我太多。我記得最熟悉的一段是:雖然事情很小,但不要擅長。做得好,子道虧。劉備訓子有句名言: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這也意味着有些事情不能做。當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無疑會讓父母丟臉,所以作為孩子,他們會欠債。同時,它給了我一個深刻的警告: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沒有錯,但我們代表我們的父母。作為一個孩子,我們永遠不辱我們的父母。因此,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應該為自己和父母着想,清醒地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親愛的我,孝為什麼難?親送我,孝方賢。這句話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應該知道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在一般家庭中,父母對孩子有天生的愛;然而,在一些有問題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並不和諧,甚至存在深刻的衝突。無論如何,孩子都應該有思想地孝順父母,這可以顯示孩子的道德水平。我們都應該寬容善良地對待父母。告訴我們的`孩子:孝順父母,即使你認為父母對你不那麼好,但他們畢竟是父母,你無權選擇父母!

《弟子規》是我的老師。他教會了我各種各樣的不能和必須。看完這一頁,螞蟻密密麻麻的,我彷彿瞬間長高了很多,肚子裏的墨水也多了很多:及時改錯,尊師孝父母,不真不輕傳,老人先幼後……我最強烈的感覺是,我們的孩子需要知道很多,但這些極其重要,因為只有這樣做才是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文明中國人,這也是我讀過這本書很多次的原因。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3

《弟子規》這本書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但最近仔細閲讀後,我真這本書的意義。《弟子規》是中國很久以前的啟蒙教科書,據説是清朝李玉秀所在。它主要記錄了古代聖人對學生的指導。仔細閲讀這本書,不僅讓我們體驗祖先的智慧,而且教我們如何孝順長輩,如何禮貌,如何與人打交道等等。

讀完《弟子規》後,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是:父母呼,應該不慢,父母的生命,行不懶。意思是:父母要及時同意,不能慢慢吞嚥。父母應該立即解釋你做了什麼,不要拖延或拒絕懶惰。讀完這句話,我想起了自己。平時奶奶讓我洗澡,我總是用等一會兒敷衍奶奶。等了一會兒,奶奶又給我打電話,但我可能被好看的電視節目所吸引,或者説等一會兒。等了很久,奶奶經常關掉電視,然後拉我洗澡。我知道我的習慣不好。通過學習弟子規,我將來必須擺脱這個壞習慣。

《弟子規》中還有一句話兄道友,兄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我很有啟發。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重,要和睦。如果他們不和諧,他們的父母會為你擔心。如果他們和孝順父母。因此,我們必須與兄弟姐妹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就會從心底為我們感到快樂,我們就會更快樂。有一次,我姐姐來我家做客,但我為一件小事和姐姐吵架。我的父母責怪我不懂事,不應該關心我的妹妹。我應該讓我妹妹去。我不明白。我認為我的父母在保護我的妹妹。現在我真的.為當時的想法感到羞愧。

《弟子規》讓我知道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我不能只知道,我必須學會去做。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有幫助,我會一直用這本書來激勵自己。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4

早就有了《弟子規》這本書,但在最近認真讀了它,才真正懂得這本書的重要意義。《弟子規》是中國很早以前的啟蒙課本,相傳是清朝李毓秀所著。它主要記載了古代聖賢對學生的訓示。認真閲讀這本書,在讓我們體會先人智慧的同時,還教育我們如何孝敬長輩、如何禮貌待人、如何為人處事等等。

讀完《弟子規》,令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及時答應,不能慢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你做什麼事情,應該立即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讀着這句話,我就聯想到自己。平時,奶奶讓我去洗澡,我總是用“等一會”來敷衍奶奶。等過了一會,奶奶又來叫我,但我可能被好看的電視節目所吸引,還是那句話“等一會”。時間等久了,經常逼得奶奶把電視關了,再拉我去洗澡。我知道自己這個習慣不好,通過學習《弟子規》,今後我一定要改掉這個壞習慣。

《弟子規》裏還有這樣一句話“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我很有啟發。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裏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有一次,妹妹來我家作客,而我卻為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妹妹爭吵起來,爸爸媽媽有些責怪我不懂事,不該和妹妹計較,應該讓着妹妹,我還不理解,覺得爸爸媽媽是在護着妹妹。現在我真為自己當時的想法感到慚愧。

《弟子規》讓我知道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國小生弟子規讀後感5

前段時間,我不願彈琴,媽媽要求的每天練習我也沒做到,有一天媽媽和我聊,問我是否還想繼續練,説如果花了精力下去就得好好練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時我態度不好,還説了很多強詞奪理的話,一會兒説作業多,一會説有其他事,還和媽媽慪氣,當時媽媽一下子不説話了,那天媽媽陪着我一起練琴時,我發現媽媽的眼睛紅了,後來我想想是傷了媽媽的心......

媽媽傷心我也難受,這讓我想起近期在學習的國學經典名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告訴我們當父母斥責我們時,我們應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就算真理在我們手上,也應對父母好好講,不可讓他們傷心。其實,這就是告訴我們做兒女的要“孝”,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素質,回報父母,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做的,雖然父母的恩現在我們無法回報,但是我們應儘自己的能力去感恩。《弟子規》的.“入則孝”不正是告訴我們這一點嗎!《弟子規》的內容我通過參加此次“國學網絡知識”大賽已經熟讀和背誦了,可在日常生活中,我怎麼沒把國學的經典內容學以至用呢?好慚愧。

所以讀《弟子規》,不光光是讀,他還教會了我日常生活的道理,告訴我怎麼做是不對的,告訴我應該怎麼做,教會了我許多知識,我要一直學下去,看更多的國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