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理國中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1

20xx年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回顧培訓期間的點點滴滴,縱觀本次培訓活動安排,既有發人深省、啟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案例評析、論文撰寫的理論培訓,也有親近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鍊。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習,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教研技藝的增長,以下是我的體會。

首先,通過這次研修,自己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對教師個人成長的作用,自己在教學中多了些反思,我們很多時候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是説學生的多,很少能夠從自身出發,多問問自己究竟做了些什麼,那些還需要改進等等。在教育這塊熱土中教師的職業道德對教師起着決定作用,也許態度決定一切就是如此吧。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並在課例跟進後,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為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其次,專家們的講座,內容既深刻獨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徵博引又緊扣主題、既發人深省又生動有趣。他們對國小語文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他們的講座為當前的語文指明瞭方向。培訓的內容都是當前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有效的作業設計,如何評課,教師的專業成長,校本研修等等,都和課堂教學、教師的專業

成長有緊密聯繫,針對性、操作性很強,很有實用價值。

第三,我非常認真的聽看專家老師的報告,認真做讀書筆記,力爭重要的內容記在筆記上、領會在心裏、落實在教學實踐中。關於師德的講座,通過學習,我更加認識到新時期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老師。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愛崗位、愛學生、愛教育,把教育事業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積極探索,勇做一名默默無聞的耕耘者。以前在教材的處理上,我發覺自己以前還僅僅停留在表層上,甚至只是在教教材,還有很多的東西沒有真正研究透。通過學習,我受到了啟發,今後教學時必會真正研究透教材,敢於質疑,敢於挖掘,敢於挑戰常規,並且教學中會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敢於挑戰,不盲從,不迷信。

最後,在一系列發貼、回貼、網上答疑的活動中,我瞭解到了新課程的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對我的觸動很大。我已經把同仁們交流的良好的經驗運用於平時的教育教學之中,而且隨時進行反思和總結。同時,今後我將努力做到:

1。將這段日子學習的教育理論投入到實踐教學中去,為做科研型老師而努力。

2。加強學習。除繼續學習理解本次學習培訓內容外,還要多讀報刊雜誌,積極撰寫教育論文、案例分析和教學反思,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爭取能在CN刊物上發表作品。

3。認真做好課題研究,轉變觀念,探求新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和亮點”。

4。充分利用好寶雞文理學院為參加培訓學員搭建的平台,加強交流,讓智慧碰撞,讓“國培”播下的“種子”生根、發芽、結果。

總之,國培給了我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彌補了我以前認識上的不足,讓我有一次和專家老師及廣大同仁學習交流的機會,同時也促進了我的教育教學,對我的專業成長有很強的指引作用。國培,是一種方便而有實效的培訓形式,給我們農村中國小教師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學習交流平台,我會以國培學習為契機,努力完善自己,培訓雖然短暫,但是我從國培中收穫很多,使我不斷提高,不斷充實。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積極轉變教育觀念。爭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2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物理學的研究促進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對人類的思維方式、價值觀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旨在促進人類科學事業的傳承與社會的發展,幫助學生從物理學視角認識自然、解決相關實際問題,初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養成科學思維習慣,進而學會學習;引領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形成科學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研讀完新課標有以下體會:

一、新課標的修訂原則:

1、堅持全面落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培養要求為導向;

2、堅持全面梳理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問題,明確修訂重點和任務,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有效迴應為導向;

3、堅持創新導向。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推動育人方式變革,着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增強課程適宜性。堅持與時俱進。

二、對於課程標準的理解

1、整體目標,強調了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並且強調要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科學態度等方面的培養。

2、強調了物理學習與生產、生活及時代發展的聯繫。

3、進一步強調了“科學探究”的重要性,強調了“科學探究”不僅是物理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的學習目標。

三、新課標的變化

1、凸顯物理文化本質

國中物理課程顯然是以物理文化為主要資源和內容的課程,自然需要反映物理文化的內在特點。簡單而言,物理文化的特點可從內涵界定、人際關係、文化要素三個方面來看。

2、系統設計課程目標

高質量的課程目標的設定需要充分地調研論證和頂層設計。20xx版《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與高中、國小(段科學課程標準)課程目標順暢銜接,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維度。

3、重構課程基本生態

物理課程是一個系統,課程更是一個生態。良性的物理課程生態需要課程內部內容豐富、結構嚴謹、類型多樣、層次清晰、聯繫廣泛這個課程結構反映物理學科的本質特徵,將課程內容按照本體知識、活動特徵和科技聯繫三個方面進行了聚類,《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xx版)》的《教學建議》也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格外關注,專門、明確提出要“突出問題教學”,要“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探索和發現知識,掌握技能,發展創新思維,不斷增強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新課標》的地位,物理的學習是上升的,是不斷髮展的。《新課標》也對我們物理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們不斷學習,要有發展的意識與終生學習的意願,才能更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的需要。總之,新課標對培養學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3

好運動者健,好思考者智,好讀書者博,好追求者成。為了提升教師專業化素養,鼓勵和引導教師讀書學習,更新觀念,拓寬視野,增強理論知識水平和教書育人能力,我們物理學科的老師8月23日參加了“全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聆聽了北京師範大學羅瑩老師《從新舊課標比較,看國中物理教學變革》和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範佳午老師的《基於課程標準的國中物理教學及案例分析》的講座,通過學習,不僅讓我對新課程、新教材增加了進一步的認識,知道了具體案例的分析設計,也為我們今後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瞭方向。現將學習記錄和個人感想總結如下:

一、注重核心素養的提升

新課程標準在繼承三維目標的基礎上提煉了物理課程核心素養,強化了物理課程的育人導向。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落實物理課程的育人價值,通過物理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適應個人終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髮展方向,形成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通過對物理自然觀、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感等方面的培養,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

二、注重物理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繫

新課程標準繼承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中列舉了大量的樣例對三級主題進行了舉例説明。物理學科的價值在於知識的應用性,用知識解決問題,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所在。關注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特別是重大科技成果和科研成就,可以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使之立志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三、注重課程基礎性和綜合性

新課程標準注重課程的基礎性和綜合性,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繼承了主題式課程結構,以主題為引領圍繞物理學科核心內容,完善課程內容結構。凝練了五大主題,主體內分級呈現,層層遞進;每個主題間相互關聯,各有側重,都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獨特的價值。

四、注重物理實驗的育人功能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新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增的“實驗探究”主題,增強了物理實驗的整體設計,要求更加具體科學,體現了實驗育人功能。新增的“跨學科實踐”主題,關注各學科間的滲透與關聯,體現了課程的實踐性。同時將生命安全、健康教育等主題融入課程中,增強課程的思想性。

五、注重科學探究,倡導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新課程標準注重科學探究,提倡通過創設讓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的學習情境,引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形成物理觀念,養成科學思維習慣,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同時指出教學中要突出問題導向,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探索和發現知識,掌握技能,發展思維。要求為學生提供交流、合作、探索的平台,促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實踐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從而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作用。

六、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堅持素養導向,強化過程性評價,改進終結性性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構建目標明確、主題多元、方式多樣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課程評價體系,發揮評價的診斷和激勵功能,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同時不僅注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還要注重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的學習態度和精神,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

總之,要踐行新課標,我們就必須深化課程改革理念,堅持素養導向,明確課標要求,加強學科類知識的整合,推進跨學科實踐,因材施教,讓教學成為適合每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教學。以上只是學習課標後一點所思所想。今後我會更深入的學習課程標準,以課標指導教學實踐,改進教學實踐,更好地實現物理學科獨特的育人目標。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4

國中物理新課標跟之前的物理課程有了不一樣的要求,也有了比較多的變化。物理課程不僅應該要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同樣也重視技能的訓練,而物理新課標則將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結合了。接下來,深圳漢普森英語的輔導老師就來給同學們説説國中物理新課標的學習心得體會。

國中物理新課標註重全體學生的發展,重視物理課程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深圳漢普森英語的老師指出,國中學生更初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掌握物理知識,沒有注重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其實是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而新課標則體現了更加關注社會,更加貼近學生生活。這樣一來,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感覺到枯燥乏味,畢竟物理知識只有貼近生活後才顯示出它的魅力,同學們也才能夠感受得到。

國中物理新課標強調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深圳漢普森英語的老師指出,之前的物理教學不管學生願意或者不願意學,老師就一味的教,採用的是填鴨式的教育,不注重科學研究,也不關心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點。而新課標教育則注重科學研究,並且也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教學方式的趣味性。物理知識的學習並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這樣一來,同學們再遇到不能解決的一些物理問題,也能夠利用自己形成的學習能力極好的解決它們。

無錫名思教育的輔導老師表示,國中物理新課標註重學科滲透,關心學科發展。學科和學科之間是有着一定的聯繫的,並且還相互滲透,特別是物理和數學。過去的教學都是把不同的學科孤立起來了,很少將學科相互聯繫起來,所以同學們在解題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運用所學的其它學科的知識來解答物理題目。

以上就是無錫名思教育的輔導老師和同學們分享的國中物理新課標心得體會。希望同學們能夠好好體會一番。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5

一、基本情況:

08級2班現有學生56人,3班現有學生54人。從上期末的物理考試成績來看,優生人數少,差生面廣。這就給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然後,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要看到學生的積極的一面,對於消極的一面要揚長避短,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個班級的物理教學成績。所以本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提高優生率和及格率。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教學工作核心,以紮實開展課程改革為教學工作重點;優化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真正做到學生在玩中學,找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幫助學生掌握好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水平,使每一個學生真正能成為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一代新人。

三、教材分析

第11章:多彩的物質世界。重點:質量和密度。難點:會根據所給器材設計實驗測物質的密度。

第12章:運動和力。會根據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會使用刻度尺測長度,能理解物體的慣性,會作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知道二力平衡條件。

第13章:力和機械。重點:重力、彈力和摩擦力。難點:重力的作圖、計算及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第14章:壓強和浮力。這是這學期的重點也是難點。要能運用壓強公式和浮力公式進行計算,要知道增大壓強的方法和浮沉條件。只有通過知識點之間的比較,多作練習,才能較好的掌握。

第15章:功和機械。掌握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是*的重點和難點。

四、教學目標工作措施:

目標:

1、每一個學生能將教材中的所有實驗進行熟練地操作,使他們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識的操作能力;

2、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種類型的計算題目,優生能運用多種途徑進行解答,其他學生對簡單的能計算解答。

3、學生能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優秀率:爭取擴大優生面和及格率。

措施: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領會本科目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

2。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對教材中的實驗做到一個一個學生過好訓練關,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練為止。

3.嚴格要求學生,練好學生紮實功底。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嚴格要求,不放鬆任何一個細節的管理。做到課前有預習,課後有複習,課堂勤學習;每課必有一練,杜絕學生不做作業、少做作業,嚴禁學生抄襲他人作業。

4。認真備課。要備教材教法,備學生等。

5.抓住課堂40分鐘。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備課,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爭取每節課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6.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並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7.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五、課程安排:

第1.2.3周:

多彩的物質世界

第4.5.6周:

運動和力

第7.8.9周:

力和機械

第10.周

半期考試

第11.12.13周

壓強和浮力

第14.15.16周

功和機械能

第17周到期末

複習迎考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6

20xx年xx月xx日,湖北省特級教師講學團來黃石十六中開展了國中物理學科的講學活動,受學校委派參加了這個活動,受益匪淺。

上午聽了三位教師三節精彩課內教學,下午聽了省教研員的主題演講,總的感想是:強化自主學習,構建高效課堂。

三位教師教學風格雖各不相同,但他們有一些共同特點:

(1)從老師講解為主轉向引導學生自己領悟為主。

(2)從教師發問為主轉向學生提問為主。

(3)從題海戰術、重複訓練為主轉向以指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主。

(4)從教師演示為主轉向學生獨立操作為主。

(5)從紀律約束、強制管理為主轉向科學、民主管理為主。

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學生的自學與探究,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從繁重的負擔中解脱出來,真正體驗到學習和探索的樂趣。但是在構建高效自主學習的教學中,我們常發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不足,目的性不強,甚至不知道如何學習,這樣就達不到我們的教學目的,使自主學習優勢很難體現出來,效果得不到保證。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覺得優化每一個教學環節是很關鍵的,同時也是實現課堂高效的保證。在學習展示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激勵。雖然我們倡導把課堂還給學生,但絕對的放手是不可能的,傳統的講授法也是必要的。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差距,不僅是教學設施,學生個體方面的差距,更是教學理念層面的差距。我們將認真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7

教學內容指向現實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學科的整合,使教學內容從封閉走向開放。信息技術為實現新的課程目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工具,它與課程的整合將課程內容革新的一個有力的推進器,能有效地克服傳統物理教學內容缺乏鮮活時代氣息、脱離現實生活實際的弊端。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可以很容易獲得豐富的、多樣化的教育資源。這也迫使教師拓展知識面,以更好地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結合教學實踐,因勢利導地幫助和指導學生了解從何處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與課程相關的資源。這樣,教學內容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納米技術、非線性科學、全息圖片、光手術刀等新科技隨時可能進入學生的視野,大量與教科書、生活、科學前沿相關的知識內容就盡收眼前。在這一全新的教學環境中,知識內容呈現開放性,不惟“綱”、不惟“本”,不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學生能選擇不同的內容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及個體獨特的知識體系。

學習方式轉向自主建構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標。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意味着信息技術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學習者從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形成一種將書本知識與社會信息相結合、教師傳授與自我探索相結合的觀念和模式。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教學的整合是更多地利用光盤、網絡檢索,獲取大量信息資源,並通過與計算機的交互,在與教師和同學的協作交流下,進行自主學習和網絡協作,以達到建構物理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教師的“講”更多地由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所代替,學生由“聽講”、“記筆記”的學習方式更多地變為觀察、實驗和主動地思考。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大量資源構成有利於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向、自主進行意義建構的情境。這種環境中,學生變整齊劃一的“不得不學”為主動多樣的“要求去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習過程走向探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學生將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探究性課題的研究中,進而意識到他們自己所學知識與科學發展、社會生活的關聯。在探索過程中,他們不是機械地記憶信息,而是根據某項“任務”,自主搜尋、檢索、分析、組合與探究課題有關的資訊,從而達到培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學素養的目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在學科教學中的探究學習提供了技術工具和環境氛圍。

工具軟件是課題研究的重要輔助工具。網絡虛擬實驗環境還可以提供一些學生在現實中無法體驗的情景,可以為學生就一些需要進行實驗而缺少實驗條件和實驗環境的探究學習內容提供幫助。信息技術是課題研究的研發工具。網上資源為物理課題探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學生不但可以看到、聽到各種信息,而且可以進入學習內容中去,去處理信息和生成新的信息。課程教學中,可以不定期地公佈一些由課本中問題轉化來的“探索研究”的課題,以激勵學生試着去設計實驗、解決特定的問題。如“生活中的槓桿”、“農田裏的熱學”、“為什麼自行車只有在行駛時不跌倒”等,使課堂探究性學習得到延伸。學生圍繞選題,通過網絡資源,查找有關資料,整理自己的成果,寫成小論文在網上發佈;也可以利用電子郵件、BBS等,圍繞探究的主題進行討論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斷,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相互釋疑、爭辯和評價,相互合作解決各種問題。

課程資源傾向多媒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都衝擊着傳統的課程資源觀。課程資源的物化載體不單是教學用書、參考資料等文本印刷品,學習者可以直接從信息環境和數字化資源中獲取知識;課程資源的生命載體也不單是教師,學習者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從學習化社區、其他學習者、在線專家等方面獲取課程內容,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

網絡資源的突出優勢在於知識更新速度快、能夠突破教育環境的時空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極大地擴充課堂教學知識容量。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教學整合要求教師對國中物理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後,使其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並提供給學習者共享。一種有效的策略是依據學科教學任務,組織人力收集與之相關的知識信息,尤其是最新科學發現、最新科技成果方面的信息,形成本校知識資源庫。其中應包含許多不同情境的應用實例和有關的信息資料,以方便學習者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比如:演示型或交互型教學軟件、知識素材、學法指導、疑難解答、生活物理等等。若教學資源庫不能滿足要求,則可通過導航鏈接進入Internet網,以尋找更多的資源或信息。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8

進入國中後,有一門新的功課叫做物理。很多孩子對於物理的學習都感到很困惑,怎麼學都學不會。為了幫助同學們輕鬆學好物理,X給出以下指導。

想要克服一個困難,首先要明白問題所在。那麼,怎麼樣才算是學困生呢物理學困生什麼表現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學困生的.形成該如何才能改善這種情況呢

一、國中物理學習中學困生的表現和分類

學困生具體表現為:

1、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

2、對物理知識概念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

3、對課本知識找不到重、難點,不能理解。

4、對物理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積極思維,學習困難,持消極態度。

5、不能理解、掌握簡單的物理實驗操作,不能遷移舊

知識、舊技能,去解決新問題。

總體表現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目標性、久而久之,先是厭惡後是放棄。將學困生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學習暫時困難型;該類型學生主要是學習基礎能力較好,學習中所遇問題,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2、學習能力缺乏型;這類學生主要特點為: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題能力,都較低,但學習行為習慣較好,意志比較堅強。

3、學習動力缺乏型;這類學生的能力總體水平處於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學習習慣、學習意志低於上述兩類學生,主要由於自身學習動力不足而導致學習困難。

4、學習整體困難型;這類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均較差,求知慾低,意志和好勝心不強,所以總體能力和個性發展水平均較低。

二、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自身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還有社會因素造成,這裏僅談教學過程中的失誤或缺點所致的三個原因。

1、教學思想有偏差導致教不得法,學生學習情感難於建立。

這個問題突出表現為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顧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忽略多數學生實際水平,違背教育客觀規律,教

學精力主要集中在培養學優生上;師資力量主要集中在重點班級;注重統考學科而忽略常識科目,使學生的愛好特長得不到發展和培養;忽略了學生的德育、體育及美育,身心得不到全面發展,精神面貌和身體素質也受到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願望重視不夠,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而失去學科吸引力,學生喪失學習信心,產生厭學、棄學心理,學習情感無法正確建立,最終成為學困生。

2、教學過程中缺乏適應學生髮展規律的教學手法和教學藝術,從而導致學生學困方面的最終形成。

(1)教學過程中,缺乏感性材料的鋪墊,使學生未形成或形成不完整的理體抽象物理感念或規律的情景。

中學生抽象思維邏輯能力較弱,形象直觀思維佔有相當比例,恰當地給學生提供,較豐富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利用教具、課件、錄象、實物等感性材料,減緩知識坡度,逐步使學生的認識水平與知識同步。例如:講到“慣性”內容時,可以通過課件或錄像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車在高速行駛中剎車,車繼續向前滑行一段距離;人坐在汽車中,車啟動人向後倒;拍打身上的灰塵等

(2)新課教學過程中知識遷移和聯繫的忽視,使學生未形成良好知識體系,也是形成學困的主要原因

新課教學前,對學生已掌握的已有的基礎,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必要的知識鋪墊,有利於知識的遷移,但是如果即

使抓不住新知識,生長點和支撐點,不能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事例尋求聯繫點,會造成新舊知識脱節,不能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會造成新知識的學習和接收造成困難。例如:講“電流的形成”內容時,可以對比水流的形成,加強知識概念鋪墊,遷移和形成。歐姆定律公式的講解時I=U/R可以與速度公式V=S/t聯繫講解。

(3)教學節奏過快或教學要求過高,使學生學習知識興趣衝減。

高質量的物理課是高效率、高密度的,這並不代表節奏快則效率高,如果片面追求教學進度,欲速則不達。使學生思維無法與教學內容同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不能真正發揮,學習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思維受到壓抑,久而久之,喪失學習物理興趣,學困生也會隨之而生,同理,若忽略學生認識水平,憑藉教師對知識掌握程度,拔高教學要求,增大知識容量,使多數學生無法達標,結果是個別優生表演,多數學生當觀眾,嚴重挫傷多數學生積極性,使其喪失學習興趣,演變為學困生。

3、教學中缺乏正確瞭解學生個體發展瞭解忽略學生自身因素

(1)忽視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結合

由於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面對嚴峻的考試形勢,高密度、高難度的題海戰術;講實驗、背實驗等單一枯燥的教

學模式,為考試、為做題而學習、而教學,禁錮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使學生成為考試的工具,缺乏開拓鑽研精神。這樣既有悖於大綱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又造成學生思想僵化,觀念淡泊,反應遲鈍,因而成為學困生。

(2)學生未正確樹立學生觀、知識觀,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教師對學生的不平等對待,反差強烈,偏愛學優生,歧視學困生,對學困生少提問少過問,指導缺乏耐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逆反意識,並逐步對學習物理喪失信心。缺乏克服困難勇氣,喪失學習樂趣,最後放棄對物理的學習,成為學困生。

三、學困生如何進步

在實際物理教學中立足教學實際,實現學困生轉化。

(1)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抓住有利學習時機,積極開展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要深入學生學習實際,根據學生平時、聽課、作業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習慣、心理特徵、智力水平等情況,結合測驗考試成績,分析找出學困生成績差的原因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善於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激勵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樹立能夠好的信心,努力搞好學習,從而走上正常學習軌道

(2)鍛鍊學困生的意志,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

習物理的信心,學困生學習過程中,情緒波動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畏懼困難與挫折,學習本身就充滿了困難挫折與挑戰,因而要引導學困生戰勝困難,壓倒挫折,在練習中克服重重阻力,在情景中循序漸進,不斷磨練,逐步養成習慣,提高自我克服困難能力,逐步提高學好物理信心。

(3)教師要熱情關懷,嚴格要求,對待學困生要有耐心和愛心,消除學生學習上心理陰影,使他們自尊、自信,讓潛藏在內心的熱情激發出來,興趣才會產生,同時鼓勵同學們親近、信任、關心、熱情幫助,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突出人文關懷特點,形成教學相長的和諧發展氛圍。

綜上所述從教學角度分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學過程的某些失誤或不當而造成的,而預防學困生的產生是一個長期而又複雜的艱鉅工作,要求物理教師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手段,注重教學小節,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國小困生形成與發展,為教育學生素質整體提高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X提醒,不僅僅是物理,各個學科都可能有學困生存在,這就是所謂的“偏科”。同學們遇到這種情況不要害怕,應該分析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法。如果自己無法解決,就要及時向家長和老師尋求幫助。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9

  20xx年9月我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鄉村國中物理特崗教師訪省內名校培訓項目”。經過了為期15天的培訓,我在培訓過程中認真的學習了省內外物理教學專家、省內知名的一線物理教師關於物理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研究、課程標準等方面的講座。並與相關一線老師進行交流,親身體會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發達地區的實施。在理論學習期間,還參與了團隊的意識活動,物理課件的製作實踐與實訓,文件的在師大校園網內的文件檢索。這些學習都更加的有助於我在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在這次學習過程中我有許多的收穫,並且有了以下幾點總結:

一、新課程理念的認識

在這次學習過程當中,每位專家、教授在講座交流中都説到了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就説明了這是很重要的。課程是關注我們實施教育中“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教學內容大於教材內容,我們通用的教材只不過是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育實施者的教師,自身認知素養、教育能力也是隱形的課程資源,這一點對我感觸很深,也正是我們往日教學中所忽視的問題。

物理課程中三維目標要求我們物理教學只有“重知識技能、重過程方法、注重生活”,才能解答難題,這樣才能最終達成教育目標

二、物理知識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及提升

在今年,我校每個班級都安裝上了班班通,就説明國家對教育的重視,要通過知識點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這樣來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在使用班班通的過程中,班班通是一個輔助的手段,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物理知識是客體。要理清楚這些關係是很複雜的,在培訓過程當中,學到了怎麼去製作課件、怎麼去製作Flash,這樣學習有了很多的收穫。同時也知道了更好的去利用信息與知識點的結合。

物理也是一種智慧,以實驗、思維和數學作為方法;物理實驗是“理論的判據”,只有經過大量的實驗我們才能得出結論,要打破“眼睛為實,耳聽為虛”的目的,

三、課堂的高效認識

其實要上好國中的每節物理裏都不簡單,有些課你會覺得上得很好,覺得自己很滿足,但是有些課會覺得上了一半就上不下去,這樣感覺非常的不良好。在上課時,每位老師可能都有這樣一個問題,我要怎麼去教才能上好這節課,學生們怎麼樣才能聽得懂等等。

課堂能否高效,最終還是歸結到學生的學習上來,學習興趣才是學習的動力,首先老師得讓學生學得懂,才能培養他們的興趣,目標是達到熱愛的程度,能獨立思考,並且及時約束幫助興趣轉移較快的學生;基於學生成長中有自我表現的慾望,課堂應利用互動來幫助學校把新知識建構至自身的知識體系中,最終將知識提升到與生活、科技、現實的聯繫上來。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關鍵還是在老師。如果教師可以的將一些知識拔高,學生是不能理解的,由此也會

對學習的興趣減弱,因此,高效課堂也需要教師瞭解分析自己的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培訓生活磨鍊了心智

培訓給我提供了一個好的成長平台,我也用心去面對這次難得的學習,研修學習過程中始終積極努力,力求更多地收穫。從開班典禮到結束,我們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去追求自身專業上的提高。通過培訓收穫很多,同時在學習中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將努力實踐新課程的理念,同時也加強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工作,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專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10

近期學習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xx版)》簡稱《課標》的課程目標部分,有如下感悟。

《課標》的課程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三維目標變成核心素養目標,這是基於《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而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目標要求

物理觀念

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初步形成物質觀念。運動和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然後將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聯繫起來,應用物理觀念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這也是我們最近在做的,做題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境,也就是學習為了解決生活問題,而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有關於物理的現象,鼓勵學生多發現,多跟物理聯繫起來,多用物理的知識解決所發現的問題,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物理。學習物理的知識是很有用的。

科學思維

會用所學模型分析常見的物理問題。物理中有很多的模型,之後要注重跟學生強調用模型的問題,讓學生覺得使用模型很方便而且能反應本質。但是也一定要強調模型是理想化的,實際中一定不存在,讓學生釐清事實和模型的區別;結合課程內容進行思維方法的學習。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於物理,也適用於各種自然學科,也能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具有利用所收集的證據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描述分析和解釋的意識。這點對我們的學生很重要,就一個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就是一個需要突破的點,這都是在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在課堂上不斷的鍛鍊,才能在生活中很好的應用,成為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的能力;敢於質疑,提出新的方案,具有質疑創新的意識。這一點雖然很難,但是是學生以後優越於其他人的關鍵,雖然不能常有,但是一定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新想法和敢於提出質疑的品格。

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由之前的七個點簡練成現在的四個點:問題、證據、解釋、交流。培養學生提出有需要的科學的問題,能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案,初步具有獲取證據的能力,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初步解釋過程和結果,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觀點,能自我反思和聽取他人意見。在之後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環境,讓他們勇於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看法,多給他們信任,讓他們更多的獨立或合作完成一些科學探究,儘量少的包辦代替,這樣才能是他們的能力得到真正的發展。

科學態度與責任

要培養學生愛科學,有學物理的慾望和好奇心,培養學生關心物理科技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培養學生崇尚科學不迷信的科學態度。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11

開學初,代表我們國中物理教師到西寧市參加了新課程標準的培訓,主要學習進行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xx版》總體框架的解讀,下面就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大家分享!

作為一線的國中物理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物理學科而言,原來的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物理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那麼,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我們的國中物理教學應注意些什麼呢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不是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是全面的科學教育,使學生在科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五個課程基本理念:

理念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而非精英教育。過分強調學科中心或學科本位,將課程設置的重點放在學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導致學習內容難、繁、偏、舊等,並且物理教學也容易側重於知識的灌輸,這無疑會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對物理產生為難的情緒。因此在課程設置時,將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等。

理念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自然界的神奇現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妙趣橫生,國中物理課程是學生在綜合科學課程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物理分學科課程,因此,該課程的設置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物理規律,同時還應將學生認識到的物理知識即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實踐及其應用結合起來,讓他們體會到物理在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還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理念三: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

成功的教育要使學生既能學到科學概念又能發展科學思維能力。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要依靠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式、自學式、探究式等。已有證據證明,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學習科學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在課堂上保持學習者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新課標從過去單純強調知識的傳承變為全面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於是知識本身的重要性相對下降,科學探究教學的重要性相對提高。

理念四: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帶來福音,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傳統科學教育強調科學的萬能、神聖以及不可磨滅的功績。然而,也正是對科學技術的應用欠缺深思熟慮,我們的星球正面臨着如像放射性污染、温室效應、人口膨脹、自然資源枯竭等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人類開始客觀地評價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理智的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而肩負培養學生科學觀的科學教育應重視及時反應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使學生在涉及科學技術問題時,能有意識地從它對社會的正反兩反面的影響去考慮,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理念五: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以往的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過多地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忽視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實踐或動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科學精神、積極的學習情緒等方面綜合素質的評定;有關評價指標單一,忽視了個體之間的差異;評價結果則過分強調終結性評價結果,而忽視各個時期個體的進步狀況,因此不能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輪課改中,為實現課程目標,必須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如:1.進行發展性評價。例如建立成長手冊(也稱檔案式評價)。2.積極探索書面考試題型的改革。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12

兩天,我在汶上縣第二實驗中學參加了由市教研室組織的跟蹤式聽課活動,本次活動共有來自全縣各鄉鎮中學20多位物理一線教師。

本次聽課內容為物理八年級第八章第一節《壓強》,為更好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個人教學素質,特此簡要談談本次聽課活動的學習心得。

1、教學模式成熟:二實中採用了“一案三性四環節”教學模式,即依託《學案》,倡導課堂的自主性、互動性、開放性,把整個課堂分成自主預習生成、展示質疑合成、走組互動形成、檢測反饋達成四個有效環節。通過課堂實效來看,“一案三性四環節”確實融為一體,有效實現了預期學習目標。

2、教學過程設計新穎:在本課教學中,課堂導入部分盛兆靜老師是通過學生擠壓雞蛋的學生實驗引出本節內容,通過學生實驗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學習過程分為:

【1】自主預習:學生自主活動討論壓力相關問題;

【2】質疑生成——學生通過實驗感知壓力的作用效果的相關因素;

【3】知識合成——歸納總結出壓強的概念公式單位等內容;

【4】檢測反饋達成——對壓力壓強等知識反饋練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由老師帶領學生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3、選材貼近學生現實:在選材上盛老師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例如在引出壓力作用效果的相關因素的教學內容事盛老師設計了讓學生用兩手指壓鉛筆兩端的實驗,符合物理課程標準“物理中有生活,生活中有物理”的要求。

4、教法形式多樣:本節課盛老師充分利用板書、板圖、板畫等多種形式,做到了圖文結合、動靜結合、講練結合,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讀圖、析圖、用圖的能力。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本節課值得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5、充滿教育機智,充分運用鼓勵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充滿多處鼓勵,有語言上的,有神情上的,並且利用每象限內加分的機制增強了學生的凝聚力。

6、作業佈置。作業佈置上採用三種套餐,呈現出層次性,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

總之,通過這兩天學習,收穫很多,我將把學習到的新的有效形式,積極運用到自己實際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13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不是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是全面的科學教育,使學生在科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過去的培養目標着重知識與技能。但由於學生不可能學會所有的知識,教師也不可能預見學生今後可能遇到的一切問題。單純的知識學習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人的終身發展的需要,學生必須學會學習,以便能在不熟悉的環境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因此科學教育是一個終身的過程。科學教育的目標不僅關注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而且越來越傾向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等。因此課程目標由原來的一維目標轉向三維目標的培養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課程基本理念:

理念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而非精英教育。過分強調學科中心或學科本位,將課程設置的重點放在學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導致學習內容難、繁、偏、舊等,並且物理教學也容易側重於知識的灌輸,這無疑會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對物理產生為難的情緒。因此在課程設置時,將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等。

理念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自然界的神奇現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妙趣橫生,國中物理課程是學生在綜合科學課程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物理分學科課程,因此,該課程的設置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物理規律,同時還應將學生認識到的物理知識即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實踐及其應用結合起來,讓他們體會到物理在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還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理念三: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

成功的教育要使學生既能學到科學概念又能發展科學思維能力。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要依靠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式、自學式、探究式等。已有證據證明,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學習科學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在課堂上保持學習者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新課標從過去單純強調知識的傳承變為全面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於是知識本身的重要性相對下降,科學探究教學的重要性相對提高。

理念四: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帶來福音,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傳統科學教育強調科學的萬能、神聖以及不可磨滅的功績。然而,也正是對科學技術的應用欠缺深思熟慮,我們的星球正面臨着如像放射性污染、温室效應、人口膨脹、自然資源枯竭等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人類開始客觀地評價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理智的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而肩負培養學生科學觀的科學教育應重視及時反應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使學生在涉及科學技術問題時,能有意識地從它對社會的正反兩反面的影響去考慮,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理念五: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以往的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過多地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忽視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實踐或動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科學精神、積極的學習情緒等方面綜合素質的評定;有關評價指標單一,忽視了個體之間的差異;評價結果則過分強調終結性評價結果,而忽視各個時期個體的進步狀況,因此不能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輪課改中,為實現課程目標,必須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如:1、進行發展性評價。例如建立成長手冊(也稱檔案式評價)。2、積極探索書面考試題型的改革。

我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的文明古國,但現在國民的整體科學素養需要提高。沒有全體國民科學素養的整體提升就不可能有21世紀中華民族的騰飛。國家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本國國民素質,尤其是本國國民科學素質的高低。作為中學物理教師,我們應積極應對物理新課程帶來的挑戰,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以便適應物理新課程的實施。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14

《國中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為“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以主題為線索,構建課程結構;注意學科滲透,倡導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課標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強調的教學是教師引導下的教與學,教師要將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科學教育是一個終身的過程,科學教育的目標不僅關注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而且要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探究與科學精神等。因此,作為一線物理教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

一、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注重繼承與發展

從20xx年版課標到20xx年版課標,一以貫之的課程改革目標都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一直強調“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基本理念。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作為實踐者應注意理解課程標準在這些方面的繼承與發展,更好地踐行課程理念、落實課程育人功能,以具體事實、鮮活案例、生活體驗和基本概念等,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20xx年版課標在一級主題中新增了“實驗探究”“跨學科實踐”內容主題,因此,在與此有關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內容主題一併進行,這樣既能降低課程難度,又能凸顯物理課程的實踐性與綜合性。在實驗教學中,儘可能讓學生動手實驗,發揮實驗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在進行與“跨學科實踐”有關的教學中,注意選擇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課題,制定合理的實踐方案,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實踐,同時注意控制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會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融入日常教學

日常教學中的具體教學內容(與物理概念、規律、實驗等有關),皆藴含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育人價值。例如,在機械運動“動與靜”的教學中,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對參照物(國中階段)的學習,其實,在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含有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契機與元素。大自然的運動現象是豐富多彩的,人們可用不同的方式描述運動:如:詩人用意境和語言的韻律描寫運動,畫家用形態和色彩描繪運動、音樂家用旋律和節奏表現運動,那麼,物理學怎樣描述“動與靜”呢?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這裏説的另一個物體,即為參照物。教師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從物理學視角描述物體“動與靜”的物理觀念。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自然觀,而且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習慣、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三、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凸顯“做中學”育人價值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就提出了“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課程理念,並繼承至今,但要真正落實此理念仍有一定挑戰。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年後的今天,教學方式已明顯多樣化,但很多教師仍更擅長使用傳授式教學法。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做中學”的育人價值還未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為體現“做中學”的育人價值,教師在“做中學”的教學中,要有精心的教學設計,科學探究要有問題、證據、解釋、交流等要素,要關注學生“做”的過程、預期實驗現象的出現等,而且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明晰通過這些過程和現象是為了培育學生哪方面的核心素養。“做”不是目的,通過“做”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才是目的,這些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是具有相當意義的。

總之,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物理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從物理學視角認識自然、解決相關實際問題,初步形成物理自然觀;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養成科學思維習慣,進而學會學習;引領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形成科學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民族自豪感,為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奠定基礎。

物理國中心得體會15

20xx版新課標與原課標相比,多了“學業質量”一塊內容。依據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學業水平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的學業質量標準。它是學業水平測試的依據,它也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方向提供了明確的目標要求,能夠更好在指導後期的教學工作。對於具體的學業質量描述,有一些詞句需要我們特別注意:認識、解釋、運用、分析、解決、發表見解、撰寫科學探究報告等等。都是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其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科學探究這一個重要的物理學學習方式的要求:針對現象→物理問題→猜想與假設→控制變量法→方案(實驗器材、實驗操作、獲取數據、排除故障)→形成結論解釋→科學探究報告。比以往的要求有明顯地提高。